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般若的核心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一集)  2022/4/13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61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第八十頁。最後一行:

  【六四、別詳 示會歸性體 示應離名字相持】

  我們接著看經文,在八十一頁,第一行:

  【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這段經文是『別詳』,就是再個別來詳細給我們開示,『示會歸性體』,就是從相體會,回歸到性體。因為相是從性所生出來的,所以要回歸到性體,不要只是執著在相上面,要知道會歸性體。要怎麼「會歸性體」?佛給我們開示,『示應離名字相持』,我們要依佛的開示來受持,應該「離名字相」來受持,不要執著在這個名字相上。名,它是一個假名,它是一個工具,執著在名字相,我們就無法見性。我們凡夫為什麼不能明心見性?就是因為著相。第一個,佛給我們開示,應該離名字相來受持。佛給我們講金剛般若,我們怎麼來受持?就是要離名字相。

  『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佛對須菩提講也是對我們大家講,佛給我們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給我們講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前面講要安什麼名字我們才能受持,沒有名也不行,也需要這個名。在儒家也講,「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所以名也需要,所以一部經,這部經叫什麼名稱?不能說沒有一個名稱。所以就請問佛,這部經叫什麼名字?我們怎麼來受持?佛就講,這部經就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個就是這部經的名字。但是佛這段就是再給我們開示,這是這部經的名字,你可以用這個名字,但是你不要去執著名字。不能沒有名字,名字它沒有妨礙,名字需要。但是你不要去執著,關鍵是在你去著那個相,你就不能見性了,著在名字相上。名字相就像指路牌一樣,像我們開車,現在路都有路牌(路標),比如說我們上高速公路,你要往基隆、往台中、往高雄,它有個指路牌。指路牌是名字,但是你不能執著那就是你要到的目的,它是給你指個方向,你不要執著在那個地方,執著那個地方,那不是你要到的地方。所以佛說法善巧,「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關鍵在則非,「般若波羅蜜」。我們看《講義節要》:

  【一、『則非』,令離相,所以會性也。】

  佛,為什麼說這部經叫金剛般若波羅蜜,則非金剛般若波羅蜜?就是令我們離名字相,不要執著在這個名字相。知道這個名字,用這個名字,不要執著。所以離名字相,才能會歸性體。因為性無相無不相,性它沒有相,但是相是從性生出來的。

  【成佛由於修般若,而不知實由修「般若則非般若」也。】

  我們成佛,無論修哪個法門,都是由於要修般若波羅蜜。你沒有修般若波羅蜜,你不能成佛,沒有般若,你就不能到彼岸。此岸是生死,當中是煩惱,彼岸是涅槃,你沒有般若,你就不能從此岸到彼岸。所以我們從生死的此岸,要到達涅槃的彼岸,這個當中必須有般若。『而不知實由修般若則非般若也』,成佛要修般若波羅蜜,而我們不知道實際上由於修「般若則非般若也」。你是在修般若波羅蜜,但是則非般若波羅蜜,你不要去執著我在修般若波羅蜜,就不要執著那個相。

  【使修般若而未離名字相,則為四相具足之凡夫也。】

  『四相』是什麼?就是本經講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都是由我相發展出來。為什麼我們有四相?因為著相。你著一個相,誰去著?我。我,就有相對立的人,眾緣和合就是眾生相,執著念念不斷,叫壽者相,四相就具足了。我們再看第二:

  【二、「佛」之一稱,乃性相全彰之名。非同「如來」,但屬性德之稱。今曰『佛說』者,乃指般若則非般若。即名字以離名字也。明其雖不壞相,仍應會歸於性。】

  『佛』這個稱呼,『乃性相全彰之名』。「性相全彰」,是什麼?性跟相都有,稱「佛」,就是性相全部都彰顯。性跟相全部都彰顯,所以稱為佛。『非同如來』。我們看經典上有稱如來,也有稱佛。為什麼有的地方講佛,有的地方講如來?如果講「如來」,『但屬性德之稱』。如果講如來,它是專指性德(就是性體),就沒有講相,只講它的性。稱佛就是性跟相全部都包括了。『今曰佛說者』,你看這一段經文,「佛說般若波羅蜜」。這裡講「佛說」這兩個字,『乃指般若則非般若』,就是性相全彰。你說有沒有般若?有。有這個名字,這就一個相,你說出來就是一個相;但是「則非」,不執著那個相,那性跟相就全部彰顯出來,有性有相。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

  我們學習這個,一下子聽不懂,沒關係;體會不到沒關係,你能夠提點疑情,你慢慢去參,這樣才會開悟。所以禪宗,像會集《無量壽經》的夏老居士,他是大徹大悟的。黃念老在《莖草集》講,夏老師常常講話都講半句。為什麼講半句,不全部講?全部講會把你的悟門堵塞,要自己去悟。他只跟你點到為止,下面就要你自己去悟了,悟了才是你的。不然講了,都是佛的,那不是我們的。所以佛在這裡講的,也是一樣。江味農老居士他舉出這些《講義》給我們說明,還是要我們自己去修觀、自己去體會,這樣我們才會得到受用。為什麼佛要這麼說?講了這個名字,又教我們則非(則非就不是般若波羅蜜);明明就是般若波羅蜜,怎麼又不是?那個是叫我們不要去執著。我們大家從這個地方,好好去自己體會。我們再看:

  【三、般若無上之法,尚應離名字相,何況其他一切法。】

  『般若無上之法,尚應離名字相』。因為般若波羅蜜就是成佛之法,成佛之法是最可貴的,這個是非常可貴的,幫助我們成佛。雖然幫助我們成佛,但是不可以執著那個名字相。幫助我們成佛這個法,這個名字相尚且應該離,要離這個名字相,『何況其他一切法。』「其他一切法」,這裡講出一個般若波羅蜜,我們就要舉一反三,以此類推。所有的名字(名相)都是一樣,無論什麼名相、什麼名字,你不要去執著。我們中國老子都懂,「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它是個假名。所以我們為什麼離名字相,不要執著名字相?因為名字相它是個假名,我們給它安上去的。像這個叫毛巾,它自己說我是毛巾嗎?不是它說的,是我們給它,這個叫毛巾。如果給它安其他的名字,它就是其他那個名字,那你就不要去執著。我們中文叫「毛巾」,英文就不是,日語也不是。所以無論你用什麼名,它統統是假名。這個就是佛講的,佛說毛巾,則非毛巾;這個叫茶杯,佛說茶杯,則非茶杯。你任何一樁事情,所有的名相,就這個套上去,以此類推。你不能只有金剛般若則非般若,其他都不是則非,你這樣學就錯了。所以要舉一反三,以此類推。所有全部的名字相都是一樣這個原理原則,就是不要執著那個名字,它是個假名。不要執著,大家說毛巾,我也說毛巾,這個叫恆順眾生。大家都取這個名字,那我們就恆順眾生,不要我偏偏要另外取一個名字,跟你們不一樣的,那又執著了,又執著名字相了。所以,名我們也是需要,要去用,不要執著。不執著,你就不著相,你就不會有煩惱。為什麼煩惱那麼多?執著。所以「般若無上之法,尚應離名字相,何況其他一切法。」舉出這一法,所有一切法都是一樣的,那當然也是不能夠去執著。應該離這個名字相,你才能去體會性體。

  【四、不取法相,以修持一切法,則法法莫非般若。乃為『般若波羅蜜』。】

  這一條是講『不取法相,以修持一切法』,一切法,你修持無論哪個法門,『法法莫非般若』,任何一法都是般若。『乃為般若波羅蜜。』像禪宗參禪,它是般若,教下修觀是般若,密宗持咒是般若,律宗持戒是般若,修福也是般若,我們念佛也是般若。所以夏老講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般若的核心,好像剝蕉皮,剝到最裡面的核心,那是般若的核心。你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般若,般若的核心,這個是最直接的。我們現在念佛是跟妄想混在一起,所以妄想混在一起,般若就被摻雜了;如果我們沒有跟妄想混在一起,這是般若。但是我們念佛有時候會短暫的一、二秒鐘有般若,一、二句。六字洪名,這個六字洪名是阿彌陀佛從因地修行五劫的一個成果。這個名號代表他果覺的全體,他修行成果的全體。這是他修成就了,全體。我們以他的果覺做為我們因地的修因,這是最直接、最快的,這個叫果地教。一般通途法門叫因地教,你要修因證果。這個我們一般人不容易體會。

  所以黃念老很慈悲也給我們說明,用比喻。他說比如我們吃饅頭,北方人都吃饅頭。饅頭,如果你要從因到果,那手續很多,你怎麼樣才能做出一顆饅頭?你要找一塊地去種麥,種麥你要除草、要施肥、要去照顧,種麥。一段時間它長成,然後收割,打成麵粉,去揉、去做、去蒸,才一顆饅頭。從修因到證果這個過程,要多少時間、多少手續,你才能吃到那個饅頭。這個叫做通途的法門,從修因,從凡夫修行到成佛,必定是這樣的過程。現在已經有人把饅頭做好了,已經做好現成的,我們只要去吃就可以了。只是吃,你頂多花個五塊錢去買一個。你買一個現成的來吃,那不是很快嗎?你自己去種、去弄,我看要一年才吃到饅頭。所以用這個比喻,我們就體會到什麼叫果地教、什麼叫因地教。但這果地教有很多人不相信,他不能接受,哪有那個道理?沒有修因怎麼會得果?所以這是從果地做為我們修因的因心,你直接去複製他果地的。我們念佛就是Copy(拷貝),就是直接他的功德全部攬在我們這裡了。你就念,你不知不覺就成佛了,如染香人,身有香氣,不斷的薰、不斷的薰。淨土宗跟密宗都屬於果地教,這個非常圓滿,究竟圓滿,但一般人不了解。

  這句佛號,夏老講我們這句佛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果地覺攪入我們的識心(攪,攪亂的攪),我們八識的妄心佛號攪進去。我們念佛常常妄想又滲透進來了,但是我們念佛也可以滲透到妄想裡面去。一樣的道理,妄想能滲透到我們念佛這個心裡面,念佛也可以滲透到妄想;不過我們滲透進去就是比較短暫,希望這時間能夠加長。所以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也講得很清楚,「直饒空劫生前事,六字洪名畢竟該」。他是參禪,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禪師,晚年他來念佛,禪淨雙修,他講的開示都有禪機。禪淨雙修,就是永明延壽大師講的(淨宗六祖),「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老虎都已經很猛了,再加上兩隻角,那就凶猛了,這個形容比喻。「今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成佛就很快了。所以「直饒空劫生前事,六字洪名畢竟該」,六字洪名全部都包括了;又說「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亂心,我們心太亂了,真的是亂七八糟,佛號像清珠一樣,投進去。所以我們念佛,你老是能夠保持佛念,也不一定一句頂著一句追頂,你心裡老是有佛念,我們歡樂也念、痛苦也念、煩惱也念。如果你能保持這一念不要忘記,你在歡樂的時候,沒有忘記;痛苦的時候,在生病快死的時候,沒有忘記;在生煩惱的時候,也沒忘記;睡覺的時候,也沒忘記,時時刻刻有佛念,這個就符合一向專念。沒有念到一心不亂,可以往生,沒有一向專念不能往生。

  夏老講,你這句佛號始終不忘就是證(證果的證),你始終保持六字洪名就是在常寂光,你心裡有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在常寂光。我看了夏老他的開示,才體會到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第三時講的「常寂光處處現前,大願王塵塵契會」。我看到這一句,這個距離我非常遙遠,我現在這個凡夫,什麼常寂光處處現前!那是成佛了,才常寂光處處現前。「大願王塵塵契會」,講這個不是我的境界。後來看到夏老講這個才明白,原來你心裡有這句佛號,就是常寂光處處現前。你現在忘記了,忘記念佛常寂光斷了;你想起來再念,常寂光又現前了。所以你能夠保持這句佛號不忘,就是「常寂光處處現前,大願王塵塵契會」。夏老他也是大徹大悟,不然這個話他也講不出來。中峰國師是大徹大悟,夏蓮居老居士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不然他怎麼講得出來?不是過來人,他沒有辦法講得出來。他講出來,我們能夠體會、能夠接受了,他的就變成我們的了。阿彌陀佛的全部都變成我們的,他果地上的功德,都全部變成我們的。

  所以中峰國師講得很清楚,「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那講得很白了。阿彌陀佛在哪裡?我們自己就是阿彌陀佛。「彌陀教我念彌陀,口念彌陀聽彌陀,彌陀彌陀直念去,原來彌陀念彌陀。」念到最後你明心見性,原來自己也是阿彌陀佛。所以這句佛號是甚深般若,般若的核心,這個都是大徹大悟的人給我們講的,不然我們也不懂。一句佛號,我們念得若有若無的,也不知道這句佛號它的功德,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所以沒有這些明心見性的大德給我們指點,我們真的無法體會。我們聽到這些大德的指點,我們對這句佛號的信心就不斷的增長。所以我們要常常記住這句佛號,「苦樂忙閒莫停聲」。佛號不斷,佛光不斷,我們要常常記住,我們要把它當作一種口號來講。我們常常想得到佛光注照,你要得到佛光注照,佛聲不斷,佛光就不斷。我們這段經文學習到這裡,我們再看下面:

  【六五、示應離言說相持】

  佛給我們開示,應該離言說相,言語這個相要離。請看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這段經文,就是佛給我們開示應該離言說相。在《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講,你聽經「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你就會聽到如來真實義了。這段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於意云何」就是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有所說法不』。「如來有所說法不」,如來有說法嗎?『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說「如來無所說」,沒有說。在《金剛經》佛說,沒有說法,誰要說如來有說法,那是謗佛。這個要好好去體會。我們看《講義節要》,在八十二頁第一行:

  【一、『有所說法否』,意謂心中存有所說之般若波羅蜜法相否?】

  須菩提,「如來有所說法不」?這個地方「如來」兩個字,是講性體(自性)。自性它是空寂,性體是空寂的。六祖他作了那首偈,「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裡講如來,就是講性體,性是空寂。所以如來『有所說法否』,如來是指性體,有所說法嗎?『意謂心中存有所說之般若波羅蜜法相否』。這個意思《講義》給我們說明了,「有所說法否」,「意謂」,意思說「心中存有所說之般若波羅蜜法相」嗎?如來有所說法否就是這個意思,講了金剛般若波羅蜜,心裡面有沒有金剛般若波羅蜜這些法相?這個叫言說相。我們再看第二:

  【二、『如來』是性德之稱。性體空寂,豈有所說之法相耶。不曰「佛說」而曰「如來說」,意在明此。】

  這一條給我們又進一步的說明了。前面也講過,『如來是性德之稱』,性德的名稱,稱為「如來」。『性體空寂』,「空」就沒有,無相;「寂」是不動,如如不動。性體,『豈有所說之法相耶』,性體是沒有法相,它沒有法相。『不曰佛說而曰如來說,意在明此。』為什麼這裡不說佛有所說法否,為什麼不這麼講?而是講如來有所說法否,不同的地方是在這裡,因為如來是指性體。性體有說法嗎?有這些法相嗎?性體沒有。相有體無,所以這裡講「如來說」,它的意思在說明這個道理。我們再看:

  【三、『無所說』者,無其所說也,非謂無說。「無所行」、「無所得」等句,意同此。】

  『無所說者,無其所說也』,我們自己好好去參,『非謂無說』。「非謂無說」,不是說都沒有說法,如果你執著沒有說法,那又是著相了。這個就「說而無說,無說而說」、「作而無作,無作而作」。有沒有作?有。有沒有說?有,但是說而無說。大家好好體會。所以佛為什麼說沒有說法?就是說而無說。雖然無說,熾然說、說法從不停止,他不著相,性體空寂。『無所行、無所得等句』,這個意思是同樣的。「行」是行持,所有一切行為。「無所行」,修行,修而無修,無修而修。有沒有修?不斷的在修,但是心中沒有著修的相。無所得也是一樣,這個意思都相同。《心經》講無所得,「以無所得故」,這個同樣的意思。我們再看:

  【四、性體自證,名為如來。如來即是證得平等性體,理智一如,能所一如。】

  這一條就是指我們的性體。『性體自證』,自己證得性體,『名為如來』。『如來即是證得平等性體』,性它是平等的,相有差別,性是平等的,『理智一如,能所一如』。那就平等無差別了,能跟所、理跟智,統統是一如,這個稱為如來。我們再看:

  【五、如來所說,皆是真如自性中自在流出。初未起心動念。雖終日說、熾然說、剎說、塵說,實無言說之相。尚無說相,安有所說之法相耶。故曰『如來無所說』。】

  這一段,『如來所說,皆是真如自性中自在流出』。如來說法都是從真如自性當中自在流露出來的。『初未起心動念』,他沒有起心動念。如來說法,他沒有起個心動個念,我要給你們說個什麼法,沒有,沒有這個念頭。所以他沒有說,他沒有起心動念,要說個什麼法。所以如來他沒有說法,因為他沒有起心動念。佛說法是什麼?感應,眾生有感,佛就自然回應。眾生來請問什麼問題,那佛就針對他的問題給他說法,幫助他解決他的問題。佛沒有去準備(我今天要講什麼,準備講稿,講哪一部經),佛沒有,都是眾生去問問題,佛就是針對他說。佛沒有起心動念(我準備給你們說什麼),沒有,都是自然感應,自在流露出來的,機感相應。縱然無問自說,也是機感相應。雖然沒有人問,大眾因緣成熟了,他就感應,佛就無問自說,佛還是沒有起心動念。所以「初未起心動念」,關鍵在這一句,他沒有起心動念。

  『雖終日說』,他沒有起心動念,雖然他整天跟你講。你說沒有說法,一天講到晚,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天天講,好像沒有放假。以前二時講經,古代印度二時就八個小時了。天天都講經說法,沒有間斷。所以「終日說」、『熾然說』,「熾然說」是講了很多,『剎說、塵說』,這個太廣了。所以佛三輪都在說法,身在說法,口在說法,意也在說法,但是沒有起心動念。『實無言說之相』,因為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言說之相。『尚無說相,安有所說之法相耶。』能夠說的相沒有,所說的法,也沒有所說法的法相了。『故曰如來無所說。』能說所說都無,沒有能說所說,這個就離相了,離相離念。我們再看第六條:

  【六、須知此兩節經文義趣,世尊實令奉持者離念也。念不離,則名言之相終不能離。】

  『念』就是心緣相,你心裡有這個相。有相,有名字相、有言說相,我們心起心動念就有相了。所以『此兩節經文』,就是前面講的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這兩節經文,『世尊實令奉持者離念也』。就是讓我們奉持金剛般若的人離念,不要起心動念。『念不離,則名言之相終不能離』。為什麼我們會執著這些名相?因為我們起心動念。起心動念不離,「則名言之相終不能離」。我們再看:

  【七、《起信論》云:「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又云:「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乃至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這一條是引用《大乘起信論》來給我們再做說明。我們學習《金剛經講義節要》,這個就屬於教下,教下才有這樣說的,我們從這個說當中去體會無說。如果禪宗就不是用這個方法,宗門就不是用這個方法,宗門不跟你講的,要你去參。你「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你嘴巴要張開,香板就下去了;起一個念頭,香板就下去。逼得你不知道怎麼辦?那個妙處就是不知道怎麼辦,那就是要觸動你開悟的一個機緣,那是宗門的方法。教下就是即言說離言說。你體會這個,歸元無二路,開悟了都一樣,但是你還沒開悟,方法當然很多。念佛,你懂教理會開悟,大開圓解;不懂,你只會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也會開悟,也會成佛。只要你相信,不要懷疑,你就這麼一直念,常寂光處處現前。我們現在主要是有懷疑,懷疑就信心不夠,信願行,難信之法。所以你不能夠老實念佛,這些教理就是需要補助。佛講經說法,都是為這些中下根器的,因為這些人佔絕大多數,真正上智下愚的少數。

  『《起信論》云: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我們現在這個境界的相,我們起心動念有這些相。『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乃至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心離念,我們不起心動念,就沒有這些境界相了。境界相怎麼來的?這個好的、那個不好;這個我喜歡、那個我討厭,境界是平等的。現在不平等是什麼?我們心不平等,我們起心動念,你在那邊取相分別,在那邊執著。境界相它本來就是平等,一如就是平等。你說這個是長的、那個是短的,長的、短的,怎麼來?還不是我們人去給它定的。時間、空間,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不是人去安的嗎?時空是不相應行法。境界平等,「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至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境界它是平等的,但是我們起心動念就不平等了。每個人的心念不同,每個人的境界都不一樣,不平等。同樣一樁事情、一個人(一個對象),每個人看的,心裡的境界就不一樣。比如說一個美人,好色的人看了,他非常喜歡,美女!如果他太太嫉妒障礙,他太太眼中看到是什麼?羅剎。境界是同樣那一個,為什麼兩個人看完全不一樣?那從哪裡來?從分別執著取相來的。如果你這些念頭都沒有,統統是平等的,「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所以同樣的水,天人看的是琉璃;魚看到了,是牠的家;我們看到是水。同樣那個東西,境界是平等的,為什麼這些感受不一樣?因為我們有取相有分別(起心動念),所以法界才會那麼多。本來是一法界,平等法界,為什麼現在有十法界?十再乘以十就一百,一百再乘以十就一千,這樣一直乘下去,就無量無邊了。每一個人有一個法界,我們同坐在這個講堂,我的感覺,跟你們的感覺不一樣,每一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每一個人的法界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心不平等。為什麼不平等?因為取相,有分別,各人的取相分別不一樣,所以境界就不平等。所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這些就沒有了。這些沒有了,煩惱在哪裡?覓煩惱不可得。「又云: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如果這三方面的相都離了,境界畢竟是平等,「乃至唯是一心」,只有一心。一心很深,我們念《彌陀經》常常講,念到一心不亂。一心,「故名真如」。

  如果我們能夠體會到一心,現在你在生煩惱,你的煩惱就是究竟覺。這個我們有沒有辦法去悟?你現在貪瞋痴慢這些煩惱就是究竟覺,你只要體會一心,什麼是一心,你現在的煩惱就是究竟佛果。佛在經上講「煩惱即菩提」,菩提在哪裡?就在你那個煩惱當中。煩惱就是菩提,這個我們很難理解。為什麼我們不能理解?我們不知道一心,什麼叫一心。一心,我們講簡單一點,煩惱跟菩提都同這個心。不是兩個心,不是煩惱一個心、菩提一個心,就兩個,就二心了。你生煩惱這個心就是菩提心,你迷了,就變成煩惱;覺悟了,煩惱就是菩提。煩惱即菩提,這個是最高、最圓頓的法,悟了,就大徹大悟。煩惱即菩提,你現在在起煩惱,那個就是菩提,因為起煩惱那個心,它本來就是菩提心,你不知道是同樣那個心。就好像海水跟冰,比如說,結冰是煩惱,冰融化就是化成水,就是菩提。當結冰的時候,它的本質還是水,只是它現在結成冰,硬梆梆的,會刺人,煩惱會傷人,融成水就是菩提。當你在生煩惱的時候,那個心也是菩提心,也是菩提,煩惱即菩提。所以你能夠體會一心的宗旨,你現在起心動念那個煩惱,就是佛的究竟覺,這個是最高的。如果講淺一點,其次就轉煩惱為菩提,轉就淺一點了;因為我們很難體會,講淺一點,我們比較容易理解,轉,把它轉過來。最直接的,煩惱即菩提。

  現在我們去參吧!參透了,你就大徹大悟;參不透,你要老實念佛。你就記住,你煩惱的時候,這句佛號趕快提起來。「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當你生煩惱的時候,趕快提起這句佛號,當下煩惱就是菩提。我們回到淨宗的方法,這樣就最直接的,就不用拐彎抹角,不要忘記這句佛號。所以乃至唯是一心,故名真如。畢竟平等,這是《起信論》講的「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這三個相都離了,那就平等了。我們再看第八:

  【八、離心緣相,即是離念。「緣」指攀緣。心緣,即是起心動念。心若動念,必有所攀緣,便落於名字相矣。】

  這一條再給我們說明,『離心緣相,即是離念』。「心緣相」,「緣」就是指攀緣,我們六根攀緣外面六塵,心攀緣。『心緣,即是起心動念』,我們起心動念去攀緣這些相。『心若動念,必有所攀緣』,心一動,必定有所攀緣,『便落於名字相矣。』那就落在名字相了,因為你有去攀緣。所以《金剛經》核心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心緣相也好,名字相也好,言說相也好,凡所有相,無論什麼相,虛妄的,那不是真的。我們為什麼攀緣?把它當真了,攀緣就當真了。當真,你就會去執著了;一執著,煩惱就從這裡生起來。煩惱本來也是空的,不執著,就沒有煩惱;一執著,煩惱就來了,什麼煩惱都有了。所以「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要去取相,我們的自性,本來就如如不動。從來沒動過,「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三時繫念》,中峰國師引用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要離念,離心緣相。我們再看下面:

  【九、《起信論》又云:「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此節論文,正此處之注腳也。】

  這一條也是《起信論》講的,『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舉出一個染淨,因為一個染、一個淨,就是相對的,「皆悉相待」。必定有一個相對的,才有相可說。如果你說沒有染,哪來的淨?淨是對染講的,高是對下講的,長是對短講的,這些相都出來了,這個叫「相待」。相待就是有一個相對的,才有這個名相出來。所以有染就有淨,有善就有惡,有大就有小,那就相對待的,這些名相都是從相對待而建立的。如果相對待沒有,那這些名相也沒有了。

  『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非色非心』,「色」是物質,「心」是精神,『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不可說,這一切法,「從本以來」,就是這樣。從本以來,它本來就是這樣的,叫從本以來。本來就這樣,本來是「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畢竟沒有可以說的相,因為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佛經上講「法爾如是」,本來就這樣,從本以來就是這樣。

  『而有言說者』,本來畢竟不可說相,不能在這個地方說是什麼樣的相,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言說」是善巧方便,就像工具一樣,一個工具,「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假就是假藉,藉言說,引導眾生入真實。所以佛講經說法,有言說,講了四十九年,講那麼多,這有言說。言說都是善巧方便,目的就是引導眾生悟入自性。『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真如自性。「旨趣」,旨是宗旨,趣是趣向,我們現在講方向目標。佛講那麼多,他目的在哪裡?都是為了勸我們離念,不要起心動念,「歸於真如」。你不起心、不動念,就是真如,當下就是真如。

  『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我們心去念外面這一切法,我們現在心是生滅的,看到一個事情、看到一個人,就落個印象,在阿賴耶識裡面落個印象。心生滅不停,前念滅後念生。這個就是心去念一切法,你念一切法,就讓心起了生滅。原來心它是本不生,不生不滅變成有生滅,關鍵就是起念。沒有那個念,它本來就是不生滅的。有念,前念滅後念就生了,念念相續,「不入實智故」,就不能入真實智慧。真實智慧就是我們自性的般若智慧。

  『此節論文,正此處之注腳也。』《起信論》這一節的論文,正是這個地方的註腳。我們再看下面第十條:

  【十、「非識、非有、非無」,此三句,總謂一切諸法,不過彼此對待相形,雖似有而實無,當體皆空。】

  『非識、非有、非無』,「識」,我們講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這一切法,「非識」,不是識,「非有」,也「非無」,你不能說它有,不能說它無。『此三句,總謂一切諸法,不過彼此對待相形』,「對待」就是相對,才會有一切法出現,大對小,高對低,善對惡,染對淨,都是相對待的;「相形」就是互相對待,然後才有這些現相(名相)。『雖似有』,「似」就是相似,好像有;『而實無』,而實際上它是沒有。『當體皆空』,它當體是空的,只是一個假名。我們不知道,「似有而實無,當體皆空」,我們把它當作真的,煩惱就從這裡生起來。所以這是煩惱的根源,不知道這一切當體皆空,不是等到這些現象沒有才空。當這些現象還在,它就是空的,這個叫當體皆空。我們看:

  【十一、當知般若,亦是與彼諸法相形。名為般若耳,安可執著名字相。】

  『當知般若』,「般若」就是一個名字相,名字相建立起來了。般若,『亦是與彼諸法相形』,跟其他諸法一樣。一個名字相出來,就是相形、相對的,有般若就有煩惱,又相形了。這也是與諸法相形,因為我們著相有煩惱,所以佛講般若來破除我們這些執著。因為我們有著相,所以說般若來幫助我們破除。『安可執著名字相』,你在這又執著名字相,又不對了。所以只要不執著,知道它是當體皆空,怎麼講都對;一旦執著,怎麼講都不對,講有也不對,講無也不對。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好好體會,因為自己去體會,自己悟,才是自己的。我們再看第十二:

  【十二、前云明了無有定法,是清我見之源。今云破除攀緣妄想,是截我見之流。】

  『前云』,前面講過了,前面佛講『明了無有定法,是清我見之源』。「我見」是我相的根源,一切法,「無有定法」。法無定法,我們執著有一個定法,那就是我見。所以佛說無有定法,就是清除我們我見的源頭,把這個源頭清除掉。沒有定法,所以叫法無定法。沒有定法,它就是活的,你有定法,就變死的了。執著一個,有一定的法,這個就是我見。「我認為怎麼樣」,全世界所有的問題,統統是從這裡產生的。實際上法無定法,這一切法千變萬化,沒有一定的法。所以佛說法,沒有定法可說,沒有定法就是應機說法。佛沒有說,我一定要說什麼法,你們一定要聽什麼法,沒有。佛沒有起心動念,只是幫我們解決問題而已,你有問題,好像醫生開藥。無有定法,好像醫生開藥,根據病人的病,他開藥。醫生總不能藥方我先開好,你生病要照我這個藥方生病,怎麼可能這樣?你要照我這個方子生病,那就可以幫你治,那怎麼可能?那不可能這樣的,所以你執著那個定法就不對。所以佛是應機說法,應機就是沒有一定的。像我們現在的教育就是定法,一定要學什麼。每一個人,他的天賦、他的程度不一樣,有一些人讀書,讀得很痛苦,甚至讀到自殺的都有。以前說讀書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現在是讀書是最痛苦的,為什麼?不契他的機。所以儒家也講「因材施教」,他是什麼材料,因材施教。佛是叫應機說法,佛講那麼多法,是應眾生不同的根機,不同時候的需求,他說的法就不一樣。同樣一個眾生,比如說阿難尊者,阿難剛接觸佛的時候請問的法,跟以後請問的,每一個階段也會不一樣,因為每個階段會遇到不同的問題。

  所以過去我剛出家的時候,在佛陀教育基金會,有一個小姐,她就來問我一個問題。她說,你們佛教為什麼經典那麼多?《大藏經》,那個時候在基金會,三樓圖書館擺了《大正藏》,一百多冊。她說,人家基督教《聖經》,才一本,你們怎麼那麼本?那怎麼讀?從哪裡讀起?我就跟她講,也不是叫你全部都讀,《大藏經》好像百貨公司的物品。你去百貨公司,你就全部把貨物都搬回家嗎?不可能吧!你去逛百貨公司,去買你想要的,買你需要的,不是叫你全部搬走。《大藏經》就是這樣,哪一部經適合你,你挑哪一部,你要挑多挑少,由你個人的興趣。而且每一個人的問題不一樣,因為佛經大多數是佛弟子問的,那每一個人問題不一樣,男有男的問題,女的有女的問題,老人有老人的問題,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問題,在家人有在家人的問題,出家人有出家人的問題,國王辦政治的,他有他的問題。每個人的問題不一樣,他講的經怎麼可能是一本就可以?所以佛法不是宗教,它是教育(教學)。應機說法,所以沒有定法。如果有定法,就像那個小姐講人家基督教就一本《聖經》,沒有第二個講法。所以經典,沒有定法,可深可淺,可長可短,同樣一部經,對象不一樣,講法不一樣,不是一定的講法。

  所以這個「是清我見之源」。『今云破除攀緣妄想,是截我見之流。』這個源流把它截斷了。我們好好體會,我們如果體會得一、二分,你會覺得很有受用;而且幫助我們淡化我執,減輕煩惱。

  好,今天時間到了。這段經文,我們還沒講完,只有講到第十二條,後面還有十六條。這段經文,我們老和尚節錄比較多,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