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義節要—利他即是自利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O八集) 2024/2/2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08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第一百二十九頁,從科題:
【九十、結成應 總標】
請看經文: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
我們從這裡看起。這段經文是總結前面講的「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若心有住,則為非住」。關鍵的字,都是講這個「住」。前面講「不應住色布施」,舉出一個色就代表所有一切境界。不應住色布施就是布施心不住這個相,不住這個布施的相,並不是說不住就不用去布施了,那就什麼事都不要做了,坐在山洞裡面打坐,什麼事都放下了,坐到最後變木頭、變石頭,那個就錯了。所以無住他還要生心,生心要無住。
布施我們也要常常提起,我們比較有一個具體的概念。因為講一個「布施」,實在這兩個字涵蓋一切法,包括我們整個生活方方面面的。所以布施對自己來講就是放下,對眾生來講就是利他,就是幫助別人。我們一切眾生總是一體的,因此所做的一切也都是應該做。我們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也都是很多人的辛勞,我們喝一口水、吃一碗飯有多少人的辛勞。迴向偈,「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所以這個四重恩就有眾生恩,那我們要怎麼報?我們要回報,我們不能只有受恩不報恩,回報就是我們也是付出,付出就是布施。我們也付出,這個就是回報,不是坐在那邊就是給人家來布施,自己都不願意發心去付出,這個就沒有報恩了。布施這個道理也很深廣,在我們生活當中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又分內財布施、外財布施;法布施,有世間法、出世間法;無畏布施,也是有世間法跟出世間法。出世間法是究竟的無畏布施,世間法的無畏布施是暫時的讓眾生遠離這些恐怖、急難,幫助他得到解脫。比如說放生,放生就是讓眾生免於一時被殺的這種苦難、這種災難,這個也是一個無畏布施。無畏布施當中,他也有財布施、法布施。因為法就是佛法,那你為什麼做這個事情?因為佛給我們講經說法,不能殺生,殺生的因果,講那些因果就是法,就是佛法,就是法布施。內財布施、外財布施,內財就是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腦力、我們的時間,來為眾生服務。我們佛法講為眾生服務,世間人只是講為人民服務,這個範圍就很小,為一切眾生服務,這才圓滿。不然我們一般人說對人要愛,對動物就不愛,那這個就不圓滿了。所以一切眾生你都要愛,那就圓滿了。外財布施就是我們身外之物,這些財物來布施。內財也有我們身體的付出,比如說你去捐血,布施給一些需要的人,那也是內財。大家今天放假又來聽經,不在家裡看電視,這個也是內財布施。不然在家裡娛樂,或者是跟朋友去吃飯,去做這些事情了。所以也是一種布施(就是內財),就是你要坐公車來,或者你開車,或者走路,那也滿辛苦的。這個辛苦就是布施,這是付出。你要付出,這個就是布施。我們來聽經,你財布施,也是法布施,做影響眾,得財富、得健康長壽、得智慧,這個也都有。一個法,其實也都涵蓋三種布施了。大家來發心,道場做義工,你擦個地、搬個椅子,那也是內財布施。出一些錢(捐錢),那個是外財布施。每一個人,實在講,不學佛的人他也都是有在做布施,因為他們要去工作,要付出,做些什麼事情,那都是要腦力、精神、體力。如果他有世間這些技術,他願意教人,布施他是無條件的,心裡不著這個相,就是不住相。
前面講『若心有住,則為非住』。須菩提請問釋迦牟尼佛,心要住在哪裡?要安住在哪裡?佛的回答,「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我現在住在很清淨的境界裡面,佛就說,那個非住。我們總是要住一個,佛的答就很妙了,若有所住,「則為非住」,就不是真正的住。你要問住在哪裡?如果你有所住,那就不是真正的住,這樣大家去參一下。還聽不明白,沒關係,好好去參。《金剛經》任何一句,都可以幫助我們悟道,你只要有一個點切入了,每一句它都可以幫我們開悟的。所以總的來講,就是無住。《金剛經》講那麼多,就是講「無住生心」,就四個字,就是佛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說法、不同的言詞來誘導我們去悟入。你這句不悟,那後面再講,講到開悟為止。我們心不住相,就是心不著布施的相。現在我們有同修聽經,聽到不住相,為善不欲人知,來櫃台布施,他也不要收據。那這個我們也一定要開,你不要,我們也要開。因為你要供養道場的,這個有指定專款,那就必定開收據,你不是供養個人的。供養道場、供養常住,這個就必定要開收據。收據不要也沒關係,我就放在觀音菩薩那裡。他也不留名字,我們就給他寫個「三寶弟子」,因為我們人不知道,佛菩薩都知道,就給他迴向。有時候有一些必須有人知道的,公開的,那也沒關係,你只要心不住相就好。你有拿收據,跟沒有拿收據,你心只要不住相,拿也可以,不拿也可以。那你一定不要的,那又住了,又住在那個不要的。所以這個地方大家好好去體會。就是不要放在心上,雖然這個道理我們一下子還沒有辦法完全領會,但是慢慢也會領會過來。
《金剛經》,凡是大乘經典都是圓頓法,所有大乘經典都是直接叫你開悟的,沒有枝枝葉葉的。雖然我們沒有辦法深悟,那淺悟也有淺悟的受用,也有一些作用,也有幫助。幫助什麼?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所以昨天我看YouTube的老和尚講經,現在有同修發心,節錄那個非常好。像節錄那些放在上面,那個就是法布施。法布施,當然也有財布施,他也要人力、財力;大家聽了,心安理得,遠離恐怖、顛倒、妄想,也有無畏布施,都有。我看到剪接六分鐘那個精華的,老和尚講,看不破、放不下,要多念《金剛經》跟《心經》。因為你放不下是障礙,為什麼放不下?因為沒看破。看破,你一定放下,很自然的,絲毫不勉強。所以這個觀門跟行門,行門就是放下,放下就是布施;看破就是智慧,觀慧、觀門。我們從這個地方來學習,我們沒有金剛般若的觀慧,的確我們要放下很難,講得是很容易。
早上有北美彌陀村同修發一個老師寫的偈子,很有道理,就是說生命已經倒數計時了,要一心念佛,放下萬緣等等,寫了大概十幾句,這個都很好,這個同修就勸大家天天念,多念幾遍。我給他回了四句,我說要真放下才行,不是念一念就可以了。那個大家都會念,念一念,你還是放不下,那也沒有用。所以我給他回夏老居士在《淨語》裡面開示的一首偈,就是「口說極樂邦,心戀娑婆界,如此念彌陀,佛在西方外」。我看到這首偈很有感觸,的確我們現在就是這樣,一天到晚,我要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真想去嗎?口中一直說我要往生極樂世界、同生極樂國,但是心又留戀這個娑婆世界。這個叫「心戀娑婆界」,留戀、貪戀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放不下。「如此念彌陀」,這樣念阿彌陀佛,「佛在西方外」,就是距離我們很遙遠。為什麼?我們說都會說,但是實際上放不下,心裡還是貪戀,貪戀這個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還是自私自利,這個就沒放下。
真放下的,我們老和尚介紹海賢老和尚,他是一個具體的典範。因為現在很多念佛人,也就是說,我放下了,我自己去找個地方,我好好念佛求往生,他什麼事也不做了。那你真放下是可以,如果你不是真放下(沒有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也不行,也是不相應,也是沒有放下自私自利這個心。所以海賢老和尚做給我們看,就是說他天天在幹活,他也不是統統在念佛堂,都不出來。他每一天在外面幹農活,那都很辛苦的工作,做到一百一十二歲還在做,身體很好。因為他修三種布施,身體很好,佛力加持。所以做到往生前一天晚上還在挖地,這個示現給我們看,他真放下,他是真放下。他真放下,他不是什麼都不幹,他做的這些,他種了很多農作物,自己道場用不完,都是布施給窮人、給需要的人,也捐給國家。他這個就是此地講的『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他利益眾生,他不是利益自己,所以他是做一個很典型的模範給我們學習。
所以一定要把自私自利、貪戀的心放下。如果你去閉關念佛,自私自利的心沒放下,那還是障礙。要放下世間的名聞利養,名譽、地位、財富、人家的恭敬供養,這個心要放下。放下就是不住相,不住相就是放下。家族這些親情等等的,這些心中的愛染要放下。你有貪愛、有染著,有污染,這個要放下,這個情執要放下。放下,並不是說我們什麼都不管,好像冷血動物,那個也沒放下。他是放下那個,又執著另外一個。真正放下了,就是利益眾生,你家裡的人是不是眾生?你要不要利益他們?不是都不管、不照顧他們,不是這樣的。所以你還在這個世間,要敦倫盡分,盡自己的本分。我們在什麼身分、地位,盡到我的本分,做父親的,做父親的本分;做母親的,做母親的本分;做丈夫,盡丈夫的本分,做妻子的,做妻子的本分,這個敦倫盡分。印光大師在《文鈔》都在開示,「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所以這些我們都要知道,我們知道一個概念,也才知道布施一些具體的做法。
所以布施,不只說限於我們捐財物,財物當然是主要的,先從外財布施、布施內財。所以布施有這三種,都叫布施。所以講一個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三種布施都要修才圓滿。所以布施,大家可以參照《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十品,我們十齋日這裡都有恭誦《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十品,「校量布施功德緣品」,就是布施哪些項目,舉出一個總的項目,每個項目都還可以分很多很多項目,有印經、救濟殘障的、照顧生產婦女、鰥寡孤獨,那個就是我們社會講一般的慈善救濟。印經布施,那是法布施;修造廟宇、造佛像、供養常住、點燈、買香、買花,這些項目很多,我們就知道布施。《地藏經》講,你布施,有的人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同樣是布施,各人得到的福報都不一樣,這個就是各人發心不一樣,發的心不一樣。最大的福報是什麼?這裡講無住布施,那個福報是沒有限量的。你不住相布施,就超越了,不在人天。《地藏經》講有超越六道的,像《金剛經》講無住布施,那你就超越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了。如果你著相布施,在人天福報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各人發的心大小不一樣,心量大他福報就長遠、就大;心量比較小,那就比較小。所以《地藏經》也講,如果你布施能夠迴向,那你得福就大。迴向就是什麼?我們現在的話講,跟大家分享。跟大家分享,你福報就大了。如果你不迴向,那也三生受福,捨一得萬報。所以迴向跟不迴向,差別就在這裡。你同樣布施十塊錢,你迴向跟不迴向那果報不一樣,完全在你這個心,萬法唯心。所以這裡講到布施,我們要知道一個布施在事相上它有哪些項目。如果明白這個道理,大家每一天來做義工,無論你發心做哪一方面的,那不是布施嗎?都是!財布施、法布施。因為你來這裡,我們有佛法,你來這裡做,你有內財、外財布施;那是為了這個法,法供養大眾,大眾聽明白,他能夠得到解脫,那是最究竟的無畏布施。所以來我們道場修,做一點點,那也都是三種布施都有。其他不是佛法的道場,那可能就是你布施一種就是一種。這個首先跟大家提一提布施的概念,就是不住相,不住六度這個相。不是這個事不去做,是心不住相,但是在這個事就是要去布施,要去做、要去修。布施是修福,那你不住相是修慧,福慧雙修,你才圓滿。所以不住相不著有,要行六度布施是不著空,那空有都不著了,就超越了。
所以這段經文講,「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菩薩沒有為自己,為利益一切眾生。我們為利益一切眾生,那我自己就沒有利益了嗎?我們利益眾生,同時也是利益自己,利他即是自利。我們也是眾生,那利益一切眾生,不是說我們除外、我們不在眾生之內,我們也在裡面。眾生得利益,我當然也得利益,大家都好,我當然也好,這是自他二利,都利益。菩薩就是要利益眾生,要行六度,才叫菩薩。不然就像小乘自了漢,自己得解脫,他不發願度眾生,那就停留在一個階段,不能成佛。成佛要修菩薩道,菩薩是因,佛是果,修因才能證果。所以菩薩是為了要利益一切眾生。利益一切眾生,應該如上面經文講的「如是」,如同這樣來布施,這個是真正利益一切眾生。好,我們看《節要》第一條:
【一、發菩提心,所為何事?為利益一切眾生耳。若不布施,與眾何益。故『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
『發菩提心』,第一條第一句。我們長期念《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上中下三輩往生修的因不一樣,有的能修上輩的;有的他做不到大持經戒,修十善,他中輩;有的更沒有能力做一些修福的事情,但是也要一樣,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上輩,這個是大持經戒,像古來高僧大德,那個是大持經戒,那是上輩往生。中輩,他做不到,但是他修福,修塔廟、造寺、燃油燈,等等的,就是他有財力來做這些修福的事。下輩,就是比較沒有經濟能力,可能就是比較有限,但是盡心盡力做。但是這三輩,「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那這個三輩都是一樣的。都一樣,無論上中下三輩,統統要發菩提心,要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是往生西方的前提,他的先決條件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其他那些等於是助修,幫助你提升品位的,但是這個是主要的。這一句我們也很熟悉。菩提,什麼叫菩提心?我們實在講也搞不清楚,念我們會念,我們聽經也聽了,好像明白,又不太明白,就是不是很清楚的知道什麼叫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這個菩提心在這裡要說一說,不然我們也是沒有說明,菩提心就菩提心,我們都會念,實際上什麼叫菩提心?實在我們沒有搞清楚。所以你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那現在很多人一向都是在念佛。但是有沒有發菩提心?它這個好像是考試有兩科,一百分,發菩提心五十分,一向專念五十分,這個是兩科。那兩科,起碼加起來也要六十分才及格,不能完全沒有。如果你一科就滿五十分,一科都零分,那也不行。
所以發菩提心是慧行,一向專念是行行。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給我們開示,信願叫慧行,智慧的慧,慧行就是觀行。江老居士講觀行、觀門,就是有般若智慧,觀門。念佛,持名是行行,行門就是念佛,持名念佛。《無量壽經》講「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是行。信願行,信願是慧行,念佛是行行,行門當中的行門。我們修行的行門就是念佛。所以菩提心,過去我也跟同修提到過,因為我們多提一提,印象會比較深刻。講個一次、兩次,可能也忘記了。菩提心建立在出離心的基礎上,過去我也常常引用蕅益祖師這些開示。在祖師大德的開示,就是出離心也是屬於菩提心,出離就是願,願生西方。我們說願生極樂,願捨娑婆,捨就是放下,放下的心,不留戀這個世界,不貪戀這個世界。我們沒有先在這個基礎上,向上的菩提心就落空了,這個出離心雖然是比較淺,但是很具體。比如說,我們這裡講不住,怎麼樣叫不住?實在講從出離心開始。出離什麼?五欲六塵。我們剛才講的不貪戀這個世間的名聞利養(要出名,要人家讚歎、恭敬、供養,得到名聲、得到利益、得到財勢),也不貪染吃喝玩樂。所以你看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我們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那就不能住。
我們喜歡吃的東西貪吃,那就住了。所以我常常反省自己,很喜歡吃臭豆腐,聽到臭豆腐,好像胃都不舒服了還想吃,這個就住了。這個比較具體,是不是?不然你講的無住、無住,什麼叫無住?弄了半天,也不知道什麼叫無住。所以我們就是不刻意去貪求好吃的,穿的、住的,不去刻意。但是隨緣,也不必說刻意要去吃那些不好的,你要刻意去吃那些不好的,又住了。好的不吃,我偏要吃那個餿掉的、臭掉的,又住了。所以無住就是隨緣,有好的,吃好的,這個因緣就這樣,我們就隨這個緣就好了。所以這個無住是一個活的,我們不能死在句下。所以過去我們在景美華藏圖書館,我們老和尚講經常常提倡修福、惜福。有時候,人家送來的東西都壞掉、過期了,我們說惜福把它吃完。我們師父很慈悲就給我們開示,他說壞了,就不要吃了。但是損福!老人家開示,你吃了生病,叫人照顧你,更損福。所以我們學佛法,學任何事情,都要學得圓滿,要學得透徹,不能一知半解的,這個就會有很多障礙。因此,我們從這些生活當中的嗜好,慢慢淡化,有時候因緣不具足,那我們也就隨這個緣。因緣具足,我們就可以吃的、穿的,就是也吃得比較好、住得比較好,那也要隨緣。隨緣這個當中,還是要有所取捨,就像我們老和尚開示的,壞了,你要惜福,都把它吃光,那生病,人家照顧你,你就更損福,這一點我是大有體會。
所以我以前也是,剛開始跟日常法師學戒律,吃過飯,開水要洗得乾乾淨淨。我現在已經養成習慣了,吃過飯,就是沖得乾乾淨淨的,好像洗過一樣。有一次我到北京,人家請我吃飯,外面餐廳又油,那個可能加的料都不好的,不曉得什麼油?回鍋油,還什麼油?我吃完了,沖刷洗一洗,乾乾淨淨。有一個叫邱收居士說(給我們老和尚報告),悟道法師,在外面吃飯,碗盤到吃完,好像洗過了一樣。後來我就得了四高,四高就這麼來的。到四川去吃麻辣火鍋,湯不能喝的,我是喝光光。後來他們四川的同修跟我講,悟道法師,那不能喝的,那是夾菜起來吃,那湯不能喝,那麼油。那我是惜福,一方面自己也貪吃,自己貪吃。所以後來,我再回憶,為什麼百七做完兩年就得四高?因為這兩年大陸到處請,人家請到哪裡都是吃大餐,惜福就拼命吃,吃到最後胃病都出來了,吃到胃病都出來了。有一次到西班牙,在巴塞隆納有一個居士開一個餐廳,那個素菜也是很豐富的,在外國能吃那麼豐富也不容易。我也是惜福,他給我夾,我都把它吃完。他又給我夾,夾到最後,我說我實在吃不下了,我吃到已經到脖子上來了。我是後來,我才發現,他以為我沒吃飽。他以為我沒吃飽,因為吃光光,沒有了,趕快再加,怕我沒吃飽。其實我是吃得太飽,不是沒吃飽,是為了要惜福,要把它吃完,吃到最後,那是真的撐得很難受。所以現在我也學乖了,人家要夾菜什麼,我說我是要把它吃完,不是沒有吃飽,我吃飽了,不要再給我夾了。因為我還是凡夫,像金山活佛就沒有問題,金山活佛他吃一百碗也可以,沒吃也可以,他有神通,我不行。那我們就不能學聖賢僧的那個做法,我們還是凡夫僧,應該要照戒律來做。
其實戒律就是幫助我們無住的,所以《金剛經》講,你能夠持戒修福,你就可以悟入《金剛經》。一個持戒,一個修福,持戒就是諸惡莫作,修福就是眾善奉行。戒律當中,你看八關齋戒、沙彌戒,我們老和尚是要求到沙彌十戒。我們能夠持個八關齋戒就不錯,戒是幫助我們。所以「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就是戒幫助我們成就菩提,也就是幫助我們無住的。但是持戒,你又不能執著戒相,你執著戒相又障礙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持戒就是要守規矩,有律儀戒,像有條文的這個律儀戒,我們要遵守。還有沒有條文的,像《占察善惡業報經》裡面講的,凡是善的,歸到十善;凡是惡的,歸到十惡。凡是好的,歸十善,這個叫攝善法戒,範圍就很廣。第三大類,饒益眾生戒,凡是對眾生有利益,我們都應當去做,不做就犯戒,這叫饒益眾生戒。有三大類,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眾生戒(或者是饒益有情戒)。
持戒,首先要懺悔,懺悔就是改過,改過我們可以看《了凡四訓.改過之法》,改過的理論方法。大乘經典講懺悔法,改過之法很多,很多儀規、很多儀式,不同。無論你用什麼方法來懺悔,總是原則上就是改過,改過就是懺悔。比如說,我們的煩惱習氣很重,我們修懺悔法,求佛力加持來幫助我們改這些習氣毛病,求佛力加持。我們煩惱習氣改過來,那我們的菩提心就會增長。煩惱輕,智慧就長。比如說,我們要改一個過失,有時候也很難,特別是養成很久的,很長時間的習慣,真的也不容易,所以要求佛力加持,幫助我們改掉這些習氣毛病。像我們念佛也是很根本的修懺悔法。但是,「念佛不改心,猶如說空話」,這是雪廬老人講的開示。你口念阿彌陀佛,但是心裡不改,心還是貪瞋痴慢、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都放不下;不改,它就障礙我們念佛的功德。我們念佛都有功德,功德不會沒有,但是被凍結起來,被這些煩惱習氣給凍結起來了。等到這個煩惱習氣我們放下了,那這些功德都出現了,統統出現了。現在我們一直念、一直存款,存進銀行,但是不能拿出來用,等於好像沒有。但是不是沒有,是凍結了。
「發菩提心」,這四個字,道理很深廣,第一就是建立在出離心的基礎上。出離心,我們講是比較具體,你要不貪戀這個世間,不留戀這個世間,這個講一講,也是很容易,但是要做到也不容易。不容易,我們還是要修,不修就不能成就,還是要修。因此這個出離心,他已經是出世法,要從世間斷惡修善這個地方下手,修十善斷十惡,從斷惡修善下手。所以印光大師提倡《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這個講因果教育,就是勸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菩提是覺悟,我們煩惱是迷惑,我們要覺悟,要先轉惡為善。
這個我們還是要看看《十善業道經》,我們就會很清楚。你看《十善業道經》到後面講這個十善業,一般來講就是求人天福報的。中品十善是得人道,上品十善是天道,下品十善是阿修羅。一般講就是人天福報的修因,就是修十善。但是我們出世間法,要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這個十善不但是求人天福報要有這個基礎,你出世間,「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此法就是十善業道,聲聞菩提,你修四聖諦、修三十七道品,這個都關於觀門,你先修四念處。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三十七道品,有小乘的三十七道品、大乘的三十七道品,同樣是這些文字,但是大小乘不一樣,如果我們沒有十善的基礎,修這個也是有障礙。反過來講,你直接修四念處能夠修成了,那前面的十善當然也都包括了,因為這個比較高,高的一定包括初級的,那這個是十善的提升。《金剛經》是很圓頓的,三十七道品還是有些次第的。如果《金剛經》你懂得一句兩句,你真正能悟入,就是無上菩提;三十七道品有大乘、有小乘,有聲聞菩提、有獨覺菩提、有無上菩提。《金剛經》講的就是直接給你切入無上菩提,沒有再枝枝葉葉的,直接的,但是要真正懂得去觀。所以這些理論方法不得不講,講明白、講透徹,知道怎麼修了,那才能悟入。所以這個圓頓,它是可貴的,就在這裡。
所以佛講經說法,有漸次的、有圓頓的,因眾生根器不一樣,所以有圓頓教跟漸次教。《金剛經》是圓頓教,《彌陀經》也是圓頓教,都是圓頓教。但是你要深入才行,要深入,不深入就不起作用,所以一門深入。現在很多同修聽我們老和尚講,一門深入,大家都知道要一門深入。所以有一次有同修跟我講,我們都一門深入。我說一門是有了,還沒深入。他修一門,但沒深入。所以這個當中很多盲點,沒有跟大家點醒,大家也以為我都一門深入了。我說你是一門有了,但是你沒深入。你真深入,你就放下了,你的貪瞋痴慢,你就放下了。你還沒有放下,表示你沒深入,是在修一門沒有錯,但是沒深入,這個不能搞錯。不要以為我修一門,我就深入了,不是這樣的,要真正深入才算。所以發菩提心,我們現在講是一個概念,菩提心建立在出離心的基礎上,出離就是要放下。出離心講得比較淺顯,你只要能夠悟入,那都是很深廣的。比如說,我們現在講不要貪吃、不要貪穿的,不要貪名牌什麼的,因為你一貪就是著了,就住了。有這個因緣,吃比較好的、穿比較好的,我們也不刻意去逃避、去拒絕,反正你就不要執著就好了,不要執著,執著就不對了。
以前我剛剛聽經的時候,十九歲剛開始聽經,還沒有當兵,我也很喜歡去看電影。以前台北市有第一百貨公司、今日百貨公司,這兩間現在都沒有了。以前我們老和尚,韓館長還借第一百貨公司那個辦公室給他講經,還沒有買圖書館的時候。有一天我去逛今日百貨公司,那個百貨公司也有唱歌表演的,也有電影院、賣百貨的,在西門町那邊,滿熱鬧的。有一天晚上我去逛,看到館長跟我們師父也在那邊看,我嚇了一跳,怎麼出家人晚上還可以出來逛百貨公司?應該住在寺廟道場,怎麼會跑到這個地方來?我就很驚訝。後來聽我們老和尚講《華嚴經》我才明白,我們老和尚說,鬻香長者他修行在哪裡修?在市廛。市廛就是市場,人最熱鬧的地方,看這些東西。看了怎麼樣?他不動心,「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修這個。都在哪裡修?《華嚴經》就在這個地方修。小乘是遠離、隔離,怕被感染,像病毒,我們要戴口罩就是隔離。大乘的修法,他有免疫力,他不會受感染,那個高。小乘就是我還做不到,我受不了,我先不要看。但是到最後,你還是要出來考試,你才能提升,不然你永遠躲在山洞,也不是長久之計。不能總是停留在小學,也要升中學、升大學。升大學就要考試,透過考驗你才能提升。所以後來我明白了,才知道原來是這樣的,我們師父都以《華嚴經》的修學理論方法在修,那我們不懂,我們總是以小乘的。那不是說小乘不需要、不好,它是有需要,階段性的修行都需要的。
所以我們老和尚到了美國,他去很多地方。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受誘惑就是無住。無住生心,就是利益眾生,弘法利生。所以跟韓館長在台灣逛百貨公司,到美國去,他也去逛mall,mall也是百貨公司。有一次我們跟師父去,我們館長去逛女眾買的脂胭、香水,我說這個我們男眾怎麼能進去?後來我一想,我看師父,看師父怎麼樣?我看師父也是跟著去走一走,逛一逛,好像他若無其事。那我就學著師父也去走一走,看一看。也就是說,在這個地方,就是學習不著相,這是《金剛經》的境界。如果小乘,他是要遠離,他就是我不去接觸,因為接觸我心會受污染。大乘的修法,就是說你要去接觸,但是你要防護你的心,你要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樣才及格。如果你動心,這裡也想買,那裡也想買,貪心就起來,你就受污染,你就不及格,就被淘汰了,那也是很嚴峻的考驗,那比小乘難修。所以我以前跟日常法師學戒律,我覺得我只要照表操課,感覺心滿清淨的。因為修小乘的戒法,我就照表操課,不接觸。後來到圖書館就不行了,才知道大乘菩薩在歷事練心,要經過很嚴峻的考驗。這個比你去修苦行更難,順境比逆境還不好修,逆境還比較好修。所以順境淘汰人更容易,往往逆境,大家都還能夠發憤。
所以『發菩提心,所為何事?』第一個出離心,第二就是菩提心。我們也可以說,第一個就是比較屬於出世的,出離,像聲聞、緣覺就是出世,求解脫,求出離六道。「發菩提心」,就是你自己出離也要度眾生,自利利他,這個才是大乘的菩提心。「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所以修十善業也是幫助我們發菩提心,你要修小乘的獨覺菩提,修三十七道品,或者修各種觀法,五停心觀、白骨觀、數息觀,十善業也是基礎。你有一種觀,你直接修成功,你沒有透過那個過程,當然你也涵蓋十善業了。一個觀修成了,你就不會去造十惡業了。所以這個道理在《占察善惡業報經》也講得很清楚,就是末法時期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就是出家在家四眾弟子,修行都不能成就,就是「不能修學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不淨想」,不能修這個觀法,你不能觀苦、不能觀無常。像印光大師寫個「死」字,這個觀無常。不能修學苦想,觀受是苦,三苦八苦,不能修這個觀想。無我想,不淨想。苦、空、無常、無我就是四念處。又不能觀四聖諦法苦集滅道,又不能觀十二因緣法,因為聲聞是修四諦法苦集滅道的,緣覺是觀十二因緣。也不能「勤觀真如、實際、無生、無滅等法」,這是大乘,就是《金剛經》。勤觀就是很認真修這個觀法。如果你認真修這個觀法得力了,你自然不會造十惡業了。反過來講,你不能勤觀如是等法,你一定貪瞋痴慢一直起來,增長煩惱,你一定會造十惡業。因為你沒有觀小乘的、大乘的這些觀法,那你就肯定伏不住貪瞋痴慢這些煩惱。那伏不住煩惱,「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都貪瞋痴起來,那我們肯定造惡業的。你這個觀法不得力,你就會生煩惱,生煩惱你就造惡業,那你修行就障礙了,也是障礙我們念佛往生。所以我們也不能疏忽這個觀法。如果你不修這個觀法,那我們就要從基礎修,斷惡修善也可以。斷惡修善,信願念佛也可以。所以念佛你不改心,李老師講猶如說空話。你的心裡不改,貪瞋痴這些心態不改,貪瞋痴慢。所以這個觀法要講,江味農老居士講得非常有道理,你不講,大家不懂,以為在修,無論如何苦修,那都盲修瞎練,沒有結果的,這個不能不知道。所以「發菩提心」這四個字,意義非常深廣。我們現在都是含糊籠統,發菩提心我們都會念,我們到底自己有沒有發菩提心也不知道。所以要深講、要細講,那大家才比較會有受用,比較能夠了解,因為畢竟我們不是那種一聞千悟的,那種上上根的。中下根器,如果你不花一點時間,常講、多講、細講,我們搞不明白,所以花一點時間還是需要的,還是必須要的。
所以我們看這個經,你看如果我們能夠勤觀,你也能夠伏住煩惱。你伏住煩惱,我們念佛當中也有它的觀在裡面,雖然講念佛不勞觀想,但是也離不開觀這個原則。比如說,我們老和尚常講,念頭一起來,我們就趕快給它換成阿彌陀佛,那這是不是觀?你沒有觀,你怎麼換得過來?你在那邊氣,就一直氣下去了,阿彌陀佛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是不是?你能轉得過來就是觀,離不開觀這個原理。說念佛沒有觀,有!止觀這個原理是任何法門都是同樣的,只是用的方法不一樣,有的用參禪、有的用持咒、有的用觀想,法門就很多了。所以修觀,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也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我們現在是修念佛法門,所以我們講這些《般若經》,我們回歸到我們這個法門,應用在我們這個法門,幫助我們修行這個法門。修這個觀,我們如果靠自力修行,沒有伏煩惱、斷煩惱,功夫不得力,你臨命終還是做不了主,特別是病痛來的時候,就六神無主。
我有一次到印尼雅加達去,有一些同修跟我講,他們現在都在流行修內觀。他們修這個內觀,可能他們對這些理論方法,還不是很清楚。他們怎麼觀,我是不太清楚,但是有一次我去的時候,好像是那個會長跟我講,說有個我們淨宗的同修去修內觀,但是得了癌症,癌症末期非常痛苦。他說想用內觀去給他觀,也沒辦法,觀不了。就像諦閑老法師(天台宗的祖師)修三止三觀,在《影塵回憶錄》有記錄,倓虛老法師有記錄。他臨終的時候生病了,病得不行,很痛苦,痛!痛!呻吟。他旁邊的弟子就跟他講,師父,你平常不是教我們三止三觀嗎?現在病你給它觀空,不就沒病了嗎?那諦閑老法師說,病是真的,觀是假的。我們淨土的殊勝就是什麼?就是求佛力加持,要信願,不是我們念佛功夫念到怎麼樣,但是念佛功夫也是不能夠疏忽。我們念佛,還是要有一定的一個功夫,如果我們能夠伏惑,就能夠跟阿彌陀佛感通。念佛也幫助我們信願,信願幫助念佛,一而三,三而一。跟阿彌陀佛感應,這個感應要求佛力加持就是要發願,求佛來接引,這個心要懇切,那就能感應佛來接引。佛來接引,佛光注照,那你什麼病也都沒有了,都不見了,佛力加持。我們才有辦法在臨終,才能夠脫離六道生死輪迴,是靠佛力來加持、來接引,這是我們淨宗的一個特色。
所以我們在觀門上,信願方面,要有這個觀門來補助。所以印光大師寫一個「死」字,他這個就是觀門,這個就是觀,觀無常。但是我們觀不起來,我們觀不起來,也就是我們沒有認真去修。這個如果觀起來,自然他不會造惡業,所以勤觀。所以《占察善惡業報經》這個經文裡面講的,末法眾生修行不得力的原因,給我們很大的一個啟示。你這個觀得起來,你不會造惡業,當然就有十善;你觀不起來,你就肯定會造惡業。造惡業,你沒有斷惡修善、沒有懺悔,那就是會障礙你修行。所以我們現在斷惡修善、懺悔法門求佛力加持。我們念佛、念經也都是在修懺悔,包括聽經也是在修懺悔。我們懺悔這些理論方法也要懂,其實懺悔就是修行,改過就是修行,改過就是懺悔。所以從凡夫到成佛,實在講都是修懺悔法門,因為要不斷改,那才會不斷提升。這一條講得比較多,就是四個字,還沒有講一條,講四個字,這四個字實在是要詳細講,還有很多。因為這個沒有詳細講,我們可能對發菩提心概念不清楚,往往會認為我發菩提心了,其實沒有,所以這個非常重要。我們希望透過《金剛經》,《金剛經》如果有一句一偈聽懂了,它也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放下,我們第一個是先伏惑,我們淨宗就是你有伏住煩惱這個功夫也就算及格了,其他法門不行,其他要斷,那難度比較高。我們這個就是考十方諸佛世界的大學,阿彌陀佛這個分數最低的,二十分就可以了。其他諸佛世界,你起碼要六十分,有的可能要一百分,這個二十分就可以。
好,那今天我們就先學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