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般若智慧的重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八集)  2022/3/23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58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七十八頁,第三行。《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我們看第二十條,請看《講義節要》:

  【二十、持此義以當大任、作大事,以不著相故,事來即應。心神泰然,不為所動,條理秩然,頭頭是道。世出世法,一切盡攝,事事奉持,時時皆修,在在受用,處處皆是佛法也。】

  這是這段經文《講義節要》的最後一條。今天是普賢菩薩聖誕。我們剛剛打完佛七,佛七每一天晚上,都要念一遍普賢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這首偈也是給我們大家的警策語,就是所謂「人生苦短」。過一天,生命減少一天,如同水缸的魚,水天天減少,減少到最後,魚沒有水就死了。我們人的生命也是一樣,一天一天減少,到壽命盡了,也就過世了。所以世間沒有快樂,如果過一天,我們壽命又增長一天,那就很快樂,天天增長,我們是天天在減少。這個是就我們這個身體來講的,我們這個生命來講。今天普賢菩薩聖誕,我們做三時繫念第一時也都念十大願王,所以提到普賢菩薩我們都不陌生。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引導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四十一位,從圓教初住到等覺菩薩。四十一個位次的大菩薩,那不是一般的菩薩,都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了,最後還是要導歸極樂。我們凡夫現在就直接往生極樂,華藏世界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很讚歎,也很佩服。我們修了好久,才修到華藏世界,到最後還是要到極樂世界去,成佛比較快;你們現在在六道的生死凡夫,直接就來了。所以《無量壽經》佛跟我們講「行超普賢登彼岸」,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現在直接念佛求生淨土,不要再拐個彎了。所以我們紀念普賢菩薩,最好的紀念就是依照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普賢菩薩的十大願,這個是修到明心見性了,就是自己修行修到那個程度,可以說靠自力往生。我們六道凡夫要靠他力,靠阿彌陀佛的接引,我們是佔這個便宜。我們要修到普賢菩薩那個地位,那要修到哪一劫?所以我們念佛求生淨土,正是符合普賢的十大願王,也是最好的一個紀念。

  這個世間無常,苦、空、無常,特別現在災難很多,天災人禍。我今天早晨醒過來,才知道有地震,但是我昨天很累,我在睡的時候有感覺在搖,搖得很大,我以為是作夢夢到地震了,把它當作夢。大概是作夢,因為作夢也是會夢到地震,有很多同修夢到,我就把它當作作夢,夢到地震。今天早晨醒過來才知道(新聞在報導),昨天果然有地震,我在睡夢的時候把它當作夢境。我是有感覺,感覺在地震,怎麼搖得這麼大,有感覺。但是我沒有醒過來,因為這幾天是比較累,連續九天的法會,而且又跑到宜蘭去,所以就很好睡,沒醒過來。所以就想到《金剛經》講的,實際上白天我們碰到這些,那跟晚上作夢是一樣。我們就想到《金剛經》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白天看到的,也是跟晚上作夢一樣。所以早上這個夢境,《金剛經》給我很大的啟示,對這首偈又更深一點的體會了。所以我們白天遇到的這一切,那又何嘗不是夢!

  這一條,『持此義』。我們前面再大概復習一下,「持此義」,就是第十三條講的「無有定法」這四個字。「無有定法四字,通貫一切。會得此義,頭頭是道。薦得少許,活潑潑地。於深義趣,自能領會。」此義,就是這四個字,「無有定法」。佛說我無有定法可說。無有定法,它就是活潑的;有定法,那就死的。「一定是這樣的」,那就變死的,實際上因人、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一句經文有很多不同的講法,這個是因時、因地、因人有所不同,可深可淺,可長可短,包括我們世間所有一切事情。關鍵要會,你真正體會「無有定法」這四個字的深義趣,這個義趣還要深入的去體會。

  所以「因為無有定法,所以不可執有,不可執無」,你也不能執著說有,那你也不能執著一定沒有。實際上,不要執著,你說有說無,統統可以。問題就是執著了,執著有,執著無,這個就是執著,執著就錯了。比如說夢境,你說有沒有?有,作夢,有夢;是不是真的有夢?醒來就沒有了。那你說它有,還是沒有?正當在作夢的時候,有;醒過來,沒有了。所以不可執有,也不可以執無。「離四句,絕百非」。「必須離相反照,庶幾證入也。」所以無有定法,可以用在世出世間法,套用在各方面。

  所以相就是性體的作用,「有體必有用」。「性相一如」,怎麼可以滅那個相?相是從性出來的,你不能滅那個相。比如說電視機螢幕,它的本體是空,但是它能一切相。你不可以說要把那個相滅掉,把那個相滅掉(把電視機打破)就錯了。因為性相是一體,有體必定有相,它就會現相,遇到緣它就現相;緣散,它就沒有了。好像我們開電視機,你頻道一開,緣聚了,節目統統出來了;把它關掉,緣散了,它就沒有了。沒有,不是說它就無了,也不能說它無。關掉就沒有了,沒有,也不是說它有,有無統統要放下。所以「必應離名絕相,破其我見。我見不除,便生分別心」,就著相了。

  所以「我見是無始病根」,所以必須依照佛所說的法,「返觀內照,息攀緣妄想」。依照佛的教導,種種的儀規,「持戒、懺悔、布施等」,要修,「求消業障」,開發本性的智慧。般若智慧是我們本來具足的,不是外面學來的。

  「體會一念心性」,跟一切眾生都是一體。所以感應就神速了,成就自然也就很容易。

  「持此義以為人,則能胸襟曠達,不惹煩惱,而得自在」。持此義,就是這四個字「無有定法」,你真懂得這四個字的義理,為人就是做人處世,你胸襟就能開闊通達,不惹煩惱。這個對我們現前是很重要的,我們往往遇到一些人事物,我們總是生煩惱。煩惱,不外順境逆境,順我們的心意,生歡喜,也是煩惱;違背我們的心意,生瞋恨,也是煩惱。貪瞋痴慢疑,都是煩惱。所以能夠受持這個義趣、深解這個義趣,我們在平常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接物,就不會惹煩惱,而且能得到自在。「亦知謹言慎行,不錯因果,而無罣礙矣。」謹言慎行,也就是持戒,知道因果,不昧。不昧因果,不是沒有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法講的空,不是我們一般觀念當中的沒有,我們觀念當中無,那不是經上講的空,那是我們凡夫的妄念。凡夫不外是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這些都是分別執著,這些都是分別執著妄想。所以因果,我們實在講要從因果下手。印光祖師一生提倡因果教育,特別提倡《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往往學般若法門,他就疏忽掉因果,就是偏空了,這個是比較麻煩。所以夢東禪師講,如果你真正明瞭因果,最後也必定明乎心性。因果你真正透徹了,你也必定能解空。因為因果講有,本體是空,這個因果從本體出現的,所以是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所以《心經》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才是般若真空,這個我們都會講,但是要真正去深解,要真正深解,才是真正體會這個義趣。如果能夠深解,當然就自在,你解得一分,你就有一分自在。一分自在是什麼?我們講一個比較淺顯一點的,我們比較看得開、比較放得下。以前遇到一個事情,或者一句話,耿耿於懷,到死都還記住,那就很煩惱了。所以能夠持此義,這個就很自在,所以就沒有罣礙。

  「持此義以處世,則知萬事皆空,任他風浪起,與我何干。亦知人情世態,紛紜往復,安危苦樂,隨遇而安。」持此義,則知萬事皆空,任他風浪起,與我何干。我們看到這一句,我們淨老和尚講席當中常常講隨緣,一切隨緣,什麼都好,就是這裡講的意思。特別現在這個時代,你不隨緣,你又能怎麼樣?現在真的是要隨緣,真的,你什麼都要看得慣。你看不慣,看不慣你又能怎麼樣?兒子不孝,你能叫他孝順嗎?如果給你找麻煩,你就要當還債想。印光祖師講,當還債想,你欠他的,心甘情願的還,這個債還完就好了,不要埋怨。現在這個亂世,要學隨緣。隨緣當中也不是很消極的,隨緣當中,我們老和尚現在提倡傳統文化,那就是要學習傳統文化。我們自己先學,自己學了有一點點受用,那就可以跟家人、跟大家分享,也可以勸他們,這個也是隨緣。所以這個「隨緣」兩個字,它也是活的,不能把它體會變死的。一樁事情,如果緣不具足,我們就不要去勉強。勉強,自己生煩惱,也讓別人生煩惱,因為你給別人造成壓力。所以緣不具足,就不能勉強,勉強你也做不來,只有增加彼此的煩惱。緣不具足,你就不要勉強去做,隨緣,等到緣具足再說。緣成熟了,你也不能逃避,你逃避也是不隨緣,你就要去做。所以我們雙溪蓋這個廟,我就跟韋馱菩薩啟請,我現在老了,我用不到了。「是日已過,命亦隨減」,我今天還活著,明天我是不是還活著,我不知道。所以我就在申請的過程,我也跟韋馱菩薩啟請,求韋馱菩薩加持。如果這個寺院以後的人用不到,求韋馱菩薩加持,讓政府不要批准,那我們就不用蓋了。加持不要批准,駁回來,因為沒有人用得到,你蓋那個幹什麼?浪費人力、財力、物力。如果後面的人,有人會用得到,那就批准。後來批准了,我只好隨緣。所以現在才會帶大家去鏟石頭,我是鏟沒有幾下,大家都搶去做了。的確感動很多人,有很多人在網路上看到,真的深受感動,連小孩子都去鏟了。所以這個也是隨緣。所以亦知人情世態,紛紜往復,安危苦樂,隨遇而安。隨遇就是隨緣,隨我們的遭遇,就安於這個緣分吧!有緣,我們能做,我們就做;沒有這個緣,不要勉強。所以這個隨緣它也是活的,無有定法。隨緣兩個字,他不是逃避消極,我們要懂這個道理。所以要知道進退,該進你要進,該退你就要退,這個都是般若智慧。所以多學習傳統文化,多聽聽蔡老師的《群書治要》,幫助我們開智慧。雖然不是開自性的般若智慧,但是對我們開啟自性般若智慧是有幫助的,這個是我們現前可以學習的。

  第二十條,就是『持此義以當大任、作大事』。「持此義」,無有定法這個義趣,你真正懂得了,你就知道怎麼去運用了。這個運用之妙在乎一心,你一心體會了,那你就可以擔當重責大任,你就可以做大事。現在的大任、大事是什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弘揚儒釋道的經典來救這個世界,這是現前的大任跟大事。為什麼能夠擔當這個大任、做這個大事?因為不著相。『以不著相故,事來即應』,事情來他就回應。「應」,就是他不逃避,我們一般講就面對。不管什麼境界來,都要去面對,應對進退,就是「事來即應」。『心神泰然,不為所動』,「心神泰然」,心是定的,不被境緣所動搖。『條理秩然,頭頭是道』,「條理秩然」,就是凡事都有條理,世出世間法都很清楚,「頭頭是道」。無論你遇到什麼事情,你都能夠活潑去因應。

  『世出世法,一切盡攝』,「世出世法」,這一切都含攝在裡面,這樣學佛就得大自在了。所以有人學佛,學了得好像跟世間人(世間法)格格不入。其實這個是學得不對,沒有學通,所以學得跟人格格不入。實際上,大乘佛法它是活活潑潑的,我們不要去執著一個定法。不執著個定法,那我們用比較淺顯的話來講,我們就有彈性了。比如說閉關,說要閉關,特別初學的人,或者已經成就的人要閉關,這個也是看因緣,而且看個人的根器。閉關,古人也有終生在深山,他不下山的,這個傳記上都有,在《緇門崇行錄》都有。很多人要學古人,但是古人閉關,他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他沒有法緣,或者有障緣,自己去閉關。但是有心的人,還是會找到他。真心要學的人,他躲得再深山,人家還是會找得到。另外,是很忙的人要閉關,現在我就很想閉關。閉關,有長期的閉關,還有階段性的閉關,短期性的也是閉關。比如說你一天持八關齋戒也是閉關,關起來,我們現在叫隔離,現在講隔離,大家比較容易體會。說關,什麼叫關?門關起來。現在不是疫情要隔離嗎?有人出國回來,要隔離兩個星期、三個星期,都不能出來,那不是閉關嗎?但是你隔離,現在有手機,你也閉不了。所以要真正閉關,我們雙溪蓋好了,以後地方比較大,有住的地方,大家如果要來,我來辦個閉關的,看有幾個人要來?說閉三年,我看一個都沒有。可能有人會報名,但是可能三天他就跑了。甚至有人上去,三天他都住不了,他就跑了。過去中壢平鎮許會長帶一些老菩薩上山,好像有一、二個老菩薩說,他們要留下來住三天。結果看到同修,人家坐車要回家了,他們說他們也要回去了,一天也沒住。所以很多事情,自己要親身去體驗,你沒有親身體驗,我們只知道想像,這個還是不切實際。所以閉關可以定一天的,一天就像八關齋戒,但是一天也要收手機,手機繳在櫃台,讓你的心清淨一天;再來提升,就三天;再來提升,就七天。不下山、不看手機,然後我們天天看傳統文化,或者聽老和尚講經,念佛。放下身心世界,讓你感受到從來沒有感受的寧靜,因為我們平常都被這些外境干擾。如果大家有意願,以後我也想來辦短期的。如果一年,大概沒有人會來,我自己也沒有把握。如果閉一年,人家去那邊又哭又頂禮,我心一軟就不行了,心要狠下來才行,所以我也沒有把握。短期性的,還可以,比如說打佛七,七天的,每個月有個七天,這樣也不錯。所以階段性的,這個就很活用了。所以學這個,「持此義」,要怎麼去用,這是舉出一個例子,你要以此類推,舉一反三。所以「世出世法,一切盡攝」,所有都包括在裡面。

  任何的事情,『事事奉持,時時皆修』,任何時候都在修行。所以昨天有一個同修發line給我,好像她先生病重,醫生說:如果緊急的時候,要去搶救、要去電擊,可能肋骨會斷好幾根。我就跟她建議,如果急救存活的機率不高,就不要再去受這些折磨了,增加痛苦而已,沒有意義。不如勸他念佛,放下萬緣,求生淨土。在這個關頭就是要冷靜,不能感情衝動,情緒控制不了。遇到事情就是要冷靜去處理事情,才能把事情處理好。所以「時時皆修」,『在在受用,處處皆是佛法也』。所以哪一樣不是佛法?所以我跟她講,管控好自己的情緒就是在修行。她給我回,她要懺悔,自己情緒有時候會比較激動,會失控。我們一般人,沒有一點功夫,也常常會有這種情形,這也是我們修行的地方,怎麼調整自己。佛法是內學,不是調別人,先調整自己,自己調整好,才能去影響別人。好,這段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這個第二十。

  我們再看下面,在七十八頁:

  【六一、總示名持 示能斷之名】

  這是科判的一個標題。下面經文: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

  『金剛般若波羅蜜』,就是這部經的名稱。因為前面須菩提請問釋迦牟尼佛,這部經要安上什麼名稱(用什麼名字),讓大家來受持?佛在這裡回答,『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在《講義節要》,沒有節錄這一段。這兩句經文,「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講義節要》沒有節錄。

  我是找到《西方確指》,有一篇覺明妙行菩薩給查定宏居士講的開示,這個也念出來跟大家分享。《西方確指》:「示查定宏曰:汝持金剛般若,當知有七不持」。覺明妙行菩薩,他是西方極樂世界再來娑婆世界。他晉朝時候是一個窮人,太苦了,聽說念阿彌陀佛,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他發大誓願要見佛,就念佛念了七天,他就見到極樂世界,後來七十五歲,坐化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他很快又回到我們娑婆世界,也是跟觀音菩薩一樣,化作比丘、比丘尼、國王等等身分來度眾生。在晉朝時候跟他一起修行的有八個人,八個人過去都是跟他念佛的。從晉朝輪迴到明朝,這八個人修的法門可多了,有修道家煉丹、畫符,種種的,還有駕乩扶鸞,他們在搞這一套。覺明妙行菩薩說過去在念佛,沒有往生極樂世界,現在在搞扶鸞。所以他就附在扶鸞來給他們開示,這個也是特殊的例子。一般佛菩薩是不透過這個方式,這是特殊的例子,來度他前世的同修。所以這個裡面主要都對這八個人講,後來這八個人都往生到西方了。「示查定宏曰」,查定宏可能有在受持《金剛般若》,「當知有七不持」。就是說你要持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有七個方面就不要持誦。第一個,「所謂心昏散不持」。心昏散,就是你昏沉散亂,心不能集中,這個時候就不要去持誦《金剛經》。念經念得沒有精神,在那邊打瞌睡,念得沒效果;或者很散亂,心定不下來,這個時候就不持。要持就等到精神好,心比較定的時候、比較靜的時候,再來持。「有過犯不持」,有過犯就是有犯錯,這個時候不持。「入不淨處後不持」,入不淨處就是到不清淨的地方,你身體還沒有洗乾淨,還沒有洗浴(洗澡)、換衣服,就不要持。「飲酒後不持」,不要喝了酒之後再持《金剛經》。「人擾不清淨不持」,人擾就是有人在干擾,在講話,擾亂你也沒有辦法在那邊誦經。「有事將作未作不持」,就是有事情想要馬上去做,他還沒有去做,這個時候也不要持誦《金剛經》。這個時候持誦《金剛經》,又想到要做什麼事情還沒有做,心就二用了。所以有事將作未作,你事情做完了,放下,再來持誦。「心別有記憶不持」,心在記哪一樣事情,這個時候也不要持。「若堅意受持,應離此七」,如果你堅持要受持,這七方面要避免,也就是說放下,這七方面避免。「誦至純熟」,如果這個七方面都避免了,你讀誦到純熟。「即於觀心中持之」,就是能夠在觀照心中持《金剛經》,這個是讀經(讀誦)就是在修觀。「果能如是,則功德不可思議,果報不可思議」,如果能夠這樣持《金剛經》,功德果報都不可思議。「佛有誠言,汝須保任」,就佛都講誠實語,你必須要保任,保持。「復與汝偈:般若一經,功德無盡,拔妄想根,脫生死病。」這樣持經就功德不可思議了。持誦《金剛經》是這個原則,實際上持誦任何一部經典都是一樣的,原理原則都一樣。如果離開這七方面來持誦任何一部經典,都會有受用,都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因為這段沒有節錄《講義》,前面是《西方確指》,這裡我找出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他的《竹窗隨筆》有初筆、二筆、三筆,一共三個部分。在《竹窗二筆》他有講般若,說明般若的重要。有講了三方面,我來念一念,跟大家分享。般若(一):「土之能朽物也,水之能爛物也,必有殘質存焉,俟沉埋浸漬之久而後消滅。若火之燒物,頃刻灰燼」。這一段就是還沒有講到般若智慧之前,先以土、水、火來給我們做一個形容比喻。「土之能朽物也,水之能爛物也」,就是東西放在泥土裡,時間久了會腐朽掉;水之能爛物,如果你東西泡在水裡面,泡久了也會爛掉。「必有殘質存焉」,雖然爛,它還是有一些殘質存在。比如說木頭爛了,爛了,它不是完全都沒有,還有一些殘質會在土裡面,或者泡水,都會有一些殘質留存下來。「俟沉埋浸漬之久而後消滅」,俟就是等到,把它沉到水裡、埋到土裡浸漬(就浸泡)時間很久,這些殘質才會都沒有。「若火之燒物,頃刻灰燼」。土跟水,土朽物,水爛物,那就要經過很長的時間,它才會消滅。如果火之燒物,頃刻灰燼。火之燒物,一下子就燒光了,燒變成灰,就沒有了,很快就沒有了。「吾以是知般若智如大火聚,諸貪愛水逼之則涸」,涸就是乾枯的意思。「諸煩惱薪觸之則焚,諸愚痴石臨之則焦,諸邪見稠林、諸障礙蔀屋、諸妄想情識種種雜物,烈燄所灼,無復遺餘」。這個就是說到般若了,蓮池大師看到這些物質現象,就想到般若智就像大火聚一樣。「諸貪愛水逼之則涸」,貪愛水,火一直燒,那個水很快的燒乾掉了,很快就乾掉。「諸煩惱薪觸之則焚」,煩惱薪,好像木柴。經上常常比喻薪,薪柴就是木柴,把煩惱比作薪柴,就是木柴。這些煩惱如果用般若智的大火一燒,就像火燒那些木柴,一下也就燒光了。「諸愚痴石臨之則焦」,愚痴比喻作石頭,碰到大火被燒了,石頭也就焦了。「諸邪見稠林」,邪知邪見,密密麻麻的,太多了,現在這個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好像森林,很稠密的森林一樣。「諸障礙蔀屋」,障礙遮蔽光線,屋子裡面黑暗的。「諸妄想情識種種雜物」,這是形容我們內心的妄想情識種種這些雜物。「烈燄所灼,無復遺餘」,如果般若的大火聚一燒,那這些一下就不見了。「古謂太末蟲處處能泊,惟不能泊於火燄之上,以喻眾生心處處能緣,惟不能緣於般若之上。故學道人不可刹那而失般若智。」古人講太末蟲,我們現在講細菌。細菌處處能泊,泊就是停留,無孔不入,到處都有停細菌。但是牠不能停於火燄之上,停到那邊,一下就被燒掉了。用這個來比喻,我們眾生的妄念,妄想的心處處能緣,我們能想東想西、想前想後、想天想地,都能緣。「惟不能緣於般若之上」,般若都緣不到。所以學道人不可以剎那而失般若智,一剎那失去般若智就不行,我們妄想雜念一直出現。這是第一個。

  般若(二),這第二個:「予病足,行必肩輿。一夕天始暝,輿人醉而躓,傾蓋,即有數男子攘臂攫予帽者,意謂內人,或有金寶嚴其首故也。已而大慚,疾走去」。第二個,蓮池大師他講,予病足。足就是腳,腳受傷了,他腳受傷。腳受傷不能走路,所以他要出行,「行必肩輿」。輿就是轎子,古時候坐轎子,轎子也是古時候的一種交通工具,人抬的,有兩個人抬、有四個人抬,大轎有八個人抬。以前我們去大陸爬山,我也坐過轎子,兩個人的。其實我是想爬山運動,那些抬轎子的(那時候大陸剛開放),一直求我們給他抬。我就跟同修講,我不忍心,他們辛辛苦苦抬,我腳好好的,我自己可以走。我說我不忍心,看他們這樣抬,我很傷心。他說師父,你不給他抬,他們才傷心。他在那邊等了半天,沒錢賺,他才傷心。我聽到這樣,我就上去了。上去坐了,我也怕怕的,拐彎的時候,有很陡的,臉要朝天。所以這是講到轎子。當然不是以前做官的人八人抬的大轎,那個很穩。蓮池大師坐的這個轎子,可能不止兩個人,最少有四個人。如果人多,可能還有一、二個人,如果路途遠,可能還有替換的,大家抬一段時間再換人。以前抬不是短程的,都是很長的路程,那就要好像換班一樣。

  一夕,一夕就是有一天晚上。可能蓮池大師要去一個地方比較遠,有一天晚上,天始暝,就太陽剛剛下山。「輿人醉而躓」,輿人就是抬轎的人,他喝了酒,那個抬的人他喝酒,喝酒就是酒醉了。酒醉抬轎,當然就不穩了,躓就是好像被東西絆倒一樣,會傾斜。所以傾蓋,傾蓋就是整個轎子傾斜,蓋子,它有一個窗戶露出來。這個時候,「即有數男子」,數男子就是好幾個男子,「攘臂攫予帽者」,攘就是捲起袖子,捲起袖子露出手臂,攫就是強力去奪取的意思,就是去搶過來,去搶蓮池大師戴的帽子。可能是冬天冷,戴帽子,然後去搶他那個帽子。「意謂」,他們是以為,「內人」,就是裡面坐轎子的人,他有金銀珠寶嚴其首,就是金銀珠寶戴在頭上做莊嚴。過去有錢人,戴金戴銀,帽子戴在頭上,以為他裡面有金銀珠寶。結果帽子抓下來,然後一摸是光頭,「已而大慚」。什麼都沒有,以為裡面坐轎子的人,可能他懷疑如果有女人坐,金釵那些的,他就去抓,那個就值錢了。結果他不知道裡面坐的是和尚,結果一抓什麼都沒有。所以就很慚愧,已而大慚,「疾走去」,趕快跑掉了。你看蓮池大師,他生活上遇到的事情,他就會把它想到般若智慧。如果一般人,今天真倒霉!碰到這個,要來搶我的東西。但是蓮池大師他不去怪那些人,知道這些人做什麼事情、目的是什麼,他就想到般若智慧的重要。

  他說以這個事情,然後就想到般若智慧。「予以是知般若智如大日輪,日輪纔滅,而盜賊奸宄出矣;真照纔疏,而無明煩惱作矣。先德謂暫時不在,猶如死人,故學道人不可剎那而失般若智。」蓮池大師遇到這個事情,他從這個地方體會到,「般若智如大日輪」。這些人要搶他的東西,他不但沒有生煩惱、生氣去罵那些人,反而提醒他般若智很重要。就像「日輪纔滅」,太陽才剛剛下山,暗了,「而盜賊奸宄出矣」。奸宄就是奸邪,外面來的這些盜賊,奸,裡面叫宄。奸宄,內宄外奸統統出現了,他作案就利用夜晚,大家看不到,他作案就方便。日輪纔滅,日輪就比喻作般若智慧,日輪沒有照到,這些盜賊就出現了,要來搶東西。盜賊是比喻我們的無明煩惱,你不要去看外邊哪個是賊,是我們自己內心的煩惱賊。「真照纔疏」,你真心觀照的功夫,你一疏忽(一疏失掉),「而無明煩惱作矣」。無明煩惱就是煩惱賊,它就發作了,所以「先德謂暫時不在,猶如死人」。先德就是古大德,特別是禪宗的大德講,暫時不在,就是你的觀照般若。經文是文字般若,我們依這個文字般若提起觀照般若,然後去證實相般若。這裡講觀照般若,你一疏失,暫時不在,猶如死人,好像人死了一樣。「故學道人不可剎那而失般若智。」一剎那,一下觀照失去了,無明煩惱它就出現,好像太陽下山,黑暗,盜賊都出來了。所以,觀照的火光(日輪),要時時觀照。這是比喻形容,我們般若智(觀照般若),不可以剎那失去。所以蔡老師講《群書治要》也講到,正念不能一下子沒有,沒有,邪念統統跑出來。這個就是觀照般若,所以儒釋道其實就是在修這個。古人有儒、道這種修心的基礎再學佛,當然他很快,很快他就開悟了。這第二個。

  第三個,般若(三):「經言:暑月貯水在器,一宿即有蟲生,但極微細,非凡目所能睹,故濾水而後用。若水在火上,火不熄,水不冷,則蟲不生。予以是知般若智如火煮水,觀照熾而不休,溫養密而無間,彼偷心雜惑將何從生?故學道人不可剎那而失般若智。」第三個,「經言:暑月貯水在器」。貯就是積藏、積蓄的意思。暑月就夏天。夏天的時候,水你放在一個器具上面,一宿它就有蟲生。「但極微細」,這個蟲很微細,我們肉眼見不到,「非凡目所能睹」。肉眼見不到,「故濾水而後用」。所以《沙彌律儀》有一條,在古時候,你要喝水,要過濾,用布囊、袋子過濾才能喝,那才是叫無蟲水。如果沒有過濾就喝,很多微細的蟲,我們見不到,那就等於殺生了。「若水在火上,火不熄,水不冷,則蟲不生」。如果你水把它放在火上面,火它不要熄滅,水也不會冷,水還是熱的,這個就不會生蟲。「予以是知般若智如火煮水,觀照熾而不休」。蓮池大師看到水,沒有火去燒熱,放一夜它就長蟲,你就必須過濾,不然你喝就是殺生了;如果你把它放在火上保溫,它就不會長蟲了。所以看到這個就知道般若智就如同火去煮那個水,般若好像火,觀照熾而不休。「溫養密而無間」,溫養就是你給它保溫,般若智你給它保持著,我們現在講保溫,密而無間,就不要讓它間斷,不要讓它涼掉了。涼掉,蟲又生出來了,你一直給它保溫著,蟲都不會生了。這形容我們的觀照般若就沒有間斷,跟我們念佛一樣,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沒有間斷。「彼偷心雜惑將何從生」,偷心雜惑就是我們那些妄念,他就沒地方讓它生起來了。「故學道人不可剎那而失般若智。」所以學道的人不能夠一剎那沒有般若,沒有般若煩惱妄想它就出現了。

  所以「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這個就是金剛般若對我們修行任何一個法門都非常重要。我們現在修念佛法門,怎麼樣來修金剛般若?怎麼觀照?其實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金剛般若,般若中的核心,就這句佛號。你念這句六字洪名,或者是四字「阿彌陀佛」,就是金剛般若。但是我們現在念是不是有般若?名號是般若沒錯,但是我們能夠念的這個心,這功夫不得力,就是你這個當中沒有觀照功夫。我們是怎麼樣?我們一面念一面打妄想、一面念一面發脾氣、一面念一面起貪心,貪瞋痴慢疑都出來了。念佛的功夫都被這些障礙住,念佛有念佛的功德,但是被這個障礙住了,凍結起來。也不會白念,都在阿賴耶識,金剛種子。不會白念,但是你現在得不到受用,你該生煩惱還是生煩惱,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好像你犯案了,然後被法院把你的財產貼上封條,現在凍結起來,等你這個案消了,再還給你。你現在有是有,那不能用,給你凍結起來。我們現在念佛,都是功德法財被我們的煩惱妄想凍結起來。所以我們念沒感覺,但是也沒有白念,以後你的煩惱妄想放下了,功德統統出現了。我們怎麼用念佛來修般若?用念佛來修般若,比其他法門方便多了,這個觀照原理原則是一樣的。不論用什麼法門都離不開觀照這個原理原則,方法不一樣,原理原則是一樣的。觀照就是說你要很清楚的觀察自己起心動念,古大德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悟慢了,無明就起來了,被煩惱做主了。如果覺悟快,我們能把煩惱降伏下去,好像賊出現了,看著你,把你降伏下去,我們功夫就慢慢會得力,就有受用了。

  所以過去雪廬老人在《修學法要》,也是在佛七開示,念佛法門不要修到斷惑,伏惑我們就算及格了。斷惑比較難,斷見思惑。他舉出經典講的,見惑五利使,思惑五鈍使。細分,見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使。五利使跟五鈍使,他比喻十個刑警,十個刑警,看你犯罪要帶你去三惡道受罪的。五利使就是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這個五利使;五鈍使就是思惑,貪瞋痴慢疑,這個五鈍使,思惑。他比喻這十個,叫十個刑警,然後都是牽引我們去三惡道。因為我們五利使、五鈍使,這是十個刑警,牽引我們去三惡道。刑警好像把你抓進去監獄的,牽引我們去三惡道。現在我們念佛,起煩惱,比如說我們生氣,或起貪心,我們要警覺,我貪心起來了。喜歡,貪心起來了,就是用念佛。古大德是用白豆跟黑豆,起一個惡念,放個黑豆;起一個善念,放個白豆。一開始黑豆很多,白豆很少,後來,不對,一直用功,所以白豆一直增加,黑豆一直減少。到最後,黑豆沒有,只有白豆,他就成功了,三年他成功了。念佛法門,就是用念佛。就是你起一個妄念、起一個煩惱用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十句,把它壓下去。剛開始壓,還是壓不太住,但是要勉強的壓,壓久就習慣了。以後一起來就壓下去,一起來就趕快提起佛號,壓下去。這樣打一個佛七,如果認真修,打一個佛七,就念到功夫成片(就是伏惑),那我們就可以帶業往生了。斷惑難,那個難度高,這個比斷惑容易,但容易是容易,我們還是要常常提起觀照。這個就是觀照般若,我們念佛觀照般若就是這樣觀照。比如說,現在一個人讓你生氣,你火上來了。你就說不對,瞋恨心起來,五鈍使這個刑警來了,那你要趕快念佛,把它壓下去。大家可以試看看。李老師那個時候勸台中蓮社的蓮友說,你們試看看,這個伏惑法。他在佛七講了很多伏惑的方法,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得力的,反正你能夠把煩惱把它壓下去就對了,就成功了。所以法也無定法,只要你使得上力就可以,每個人可能不太一樣。但是我們念佛是一樣的,我們是選擇念佛法門,原理原則是一樣,這也是一個方法。這個方法我覺得也是滿簡便的,關鍵就在你要提得起觀照。你沒有提起觀照,你失去觀照,那些煩惱盜賊就把你搶光、偷光了。一天到晚在煩惱當中,自己也不知道,這個就是般若失照(慧心失照),那我們功夫就不得力了。所以這些方法,跟我們同修大家來共勉。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學習到這裡。佛把這部經的名稱給我們說出來了,下面的經文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