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講述菁華 (第一七六集) 1999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45-0176
請看知足天王偈頌的第九首,我們將經文念一遍:
【十方剎海微塵數。一切佛所皆往集。恭敬供養聽聞法。此莊嚴幢之所見。】
星宿幢天王,他所修學的法門是「一切佛出興咸親近觀察調伏眾生方便解脫門」,這個地方是他的讚頌,是他的心得報告。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有簡單的解釋,「通顯上既親近,必當敬養聞法」;下面八個字非常重要,「以聞調他,為真供養」,清涼大師這句話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就是說我們自己聽到了,必須要教導別人,這才是真正的供養,否則的話,形式上的供養都不是真的,真的是要把自己所學到的、所得到的真實利益介紹給別人。這是法供養,一切供養當中法供養第一。
我們現在看這首偈頌。『十方剎海微塵數』,這第一句是教給我們修學的範圍、境界。我們今天能力達不到,但是不可以沒有這樣的心量,心量一定要廣大。能力做不到是因為我們受業障的障礙,業障如何能夠消除?心量大了,業障就消除掉了。我在講經的時候曾經跟諸位做個比喻,我們心量大,把業障擠破;心量小沒有辦法,始終在業障的範圍之內,心量大了可以把業障擠破,就突破了。諸佛菩薩,人家為什麼有那麼樣殊勝的成就?沒有別的,就是心量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他的業障就沒有了。業是造作、是行為;業無量無邊,佛法把它歸納為三大類,身、語、意,叫三業,無量無邊的業障總不出這三個範圍,你身體的造作、言語的造作、念頭的造作,你念善你造善業,念惡你造惡業,無量無邊的業障都不出這三大類。諸佛菩薩不造業,身語意三業都清淨,業障就消除了。業障這個東西是不是真的?佛說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就沒有辦法消除,所以這個東西是假的,不是真的。《金剛經》上的比喻說得好,「夢幻泡影」,你所造的業是夢幻泡影,業變現出來的果報還是夢幻泡影。我們都把現實境界看作真實,這是錯誤的,我們現前環境是夢幻泡影而已。
這樁事情,我們在前面曾經詳細跟諸位報告過,說明我們現實的境界決定不存在。這種事實真相,今天科學發展到這樣的地步,才逐漸探索到,而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把這個事實真相跟我們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這個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情?為什麼佛說它是虛妄的,它是不存在的?佛跟我們講的是事實真相,我們不知道。現相是從哪裡來的?現相是唯心所現,有體一定就有相,體的作用就現相。古大德給我們做比喻,這個事情太深、太難懂,決定不是我們的經驗,不是我們的常識,違背了我們的常識經驗,我們就不容易理解,很難接受。所以古德講經,這不得已用比喻,佛講經也常常用比喻,譬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把金比作體、比作自性,器比作現相。我們知道黃金,無論做什麼器它都有相狀,做成一個鐲它有鐲的相,做成一個項鍊有項鍊的相,相千變萬化,可是金沒有變。這是說明體決定有相,你說我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做還是有相,那個金一塊是一塊的相,一坨是一坨的相,它總有相狀,有體決定有相。我們今天講的體,體是心性,心性這個體,那個相是什麼樣子?我們今天六根所接觸六塵境界,就是現前我們心性之相。這個現相它到底存在不存在?它不存在。心性決定是真常的,《楞嚴經》上講「常住真心」,它永恆不變的,但是它的相是千變萬化。不要以為我們十法界這個相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真法界、極樂世界跟華藏世界也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講經沒有附帶說明一真法界例外,沒有講這個話;沒有講這個話,「凡所有相」就包括佛的境界,跟眾生境界一樣,沒有例外,「皆是虛妄」。所以諸佛菩薩住一真法界、住華藏世界、住極樂世界不著相。為什麼他不著相?他了解事實真相,所以他不執著。
這些現相存在的時間多久?剎那,剎那生滅,存在的時間太短太短了。我們今天看到這個現相是相續相,我們迷在相續相裡頭。佛講「如露亦如電」,如露,露是相續相;如電,電是閃電,比喻真實相。這個道理在今天並不難懂,譬如我們今天用的攝影機,攝影機還不太好體會,用電影的攝影機好懂,但是現在用電影攝影機已經逐漸被淘汰掉,被電視取而代之。電視方便,你錄下來馬上就可以放,我們用電影攝影機來拍片子,總得要好幾天之後才能夠放映。這些東西我年輕時候都玩過,八釐米的攝影機,以前我自己有兩架,一秒鐘拍十八張到二十四張,回來還要剪接;一卷片子四分鐘,十卷片子接起來才四十分鐘,沖洗、剪接,然後才能夠放映。我們就算這四分鐘,這四分鐘是如露,真相呢?真相是一張一張的。從這裡可以領悟,我們的生命,所有一切現相存在,就是一剎那,就是那一張底片、一個景象,第二個景象跟第一個景象不一樣。所以我常常講生命存在的時間,你們現在用照相機,一按按鈕就是那一剎那,你照的這張照片,這張照片就過去了,永遠不會再回來;你再照第二張,絕對不是前面一張。你從這個地方,我們的生命是什麼?生命的現象就在此地,你細心去體會。好像我們還活了幾十年,幾十年就是這個底片不斷不斷去延續,但是你要曉得,前一張絕對不是後一張,前一剎那決定不是後面這一剎那,這是說明生命的真相。我們今天用機械在這裡體會,一秒鐘鏡頭二十四次的開關,鏡頭開了照一張,關起來,再打開照第二張,一秒鐘二十四次,在銀幕上放映的時候就好像是真的,我們就看不出來,其實是假的!事實真相比這個速度快太多太多了。
世尊在《仁王護國經》裡面告訴我們,一彈指六十剎那,這一彈指的時間,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我們彈得快,一秒鐘我們還能彈好幾次,我自己試驗,彈得最快,一秒鐘彈四次,四乘六十;佛告訴我們,一剎那裡面有九百生滅,我們就算是一秒鐘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那個數字恰恰好,兩個十萬八千,說明我們心性現的相,現相的生滅一秒鐘兩個十萬八千次。我們用電影攝影機,一秒鐘二十四次;我們心性裡面的現相,一秒鐘兩個十萬八千次,就是二十一萬六千次,我們怎麼會發現這個相是假的,這個相是虛幻的?所以你就想佛的心多靜、多細,他看出來了,他能夠看出在一秒鐘當中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現象,他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很深的定功。我們的心浮躁,連一秒鐘二十四個生滅我們都看不出來。這是講現相,真實相。現相何以會產生變化,變成這麼複雜的變化?這個變化是唯識。識是什麼?識是分別,我們常講妄想分別執著。現相,再加上妄想分別執著就千變萬化,十法界依正莊嚴是這麼回事情,全是我們心性起的作用。
清朝初期青蓮法師寫了一本《地藏經科註》,他的玄義裡面說得好,以不思議性識為經體;虧他想得出來,我們讀過許許多多古人講經的玄義,沒有他這個講法。古來祖師大德都是以一實相為經體,講得籠統,他講性識,那比講實相,對我們來說是清楚太多了,愈想愈有道理,愈好懂。講一實相為體比較含糊籠統,他這樣說法就詳細,很難得。他五重玄義都加上「不思議」,這是我們要細心去體會,決定不能夠疏忽的,讓我們在這裡頭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才真正明白了,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是自己性識變化出來的。既是自己性識變化出來,怎麼不是一體?所以諸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從這裡生出來的。十法界裡面的因緣果報,是一回什麼事情?就像我們一個身體一樣,身體是整個生命共同體,某一部分長了瘡、長了瘤、生了病,局部的,局部要幫助它恢復。現在哪裡生瘡、生瘤了割掉,這個割不掉的,沒有法子割掉,只有幫助它恢復正常,不能夠割除。所以這樁事情,外科手術是決定錯誤,只有把病況加重;如何把它化解恢復正常,這是一條正路。怎樣化解恢復正常?他真正能認知,我們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就恢復正常。誤會化解了,意見化解了,衝突化解了,不就正常了嗎?所以佛家的教育是最徹底的,最究竟、最圓滿。
「十方剎海」,剎是世界,大世界,不是小世界,一尊佛的教區才叫佛剎。這個教區多大?佛在經上跟我們說,最小的是三千大千世界。過去我們總以為三千大千世界大概是現在天文學家發現的銀河系,一個銀河系應該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我們都是這個想法。黃念祖老居士提出一個新的看法,我們感覺到很驚訝,但是想想,他的看法正確。他說一個銀河系是一個單位世界,不是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以銀河系為單位,那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就龐大了。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個銀河系?十億個銀河系,十億。一個銀河系是一個單位,一千個銀河系是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是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所以十億個銀河系才是一尊佛的教化區,一個佛剎。佛告訴我們,在無限的空間裡面,像這樣的大千世界無量無邊,「十方剎海微塵數」,數不清,你說這世界多大!
這個地方講「十方」,十方自然就包括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三世是一個整體,全是我們自己性識變現出來的現象。所以諸佛菩薩那個愛心,清淨、平等遍一切眾生。為什麼?他知道一切眾生是自己性識變現出來的,一切眾生就是自己生命裡頭的一部分,好像我們身體一個毛孔、一根汗毛、一個細胞,他明瞭,他認識,沒有不愛護。愛護,眾生還遭劫難,為什麼愛護還讓他遭劫難?愛護為什麼還讓他墮地獄受罪?這是這個地方出了毛病,必須用藥物去治療,餓鬼、畜生、地獄是治病的方法,是讓他經過這個治療,受過這個苦難,慢慢回頭覺悟,覺悟就好了。這些治療的方式,是不是諸佛菩薩設計的?不是,是一切眾生業力幻化的,諸佛菩薩就在他幻化裡頭隨緣幫助他覺悟,高明到極處。細細想想,這才真正叫高度的智慧,決定沒有替別人設計,沒有,佛菩薩恆順眾生。佛菩薩智慧能力,跟自性(就是性識)現相變化這個力量、眾生的業力,佛講這三個力量是相等的,心、佛、眾生,這個力量是平等的,沒有差別。《地藏經》上才說,眾生的業力「能敵須彌,能深巨海」。
怎樣幫助眾生回頭,恢復健康?隨順業力;如果不隨順眾生的業力,要有意思去改變眾生業力,這就錯了,實實在在說,決定改變不了,只有加重而已。這就是要順其自然,不可以破壞自然。我們現在看到一些都市裡面,許許多多植物花樹,人工去剪接,好像是很美,但不是自然的,哪有樹長得圓圓的、長得方方的?不可能。這是我們用人工幫助它,實在講,使這個樹失去了天真,失去了自然美,我們傷害了它。草長得好好的,拼命去剪它。我在外國住久了,我們草地的草非剪不可,不剪隔壁告狀,警察來幫你剪,剪的時候罰錢。又要澆水,又要施肥叫它長,才長起來沒幾天又要把它剪掉,這就是破壞自然生態。遠遠比不上翁森的讀書樂,它裡頭有一句「綠滿窗前草不除」,這種意境外國人沒有辦法體會。中國人隨順自然,草也好、樹也好,讓你自然生長,欣賞自然美;外國人是要人工,雖然是美化,但是是人工的,不是自然的。人工破壞自然,自然要反抗、要報復,自然的反抗、報復就是天災,人為的報復是人禍。我們既不懂得做人,又不能跟自然好好相處,天災人禍一起來,我們就覺得受不了。
天災人禍從哪裡來?自己造作的,歸結到最後,自作自受,你還有什麼話說?佛菩薩看到也只有感嘆而已,能不能幫上忙?幫不上忙,自作自受。佛菩薩能幫助我們的,點化而已,來指點我們,我們接受,省悟過來了,從心理上改變,改變就是變化。佛家講三個轉變,「轉惡為善」,從心理上轉,心理轉了行為就轉,外面災難就慢慢化除。從因上轉,不能從果上轉,今天科學家的對治方法是從果上轉,很難,不容易。佛法教我們從因上轉,這個有道理,因上轉了,果上自自然然就改變。再提升,「轉迷為悟」,轉惡為善治標,不是治本,轉迷為悟是治本。覺悟到相當程度,自自然然就「轉凡成聖」。所以佛家教學,唯一的宗旨就是幫助一切眾生轉迷為悟,轉惡為善是附帶的,是教初學,真正的目標是轉迷為悟。
佛家常講「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離苦得樂是果報。苦從哪裡來的?迷惑顛倒來的,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了解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跟自己的密切關係,不知道!隨順自己的煩惱,隨順自己的習氣,隨順自己的貪瞋痴慢,造無量無邊罪業,自己完全不知道,都以為自己所作所為是正確的,你有什麼法子!我們看看這世間人,哪個人不吃眾生肉?吃肉是應該的,天經地義,動物都是要被人吃的。人被誰吃?人被老虎吃了,老虎就有罪,人吃老虎為什麼就沒罪?講不通的,但是幾個人能夠省悟過來?老虎是人變的,毒蛇是人變的,齊居士昨天跟你們講人變成豬,豬是人變的,這不就說明六道輪迴的事實嗎?你看到那個人會變成豬,想想我將來會不會變成豬?諸位如果仔細去觀察,我比大家心細一點,那個屠戶,殺豬的、賣豬肉的,你仔細去端詳,他的相就像個豬,他的行動像個豬;換句話說,他來生就會變豬,一樣被人殺。他這一生殺多少頭豬,他將來要變多少次的豬身被人殺,還債!你說多可怕。那個殺雞的,賣雞肉的、賣雞腿的,你仔細去看,他的相貌像雞,你仔細去聽他的聲音像雞,太可怕了!
我出家的時候,有一個同參道友,在台灣的廣化法師,很多人認識。他在沒有出家之前,他在軍中服務,管軍需、管錢糧的,軍人生活很苦,他那是個肥差事,天天錢財從他手上過。他告訴我,他每天吃一隻雞,這個業就造深了,以後出家懺悔,懺悔還是懺悔不了。有一天他洗澡,出家之後在洗澡,忽然看到浴室裡有幾百隻雞在他周圍轉,又飛又跳又叫,他嚇死了,就摔倒、跌倒了,腿跌斷了,變成殘廢。事後他跟我講,我這是重業輕報。幸虧出家持戒,持戒還相當精嚴,辦佛學院培養學生,在台灣難得一個好法師,受這個果報,這就變成殘廢了。雖然一生念佛,業造太重,這些冤家債主不會饒過他,要問他討命。所以諸位要曉得,真正修行人太難太難!我常常勸大家,我勸大家是真話,有一絲毫私心存在,冤家債主不會饒過你;毫無私心,冤家債主才會點頭、才饒你,你成佛、成菩薩之後來度他。廣化法師修行不錯,但是私心沒有斷盡。百分之九十九善行,還有百分之一私心,那個私心就是不善,就是大障礙。李炳老講經,在講堂裡常常講,醍醐裡頭摻不得絲毫的毒藥。他那個一念私心沒有斷乾淨,所以業障不能消除,冤家不肯捨離,遭這樣的果報,我們看了要提高警覺。在我們看,他是菩薩示現,教導我們、警惕我們。所以不但不能殺害眾生,令眾生生煩惱我們都有過失。我們叫別人生煩惱,人家也會叫我們生煩惱;我們覺得生煩惱很不舒服,你加諸煩惱給別人,人家能舒服嗎?如是因,如是果,如是報,絲毫不爽。這是這個世間為什麼會這麼複雜?都是一切眾生不善業變現出來的。世出世間的聖賢教我們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決定是事實真相,決定是好事,我們要信受奉行。
菩薩、覺悟的人跟我們不一樣,『一切佛所皆往集』,這是教我們親近善人、親近好人,我們要學習,得閒的時間要跟善知識在一起,看看他們、聽聽他們,我們就學到很多東西。我這一生當中可以說是天性,從小就喜歡跟善人在一起,喜歡跟大人在一起,這一點確實是跟一般人有一點不相同。我二十二歲到台灣,跟我交往同年齡階層的人只有五、六個人,老人有幾十個人,我喜歡跟老人在一起,他們的經驗很豐富,講講故事,長我們的見聞,長我們的常識。我喜歡跟老人在一起,而且老人是哪些老人?有學問、有道德,都是當時的名教授。我什麼因緣跟他們在一起?慕名寫信,沒有事在家寫信,我自己還寫了些文章,寄給他們,向他們請教,我用這個方法結識了幾十個名教授。誠誠懇懇,寫信規規矩矩的,字是寫工楷,恭敬,他們收到之後就會約我去見面,以後就認識了,常常往來。所以我年輕沒有娛樂的時間,說是到哪裡去玩玩,看一場電影,難得,一年難得一、兩次,而且都是別人請我,我自己絕不浪費一分錢在這些場合當中,我覺得不值得,我的錢買書。你們看看昨天那一貨櫃書,那是我的書,那是我在美國的圖書,差不多一半,另外一半太多了,不要了,送給他們。所以我的錢,那個時候一年的收入,在書架上都看到。我的生活非常節儉,在那一個階段當中,我最節省的一個月只用八塊錢,最多決定不會超過二十塊錢。在那個時候,台灣錢跟美金兌換一比四十,我一個月只用美金五毛錢,我非常刻苦、非常節省。可是這些善知識,這些老教授對我非常愛護,我都親近,常常聽聽他們的,長學問、長見識。聽了之後我們就選擇,以後就選擇方東美先生,專門跟他一個人學,跟他學哲學。他引導我入佛門,入佛門之後我就親近章嘉大師,也是跟他一個人學。跟他三年,他老人家圓寂了,這才找到第二個,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是朱鏡宙老居士給我介紹的,朱老跟他兩個人同年,老朋友,我親近他,跟他十年。這是我的少壯時代,我的時間沒有浪費。
我的同事、長官、同學、朋友,都說我是書呆子,迷了;尤其接觸佛法,「他迷了,這個人迷了,沒有前途」。果然沒有前途,把工作辭掉,出家了。可是到了晚年,他們都退休了,看到我,「你的路走對了」。退休之後,一個個的確很可憐,尤其退休之後兩年就好像衰老了二十年,什麼原因?我懂得,他們不懂。我們懂得什麼?境隨心轉,他在沒有退休的時候,天天忙著工作,也不知道自己老了;到退休的時候天天想到什麼?想到老了,老了才退休。天天想老,衰老得好快,一年就像衰老十年一樣,兩年就好像衰老二十年,他天天想老。老了怎麼樣?就病,所以天天到醫院,天天去檢查身體,愈檢查愈不對,什麼病都來了,苦不堪言。病從哪裡來的?想出來的;老怎麼來的?想來的。天天念老、念病,老也念到了,病也念到了,有念必成。所以他看到我非常羨慕,我們天天念佛,我們不念老、不念病,所以就不老不病。具體充分證明佛在經上所講的話沒錯,境隨心轉、相隨心轉。你為什麼不念佛?為什麼天天去念老?天天去念病?所以念頭轉過來,問題不就解決了?可是這個話說得很容易,我們搞是很容易,他那個念頭轉過來相當不容易,他不相信我們的話;看到我們這個樣子是不錯,還是半信半疑,還是不能徹底轉過來。
我們年輕的時候,得力於善知識的教誨。方東美先生雖然沒有學佛,是個大哲學家,真有學問。年老了他也不念老,他也不念病,他做學問。他七十九歲的時候走的,也是得的癌症,他沒有痛苦,他對生死看得很淡薄,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所以雖然是有癌症,他是善終。最後他是皈依了,在生病的時候皈依的。可是他對於經典研學的受用,說實在話,我們很多出家人都比不上他,他真有受用;名義上是沒有學佛,實際上他真的是學佛。可惜他沒有修淨土,沒有求生淨土,差就差在這一點,但是他的果報也非常殊勝。晚年在學校裡開課,全部是佛經,在台灣大學博士班,他開的是「大乘佛學」、「隋唐佛學」,在輔仁大學博士班開「華嚴哲學」,所以他的教材全是佛經。我還記得他在輔仁開「華嚴哲學」的時候,我送他六十套《華嚴經》給學生。這六十套,每一套好像是,我印的是小本,總共五十多冊,《四十華嚴》、《八十華嚴》、《六十華嚴》,很齊全。那個時候我們講《華嚴經》,印了一千多套,送他六十套。
這是好學,「一切佛所皆往集」,親近善知識。但是在這個地方,我又要跟同學們講清楚,初學只能親近一個善知識。在沒有親近善知識之前,我的方法就是親近許許多多的名教授,我跟他們接觸、跟他們談,然後選擇一個跟他學,這是中國人講的師承,學一家之言。所以我親近方東美先生,方先生就用心良苦,他知道我好學。我平常上班工作,假期的時候我的去處是三個地方,一個就是教授家裡,這事先都約好了,另外一個是圖書館,第三個是書店,這我常去,其他的地方找不到我。台灣這些好的書店,老闆跟我都認識,我去買書可以不付現金,有錢的時候再送給他,信用非常好。喜歡讀書。
以後選定方先生,跟他一個人學,他很用心。我希望到學校去旁聽他的課程,他不讓我去,不讓我去就是他的苦心。為什麼?到學校去一定會認識很多同學,也會認識許多教授,每一個人講的東西不一樣,見解不相同,方向不一樣,你要是學多了,你就學亂掉了。所以方先生禁止我,不跟學生接近,也不跟教授接觸,專門親近他一個人,他把我的時間全部佔用了。在當時我們不曉得,事後才知道他用心良苦,真的想幫助我。我的時間全部被他佔去,只有聽他一個人的,他給我指出一條道路。接觸到佛法之後,也算是很幸運,在佛法講有緣分,我接觸佛法大概一個月就認識章嘉大師,也是跟他一個人,星期假日的時候就找他,他教我就一個學生。方東美先生教我也是一個學生,在他家裡小客廳,小圓桌上,一個老師對一個學生,他很耐心的教我。章嘉大師也是如此,我跟章嘉大師三年,這個時間長,佛法修學根基是從那裡奠定下來的。
以後十年跟李炳老,是學講台上的表演。講台上表演這套本事,說實在話,我跟李老師一個星期就學會了,你們現在所讀的《內典講座之研究》講演術,我一個星期就學到了。可是不會表演,就跟打仗學兵法一樣,《孫子兵法》幾個星期就學通了,上戰場上不會用。在台中跟他十年學什麼?看他怎麼運用,用這麼長的時間來觀察、來學習,因為這是沒有辦法教的,活的。所以我聽經跟一般人聽經不一樣,我聽經是這一段經文,如果是我上台是怎麼講法,他在台上怎麼講法,我要在這裡做比較,哪些地方我不如人家,哪些地方我也可以能比得上老師。老師在台中講經,一個星期一次,我是這樣學習的。絕不是聽他怎麼講,他怎麼講我也會講;看他怎麼樣運用。這套方法也是李老師給我啟示的,諺語裡面所謂「會學的學門道,不會學的學熱鬧」,你聽經寫筆記,將來照著筆記講,那是學熱鬧,要學門道。
他指示我,學經教最重要的是教理,教理要是通達,一切都通達,這個省事,一經通一切經通。上根的人才能辦到,我們不是這種根性,做不到,不得已而求其次,求教義。義也是理,但是範圍縮小了,一個宗派,某一些類似的經典,你學一部也能夠通達相當的一個面積。決定不能說,學一部經會一部經,那這是沒法子教的。正所謂是聞一知十,老師才願意教你,才會把全部的心血付給你,你能夠觸類旁通。絕對不是教一樣會一樣,這個太呆板,你一生能學多少?所學的全是死的,全是別人的。佛法講開悟,悟性,觸類旁通,通就是開悟,悟有大小。我在李老師會下十年,就是接受這種訓練。這個訓練老師知道、我知道,我們同學都不知道。同學不知道好,我們平安,同學知道恐怕麻煩就來了。為什麼?嫉妒障礙,會對老師起懷疑,老師有偏心,為什麼教你不教我,想盡方法要把我擠出去,這都在所不免。我對於老師感恩,老師用的方法善巧方便,處處都維護到安全。
所以頭一個,我們要培養好學,親近善知識。一定要知道,我們這一生在這個世間什麼最可貴?時間最可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太寶貴。誰能夠抓住光陰,我們佛法講時節因緣,誰就成就了,浪費光陰的人決定不能成就。世間什麼都是假的,什麼都可以捨掉、放棄,光陰要抓住,決定不能讓光陰空過。世出世間成功的人物,祕訣沒有別的,就是會抓住光陰、抓住機會,在佛家講時節因緣,這是走向成功之道的祕訣。我們念佛要求生淨土,心裡念念阿彌陀才行,也是把時光抓得牢牢的,哪有時間去打妄想?哪有時間去想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不可能。別人要陷害我們、侮辱我們隨他去,我沒有時間去應付他,把這個時間拿來念阿彌陀佛。我們要是用時間去應付這些拉拉雜雜的事情,我們就錯了,把正事放在一邊,去辦那些不重要的事情。正事是念佛求生淨土,世間所有一切都不是重要的事情,不是重要的事情隨緣做就好;隨緣還是幫助眾生歸佛,這叫真隨緣,如果隨緣當中不是引導眾生入佛,那個隨緣也不值得。由此可知,佛菩薩語默之間,所有一切作為,無一不是幫助眾生認識佛法、明瞭佛法、修學佛法、證得佛法,這就行菩薩道,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如此而已。為眾生才是真正為自己。
第三句講親近善知識幹什麼?『恭敬供養聽聞法』。這三句,恭敬是性德的流露。品德的修養,儒、佛完全一致,諸位打開《禮記》,這是儒家教學,《禮記•曲禮》第一句話說:「曲禮曰,毋不敬」;在佛法裡面,你們常常在儀規裡面念到「一切恭敬」,毋不敬就是一切恭敬,普賢十願第一願「禮敬諸佛」。世出世間的聖人,教人從哪裡教起?就從這裡教起,以真誠恭敬心處事待人接物,從這裡做起,起步;這一點沒有學到,沒有學會,其他的全部落空。所以我們今天講學佛,功夫不得力,不得力的原因在哪裡?就在此地。印光大師在《文鈔》裡講得好,有人問他,學佛有沒有什麼祕訣?印光大師答覆得很好,印光大師說有!誠敬就是學佛的祕訣,「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我跟諸位同修說,我過去親近這些老師,那個時候是我物質生活最艱難的時候,我的工作,一個月能夠拿到的錢,在當時台灣的錢,大概只是一百塊到一百五十塊的樣子,沒有超過一百五十塊,生活那麼困難。我親近這些善知識、這些老師,我對他在物質上的供養一絲毫都沒有,我一分錢供養的能力都沒有。他們了解,他們都知道,窮學生、苦學生,他們熱心教導我。在章嘉大師那個地方,差不多星期假日,我九點半到他那裡,他跟我談話大概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有的時候高興起來說話說長了,中午留我吃飯,我在他那裡吃了不少頓;我沒有東西供養他,他來供養我。跟李老師十年也是如此,李老師反過來照顧我,吃的東西、穿的東西常常送給我。為什麼?誠敬,我們對老師的供養就是誠敬。接受老師的教誨,相信老師的教誨,認真努力去做,只有做出來報答老師。
到以後出家,到處講經,供養多了,多了我就會供養老師,所以老師晚年我照顧他,有能力我一定報答。現在老師不在了,方老師過世了,師母還在世,她的生活起居我照顧她,那時我有點能力照顧她,一直到把她送走。他是安徽桐城人,是方苞的後裔,在大陸上桐城派,他是桐城派的子孫。我為了報答他,在桐城最高的學府是中學,桐城中學,我在那裡送了一百台電腦,建立一個「東美電腦教室」,紀念方老師。我們做學生,不能忘記老師的恩德。我們教室上都供養老師的遺像,如同老師跟我們在一起一樣,你說我們這個心多親切、多美滿。這是師承,我的東西從哪裡來?他們傳授給我的。這是四個老師,夏蓮居老師沒有見過面,私淑弟子,我們接受他《無量壽經》的會集本,將這個會集本發揚光大,不忘他老人家會集的功德。所以說知恩報恩,恭敬供養,供養盡心盡力;沒有力的時候盡心,有力量的時候要盡力。
章嘉大師他的教區是內蒙,我一定會在內蒙大學給他做一個紀念館。內蒙大學也很高興,我這個訊息傳達到那裡,紀念章嘉大師。我收藏的這些圖書,實在講,很想送到大陸這些紀念館當中去陳列,這麼多東西要進到中國大陸要批文,沒有批文進不去,如果是順利進去的話,我早就送進去了。所以現在有很多東西還是分藏在海外,這一部分是從美國運過來的,美國那邊還有一半,留給他們道場,藏在加州這部分圖書現在運到澳洲,都分散了。在加拿大許多地方,我都收藏著很多典籍,在哪個地方都送哪個地方。現在年老了,也沒有時間看書,每天讀《華嚴》就夠了,讀《無量壽經》、念阿彌陀佛就行了,不再搞這些東西,這些東西,讓你們年輕人做為參考資料。恭敬供養,我們要學習,盡心盡力。
「聽聞法」這裡面的意思很深,清涼大師特別說出來。我們聽了,明白了,依教奉行,還要幫助別人,這就是常講的自行一定要化他。利他就是自利,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要認真努力去做,把佛法介紹給別人。決定要掌握著機會,機會教育非常重要,教化全世界的眾生。我過去在北京跟樸老談過,中國大陸上許許多多名勝古蹟,是世界上許許多多人所嚮往的、尊敬的。美國歷史才兩百年,到中國看看,那些破廟裡一磚一瓦都是幾百年、幾千年,他們看到非常驚訝,希奇!中國是全世界觀光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地方,我們不僅僅只是用這些資源來賺取觀光旅遊的外匯,這樁事情應當做的,所以說是無煙囪的工廠。他們帶了這麼多錢,繳了學費,我們應該給一點東西給人;沒有東西給人,讓人家空來一場,我們覺得也對不起他。所以到寺院來觀光旅遊,我們就要用佛法教導他,給他上課。怎麼上課?介紹這些文物就是給他上課。要介紹文物表法的意思,譬如說是見到佛殿,佛殿建築兩層,裡面是一層,為什麼這樣建築?外面建築,它的用意包含的,跟外國人講是相對的,代表真俗二諦,裡面是真俗不二,取這個意思。真俗他不懂,講相對他懂,有大就有小,有長就有短,有真就有妄,它代表這個意思,代表相對。裡面跟你講的是長短不二、真妄不二、邪正不二,他雖然不懂,會感覺得很驚訝,怎麼不二?不二的道理很深,你慢慢再研究,指出一條路子,叫他們去探討;你要探討這個大道理,那你就入佛門慢慢來學。
為什麼塑造這麼多菩薩形像?佛像代表自己的性德,性德無量無邊;菩薩代表修德,修德也無量無邊。你要是不懂,你看看有很多在社會上有成就的這些人物,名片一拿出來頭銜那麼多,為什麼那麼多頭銜,一個不就行了嗎?那麼多頭銜代表他的才藝、他的成就;佛菩薩這麼多的形像,代表你的自性無量無邊的功德,就不迷信了。你們宗教供一個神,一個功德;我們這個,無量無邊的功德,都表現在你面前。它不是迷信,它是表法,代表你多才多藝,你有無量智慧、無量德能,一個名號、一個形像表達不出來;就像名片上一個頭銜表示不出來,一定十幾個頭銜、二十幾個頭銜,名片一張還不夠印,還翻過來,就這個意思,這是給他上課。
一進山門,看到彌勒菩薩肚皮大大,笑瞇瞇的,笑什麼?對待一切人笑臉迎人;度量要大,要能包容,包容不同的意見,包容不同的文化,包容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世界才有和平,社會才會安定,這不就給他上課了嗎?每一尊佛菩薩形像都是一部經典,那個經典講的什麼東西,簡簡單單扼要幾句話介紹給他,上了一堂課,他的學費沒有白繳,他會回去之後,「到中國好,我學到好多東西,這一趟我們費用沒有白花」,繳學費真的學到東西。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他們會去宣揚,不要我們去叫他,自動會宣揚。我們教化全世界的眾生,利用這些古蹟機會教育,這在全世界講是多麼大的功德!可惜我們沒做,無量無邊的功德在我們眼前溜過,沒有把它抓到。所以機會教育,我們接受佛法,要把佛法這樣介紹給別人。
我們學佛人,隨身都會帶一點結緣品,小冊子,現在CD很輕便,裝在口袋裡,念珠,走到哪個地方人家喜歡送給他,跟他結緣。我們到商店去買東西,我們把這些東西送給店員;我們買他的,我們要送東西給他。我們坐飛機,我們每一次坐飛機,飛機上面服務的人員,我們都送小冊子,都送給他,非常歡喜,見到我們都會念「阿彌陀佛」,好親切。機會教育,一時一刻都不放鬆,自利利他,「聽聞法」。星宿莊嚴幢天王他就修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我們總結,機會教育。懂得機會教育,會做機會教育,他做得很成功,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好學,這是修學的態度,以及把所修學的能夠利益一切眾生,這才真正是報恩,真正的供養。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