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破執著的方法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一三集)  2024/6/26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13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一百三十三頁,從九二這一小節看起:

  【九二、正明真實 明說真實】

  再翻到一百三十四頁,第一行,請看經文: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我們從這段經文看起。這段經文佛再告訴須菩提,對須菩提說,也是對我們大家說。這個般若會上須菩提是代表,代表大家。『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說了五種。如來的話,那是最真實的。我們看《講義節要》第一條:

  【一、此明上來所說無住發心,無住布施諸義,皆由親證而知,真實不妄,以勸信也。】

  到這裡是一段,我們先看這一段。這個一段開頭講,『此明上來所說無住發心,無住布施諸義』。這段經文給我們說明上面所說的「無住發心」,無住發心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就是無住發心。「無住布施諸義」,就是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要不要修布施?要修布施,但是不要住。我們凡夫修布施就是有住,這個住就變成人天福報。我們一般布施、做好事就是住相,住相也就是著相的意思,著相也就是不能超越六道,不能超越十法界,就是會得到人天福報。同樣是布施,但是有住跟無住,差別就在這裡,無住你就超越了,有住就超越不了六道。

  這段給我們講上面所說的「無住發心,無住布施」,「諸義」就是種種的義理,給我們說明這麼多的義理。「皆由親證而知」,佛講這些不是自己猜測的,也不是自己想像的,是自己親證的,親自證入這個境界而說的。親證而知的,不是沒有親證、聽人家講的,是自己親證的。自己親證,得知「真實不妄」,以自己親證的這個境界,真實不妄的,來勸我們生起信心,這個地方也就是勸信。世出世法都建立在信上面,一般講信用、信任,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信用。這個信也不是說,你說一說,大家就相信你,你還是要有具體的行動、具體的作為。如果你講話,跟人家約了做什麼事情,常常都失信,那大家還會相信嗎?所以這些世出世法都建立在信的基礎上。在《論語》講「人無信,則不立」,如果一個人沒有信用,在社會他就不能立足。信這個字是層級很多的,此地是講到真如實相。我們凡夫沒有證入,但是要相信聖言量,什麼叫聖言量?五種語就是聖言量,就是佛在經典上講的話,都叫做聖言量,聖言量不會有絲毫錯誤的,都是真實的。以這個來勸我們生起信心,對佛講的這些經教,我們要有信心,因為佛是從這五種真實語來講的。

  【『真』謂真如,『實』謂實相。】

  這就給我們解釋了真語者這個「真」,什麼叫真?就是真如,真如就是我們的自性。『實謂實相』,實相用現在話講就是事實真相。

  【明佛所有言說,皆從真如實相中流出。】

  這一段說明,佛所有的言說都從真如自性(實相)當中流露出來的語言文字。所以佛講的叫真言,我們看到密宗又叫真言宗,就是從真如自性流露出來的語言文字。不但咒是真言,顯教這個經也是真言,講的都是事實真相,都不是虛妄的,不是自己猜測的,也不是聽人講的,是自己親證的,「如是我聞」,事實就是這樣,沒有一點虛妄。所以佛所有言說都從真如實相中流露出來的。如果我們自己明心見性,那跟佛一樣,像我們中國六祖惠能大師,他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他講的跟釋迦牟尼佛講的、跟十方三世諸佛講的沒有兩樣,見性都一樣,都是從真如實相中流露出來的語言文字,雖然用詞上有不同,但是都是真實語。

  【故曰『真語者,實語者』。】

  為什麼說佛講的話是『真語者,實語者』?因為它從自性流露出來的。我們凡夫從妄識流露出來的,我們的自性一念不覺,就把真如自性變成阿賴耶,就起心動念。前面七識,眼、耳、鼻、舌、身、末那、意識,末那跟意識就是分別、執著,阿賴耶就是起心動念,就把真性變成妄識,這個識就是虛妄的。因此我們六道凡夫那個境界就無量無邊,可以說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境界。為什麼都不一樣?因為是虛妄的,每一個人的分別執著虛妄,想的統統不一樣。在《十善業道經》講,為什麼眾生相不一樣?因為「心想異故」,所以這些相就不一樣,各人想的都不一樣。佛的相為什麼一樣?因為佛都明心見性,性都是同樣的,所以就一樣。到成佛就完全一樣,菩薩還有一點不同,因為他還有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還有一些比較小的差別。到了成佛就完全相同,佛佛道同,就沒有兩樣。阿羅漢跟菩薩差別又很大,當然跟佛差別就更大。你看我們到寺院去看十八羅漢、五百羅漢,每個羅漢的相都不一樣。阿羅漢,一般講就是他斷見思惑,他還沒有明心見性,他出離六道,但是沒有出離十法界,就在四聖法界。聲聞就是阿羅漢,緣覺(辟支佛)比阿羅漢高一級,也是沒有明心見性。四聖法界的菩薩叫權教菩薩,修六度萬行,但是也還沒有明心見性。十法界的四聖法界的佛也是沒有明心見性,但是他斷見思惑,也破塵沙惑,無明惑沒斷;他如果再破一品無明,他就入一真法界,就超越十法界了。事實上,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迷了就是十法界,悟了就叫一真法界。所以這個「真」就是真如,法身大士就悟入這個境界、證入這個境界。

  【『如』者,無差別,明其無我也。】

  『如』就是沒有差別,沒有分別執著就「如」;我們有分別執著就不「如」。說明『無我』,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我」,無我才「如」。

  【契證無相、無我、空、寂、平等之真如也。】

  『契』是契入,『證』是證得,『無相、無我、空、寂、平等之真如』。無我就平等;我們為什麼不平等?因為有我。你有我就不平等了,就有對待,就有高下、大小等等,這些相統統出來了,都是從我相發展出來的;如果沒有我就平等了,真平等。所以我們現在世間人講平等,你怎麼講也不能平等,真平等要無我,那真平等,不然平等是一般世間人講,大概是只能做到分別不要那麼重,分別執著輕一點,那就算不錯了。你要做到真平等,也是要離四相,那才能真平等。如果還有四相在,你總是有分別執著,雖然講平等,但是沒有辦法達到真正的平等,這是必然的。因此佛為什麼平等?就是因為他無我,這個也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現在沒有辦法一下契入這個境界,但是我們學習了《般若經》,也要將這個我淡化,不要執得那麼重。執得那麼重,我們實在講,日子也很不好過。為什麼人家罵我們,我們生氣,氣得半天?因為有我。如果沒有我,你看忍辱仙人,刀割他身體,他都不生瞋恚。所以我們現在學習金剛般若的好處,我們常常薰修,就是能淡化我執,進一步就進入真正的無我。

  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相雖非體,然是體之用,用不離體也。體雖非相,體必起用,用不無相也。】

  我們先看這一段。『相雖非體』,這個相雖然不是體,『然』,「然」就是但是,『體之用』,這個相是體的作用,有相就有它的作用。佛法講,整個法界無非是體相用,體大、相大、用大,那個大就是無量無邊的,太多、太複雜了,無量無邊,就是講體相用。我們提出一個例子,像毛巾,毛巾是一個相,它有什麼作用?可以擦臉,這個就是用。每個相都有它的用,有些相是給人家觀賞的,扇子可以搧涼,礦泉水的瓶子可以裝水,水可以喝的,這些每一種相,不同的相有不同的作用,所以有相必有用。如果進一步講,體跟相沒有善惡,我們內心的業用才有善惡,我們有分別執著,那就分善惡了。比如說一把刀,那個刀它本身有什麼善、什麼惡?任何一樣東西都是一樣的。但是好人拿它做好事,壞人拿它就幹壞事,那個業用就不一樣。

  這裡講體,教我們從相裡面去體會那個體。「相雖非體」,相雖然它不是體,『然是體之用』,是體的作用。『用不離體也』,但是這個作用也不能離開這個體。我們這個身體是相,相從體生出來的,有這個體,必定有這個作用,體相用。體現這個相,有這個相,它就有作用。所以『用不無相也』,沒有相,談不上作用。就是『體必起用』,必會起作用,但是用不能沒有相,有這個相才有它的作用。這是讓我們去體會。所以這個體在哪裡你去找,像《楞嚴經》佛叫阿難尊者去找心,心在哪裡?找了七個地方都不是;那體在哪裡?體就在相當中,相在體當中。現在我們有電視屏幕,屏幕是體,它能夠現相,現相就有它的作用。所以你說它的體在哪裡?體是空的。相就在體當中,體就在相當中。就像古大德比喻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你說金子在哪裡?銀樓擺的那些統統都是,但是金子打造的形狀不一樣,那個相不一樣,千差萬別。你說我不要這個相,我要那個金子,那你也找不到,金子就在那個相當中。以金來比作體,本體,現在我們看到這個相就好像器,很多很多器。所以「體必起用,用不無相也」,用就不能沒有相,所以體相用是一而三,三而一。

  【說「則非」、說「是名」、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說「應生無所住心」,如是等等,雙遮雙照,雙冥雙存之語。】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說「則非」、說「是名」』,這個在《金剛經》佛講了很多,很多地方都講「則非」、「是名」,隨便舉一樁事情就是則非,就是叫我們心不要住那個相。不是沒有那個相,是不要去著那個相,所以用「則非」給我們排遣。你排遣,那有沒有這個名字?有,不是沒有;有,但是你不要著那個相,則非就是把我們遣蕩掉,你心裡不要住那個相。無住,你不能住法相;你要住在一個無住,住非法相,那也不行,所以它下面再跟你講一個「是名」。如果只有講「則非」,沒有講「是名」,那我們又住非法相,反正什麼一切都不是,所以下面再給你講「是名」,你悟就是在這個當中去悟、去參。這個常常念,念久了也會開悟。反正你遇到任何事情也都可以用這個方式來套上去,任何一個事物都是一樣的,都有個名字相。這個毛巾,佛說毛巾,則非毛巾,是名毛巾;佛說茶杯,則非茶杯,是名茶杯。平常事情都是可以用這樣的,隨舉一法都是同樣的一個道理,就是你不要去著那個名字相。所以離文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等等這些相。我們凡夫,講一個就著一個。

  『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同樣一個道理,你不要住,但是不是叫你不要生心,不要生心就不起作用;你無住,生心。『說「應生無所住心」』,也不住法,也不住非法,這個叫無所住,二邊都不住,不住空、不住有。這是《般若經》,一般比較不容易去體會的地方,但是也不能不說、不能不學。佛為什麼般若講了二十二年?就是要講這麼長的時間,我們一般中下根器沒有講這麼長,搞不懂。有就不能沒有,沒有就不能有,我們一定是這樣的,一定要執著這樣的,事實上不是我們凡夫這樣的觀念,我們的觀念都是虛妄的。

  說「應生無所住心」,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都是「無住生心」。『如是等等,雙遮雙照,雙冥雙存之語。』一邊雙遮,空有都不著,一邊雙照,這個就叫寂照同時。「雙冥雙存之語」,不要住空,也不要住有;不要住法,也不要住非法,所以佛才會講「則非」、「是名」,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我們《般若經》如果理解錯了,很容易執著到一邊,你不著有,就執著到空去了。連空也空,三空,大三空三昧,就一空到底了。所以它這個空就不太好講,但是不能不講,不講我們就永遠不懂。

  我們再看下面:

  【皆是『實語者』。】

  上面講的這些都是實語,事實真相就是這樣。

  【『不誑語』,佛不誑眾生。】

  『誑』是欺誑,佛不會欺誑眾生。

  【『不異語』,雖說種種乘,皆為一佛乘也。】

  『不異』就是沒有兩樣。佛說『種種乘』就是說五乘佛法,就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這個五乘佛法,五乘佛法實際上『皆為一佛乘也』。說五乘就是方便說,佛在《妙法蓮華經》就講得很清楚,「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實在佛講的只有一佛乘,一佛乘就是教眾生一生成佛的佛法,唯一要講的就這個。但是為什麼有二乘、三乘,有大乘、小乘,有五乘?除佛方便說,那是善巧方便講的,最終引導你入一佛乘的,因為開始講一佛乘大家不懂,所以這是方便說。雖然講種種乘,種種的層級,最後都是歸一佛乘。所以叫「不異語」,不異語就是沒有兩樣。

  【「如語」,是如其所親證者而說之也。】

  這個就我們經典前面「如是我聞」那個「如」。實在講,這個「如」我們如果懂了,三藏十二部也都懂了。你講一個「如」,「如是」,就是這樣,親證說出來的。

  【故五語中,如語為主。】

  『如語』就是親證的,因為「如語」,所以他講的語是真語、是實語、不異語、不誑語,都是從如語來講的。所以佛講的言語文字都是從如語流露出來的,真如自性流露出來的語言文字稱為「真言」,真實的言語,不是虛妄的。這個也是讓我們生起信心,不要懷疑。

  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應知真語、實語,皆是親證如此。絕非影響之談,何誑之有。言有千差,理歸一致,何異之有。殷殷勸信,苦口婆心,至矣盡矣。】

  這一條講,『應知真語、實語,皆是親證如此』。「應」,應該知道、應當知道,如來他的真語、實語都是自己親證的。『絕非影響之談』,「影響之談」,這個不是捕風捉影聽說的,或者受人影響來講的,統統不是,都自己親自證得的,不是從外面去聽來的,都自己親證的。自己親證的,『何誑之有』,他怎麼會去欺誑眾生?『言有千差,理歸一致,何異之有』,言語講了很多,千差萬別,但是道理歸到一致,歸一了。無論怎麼講,橫說豎說、長說短說、深說淺說,言語千差萬別,但是理歸一致,道理都是一致的。「何異之有」,異就是不一樣的,哪有不一樣?沒有。『殷殷勸信,苦口婆心,至矣盡矣』,佛給我們講這個是苦口婆心,已經講到極致了。所有的好話佛說盡了,沒有誰講的話會比佛更好的。世間好話佛說盡,統統說盡了,真的是「至矣盡矣」。因為佛的言語都是從真如自性流露出來的。

  好,我們再看下面一段經文,在一百三十五頁,九十三節:

  【九三、明法真實】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我們看《講義節要》第一條:

  【一、此是如來所證,其深無底,包羅萬象。所得之法,正指性言。猶言稱為『如來』者,以其證得無實無虛之性耳。】

  這一條講,『此是如來所證』,這個「此」就是這段經文講的,『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如來所證,其深無底,包羅萬象』,這個就是《華嚴經》講的重重無盡,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所得之法,正指性言』,如來所得法,得什麼法?正是指自性來講的。這個自性,『猶言稱為如來者,以其證得無實無虛之性耳』。為什麼稱為「如來」?就是證得了無實無虛的自性,我們真如自性是無實無虛。

  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如來』是性德之稱。『無實無虛』,乃性德之容。「無實」者,生滅滅已,凡情空。無智亦無得,聖解亦空。「無虛」者,寂滅現前,體現。能除一切苦,用現。質而言之,無實無虛,猶言寂照同時。寂則無實、照則無虛。心清淨,無實也。生實相,無虛也。】

  『「如來」是性德之稱』,自性性德每一個人都有,「人人本具,箇箇不無」,一切眾生都有。『無實無虛,乃性德之容』,我們性德是怎麼樣?就是「無實無虛」。下面給我們解釋「無實」,『無實者,生滅滅已,凡情空』。我們現在看到這個生滅的現象,生滅滅了,沒有生滅,生滅滅已,那我們凡夫這個凡情就空了,因為生滅滅了,證得無上法忍,不生不滅。『無智亦無得,聖解亦空』,這是《心經》講的,「聖解亦空」,也沒有聖解了。『「無虛」者,寂滅現前,體現』,「無虛」是寂滅現前,自性本體現前了。『能除一切苦,用現。』一個體現、一個用現,「用」是作用。寂滅現前,體現,有體必有用,有體它就起用,這個用就是《心經》講的能除一切苦,這個得大自在的作用就現前了。「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就沒有了,這個就是用現。

  『質而言之,無實無虛,猶言寂照同時』,寂跟照是同時。『寂則無實、照則無虛。心清淨,無實也。生實相,無虛也。』古大德用鏡子來比喻,因為講這些,我們一般人聽了不太容易體會,所以透過鏡子這個譬喻讓我們去體會。鏡子就是寂照同時,寂就是它不動,但是它能照。鏡子正當照外面的景象,它還是如如不動,如如不動就是寂;但是寂不是它不能照,它能照,照得清清楚楚,漢來漢現,胡來胡現,中國人來現中國人樣子,外國人來現外國人的樣子,寂照同時。那我們看看鏡子,不是寂照同時嗎?它沒有先後,同時,你人站到鏡子前,它就照了。正當照的時候它還是寂,它沒有動,但是沒有動,它照我們這個相照得很清楚。所以「寂則無實」,無實就是它是空,鏡子空空的。但是它照的時候,「無虛」,你人站在那邊,相都出來,它無虛。所以「心清淨,無實也」,鏡子乾乾淨淨的,它無實,沒有一個實體,但是它能「生實相」,相到那邊,它就現出來了。用這個屏幕也是可以的,屏幕也是跟鏡子一樣,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所以生實相就無虛,因為它能現相,那就無虛,它不是說無實、不能現相。它無實,它是清淨的,它是空的,但是它能現相,能現有。所以極樂世界清淨,無實;七寶行樹,種種莊嚴,那個生實相,無虛。極樂世界它是清淨的世界,我們娑婆世界也是這樣,我們是穢土,那邊是淨土,實際上都沒有離開我們的真如自性。

  好,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約凡夫妄心言,亦復無實無虛。覓心了不可得,無實也。一念具足十法界,無虛也。由是可知凡聖同體矣。】

  前面講如來是無實無虛,那我們凡夫呢?『約凡夫妄心言』,就我們凡夫現在這個妄心來講。『亦復無實無虛』,我們現在是妄心,我們也是無實無虛。如來是無實無虛,我們凡夫也是無實無虛。為什麼?『覓心了不可得,無實也』,我們這個妄心了不可得。無論真心、妄心,在楞嚴會上佛就問阿難尊者,叫他去找心,不管是妄心、真心,心在哪裡,你找出來給我看。找了七個地方都被佛否定了,阿難尊者心就慌了,到底心在哪裡?佛後來再慢慢講,他慢慢就悟了,就開悟了。這樁事情,還是中國禪宗二祖慧可根性利,他比阿難根性利,他去跪在雪地三天三夜,還斷臂求法,這是真誠到極處了。就為了一個什麼?達摩說,你何苦!你是為什麼?我心不安,求大師幫我安心。達摩就伸出手來,好,心拿來,幫你安。慧可就沒有像阿難去找心,他一下回光返照,「覓心了不可得」,他說我找心找不到,不可得。達摩就說「與汝安心竟」,他言下就大徹大悟了。

  這樁事情,我們如果去讀一讀《楞嚴經》的「七處徵心」,慢慢我們也會開悟。現在講這個心,起碼我們有一個概念了,心在哪裡?你找不到。實際上心在哪裡?就是遍一切處。所以你說它在哪裡?它沒有一個處所,在哪個位置、哪個地方?沒有,所以這個心是遍一切處的。「覓心了不可得」,你也找不到,但是你不能說它沒有,這個叫「無實」。我們現在這個心,這個妄心在哪裡?你也找不到。真心在哪裡?你也找不到。「覓心了不可得」,無實也!但是『一念具足十法界,無虛也』。從佛法界到地獄法界,都是一念就具足了,當下這一念,這個一念是無虛。我們懂得一念,也就開悟了,我們就是不懂得一心(一念)。我們當下這一念就具足十法界,當下這一念,十方三世不離當下。深入《華嚴經》,這個我們會更詳細的來理解。這個無虛,你說心找不到,但是一念它具足十法界,無虛就是它會現這些相出來,就無虛。但是你要找那個心,找那個體,你也找不到。找不到,但是它會現相,它會起作用。好像電波也沒有相,但是它會起作用,你不能說它沒有。你說它有,你又找不到;你也不能說它沒有,因為它會起作用,這就是無實無虛,事實就是這樣。『由是可知凡聖同體』,這個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妄心跟佛(如來)的真心沒有兩樣,我們只是在迷,佛覺悟了,差別在迷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沒有差別、沒有兩樣,悟入這個也才達到究竟平等。世間人講平等,怎麼講他也不會平等;你真正悟入了,那真平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不是真平等、不是究竟平等嗎?

  好,我們再看第四條:

  【四、全經主旨,在於「應無所住」。世尊言此之意,是令以無實之觀,成就無虛之果。無實觀者,即最後所云,觀一切法,如夢如幻是也。常作此觀,執情自遣。此是破一切凡情之總觀、要觀。萬不可須臾離者。】

  這一觀就是講到「觀法如化」,《無量壽經》講「觀法如化」。『全經主旨』,「主旨」就是主要的宗旨,修行的要領、方向。這個主旨就是明宗、宗旨,宗是重要的、主要的。主要的修行理論方法在於『應無所住』,就是你不要住。但是我們偏偏要住,我們無量劫來住習慣了,不住也辦不到。聽佛這麼講,我們也不反對,但是我們做不到,做不到無住。這些理論,我們聽經、看經、看註解,知道這個概念,但是做不到無住,還是要住。那怎麼辦?『世尊言此之意』,世尊給我們講這些話的用意,『是令以無實之觀,成就無虛之果』。你要去觀這個無實,這個世界是無實,你真正看透了、看清楚了,無實,不是真的,那才能「成就無虛之果」。觀無實,成就無虛。

  『無實觀者』,什麼叫「無實觀」?無實就是沒有這個事實。『即最後所云,觀一切法,如夢如幻是也』,就是《金剛經》到最後,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首偈,學佛的人大部分都聽過,也常常聽,甚至我們自己也會講,大家也都很熟悉。我們也看到有很多人做木匾,把這個經文刻上去,這個我們也看過,或者寫在墨寶。但是有沒有去觀?我們念,這個不行,念一念、講一講,還是不起作用。你要觀,才會起作用。你不觀,念一念,你不用心去觀,你也不能作無實觀,你還是認為這些都是真實的。我們凡夫都有執實見,執著這個就是真的,有!怎麼會沒有?執著這個是真的,這叫執實見,執著這個世界一切是真實的。因為執著這是真實,這個身體也是真實的,所以他會愛惜這個身體,會保護自己,去排斥別人;甚至自己要得利益,去損害別人,自私自利,這個煩惱統統起來,就是執著這個世界是真的。

  為什麼佛說我們凡夫執著這個世界是真的?因為凡夫認為這一切我可以得到,有這個念頭,這有所得,我得到金錢、我得到名譽,得到種種種種的功名利祿,這些我可以得到的。認為這一切都是真實的,我可以得到,我可以控制、我可以佔有。如果知道事實真相,這個念頭就會放下,就不會有控制的欲望,不會有佔有的欲望,也不會有所得的欲望。實際上佛給我們講,這是無我,一切法都是生滅的,無我。我們這個身體,你怎麼保養,你怎麼吃,還不是愈吃愈老?也沒有愈吃愈年輕,這是事實真相。你怎麼保養就不會死?照樣死,火葬場燒一燒就變成灰了,你說真的在哪裡?我們常常到火葬場去,人推進去燒一燒出來,剩一些灰,常常看,要開悟,就是這樣,你說實在哪裡?自己的身體就不是真實的,身外之物哪有一樣是真實的?但是我們就是放不下,我們還是執著。為什麼?因為沒有去作觀。我們只用念的,用念的不起作用,你要觀才起作用。觀什麼?觀一切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這一切法剎那在生滅的。我們凡夫粗心大意,以為這個一切法好像永恆常住的,我們觀念就是認為它是真實的,永恆的,你才會去執著。如果你觀出它是無常的,苦、空、無常、無我,你自然就放下了,絲毫就不勉強了。

  《金剛經》這首偈放在最後,「即最後所云」,就是最後觀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放在經文最後,這個說明什麼?壓軸的。前面你統統沒辦法,講那麼多還是不開悟,到最後就是還有這一招,這一招是壓軸的,最精彩的,壓軸好戲排在最後。你前面可以悟,那很好;悟不了,最後這一首還是可以幫助你開悟的。所以「觀一切法如夢」,我們晚上睡覺,白天起來,昨天作了一個夢,知道那是夢,但是我們現在醒過來了,看到這一切都不是夢,這是真的,我是真的,眼睛睜開了,這些都是事實,都不是作夢。佛是教我們,白天的時候,你要觀跟你晚上作夢是一樣的,就要這樣觀。不是說晚上作一個夢,第二天起來,昨天作一個夢,知道那個是夢,眼睛睜開看到這一切就不是夢了。佛就是告訴我們,你現在眼睛睜開,醒過來,你看到眼前這一切,跟你晚上作夢是一樣的,如夢,跟那個是一樣的。但是你要在醒過來的時候要去觀,這樣才起作用;你不觀,不起作用。

  那要怎麼觀?江味農老居士修學經驗談,也是我們很好的一個學習的地方。他說觀這一切,觀了二十年,好像沒什麼感覺。後來他就忽然覺悟到,這首偈應該在我現實生活當中去觀。現實生活當中他怎麼觀?無論順境、逆境都是用這首偈來觀。比如說一個人罵我,這是在作夢,不要當真,就這樣觀。你要氣起來就是你當真了,你那個觀就失去了。你如果這個觀提起來,你就如如不動了,罵人是作夢,不是真的,這樣就起作用了。順境也是一樣,遇到很開心的事情,這是夢,這是好夢,剛才那個人罵我是惡夢。好夢、惡夢,醒過來統統是一場夢,都是空的、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你就不會去計較了,日子就好過了。所以江老居士說,在日常生活當中極微小的事情,他也時時刻刻提起這一首偈,就是如夢如幻,我現在做什麼事情,如夢幻泡影。任何事情,要常常提起這個觀,才會起作用。像我們生活當中,我們天天從早到晚,接觸到種種人事物,「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不要當真了。

  這個觀,我們還不得力的時候,要用念佛來補助,這個也是非常殊勝的。這是觀無實,這個觀配合我們念佛,也是互相有幫助。如果我們能夠觀這個如夢幻泡影,觀察這些是假的,不為所動,我們念佛功夫就得力了。所以這個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這是有觀慧在裡面。你這樣在念佛,像江味農老居士,他也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他也是念佛求生淨土的,有觀慧在裡面。這是對我們念佛功夫的提升有幫助。往往我們念佛,遇到一些順境、逆境來,我們心還是控制不了,雖然很直接的可以用一句佛號代替過來,你就是轉不過來,往往把佛號都忘了。如果佛號不忘,一面生氣、一面罵人,還能「阿彌陀佛」,那還不錯,還沒有把佛號忘記,還不錯。就怕忘得乾乾淨淨,氣都來不及了,還念什麼佛?先出一口氣再說,這個就不曉得忘到哪裡去了。如果作這個觀,我們心在一個如如不動的情況下提起這句佛號,相得益彰。所以觀這個,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提起一句佛號。這個不但對我們修淨土,對修任何法門都有幫助。因為這是屬於共同科目,不是說你哪一宗需要、哪一宗不需要。金剛般若也是共同科目,沒有哪一宗離開般若的,離開般若就不是佛法,變世間法。所以「觀一切法,如夢如幻是也」。

  『常作此觀,執情自遣』,常常作這個觀。我們先觀察,進一步觀想。觀想,心就要比較定,觀察就是我們心還沒有很定,但是你先觀察,用比較粗的。觀察、觀想,觀照是最高的,觀照就像鏡子,就是照,那你很快就像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上上根人,他一下子就能用照的,不起心不動念,如如不動,像鏡子一樣照得清清楚楚,但是他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們的真如自性,本來就如如不動。這個如夢幻泡影,我們凡夫人人都能修,所以這個壓軸的放在最後面。像六祖大師他就不用,他聽到「應無所住」,他就開悟了。我們不行,我們從前面聽到後面還不開悟,最後就是這一首,這一首你認真去觀,你必定會開悟。所以「常作此觀,執情自遣」,執著的這種凡情,你就會遣蕩,遣就是排除,起碼我們會淡化。所以我們要想到某一件事情怎麼樣,我們放在心裡上有罣礙,就要提起這一句,那是作夢。常常作如夢這樣來觀,這樣我們執情慢慢會淡化。這個關鍵就是要「常作此觀」,常常提起。「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個跟念佛同樣一個道理,要常常提起。

  『此是破一切凡情之總觀、要觀。』這句也是給我們強調這一觀很重要,你要破一切凡情,總的觀、重要的觀,就在這一觀,觀緣生法,緣生性空。『萬不可須臾離者』,千萬不要沒有觀;沒有觀,我們又凡情在做主宰,又被它牽著鼻子走。你提起這個觀照,你自己可以做主,你不隨它轉了。這一觀非常非常重要,因此這一觀也要常常講。「不可須臾離」,就是要常常提起;沒有常常提起,忘記了。

  我們再看一百三十六頁,第五條:

  【五、『無實無虛』,最要之義有三。(一)是形容性德。(二)是形容如何得性德。(三)是形容如何修性德。理、事、性、修、因、果,罄無不盡。故此一語,不但將本經所說道理,賅括無遺。並將大小乘佛法,總括無遺。故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這一條給我們說明,『無實無虛』最重要的意義『有三』,有三個。第一個是『形容性德』,性德是什麼樣子?是無實無虛。第二是『形容如何得性德』,怎麼樣得到這個性德。『三是形容如何修性德』,要怎麼修。所以『理、事、性、修、因、果,罄無不盡』,這個就給我們統統說得很詳細、很詳盡。『故此一語』,所以這句話,『不但將本經所說道理,賅括無遺』,本經所說的道理都包括了,沒有遺漏。『並將大小乘佛法,總括無遺』,無論大乘、小乘,也都包括在裡面了。『故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因為有為法是生滅法,無為法是不生滅法。賢聖有什麼差別?我們證入這個無為,你悟了多少、證入了多少,以這個來分層級,是以這個無為法。所以有大乘、小乘,也離不開這個無為法。還有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這個當中為什麼有這種差別?這些統統是無為法,他悟入的深淺、證入的深淺,這樣來區別。到究竟圓滿,那就是成佛了,統統是無為法,從凡夫地到如來果地都是修這個,都是「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我們要修無為法,就要觀這些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看到這是如夢,那就無為,你就不會去執著了。我們把它當真的,那真的日子不好過,這個六道輪迴也不好玩。

  我們再看第六條:

  【六、不但此也,一切凡夫心相,一切世間法相,一切因果法相,亦莫不盡括無遺。此正是《法華經》所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此之謂諸法實相。故此一語,真乃大乘法印。】

  這一條再給我們補充說明,『不但此也』,不但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一切凡夫的心相、一切世間的法相、一切因果的法相,也統統包括在這一句裡面。正是《法華經》講的,一切都是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統統離不開如。『此之謂諸法實相』,這就是諸法實相,諸法的事實真相就是這樣。『真乃大乘法印』,這個大乘的法印印上去了,那就確定就是這樣,絕對沒有差錯的。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下面經文,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