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講述菁華  (第一三四集)  1999/5/10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2-045-0134

  請掀開經本,他化天王偈頌的第二首:

  【世間所有種種樂。聖寂滅樂為最勝。住於廣大法性中。妙眼天王觀見此。】

  這首偈是善目主妙眼天王他的讚頌,也是他自己修學心得的報告。讚頌的句子雖然很少,意思非常廣大精深。第一句說的是世間樂,第二句講的是出世間樂。樂是世出世間人所追求的,而佛法教學的目的,明顯的標榜出來,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可見得佛法絕對不是教一切眾生捨棄一切享受去修苦行,這是一些人對佛法產生的錯覺。而往往世間人以為是樂,在佛眼睛當中看到是苦;佛法修行人種種之樂,世間人看到以為是苦。由此可知,苦與樂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實在講標準很複雜,標準是多重的,不是一個單純的標準。要用現代的話來說,隨著各個人文化程度的不相同,他在世出世法裡種種享受感覺就不一樣。文化程度高的跟文化程度低的,他們享受的方式,我們很明顯的能看得出來。一個迷而不覺的眾生,跟一個大徹大悟的覺者,享受的標準當然更不一樣。古時候,不僅僅是士大夫階級,我們今天所講的讀書人,但是今天所說的讀書人跟古時候讀書人確實截然不同,古時候的讀書人志在聖賢,現在的讀書人志在名利,怎麼會一樣?他的心態不相同,當然手段也就不一樣,而學習的內容差別就更大。聖賢有世間聖賢、有出世間聖賢,世間聖賢可以說已經接近出世間聖賢。

  我們用現代人的想法看法看『世間所有種種樂』,五欲六塵的享受,我們現在所謂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這是種種樂受。我們仔細的思惟觀察,古時候這兩種文明的享受,確實是人生的樂趣。我們在古籍裡面讀到,古人生活在大自然之中,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那是令人非常羨慕的農村生活,那是一種大自然的樂趣,是真正的享受。今天科技的文明固然帶給我們一些便利,資訊的便利、交通的便利,物質生活上比過去是進步了,這是不是一種樂受?現在大家都以為這是享受,享受科技物質文明的樂受。可是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覺悟的人,他知道這不是一種樂受,這是真正的苦受。為什麼?地球的資源還是有限度的,浪費資源、過分的享受資源,會產生極大的副作用,現在這個副作用已經是眾所周知。知道這個副作用會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的災害,可是依舊不能禁止。這個地球上臭氧層破壞了,怎麼破壞的?現在破壞的面積愈來愈大,對於居住在地球上的生物有著生命的威脅,有許多生物可能在這個地球上消失了,是要大家知道。可是這種享樂依舊不能禁止,不但不能禁止,而且是一天比一天還過分。光化的染污、鉛毒的染污,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試問問樂在哪裡?這種享樂,要用現代的比喻來說,正是吸毒、打嗎啡這種的樂,哪有古人那一種幽靜的生活,徜徉於山水之間,享受大自然之美。這是現代人不但不能夠享受到,實在講,他們在意識形態裡面根本沒有這個念頭。

  這個因素,歸根結柢說起來還是一個教育的問題。現在人無知,不能怪他,沒人教他。古人的這些典籍,現在人也不願意學習,認為那是過時,那已經是落伍了。學佛的同修,學佛同修裡面還有少數認真學習的,而不是到佛門裡面來消遣的。說實在話,到佛門來消遣的人多,真正學佛的人不多。什麼是真正學佛的人?信其道,解其理,依教奉行,這才是真正學佛的人。社會上一些迷信的,到佛菩薩面前求升官、求發財,求滿足他一切享受的願望,這種人不是真正學佛的人,而這一類人在佛門裡佔的人數不少。他哪裡懂得樂趣?特別是在今天這個時代,世間人所享受的種種樂,我們要捨棄,要認識清楚。

  『聖寂滅樂為最勝』,我們要去領悟、要去認知。「聖」,如果我們把標準放寬一點,世出世間聖人。「寂滅樂」是什麼?要用《無量壽經》的經題上來說,就是清淨、平等、覺悟,那是真正的樂。這是沒有高度的智慧,沒有高度的文化,他覺察不到,他也體會不到。因為他從來沒接觸過,從來沒有思惟過,每天生活在妄想分別執著裡面,滿足個人的欲望,以此為樂。佛在經典裡面跟我們說得很多,這種作樂實際上就是造業,這個樂是麻醉。人在這個世間上,生命非常短促,百年光陰一彈指就過去了。不要說是百年剎那,今年是一九九九年,外國人說千禧年,這一千年也是一彈指、一剎那。千年,比起無際的時空,太短促了。何況中國古人講得很好,「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有人說醫藥發達,人的壽命增長,說這句話我們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其實似是而非。果然醫藥能夠延長人的壽命,諸位要想想,因果定律就被推翻了,這個問題就大了,我們也不必信佛,去信醫藥就好了。一個人壽命的長短,絕對不是在保健,不是在醫藥,而是前生注定的。誰注定的?是自己的業力注定的。這個事實真相,《了凡四訓》裡面說得清楚、說得透徹。你只有五十年的壽命,不管怎麼樣保養,到時候還是要死的,怎麼死法也是注定的。但是佛法知道這些事實真相,佛法不是宿命論,因為命運是自己造的,因此自己也可以改變。壽命是福報之一,過去生中曾修無畏布施,所以得健康長壽的果報。現在人壽命延長,我們清楚,那個因素都是過去生中修的福報。他有財富,他過去修財布施;他健康長壽,他過去修無畏布施;但是他現在沒有智慧,過去生中沒有修法布施。佛在經上給我們講的這些道理、這些因果,我們細細想想,這才講得通。醫藥的發達、衛生的講究,那是外緣而已,那不是真正的因素,真正因素是個人的業力,這才是真因。你命不該死,你還有壽命,你就是中了毒也會好過來;即使是遇到橫事、意外而喪失生命的,還是命裡注定的。

  過去,朱鏡宙老居士給我說了一樁真實的事情。在早年,日本人在上海發動一二八戰爭。在這樁事情沒有發生之前三個月,那個時候朱老居士在蘇州一家銀行裡面做經理,他們有幾個朋友常常在一起玩,裡頭有一個是走陰差的,晚上到陰曹地府去上班,職位不太高,傳遞公文。上海城隍送了一批生死簿送到蘇州,蘇州是都城隍。在我們人世間上海市大,特別市,但是在陰間,上海是個普通的縣市,歸蘇州城隍管,蘇州城隍好像是省長一樣,上海的城隍是個縣長。這一批公文、生死簿送來,他經手的,經手他就翻翻看看,看了很驚訝、很奇怪。第二天,他們幾個朋友在一塊玩的時候,走陰差的朋友就把這個事情告訴他們,他說這一批生死簿名字都是四、五個字的,還有六個字的,他們怎麼想也想不通。如果中國人,中國人名字複姓有四個字,但是也不可能那一大本全是複姓的,沒有人能懂得這個事情。三個月之後戰爭爆發,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日本人的,在這一次戰爭當中死的那些人,三個月之前名字就送到蘇州去了。說明戰爭裡頭沒有冤枉死的,該死的名字早已經送去了;名單裡沒有的,子彈打在你身上也不會死。所以他才講「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人該怎麼死都是命裡注定的,我們要相信這個道理。

  但是命是有,不是宿命論。你心善行善,確實可以延年益壽,絕不是藥物怎麼樣進補可以延年益壽,沒這個道理,心善行善;如果心惡行惡,會把你的壽命削減,這是真理,這是事實真相。所以心善行善那是真樂,正所謂是助人為快樂之本,幫助這個社會、幫助別人那是真樂。尤其是幫助別人,不願意讓別人知道,不願意接受別人的讚歎,那就更樂,樂在其中。我們這是講世間善人之樂,跟庸俗之樂不相同。諸佛菩薩之樂,我們沒法子想像到,他們的樂,佛在經上講,他們與法性相應。我們今天這個樂與法性並不相應,我們只能夠說是與善心善行相應,不能與法性相應。與法性相應那是真樂、大樂,這個境界只有真正修行實證的人才能體會到,如果不是實證,你決定無法體會到。怎樣跟法性相應?我們在講席裡面說得就很多了。法性沒有跡象可尋,禪宗六祖惠能所說的「本來無一物」,那是法性。法性就是真心,真心雖然無有一物,但是能現一切物;雖現一切物,決定沒有染著,也就是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境界裡頭是真樂。淨土經論裡面所講的極樂世界,那個樂是屬於這個形式的,何況起心動念這個心是包虛空法界,佛家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個樂。心量狹小,不能容人,他樂在哪裡?所以真正的大樂,跟他的心念確實是成正比例的,心愈清淨、愈真誠、愈慈悲,樂在其中。心是個虛妄的、虛偽的,嚴重的妄想分別執著,諸位想想,這個人縱有地位、縱有福報,只是造業而已,樂在哪裡?我們看看過去歷史上,出了不少世間人所謂英雄豪傑、風雲人物,是真的嗎?二次大戰的希特勒、墨索里尼、日本的這些軍閥,得志的時候不可一世,幾年之間就消失了,他們到哪去了?得志的時候得意忘形,殺害多少眾生,破壞多少人家的財產,這樣重的罪業,學佛的同修都曉得,果報在阿鼻地獄,什麼時候他才能夠出頭?出來之後,欠人家財要還錢,欠人家命要還命。諸位想想他在世得意的時候,短短的幾年當中,不到十年,他所造的罪業,生生世世、無量劫中都還不清,你問問他樂在哪裡?

  這些道理,這個事實真相,只有佛菩薩看得清楚、看得明白。我們有幸這一生遇到佛法,常常聽這些道理,逐漸逐漸明白這些事實真相,可是我們是不是真的透徹?沒有。為什麼沒有?還造業,名利、五欲六塵境界現前,自己還是控制不了自己,依舊起貪瞋痴慢,這是我們最要警覺的大事。境界當中不能控制自己,是自己理解不夠透徹,認識不夠清楚。展開經卷讀誦,或者在講堂聽講,好像是覺悟了,經本合起來立刻又迷惑,又被境界轉了,這有什麼用處?我們要從這個地方警覺過來。可是警覺依舊不容易,怎樣使自己能警覺過來?那就是聽經聞法,佛在經上教導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不能一刻懈怠。古人說「三天不讀聖賢書,面目全非」,我們今天天天在讀,還是面目全非,不像聖賢人的樣子。讀是讀、聽是聽,起心動念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情,這怎麼得了!對於佛所說的六道的情況,《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所說的地獄的狀況,我們看了毫不在意,好像與自己完全沒有關係。實實在在講,我們今天已經到麻木不仁的狀態之下。還有沒有辦法救?誰來救我們?得救只有一條路,自己要有警覺,你才能得救;你自己沒有警覺的心,諸佛菩薩都幫不上忙。

  苦樂是最現實的;我們如果講世出世間法,講真妄、講邪正、講善惡、講是非,都還講得太高了,利害苦樂是最現實的,最現實的都疏忽,說那些都變成玄學,都變成空談,不切實際。我們將自己一層一層往上提升是有必要,首先我們要懂得苦樂、懂得利害,然後才知道趨吉避凶、離苦得樂。所以一定要曉得,名利、五欲六塵這種享受是苦,決定不是樂,世出世間聖賢人沒有一個不遠離它。佛在經上尤其說得好,「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說得這麼清楚,你要是貪著,你怎麼能離開地獄?這五類,世間人以為是樂受。貪著一類你就要墮地獄,如果五種完全都貪戀,那還得了?你的墮落就在眼前,已經不遠了。但是還沒有落在地獄之前都還有救,只要你回頭,回頭是岸;你要不肯回頭,那就沒救了。地獄三途,諸位一定要曉得,墮落很容易,出頭很難,太難太難!佛菩薩絕對不是用這些話嚇唬人的,如果我們以為,佛菩薩用這種手段來勸我們斷惡修善,這是一樁好事情、好話,但是它不是真的,你這麼想完全錯了。佛在《金剛經》上說,佛的言語是真實語,「如來是實語者」,實就是真實,決定不虛;「是真語者」,真是決定不假;「如語者」,所說的跟事實真相完全相符合,佛不會誇大,事實是怎麼樣子佛就怎麼說法,一絲毫誇張都沒有,這叫如語;「不誑語者」,佛的話決定不欺騙人。我們想想,凡是欺騙別人,決定有意圖;佛對於一切眾生沒有希求,那為什麼要欺騙我們?沒有欺騙我們的道理在。所以佛的話是真誠的言語,我們一定要相信。

  佛菩薩常住廣大法性之中,一切諸法裡頭唯有法性最真實。他的言語、他的行持都從法性裡面生的,言行都跟法性相應,法性就是真心、真如。我們凡夫一切念頭、言行是從意識裡面生的,佛說意識是妄心,不是真心,意識裡頭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所以才造作六道輪迴,所以才受這麼多苦報。對於苦與樂,我們都沒有能力辨別,都把它看錯了,以苦為樂,真正的樂自己是一無所知,所以佛在經上才說「可憐憫者」。眾生可憐憫,什麼事情可憐憫?就是這樁事情,連苦樂都看錯、都看顛倒了。我們今天學佛,當然最上乘的,也像諸佛菩薩一樣,住在廣大法性之中,這也是諸佛菩薩講經說法的目的之所在,他對我們的期望。『住於廣大法性中』,也就是這個經裡面所講的入法界,「住」就是入,「廣大法性」就是法界。什麼法界?佛菩薩的法界,一真法界,不但不是六道,連四聖法界也不住。

  這是妙眼天王他修學這個法門,他的法門我們在前面長行裡讀過,「觀察一切眾生樂」,幫助一切眾生把這個樂向上提升,提升到佛菩薩的真樂、佛菩薩的大樂,他從這個地方修行證果。我們讀了之後,要向他學習,我們從哪裡下手?勸一切眾生念佛求生淨土。念佛功夫得力,寂滅樂就現前。有沒有功夫得力的?有,我們在念佛堂裡面看到過,功夫得力的人在念佛堂裡面不疲不倦,念得法喜充滿,他得樂。功夫成片,功夫得力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住於廣大法性之中,就是入佛境界,這在此地就不必多說了。我們自己念佛,放下萬緣,放下萬緣是放下世間種種樂,那個要放下;要提起「聖寂滅樂」,清淨寂滅樂。自己這樣修法,也以這個方法勸化別人,這就是我們向妙眼天王學習的地方。再看底下一首:

  【如來出現遍十方。普應群心而說法。一切疑念皆除斷。此妙幢冠解脫門。】

  妙寶幢冠天王,他所修學的法門是「隨諸眾生種種欲解令起行解脫門」,在讚頌報告裡面說出他修學的成就。第一句是讚歎,『如來出現遍十方』。這一句就看我們認不認識了,認識得最清楚、最明顯的代表人物就是善財童子。我們要細心去思惟觀察,善財童子之所見,盡虛空遍法界無非是如來出現,確確實實只有自己一個人是凡夫。所以在菩提道上沒有同參同學,一切眾生都是善知識、都是善友;五十三參裡面講的善知識、善友,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的老師,人人都是我的老師,一切眾生都是我的老師,都是諸佛如來示現的。所以善財一生當中能成無上道,道理就在此地。諸佛如來示現一切境界、一切人事物,天天在教化我們,讓我們在其中覺悟。

  第一個,我們要懂得相有性空、事有理無,我們才懂得怎樣處事待人接物,如理如法,而心地清淨,絲毫沒有染著。你要不了解這些事實真相,你就做不到。事實真相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識都是空寂不可得。《金剛經》上講的三心不可得,那不是真心,真心裡頭哪裡有什麼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現在未來是識心,我們講妄心,妄心也不可得。楞嚴會上一開端,世尊對阿難尊者「七處徵心」,這古人所判的,那個心,世尊沒有跟他講什麼真心、妄心,心在哪裡?阿難比我們聰明,還說了七個地方,我們沒有這個能力,說不出來。無論是真心、是妄心,都不可得。真心所現的相分,識心所變的相分,你要記住,能現能變不可得,所現所變的怎麼可能有得?也不可得。以一切不可得的心來生活、來處事待人接物,那就是住於廣大法性中,你自性裡面的清淨平等覺就現前,我們常講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逐漸逐漸向外透了。這是「如來出現遍十方」,我們要有慧眼,要能認識。

  這種種示現做什麼?『普應群心而說法』。「群心」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說一切眾生,芸芸眾生,這個大家好懂,這個意思淺;更深一層的意思,是說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不是一個心,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從早到晚妄念無量無邊,那叫群心,這個意思就深。所以四弘誓願裡面有自性的四弘誓願,「自性眾生誓願度」,那不是說外面。自性眾生是什麼?就是自己的妄念,一個妄念就是一個眾生,眾緣和合而生起的;我們的妄念無量無邊,那叫自性眾生。如來的示現,最重要的是要度我們自性眾生,「普應群心而說法」。我們自己要懂得,斷自性的煩惱,修自性的法門,成自性佛道,度自性眾生。能自度而後才能度別人,這裡頭一定要懂得自他不二,你才能夠平等得度。如果你這裡面分自分他,執著有自有他,給諸位說,自他都不能得度。你所修的充其量是一點小善而已,修一點善法,種一點善因,果報是六道有漏的善報,與法性不相應。為什麼與法性不相應?你沒有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就與法性不相應。依照佛法修學,乃至於講經說法,說得天花亂墜,還是六道裡頭有漏的福報。你持戒,你修定,你弘法利生,只要沒有離開分別執著,全是六道裡面的事情,這個道理要懂!真正離開妄想分別執著,這才出離六道,出世間。但是世間跟出世間是一不是二,因為你要有個世間、有個出世間,你又分別、又執著了,佛法修學難就難在這個地方。我們說個大家容易懂一點的,事上有分別,理上沒有分別;相上有分別,性上沒有分別,這是方便說法,對初學人講,你好懂,你還能接受。再給你說真話,理上沒有分別,事上也沒有分別,性上沒有分別,相上也沒有分別,這個話你就難懂,你就無從下手,這是高一層的境界。必須入這個境界,你才真正得受用,那就是聖寂滅樂,那就現前了。不入這個境界,佛菩薩那種受用你沒辦法體會,沒辦法想像。所以諸佛菩薩隨類化身、應機說法,對誰?對我們一個人。

  『一切疑念皆除斷』,我們的疑、我們的念太多太多了,這兩個字就是見思煩惱,「念」是貪瞋痴慢,「疑」是對世出世間一切法,因為你不通達、不明瞭,不了解事實真相,怎麼會不懷疑?尤其是對於聖教,超出六道,超出十法界,超出我們自己的常識,我們自己的心智都達不到,佛給我們說,我們怎麼會不懷疑?所以要斷除一切疑念,上面加個「一切」,這個疑念範圍更廣,不僅是六道、十法界,乃至於一真法界裡面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妄想沒斷盡,妄想就是無明。所以說,一切疑念皆斷除,這是什麼果位?圓教如來的果地。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無明沒斷,那個疑念還沒有斷乾淨。諸位從這個地方去觀察,這裡面所有一切的天王都是諸佛如來示現的,不是普通人,不是一般的法身大士,是諸佛如來示現。

  我們幾時能從這個地方覺悟過來、省悟過來,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都是諸佛如來示現的。如果有這個認識,有這麼一個肯定,你所修的就是普賢行;你要沒有這個認知,普賢行跟我們距離太遠了。你要是說「明明他們是凡夫,他們天天在造業」,那是你的煩惱起現行,你的業障起現行。我們在大乘法裡面學了這麼久,應當有所體會,佛在經上說得這麼清楚,十法界依正莊嚴唯心所現,心是什麼?心就是如來,心就是佛,心現的豈不是如來現的嗎?諸位細細想想,心現的豈不是諸佛現的嗎?他種種造作、種種示現,那是演戲給我們看的;他作善、他造惡,表演給我們看,給自己看,我自己在這裡頭覺悟,在這裡頭省悟過來。我們這樣修學,這就是善財童子,真修!禮敬諸佛是一切恭敬,看任何一個眾生,他真的是佛,他不是假佛。你對於一切眾生,你只有稱讚,就像經上所說的,你看到他行善,利益眾生種種善事,讚美;種種惡事,那是來教訓我自己的,我們見了要知道回頭,自己知道應該怎麼做法。善財童子一生能成佛,就是這麼個道理。我們學佛,生生世世不能成就,還在搞輪迴,錯也錯在這裡,我們的念頭沒有轉過來。

  真正修行,肯定凡夫只有我自己一個人,除我自己之外,都是諸佛如來示現的,都是教導我的,都是來覺悟我的,都是為我而說法的,《華嚴》講到最究竟處就在此地。所以普賢十大願王教誰?教我一個人的;在《華嚴經》上是教善財童子,善財童子代表大乘學人。我們對人怎麼能不尊敬?怎麼能不愛護?慈悲就是真誠的愛心。我們對諸佛如來如何能夠欺騙?欺騙任何一個眾生就是欺騙諸佛如來,他們是諸佛如來示現的。經義甚深!真誠到極處,一切疑念才能斷除;我們還有一絲毫的虛妄,一切疑念就決定不能斷除,不但不能斷除,還天天在增長。我們學佛的人,你看有許多學佛的同學對經典懷疑、對聖教懷疑、對修行懷疑,我要照佛這樣做法,對我有利益嗎?有好處嗎?好像得利益是別人,自己的損失太大了。這都是疑慮在作祟,妄想執著在起作用。我們生活在妄想執著裡面,生活在一切疑慮裡面,這是大障礙,這個障礙不除,我們什麼時候能成就?

  菩薩在此地為我們做個榜樣,隨順眾生種種欲,這從事上講,「普應群心」就是隨順種種的欲念。隨順當中要明瞭,解是明瞭,了解事實真相,這就是此地講的「說法」。說法不一定是言說,大家知道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我們眼前又何嘗不是六塵說法?一切世間都是六塵說法,只是你自己能不能看得出來,你能不能體會,你能不能覺察,全是六塵在說法。我們什麼時候離開過如來?離開過諸佛?從來沒有離開過。諸佛如來時時刻刻、在在處處圍繞在我們的身邊,可惜我們不認識,我們把他當作凡夫看待,我們把他當作妖魔鬼怪看待。所以自己無量劫來,生生世世修學,不能夠證果,不能夠契入法界,不能體會佛菩薩的教誨,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錯在這個地方。如果我們能夠隨順佛菩薩的教誨,隨順一切眾生的欲念,在這裡面修真誠心、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正覺心,真正覺悟。善財童子的修行,清涼大師一句話給我們點醒,「歷事鍊心」。歷是經歷,事是一切人事物,鍊什麼心?鍊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覺悟的心、慈悲心,都在一切人事物當中去歷鍊。

  隨順法性,隨順真如,而不隨順自己的煩惱,不可以隨順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我們是因為過分依賴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不能契入佛的境界,無量劫一直到今天,依舊在六道輪迴打滾;如果再說得明白一點,是在三途裡頭打滾,我們錯在此地。所以讀這些經文,確實給我們高度的警覺,讓我們深深體會到法界原本是一真,現在還是一真,就看你認不認識。怎麼認識?離開妄想分別執著你就認識,你就體會到了。這個時候心裡沒有一個雜念,真是惠能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塵埃根本就沒有,哪來的塵埃?世間人所說的塵埃,塵埃就是法性,戒定慧是法性,貪瞋痴也是法性,天堂是法性,地獄也是法性。契入這個境界,法法平等,平等是真法界,一真法界。但是天堂、地獄相有沒有?有,相有;相平不平等?相平等。理平等,事平等,性平等,相平等。一切眾生為什麼在這裡起妄想分別執著?他沒有見到事實真相;換句話說,他心不清淨,他的心被妄想分別執著污染了。離開妄想分別執著,他就恢復自性,禪宗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今天大家在一起,天天薰習,時時刻刻不離,我們才有救,我們才能夠回頭,才能覺悟。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