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緇門崇行錄淺述—不談世事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五集)  2021/6/28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35

  《緇門崇行錄淺述.嚴正之行第二》。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述》,六十六頁,我們從倒數第二行看起:

  【不談世事】

  我們看下面這個文:

  【宋光孝安禪師,住清泰寺。定中見二僧倚檻相語,初有天神擁衛傾聽,久之散去;俄而惡鬼唾罵。乃掃腳跡,詢其故,乃二僧初論佛法,次敘間闊,末談資養。安自是終身未嘗言及世事。】

  這個公案是『不談世事』,就是不談論世間的事情。這個公案是「宋朝光孝安禪師」,他住持清泰寺。這個安禪師有一天他入定,他有禪定的功夫,在定當中『見二僧倚檻相語』,「倚檻」就是依靠著欄杆,就是兩個出家人在那邊講話。他看到這兩個出家人靠在欄杆講話,剛開始的時候有天神、護法神在旁邊擁護,保衛著,而且還傾聽他們在講的話。『久之散去』,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天人就散了,就走了。『俄而惡鬼唾罵,乃掃腳跡』,接著看到很多惡鬼過來旁邊,「唾」就是我們現在講吐痰,「罵」就是罵詈,「乃掃腳跡」就是掃除他們走過的腳印。『詢其故』,安禪師出了定,就問這兩個出家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說你們剛才兩個人在交談,你們在談什麼?這兩個僧人就講,『乃二僧初論佛法』,剛開始的時候,他們是在討論佛法。『次敘間闊』,「敘」就是敘述,「間闊」就是一般世俗的事情,就是我們一般講閒話家常,講一般的世間事。『末談資養』,最後談到這些財物供養的事情,供養多少錢,誰來布施多少,我們得到了多少供養,講這些屬於名聞利養的事情。

  安禪師就明白了,為什麼他在定中會看到這樣的一個情形。就是剛開始他們是討論佛法,天神、護法神就很恭敬,他來護持,而且聽他們在交流佛法。其次就講一些世間事了,到最後講到這些名利、供養的事情,五欲六塵這些享受,講到這些「資養」,「資」就是資助,「養」是供養,吃喝玩樂,吃什麼,這些都是屬於這方面的事情,但是這些天神他們就不聽了。天神為什麼來護法?一般護法神也喜歡聽聞佛法,聽聞佛法,彼此大家都得到利益。聽聞這些世間事,彼此都沒有利益,所以他們就不會來聽;他不來聽,也就不會來護持,不會來護法。講到這些世間事,名聞利養的事情,談論這些,天神他們不會來。接著來的就是一些惡鬼,凶神惡煞,在旁邊唾罵,唾就是吐痰,罵,而且掃他們的腳跡。當然這個就很明顯,分判出來這個當中的得失了。所以安禪師看到這種情況,『終身未嘗言及世事』,他看到了之後,他就不再去講那些世間事了,就不再去講了,因為他看到這種情形。那沒有看到的、不知道的人,他還是會講,閒話家常,講這些事情,甚至講一些供養的事情,誰供養多少,供養錢,吃的,講這些,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惡鬼就來了。《太上感應篇》到最後也是講到,「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也是同樣一個道理,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善感召善神、吉神,惡感召凶神、惡神。所以這是感應的一個道理。

  我們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我們自己就要知道自己該怎麼修學。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經的地方,那是很吉祥的,因為講經,大家來聽經,鬼神他也喜歡聽;雖然人不多,但是無形的眾生很多,那就很吉祥。後來我們老和尚講,在我們末法時期,講戒比講經就更難得,所以那些護法神就更多了。為什麼?現在經還有人講,戒沒有人要講了,要講就是先罵自己,那誰要講?第一個講的人就先罵自己,沒有人願意講,講經還可以,勸勸別人。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講戒,在我們現前末法時期,那會得到更多護法神來護持,因為太難得了。

  下面是蓮池大師對這個公案的一個讚歎:

  【贊曰:「古人為生死行腳,才逢師友,惟汲汲商略是事,何暇他論?今人終日雜話,求如二僧,亦不可復得;鬼神在側,又當如何?噫,可懼也已!」】

  『贊曰』就是讚歎,讚歎古大德他們學佛的一個精神。『古人為生死行腳』,就是我們出家修行,然後去行腳,尋師訪道,為了什麼?為了生死事大,為了生死這樁大事,為這樁事情。所以『才逢師友』,你才遇到良師益友,『惟汲汲商略是事』,「汲汲」就是很急迫的,來討論、來交流這一樁大事情,也就是說我們修行要怎麼修才能了生死。古代禪師都參禪,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兩種生死都了了。我們念佛人可以帶業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兩種生死也都了了。修其他任何法門,也都是為了這樁大事。我們人生當中,再大的事情沒有比生死這樁事情更大的了,你講一個生、一個死,還有比這個更大的?你說你事業做多大,你做到全地球的總統,那死了什麼也沒有。還有比這個事情更大?沒有。「一旦無常萬事休」,再大的功業你都帶不走,你統統要放下、要捨棄。所以這個事情,是人生第一件大事情,這是大事,生死事大,不是小事。

  出家是為了出生死家。所以蕅益祖師在《寒笳集》講學佛出家,學講經為了什麼?想當法師,以後當一個大法師;學戒律,以後想當一個律宗的祖師,當律師;參禪的人想要成為一個禪師;修密的人,他想成為金剛上師;念佛人想成為一代宗師;營福的人,他想得到權勢,權力、地位、勢力。營福就是修福,在寺院道場做事辦事,這是營福,就是修福。修福為了什麼?權力,我有勢力,是為了這個。所以他這個定盤星,蕅益祖師講,古時候你要測地理方位,定盤星就是羅盤,我們現在講定位導航,它那個定位定得不對,目標定得不對。不管你在家、出家修行,你所定的目標是在哪裡?定在我想當個法師、當個律師、當個禪師、當個上師、當個宗師、當個祖師,有權力地位,目標定在這個上面,他的定盤星就定錯了,我們現在講定位導航錯了,不對了。什麼樣才正確?蕅益祖師講,真為了生死。很多人說他發菩提心,弘法利生,蕅益祖師講得很清楚,如果沒有真正為了生死,他說發菩提心,蕅益祖師說我不相信;他說發大菩提心,他說我更不相信。所以學佛,不管在家出家,第一樁是為了生死大事,你要解決這個問題。這是我們學佛主要一個目標,如果把這個最主要的忘記了,放在一邊,做這些都是六道輪迴的事情。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講,「輪迴心造輪迴業」,雖然出了家,也弘法利生,怎麼樣?還是輪迴心造輪迴業,跟了生死不相干。所以古人為生死而行腳,就是這個事情還沒解決,所以遇到良師益友,都是很急迫的在討論交流這個事情。

  蕅益祖師講,真正發心為了生死,參禪能開悟,念佛能開悟,持咒能開悟,持戒能開悟,講經說法能開悟;你是做行政事務,修福能開悟。因為目標,他的定位正確,不管你做什麼,你都會開悟。在古代禪林裡面都要工作,不是沒事做,你看「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天沒有工作,一天就不吃。所以做事是修福,修福他也會開悟。無論你修哪一個法門都會開悟,因為你的目標正確,為了了生死。這是生死心切,這個事情沒有解決,哪有心情去談論其他事情!所以這是古人為什麼行腳?為什麼去參學?為了這個事情。

  『今人』,蓮池大師那個時代,明朝,他是講「今人」,也包括我們現在,今人『終日雜話』,散心雜話。所以五觀堂,維那師都會提醒大家,「散心雜話,信施難消」,講那些是非人我、拉拉雜雜的,講那些,人家信眾布施,我們吃了很難消化。所以現在人,終日都講一些不重要的,跟了生死不相關的,沒有把這個事情列為唯一的大事。我們現在講唯一的大事好像標準太高了,我們降低一點,沒有把這樁事情列為第一樁大事。就是我們事情很多,哪一樁是第一重要的?我們學佛的人,這一樁是最重要。包括在家居士也是一樣的,學佛就是為了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學佛就是要成佛,為了這樁事情,如果沒有把這樁事情列為第一樁大事,把它擺在其次,甚至其次再其次,那我們這一生就不能成就。所以我們現在有沒有關心這樁事情?我們現在修淨土法門,我們大家每一個人反省,回頭檢討自己,自己有沒有為這個事情著急?我現在念佛,有沒有把握往生?我臨終的時候能不能心不顛倒、意不貪戀?大家有沒有去思考這個問題?有沒有把這個問題列為第一重要?我們現在不要講唯一,最重要的、第一重要。這是值得我們大家反省檢討的一樁大事。

  所以建道場為什麼?什麼叫道場?幫助人家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是真正的道場。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你這個道場幫助一個人真正往生極樂世界,你花很多錢,你就沒有白白浪費。幫助兩個人往生極樂世界,那就賺了;如果幫助八個、十個,那真正是莊嚴佛淨土。如果一個也沒有,一點都不莊嚴,還在生死輪迴,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那蓋那個道場沒有實質的意義。只能說一個象徵性意義,沒有實質意義,不是真正道場,蓋得再漂亮,蓋得再莊嚴,它沒有實質,因為它沒有成就人往生西方去作佛。

  這樁事情是很嚴肅的一個問題,希望我們大家多多去思考。我現在自己年紀大了,所以我對這樁事情是比較有迫切感。現在蓋寺廟不是最重要的,寺廟蓋得很莊嚴,一個也不能往生,那就不是真正道場。大家有沒有把這個事情擺在第一個來辦?所以這是我們出家的目的。我們蓋道場的目的,一定要知道,都是為了這個,幫助人了生死,幫助自己了生死,是為了這個,不是說香火鼎盛、信眾很多、供養很多;供養很多、信眾很多,還是六道生死輪迴,那就毫無意義了。因為我們出家不是為了這些,你是為了了生死、出三界,不是為了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這個不是出家的目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把自己出家的目標確定清楚明白,我們要時時刻刻以這個了生死的事情為第一重要。任何事情跟這個有牴觸,那個都不重要,這個最重要。我們講一個比較具體一點,今天阿彌陀佛來接我們往生,我們去不去?就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了。如果我們真正為了了生死,肯定佛現在來,我現在就走了,毫無留戀。度眾生,去極樂世界再回來度眾生,那就沒問題了。如果今天阿彌陀佛來接引我,我給佛說:「佛啊!我寺廟還沒蓋好,不能去」,那我還要繼續六道輪迴,是不是這樣?遇到這個關卡,你要怎麼取捨?我們淨宗就是要取捨。願生西方,厭離娑婆,這個才是最重要的,蓋那個廟不是最重要的,要搞清楚。所以講到這個,大家要明白。

  所以『何暇他論?』蓮池大師說,還有時間講其他的嗎?生死都沒了,你還有心情去講那些散心雜話嗎?所以「今人終日雜話」,『求如二僧,亦不可復得』,他說現在的人比那兩個出家人還不如,為什麼?那兩個出家人畢竟開始還是在討論佛法,後面才討論那些世間事。蓮池大師那個時候說,現在的出家人,要找像宋朝那兩個出家人也找不到了。一開口就是講這些世事,沒有談到一句佛法,講一些是非人我,講這些、講那些,沒有談到一句佛法,要找那兩個人那樣的都找不到了。那我們想一想,在我們現在,真的是這樣。所以『鬼神在側,又當如何?』鬼神在旁邊看,他會怎麼樣,自己就可想而知,鬼神就給你吐痰、給你唾罵。我們還以為自己修了很多功德,就大錯特錯了。『噫,可懼也已!』,「噫」就是一個感嘆,很可怕。

  祖師大德的這些重要開示,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這樣我們這一生修學才有指望成就。如果沒有常常提醒自己,從這個地方去下功夫,一天過一天,無常很快就到了。《地藏菩薩本願經》講,「無常大鬼,不期而到」。大家共同勉勵,大家要珍重!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