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學佛修觀,執情漸化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一集)  2023/3/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81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一百零二頁,我們從第八條看起,我先將這段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八、眾生所以偏私成執,無他,由其智慧短淺,不知是偏,不知是執。佛曰「無有定法」,以破其偏執之病根。「法」字,通攝世出世間一切法。】

  我們從這個地方看起。這一條,經文「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這一段經文,《講義》解釋得很豐富,我們看淨老和尚他的《節要》內容相當豐富,原來的《講義》當然就更豐富了。一段經文只有兩句,裡面的義理可以說是無窮,我們透過《講義》去體會這個經文的真實義,《講義》就是給我們一個方便。這一條講『眾生所以偏私成執』,眾生都有「偏私」,偏了,偏在一邊;這個私就是有自私自利,私心、私欲,因為有偏私就會去執著。總是會偏到一邊去,偏私成執,叫偏執。偏執就是看事情他只看一方面,不能看二方面、三方面、四方面、八方面,他不能多方面去觀察。所以往往看一件事情(一樁事情),自己認為就是這樣,成為他固定的一個執著。這個執著就不容易破除了,他認為是這樣,他很堅固執著自己的看法。往往他只看一方面,他不是看二方面、三方面。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提到台中蓮社李老師在台中教學,教學生看事情要看多方面。他提出最少你要能看八方面,八方面就八卦,八方面,那是最少。八乘以八就六十四了,六十四再乘以八,推出去,那就無量無邊了。所以我們看一樁事情不能只看一面,我們舉出一個例子,好像我們看桌子有沒有乾淨,這個桌面上很乾淨,那桌腳乾不乾淨?下面乾不乾淨?抽屜乾不乾淨?你只看到一面很乾淨,就說全部都很乾淨,這就不符合事實了,你只是一部分、一方面的。我們看任何事情也是一樣,你不能偏執,執著在一方面,要多方面去觀察,這樣才能看到事實真相。

  所以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上,你看網路這些名嘴評論,很多都是一方面的,能夠評論到多方面,那就很難得了。能夠評論到二方面、三方面,那就不容易了,很多都是很偏執的,他只說一部分,一面的。我們一般講所謂「一面之辭」,只聽一面之辭。應該要去分析,他說的合不合理,符不符合事實,這個也是要去觀察,也不能聽一面之辭,所以要看多方面。你只聽一面之辭,沒有去觀察另外一方面,那往往就變成偏執了。所以在《論語》裡面孔子也是教我們,所有的人都說他很壞,那你相信不相信?你一定相信,這麼多人都說他壞,他一定很壞。孔子說不可以,你不可以就這麼認為他很壞。你要去觀察,他到底是不是這麼壞?還是人家誤會的,還是誤解的,還是要誣衊他的,是不是真的那麼壞?你要去觀察、去調查,這樣才能得到實情。所有的人說這個人好,好得不得了!那你也不能就認為大家都說好他一定很好,那也不行,你也要去觀察,他好在哪裡。所以孔子教我們,人家說這個人好;人家說這個人不好,我們不馬上肯定,也不馬上否定。就持保留態度,我來了解一下,這個就正確了,這個態度才不至於落於偏執,不然我們很容易落於偏執。特別有一些人,我們沒有跟他相處過,只聽人家講,這個是必須你要進一步去了解,這樣才能斷定這個人是怎麼樣。不能只聽一面之辭,聽大家都這麼說,你就也這麼認為。所以我們現在聽那些媒體講的,也要去看看實際情況,才能得到事實真相,才不會落於偏執。

  所以我們學習佛法就是用在生活上方方面面,世出世間法都是要這樣,不能偏執。為什麼會有偏執?『無他』,「無他」就是沒有別的因素。為什麼眾生偏私成執?『由其智慧短淺,不知是偏,不知是執』,就是沒智慧。沒智慧,自己偏了,自己執著,自己不知道。如果他知道,他就不會偏執,他肯定是不知道,無知,他才會有偏執,這是必然的。學佛實在講就是學智慧(開智慧)。

  下面講,『佛曰無有定法,以破其偏執之病根』。佛用什麼來破除眾生的偏執?眾生不是偏這邊就偏那邊,總是偏在一邊,總是執著。所以佛講「無有定法」,佛沒有定法,不一定,沒有定法。所以佛講了很多名詞,就是破我們的執著。你看講一個自性,名詞就有多少,自性又叫如來藏;又叫真心;又叫真如。講了十幾個,十幾個名詞講的都是同樣一樁事情,那用的名詞不一樣,用的名詞不一樣就是破除我們執著名字相。所以四依法裡面,第一個依法不依人,第二個依義不依語,意思對就好了,言語不一樣沒關係。你只要那個意思講對了,講的是那一樁事情,那就可以了。不同的言語沒關係,就不要執著在那個名字相上面。所以這個就是舉出一個例子說,無有定法,你不要去執著,一定是哪一個,一定要用哪一個。佛說沒有一定的,只要意思說對了就可以。我們舉出這一個,其他我們就舉一反三,以此類推。

  下面講,『法字,通攝世出世間一切法。』佛法稱為出世法,其他都稱為世間法。所以「法」這個字,「通攝」世出世間法,都包括在裡面了。這個就沒有定法,只要教學你達到目的就可以了,好像佛教學就是要引導我們眾生開悟的,你只要開悟(達到這個目的)就可以了,用什麼方法都可以。法門為什麼那麼多,無量?眾生根器不一樣。只要應機,針對他的根機,對他有幫助,幫助他開悟那就可以,這個目的達到就可以。所以也不能死執著一定用什麼法。所以法沒有定法,就好像醫生開藥,藥沒有一定,藥是根據病患的病來開。所以醫生他不是說我開了藥方,你要照我這個藥方來生病,沒這個道理。我開了這個藥方,開了,你就照這個生病,就是對你的病,不是這樣的。醫生肯定是根據你的病情,他來下處方,佛法就是法藥,跟醫生開藥道理是一樣的,所以沒有定法。不要去執著一定是什麼,也不要執著不一定是什麼,統統要去除這個執著,才能了解如來真實義。我們再看下面第九條:

  【九、學佛必要修觀,以觀照圓融之佛理,便能轉其向來所有之觀念,以化其偏執之病耳。觀深,而後見理深。觀圓,而後見理圓。見理深則觀愈深,見理圓則觀愈圓。如是展轉修習,智慧即展轉增明。於不知不覺間,執情漸化,妄念潛消。遣執、斷念,妙用在此。】

  這一段《講義》,也是江老居士他特別提醒我們學佛的人,『必要修觀』,「必」這個字就是肯定,必須的,必須要修觀。「修觀」屬於教下,就是要根據經教去修,去作觀。這個觀是什麼?觀念,我們現在講觀念。我們講人生觀,你對人生的觀念,你人生的價值是什麼、意義是什麼?這個都是觀,你的觀念。江老居士在《講義》裡面也講到,江老居士他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教就是經教,經典教理,他是以金剛般若為他修學的宗旨,就是修觀,行他是念佛求生淨土,他修觀來幫助念佛。當時(在民國初年)很多念佛人,都是勸人要老實念佛。所以江老居士在《講義》講,他也碰到過有人提倡老實念佛,如果念佛人跑去聽經,那就會被呵斥不老實。不在家裡好好念佛,跑去聽經,不老實。江老居士講老實也有它的條件,不是說你念佛了,那你就能夠老實念佛。老實念佛,它有一個標準的,不是說我只念佛就好了,其他我統統不學了,那我就是很老實了。這不見得,為什麼?真正老實念佛,必定是放下身心世界,對這個世間不貪戀、不留戀了。這樣念佛他是真老實,他不留戀這個世間,這個世間統統放下了,放下身心世界。如果身心世界沒有真正放下,念佛還是留戀這個世間,世間種種的財色名利、五欲六塵,都還貪戀不捨,放不下,那這樣念佛不叫老實念佛。

  蕅益祖師在念佛開示講真念佛人,他念佛人再加一個真,真正的念佛人。他有個標準,真念佛人,「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身心世界他都真的放下,不再牽掛了。我們對這個世間還有一樁事情牽掛,這一樁沒放下,這個就不老實了。真正念佛人,真念佛人,「不復起貪瞋痴,即大持戒」,他不會起貪瞋痴慢這些念頭了,那就大持戒。真念佛人,「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不再計較這些是非人我,就包容了。真念佛人,「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念佛人,「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那個妄念伏住了。真念佛人,「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他歧,種種法門,不再被這些所迷惑,不但世法,佛法也不迷了,那就是大智慧。下面祖師又講,「若身心世界,猶未放下」;貪瞋痴慢,還是常常起來;是非人我,還放在心上;還有間斷夾雜;妄想還很多;他歧,種種的言論說法,還被迷惑,這個就不是真念佛人,就不老實。他歧所惑,大家聽了恐怕也沒有具體的一個概念,我舉出一個例子,大家以此類推。過去早年花蓮淨宗學會一些同修,大概二、三十年前,我大概一個月去一次,去那邊講個三天。有一次去,潘會長,前任,那是很早的會長,很久沒有擔任會長。他聽一個法師(去學日本本願念佛的),去聽,聽了之後疑問很多。所以我那一次去講演,他們就提出這個問題。當時我也不客氣的跟他們講,你們就是不老實,老和尚的經這麼多,你們都聽不完,你還有空去聽這個、聽那個。如果你去聽,你不會有疑惑,那也沒問題;聽了你疑問一大堆,那你不是自己找自己的麻煩嗎?這個就是被他歧所惑了,同樣是講念佛,你搞不懂就被他迷惑了,不曉得該怎麼辦?所以我們自己還沒有能力去辨別這些是非善惡、真妄邪正,還是遵守一家之言,不要亂聽,聽了你沒有智慧去分辨,聽到最後問題愈來愈多。沒有聽問題還少一點,愈聽問題愈多,那不是更麻煩嗎?

  所以江老居士講,老實念佛也不容易。所以過去我們老和尚常常舉出鍋漏匠,早期講經常引用鍋漏匠這個公案。鍋漏匠不認識字,他的剃度師諦閑法師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到底,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繼續念,給他找一個小廟。他真是老實念佛,那真放下了。可能是因為他那個環境太苦了,覺得人生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全部放下了,就是一心念佛,念了三年,站著往生,這個公案常常講。最近這些年,從二O一三年開始,知道海賢老和尚(海賢老和尚二O一三年一月份往生的),都是引用海賢老和尚的公案。海賢老和尚也是一樣,不認識字,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到底,都有大成就。這樣的老實人,我們是不是學他這樣,我們就能老實?你可以試看看。可以試看看,鍋漏匠去關三年都不出門,你不要說三年,三天,你看看念個三天。縱然你能念三天、念七天、念三個月,你也未必是老實。如果你的心想見佛、見光,功夫還沒成就,就想見這個、想見那個,如果見到一點點瑞相,高興得不得了,到處給人家炫耀,那就不老實了,那會著魔。這我們也看過很多個例子,海內外都看過,那也不老實。

  所以江老居士講老實,不是我們認為我很老實就是老實了,不是這樣的,他有條件的。所以過去我們在景美圖書館一個女眾(出家眾),那是年紀很大出家,法號叫悟竟(究竟的竟)。她也大概五、六十歲了,來圖書館當義工,後來請館長給她剃度。她還沒有剃度就跟我講,她說我出家,粗重的工作我來做,要學鍋漏匠;也不要去受戒,粗的活我來做,她要老實念佛。後來館長也同意,答應她剃度,住在圖書館。後來有幾個年輕的出家眾(女眾),比她晚出家的都去受戒了,她哭哭啼啼的跟館長講,她也要去受戒,她也沒有讀書。老實不容易!很多人以為說我可以做到老實念佛。她就是不知什麼是老實,她不知道什麼叫老實,認為我自己覺得很老實就是老實,不是這樣的。所以你要聽經教,要了解,要信解。信解行證,信從解生,信了,你要去解,你這個信才能真正生起來,解就是這裡講修觀。所以江老居士講,有很多人認為不老實,怎麼可以去聽經?這個話有沒有錯?我們學了要知道怎麼去用,這個也沒有定法,你也不要執著一定是怎麼樣,一定要聽經,或者一定不要聽經,你這樣就偏執了。前面不是講偏私成執嗎?這就好像大夫治病,病它會有變化的,你什麼時候、什麼病,要用什麼藥去對治,所以這個也沒定法。如果他病得奄奄一息,你叫他聽經,他哪有心情去聽?這個時候你要放下萬緣,提起一句佛號就好了,統統不要想了。是不是?他在醫院裡面都裝氧氣,呼吸都困難了,你要聽什麼經、修什麼觀?是不是?要看狀況,這個是講平時(平常)。所以你不會用藥,庸醫殺人,這個麻煩了,用得不對。所以這個我們都要懂,我們自己明白要怎麼修,也才能去幫助別人。

  平常我們是需要修觀,就是修正我們錯誤的觀念叫修觀。我們對宇宙人生錯誤的觀念、錯誤的看法、錯誤的想法,根據佛在經典給我們講的標準,把它修正過來,這個叫修觀。修正我們錯誤的觀念叫修觀,你沒有修觀,你的觀念沒有修正過來,你不管修哪個法門,你功夫很難得力。包括我們念佛法門也是一樣,你功夫不得力,念了幾十年,一個消息也沒有,的確是這樣,這個都是不知道修觀之過。修觀雖然是教下,但是實在講也通用一切法門。教下,經教是釋迦牟尼佛教學他的主流,主要的,禪宗是教外別傳,淨土是教內真傳。別就是特別的一個法門,但是也統統要有經教做基礎,所以「離經一字,便同魔說」。你看禪宗不立文字,但是你也不能離經,離經一字,那你自己去想的,恐怕就落入魔道,錯了。所以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無論你修什麼法門,還是必須要依據這個法(就是經典),經典是我們修學的依據,不能沒有。

  『以觀照圓融之佛理,便能轉其向來所有之觀念,以化其偏執之病耳。』為什麼我們有偏執?因為那個觀念錯誤沒修正過來,沒有改正過來。所以我們修觀,「以觀照圓融之佛理」,佛理是圓融的,所謂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個是圓融的,它沒有障礙。所以觀照愈深入,對佛理(佛經的道理)你就能圓融,就能轉變向來所有的觀念,化除偏執的病,偏執是一種病。『觀深,而後見理深。』你修觀愈深入,你經典的道理,你就愈深入,你見理就愈深愈遠。所以『觀圓,而後見理圓』,你觀圓融、圓滿,你見到的理,這些道理都是圓融的,它就沒有障礙了。所謂「圓人說法,無法不圓」。所以晚上吃藥石的時候,莊嚴在問我,什麼叫圓人?圓人就是他的見解圓融,他沒有障礙,他沒有偏執,這個叫圓人。所以圓人修行一天,等於一般的人修一劫。同樣是這樣修,開圓滿見的人,他修一天,等於一般人修一劫,所以開圓滿見是最可貴的。佛法,你看「見理圓」,就是見,見很多種。見就是什麼?見解,他認為是這樣的,有固定、確定的意思在。我認為是這樣,我的見解,「見」這個字,有確定是這樣、固定是這樣,稱為見。有很多種見,有正知正見、有邪知邪見,正知正見又有圓滿、不圓滿,這個層次也很多種。我們凡夫叫執實見,執著這一切都是真實的,這個世界都是真的。這是我們一般凡夫的見解,執實見。這是真的,因為執著這個世界都是真的,所以我們放不下;放不下就是沒看破,不知道這個世界是假的。

  我們沒有修觀,觀不深我們就看不破,看不破我們就肯定放不下。在生活當中遇到人事物,我們總是會有牽掛、會執著、會有控制佔有的念頭。實際上,這一切法不可得,無所有,畢竟空,我們佔有不了,我們也得不到,我們也控制不了。我們自己這個身體,我們都不能控制,身外之物,哪一樣我們能控制?這是事實,眼前的事實就是這樣。但是我們聽說是這樣,也覺得沒錯是這樣,但是我們還是要執著,這個就是習氣,習慣了。習慣,怎麼辦?你修觀要深,要深入,你深入了,慢慢我們這個執情就化解了。見解很多種,我們凡夫都是執實見。《金剛經》跟我們講,這些都是虛妄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就是我們要去觀。我們要去修觀,要去作觀,這個相是不是都是假的,都是虛妄的,好像看電影一樣?《金剛經》最後面,「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個我們常常聽,也會念,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去觀。「應作如是觀」,那五個字我們沒有去做,聽說是常常聽說,我們也常常講,但是沒有作如是觀,沒有去觀。我們有去觀人生如夢嗎?如果我們還有執著放不下,那肯定我們沒有在觀,我們自己要知道。我們在生活當中,你看每一天從早到晚,人、事、物,順境、逆境種種的,這些事情,我們有沒有去觀這個是如夢如幻?如果能夠這樣深入去觀,那是夢境,不要執著,不要放在心上,那我們功夫就有一點消息了;我們還是很在乎,那就沒有在作觀了。

  所以江老居士他說,觀了二十年,也沒什麼感覺,後來有一天,他突然悟到一個道理,就是作觀不能只坐在那邊觀,他就在生活上觀。每一天從早到晚,遇到有善人、有惡人,有順心的事情、有不順心的事情,有人講話我們很喜歡聽的、有人講話我們很討厭的,那都有。他就在這個地方觀,他極小的事情,順境、逆境,他都用這一首偈去觀,如夢如幻。他說在生活上去觀果然有感覺,以前都打坐,沒什麼感覺,所以他是提供我們他的這個經驗。我們每一天從早到晚,在一切法上,「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是好像晚上作夢一樣,我們要常常這樣去觀。有一句話常講「人生如夢」,這個很多人會講人生如夢,但是就是放不下。會講人生如夢,就是放不下,放不下就說明什麼?我們還沒有真正去作觀,沒有真正去體會到人生如夢。真正體會到,你就不會放在心上了,這個就是說你把得失心,控制、佔有這些統統放下了,心裡沒有這些東西了。心上放下了,那不是叫你事放下,這個也要搞清楚。很多人他什麼事都不做了,他叫放下,坐在那裡就等吃飯,但是吃飯他沒放下。那不行,那是損福,你什麼都不做。就是說你應該做的你要去做,這些事沒有妨礙的,不論什麼事情沒有妨礙。不是叫你事不要做、放下那些事不要做,你本分的事情,你該做的,你一定要做;不是你的事情,你就不要去管。像《論語》孔子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不能去搶別人的事情,別人有請你幫忙,你可以去幫忙。你自己的事情,該做的,自己的義務、本分,都要把它做好、做到。所以這些事它沒有妨礙,會妨礙的是心,心有罣礙,有牽掛、有留戀、有貪戀,有捨不得、有放不下,那個才會礙事。那個放下了,那外面的事,都事事無礙,沒有障礙。這個也不能誤會,聽到放下,他什麼都不幹叫放下,不是那個意思;是你心裡放下你的分別執著,放下你的牽掛,放下患得患失,放下貪戀五欲六塵。所以修觀,你見理愈深入觀就愈深,見理圓觀就愈圓,開圓滿見了。

  『如是展轉修習,智慧即展轉增明。』這樣修觀,你的智慧就輾轉增長愈來愈明白了。這個「明」就是明白了,以前不太清楚,現在愈來愈明白了。以前讀經對經義不太清楚,現在愈來愈明白了,一讀就知道了,明白了。『於不知不覺間,執情漸化,妄念潛消。』「不知不覺間」,你不斷的去這樣作觀,我們執著這個情執就漸漸化解了,妄念也就不知不覺的沒有了,妄念都是從執著來的。『遣執、斷念,妙用在此。』所以關鍵就是要修觀。念佛也是觀,你看《十六觀經》,我們持名念佛是第十六觀。念佛也是觀,不是說念佛就不是觀(念佛是念佛,觀是觀),其實念佛也是觀。你看《觀經》講的「於第一義心不驚動」,第一義就是《金剛經》講的,這個叫第一義。你能夠解第一義,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你是個大心凡夫,可以生上品,上三品。「遣執、斷念,妙用在此。」遣除這些偏執,斷妄念,它的妙用就在這個地方,就是在修觀。我再看下面第十:

  【十、多讀大乘,以廣聞見。靜意覺照,領會精微。定慧在其中矣。果能如是,不但修各種功行,皆得自在受用。對一切世法,皆得進退裕如。轉凡入聖,基於此矣。】

  這個地方講,『多讀大乘,以廣聞見。』這個地方,他就不限定讀一種大乘經典。在《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第三福也講:「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大乘」就是大乘經典,哪一部經都可以,佛沒有限定我們只能讀一部,也沒有限定我們要讀很多部。我們常常聽我們淨老和尚講,一門深入,一部經念到底。有沒有錯?沒錯。一部經都可以開悟,甚至一部經也不要,一句「阿彌陀佛」就開悟了,就作佛了,關鍵是你能不能老實念佛。你讀一部經,有沒有深入經義,解如來真實義。讀一部經就可以開悟,這個原理是修戒定慧。讀經,它這個用功的方法,跟念咒、念佛原理是一樣,就是用讀經這個方法來修戒定慧。有人用念咒,念咒這個方法,念到妄念不起,他就通了;念佛也是一樣,一句佛號,降伏妄念,他是修戒定慧。讀經典,不能一面讀一面去想經的意思,你去想經的意思,經沒有意思,你一想就是妄想,那是你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你只要每一個字每一句讀得清楚、念得清楚,懂不懂都不要理會,你在念當中忽然有所體會,那是小悟。你不是刻意去想,刻意去想就是打妄想,這一句什麼意思,那一句又是什麼意思,這個就是打妄想。只能在研究講記講解的時候,你可以用思惟去想,真正讀誦大乘就是跟念咒念佛一樣,它是修定的。你不能一面讀一面去想,修戒定慧就被破壞了。你只要每一個字每一句讀得清楚、念得清楚,不要念錯,不要念漏掉,這樣就好。這個就修定,也是修觀的一種,就是驀直念下去。「多讀大乘」,「多讀」這兩個字,有兩種意思。多讀就是多讀幾遍,我們老和尚那時候提倡《無量壽經》讀三千遍,有人讀五千遍、八千遍、一萬多遍的,都有,這個就是多讀。就是一部經讀很多遍,這是多讀;另外一個意思,讀很多部大乘經,那也是多讀。大乘經典讀了很多部,那也是多讀大乘。

  下面講「以廣聞見」,這四個字的意思,就是你多讀幾種大乘經典,增廣你的見聞。所謂以經解經,你經讀多了,你的聞見也就比較廣。我們老和尚提倡的修戒定慧,一部經讀到開悟,這是一個原理原則,修戒定慧的。這個開悟是什麼?悟那個教理。悟教理,理是真理,一經通一切經通,那個理是一樣的。真理是一個,真理沒有兩個,真理只有一個。你一部經的教理,它就是實相,《金剛經》講實相。它的體就是實相,你通一部經的教理,你就通到實相了。你實相通,你所有的經(世出世間法)也都貫通。孔子的教學也是這樣,「吾道一以貫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個理通,都全通了,老和尚教的。這個地方講,多讀大乘,多讀幾部大乘經典,這個是你沒有辦法達到教理通,要通教義。教義就是局部的,它不是全部,就是你只能通這一部經講的,這個教義是講什麼。比如說西方極樂世界,那就講西方極樂世界,那就沒有講到其他的。所以教義它是局部的,教理它是貫通的,通教義就通一部經,一個法門;通教理,所有法門,所有的經,都全通了。我們還沒有通教理之前,你不能貫通,你讀這一部經,你懂的就是這一部經的範圍,你不能通其他的經典,你其他經典你沒辦法通。你還沒有開悟,沒辦法通,在這個情況你要增廣聞見,你就要多讀幾部經,教義的部分也需要。如果你大徹大悟,那當然全都通了,你不讀也通,你通到自性了。你沒有通到自性,只是沒有通教理,你通教義,那你沒有多讀幾部,知道這一部,不知道那一部,你沒有去讀,你不知道。教理通了,你都全知道了,全明白了。所以我們道場有讀《無量壽經》、讀《彌陀經》,十齋日多個《地藏經》,很多人對親人往生超度都很關心,常常來問他們親人這些問題,那這個只有《地藏經》講得比較清楚。如果我們沒有讀《地藏經》,我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他這個問題?

  我們看到淨老和尚晚年提倡傳統文化,《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有同修就提出疑問,這是不是夾雜?實在講,你這個道理明白,能圓融了,那就沒有障礙,也沒有夾雜。為什麼?《華嚴經》講「主伴圓融」,你以哪一個為主,其他都是伴(伴就陪伴),幫助的。你說以《無量壽經》為主修的經典,那其他的經典都是伴,伴就是來幫助你深入這部經典。你說《無量壽經》,它有沒有《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的這些義理在?有,那只是限於文字,沒辦法講那麼多。你沒有以經解經,那你就不知道它的內容,你看《無量壽經》講,若不能大持經戒,應當修善,就是一不殺生,到不貪、不瞋、不痴,就講了這十條。這十條,你沒有去看《十善業道經》,你不知道十善的內容,這只是條目,以經來解釋經。《弟子規》有沒有解釋《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有沒有《弟子規》?有,三十三到三十七品,不是教人家父母兄弟當相親愛嗎?那不是《弟子規》是什麼?但是具體的內容、具體怎麼做法,經文受到字數的限制,沒有辦法給你講那麼詳細,你要去找《弟子規》來補充說明。任何一部經都是來幫助我們深入這一部經的,以廣聞見,你這樣修,你就沒有矛盾了,你只要賓主分清楚就好了。你以《彌陀經》為主修的經典,那《無量壽經》也是助修,幫助你深入《彌陀經》。《彌陀經》講得簡單,《無量壽經》講得詳細,《弟子規》,三個根,全部統統都是幫助你深入這部經的。所以每一部經都可以為主,都可以為伴,你自己選擇哪一個為主,其他都是伴,這個就圓融了。那也不用爭,任一,不是專一,任何一種,不是只有專門一種。《華嚴》講得圓融,開大圓滿見,那就事事無礙了。我們這個世間為什麼矛盾那麼多?都沒修觀,不圓融,偏執,所以才有這些問題。多讀大乘,以廣聞見。

  『靜意覺照,領會精微』,「靜意」就是心靜下來,你要「覺照」,講一個照,這個意義很深。《心經》講「照見五蘊皆空」,觀照,這個照最深的意義就是離心意識,那是照。用心意識是想,觀想,那不叫觀照;觀察,你要思惟想像去觀。一般教下,像天台修觀,它有一些方便,你用心意識去修是前方便,最後還是要捨心意識。禪宗它是直接叫你捨心意識,直接就叫你要捨,離心意識參,那個就是照了。所以「靜意覺照,領會精微」,要去領會它精微的義理。『定慧在其中矣』,你能這樣修,定跟慧都在其中。當然戒也在其中,實在講,戒定慧三學都在其中。

  『果能如是,不但修各種功行,皆得自在受用。』這個是多讀誦大乘,幫助我們來覺照的。讀經,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你在讀的時候,你就是專心去讀,不要去想。明白就明白,不明白就不明白,不要刻意的去想,你刻意去想就是打妄想,障礙你的悟門。不要想,就是一直讀下去,無論讀任何經典都一樣,都是這個原理原則。讀到你有悟處了,你自己自然明白你怎麼修,經都給你講得很清楚了。所以能夠這樣來修學,就能得到自在受用。不但在佛法,『對一切世法,皆得進退裕如。』對世間法待人處事接物,進退得宜。這個道理,也是一個道理通了,那你全部都貫通。你佛法通,世間法也都通了。世間法,你看《論語》、《群書治要》,這些典籍你也都通達了。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什麼時候該進,什麼時候該退,「進退裕如」。我們現在的苦惱,該進的時候不進,該退的時候不退,常常弄得烏煙瘴氣,這個就沒智慧。所以智慧非常重要。『轉凡入聖,基於此矣。』我們轉凡心成聖,就是在這個地方。我們再看第十一:

  【十一、清夜平旦時,向自心中觀照。對境隨緣時,向一切法上觀照。依此所說義,深深觀照。則受用無窮。】

  這個也是很重要的。『清夜平旦時』,「清夜」就是晚上,我們休息了,就是你下班回家休息了。清夜,像佛去托缽回來,吃過飯,腳洗一洗,打坐。晚上有個時間,你靜坐,也不一定要盤腿,因為有一些人腳不好,你沒有辦法盤腿,那你就如意坐,或者坐椅子上也可以。在「清夜」就是晚上,你心靜一靜,心靜下來,讓心沉澱沉澱。「平旦」就是早上,早上起來,你還沒有接觸這些人事物,那個時候心比較清淨。這個時候就是向我們自心去觀照,觀照我們的起心動念,這個叫回光返照,觀照我們的心源,就是讓我的心靜下來、定下來。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他也講到,我們白天紛紛擾擾,應付很多人事物,這個心塵勞很多,讀經、看什麼不是很清楚。他晚上睡一覺,起來的時候,已經休息一段時間了,心裡沒有紛紛擾擾這些事情干擾,那個時候心比較清淨,你看經,或者是你考慮事情,就比較清楚了。這個我有試過,的確是這樣。特別跟人家處理事情,一下這個、一下那個,或者一天到晚看手機,這個時候你去觀照,心還沒有沉澱下來,就比較沒有什麼感覺。所以觀照就是在清夜平旦這個時段,你看出家人,為什麼四點半要做早課?古代叢林三點就要起床,三點半就做早課。因為那時候大家都還沒有起床,大家還在睡覺,所以大地就比較清淨。這時候念咒效果就特別好,比較清淨,所以早課都是比較早。像我們雙溪是四點半,一般四點半。所以平旦清夜,向自心觀照。

  『對境隨緣時,向一切法上觀照』,「隨緣」,就是我們白天不是休息的時候,白天我們應付這些人事物,這一切境緣。「對境隨緣時,向一切法上觀照」,我們遇到的所有的,「法」就是精神的、物質的,統統是法。精神的是心法,物質是色法,統統是法。向一切法觀照,觀照什麼?大家應該知道了吧!如果不知道,那就說不過去了。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觀這個,這時候這個經文要提起來。一個人罵我們,要趕快提起觀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假的,不要放在心上,你就不氣了。那你功夫就得力,有沒有功夫,是在這個地方去勘驗。人家讚歎你一句,你也不高興,「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你就有功夫了。『依此所說義,深深觀照。則受用無窮。』清夜平旦,向自心觀照。白天做這些事情,對境隨緣,向一切法去觀照。觀照,這「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無論順境、逆境都不放在心上,這樣我們功夫慢慢就會得力,也就有受用了,受用無窮。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第十一條。下面,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