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受持、為人演說的殊勝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集)  2021/12/2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50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六十八頁倒數第一行。我們看這一段經文: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這段經文就是:

  【五三、約經功校顯 顯福德勝 引河沙喻】

  『約』,以這部《金剛經》它的功德來比較,用這個比較來顯示出這部經的功德,同時也顯示持誦演說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個福德的殊勝。引用恆河沙來做比喻,讓我們從這個比喻的概念當中體會到這部經它的殊勝。恆河在印度很有名,恆河流域,從古印度到現在,很多人去朝拜。在印度人當中,恆河是一條聖河。有很多同修到印度去朝聖,現在恆河也是一個觀光點,所以很多外國的觀光客到印度,這個恆河也是一個重點。我們台灣、大陸有很多同修,都去印度朝聖,去朝聖也必定會到恆河。因為在經典常常看到「恆河沙」,世尊常常以這條恆河來做比喻。恆河的沙很細,有一些同修去印度朝聖,也都有帶一點恆河沙回來,用罐子裝一點。那個沙,聽說很細,像麵粉一樣。麵粉我們都知道,麵粉,你手把它捏一點起來,它很細的。不像我們一般的沙,我們現在台灣的沙就很粗,恆河的沙很細,細得像麵粉一樣。像麵粉那麼細的,你看一粒沙,體積就很小了,幾乎我們肉眼都看不太清楚。那條恆河,那麼長的恆河,那有多少沙?無法去計算。就是以那一條恆河,一條恆河的沙,所有的沙。

  『如是沙等恆河』,也就是說,這條恆河,恆河裡面這些沙,每一粒沙又有一條恆河。那大家想一想,這個有多少?那無法計算。就一條恆河的沙,我們就算不清了。一條恆河沙有多少?我們都不知道。每一粒沙,一粒沙那麼小,那有多少的恆河沙?那一粒沙又有一個恆河。佛就告訴須菩提,『所有沙數』,恆河當中所有的沙,它的數量。那個數量我們就算不清了。「沙等恆河」,就是說每一粒沙都是一條恆河。佛就問須菩提,『於意云何』,你的意思怎麼樣?你意下如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那個恆河沙多不多?『須菩提言』,須菩提就回答世尊,『甚多』。多到無法計算,「甚多」。所以,『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你說一條恆河所有的沙,每一粒沙都代表一條恆河;那每一條恆河裡面,又有恆河沙。須菩提就回答,算那些恆河都無數,算不清楚了,何況恆河當中的沙?這個就無法去計算了。光那個恆河都多到無量,何況那個沙?那沙當然就更多了,「何況其沙」?光講恆河,有幾條恆河都算不清楚,何況恆河裡面那個沙?那有幾粒沙?這就是從這個當中讓我們去體會一個概念。下面這段講:

  【五四、明寶施福】

  說明用七寶布施所得的福德。請看經文: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接著世尊又告訴須菩提,也是告訴我們大家了。『我今實言告汝』,實實在在告訴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就是遍滿「恆河沙數」。那個七寶有多少?『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每個恆河沙都是三千大千世界,那有多少?不要講那麼多,就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多的七寶來布施;我們再不要說那麼多,就我們這個地球的七寶統統拿來布施,我們就不敢想像了。現在講,「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那恆河沙有多少?這說明那個七寶多到沒有辦法去計算。這麼多的七寶來布施,這樣得到的福報多不多?須菩提就說,『甚多』,太多、太多了。佛在這部經,用這麼多的七寶,三千大千世界(滿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最近我們在學習《還源觀》,這個我在錄影室錄的,大家在網路上可以看看。華嚴觀,一粒沙,一粒微塵,沙還是很粗的,那個講微塵。鄰虛塵,我們肉眼見不到的,接近虛空了,就是物質體積最小的。世界都是微塵集合起來的,一粒微塵裡面有大千世界。一粒微塵裡面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沒有放大,大千世界沒有縮小,這個我們想像不到。大能容小,我們可以理解;小能容大,而且大到那麼大,小到那麼小,我們想不到。微塵裡面有大千世界,微塵裡面那個大千世界又有微塵,那個大千世界的微塵又有世界。所以在《華嚴經》講,世界重重無盡,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在唐朝的時候,華嚴宗的祖師講,重重無盡。皇帝聽了不能理解,什麼叫重重無盡?所以請皇帝去做一個八角亭,裡面放鏡子,做好了,請皇帝站在裡面,皇帝一站,四面八方,看到他自己的影像,一看鏡子,沒有盡頭。這個我們現在的玻璃也能夠顯示這些,我們也曾經去坐過,有的電梯,還有一些場所,那種玻璃,人一站進去,看到自己的影像,你看不到盡頭。所以皇帝一看,他就有個概念,重重無盡。所以世界的事實真相是這樣。這個地方也是顯示不可思議的境界,這麼多的七寶,滿所有恆河沙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用來布施,得福多不多?得到的福德多不多?須菩提講甚多,「甚多,世尊」。我們看《節要》:

  【一、『實言告汝』,說在此、而意在下文。使知「所說、持說之福,更多於此」,是真實語,不可不信。】

  『實言告汝』。江味農老居士他的《講義》,『說在此』,他說在這個地方,但是他主要的意思是下面經文,『意在下文』,主要的意思是在下面。在這裡講,主要的意思是在下面。『使知』,就是使我們知道。『所說、持說之福,更多於此』,也就是說,佛所說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個福,「更多於此」,都比這個多。『是真實語』,講真話。用這個七寶布施,他的福太多太多了。滿三千大千世界,滿所有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那有多少?那麼多的七寶來布施得的福德當然很多,多到不可計算。但是,你持誦這部《金剛經》,受持、為人演說這個福德,超過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超過那個,這個話「是真實語」。「實言告汝」,就是給你講真話。『不可不信。』佛給我們講真話。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恆河無量,河沙無邊。借有為法之極大福德,作一比例。以顯持說之無為法,福德更大於此。】

  這一條講,『恆河無量,河沙無邊』。我們一般講無量無邊,那個恆河沙是無量無邊。佛是『借有為法之極大福德』,福德怎麼修,也不會超過這個。「有為法之極大福德」,有為法。這個是有為法最大的,修這麼大的福德,而且是極大的福德,來作一個比例。以這個有為法極大的福德,來顯示『持說之無為法』,就是受持為人演說的無為法。你受持演說無為法,福德更大於那個有為法的極大福德,更大了。這個就是用有為法最大的福德,然後來顯示無為法持說(受持為人演說)的福德更大於有為法的福德,讓我們去了解這個無為法它的殊勝。好,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

  【五五、顯持經勝】

  就是顯示受持為人演說這部《金剛經》的殊勝。請看經文: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這裡佛就給我們講出來了。『佛告須菩提』,告訴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就是有善根,有善根的能夠接受這部經典。『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就是說不一定全部《金剛經》,你能夠受持四句偈,四句合起來叫一首偈,一首偈頌。兩句就是半偈,半首偈,我們常常聽的、很熟悉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四句就是一首偈。《金剛經》最後面壓軸的一首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一首偈。你持誦《金剛經》,乃至,就是說你只受持一首偈,受持四句偈等。就是《金剛經》裡面,你受持任何一首偈,或者一段,『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你受持一四句偈,你修的福德,就勝過用滿所有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去布施。超過他的福德,真不可思議,這個顯示這部經的殊勝。我們看《講義節要》這段文,《講義節要》的第一條:

  【一、『四句偈等』,極言持說極少之經,尚福德勝前。則持說全經,其福更勝,不待言矣。】

  佛在這裡講,『四句偈等』,這個「等」就是包括其他的。一首偈,就四句經文。因為經有長行、有偈頌,像「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屬於偈頌的體裁;其他就長行,長行文。比如說,六祖開悟的兩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兩句也是可以算半首偈。六祖是在那兩句開悟的,不是說只有那兩句可以開悟,《金剛經》任何一句統統可以開悟,這個要知道。像三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任何一句,就是你任何一個點切入,那都貫通全經。所以這個「等」就包括其他的,不是說只有四句。所以再給我們註明一個「等」,就是包括其他的,任何一首偈,任何一段經文,都可以悟入。四句偈,就是『極言持說極少之經』,「極少」,就是說很少。你受持,「持」就是自己受持,「說」就是為人演說,自己受持,然後為人演說。說這麼少的經,福德還超過前面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去布施,福德還勝過那個。

  『則持說全經,其福更勝,不待言矣。』如果整部《金剛經》都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那這個福德不就更殊勝了嗎?四句偈都超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了,那整部經當然就更殊勝,「不待言」,不用講就知道了。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受持』,則能自度。『為他人說』,則能度他。自度度他,是菩薩行。故福德極大也。】

  這一條,《講義》給我們說明『受持』兩個字,它的意思。『受持,則能自度』,這個「受」就是理解、接受、領受。你領會到了,領受、接受了,接受佛在這部經的開示。「持」是保持、執持,持,他就是修行了。時時刻刻提起觀照,這個才叫受持。這是經典講的受持,這個很重要。我們讀誦是為了受持。自己能夠受持,能度自己,受持能自度。比如說,《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要依照這樣去觀,那才叫受持。這一部《金剛般若》,在《大般若經》六百卷。我有一套《大般若經》,台中慈光圖書館館長送的,分量非常多。它的精華就兩部,一部《金剛般若》,一部《般若心經》。這兩部經,《般若心經》我們常常念,做三時繫念,我們都要念三遍,《彌陀經》念三遍。《彌陀經》講有,《般若心經》講空,空有是不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兩部是《般若經》的精華,心要。受持就是我們對這部經,佛跟我們講「應作如是觀」,應就是應該,作就是說你要很作意的去觀。如果不作意去觀,那就沒辦法受持,所以時時去觀照,那才叫受持。

  我們學佛無論修學哪個法門,我們老和尚常給我們開示,就是章嘉大師教他的看破放下。我們現在學了佛,也聽過經,知道要看破放下,但是就是放不下。過去黃念老,我曾經聽過他的錄音帶,早期那個錄音帶,二十幾年前的錄音帶,有同修問他問題,他回答。我記得有人問放下,有人說他都放下了。黃老講,沒事情的時候,都放下了,事情一來,一樣也放不下。我們想想,真的是這樣。沒事的時候,我什麼都放下了,但是不要說大事,一樁小事來都放不下。所謂放不下,就是心裡有罣礙。為什麼放不下?因為沒看破。你真正看破,那你肯定會放下。所以《金剛般若》跟《心經》,實際上就是幫助我們看破放下的。如果這兩部經沒有認真去受持,我們真的看不破、放不下,真的是這樣。為什麼?我們為什麼放不下?因為我們把現前這個現實的世界當作真的,真實的,你執著這個是真的。那真的,你就放不下了。所以放不下,有執著,有執著你就會生煩惱。順境起貪心,逆境起瞋恚心,為什麼?當真了。

  佛在這部經最後面,那四句偈是在流通分最後面的,我們平常講壓軸好戲,放在最後面。佛跟我們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好像作夢一樣。有為法,有生有滅的緣生法,這個是有為法。物質的、精神的、不相應行法,所有的一切萬法;有情、無情,全部包括在裡面;包括佛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主要是講夢,夢境。夢,我們都有作夢的經驗。我們作夢,你夢醒過來,什麼都沒有。作夢,你夢到很痛苦,作惡夢。我常常作惡夢,我在雙溪也是作夢,有一次夢到腳趾頭被人家用刀割,割得好痛。那跟真的是一樣的,好痛!醒過來,都沒有了。昨天晚上睡覺作夢,夢到胃很痛,痛得跟我們平常白天痛的感覺是一樣的。在夢中胃怎麼這麼痛?結果醒過來就不痛了,就沒有了。後來才知道,原來那個是夢中在痛。那就說明什麼?那不是真的。因為夢大家都知道,夢不是真的。我們白天這一切,佛跟我們講,跟晚上作夢是一樣,晚上在作夢,白天還是在作夢。六道輪迴統統是夢,一場大夢。六道輪迴是夢中夢,你出離六道,四聖法界還是夢。要出離十法界,夢才醒過來,明心見性夢才醒過來。

  我們把這個當真的,為什麼當真的?沒有看清楚事實真相,沒有看破。所以《金剛般若》跟《心經》,觀照,就是你要作意去觀這個功夫。你有功夫了,你就漸漸能放下了,漸漸你就會淡化。功夫深了,就能完全都放下了。但是這個要作意去觀察。江老居士他提供修行的經驗,他說剛開始在觀,二十年,沒什麼效果。後來他很作意的去觀,就是從日常生活當中很小的事情。很小的事情,順心的事情、很不順心的事情,統統如夢幻泡影。不管你遇到順心的、不順心的,就要提醒這是作夢,不要當真。你心才不會取那個相,不會去執著,煩惱才能伏得住,才能壓得住。你從伏煩惱,功夫深就斷煩惱。在我們淨宗,你有能力伏煩惱,帶業往生,你可以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再斷。受持《金剛經》如果我們功夫淺,但是有功夫,只是功夫比較淺,比較淺,幫助我們伏惑,伏住貪瞋痴不發作。比如,以前人家罵我們一句,你就難過好多天,現在好像沒什麼事,這個就有進步了,這個功夫是在這樣用的。人家給你讚歎,給你褒獎,給你登廣告,高興得不得了,貪心起來了,貪名聞利養。你現在如如不動了,也不會高興了,心還是保持平靜,這樣慢慢有點功夫了,有進步了。從這個地方去勘驗。所以「受持,則能自度」,自度就是說你自己修得有心得。

  你自己有心得,『為他人說,則能度他』。「為他人說」,就是說你跟別人分享,分享你修學的心得,你用功怎麼用,這個就是度他。要這樣修。如果還是不行,伏不住,就要了解因果,就是要從因果,因果教育。講因果教育的經典,你從因果上去深入。你從因果上去深入,到最後也會明心見性。所以印光祖師常講,你透徹了解因果,必定能夠明心見性。因果講什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的遭遇都離不開善惡因果報應,也是自己自作自受的,不要去怪任何人。像了凡先生,他就相信因果,相信命運。所以他沒有遇到雲谷禪師之前,過得很消極,但是他不造業。但是你不知道命運,不相信命運的人,有非分之想,非分之想就很危險,可能做出種種不法的事情。你命中沒有,你硬要得到,你就用不如法的手段,那就造惡業了。造惡業,不但得不到,而且折損你原來的福報,折損你的壽命,真的得不償失。所以因果教育也很重要。《金剛經》教我們這個,它是很直接的叫你觀如夢如幻。我們可以同步來下手。

  『自度度他,是菩薩行。故福德極大也。』為他人說就是度他,自己自度又能度他,那就是菩薩了。所以福德就很大。我們說真話,如果真要看破放下,《般若經》不能不學習,這是講我們一般,一般人。除非過去世,宿世善根很深厚的,一聽他就能放下。那也不是偶然的,他宿世善根累積得很深厚了,這一生再遇到這個緣,他就能放得下了。我們宿世善根有,不是說沒有,沒有我們也遇不到佛法,只是少。《彌陀經》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現在是少,那就要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要多。我們現在是少善根、少福德、少因緣,那怎麼辦?你要加強,由少讓它慢慢增多。怎麼由少增多?你就要受持,《彌陀經》講,「執持名號」。執持名號,你佛就一直念,佛一直念、一直念,念到一心不亂。念多了,你的善根福德就不斷的增長,不斷增長。

  但是念佛還是要有功夫的。念佛的功夫,也就是說我們要能伏惑,才有把握帶業往生。如果惑伏不住,那還是沒把握,就是我們貪瞋痴慢這個煩惱,我們還是會發作、會起現行,這個就沒有伏煩惱。這個我們要知道,自己要清楚。所以念佛要伏惑,這個是台中蓮社雪廬老人常常跟同修開示的,要伏惑。你伏惑,你心跟阿彌陀佛就感通了。我們現在還沒有感通阿彌陀佛,就是惑還沒伏住。伏惑,我們老和尚也教我們,在講淨土經常常教我們,教了很多。講得最簡要的,就是說你一個貪心起來,趕快念阿彌陀佛,換過來;一個瞋恚心起來,趕快念阿彌陀佛,換過來,這個是最直接的。這個最直接,這個也是要像《金剛經》這裡就是講,「應作如是觀」。佛講,應就是說應該、應當,作就是你要很作意的,作意就是說你要很專注的去觀。我們講常常提起觀照,我們自己心裡這個主人翁,不要讓它睡著了,不要讓它迷糊。要常惺惺,常惺惺就是說有個警惕心在。好像守住城門那個衛兵,他都時時防患有敵人進來,所以不能打瞌睡。那我們這個心如果一下子沒有提起般若觀照,我們的煩惱(無明煩惱)就起來了,賊兵就打進來了。所以你念佛要伏惑,也是要提起觀照,不然你也壓不住。無始劫這個煩惱力量那麼大,如果沒有這樣不斷的練習、不斷的練習,控制不住。「生處轉熟,熟處轉生」,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在修,勉為其難,好難受!應該以前要發一頓脾氣的,才痛快,現在不能發,那很難過。很難過,你就要咬緊牙根把它忍下來,這樣去練。如果要再隨順我們的煩惱,那很痛快,貪瞋痴,很痛快,這個功夫就不得力,甚至退步了。所以用功就是在這上面用。

  所以受持,通所有法門。所以這個講的是一個總原則,你修禪、修密、修教、修淨土,都一樣,同樣一個原理。所以受持就是起觀(觀照)。自己修得有功夫,你就可以幫助別人。你自己有一分,可以幫助別人一分;自己修了二分,就幫助別人二分。如果自己都沒有受持,都一點心得也沒有,就沒辦法跟人家分享了。一定自己有心得,那才能跟人家分享,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別人。像江老居士,他自己在修的,他的經驗(經驗談)就告訴我們。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布施知離相,是福慧雙修。又能深信因果,信心清淨,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則能了生死,出三界,永脫輪迴,不退成佛,殊勝果德不可思議。】

  『布施知離相』,離相布施,離相布施就是『福慧雙修』。如果不能離相布施,只有修福,沒有慧了,得人天福報。如果離相,離相布施福慧都有了。離相,一般講三輪體空,就是不見能施、所施。心裡不要常常想我布施多少(我就是能施)、能夠布施的我、我布施給某某人,他是我所布施的對象。能跟所,那就是對立的。這個就是我相,別人就叫人相。這個當中沒有布施,也不執著布施之物。我布施他多少錢,我布施他什麼東西,耿耿於懷,放在心上,都常常放在心裡。那要把它放下,不要在心裡,這個就三輪體空了,這個就是離相布施。但是著相布施的人是比較多數,比較執著這個相。著相布施,一般世間人都是比較著相布施。特別有人布施,喜歡他看得到的。比如說,寺院一根柱子,他來發心一根柱子,把他的名字打上去,或者他的公司打上去,他覺得心裡很踏實。我有布施,你看那根柱子在那邊,而且別人都會看到某某人布施的。他很在意這個,那就是著相了。我們現在也沒有辦法去要求一般人他要離相,因為有的是初學的,他還沒深入。他來接觸佛法,他還不懂這些佛的道理,還不明理,就不能要求這個深入的高標準,不能這樣要求。這樣要求,恐怕他就跑掉了,不敢來學佛了。所以這個善巧方便。他要這些,那就是先滿他的願。叫他來聽經,如果他明理了,以後他就放下了,他也就不執著這個了。他不了解,他當然會執著,這個也很正常。但是我們老同修,我們想要深入,得到更殊勝的果報,那要離相。因為離相你才能超越三界,才能脫離六道,我們要往生淨土,不要在這裡生死輪迴了。一般人他是求人天福報。但是你念佛功夫如果不到家,不到位,來生還是得人天福報。但是你有修布施,你會生尊貴家。

  《無量壽經》講的,你會生尊貴家,你來生會生到富貴的家庭,能夠聞到佛法。這《無量壽經》四十八願都有講,「常修殊勝梵行」。就是他沒有發願要往生,但是他也念阿彌陀佛,這樣的人是很多。我們不要說別人,可能我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你真想去西方嗎?還是嘴巴講要去?心裡根本這個世界都放不下,你怎麼去?這個世界真放下了,他就沒有罣礙,真發願要生西方。他所有修的福報統統迴向西方,他不求人天福報。但是還放不下,那肯定他就是得人天福報。如果善修得多,善事做得多,布施、善事做得多,他來生生尊貴家。阿彌陀佛還是會加持,加持你生到有佛法的地方,你再繼續修行,常修殊勝梵行,繼續念佛。我們大概就是這一類的,過去生大概我們都是在一起念,都是沒有想求往生,所以我們這一輩子才會在這裡又碰面了,大概是經上講的。希望這一生,我們要去西方,這個不好玩。六道輪迴不好玩,人天福報不究竟。我們還是要求生淨土,才是究竟。所以我們要學習離相布施。離相布施,我們一下子做不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先學這個,先不要太罣礙。我能布施,我布施多少,誰接受我的布施,這三方面,我們就不要太執著。

  『又能深信因果』。「深信因果」,你就敢布施了。我們現在人為什麼不敢布施?因為布施了,我都布施光了,那我生活怎麼辦?這個就是對因果他還沒有深入的信心。所以這個要看《了凡四訓》、《安士全書》、《太上感應篇》、《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些都是屬於因果報應的。所以因果要能夠深信,深信因果。『信心清淨』,信心清淨了,《金剛經》講,「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我們現在有信心,但是不清淨,因為著相。著相就不清淨了,有人、有我,就有對立了。所以信心清淨,老實念佛。我們現在念佛是要不斷的用功來念,要做到老實不容易。因為我們這個心不老實,雖然念佛,但是不老實,老實念佛的人他必定伏煩惱。

  像海賢老和尚,他是示範一個老實念佛的榜樣給我們看,他是老實念佛。老實念佛,他表現在生活上,就是他做很多事情,修福。修福,他得到的,他都布施。他種的糧食,救濟窮人,多的就捐給國家。他很認真做,都是在做布施,修六度。他修橋鋪路,靠他兩隻手,開闢荒地,種植糧食去布施。種玉米,有人去偷玉米,被他看到了。他說:你不要怕,你盡量把大的拔走。他就走了,布施給他。他辛辛苦苦的種,布施給他,他要,布施給他,表現布施。持戒,他說:「你不來,我不怪,來了就要守我戒」。他的小道場,如果你不來我這個小道場,我不會去怪你。不會去怪你說,你怎麼沒有來我的小道場,他不會去怪你。你不來我不會去見怪,但是如果你一旦來了,你就守我的戒,我們這個道場的規矩,你要遵守。走到哪裡,要守哪裡的規矩,就是持戒。他也表現忍辱,電工要收電費,他就問:這個月怎麼電費比上個月多出那麼多?那個電工一聽,就兩巴掌給他。錢趕快掏出來給他。旁邊的居士看不下去,就要找那個電工理論。他就說算了、算了,修行人要修忍辱,不要跟他計較了。那就修忍辱。精進,他一天做到晚,一句佛號從不丟失,真精進。就一句佛號,在二六時中,行住坐臥,都在定中。我聽他講的開示很平實,但是有大智慧。這個如果沒有我們淨老和尚給我們點出來,如果叫我去看,我也看不出來。我看他也是很平常的,我也看不出門道。我們老和尚看了,我們老和尚內行人,他看得出門道。像以前看台南開心法師,他來找老和尚,第一次來,我碰到了。我看他,就是一個出家人,老老的,拿一個「金瓜」來供養,那我也沒有覺得什麼。後來我們老和尚回來,跟他碰面,聽我們老和尚講,他的定功比廣欽老和尚還深。我聽了就很驚訝,比我得戒和尚定功還深。我們得戒和尚不倒單,定功不得了了,開心法師他還深。所以這個也是善知識給我們指點。所以要做到老實念佛,實在講,我們要學他那個老實,我們也學不來。但是他是老實念佛的一個榜樣,什麼叫老實念佛?他表演給你看。為人演說,就是這樣叫老實念佛。

  那我們能不能做得到像他那樣?如果我們做不到,建議大家《金剛般若》還是要學習,不能不要。這個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講得很多,他說為什麼很多人學佛學到最後會退轉,甚至學到走入歧途,學到邪魔外道去了?因為從宋朝之後,講《般若經》的人就很少,怕人家誤會,所以就不敢講。如果有講,也是講得很淺。所以江老居士在《講義》講,就是宋朝以後到民國這個當中,一千多年,就很少有法師講《金剛經》,講了也是講得很淺。所以說《金剛般若》,不能淺談般若,不能講得太淺,人家得不到受用。你沒有深入,他也不知道怎麼修,不能淺談般若。不能怕談般若,怕就是害怕,不敢講,怕講錯一個字,墮五百世野狐身,不得了,不敢講,怕談般若。更不能妄談般若,有一些法師也講《金剛般若》,亂講,那叫妄談般若,講的根本就不是般若,那更不可取。不能怕談般若,不能淺談般若,不能妄談般若,要深談般若,深入的去談般若。深談般若,佛示現給我們看,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般若經》講了二十二年,幾乎佔一半,可見般若非常重要,不然佛為什麼花那麼長時間講這個?般若是慧,慧就像眼睛。六度,般若如目,目就是眼睛,前面五度就像手腳,你這個身體如果沒有眼睛,你走路就看不到了,不知道往哪裡走了?般若就是指導你修行,引導你正確修行的方向道路,般若為導,它是引導的,般若就是導航。我們現在都要導航,所以要深談般若。所以要做到老實念佛,《般若經》我們還是要深入。這幫助我們看破,看破你才能放下,不然我們現在嘴巴是講放下、放下,實在我們一樣也放不下。這個講老實話。我自己有經驗,我三次大病,我才知道我什麼也沒放下。沒有生病的時候,好像都放下了(就是黃念老講的),病一來,都一樣也放不下,所以這個我們要知道。自己沒有放下,以為自己放下了,那就錯了。

  如果我們知道,我們自己沒放下,我們趕快來補救,就是要從看破去深入,幫助我們放下。才能做到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所以李老師講伏惑。這個地方講的是修觀。持戒、修福,它也是一個助行,它是一個助行。好像我們念佛是正行,這些都是助行,幫助我們深入念佛的,幫助我們老實念佛。我們修《金剛般若》、修《弟子規》、《感應篇》、《群書治要》、《十善業道經》,了解這些因果,統統是助行,幫助我們念佛的正行,老實念佛。我們不能做到老實,要這些來補助。如果你真能老實念佛,那你統統具足了。像海賢老和尚這樣,他統統具足了,那不需要了。我們不能老實念佛,那就需要。『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則能了生死,出三界,永脫輪迴,不退成佛,殊勝果德不可思議。』往生西方就作佛了,這個果地上的福德、功德都不可思議,成佛了。我們學習江老居士,他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他這個教就是研究教理,宗《般若經》;那他修行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我們再看下面第四:

  【四、財施不及法施,具含多義。】

  我們看下面括弧的一、二、三、四,從一開始:

  【(一)財施,施受未必有智。法施,非有智不能施,亦非有智不能受。】

  這一條說財布施。財布施,我們前面講了很多,有內財、外財的布施。布施跟接受布施的人,未必有智慧,就是我們也常常看到有很多人他出錢出力做好事,但是他未必有智慧。甚至有一些人他很發心,他很好心,拿了錢要做好事,但做錯了,他不知道。發的是好心,事情做錯了。《了凡四訓》講,「以善心而行惡事」。發的是善心,是好心,做出來那個事情做得不對,變成不好,這個就是沒有智慧。所以你要修真正的善事也要有智慧,也要學習。往往有一些人他是發了好心,我要做好事,他也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好事。所以往往做的不是真正的好事,那果報就不一樣了。

  『法施,非有智不能施』,法布施,如果你沒有智慧,你就沒有辦法去修法布施。所以法布施必須要有智慧。比如說印經,一般人不懂,印經布施,一般人他不會做這個。一般人,你看社會大眾大家做的慈善救濟,這個很多人做,很多人他會發心做,做這些慈善救濟,但是他不會來印經。他不會印經,他更不會請法師講經說法,因為他不知道,因為他沒有智慧。所以我們為什麼能夠修法布施?我們現在的財,大家來華藏也是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也都有,因為我們有淨老和尚的指導。他講經說法,介紹經典,大家認識經典的功德利益,然後勸大家來印經、來講經、來受持經典。這個就要智慧,沒有智慧,他不會這麼做,他也不知道要這麼做。所以智慧很重要。這個智慧也得力善知識的指點,不然我們也不懂。經我們看不懂,叫我們印這個經,我們也不知道印經到底有什麼功德,不知道。所以必須有善知識來給我們開示、來講解、來說明,我們明白了,我們才會去做這個法布施。所以到我們道場來,來修布施、來印經、來護持道場,種種的,都是有聽經的。沒有聽經的,大概他不會跑來我們這裡,所以這個是有聽經的人。所以能夠修法布施,他就有智慧了。沒有智慧,他就不能修法布施。

  所以,『亦非有智不能受。』如果你沒有智慧,你也不能接受。所以聽經聽得進去的人,他還是要有智慧,不然他聽不懂,聽了無法理解,他沒有興趣。所以你要法布施給他,他也要有智慧,他才能接受;如果他沒有智慧,他也不能接受。你要給他講經,他跑給你追,他沒有智慧,他不能接受,這個我真看過。我們在廬江,二OO八年在廬江做百七繫念,住在廬江縣城金剛寺,就我們老和尚家鄉。我們就是中午吃過飯休息,大概一點鐘,我們就坐車去實際禪寺做法會。住在城裡面的金剛寺,實際禪寺是在鄉下,在郊區。我們幾個出家眾,也就悅眾,他們也都很發心,都隨身帶著一些佛卡,看到人,跟人家結緣。看到一個拉黃包車的,拉車的,車停下來,法師就要送個佛卡跟他結緣。拉車的看到出家人就跑,一面跑一面喊:我不信、我不信、我不信。我說,真沒辦法!所以他沒有智慧,他不能接受,他看到你就害怕,看到你就排斥。所以施跟受都必須要有智慧。所以智慧很重要,般若智慧特別的重要。下面列了幾個,都是講財施跟法施的一個比較,就是這段經文它的一個比較,也是講得很詳細。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跟大家講到這裡。我們下個星期三,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法喜充滿,今天就講到這裡。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