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講述菁華  (第一六三集)  1999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45-0163

  請掀開經本,知足天長行第八句:

  【金剛妙光天王。得堅固一切眾生菩提心令不可壞解脫門。】

  天王所修學的法門,也正是我們現前最迫切需要的。我們修學能不能成就,關鍵就在能不能堅固自己的菩提心。「菩提」是梵語,意思是覺悟,『菩提心』就是一個覺而不迷的心。能夠常常保持覺而不迷,這個人就是佛、就是菩薩。凡夫的心跟這個恰恰相反,迷而不覺,這才變現出六道的境界,永遠沒有辦法脫離生死苦海。學佛,我們在佛經裡面讀到,決定不是這一生、這一世,而是生生世世無量劫來的薰修。結果怎麼樣,我們自己比誰都清楚,還落得如此地步。原因在哪裡?說實在的話,佛在經上常講「忘失菩提心」,真正的原因就在此地。所以我們要效法金剛妙光天王,他的德號裡面充滿了智慧,『金剛』就是他所修得『令不可壞』,『妙光』就是菩提心。而他修的,我們要特別留意,決定不能夠疏忽的,『堅固一切眾生』。可見得我們修學跟他不一樣的地方,就在這一句裡頭,我們之所以修學不能成就,關鍵也在這一句裡頭,他有我們沒有。我們念念是為自己菩提心,所以菩提心永遠見不到。為什麼?念念為自己就是迷惑心,與菩提心恰恰相反;換句話說,我們以迷惑顛倒這種心發菩提心,菩提心怎麼能夠發得出來?由此可知,遠離迷惑顛倒,菩提心就現前;換句話說,必須要把自私自利、分別、我執放下。我們天天都在勸導,天天都在互相勉勵,效果不彰,原因就是我們的執著太堅固,不能放下,不肯放下,麻煩在此地。我們心發不起來,道業不能成就,不但在行門裡面不得力,解門裡頭亦復如是,也不得力。

  菩提心,《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講得很詳細,佛說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是世尊在經裡面跟我們講的菩提心。佛講了三個,這三個是有體、有用,至誠心是菩提心之體,深心是菩提心的自受用,迴向發願心是菩提心的他受用。自受用一定是從他受用那邊來的,所以妙光天王他得的是「堅固一切眾生菩提心」,成就自己的菩提心,很值得我們做參考。尤其是對初學的人來說,常常勸別人,逐漸逐漸就勸了自己。勸別人,自己做不到,但是勸人的心很誠懇,勸久了,自己不知不覺他就做到。潛移默化,潛移默化不是對別人,對自己。到自己真正契入境界,才曉得佛這種教學方法的巧妙,幫助我們契入。所以我們要想很快的入佛境界,我早年學佛,第一天見章嘉大師的面,我就提出這個問題,有沒有方法讓我們很快入佛境界?他老人家教給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我向他老人家請教,從哪裡下手?他教我布施,頭一天見面,他教我的方法。教了、學了要真幹,然後你才能夠悟入;只是聽、只是講,不能落實,你永遠入不了境界。

  菩提心它的性體是至誠心,這佛說的;真誠到極處叫至誠,至誠心就是真如本性,就是真心理體。至誠不是修得的,是我們自性本具的。我們現在迷惑了,完全違背了真誠,流落到十法界,流落到六道,更不幸的流落到三途。三途在哪裡?三途就在現前,一念貪愛是餓鬼,一念瞋恚是地獄,一念迷惑是畜生。不要看我們現在樣子還像個人的樣子,如果你三毒煩惱沒有消除掉,一轉眼這個身就變了形狀,就換成三途苦難之身。人間,我們遇到這些天災人禍算什麼?不算災難;墮落在三途,那才是真正的災難。由此可知,至誠心裡面沒有三毒,所以三毒不是真的;至誠心裡面沒有是非人我,是非人我也不是真實的,為什麼?真實心中沒有這些東西。

  唐朝時候,禪宗惠能大師證得了,他告訴我們,真實心中「本來無一物」,所以有一物,那個心就不真、不誠。六祖大師的話,我們千萬不要誤會,本來無一物是不是就空了?你要這樣去會你就錯了。本來無一物,那明明有十法界依正莊嚴,有一真法界諸佛國土,我們要問這是不是一物?不但是一物,無量無邊的物,唯心所現。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這些相都是真實心中變現出來的,唯心所現,它怎麼沒有一物?這個道理深,決定不能錯解了。能現的心它本來無一物,因為本來無一物,它所以能夠現一切物,本來無一物是這個意思;雖然現無量無邊的境界,這一切境界相有體無,所以還是本來無一物。相有是幻有,不是真有,所以虛空法界森羅萬象還是無一物。《金剛經》上給我們透了點消息,我們要從這個消息當中去體會。經上說「三心不可得」,給我們說明一樁事實,能得的心無一物,所現的境界唯識所變,識就不是真心,識是妄心,還是本來無一物。能變的妄心,八識五十一心所,這是能變;所變的,十一種色法,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這諸位都很清楚。佛菩薩將虛空法界一切諸法歸納成這兩大類,色法十一個,不相應行法二十四個,這是所變的境界。這些境界,《金剛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了不可得,你以為真有?這些夢幻泡影存在的時間多久?「如露亦如電」。這個意思,我們在這部經前面跟諸位詳細介紹過。所有一切現相都是剎那生滅;剎那生滅,它存在的時間幾乎可以說不存在,因為時間短,時間極短,短到不能存在,所以佛才告訴我們「一切法不生不滅」。這裡頭尤其值得注意,關鍵的字眼就是「不生」,一切法不生,不生哪來的滅?這個事實真相我們沒有辦法了解,所以至誠心總是不能現前,菩提心總是發不出來,怎麼發也發不出來,無論你用什麼功夫,跟菩提心還是隔得很遠很遠。

  所以我們在經論裡面看到,人天沒有菩提心,聲聞、緣覺沒有菩提心,權教菩薩也沒有菩提心。什麼人有菩提心?《華嚴經》上圓教初住菩薩,所以初住菩薩叫「發心住」。《金剛經》上所講的境界是什麼境界?發心住的境界;《大乘起信論》裡面的境界,你們想想「大乘起信」,這是初住菩薩的境界。我們這個心怎麼能發得起來?可是要想入大乘果地,你沒有菩提心不行!再跟諸位說一句老實話,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是大乘,是一真法界,所以不發菩提心,念佛不能往生,這就是說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我們也許看到,有不少往生的有很多瑞相,瑞相不能證明他往生。為什麼?如果來生得人身,在人間有大福報,他有瑞相;生天有瑞相,人來生轉到人天受大福報都有瑞相。甚至於你們說,留的有肉身,留的有很多舍利,都不能證明他往生。怎樣才真正證明他往生?走的時候他見到佛來接引他,見到西方極樂世界殊勝的境界,那個決定往生。所以往生的條件,第一個,走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地真誠到極處,他的菩提心是真發出來了。

  真誠心這麼難,為什麼他能,我們不能?他的心全是佛心,不是輪迴心,不是凡夫心,全是佛心。佛心是什麼?大乘教裡面給我們講,佛心是平等心,清淨平等那就是真誠心。念佛堂堂主常常說一句口頭禪,「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菩提心就現前了。有一絲毫放不下,有一絲毫憂慮牽掛,西方極樂世界就去不了。為什麼?你不是菩提心。諸位要知道,《無量壽經》諸位現在天天都在念,往生的條件寫得很清楚,三輩往生,你看看佛怎麼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我們今天只有一向專念,上面那一句沒有,所以不能往生,人家給你的條件你只做一半。那一半也很不容易做到,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專念阿彌陀佛,我們做到沒有?我們今天念佛,實在講,懷疑、夾雜、間斷,所以這個一半也沒有做到,怎麼能往生?不是佛不慈悲,佛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條件擺在此地。由此可知,世尊當年在世講經說法,講《般若經》二十二年,幾乎佔他老人家一生弘法時間的二分之一,所以般若是佛法的中心,是佛法最重要的課程。《般若經》講什麼?般若教你看破。你為什麼放不下?因為你沒看破。你看破之後自然就放下,不必人教,不必人勸,你把這些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放下就是本來無一物,就放下了;有一物就沒放下。徹底放下,超越十法界作佛去了,真心現前了。

  在《無量壽經》裡面,世尊給我們講「清淨平等覺」。世尊講了三個,我唯恐同學們還不清楚、還不明瞭,囉嗦又加了兩個,前面加一個「真誠」,後面加一個「慈悲」,我說了這五個心。五個心就是一心,任何一句都圓滿具足其餘的四句。什麼叫真誠?清淨是真誠,平等是真誠,正覺是真誠,慈悲是真誠。什麼叫慈悲?真誠是慈悲,清淨是慈悲,平等是慈悲,正覺是慈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誰懂得?一般人講,你有慈悲心、有愛心,他這個慈悲愛心裡頭不真誠、不清淨、不平等、不覺悟,這個慈悲佛法裡頭也有說,叫愛緣慈悲。這個慈悲,是六道眾生他們理念當中的慈悲,跟佛菩薩講的慈悲不一樣。佛菩薩慈悲裡頭有真誠、清淨、平等、覺,凡夫慈悲裡頭沒有這些東西,所以他的慈悲不是菩薩的慈悲,不是佛的慈悲。這是什麼叫真誠心,我們要搞清楚、要搞明白;做不到那是另一樁事情,先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不可以誤會,對我們修學就有好處。

  如何恢復我們菩提心的性體?修!所以至誠心是屬於性德,但是深心跟大悲心,或者是說迴向發願心,那是修德,我們從修德裡面去開顯性德,這是佛教給我們的方法。什麼叫深心?古人的解釋很簡單,但是意思太深;話我們聽得懂,我們體會得很淺,不夠深度。他的解釋,深心是「好善好德之心」,這個話我們聽得懂,喜歡善、喜歡道德。但是我們這個喜歡,喜歡善、喜歡德很淺,不夠深度。所以善有淺深次第不同,德有大小厚薄不一樣,我們涉入的太淺太淺了,真的是皮毛,一分都沒有契入進去。什麼原因?還是自私自利在作祟。我們講好善好德,首先要把自己擺在第一位,於我有沒有好處?於我有好處的善德我就幹,於我沒有好處的善德我就不幹。不但不幹,別人行善還障礙,還要嫉妒,還要想辦法把它破壞,造無量無邊的罪業。

  中國古聖先賢教給我們「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美就是善,我們對善惡兩個字能認識清楚嗎?實在講太難了。不但善惡認不清楚,連自己切身利害都糊塗。早年我親近李老師,李老師常講,常常叮嚀囑咐我們要開智慧,要有能力辨別真妄、邪正、是非、善惡、利害;他說得非常好,你有能力辨別,你智慧就開了。現代人不但沒有能力辨別真妄、邪正、是非,他說連個利害都不能辨別,哪些對自己有利益、哪些對自己有害,都沒有能力辨別。對於利害不能辨別,就是佛經裡面所講的一闡提,「一闡提」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沒有善根。這種沒有善根的人,孔老夫子不教,佛慈悲,佛還是教他,還不捨棄他。在小乘法裡面,大乘權教裡面佛捨棄,佛不教這個眾生,可是在大乘實教裡面,佛沒有放棄他們,「佛氏門中,不捨一人」,真正慈悲到了極處。現在我們想想真難,對自己切身利害不知道,盡幹害自己的事情,以為自己得利益,實際上自己受害。

  我們再仔細觀察佛菩薩,佛菩薩的存心我們不知道,可是表現在外面,佛菩薩的儀容,佛菩薩的風度,佛菩薩的言辭舉止、生活行為、處事待人接物,我們從這裡頭去觀察,所有經論裡都有詳細的記載,這是我們很好學習的功課。你果然學會了,你就會生活,為什麼?生活當中你懂得修學,工作裡也知道怎麼修學,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都是菩薩學處,都是大方廣佛華嚴。六根接觸的地方,正是宗門悟入人所說的「頭頭是道,左右逢源」,這是入佛的法界,佛法界在《華嚴》裡面講「不思議解脫境界」。他們能入,我們為什麼不能入?不能入,是障礙你沒有除掉,這個障礙,佛把它歸納為兩大類,煩惱障、所知障。你能夠把煩惱障擺脫掉,你就得正覺,你就超越六道輪迴;你能把所知障也擺脫掉,你超越十法界,到那個時候你就發現到真的,頭頭是道、左右逢源。所以深心,好善好德,一定要落實到大悲心裡面去,落實到迴向發願心裡面去。普賢菩薩告訴我們,菩提不離眾生,離眾生哪來的菩提?

  妙光天王就是妙光佛,就是妙光菩薩,決定不離一切眾生,他們真正知道一切眾生是自己。肯定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菩提心現前了,真的覺悟了,愛護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就跟照顧自己一樣。佛菩薩認識一切眾生是自己,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佛菩薩認識,眾生不認識佛菩薩。佛菩薩以真誠、善意、慈悲,照顧、幫助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不領情,一切眾生還要倒行逆施,不相信、不接受,還要加以毀謗、侮辱、陷害。可是佛菩薩的心有沒有退轉?沒有,佛菩薩決定沒有跟他計較。為什麼?佛菩薩的心清淨平等,佛菩薩沒有分別執著。如果有分別執著是凡夫,凡夫跟凡夫才會計較,凡夫跟凡夫才會有爭執。佛菩薩跟凡夫在一起決定沒有爭執,凡夫要爭,佛菩薩讓。我跟諸位講過,要學讓,禮讓、忍讓、謙讓。有人說很難做到。因為你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你很難做到;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本來如是!諸佛菩薩在六道十法界裡面示現,示現種種身行,為一切眾生表演示範,無不是禮讓、忍讓、謙讓。佛菩薩決定不會怪凡夫,為什麼?煩惱習氣重,沒有接受聖賢教誨,所以他才有過失。佛菩薩慈悲教誨,他不肯接受,是他的緣沒有成熟,而諸佛菩薩很有耐心,生生世世一個人也不捨棄,這一生他不能接受,跟他結個善緣,來生;來生還沒有緣,後世。所以諸佛菩薩總是以一昧真誠心、圓滿的善意,慈悲愛護,你接受,我幫助你,不接受還是幫助你,這是我們要懂得、要明瞭的,要向佛菩薩學習的。

  我們見到、聽到一切眾生有苦有難,盡心盡力的幫助他。出家人在物質上沒有辦法幫助人,我們沒有從事於生產事業,哪裡有錢財幫助人?但是出家人可以應用自己的影響力,勸導有能力的人發心。所以出家人幫助一切眾生,勸化,為社會大眾,把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向大家講清楚、講明白,希望個個人都覺悟、都回頭,這一回頭,自自然然就斷惡修善,自自然然就能夠捨己為人。念頭一轉,一個人一生命運就改變了;你沒轉的時候,你的命運是被業力主宰。念頭一轉,我再不為自己了,自己就沒有了,活在這個世間幹什麼?為眾生的。活為眾生,死為眾生,穿衣吃飯為眾生,點點滴滴無一不是為眾生,那你就是乘願再來。

  轉業力為願力,轉自私為一個純粹為一切眾生服務,諸佛如來應化在世間是為眾生服務的。世間也有些聖人知道,人生以服務為目的,為眾生服務最快樂,他為什麼不能作佛、作菩薩?為眾生裡面還有帶著自己,所以他還是六道凡夫;為眾生裡頭沒有自己,那是佛菩薩。為一切眾生,百分之九十九為眾生,還有一分為自己,還是凡夫;千分之一為自己,萬分之一為自己,億分之一為自己,都是凡夫,不是聖人。超凡入聖,為自己的念頭斷得乾乾淨淨,沒有了。我們努力在這裡學佛法為什麼?為眾生,不是為自己學的;念佛堂日夜念佛為誰?為眾生,不是為自己念的。這才能真正幫眾生的忙,真正迴向發願才管用。沒有這樣的心行,念經迴向超度別人,你念的管用嗎?曾經有人問過我,他印送經書有沒有功德?我要跟他說真話,那就像達摩答覆梁武帝一樣,「並無功德」,你印再多的經書與功德不相干,有福德。功德可以了生死、出三界,福德不行。可是福德跟功德差別在哪裡?有自己就是福德,沒有自己是功德。譬如你印經書,如果印經書完全沒有自己,那是功德。他還要問功德大不大,可見得他自己沒有忘掉,「我的功德大不大」,所以他沒有功德。真正是利益眾生,把自己完全沒有了,他就不會問這句話了。這些道理,我們一定要曉得。

  在世法裡面,老子說過,說得好:別人以善意對我,我要以善意對人;別人以不善對我,我還是以至善對人;別人信我,我也信他;他不信我,我還是信他。世間的聖人,聖人是明白道理的人,他們的觀念、他們的思想、他們的行為,跟社會一般人確實不相同,我們應當學習。一個圓滿的善心、圓滿的愛心、圓滿的成人之美之心;我說圓滿,決定不能被人破壞,那就圓滿。我們以善意對人,人家以不善對我;我們以愛心對他,他以惡心對我;我們幫助他,他還要毀謗我們,如果我們有這個念頭,已經就不善。為什麼?《金剛經》上說得好,四相還沒有忘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還統統具足。具足四相是凡夫,不覺;四相斷了那是聖人,那是覺悟的人。所以四相破了,真正破了,入聖人的境界。《金剛經》上有相似位、有真實位,相似位是小乘四果四向,大乘權教菩薩,是相似位的離四相;真實位當中離四相是圓初住以上。我們要努力,縱然在一生當中真實位不能夠證得,相似位一定要有;相似位都沒有,我們這一生又要空過了,換句話說,依舊是搞六道輪迴。往生,說實在的話,不容易。在所有法門裡面,這是最容易修的法門,最容易成就的法門,為什麼說不容易?你的心不真,你用的是妄心,也就是說你沒有菩提心,所以念佛不能往生。

  菩提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都難!可是我們也看到許多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的一些老太太、老公公,他們念佛真往生了。諦閑法師,他那個做鍋漏匠的徒弟,沒有文化水平,他真往生。你們有從東北來的,哈爾濱極樂寺修無法師,也是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的人。沒有出家之前他做泥水匠,那個工作都很苦,靠勞力生活,出家之後只知道一句阿彌陀佛,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人是個粗人,沒有念過書,沒有受過教育,但是人的心地非常慈悲,樂意幫助別人。他那一句佛號念得也往生了,真往生了,不是假往生。那我們要問,他懂不懂什麼叫菩提心?他真不懂,他真的講不出來。他有沒有發菩提心?他真的發了菩提心。處事待人接物一味真誠,一絲毫虛假都沒有,一切為眾生服務,確實沒有夾雜自己一點利害在其中,他沒有學他就會,這樣的人也不少。我們怎麼樣?學了都不會,人家不學也會,所以他往生。

  於是我們知道,往生有兩種人,實際上這兩種人,佛菩薩、祖師大德都講過,一種上根利智明白人,真正通達明瞭,他做到了;另外一種是下下愚人,他什麼都不知道,老實,老實就是菩提心。我們怎麼樣?不老實,麻煩在此地。沒有上上根人的智慧,又沒有下下根的老實,所以我們怎麼搞都不能成就。這個問題,我們要回歸到蕅益大師的《彌陀經要解》,他在《要解》裡面講得好,讓我們聽了恍然大悟。他老人家的說法古人沒講過,他說一心一意只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他也不講什麼至誠心、深心、大悲心,他不講這些,這個東西愈講愈麻煩,愈講愈迷惑;他講得這麼簡單,一心一意只求西方淨土。你們想想,這是什麼心?只求西方淨土,一心一意,豈不是其他的都放下了嗎?身心世界一切都放下了,真心現前。蕅益大師這個說法,與經論裡面講法完全相應,沒有一絲毫違背。所以我們要懂得,一心一意專求淨土,我們還有夾雜、還有放不下的,那不是一心一意。一心一意難,專求淨土難,我們不是專,我們夾雜。

  我過去在李老師會下聽講經,只是乖乖坐在那裡專心聽,不准寫筆記,李老師指定我坐第一排第一個位子。為什麼不能寫?寫,心就不專了。最初聽經寫過幾次筆記之後,被他叫到房間裡教訓一頓,不可以寫。以清淨心、真誠心聽,聽了有悟處,那才是你自己的;你記,全部記下來,別人的,不是自己的,將來拿著筆記去講,講的是人家的,不是自性裡頭流出來的。所以他教我的是,你要覺悟、要開悟才行。我懂得他的意思,所以放下了。我跟他十年沒有寫過筆記,只是專心聽講,求開悟。怎麼會開悟?專就會悟,雜就不會悟。念佛,專才能得一心,夾雜你怎麼會得一心?聽經,專就能開悟,夾雜就不能開悟,一個道理。佛法如是,世法也不例外,你看外國一些科學家、發明家,他用心專,所以他才領悟這些物理的道理,他才能有發明;他要是胡思亂想、要是夾雜,決定就不可能,世出世法一個道理。所以蕅益大師講的話好懂,也不容易做到;真正要做到,就是覺明妙行菩薩講的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那就成功了。

  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學佛,唯一的一個願望是往生西方淨土;要想往生西方淨土,一定要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哪裡?《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就是阿彌陀佛,依教奉行。世出世間一切法都要放下,你求生淨土的心才堅固,求生淨土的心才不可破壞。如果別人說,你念佛雖然不錯,再加上禪宗的方法就更好,「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你堅固的道心被破壞,為什麼?夾雜禪在裡頭。「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不錯,永明禪師說的,永明是我們淨土宗第六代祖師。他說這個話,對誰說的你要曉得,不是對念佛人說的;對念佛人來講,就把你念佛功夫破壞掉了。他對什麼人講?對參禪人講的,看到參禪不能成就,勸你參禪再念佛,禪不能成就,淨還可以成就,是這個意思。參禪不能解決問題,跟淨土結個法緣,跟阿彌陀佛結個法緣,這是幫助他,我們千萬不要錯會了意思。你走的是一條正道,直通西方極樂世界大道,再搞禪走岔路,你不就麻煩了!所以你把祖師的意思錯會了,他這個話不是給你說的。

  佛在經上所講的,佛說的經多,為什麼佛說這麼多經?因為眾生根性不相同,機緣不一樣,說種種法門度種種眾生。你再在經典上去看,眾生得度都是依一個法門;此地都是一樣,你看這麼多天王,每個人都從一個法門得度的,沒有說他修兩個法門、三個法門得度的,沒有。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門門都是解脫門。解脫門就是成佛之道,解除了妄想分別執著,脫離了六道十法界,這叫解脫,所以解脫就是成佛、就是證果。門門都解脫,門門都成佛,門門都證果,我們只能夠走一個門,決定不能走兩個門、三個門。《華嚴經》上這樣的展示給我們看,我們還能不覺悟嗎?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才能夠得成正果,你要搞兩門、三門錯了,大錯特錯了。

  淨宗法門,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我還聽說,人在往生的時候,念幾聲佛號,再念念大悲咒,再念念觀世音菩薩,這搞亂掉了。這是那個亡人很不幸,遇到些冤家債主來把他擾亂,來找他麻煩。所以我們要相信佛的話,相信祖師大德的話,選擇這個法門決定不改變,一生專修專弘。等到你智慧開了,大開圓解了,一切法門你都通達,經上字字句句就像作文章題目一樣,你拿到這個題目自然會作、自然會行。圓解不開,那怎麼行?圓解不開,一生要跟著別人走。要想大開圓解,沒有別的方法,就是一門深入,一味利益一切眾生。學佛的人,不論在家、出家,總要常存「正法久住,普度眾生」,要存這個心,出家、在家都要存這個心,我們這一生不會空過。普度眾生就是無條件、無私的為一切眾生服務,能存這個心,我們心同佛、願同佛,解行當然同佛,這個菩提心才真正不可壞,沒有人能破壞,魔王對你也沒有法子。魔很可愛,他到不能動搖你的時候,他就改了主意來護法,他就來幫助你,可見得魔還懂利害。有緣障礙,他想盡方法來障礙;到沒有緣分可以障礙,他就搖身一變來護法。所以我們自己,總而言之,要知見正,要解得深、解得廣,我們的行才有力量,果才堅實。今天我們讀妙光天王他所修、所證的這個法門,對我們現前修學階段來說非常有幫助,我們應當要學習,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