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緇門崇行錄淺述—德行是共同科目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集)  2021/5/27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03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繼續來學習淨宗八祖蓮池大師他編註的《緇門崇行錄》。前面蓮池大師有把他編這本書,蒐集這些內容(公案因緣),一個淺顯的講述,為什麼要編這本書,把這些道理給我們說明。我們先看:

  【緇門崇行錄序】

  【僧問:「沙門奚事?」曰:「事道。」「事道孰為本?」曰:「德行為本。」僧云:「甚矣!子之固也。利以慧入,鈍以福修;沙門者,取慧焉,足矣,德行奚為?】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是有一位僧人,出家人問蓮池大師,說出家人要做什麼事情?蓮池大師回答說,『事道』,事道就是修道、求道、辦道,就我們一般講修行。這位僧人他說了,求道,我們想求道業有成就,根本是什麼,什麼是求道的根本?蓮池大師說是德行。這個出家人聽蓮池大師這麼一說,他說唉呀!你真頑固,講求道的根本是德行。這個僧人說,上根利智的人修慧而入道。他說上等根器的,參禪,他是修慧來入道的。鈍根的人,以修福,鈍根就是根器下等的,中下根器,他修福。上等根器他修慧就好了,何必修福,何必去修這些德行?所以他就說出家人只要求得智慧就足夠了,要德行幹什麼?

  下面蓮池大師再回答:

  【予曰:「先民有言,德行本也。又云士之致遠者,先器識,況無上菩提之妙道,而可以受非其器乎哉?】

  蓮池大師:『先民有言』,「先民」就是古聖先賢,在我們中國儒、道,古聖先賢。『德行本也』,孔子講「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本就是德行。孔子教學四科,第一科就是德行,再來言語,再來政事,再來文學。『又云士之致遠者,先器識』,「士」就是讀書人,讀書人他要「致遠」,立志做大事的,我們一般講建功立業,就是一般世間讀書人,在世間要做一番大事業,成就一番大事業,「先器識」,首先他要有器量,有他的見識。這個器,在佛門講叫法器,你是不是一個器?是一個器才能裝東西。不成一個器,我們一般講這個人不成器,不成器就是你不成一個器具,那不能用,大概只能看看,不能用。「識」就是見識,就是講一般世間讀書人都需要有這樣的器識,要有德行的根本。『況無上菩提之妙道,而可以受非其器乎哉?』這不是法器的人他怎麼能接受,怎麼能承受,這意思就是這樣的,就是他沒有辦法承擔這些如來大法。所以這個意思也就是說,沒有德行怎麼行?你就不成一個器,你做一番世間的事業都不能成就,何況出世間的大法!

  下面講:

  【獅子之乳,匪琉璃瓶,貯之則裂。舉萬鈞之鼎,而荷以一葉之舟,不顛趾而溺者幾希奚!】

  裝獅子的奶水,如果不用琉璃做的瓶子,用一般的瓶子就會裂開。好比手舉著萬斤重的鼎,乘坐一葉小舟,要經過大江大河,很容易就被風浪吹翻,跌到水裡面去。你的手沒有力氣舉萬斤之鼎,沒有不倒下來的,這個也就是說,你沒有德行的根本,沒有這個基礎,沒有辦法承受如來大法。世間一番事業都很難了。像現在蔡老師講的《群書治要》,企業家要做得成功,德行還是根本。沒有這個根本,他這個企業做得不久,有的三、五年就沒有了,甚至還有更快的。如果有德行,你看百年老店,像同仁堂,他有德行,三百多年,現在它的事業歷久不衰,因為就是他有德行,他做好事,他不騙人。

  下面這段講:

  【今沙門稍才敏則攻訓詁,業鉛槧如儒生,又上之則殘摭古德之機緣而逐聲響,捕影跡,為明眼者笑。聽其言也,超佛相之先;稽其行也,落凡庸之後。蓋末法之弊極矣!】

  這段是講現今的出家人,稍微具備一點聰明才智的,就專門去研究考據之學,和儒家的儒生一樣,致力在研究這些典籍,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講學術性的,考據、考古,學這些知識。聰明才智再高一點的,比這個考據的這些高一點的,聰明才智比他們高的,他就零碎的去撿一些古來祖師大德應機說法的機鋒語來唱和自己。機鋒語就是禪宗的語錄,撿這些來唱和自己,捕捉到的只是祖師的皮毛、殘渣,這個我們一般講,口頭禪。講得頭頭是道,口頭禪,據為己有,以為是自己有什麼成就。這是捕風捉影來的,不實在的東西,口頭禪不實在,不是真參實悟,這個不實在,會講。就像我們講經說法,講得也天花亂墜,跟自己不相干的,自己一毫受用也得不到。這樣反而受到明眼人的譏笑,真正有道德學問的人一看就知道了,他的學問不是真的。這些人話講起來,似乎比佛祖要高明,但是考察他的行為,比平凡庸碌的人還不如。印光祖師講,「言時句句皆空,行時步步著有」。講的時候都空了,他都不執著了,但是實際上,在生活上看他的行為,一樣也放不下,處處著有。「言時句句皆空,行時步步著有」,那就是口頭禪,就不切實際,所以這個是比一般人還不如。所以末法時期這種壞現象實在很糟糕,這個用現代話講就是這樣。

  下面蓮池大師繼續接著講:

  【予為此懼,集古善行,錄其要者,以十門羅之。何者?離俗染之謂僧,故清素居其首。清而不嚴,狂士之清也,攝身口意,是諸佛教,故受之以嚴正。嚴正繇師訓而成,師者,人之模範也,故受之以尊師。親生而後師教,遺其親是忘本也!戒雖萬行,以孝為宗,故受之孝親。忠孝無二理,知有親,不知有君,私也。一人有慶,而我得優遊於林泉,君恩莫大焉!故受之以忠君。忠盡於上交,而惠乏於下及,則兼濟之道虧,故受之以慈物。慈近於愛;愛生者,出世之礙也,故受之以高尚。高尚,非潔身長往而捨眾生也,欲其積厚而流光,故受之以遲重。遲重而端居,無為不可也,故受之以艱苦。勞而無功,則苦難而退,因果不虛,故受之以感應終焉。】

  蓮池大師講,我很怕修行人落到上面講的這個地步,所以蒐集古來善行的記錄、記事,這些事蹟,摘錄重要的幾則,把它分成十大類,《緇門崇行錄》分成十大類發表出來,把它表彰出來。哪十門?第一就是遠離世俗污染,才算出家人。出家首先要講清高樸素,不是豪華,所以第一類善行是『清素』,清高樸素。但是清高而不嚴肅,就變成狂狷之士的清高,所以第二類是『嚴正』。學佛人必須收攝身口意三業才能成就,所以第二大類善行是「嚴正」。嚴正的行為要靠老師的教誨才能秉持不誤,老師就是要做一個示範。所以第三類善行是『尊師』,尊師重道,有雙親生養你,長大才能接受老師的教誨。如果沒有父母親養我們,我們沒有這個身體,也沒有辦法接受老師的教誨、教導。遺忘雙親是不孝,是忘本,這不孝。而且戒行,戒律威儀雖然很多,但最要緊還是孝順,所以第四大類是『孝親』。忠臣出於孝子,忠孝的道理是一致的,是一不是二。如果只知道有親情,不知道有君恩,這個仍然是自私的行為。知道自己家裡父母親,但是我們國家上面的領導人,他的恩德他不知道,這個就變成自私了。所以《書經》上說,「一人有慶,萬民咸賴。」有了君主的德政,國泰民安,才能出家,清閒自在悠遊於山水林泉之下。所以君主恩惠實在大!如果國家沒有國家的領導人來替我們服務,來保護我們,這個國家很亂,那我們怎麼有辦法住在一個山林泉水環境優美的地方來修行,所以這個君恩實在大。所以第五大類是『忠君』,這第五類。但是「忠」較偏於對上級的交往,這個忠不是只有對上而已,對下也是忠。如果你對下面的缺乏施予恩惠,那也不對,也不是忠。忠是對上對下,不是說我對上面忠,對下面就很刻薄,那個也是不忠。所以對上要忠,對下你要照顧他們。所以必須兼顧到貧困的人,我們一般講民間疾苦,要去幫助他們,所以第六大類是『慈物』。

  慈和愛很接近,出家人產生愛染,是修道的一大障礙,所以第七大類叫『高尚』。高尚不是孤芳自賞,遠棄眾生,自己住在好山好水的地方,遠離眾生,也不是這樣。一方面還是希望充實自己,我們自己的道德學問功夫高深了,自然就流光四射。所以你不要去宣傳,人家自然會來找你,就像蓮池大師一樣,一個人住茅蓬,來向他參學的人愈來愈多,不要去宣傳,不要去打廣告,「有麝自然香,何必當風颺」,不必要。所以骨在內,身在外。你裡面有東西,外面自然會知道的,不必去打廣告、去宣傳,現代人講打知名度,那個不需要。所以充實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第八大類叫『遲重』。為遲重而隱居,但是隱居清閒無事也是不可以的。隱居不是說懶散懈怠,什麼事都不做,這也不可以,所以第九大類選『艱苦』的善行。艱苦,吃苦耐勞。所以有人怕勞而無功,不再艱苦卓絕,退了道心,其實就是他對因果報應不明瞭,「我做了那麼多,那個人都不做,我為什麼要做?」他就退了,那我也不要做。我上殿念經,那個人他都不上殿,我也跟他一樣,我也不要上殿了,這個就退了。所以第十類講『感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有修,你會得到殊勝的果報;他不修,他得不到。實在講,吃虧就是佔便宜,但是不懂這個因果報應,他就不願意幹了。所以第十類,他選「感應」來做一個結束。

  【十行修而德備,則任法之器也。地良矣,而後佳種投;心醇矣,而後至言入。無上菩堤,庶可希冀。不然。一鄙夫耳!】

  下面還有一段:

  【人道未全,焉知佛道?即使利根多慧,而慧彌多,障彌重,將安用之?】

  蓮池大師講,以上十種善行,他給它列出來,跟這個出家人講,列出這十種善行,這個都修齊了,德行才算完善圓滿,才堪任修習佛法的人才。好比地質改良肥沃了,然後你可以播種好的植物;地質沒有改良,你種什麼都種不起來。所以心地精純,然後至理名言你才能夠在生活當中去信解,去受持。至高無上的菩提大道,才能夠成就。不然的話,只是一個鄙陋的凡夫(一般的凡夫)。做人的道理都做不好,哪裡能學佛?縱使你的根器很利,很有智慧,反而是有傷害、有障礙,我們一般俗話講「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智力愈高,障礙愈重,他的智慧愈高,障礙愈重。過去我們在台北華藏圖書館,的確看到我們出家眾當中,有人智慧真的很高,我們老和尚講經講一遍,他可以馬上複講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但是不行,沒有這個德行,不行,後面障礙重重。所以這個智力愈高,他障礙就愈重。很聰明沒錯,但是沒德行,他障礙愈來愈重,一天到晚看不順眼,心不平,他這樣修行愈不容易成就。所以蓮池大師說,這個沒有德行的人,怎麼能出家修行?

  這個出家人他就回答了,蓮池大師上面講了這麼多:

  【僧云:「吾法一塵不立,十行何施?」予曰:「五蘊紛紜,四大叢遝,何謂無塵?」僧云:「四大本空,五蘊非有。」予與一掌曰:「學語之流,如麻似粟。未在,更道!」僧無對,艴然而起。予笑曰:「蔽面塵埃,子何不拭?」】

  蓮池大師說完這個話,這位禪師又說,我修的是妙法,『一塵不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六祖講的。那些十類的善行,我要用在何處?這個他就領會錯誤了,本來無一物,他什麼都不用了。但是這個自性本體是本來無一物,本體是一法不立,起作用是萬法圓彰,六度萬行,萬法圓彰,他就偏在一邊去了。如果說一法不立,本來無一物,什麼事都不用做了,不用修這些了。你看六祖,他開悟了,他還去碓房舂米,他不能去禪堂跟人家參禪、聽祖師開示,舂米八個月。得了衣缽,大徹大悟,祖師的身分,還人家要搶他的衣缽,他逃難,躲在獵人隊,還要幫獵人看獵物,還要煮飯給獵人吃。祖師!是一代祖師!所以禪沒有真正的善知識指導,真的很容易誤會了。他說這十類善行,本來無一物,還有什麼十類善行?他就變成著空了。

  蓮池大師說,明明色、受、想、行、識五蘊熾盛紛擾,地、水、火、風四大繁複遍漫,都在你眼前,怎麼說無塵?他說,四大本來空,五蘊本非有。四大本空,五蘊非有,這個都是口頭禪,這他講一講當然是可以。這個空,不懂那個空的意義,他那個是頑空。所以講到這個地方,蓮池大師就給他打一巴掌,然後就說目前學古德的口語,用來表現自己見地的人實在太多了,你回答的這個不中肯,再用你自己的見地來回答看看。就是你現在的境界來回答,你不要講那麼高,那個不是你的境界。這位禪師就沒有辦法回答,就很不高興的站起來,生氣了。蓮池大師看到他生氣了,就笑著說,看到現在你滿面的怒容(滿面生氣),正是四大五蘊都蒙蔽在你臉上的塵埃,都表現出來了,你為何不把這些塵埃擦掉?你為什麼要生氣?沒有,你不會氣,怎麼會我給你打一巴掌,你就氣了。本來無一物,那些物還滿多的。所以蓮池大師跟他講,這不是你的境界,不要講那麼高,以你現在你的程度、你的境界來給我回答。他就不高興,就起來了,那個塵埃統統出現了,不是何處惹塵埃了。

  下面這段講:

  【慎之哉,毋升高不自卑,無妄談般若,自取殃咎,無醉於虛名。修其德,殫其精誠,以致力於道,力極而心通,然後知不撥萬行,不受一塵,終日不空,終日不有,夫是之謂真慧。願吾子究心焉!】

  『慎之哉』就是出家人要謹慎,要注意!登高要自覺渺小,登得愈高,要自覺渺小,千萬不要自高自大,也不要『妄談般若』,濫解性空,自找禍殃。所以寧願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空如芥菜子。也千萬不要沉醉於虛榮的名利,好好的修養自己的品德,竭盡精誠之心,全心全力去辦道,竭盡心力,大死一番,久而久之,自然心開悟達,然後才能真正體會到不撇棄萬行,但也不受染一塵;終日不著空,但也終日不執著有的真空妙有中道第一義諦,這才是真正佛門的智慧!但願出家人要用心參究一番。

  這會偏空,講般若不好講,怕人家誤會他偏空,什麼都不要做了,什麼也不要修了,都空了還修什麼?就印光祖師講的,「言時句句皆空,行時步步著有」,他不懂得空。在福鼎昭明寺住持界讓法師,那個時候到新加坡,他也參加培訓班,第一屆的。後來他的法號改了,界讓改成界空。後來又去新加坡看我們老和尚,我們老和尚說,你還是界讓好,學忍讓,空很難,做不到。但是現在他還是改作界空。老和尚跟他講,這個空不容易,不是我們一般人體會那個空,什麼都不要做,什麼都沒有,就空,不是那個意思,那個就著空了,那很麻煩。

  所以佛在《金剛經》就講,須菩提聽佛講《金剛經》,他明白了,但是他就說了,佛現在講這些,我們現在這些弟子大家能夠理解般若,但是後五百世的眾生,他們那個時代末法時期,還有人能夠理解金剛般若嗎?佛就跟他講,你不要這麼講,後五百世,只要有持戒、修福的人,他就能夠悟這個金剛般若,他揀別這個持戒、修福。持戒,也持戒,修福要做事,不是什麼都不做,要做事,做事是修福,持戒是守規矩。一個持戒、修福這樣的人,他就能悟入這個金剛般若,揀別這樣的根機、對象、條件。為什麼?因為你持戒、修福,你只要天天做,像海賢老和尚這樣,你不著相,那就是二邊都空,那才是真正般若。先把你著空這方面把它堵死,你持戒。你持戒、修福,如果你著相,那變成人天福報,你不能超越。不能超越,他起碼還能得人天福報。你著空,不持戒、不修福,那將來墮三惡道,那更慘了。所以寧願著有如須彌山,也不可以著空如芥菜子,這個道理要懂。所以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講,就是先把你著空這道牆先把它堵起來,然後你一面持戒、修福,你不著持戒、修福的相,那就對了,那就是般若了。不是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要守規矩,這個就是空。不是那個意思,那個變偏頑空了。

  【予未聞道,兼薄於德,今為此書,為務救時弊,而酬佛恩耳。明達之士,苟不因人棄言,幸展轉以告夫禪者!】

  『予』就是蓮池大師自稱,他說我很慚愧,我自己也尚未體會無上大道,再加上自己德行很淺薄,寫這本書主要的目的,希望能夠挽救目前出家人大毛病。那個時候是明朝時代,都已經這個問題很多了。用以報答佛恩而已。明智達理的人,如蒙不因為我很淺陋、淺薄而捨棄我說的話,還希望能夠展轉流通,告訴那些修禪的人不能執著空,要空有二邊都離。這個是當時禪風還滿盛的,所以針對這個參禪的人,參禪的人多,但是這些話是任何法門都一樣的。好像淨業三福一樣,是共同科目,德行是共同科目,不管你修哪個法門,它是共同科目,當然修淨土也不例外。以上是蓮池大師他編《緇門崇行錄》它的一個因緣,一個用意。蓮池大師寫這本書是在:

  【萬曆十三年仲冬日杭沙門宏識】

  祩宏是他的德號,在杭州,他的道場在杭州。這個日期他也有寫下來了,這本書是那個時候他寫的。好,前面的序言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明天我們就可以進入本文了,第一大類,「清素之行」。

  好,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