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義節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20/3/2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01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一。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我們已經學習了兩遍,這兩遍時間也很長,好幾年的時間。在學習《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這個當中,我們也看到觀世音菩薩講這個大悲心陀羅尼的相狀,也就是說什麼是大悲心。在這個經裡面講的很多方面。其中講的空觀心,這個空觀就是我們平常講的般若。般若就是講空,這個空,不是我們一般人概念當中什麼都沒有那個空,那個叫頑空,不是《般若經》講空的真實義。《般若經》不好懂的地方,也是在這個地方。講到空,大家就想到空什麼都沒有了,斷滅空、頑空,那就錯了,大錯特錯了,很容易造成誤會。這個誤會麻煩很大,嚴重的就撥無因果,斷滅空,撥無因果。什麼都空了,也沒有什麼輪迴、果報,這些統統是空的,就撥無因果,這是最嚴重的。如果落入撥無因果,那就什麼惡業也都造了,造惡業必受惡報,這個很麻煩。所以古大德有一句話講,寧可執有如須彌山,不可執空如芥菜子。執著空,執著斷滅空,像芥菜子那樣一點點都不行,都很嚴重、很麻煩。寧可執有像須彌山那麼大、那麼多,那還比執著像芥菜子那麼一點的空要好。因為執著有還知道斷惡修善,還知道念佛求生淨土,執著空就造成墮落了,這個我們不可不知道。
因此在我們中國佛教,自從宋朝以後講《般若經》就很少,一直到我們現在民國。祖師大德為什麼講得少?因為怕大家聽了錯解、誤解、曲解了,因此也就沒講。但是般若又是佛法的中心,離開般若就沒有佛法了,實在也不能不講,這是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給我們提起。因為我們沒有學習般若,對於佛法的修學也很難得力。比如我們修學淨土法門,大家常聽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提起,我們念佛往生淨土,主要就是要看破放下,看破我們現前住的這個娑婆世界的真相,看破之後才能放下我們現在這個身心世界,才不至於貪戀這個世界、留戀這個世界。這個話我們常聽,聽了之後,我們有放下了嗎?我們說老實話,我們聽很多了,但是還沒放下。為什麼放不下?因為沒有真正看破這個世界的真相。這個世界的真相是什麼?六百卷《大般若經》講到最後,三句話結論,「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就是空。這個空不是什麼都沒有那個空,所謂「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轉變不空、相續不空、循環不空,所以這個空的意思不能錯會。《心經》上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空在哪裡?空在有當中。我們現在看到的有,這一切萬法它當體是空的。不是離開這些萬法另外有一個空,不是,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在有當中,有在空當中,要這樣去體會,才能真正正確的理解《般若經》講空的真實義,才不至於錯解。
我們淨老和尚這個《金剛經講義節要》,這是在宣講《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之後講的,我記得是在美國開講,還有新加坡。在新加坡、美國講,這個《節要》也在美國做的。當時我們淨老和尚跟韓館長拿美國綠卡,一年要住在美國半年。所以每一年有半年的時間在美國,在美國有比較長的時間做這個《節要》,另外一本是《淨土集》,還有《晚晴集》。我們淨老和尚宣講《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大概講了三年以後才講這個經。當時為什麼再講這個經?大家常常聽我們淨老和尚講經,大家應該聽得很熟悉的一句話,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是一部經要深入。講了《無量壽經》,意思就是要我們深入《無量壽經》,那為什麼後來又講《金剛經講義節要》,又加上《地藏菩薩本願經》,又加上《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那是不是有違背我們淨老和尚提倡的這個宗旨、原則?實在講,並沒有違背。我們淨宗學會主修的經典,就是這部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無量壽經》,這是主修。講了這些大乘經典,主要是補充說明《大乘無量壽經》的,補充說明,等於是註解,以經解經,以其他的經典來註解這部經典。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宣講《無量壽經》以來,再講其他的經,包括現在提倡的中華傳統文化,我們都必須這樣看。不然你就會覺得很矛盾,不是一部經就好了嗎?怎麼現在又提倡《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現在又推廣《群書治要》?
大家仔細去看一看,這部《無量壽經》的會集本,實在會集得非常圓滿,方方面面都講到了,從做人講到作佛。老和尚現在所講的大小乘經典,包括其他宗教的經典,哪一部經、哪一句經文,《無量壽經》沒有包含這個意思?實在講都有。過去古大德講,《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華嚴經》是佛教第一部大經,一乘經典,這是在中國佛教界大家公認的,沒話說的,一部《華嚴經》,一部《妙法蓮華經》,特別《華嚴經》分量大。《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我們現在做三時繫念念的《佛說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也就是說,《彌陀經》你一展開就是一部《無量壽經》;一部《無量壽經》再展開,就是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再展開,就是三藏十二部經典;三藏十二部經典再展開,就無量無邊的佛法。所以《華嚴經》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部經,它這個經文字數,總是有它的限制。我們如果不是上上根人,實在講,我們沒有辦法貫通這個教理,只能在教義上來理解。但是教義它是局部性的,它有局部的,教理它是全部的,它貫通,你一經通一切經通。所以通教理當然是最好,你一部經通了,那所有經沒有不通的。教理不能通,通教義,通局部的,這一宗的,那其他的你就不通了。如果我們還沒有通教理,只是通教義,這部經它涵蓋所有的經教,我們還沒有通教理,那你沒有找其他的經典來幫助我們理解這部《無量壽經》,實在講我們也不懂。不要說大經,就連個做人的道理,我們現在如果沒有讀《弟子規》,沒有學《群書治要》,《無量壽經》讀了上萬遍的大有人在,他懂得做人嗎?他會講話嗎?結論是不會。《無量壽經》有沒有講?講得很清楚,但是我們讀的人不懂,不知道怎麼做。畢竟我們不是六祖那種根器的,他讀了一部,甚至不要一部,一段就通了,三藏十二部,所有的世出世間法一切通了。我們不通,所以必須要有補充來說明,讓我們深入這部經典。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宣講《無量壽經》之後,再講的這些經,統統是幫助我們深入《無量壽經》的,你要這麼看。如果你不是這麼看,那你肯定有矛盾,師父怎麼自己講一部經就好了,怎麼現在又加那麼多?矛盾不就來了嗎?過去也有人問我這個問題,不止一個人,好幾個。有人問我,他說老和尚講《無量壽經》,不是說一門深入嗎?一部經不要夾雜,現在老和尚又叫我們學《弟子規》,那是不是夾雜?又來個《感應篇》,那更夾雜,再來個《十善業道經》又夾雜了。大家想那是不是叫夾雜?他經讀很多了,你說他《無量壽經》讀了一萬多遍,他通了沒有?他明白了沒有?他會了沒有?他會依照這個經去修沒有?答案:不會,不懂。只有知道讀誦,不知道受持為人演說。
因此我們淨老和尚他為什麼節錄這個《金剛經講義節要》,因為當時我們老和尚勸大家讀《無量壽經》說,讀三千遍就開悟了,很多人真的就讀了三千遍,甚至五千、六千、一萬的都有,但是不但沒開悟,反而煩惱增長。怎麼增長?在比賽,爭強好勝,你讀三千,我三千五,我比你強;你三千五算什麼!我四千;另外一個說,我四千五;再來一個五千;後面又跳出一個,我六千;最後一個,你們統統不夠看,我一萬。你說,他開悟了嗎?變阿修羅了,不是成佛,成阿修羅了。阿修羅就是好鬥好勝,爭強好勝。好勝心比賽,讀經是比賽,我說這個不是拿獎牌的。我在三十年前,到三重佛學會去講閩南語的《無量壽經》,有一個女眾大概五十幾歲,她也讀了三千部。她說悟道法師,老和尚說讀三千部就開悟了,我讀了三千部也沒開悟,我不讀了。我說妳沒開悟,還要繼續讀,讀到開悟,怎麼可以不讀?人家是開悟才不用讀,妳還沒開悟,怎麼可以不讀?那當時也有很多人去問我們老和尚這個問題,我也碰到很多人問我。後來我們老和尚他就說明什麼叫開悟,他說你讀這個經,發現自己的煩惱習氣、發現自己的毛病,那叫開悟。知道自己毛病是什麼叫開悟,把這個毛病改過來,叫修行。所以我們老和尚講了什麼叫開悟、什麼叫修行,講這個就很具體了。這個經讀了很多,沒開悟,為什麼說沒開悟?因為沒放下,開悟就是看破了,放下就是修行,這個世界放不下。不但留戀這個世界,還貪戀這個世界,貪這個世界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放不下。所以我們淨老和尚為什麼選《金剛經講義》?這個就教我們看破的,破我們的理障,教我們看破這個世間。
看破是什麼?看清楚這個世間的真相。這個世間的真相,《般若經》講就是空,都是假的。《金剛經》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假的。我們也知道是假的,我們也會念,但是有沒有真的看破?沒有,因此我們必須要深入。為什麼沒看破?對這個道理,實在講還沒有真正透徹的理解。沒有透徹理解,你就沒有辦法去觀察我們現前這個身心世界的真相,我們講觀照、觀察,提不起來,因此深入這個經就很需要了。特別江味農老居士的《講義》,他分析得非常詳細,但是它的分量很大。我們老和尚節要,就是經文部分都有,把他那個《講義》節錄重要的、主要的,這個《節要》就少很多了。但是當時我們老和尚講的,我記得是錄音帶,一卷DDK的錄音帶九十分鐘的,好像一百多卷,大概也講了二百多個小時。以前那個錄音帶做出來就一箱,這麼長的,用紙箱裝的,一箱就一套。以前我弟弟他們在流通這個錄音帶,做出來結緣,一送就是一箱的。像現在就很簡單,一個小晶片就放了好幾部經。所以雖然是節要,它的分量還是相當可觀的,可見得我們沒有這麼去深入,實在講要看破放下也很困難,這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好,我們來看這個《節要》,大家有經本的看經本,螢幕上也有字幕。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一】
「淨空學」,這我們老和尚很謙虛,就是學習,當然我們是跟著老和尚一起來學習。這個畫兩個圓圈的:
【綱要】
先講這個『綱』,「綱」是綱領,『要』是重要的。
【一、大乘以自度度他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為本,六度以般若為本。】
這是綱要(綱目節要)的第一段。第一段,『大乘』,現在我們都念大乘(成),其實這個應該是念乘(勝),車乘。這個是破音字,乘(成)是動詞,乘(勝)是車乘,就是古代大白牛車、馬車,羊車就比較小,所以它是一個名詞,車輛的單位,叫車乘。我們去坐車叫乘車。「大乘」就是《法華經》講的大白牛車,這是大乘佛法,好像大學。小乘叫小車,大乘(大車)載的人多,小乘載的人就比較少。大乘好像大巴車、大遊覽車,可以載幾十個人;小乘像計程車,載四、五個,那是小乘。『大乘以自度度他為本』,發心自度,也要度他。小乘,他只有自度,沒有度他。所以大小乘差別在這裡。小乘就是我們一般經典上看到的聲聞、緣覺,也就是阿羅漢、辟支佛,小乘的聖人,他的極果就是成阿羅漢、成辟支佛。他們也不是說完全都一個眾生也沒度,就是度得少,因為他沒有發願要度眾生,就沒有主動發願度眾生,菩薩是主動發願要度眾生。小乘的阿羅漢,如果跟他有緣的人去找他,他也是會幫助他,也會度他,但是度的人就比較少了。如果跟他沒緣的,他也不會去度他,所以度的人就少,稱為小乘。大乘是菩薩,心量大,要度無量無邊眾生,所以大乘就是以自度度他為本。
『自度度他以六度為本』。那怎麼自度度他?具體要怎麼做?就是六度。「六度」,我們常常聽經也聽得很熟悉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我們讀《無量壽經》,法藏比丘在行菩薩道的時候就是以六度教化安立眾生。怎麼是教化安立眾生?就是說菩薩他怎麼過日子,他自己怎麼過日子,他教眾生怎麼過日子。你日子怎麼過,這樣講可能大家聽得比較清楚一點,不然教化安立眾生,怎麼安立?安在哪裡?想了半天也想不通。就是怎麼生活、怎麼過日子,你平常待人處事接物具體要怎麼做。布施,六度的布施跟四攝的布施,這兩個字是一樣,那意思不一樣。六度的布施,那是對治自己的慳貪。自己有的,不肯布施給別人,自己沒有的想要貪得。那你現在自己有的也布施,不再去貪了,這個就是布施對治自己的慳貪。這個布施什麼人都可以修,男女老少、貧富貴賤都能修,沒有一個不能修的。你說我沒錢,這是我們一般人講到布施,說「我也沒錢,怎麼布施?」講到錢,這是我們身外之物。錢財,包括所有身外之物,這些財物來布施。
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剛學佛,遇到章嘉大師。當時他是跟台大哲學教授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方教授介紹他佛法,聽了很歡喜,說「佛經是世界上哲學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被這兩句話打動了,開始來接觸佛教。接觸差不多半年,就有一個蒙古親王介紹他認識章嘉大師。那時候章嘉大師住在台北市青田街,他那個紀念館現在還在,以前他住的地方。每一個星期去他那裡兩個小時,九點到十一點,兩個小時跟他講佛法。跟方東美教授哲學,也是兩個小時,星期天到他家小客廳,一對一教授,跟他講哲學,最後跟他介紹佛法。到青田街跟章嘉大師學佛,也是一個星期去一次,去兩個小時,一共去了三年,章嘉大師圓寂了。
剛接觸章嘉大師,他也知道佛法很好,方東美教授跟他講,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就請問章嘉大師,佛法這麼好,有什麼方法讓我很快的能入進去?他想要很快得到這個人生最高的享受。問了這個問題,章嘉大師也沒有馬上回答,跟他面對面靜坐半個小時。坐了半個小時,講了一個字,「有」,又停下來了。心裡一直想,大師說有,怎麼沒有趕快講,到底是什麼方法?又停了十幾分鐘才慢慢講:「看得破,放得下」,講得很慢。現在我們老和尚講,如果現代年輕人,大概早就跑掉了,沒有耐心,跑掉了。當時章嘉大師為什麼用這樣的方式來跟他講佛法?因為讓他的心定下來,講了他才能深入體會、才能吸收,他心很平靜的時候講,他的印象深刻;如果心浮氣躁,聽是聽了,但是不能深入,聽個皮毛,不能深入,感受不深刻。
我們現在講經是方便,古時候講經,講經前面的儀軌大概要半個小時,又唱讚又念佛。以前法師講經為什麼要先這樣?因為大家從各地方來,有的坐計程車來、有的坐高鐵、有的自己開車,來這裡匆匆忙忙,心還沒有靜下來。進入講堂,如果一開始講,大家坐在那裡,聽是聽了,但是心沒有沉澱下來,他體會不到。所以開始有這些儀規,然後念佛,再來念個開經偈,讓大家心沉澱一下,然後坐下來講,這個感受就不一樣。以前我們老和尚是沒有那麼多,只是一個開經偈,但是有開經偈跟沒有開經偈也有差別。你念個佛,再念個開經偈,大家到這個講堂來,心沉澱沉澱,然後再來講,大家聽了會比較有受用。所以這個世出世間法的教學,收攝浮氣是最初的功夫。心浮氣躁,要把它回歸到心平氣和,做學問,這是第一個,第一關。
所以跟他講,「看得破,放得下」,講得很慢。看得破,放得下,這六個字聽明白了,那具體怎麼做?從哪裡下手?又停了。老和尚就問了,從哪裡做起?又停了五分鐘,慢慢講兩個字,「布施」。聽到布施兩個字,我們老和尚第一個反應,我又沒錢,現在做個公務員,三餐能混得過去就阿彌陀佛,哪有多餘的錢去布施?章嘉大師跟他講,一毛錢有沒有?一塊錢有沒有?這個倒有。那你有一毛錢就布施一毛,有一塊錢布施一塊。那這樣明白了,送到他到門口,又跟他講,我今天跟你講這六個字,你修六年。看得破,放得下,六個字你去修六年。他就真的認真的修,從一毛、一塊錢布施。以前台北市有一些寺院,像松山寺、善導寺,有一些同修發心募集放生款、印經、救濟,他就去隨喜。剛開始布施很捨不得,很難過,但是開始很勉強,後來布施了三個月就很自然了。布施了半年,也就有感應了,他生活上需要什麼東西就會有人送給他,真的有求必應。所以修了三年之後,他就有感應了,他需要什麼東西,大概最長不會超過半年。
財布施得財富。這個財,這是講外財,身外之物,錢財以及其他的財物,包括那些動產、不動產,那些都是屬於外財。還有內財,內財就是我們的身體、我們的精神、我們的時間,用我們的精神、腦力、體力、時間為大家服務,我們現在講做義工,這個叫內財布施。你來打掃、清潔,這是內財布施,內財布施比外財更殊勝。大家來清潔掃地,這個佛在經典上講,掃地掃乾淨,你以後會生天。你不要看掃地,掃到最後你會到天上去。當然你要把掃地的功德迴向去極樂世界是最好的,如果你不去極樂世界,會生到天堂去。你掃得很乾淨就是功德。所以《沙彌律儀》也有引用經典,講掃地,勸沙彌不要懶惰,要掃。佛還有一部經,叫掃樹葉的,差不多兩行半的經文。有一天佛就在掃祇樹給孤獨園,有樹葉他就掃,弟子看到佛在掃,他也趕快來掃,那佛就跟他們講一部掃地的經典。所以掃地也會生天,這是內財,你的體力為大家服務。所以你去掃街、掃地都有功德。所以那些清潔工,他們將來果報都很殊勝的。明白這個道理,我看掃地的人就多了,那都會保持得很乾淨。現在為什麼不掃?不知道它的功德,以為去掃就吃虧了,人家不掃的就佔便宜。其實你去掃的才佔便宜,那不掃的才吃虧。你去修,你得福報,不修的人他沒福報,那誰吃虧,誰佔便宜?明瞭因果,沒有吃虧的。所以布施,第一個財布施,財布施就是有內財、有外財,我們內外財都要施。布施對治我們的慳貪,我們有好吃的也布施給人,好用的也布施給人,愈施愈多,也不要怕。
第二個持戒。戒是規矩,這個戒有三大部分,戒有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佛的戒律有這三大部分,三大類都叫戒。第一個是律儀戒,戒律威儀。這個戒律威儀,我們看到三皈五戒,這個戒從五戒開始,三皈五戒。我們一般現在佛門也有很多受持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有明顯戒律條文的,像沙彌戒,它有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比丘戒也有戒律威儀,菩薩戒也有戒律威儀,所以這個屬於律儀戒。有明確戒律條文的,叫律儀戒,這是第一類。第二類叫攝善法戒,凡是善的、佛的教誡都叫戒。佛在經典的教誡,符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都叫戒,像佛講的十善業,淨業三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第一福,人天福,我們老和尚現在用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這個屬於攝善法戒。凡是善的、佛在經典的教誡,勸人斷惡修善,統統叫戒。所以律儀戒,它有條文的,攝善法戒就很廣了。所以《占察善惡業報經》佛跟我們講,凡是善法都歸類在十善,凡是惡法都歸類在十惡;不好的就歸在十惡,好的統統歸在十善。所以過去有人講,他受了五戒,五戒只有戒不飲酒,酒不能喝,但是他抽煙。他沒有戒不抽煙,所以煙可以抽。那抽煙好不好?實在對身體也不好,如果抽了你的肺部會特別強壯,那佛一定鼓勵你多抽一點,愈抽愈不好,那個就歸在攝善法戒。所以這第二類。
第三類叫饒益有情戒。饒益有情戒,就是凡是對眾生有利益的、有幫助的,你就要去做,不做就犯戒。像你受了菩薩戒,你不能只有自利,你有機會去利益眾生,那你就要去做,你不去做你就犯戒了。所以很早了,大概二、三十年前,我們老和尚有一次到北京去,那時候常常去看黃念祖老居士,大概是三十年前了。去那邊住賓館,有一次在賓館裡面遇到一個同修,他兒子結婚,娶一個太太是日本的小姐。日方也有親友過來,男方這邊也有親友,當時請了很多領導、當官的人來,請他們喝喜酒,宴席。在電梯上剛好碰到我們老和尚,男方的父親是我們師父的聽眾,看到師父,喜出望外,怎麼這麼巧!今天他兒子辦婚事,怎麼在這裡碰到師父?就臨時請他去當證婚人。臨時的,因為事先也不知道,在電梯上碰到才知道,高興得不得了。我們師父也一口就答應了,好!剛好這個因緣,巧合。後來我們師父就講了,他說機會難得,在那個場合,很多當官的都被請來那邊喝喜酒。他說他去當證婚人,他利用這個機會跟大家講講佛法,介紹佛教,有很多人對佛教都不認識,誤會很多。平常我們哪裡有機會去找這些人來,你請他也不會來。你請他聽經,他也不會來,這樣的場合他才會去,機會難得,利用這個機會跟大家結結緣,種善根。錯過這個機會,以後可能這一輩子就沒有機會跟他們講點佛法。這個叫不叫破戒?那不是破戒,那叫饒益有情戒,對眾生有利益的,你受了菩薩戒,你就要去幫助眾生,你不去幫助,錯過幫助眾生種善根的機會,你就犯戒。這個要懂。
所以在中國佛教,出家人都受三壇大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如果南傳佛教國家,他只有受到沙彌戒、比丘戒,他沒有菩薩戒的,所以他們可以不度眾生。你去受了菩薩戒,在佛前發願,然後有機會度眾生你不度,你就犯菩薩戒。你去了,你不是犯了小乘戒嗎?犯了比丘戒?那怎麼辦?佛滅度之前,四依法,第一個依法不依人,第二個依義不依語,第三個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第四依智不依識。那大乘戒跟小乘戒,大乘戒是了義,小乘戒還不了義,這個有衝突的時候,你要依了義的。所以這些我們都要懂,不然你持戒持什麼戒?持到最後一大堆煩惱,矛盾一大堆。不受戒還好,受了戒,看你的生活就覺得怪怪的。
過去我在台北景美華藏圖書館,還有汐止佛教蓮社,早期我都到汐止講台語的《無量壽經》給老菩薩聽。有一個現在是汐止淨宗學會方會長他的母親,那時候(在二十幾年前)八十多歲了。有一次跟我講,他說他媽媽也念佛念了很久,現在有很多蓮友要去受菩薩戒,請她一起去受,受了菩薩戒比較好,他媽媽也想去受。我說年紀這麼大了,老實念佛吧!受了戒,現在戒場受戒的時間,受菩薩戒只有七天,戒師也沒有辦法跟你講得那麼清楚,你受了戒,在生活當中怎麼做你也不知道,反而會產生很多困擾。我說建議他媽媽,還是老實念佛,放下萬緣,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就好了,年紀這麼大。他說回去會跟她轉達。結果過一個星期,我再去講經碰到,他說他母親還是受不了大家的邀約,還是去受了。我就跟他講,她老實念佛沒有問題,可能受了回來馬上有問題。果然不出我所料,他媽媽受了菩薩戒回來一個星期,就來問我問題了。我說這個問題,我早就給你提出來了。什麼問題?因為他媽媽跟他弟弟住,他弟弟還沒結婚,他弟弟也沒有吃素,他媽媽有時候買一些三淨肉,魚、肉煮給他弟弟吃。她受戒回來,他弟弟吃的那個裝魚、裝肉的碗放在桌上,一個禮拜不敢收,不敢去摸。為什麼不敢摸?她說戒師說不能去摸裝肉的碗,摸了就破戒了。所以擺在那裡一個禮拜,長霉了,不敢動。來問我怎麼辦?我說怎麼辦?看著辦。我說這個要去請教傳她戒的戒師。大家想一想,這個怎麼辦?叫他弟弟吃素,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如果他不吃?
另外一個就比較早一點,也是一個居士,他比較年輕,他五十幾歲,兩個夫妻去圖書館聽經。悟道法師,我要去受菩薩戒。我說受什麼菩薩戒,五戒都不懂了,還受什麼菩薩戒?他說我想去受菩薩戒。當時我也建議,我說現在戒師也沒有辦法給你講得那麼清楚,你受了,你也不知道在生活當中怎麼做,你會產生很多困擾。後來聽一聽,他還是不能體會我講的話,後來還是去受了。受了回來說,師父,我受完戒了。我說,好,恭喜恭喜!恭喜你得上品戒。後來經過一個禮拜,也是一個禮拜,又來問我,困擾來了。他說法師,現在怎麼辦?我說怎麼辦?受了菩薩戒,得上品戒,不是智慧都開了嗎?還有什麼問題不能解決?他說,你不知道,我們家在賣雜貨,以前傳統那個雜貨店賣菸酒,有個菸酒牌,寫個菸酒,他們家在淡水開那個雜貨店,有賣菸酒的。他說我們去受戒,戒師講不能賣菸酒,賣酒會五百世無手,沒有手。我們家就是在賣那個,他就問我怎麼辦?我說你去問戒師,傳授你那個戒的戒師,你問他怎麼辦?他說有,我有去問,那戒師怎麼說?關掉。我說那你就關掉。那不行,那我爸爸開的,我爸爸還在,關掉就要鬧家庭革命了。我說你回去跟你爸爸溝通,說你受菩薩戒,不能摸,也不能賣,關掉看他同不同意?不是困擾就來了嗎?
所以你去學這個戒,戒師如果沒有把那個開遮持犯給你講清楚、說明白,你怎麼持戒?開戒,不叫犯戒。你看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開殺戒,什麼開殺戒?戒,殺戒第一條要戒的,開是什麼意思?開緣。每一條戒都有開遮持犯,你應該開沒有開,也叫犯戒,你應該持,你不持就犯戒。遮是預防的。這個戒是屬於遮戒,還是性戒?大乘菩薩戒是性戒,小乘的戒屬於遮戒,預防。光一個五戒,我就在山東講了一年多,一個星期講一次,我講《五戒相經箋要》。光個五戒都搞不懂,五戒你都不懂了,你怎麼懂八關齋戒?你怎麼懂沙彌戒?你怎麼會懂比丘戒?那菩薩戒更不懂。所以現代人一受就要受菩薩戒、三壇大戒,連個五戒都沒搞懂。五戒,不要說五條戒,你拿一條你都未必真的搞懂,那要學習的。所以章嘉大師給我們老和尚開示,講這個持戒,就是你學一條學會了去做一條,你真的能持一條戒,學了兩條你做兩條,那比較實在。你不學習,你不懂,你怎麼持戒?你不會持,持到最後,增加困擾
持戒的目的,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你戒持了之後,心有沒有得定,心定下來了嗎?心如果沒定下來,你智慧能開嗎?那個戒去受回來,心裡問題一大堆,你說他心能定嗎?持戒的目的在哪裡?持戒目的要令心定下來。持了戒,你心定不下來,你沒有達到持戒的目的,心定才能開智慧,所以你那個戒不學,你怎麼會持。如果你會持戒,它幫助你得定;你不會持,沒有辦法幫助你得定。所以第二度,持戒度。我們老和尚現在講的這三根,那是戒的根本,你沒有那三個根的根本持什麼戒,不懂。受了三壇大戒,一天到晚吵架、打架,哪有什麼戒?連一個普通人都不如,你持什麼戒?那假的,不是真的,冒牌的。
所以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他也很幽默,蓮池大師很幽默的。他說佛陀的時代登壇受了比丘戒,天魔魔宮都震動,天魔都害怕,又有一個人要出三界,他的眷屬又少一個了,恐懼。他說現在(他是講明朝那個時代)大家去受三壇大戒,登了壇,魔不但不怕還喝酒在慶祝,魔王波旬在喝酒慶祝,為什麼喝酒?魔看看,假的,那跑不掉的,放心!我們喝酒。所以蓮池大師很幽默的,可見得現在大家都是喜歡搞假的。講真的他不相信,他也聽不進去,以為去受三壇大戒他就得戒了,哪有那麼容易?連個人都做不好,還能得什麼戒?淨業三福好好學習。不要說戒,第一福沒有做到,我們連個三皈的資格都沒有。也就是我們老和尚提倡這三個根,我們做不到,你沒資格入佛門,你沒有資格受三皈依。受了三皈依,才有資格受五戒,所有的戒都要從三皈依開始。
第三個,忍辱。這個忍辱也是我們生活上很重要的,實在講,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要修忍。這個忍有順忍、有逆忍,順境你也要忍,逆境也要忍。順境的忍比逆境更不好忍,順境我們會起貪心,你受不了,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現前,你貪不貪,你忍得住嗎?你受不了,就貪了;逆境來,瞋恨心,發脾氣。所以這個忍辱不好修。你必定有布施、持戒這個基礎,那才有辦法修忍辱,不然也很難,因為第三度像第三個層次。你說我戒律持得很好,那未必能修忍辱,可能你忍不了。如果能忍得了,他必定有點定功,有點禪定功夫,他持了戒,有一點,還沒有真正禪定,但是總是有一點氣分,透過這個忍辱。忍辱,順忍、逆忍就幫助我們提升。精進,精,純而不雜,進,有進無退,才能幫助我們提升。所以我們遇到什麼,忍辱這一關也是要學習。忍辱再來才能精進,精進你才能得定,得禪定。有了禪定,才能開智慧,開啟般若智慧。
這裡講「自度度他以六度為本」,就是我們要自度度他,怎麼過生活?菩薩怎麼過日子?自己以六度來過生活,待人處世,教別人也是六度,自度度他都是用六度,自度度他是以六度為本。『六度以般若為本』。你前面五度如果沒有般若,那不叫度。你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能得人天福報,出不了三界。你必須要以般若為根本,可見得這個般若它是貫穿五度的。你從布施開始就需要般若,你那個布施才叫度;如果沒有般若,你那個布施只是布施,不能叫布施度。所以般若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它的重要性。也可以說,沒有般若就不是佛法,就變成世間法,變成世間善法,那你怎麼苦修,你會得到人天福報。比如戒律你持得很精嚴,你也很會布施,會得人天福報,但是超越不了三界,不能斷煩惱成菩提。所以這個般若,徹始徹終都需要般若,都要有般若在裡頭才叫度,不然不能叫六度。我們看第二段:
【二、般若攝無量義:性體空寂,我法俱遣,情執盡空,得無所得。】
般若的確是無量義。般若性體它是空寂的,我們的自性本體空寂,「寂」是寂滅。『我法俱遣』,我執、法執同時都遣散,「遣」就是遣除、沒有了,為什麼?性體它本來就是空寂,哪有我、有法?『情執盡空』,這個「情執」,我們眾生都情執深重。《無量壽經》佛給我們講,「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作大福田,在佛門修大福報,也念佛、誦經、拜懺,但是他的情執放不下,情執很重。情執很重,你要求超越輪迴,辦不到,必定要把情執放下,要無相智慧。你怎麼放下?你沒有學般若,這個情執放不下。「情執盡空」。「我法」,我是指我們這個身體,人我執,法就是一切萬法。執著這個身體是我,執著這些萬法是真有,這個我執、法執。佛在這裡給我們講,這是空的,我也是空的,法也是空的,都不是真的,都是假的,當體是空。有這個現象,但是了不可得,你得不到它,你也控制不住,你也不能去佔有。所以『得無所得』,《心經》講,「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實在講沒有。
【生知—諸法緣生,未見本性,逐相而轉,迷而不覺。】
這是講我們眾生認知的,我們眾生認識知道的,看到這些諸法。『諸法』怎麼來的?為什麼有這些萬物萬法?從『緣生』的,各種因緣和合生起的現象,生起的假相。我們現在看到這個緣生法,『未見本性』,沒有看到自己的本性,只看到外面這些萬法緣生緣滅,我們現在只看到這個,沒有看到我們的本性,不生不滅的本性。看到了,我們就叫見性,明心見性,見性就叫成佛,見到自己的本性就叫成佛。未見本性,『逐相而轉』,隨著這個相去流轉。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講,「流轉五道」,迷在這個相上面,迷惑、造業、受報。迷在這個相上面,『迷而不覺』,造成六道生死輪迴的假相,這叫迷失本性。迷在諸法緣生這個相上面,著了這個相,迷在這個相裡面,迷惑、造業、受報,才有六道生死輪迴。
【佛知—緣生性空,有即非有,當體即空,覺而不迷。】
佛的知見。我們眾生的知見是迷而不覺,佛的知見是覺而不迷。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開示,眾生跟佛差別在哪裡?一個迷,一個覺,覺了就叫佛,覺悟了,眾生就叫佛;迷了,佛就變成眾生。所以眾生跟佛差別就是一個覺,一個迷。諸佛知道,『緣生性空』,它沒有自性,它是緣生法。它沒有自體,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所以『當體即空』。『有即非有』,有就是無,無就是有。空在有當中,你是看到它的真相,那是空的。好像我們看電視機很多節目,森羅萬象,你看螢幕裡面有東西嗎?沒有。那個相有沒有?有,但是你要去抓,沒有。所以我們用這個來比喻、來體會我們現實的世界,就是「有即非有,當體即空」。所以就『覺而不迷』,你了解事實真相。
【三、因迷而成六道,因悟而有三乘。】
『三乘』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這講三乘佛法。如果講五乘佛法,就是再加上人乘佛法、天乘佛法。這裡講三乘,就是超越六道了。我們迷了就是有六道,悟了有這三乘。
好,我們今天時間到,就學習到這裡。下面第四段,我們下一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平安吉祥。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