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四十四集)  1989/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044

  請掀開經本,第一百四十四面最後一行,也是最後一句:

  【言入一塵而一心淨者。有二義。】

  從這個地方看起。前面我們探討過「遇三毒而三德圓」,這是從正報上來說的,也就是從心法上講的。今天這一句是從環境上說的,依報上來說。『入一塵而一心淨』,這裡有兩個意思,什麼叫做塵?塵是一個代表的意義。譬如我們的桌椅,每天都要擦拭,為什麼?因為落的有灰塵,要把它擦乾淨。我們這個心不清淨,心本來是清淨的,現在不清淨了;這不清淨,我們也把它叫做塵,被塵勞染污了,所以這是比喻。那這個心地的染污究竟是什麼?佛在大乘經裡面常常告訴我們,「覺心不動,覺心無念」,我們現在有念,有念就有染污,這個念就是塵。不管你這個念是善念、是惡念,總而言之,都不是心裡面本有的,清淨心中,本無一物。所以六祖講得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的確是無一物。佛菩薩跟我們不一樣,不一樣在哪裡?就是佛菩薩心裡頭無念,我們凡夫有念。有念叫凡夫,無念叫佛菩薩,除此之外,實在講,就看不出有其他的什麼差別。特別是在《華嚴經》上表現的。《華嚴經》裡面,《四十華嚴》,五十三位善知識都是法身大士,都是明心見性的大菩薩,也就是佛,圓教初住,就是天台家講的分證佛。他就有能力示現佛身,應以佛身而得度者,他們都能夠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個身相來度化眾生。那這個經上我們所看到的,這些菩薩、佛示現在哪裡?示現在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確確實實顯示佛法無有障礙。不但是理事無礙,實在講是事事無礙。這兩句把事事無礙講到了極處。所以這兩個意思:

  【一以情念為塵。】

  特別加個『情念』。情就是有分別、有執著、有妄想,這叫做情,這就是『塵』,這就是心性上的染污。

  【念即無故淨也。】

  真性裡頭沒有『念』,真心離念,真心無念,那當然清淨!所以這個經是本淨,本來清淨。六祖大師開悟之後,第一句話就說「何期自性,本來清淨」,就是這個意思,本淨,真淨,真的是清淨。我們今天所謂是起心動念,叫妄念,妄心不是真心。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頭告訴我們「本覺本有」,本覺就是無念的真心,本來有;「不覺本無」,不覺就是這個情念,這個念頭本來無的。本來無當然可以斷掉,本來有,自然可以證得。這對於我們斷證,的確帶來了很大的信心,確實是做得到的。

  【二即微塵。】

  第二個意思,這個塵就是『微塵』,這講到色法,講到境界上去。

  【塵體稱性故淨也。】

  我們今天講物質,唯識學家不承認有物質的存在,他說唯識,唯有識存在的,物不存在。他為什麼說物不存在?物是識變的,它不是真的,它是識變的。這如果有一點唯識的常識,都能夠明白這個說法,所謂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那個無明從哪裡來的?無明就是不覺,不覺就是無明。從無明,這才變出三細相,三細相當中的境界相就是我們講的相分;從境界相又變出一個六粗相,境界為緣長六粗。這個六粗相就是物質境界,是這麼來的,變現出來的,可見它不是真的。

  這個事實,近代的科學家證明了。諸位要看看黃念祖老居士《無量壽經》註解,後面那一篇附記。那篇附記是很晚才寄給我們,他從大陸,由美國那邊轉寄來的。那個時候我們書還沒有印出來,正好,他希望把這篇東西附印在後面,時間趕到恰到好處,這篇附記在後面。附記裡面,用現代的科學來看佛經上所講的,也就是給我們說明,沒有物質的存在。現在科學家最新的觀察,說什麼叫物質?物質只是光波震動而已,是一種震動,波動的現象。除了波動現象之外,確實沒有物質存在。這比過去科學家講的,更進了一步。以前還說原子、電子、粒子,講這些東西,現在連這些東西都不存在,又進了一步。

  我們《金剛經》上講這個世界是「一合相」,一合相也是說明這個道理。所以基本的物質,這是一種,就這一種變現出來的,變化出森羅萬象,無量無邊,統統都是這一種組合,這不同而現的森羅萬象。這些說法都與現代科學相應。也就是現代科學家證實,這宇宙之間確實沒有物質存在。實在講,這個光波的震動,這個說法很好。為什麼?《華嚴》上講的事事無礙,我們才能夠理解。這個光它不是真的,不是實在東西!像我們這個燈一樣,你看這幾十盞燈,光光互入,這個就是事事無礙。每盞燈,都照遍這一個講堂。光與光當中,並沒有界限,完全融合在一起。雖融合在一起,它又每個燈光都是每個燈的光。譬如你熄一盞燈,這一盞燈,燈光沒有了,它跟別的決定不衝突,既不衝突,是又不妨礙,這是奇妙至極了。《華嚴》給我們講事事無礙,就是這個境界。這是要我們細心去體會。

  所以這『塵體稱性』,這一微塵,微塵就是我們今天講基本的物質。它是哪裡來的?它就是真如本性,它的體就是性。自性是清淨,自性既然清淨,所變現出這些塵相,哪有不淨?所謂是「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是清淨的,金做出來的器具,當然也是清淨的。由此可知,我們見到這個世間一切法所以不清淨,那是我們看錯了,沒有看到真相,看錯了。眼見色相起了虛妄的分別執著。那個不淨,就是表層上這一層的虛妄分別執著,這不是真見,這是妄見。所以說這一切物也平等。正是《華嚴經》上所說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才能是融得過來。否則的話,這個同圓種智,你看過去,那個大專講座裡頭同學辯論,無情能不能成佛?同圓種智就是無情也成佛!可見得這些辯論都是沒有必要的,都是虛妄的分別執著。

  【一塵一念既爾。】

  『一塵』,這是第二個意思;『一念』,是前面第一個意思,就是情念。既然是如此:

  【千心萬境。】

  這『千心』就是妄想,一天到晚打妄想,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滅,這叫千心。『萬境』,就是我們的物質環境,森羅萬象。

  【總然。】

  你才曉得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自性,所以『總然』。

  【故次云。】

  因為這個事實的真相,所以底下才說:

  【千化不變其慮。】

  『化』是變化,『千』是形容多,不管怎麼變化,都離不開真心。這個底下小註說,「故心要云:心心作佛,無一心而非佛心」。這就是善財童子功行圓滿的時候,見到虛空大地一切眾生無不是佛。所以成佛了,見到一切眾生統統是佛。就是佛在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你什麼時候能夠見到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就證明你自己成佛了。因為你沒有成佛,你決定見不到這個境界。你見到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一段的經義完全證實了。

  【萬境順通于道也。】

  『道』,也是講的性。所謂是頭頭是道,左右逢源,這是禪家所講的,形容明心見性的樣子。明心見性之後,到底是什麼樣子?他說頭頭是道,左右逢源,無不是道。「千化」,這是講心,心裡面的變化,就是念頭;念頭多,念頭有變化。『萬境』是講外面的境界,我們今天大而言之,這太虛空當中的星雲;小而言之,像這地球上我們居住的,春夏秋冬四時的變化,統統離不開心性。所以就「處處道成,無一塵而非佛國」。前面講正報,後面一句講依報。再看底下這一段:

  【契文殊之妙智。宛是初心。入普賢之玄門。曾無別體。】

  這在段落上這是:

  【三始末交徹以顯益。】

  我們翻開科判,因為科判這個表解,大家對這段落看得很清楚,在第八面。八面上面這一欄,他分作三欄,第八面的上面一欄第二行。你看第三段「始末顯益」。始末顯益裡頭,這段文又分為兩小段,「初信至無二,後理智同體」。我們再翻到一百四十五面,在《鈔》裡面,這個題目用字比表解裡面多,就說得更清楚。這個表解裡面是「始末顯益」;在此地,他加了幾個字,『始末交徹以顯益』,這意思更清楚。

  【文中二。一始終。二本末。】

  有兩段。一個是『始終』,第二個是『本末』。

  【今初。】

  這是第一段。『契文殊之妙智,宛是初心』,這是第一段;底下『入普賢之玄門,曾無別體』,是第二段,是講本末,所以這科判分得非常之細。你看這麼大的經文,他把這個段落分得這樣的清楚,你可以見到他思想之周密,章法結構的完整,這就是我們在文學裡面講,是最上乘的文章,做到是一字不增,一字不減,文章做到這樣的程度。全經的科判表解,我們最近有再版翻印了。同修們對於《華嚴》要有興趣的話,我們櫃台上有贈送的《華嚴經科文表解》。我們看底下這一段解釋,在倒數第三行看起:

  【契文殊之妙智者。】

  先說這一句。

  【即善財歷諸善友。再遇文殊。當智照無二相。契合本心。絕能所相。故不見身。但遙申右手摩頂得法。義在下五相中解也。】

  『善財』童子是我們修學圓頓法門的榜樣。圓頓法門,《華嚴經》是的,《法華經》也是的,《無量壽經》也是的。諸位看黃念祖居士的註解,你就曉得,這一類的經典是圓頓大經。那這個五十三參,的確對我們的利益非常非常之大。善財童子示現這個樣子,實在講就是我們修學的榜樣。『文殊』是他的老師,他在文殊菩薩會下成就了根本智。所以這根本的老師實在講,他很少教學,是教給你什麼?給你講什麼東西?很少,多半他都不太講的。他訓練什麼?訓練你清淨心。

  就同我們中國過去的童蒙教學一樣。這是現代我們距離前清逐漸遠了。現在我們對於清朝那些事情就淡忘掉了,年輕的根本就不知道。像我這個年齡,還知道一點影子。在從前念書人,得到了功名,那時候所謂功名,就是舉人、進士。進士的第一名叫狀元,我們以這個為例,中了狀元。中了狀元回來,第一件大事情是祭祖,感謝祖先的恩德。第二樁大事就是拜老師,老師跟父母的恩德是一樣大。拜老師,拜哪一個老師?要拜那個啟蒙的老師。就好像說,你今天得到博士學位,你回家去祭祖、拜老師,拜哪個老師?拜你小學的那個老師。為什麼?你教育的根是他給你培養的。所以這叫根本的老師,不是在大學裡頭指導的老師,不是,是要拜那個根本的老師。那根本的老師,教你什麼?實在講,沒教你什麼。在從前私塾教學,小孩進了學校,就是天天叫你背書,也不講解的,老師只是把這個句讀教給你。你不認識這個字,他把這個字教給你。一句一句念法教給你,然後你就去念去,不給你講解意思。督促你背誦,一天看著你,叫你背一百遍、背兩百遍,這個老師就做這個事情。所有背誦的這個課程,一律都不講解的,講解是太學裡頭的事情。所以小學只有背誦,把這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重要的東西,老師給你選擇出來,就讓你去背。這個背誦實在講,它的目的是培養兩個根本:第一個根本是清淨心,小孩也是一樣,不給他事情做,他就胡思亂想,他就想著玩。一天到晚,叫他念上幾個鐘點的書,早晨念三個鐘點,晚上念三個鐘點,至少他六個鐘點不打妄想,他心清淨。所以這個小學的階段,從小就修清淨心。小孩這個階段記憶力最好,凡是將來需要記憶的這些東西,統統在這個時候完成。就叫他念得很熟,所謂滾瓜爛熟,這叫做根本智。就是我們佛經《般若》裡頭所說的,「般若無知」。那他在這個老師手下去求學,就是求這個無知的般若智慧。

  到十二歲畢業了,入到第二個階段。第二個階段在中國從前沒有中學,那叫太學,屬於大學。十三歲可以入太學。太學裡面的教學就不是背誦,是講解、研究、討論,那是訓練後得智。所以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那個地方,那就好像念私塾,小學。離開老師出來參學,這五十三參,這是太學,成就後得智,就是《般若》裡頭所講的「無所不知」。這個無所不知,一定要建立在無知的基礎上。無知而無所不知,這個智慧是這樣子成就的。無知就是真正的清淨心,也就是佛門所講的禪定,我們淨土宗所講的一心不亂。心不清淨,不能入佛門,也就是說,這個經義你沒有法子體會,一定要用清淨心來接受,才能真正體會到經義。

  他離開文殊菩薩以後,這出來參學,是『歷諸善友』,歷是經歷,經歷五十三位善友。善友,前面也曾經跟諸位說過,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社會上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我們從早到晚六根所接觸到的境界,這就是五十三參。佛是把整個社會形形色色的分成五十三類,用五十三個人代表,代表整個的社會。這裡面有佛教、也有外教,有善人、也有惡人。所以我們能接觸得到的,此地都有代表。在這裡面,就是六根接觸六境,成就了無量的智慧,無所不知這是後得智。後得智圓滿的時候,又與根本智合而為一,這就是又參訪文殊菩薩。這個時候見文殊菩薩,沒見到人,只見到文殊菩薩從空中有一隻手給他摩頂。文殊菩薩的身沒有見到,那文殊菩薩手這麼長嗎?從雲端裡伸下來摩他的頂?諸位要曉得,這統統都是表法的意思。你不要把他當神話去看,那就看錯了。如果不懂表法的意思,你去念這《四十華嚴》,的確是神話小說。是不是?你懂得它的表法的意義,那你認為這是很高的,高深的哲學。所以要了解,它像寓言一樣,它的含義很深,要從這裡去體會。

  所以說『再遇文殊』,這就好比自己功名成就了,再回去禮謝這個本師,他根本的老師,禮謝老師。『當智照無二相,契合本心,絕能所相』,這個時候能所雙忘,圓滿一心。圓滿一心裡頭,哪有二相?自他不二,能所一如,到這個境界。所以再見到老師,那師生不二,無二相。所以經文裡頭,講菩薩,沒有見到身。『但遙申右手摩頂得法』,表這個意思,老師來給他做證明,摩頂授記。詳細的意思,下面經文裡頭還要說到。

  【宛是初心者。】

  這就是說明什麼?初後一如。所以佛門裡面講始覺、講本覺,始覺,究竟覺;本覺是本有的。我們現在迷了,迷了,你開始覺悟,叫始覺。始覺從初發心,當然你就開始覺悟。你天天都在覺,年年都在覺,這個覺什麼?就是天天都是始覺,年年也是始覺,一直到成佛,還是始覺。始覺最後根本覺,原來不二。就是這個意思,『宛是初心』,這要講到回到最初。

  【最初在福城東得見文殊。表信智。】

  善財童子在最初在『福城』,福城是有福之城,不一定是指哪個城。這個城裡面有佛法,有眾多的人在修學佛法,這個城就叫做福城。『東』,也是表法的意思,跟前面我們所講的南方,善財南巡一樣,那不是方向。此地這個東也不是方向,都是表法。東代表開始,太陽從東方升起,也就是說光明,光明從東方開始。見到文殊菩薩,代『表信智』。

  【今又見文殊。表證智。】

  你看《華嚴》,清涼大師把全經給我們分成四大科,信、解、行、證,四大科。善財先在福城東見文殊,表信;現在再見文殊,表圓滿,這證果、圓滿了,自始至終,代表這個意思。這底下說得很清楚:

  【意明信證雖說始終。智體元來不別。】

  雖然有信解行證,在細說,這是四個階段,諸位要知道,四個階段統統是一體。這個地方只說了一個頭、一個尾,當中統統包括了,是一體的,『元來不別』。

  【所以皆是文殊。如第二十信會在普光明殿說。】

  到『第二十信會』。

  【第七因圓果滿。重會普光。亦表證極不離初心。正同此也。】

  《華嚴》,清涼大師把它分為七處九會,第二會在普光明殿,第七會也在普光明殿,在同一個地方。第二會是十信會,就是十信位的菩薩,剛剛開始;第七會是圓滿,是解圓了,信解行證,這是解圓滿了。八會是「離世間品」,九會就是「普賢菩薩行願品,行成證入。那這都是代表『證極不離初心』。因為最初在普光明殿,到最後一會的時候又在普光明殿,又回頭了,他代表的始終不離初心,代表這個意思。

  【故大疏云。】

  『大疏』是《八十華嚴疏鈔》,清涼大師作的。

  【啟明東廟。】

  『啟明』是太陽剛剛初上,太陽從東面升起。啟明『東廟』。

  【智滿不異初心也。】

  到智慧圓滿的時候,還在這個地方,這就是說明「契文殊之妙智,宛是初心」。所以佛門裡面常說,「初發心時,已成正覺」,也是這個意思。實在講,如果我們能夠保持初心,那就是佛。那這初心是什麼?我們中國聖人也說,「人之初,性本善」,初是你那個心還沒動的時候,叫初。你心動了,那就是第二,就不是初。初心,是心還沒動,沒動的那個心就是佛心。也就是說明,佛菩薩他的本事,就是他永遠保持初心。我再說個粗淺一點,大家好懂。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真正能夠做到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那就是初心,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落到第二、第三去。果然在一切境界裡,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萬境一如,法法平等,你的真心完全現前,完全顯露。樣樣清楚、樣樣明瞭是智慧,不起心、不動念,這是真心,這叫大定。這個定不是修來的,這是性定,本來有的定。這真心本來不動,本來沒有念!這就是初心。再看第二句,第二句是:

  【二本末。疏。入普賢之玄門。曾無別體者。善財求友。最後至普賢菩薩處。】

  善財五十三參,普賢菩薩是最後的一位。到『普賢菩薩』這真正圓滿了。普賢菩薩代表法界,《華嚴》上講的「一真法界」,所以到最後,這是圓滿覺。本覺、始覺到究竟覺,究竟圓滿。

  【微細觀察普賢之身。】

  看看普賢菩薩的身相。

  【見一一毛孔中。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海。】

  這個底下經文省略掉了,這「云云」就是省略掉了。這是說小中現大。『毛孔』是正報,我們這個汗毛,毛孔,每個毛孔裡頭,都有說不盡的,這『不可說不可說』,這是天文數字,沒法子計算的,那麼多的諸佛剎土。這個『佛剎』,就是我們平常經上講的三千大千世界。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佛剎,多少佛剎?不可說不可說的佛剎。一個毛孔裡頭,那身上毛孔太多了,普賢菩薩代表的法界。

  【乃至善財所見佛剎微塵數諸善友。】

  你看從前五十三位善知識,是代表我們眼前這個社會。現在恍然大悟,見到這個善知識無量無邊,塵塵剎剎,沒有一樣不是善知識,善知識就是佛。所以說普遍見到大地,情與無情,同成正覺,就是這個意思。

  【往詣親近。積集智慧。比此暫見普賢所得境界百分不及一。乃至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這幾句完全是形容證極的境界,就是證得究竟圓滿的境界。這個時候的心真正平等,沒有一絲毫差別;真正清淨,沒有一絲毫染污。福德智慧圓滿,我們尊稱佛為二足尊,這是福智統統圓滿,所以說『比此暫見普賢所得境界』,那不能為比,這就是一個圓滿,一個不圓滿。從這個地方,我們能夠稍微體會到一點,等覺菩薩跟佛不一樣。等覺菩薩是善財童子見文殊的境界,等覺菩薩的境界。他見普賢菩薩這個境界是成佛的境界,是究竟覺的境界,這不能為比。從這一段文字上我們能夠體會得到。

  【善財從初發心。乃至普賢。於其中間。所入剎海。相續不斷。今於普賢一毛孔中。一念所入。過前不可說不可說倍。如一毛孔。一切毛孔。一一相好。一一支節。悉亦如是。善財於普賢毛孔剎中。行一步。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如是盡未來際劫。猶不能知一毛孔中。種種剎海。種種佛海。種種菩薩眾會海。如是等海。皆悉不知究竟邊際。故云玄門也。】

  這一段文不需細說,完全是講境界。重重比較,一個徹悟之人,跟一個雖悟而不透徹,境界是不能為比的。普賢菩薩的境界,再跟諸位具體的表明,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想一想,在華嚴會上,善財童子見普賢菩薩不容易,經歷五十三參才見到。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極樂就是普賢菩薩的法界。我們拿《無量壽經》仔細來對一對就曉得。西方極樂世界不可思議,可以拿《華嚴經》來做證明。這樣究竟圓滿殊勝的法界,我們凡夫也能夠證得,這就不可思議,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

  因此古大德說《華嚴》、《法華》只是《無量壽經》的導引而已,這個話說得就正確。《無量壽經》是《華嚴》、《法華》的歸宿,這兩部大經引導我們入《無量壽經》。不入《無量壽經》,我們要想入這個境界,不可能,決定不可能。諸位看看,黃念祖老居士的《無量壽經》註解,你看看他《淨土資糧》跟《谷響集》,他這幾本著作,你知道了。沒有想到,這樣殊勝圓滿的境界裡有一個很巧妙的方法,叫我們博地凡夫也能夠契入,契入就是證得。證得也就是跟《華嚴經》上,善財童子同一個境界。他這麼費事證得,我們不要費事就證得了,這就是《無量壽經》法門比《華嚴經》圓滿的所在。所以十方諸佛如來,沒有一尊佛不講《無量壽經》,沒有一尊佛不宣揚淨土法門的,道理就是在此地。

  我還碰到一些同修說,同修來告訴我說,法師,看你好像是開悟了的樣子,你要學密,那了不起,你馬上就成為金剛上師。我就告訴他說,學密的,轉過來學淨土,這往上升。我們修淨土再去學密,那往下降。這沒有意思!這個事情我們能幹嗎?不能幹。現在大家把密捧得很高,不曉得這個更高。密之高,他看得見,這個高看不見,太高了,看不見。他不知道這個法門最高、最為殊勝,他不曉得。所以這個法門容易修,修行的方法,還是一門深入。所以這部經可以聽,聽了有什麼好處?建立我們的信心,增長對於淨土的信心。我們的功夫一定要用在《無量壽經》上,一定要好好的把這句佛號念下去。念到心清淨,把自己所有一切妄想、雜念、分別、執著統統念掉。無念則已,有念就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別無二念。這樣的人決定往生。往生就是證入普賢菩薩的境界。

  這個經序文裡頭是引經的一小段來說,這一小段,這個境界就真正不可思議!所以才曉得彌陀境界不可思議。我們天天打妄想,在十方世界眾生,都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人口不是爆炸了,容納不下了?你看看這段經文,你才曉得,極樂世界不是我們想像的。普賢菩薩『一毛孔』當中,都有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剎土。普賢菩薩住在西方極樂世界,你想西方極樂世界有多大?極樂世界是法性土,跟我們這裡不一樣。好,我們看最後他的結論。『如是等海,皆悉不知究竟邊際,故云玄門也』。玄是深奧。普賢證到等覺菩薩的地位,都沒有辦法理解,都不知道,所以這個境界「唯佛與佛方能究竟」,不是等覺菩薩的境界。

  【然不離一心一性一毛一塵。】

  有沒有離開?沒有離開。是『一心一性』所現的,是『一毛一塵』所變的。所以《華嚴經》也是唯識宗六經之一。唯識有六經十一論,本經是六經之一。因為它這裡面講到法界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尤其是經文明白告訴我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是唯識思想的根源,出在《華嚴經》上。

  【故次云曾無別體。】

  『無別體』就是同體,這也就是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這一法身,就是共同的一個體。所以我們在虛空法界一切差別現象裡面,才得到一個真正平等的理論依據。我們為什麼要用平等心看待?因為體是平等的。這是佛極力教我們修平等性智、修妙觀察智;妙觀察智沒有分別,平等性智裡頭沒有執著,大圓鏡智,清淨就是清淨心,成所作智裡頭才真正離苦得樂。西方極樂世界,是成所作智變現出來的。這在《無量壽經》裡,講阿彌陀佛五種智,就是這個意思。

  【又經最後結云。】

  這是指《華嚴經》最後的結論。

  【善財則得普賢行願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一身充滿等。正覺現前等。乃至不思議解脫自在悉皆同等。】

  這些全是西方極樂世界的現量境界,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的世界。我看我們畫的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圖,我常常看到那個,我都是說,那個圖畫得不對。為什麼?阿彌陀佛畫得特別大,那個往生的人畫得就比他小,這個不行,這不平等。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的,我看到是這個樣子,蓮池大師在《疏鈔》裡也提出來了。昨天我們講《疏鈔》,剛剛好講到這一段。蓮池大師大概那個時候就有人畫西方極樂世界變相圖,他看了不同意,他說這個不對。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的世界,即使下下品往生的人,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的面貌、你的身體跟阿彌陀佛完全一樣,個子大小也一樣,沒有一樣不相同的,完全沒有差別,就像一個模子造出來的一樣。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你所享受的一切也都是圓滿的。這個圓滿,不是說我們住的房子,大家的房子統統都是一樣的。那這樣世界,你住幾天,覺得也沒有什麼興趣,統統都一樣,有什麼好看!他的圓滿是講隨心所欲。你心裡想什麼樣子,它就變什麼樣子。一切境界,沒有一樣不是隨心在變化,這才叫做真正的圓滿,真正的平等,每個人都有這個智慧,都有這個神通,都有這個威德,所以樣樣隨心所欲。這個地方要不去,這個法門不修,那真是愚痴。不知道,那是沒有緣分;沒有緣分那就是經上講的業障很重,沒有緣分聽到這個法門。聽到這個法門,不肯發心專修往生,那個業障就更重。消業障,最有效果的方法就是念阿彌陀佛。經上給我們說,念一聲阿彌陀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話是佛說的,決定沒有懷疑。

  我們在此地看到,『善財得普賢行願海』。這一句話是因,後面講的是果報。我們展開《無量壽經》,一開端就說「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就跟這一句完全相同。所以真正發心,想修西方淨土,對於普賢菩薩的行願應當要留意。清朝魏源老居士,將《普賢行願品》列在淨土三經之後,稱為淨土四經,這是有非常非常的智慧,真正的高智慧。因為《行願品》跟《無量壽經》確確實實是分不開的。從《普賢行願品》建立信心,入《無量壽經》,那真是百分之百的把握,信心清淨,信心堅固。

  在近代,印光老法師,他將《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又附在四經的後面,這成為淨土五經。印光大師那也是別具慧眼。我們仔細,因為他過去沒有把這篇列入淨土經論之中,我們對於《大勢至圓通章》沒有注意到,雖然也讀,雖然也講,沒有真正去注意到。他這麼一列,我們真正仔細再一看,那實在是了不起,看出什麼?看出《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淨土宗的《心經》。不要看到它的文那麼短,二百四十四個字,可以說把整個淨土的經論統統包括在裡面,一條也不漏。這是我們在從前讀《楞嚴經》的時候沒有發現,沒有看到的。他這麼一列,提醒了我們,仔細再去一觀察,這一章經文實實在在是了不起,高出《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之上。這個高出就是高出之上。

  所以夏蓮居老居士編的《淨修捷要》,你看他《淨修捷要》裡頭是,淨宗初祖,大勢至菩薩。這個說法很有道理,很有道理。他以前沒有把《大勢至圓通章》列入五經,我們當時看淨宗初祖,總是看普賢菩薩。因為看普賢菩薩,我們是看一段,就是釋迦牟尼佛示現的這一段。因為《華嚴經》,是佛初成正覺,二七日中所講的。提倡淨土法門,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在釋迦牟尼佛這一代時教當中,普賢菩薩是第一人,那初祖應當是他,這是我們沒有話說的。印祖把這個經列入五經,我們就仔細一看,普賢菩薩還不是的。真正淨宗第一個人,第一個提倡的是大勢至菩薩。因為大勢至菩薩,不是釋迦牟尼佛這一生,久遠劫之前,提倡淨土,我們只看到這一個階段,沒有想到這以前還有很久很久都在提倡,所以蓮宗真正的第一代祖師是大勢至菩薩。

  那《普賢行願》要留意,所以《普賢行願》要細講。我們這一次能夠有這個機緣,細講這部《疏鈔》,是很難得的一個緣分,確實不容易。普賢這十願,願願都是廣大無邊。我們今天講了這麼多,還都是序文,經文都還沒有講到,甚至於連玄義都還沒有講到,序文而已。序文裡面,味道就這麼濃了,你再想想入了經文,你就曉得。所以唯有修普賢行才能圓成佛道。西方極樂世界從下下品到上上品,四土九品,全都是修普賢行的。因此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是『與諸佛等』。諸佛在《彌陀經》裡面講的,這個諸佛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諸佛。因為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每個人相好光明跟阿彌陀佛一樣,所以這個諸佛稱阿彌陀佛是正確的,稱整個西方極樂世界所有往生的大眾,也是正確的。

  『一身充滿等』,充滿法界。這是什麼身?這是法身。從法身起報化身,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三身圓滿證得。如果在一般經教裡面來講,三身圓滿證得,至少是八地菩薩。如果說得寬廣一點來講,最低限度也是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法、報、應三身統統證得了。楞嚴會上二十五圓通,二十五位菩薩所示現的全都是圓教初住菩薩。但是我們在大經上看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人,即使是造五逆罪,臨命終時才聞到這個法門,真正懺悔,十念、一念往生,他也是圓證三不退。這個圓證三不退,那個圓字很重要。圓是圓滿,圓滿證三不退,那這個標準最低的是八地菩薩,高標準是等覺菩薩,所以古德講,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與等覺齊位,這是不可思議。所以這是『與普賢等』,「與諸佛等」。與普賢等,就是與等覺菩薩平等;與諸佛等,是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等,一身充滿等。我們在《彌陀經》、在《無量壽經》上看的西方極樂世界大眾,每天都到他方世界供養諸佛,聞佛說法,幫助諸佛教化眾生。他不是一個身一個一個去參拜,一個一個參拜要多少時間?分身去的。無量無邊的世界,他有能力分無量無邊身,一時遍滿法界,遍滿諸佛國土,每尊佛的面前都有他們。我們知道這個事實,你才曉得當年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不要說他方世界的菩薩,光是西方極樂世界分身來的菩薩,無量無邊,我們肉眼看不見,釋迦牟尼佛看得見。

  『正覺現前等』,這個正覺是覺而不迷。也就是說自性般若智慧現前,與普賢菩薩、與諸佛等,『乃至不思議解脫自在悉皆同等』,沒有一樣不跟諸佛、不跟等覺菩薩等。我們要不讀《無量壽經》,我們看到這個經文很羨慕,永遠我們做不到。只曉得善財境界我們沒有分,到我們回過頭來再念念《無量壽經》,原來我們也有分。我們比善財童子還要來得高明,他受了這麼多苦頭才得到這個境界,我們不需要,我們憑著這一句阿彌陀佛就能夠圓滿證得。

  【既前後橫豎皆等。何有別體。】

  實在講,在理論上講,因為體相同,所以沒有一樣不相等。

  【故大疏云。寄位南求。因圓不逾於毛孔也。】

  『寄位』是講這五十三位善知識,每個人代表一個菩薩地位。從初住位到等覺位,都是叫寄位表法。善財童子參學,『因圓』,因圓滿了,修學圓滿了。因圓,底下就是果滿。『不逾』是沒有超過,沒有超越普賢菩薩的毛孔。也是說明這事理的真相。底下這段非常重要,這是講我們修學如法不如法,相應不相應。如果是如法相應,那恭喜你,你一生成就;不如法,不相應,那這個境界你就沒有分。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