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一念心性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七集)  2022/3/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57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七十七頁。我們從倒數第四行,從十七這一條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十七、體會一念心性,與諸眾生本是一體,且體本空寂。然後感應神速,成就自易。】

  今天我們從這裡看起。這一條《節要》講,『一念心性』。「一念心性」,我們同修常常參加三時繫念法會,這個法會到後面有念一個疏文,疏文前面有個疏頭(疏文的前頭),先念一首偈,這首偈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兩句就是此地講的一念心性。我們一念的心性是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在。我們從經文,一般我們體會不到;上上根人他念這部經,他就能體會了。像六祖,他還不認識字,聽人家念《金剛經》,他就能體會,他就大悟了。後來到五祖那邊去求印證,五祖再給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個時候就徹悟了,徹底覺悟、大徹大悟。有人讀《金剛經》,他也開悟了,他也能夠開悟。讀誦經典會開悟,也就是此地講的「體會一念心性」,悟入這一念的心性。讀《金剛經》會開悟,任何一部大乘經典都能開悟,甚至小乘經典也能開悟,乃至世間這些聖賢典籍都能開悟。不但聖賢典籍,就是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無論什麼樣的境界都能開悟,這個在禪宗的公案非常的多。就是世俗的這些事情,他也能開悟。所以在禪宗這些語錄裡面,過去一千七百則公案,每一個開悟的人,各人的因緣都不一樣。總離不開六根、六塵、七大,我們眼睛見到、耳朵聽到、身體接觸、鼻聞到、舌嘗到的、心緣到的,六根接觸六塵,都有開悟的因緣,每一個人的因緣不一樣。這個一念心性,我們讀經要怎麼樣可以悟入一念心性?就印光大師教人讀經,也是我們淨老和尚教人讀經的方法。我們淨老和尚教人讀經,跟印祖講的是一樣,就誠敬心讀,恭敬心,恭敬至誠去讀。恭敬至誠就是不懈怠、不懶散,提起精神恭恭敬敬的讀,誠就是你不要去打妄想。在讀經的時候,不要一面讀一面去想這句是什麼意思、那一句又是什麼意思,這樣就不能開悟了。要怎麼樣讀?就是你每一個字、每一句念得清楚,字不要念錯、不要念漏掉,每一個字、每一句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當中你不要刻意去想它的意思。如果刻意去想它的意思,戒定慧一次圓修的功夫就破壞了,讀經就變成知識,那開不了智慧,又變成知識。如果你至誠恭敬讀,不要一面讀一面去打妄想,雖然有妄念起來,不要理會妄念,至誠恭敬一直讀,這樣讀久了,你心慢慢定下來,妄念慢慢少了,最後就沒有妄念了。經一讀,妄念就相對的伏住了,這樣讀經,無論你讀什麼經典都能開悟。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把讀經這樣的一個原理原則應用在我們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接物,你接觸任何事物也都能夠開悟。不然禪宗那些公案怎麼那麼多?他不是一種因緣開悟的,因為每個人的緣不一樣。你看,有禪師到市場,人家在賣豬肉,在喊豬肉一斤多少錢,他就聽那個肉販在喊價錢,他聽到觸動他的悟門,他開悟了。有人經過伎院(伎院就是現在講的歌廳、歌劇院),聽歌女在唱歌(我們現在講歌星,歌星在唱歌,她唱世間的歌,她不是唱佛歌,就像我們現在唱世間的一些流行歌,這一類的),他聽人家唱歌,他經過聽了,他開悟了。有人看到小孩子拿石頭去丟竹子,石頭跟竹子碰撞的聲音,他一聽開悟了。開悟的緣各人不一樣,但是那個原理原則是一樣的,就是至誠恭敬。你心定到一定的程度,至誠恭敬,六根接觸六塵,都會有觸動你開悟的一個因緣。不一定是哪一個,每一個人不一樣,時節因緣不一樣。也有人頭去撞到牆壁,他開悟了;我們去撞到牆壁,我們是痛得要命,為什麼不一樣?因為心態不一樣,參禪的人他就保持定的心(至誠恭敬的心)。

  我們念佛是一個方法,念佛的方法是比較方便,你有妄念起來就提起佛號。但是我們功夫還不得力,你這一念提起來,也要相當作意。我們一般說觀照,觀是要十分的作意。作意,就是你要很專注的去把它提起,不然你放鬆,等一下忘記了。所以我自己個人的一個實驗,如果你沒有很作意(很刻意)的去把它提起來,提起這句佛號,不是提起妄想,我們是不提起這句佛號,妄想它都自己會跑出來,這個不用我們提。所以古大德給我們講修行的一個原理原則,「生處轉熟,熟處轉生」。什麼是生?我們這句佛號太生了,參禪的人他這句話頭還很生疏,常常忘記了。所以參禪的人,他說參那句話頭,或者修觀心,那個心要怎麼樣?要有高度警覺心。好像貓要抓老鼠,牠專注的力量很集中的,然後很專注的在注意老鼠的動靜,就是要像貓抓老鼠那樣。你提起一句佛號,也是這個原理,就是說你要專注,妄念起來你趕快念佛,不然妄念都一直出來。你這句佛號,或者你是參話頭,或者修止觀,修種種法門,方法很多,不一樣,但是原理原則是一樣的。我們淨宗是用念佛這個方法,念佛也有四種,我們是用持名念佛這個方法,所以妄念起來就提起佛號,這句佛號提起來。「體會一念心性」,也不容易。

  這一念心性,在夏蓮居老居士《淨語》裡面他講到,無論念佛、處世都應當用第一念。什麼叫第一念?第一念,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你每一天都有在用第一念,但是我們不知道。第一念,我們眼睛看到,你看到了,你還沒有分別執著是第一念。我們六根接觸六塵,都有第一念,每一個人都有。但是我們迷了,二念、三念、四念,千百念,統統出來了,一直發展下去。不要落入第二念,這個不容易。實在講,你說我要保持第一念,你不曉得第幾念了?所以第一念,那一念你體會不到,因為它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所以夏老的境界用第一念,他要求自己要用第一念。念頭的第一念,還沒有分別執著起來的時候,要用那一念,你不要用第二念。實在講我們也很難做到,我們一起來,等我們想到的時候,千百念過去了。所以夏老講用第一念,這一念,用第一念,這個我們大家就比較有下手處。他說念佛,什麼叫第一念?不要計功求速,不要一面念一面想:我怎麼到現在還沒有一心不亂?我煩惱為什麼還這麼多?那就落入第二念了。或者念佛要跟人家比賽,那就落到第二念去了。第一念,他說「妄想千般都莫管,聲聲佛號要分明」,這個我們就可以做到。我們念佛的時候,一面念一面起妄念,我們功夫還不成熟,不可能沒有妄念。「妄想千般都莫管」,妄念很多,你不要去管妄念,不要理會它。我們要理會是這句佛號,「聲聲佛號要分明」,每一字、每一句你要念得清楚念得很明白,我們就是這樣念。老實念,就是平平常常,就是這樣念。只抓住這句佛號,其他統統放下,妄念起來就起來,不要理會它。不要去理會妄念,不要去回憶妄念,不要去害怕妄念,如果去回憶那個妄念、害怕那個妄念,妄念就愈來愈多。所以念佛的要領,淨宗持名念佛要領是在這個地方,不怕妄念,不怕妄想多。「止貴願力強,哪怕妄想多」,不怕妄念多。所以念佛,不管修哪個法門,都像作戰一樣,一個人跟一萬個人,敵人有一萬個,我們只有一個人,所以用那一種精神在修行。辦事也不能落第二念,辦事要怎麼樣不落第二念?事情來我們就去應付,就很直接的去應付,不要情緒化,不要感情用事,不要意氣用事。如果你意氣用事,那就落第二念去了。保持我們這個心的平靜,這個心就是平常心。禪宗講平常心是道,道在哪裡?就在我們眼前。「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道,你不能離開的;「可離非道也」,可以離就不是道了。所以那個道,只是我們不知道,我們迷了,迷惑顛倒。所以平常心是道,你不要找什麼稀奇玄妙,念佛,你要見光、見佛、見瑞相,那統統是第二念,不曉得第幾念去了!不求。

  所以印光祖師在《文鈔》也是教我們,念佛縱然你念到一心見到佛,要怎麼樣?見如不見,你見到就跟沒見到一樣,你心還是平靜的。你如果見到阿彌陀佛來,就跳起來了,那會出問題的。跳起來,那不是好事,你已經興奮、衝動了,你的定心就不見了。所以祖師都是這樣開示的,不管你修什麼法門,見如不見。如果是真佛,你心如如不動,它就愈來愈明顯;愈來愈明顯,你心就愈定。如果是魔,它一下子就沒有了,那不是真的;真的,它就愈來愈明顯。所以你只要「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印光祖師講,縱然魔境來,也是幫助我們進步的,幫助我們成長。魔境來,你不受它影響,那你功夫不就增長了嗎?所以佛境來也是幫助我們增長,魔境來也是幫助我們增長。如果你不會用功,那就會退步,退轉了。所以保持一個平常心,一念就是平常心,那個就是道。體會一念心性,夏老用第一念,這個我們是可以下手的。妄念起來,不要理會它,我們就這句佛號把它念得清楚、念得明白,注意力注意這句佛號,不要去注意妄念(如果我們去注意妄念,我們就被妄念牽著跑了),這樣我們功夫成熟,就能夠真正去體會一念心性就是第一念。第一念,你體會到了,悟入了,這一念悟入,你有一念切入了,念念就覺了。這一念,我們迷,就是迷在這一念;悟,也是悟這一念。這一念覺悟過來,念念都覺悟了;你這一念迷了,那念念就迷了。我們現在是這一念迷了,念念也都迷了;你一覺悟,念念統統覺悟了。關鍵在這一念,我們要好好去體會這個一念。我們透過文字去體會它的真實義。這一念就是現前一念,不是過去,不是現在、未來,現前一念。我們覺悟,就是現前這一念覺悟,覺悟過來了,你念念覺悟;這一念迷了,念念就迷了。這個我們好好去體會。古大德講這個都留一半,讓學人自己去體會、去參不完全講;完全講,就把你的悟門堵死了。讓你自己,禪宗叫做提起疑情,你自己去深究、去參究,你這樣才會開悟。所以古大德教學往往他是講一半,剩下一半你自己去參,就是要你自己去悟,你自己悟才是你的。禪師講了,講了還是他的。這是教學上一個原則、一個方法。

  體會一念心性,『與諸眾生本是一體』。眾生就是我們一念心性所變現的,沒有離開我們一念心性,就好像我們晚上作夢一樣。你說晚上這個夢從哪裡來?你一醒過來,一場夢,那夢從哪裡來?從自己心裡現出來的。夢中裡面的山河大地,有自己、有別人那從哪裡來?從我們的心現出來的。所以你在夢中自己跟別人,跟整個宇宙環境,那是一不是二,都是從自己心現出來。我們晚上作夢是這樣,那白天呢?白天,我們現在還是在作夢,你不要以為我現在很清醒。如果你以為我們很清醒,那佛為什麼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晚上作夢,白天還是在作夢。六道輪迴是夢中夢,四聖法界是作夢,只有開悟了,一真法界,夢醒過來了。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自己一念心性,跟一切眾生本是一體。本,中文字「本」,木(就是樹木),一個木,下面加一橫,那叫本,樹根、根本。如果上面加一橫,就變成末,末是枝葉。所以一念心性是根本,這是根本,跟眾生都是一體的。『且體本空寂』,「且」就是而且,這個體它本來是空寂的。「空」,不是說沒有;「寂」是寂滅,它不動。「體本空寂」,它的本體是空寂。但是空寂當中它能現相,現相就有它的作用,所以叫體相用。體是空寂,如果能體會悟入。

  『然後感應神速,成就自易。』這個感應同時的,成就自然很容易了。這個在《楞嚴經》講得很清楚,上跟諸佛,下與六道眾生,都起感應。你上面跟十方諸佛感應,下面跟六道一切眾生感應,像觀音菩薩一樣,三十二應身,每一尊佛菩薩都一樣的。我們自己悟入這個境界,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也是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為什麼?都是一體。一體,佛佛道同,都一樣,所以感應就很神速。我們現在感應好像不是神速,有很多障礙,就是我們有分別執著障礙住,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沒有障礙了,這些感應當然神速,成就自然是很容易的。我們再看下面第十八:

  【十八、持此義以為人,則能胸襟曠達,不惹煩惱,而得自在。亦知謹言慎行,不錯因果,而無罣礙矣。】

  『持此義』,「此義」,主要是講《金剛經》,「持」是受持。受持,我們真理解了,能夠接受,能夠去保持,這個義理我們能夠掌握住了。這個義理是一個總持,梵語叫陀羅尼,陀羅尼就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總持。這部經講的是金剛般若,講般若,般若就是智慧。你開了智慧,有智慧當然你什麼問題都解決了。般若智慧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像我們常常念《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什麼苦、什麼厄,統統沒有了。度就沒有了,沒有這些了,都消失了,度一切苦厄,這是金剛般若的智慧。這個義就是《金剛般若》的智慧,跟世間的世智辯聰是不一樣。這個義如果能通達,我們不要說大徹大悟,就一個小悟,我們的受用也就跟一般人就不一樣了。小悟有小的作用,大悟有大的作用,大徹大悟,它有圓滿的作用。我們只要有一點小悟,也就有受用。所以佛法還是很現實的,你一點小悟,那你跟一般人就不一樣了。就像李老師講《論語》說,你讀《論語》,你的眼界就跟一般人不一樣,你對人生的看法(觀點)就不一樣了,差別就很大。『則能胸襟曠達』,就是心胸開闊,『不惹煩惱,而得自在』。我們現在惹了很多煩惱,我們的心胸打不開,心胸小小的,打不開,煩惱很多,也不得自在。學了這個,幫助我們拓開心量,不生煩惱。「不惹煩惱」,就不生煩惱了。這個就很有受用,不生煩惱,我們就會很自在。

  為什麼能不生煩惱?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講,我們常常聽,「看得破,放得下」。看得破,我講一個比較淺顯一點的,大家比較容易體會。我們看不順眼的事情,現在可以看得順眼了,那就看破了。我自己有這種感覺,以前那真的是,也是會發狂的。隨著年紀的增長,也是在人事上多去這樣歷練歷練,練久了,真的你還是要看破放下。不然你怎麼辦?你要怎麼樣?我就是這樣,你要怎麼樣?你氣死,我還是這樣。那我們氣死幹什麼?我們氣死對他也沒幫助,如果氣死對他有幫助,那我們氣死還值得。因為我氣死了,幫助你提升,那也值得。氣死了,對他也沒幫助,那又何必!那就不要氣了。不要氣了,怎麼樣?隨他去。這個叫隨緣。他能夠接受、他能夠回頭,那很好;不能接受,那就要隨緣。隨緣就自在,不然怎麼自在?

  所以,昨天大陸有個同修,跟我要一個「止語的好處」,我就找我們弘化網,以前記錄深圳黃忠昌居士,他念了兩年十個月往生了。在向館長她那個圖書館念佛,念《無量壽經》、念佛。他聽我們老和尚講經說,念三年就往生了,他去做實驗,是不是三年能往生?他經也真有聽進去。在那個地方,進去念佛都要止語,但是進去念佛那些人都是老菩薩,老人家幾十年一身的習氣,那不好改。你雖然規定,但是他的習氣是這樣,關房間的門、關廁所的門,很大聲,上廁所也沒有沖水。剛開始他生煩惱,後來畢竟他能夠提起觀照,他在這樣的環境閉關,但是這些種種的考驗,他真的能夠心平氣和。所以他那一篇,也很值得大家參考。你不要開口去講人家、去罵人家,止語,不能講。不能講,他也要心能擺得平。你不是嘴巴不能講,你氣在心裡,悶燒鍋,那更厲害。悶燒鍋,悶到最後就爆炸,那更嚴重,不如去罵一罵,他還舒服一點,讓他發洩發洩。所以這些功夫也要搞清楚,不然你用功用得不對路,到最後著魔、發狂,問題一大堆。所以真能看破、放下了,看破、放下就在我們生活當中這些人事物。現在我們的確也要看破放下,隨緣。現在環境就這樣,佛菩薩來也沒辦法,我們又能怎麼樣?我們只能學看破放下,修自己。修自己的清淨心、平等心、覺悟的心,修清淨平等覺。

  持此義,我們能夠保持這個義理常常在心中,來面對我們生活上的人事物,方方面面。順境也好,逆境也好,都能夠胸襟曠達。所以古人也常講,「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中國聖賢教人禮讓、忍讓、謙讓,要讓。讓就和平了,就平了;兩方面都不讓,那就要爭。爭就是競爭,競爭升級就鬥爭,鬥爭升級就戰爭,我們老和尚常常講的。我們現在看整個世界不都是競爭、鬥爭、戰爭嗎?現在就是這一套,沒有提倡讓。讓我就吃虧了,怎麼可以?他佔便宜了,我不能接受,那就要爭了。實在講爭是兩敗俱傷,懂得讓的人有福了;爭的人沒有福,只是會製造災禍。這個講我們內心修行,「不惹煩惱,而得自在」,學《金剛般若》有這個效果。如果我們有這個效果,就可以說明我們學這個有受用了。

  『亦知謹言慎行,不錯因果,而無罣礙矣。』不惹煩惱,而得自在,也不是話亂講、行為亂做,不是這樣。要懂得禮,懂得言語,「謹言慎行」,慎就是謹慎。謹言慎行,就是我們的言語跟行為要謹慎。謹言慎行就涵蓋我們整個生活,我們平常生活不都是要講話嗎?言語,包括文字,要謹慎。行為,你做事,做任何事情都是行,身的行為也要謹慎,包括我們整個生活,生活起居各方面。

  「子之所慎,齊、戰、疾。」夫子三慎:齋、戰、疾。夫子就是孔老夫子。子之所慎,孔子他之所謹慎的就是齋,齋就是齋戒,他很謹慎。齋戒,以前祭祀,主祭的,當主祭要齋戒三天。我們佛門有八關齋戒。這個齋是齋心,就是讓這個心清淨,身心清淨。所以以前皇帝如果祭太廟,祭拜祖先也要齋戒,齋戒三天。皇帝平常吃得都很好,有一百道菜,睡的地方都很好。如果齋戒這個三天,不能睡在平常睡的床鋪,不能睡得舒舒服服,要睡齋宮。宮殿的宮,齋宮。齋宮,你不要想像很華麗的宮殿,大概我們的草蓆那些,很簡單的一個床鋪,不能睡得太舒服,那叫齋宮。吃飯,不能去想好吃的,那叫變食。變食不是說我們現在蒙山施食那個變食,變食是改變平常的飲食。平常吃一百道菜,平常吃得很好,那你齋戒這三天不能吃很好,要改變平常的飲食,要吃得比較粗糙一點,不是很好吃的,五穀雜糧這一類,讓這個心不起貪。身心不起貪,那才清淨,叫做齋,這樣去祭祀就有感應了。戰就是戰爭,夫子對戰爭很謹慎。所以孔子說,我祭則得福,我戰則克。他說我祭祀我就得福報,因為我如理如法持齋戒祭祀,祖先就會降福給我;戰爭,他必定會打勝,因為他很謹慎、他有規畫。不是像子路,子路是孔子弟子當中,軍事家,很勇猛,他可以一個人抵一萬個人。子路有一天跟孔子講:夫子,如果我領軍隊的時候,要不要跟我?他這麼勇敢。孔子說,「暴虎馮河」,我不會跟他的。你那個是匹夫之勇,你去打,你未必會打勝仗,打仗不是開玩笑的。那一天我在網路上看,日本也有人要報名去烏克蘭參加打仗,台灣也有人要報名,但政府不允許。報名去就是像子路,暴虎馮河。你沒有什麼規畫,憑你一股的勇氣去打,你這樣能打勝仗嗎?只是憑個匹夫之勇,意氣用事去打,那不行的。所以要有理性,人沒有學傳統文化,沒有學佛法,不明理,看到那些新聞報導,衝動,他就要去。去怎麼打?打游擊戰,發一個槍給你,自己去打。這些人去,平常沒有在配合、沒有訓練,那是什麼?烏合之眾。大家有沒有看過三國演義?我小時候很喜歡看三國演義,那些烏合之眾看起來人很多,但是一打就會被打散掉了,打敗了,因為他是烏合之眾,他沒有辦法發揮他的戰力。所以慎,你看夫子說戰爭要謹慎,那不是開玩笑的。你要規畫,你的戰術、戰略,你要怎麼戰,這個都是要有詳細規畫的。像諸葛亮(孔明),就很會打仗,韓信也很會打仗。疾就是疾病,夫子對生病他很謹慎。所以李老師講,生病不要亂吃藥,藥死不如病死,生病死了,比吃藥死了好。他說以前的醫生是一藥而癒,就是一服藥下去病就好了;現在的醫生是一藥而獄,獄是監獄的獄,你一吃,吃得沒完沒了。所以不能病急亂投醫。

  我們講這個也就是說,在這個地方,我們在生活上「亦知謹言慎行」。這是簡單幾個字,它裡面含攝很深廣的意義,我們要知道怎麼在生活當中去做?所以我們學傳統文化《群書治要》,李老師的《論語講記》、《常禮舉要》,學常禮就要學辦事,懂人情世故,這些都是說謹言慎行。你不學這些,我們也不懂得什麼叫謹言慎行,你沒有一個規範,你不懂。「不錯因果」。空不是說什麼都沒有,隨便,統統可以,不是這樣的。你開車出去,紅燈可以亂闖嗎?空,我就開過去,不是這樣。「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相」,你不能破壞世間相。所以「不錯因果」。像海賢老和尚,他是我們的模範,他說「你不來,我不怪,來了就要守我戒」。就是說,到他那個道場,他的道場有他那個道場的規矩;你不來我不會怪你,你來了,你就要遵守我的規矩。道場它有個規矩,沒有規矩不就亂了嗎?就亂套了。來了,就要守我戒。後面又加一句,「走到哪裡,要守哪裡的規矩」。每個地方,都有他們的規矩。這個就是李老師編的《常禮舉要》,入國問禁、入境問俗、入門問諱,那就是規矩,禮就是規矩。「入國問禁」,你到別的國家去,你要事先打聽一下,問一下,那個國家有什麼忌諱,去到那裡,不要去冒犯人家的禁忌。「入境問俗」,每個環境、每個地區,它的風俗民情、習慣、意識形態不一樣,你要問清楚。這個當中,你也要臨時看一些狀況,你自己去變通應用,這個也是要學習的。像以前出國旅行,你也要去學習一些,了解那邊的風俗民情,那些常識、注意事項,有一些旅行社都會來開個說明會。以前還沒有很多人出國,這些說明會都需要,後來是大家常常出國,都比較了解了。但是有時候說一說,沒有去過的人,還是需要提一提。所以我記得在二OO三年、二OO四年,澳洲淨宗學會,好像淨宗學院剛剛開始的時候,二十幾年前,我們台灣也很多道場組團去參加。有同修在布里斯本街上旅遊,在路上看到有個太太推著小孩子,洋娃娃,很可愛,然後去逗他玩,他的媽媽就很不高興。後來那邊的同修講,他們西洋人跟我們東方人不一樣,你去逗他,她不高興,除非你經過她同意。不然你沒有經過她同意,你覺得很好玩,他媽媽應該會很高興,在我們台灣可能他媽媽會高興,但現在也不一定。所以這個就是禮,你要了解一下,你不了解之前,不要輕舉妄動,不要隨便去做那些事情。謹言慎行,這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方方面面,都在《常禮舉要》。《常禮舉要》也是講一個綱領,我們還是要在每一條當中再深入去體會,我們才能夠在生活當中不斷的去提升自己,知道怎麼去做。進退應對,該辦不該辦(什麼事情該辦,什麼事情不該辦),該進還是該退,這個都是禮。懂得禮你就會辦事,不懂得禮,辦不了事情,愈辦愈糟糕。不錯因果,因果不是沒有。

  所以學禪、學般若,不是撥無因果,那就執著空了,那就更不得了。所以古大德講,「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無如芥子許」。你執著空,像芥菜子那樣,那比執著有像須彌山那麼大還嚴重。所以寧願執有,也不可以執空。執空,撥無因果,沒有善惡報應,都空了,他就執著空了。其實空的意思他誤會了,空不是什麼都沒有,有;但是它體是空寂的,相是有,那個用是有,不是沒有。好像我們電視屏幕是空的,它能顯相,那個相就是有。有,有當體它是空的,空有不二。空是在有當中,有在空當中,空的意思是指這樣,不是說什麼都沒有那個空,那就變成頑空了。所以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所以唐朝有一個印度的法師叫不空三藏,來中國翻譯很多佛經,不空三藏,就是他用這個不空,意思就是不要去執著空。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什麼事情都離不開因果。因果很複雜,也很多方面,也不是單方面。所以往往我們看到果,只是看一個片面的,實際上,過去李老師講,看事情,你最少要能看八個方面,八方面。實際上,八卦,八乘以八就六十四,六十四再一直乘一直乘,那就無量無邊了。所以你一樁事情,沒有辦法看八方面,你看不完整。好像看桌子,你不能只看一個角落,其他方面你看不到。所以凡事離不開因果。

  像現在世界這麼亂,新冠狀病毒現在還沒有解除,有些地區還是很嚴重。今天成德法師來,明天,他到山上給他父親做一個法會。我就問他,英國的疫情怎麼樣?他說,一天最少五萬,最多十五萬。相對來講,台灣還是最輕微的,在全世界來講,還是最輕微的。這個當然都有很多方面的因因果果,不是說片面(單方面的),那有很多方面的。而且現在病毒又會變種,它不是一種,一直在變。戰爭也有戰爭的因果,發動戰爭、引發戰爭,都有責任。發動戰爭的就是比較理虧,但是引發戰爭也有責任,你為什麼引起他來打你?以前打仗都是要師出有名,不能亂打。這個當中,我們學了佛,我看新聞跟一般人看的就不一樣。一般人看,他就比較片面的。所以我看新聞,也是根據佛法的原理,多方面的,聽聽他們分析合理不合理,然後對照經典,這樣就能得到一個比較完整的資訊,比較不會偏差太多。這個當中很多原因,戰爭主要的因,古大德講「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那是主要的因。現在你引發這個戰爭,因當中要有個緣,它才結那個果,沒有緣它也不會結果。因緣聚會,他的果報會現前,果現前就受報。緣有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增上緣外面的,自己本身有三種緣,外面加上一個增上緣。所以你看,任何事情離不開因緣果報,從歷史看,古今中外離不開因緣果報。因當中有緣才結果,所以你要改造命運,你因沒辦法改,因已經種下去了,是從緣上去改。你要得好的果報,你要加上善緣。你不能把惡緣一直加下去,惡緣就是跟惡因相應,它就結惡果。你不要造惡緣,你多造善緣,善緣跟善因相應,它就先結善果。惡緣你都不給它,它就不會結那個惡果。好像你種蒺藜,有刺的,種子種下去;種一個蘋果,種子種下去。你不要有刺的,那會傷人的,不要那個,那個不要,你就不要去培養它。你不要給它施肥,不要給它加水,不要給它陽光,不要給它照顧,用石子把它鋪在上面,輾來輾去,它有那個因,它永遠長不出來。你要的那個種子,你就多栽培它,給它肥料、給它水、給它空氣、給它陽光,好好照顧,它就結果,善果結了。你沒有惡緣,有惡因,它不結果。因為它有緣,它才會結那個果。好像你欠債,討債的你要碰到,他才能討。你沒有碰到他,雖然欠他錢,也沒辦法討。現在這個戰爭,我看就是有人製造那個緣引發:你來打、你來打。如果沒有那個緣,他還不會想去打,因為你對他沒有威脅,他不會去打。你對他有威脅,他感覺到有威脅,他就要去打。所以打的人有罪,你引起去打的人也有罪,也有責任。你不這麼做,他沒什麼理由去打你。所以一般人看,你看現在新聞報的,都片面的比較多。所以兩方面都要去看,兩方面。

  講因果要看《安士全書》,《安士全書》發明因果事理,可以說相當的詳盡,引經據典,還有歷史公案。《安士全書》講因果,我們學了也是會開智慧。印光大師講,深明因果,也能夠徹悟心性。因果是有,從有入空。漢朝劉邦寵愛他的愛妾,他要封他愛妾生的兒子為太子,當皇帝。我們一般看,對他愛妾很好。但是後來他死了,他的大老婆,他那個妾被她整得很慘,兒子也被她害死了。我們一般看,呂后太殘忍了,我們看是這樣,是不是?呂后太殘忍,最毒婦人心,怎麼這麼殘忍?把她的手腳都砍掉,眼睛挖掉,太殘忍。她兒子誓言報復。她兒子就是後來再投胎的文昌帝君,他十七世轉世。後來周安士居士他發明那個事理他說,呂后去整他的愛妾,呂后當然不對,太殘忍,當然她有果報。但是為什麼會引起她這麼做?劉邦太過分寵愛她。如果劉邦不要那麼寵愛她,她就不會去遭那個果報,那就是一個緣。所以我看了這個公案,舉一反三,現在烏克蘭被打,為什麼會去打他?現在你去看新聞報導,只是譴責俄羅斯,沒有人會去譴責烏克蘭總統。所以看事情一般人就是這樣。其實兩方面都有責任,當然去打人是不對,發動戰爭要下地獄的。而且戰爭不能解決問題,而是把問題弄得更複雜。但是沒有學中國傳統文化,他就不懂,他就會這麼幹。所以我們老和尚為什麼大聲疾呼,勸國際上都來學傳統文化?這個很關鍵,你有學跟沒有學,那差很大。而且處在高位的人,他一個政策下去,錯誤的政策下去,生靈塗炭,那都有果報的。你看,引發戰爭就要下地獄。所以「不錯因果」,這裡講很簡單的,不錯因果,不錯落因果,「而無罣礙矣」,那就沒有罣礙了。這個也是要學習。所以空有,就是《金剛經》講的持戒、修福,你先把著空這方面堵死,然後你在有這方面不要去著相,二邊同時就離了。好,我們再翻到七十八頁,第一行,第十九:

  【十九、持此義以處世,則知萬事皆空,任他風浪起,與我何干。亦知人情世態,紛紜往復,安危苦樂,隨遇而安。】

  『持此義』,「此義」,跟前面都是一樣的,跟前面一樣是金剛般若,所以這個智慧很重要,『處世』。我們處在這個世間,我們明白這些般若的道理,『則知萬事皆空』,真的是過眼雲煙。大家想一想,「萬事皆空」。我們還是要引用《金剛經》最後面那一首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像作夢一樣,夢幻泡影;如露如電,剎那不停。它的本體是空的,萬事皆空。『任他風浪起』,它起大風大浪,『與我何干』。我們現在處在這個世界,真的是大風大浪。大風大浪,我們的自性,如如不動。你再起什麼大浪,自性它還是不變的。所以在生死海當中,「驪珠獨耀於滄海」。我們在生死六道輪迴裡面,我們常常念中峰國師的《三時繫念》,「驪珠獨耀於滄海;居涅槃岸,桂輪孤朗於中天」。你覺悟了,迷了,自性都一樣,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亦知人情世態』。萬事皆空,不是說你什麼都不知道。我們剛才跟大家講的這些,就是「人情世態」,我們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整個世界,離不開人情世態。所以『紛紜往復』,「紛紜往復」就是來來往往,紛紛紜紜,沸沸騰騰。我們現在也是這樣,如果我們現在不看新聞,好像我們什麼事都沒有。但是也要知道人情世態,紛紜往復。『安危苦樂』,安定還是危險,受苦還是受樂,『隨遇而安』。我們現在處在這個環境,就是要這種心態來處世。也有一句諺語說「居安思危」,你在安定的時候,也要有危機意識。所以「安危苦樂,隨遇而安」。要有危機意識,我們總是要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這是以前我在當兵的時候,在外島,我們班長常常跟我們講的。我們隨時會打仗,隨時會打仗,我們就知道,我們心裡也很明白,意思就是說我們隨時會死。不就這個意思嗎?只是沒有說死而已。所以一直叫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做最好的準備,做最壞的打算。最壞的打算就是去死,當時我想就是死。但是我去坐船的時候,我在基隆等船,中正公園有尊觀音菩薩,那個時候等了一個月(然後去路邊丟圓圈,得到一尊觀音菩薩,小小的),都念觀音菩薩,一路念觀音,信了佛(那時候我已經信佛了),心裡有個依靠。《無量壽經》,佛跟我們講,「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我們現在是處在很危險的一個環境。

  這個危險的環境,上個月有個同修說,他有預知夢,三月台灣會有大地震。今天晚上慧涓又給我講,昨天晚上她睡覺夢到大地震,好恐怖!我們台灣是地震帶,當然地震都有。那怎麼辦?我們也不曉得它什麼時候會發生?大概有個預測,總是沒有辦法預測像颱風那麼準。只有念佛、念菩薩,念佛、念觀音是我們現在能夠隨遇而安唯一的方法,念佛、念觀音。所以地震來,當然也是不好玩的。總之現在世界災難很多,這個是事實,所以我們還是隨遇而安,也沒地方逃。有時候一些突發性的災難,也沒有時間讓我們準備。但是我們在平常的時候,預備一些急難的用品,民生用品還是有需要準備,你平常也要準備一點。不然如果你一緊急,沒水、沒電了,那你怎麼活?也要學學野外求生的一些常識,這些大家也要明瞭。遇到有災難,天災人禍的時候,你怎麼生存下來。如果一下子被震死了,也好。萬一沒死,那才麻煩;沒死,你這些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個生活你都需要。你不準備怎麼活?所以我也跟雙溪講,要存一些預備的,糧也要存一些。到時候,如果有什麼狀況,到山上做法會的同修,可能就要支援大家。大家起碼有得吃、有得喝,所以我也是跟他們講。這個我們老和尚很早之前,他就未雨綢繆。古人講「未雨綢繆」,現在的術語叫做「超前部署」,其實超前部署就是未雨綢繆,他要用這個新的名詞。所以我們每一個人,你要買一點衛生紙那些,準備一點。超前部署,萬一緊急要用,我們才有得用。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跟大家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