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義節要—斷一分虛妄相想,清淨心便現一分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七集) 2023/1/1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77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第七十四,「勸信解」,請看經文: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我們上一次學習到《講義節要》第一條、第二條。第一、第二,這兩條就是給我們說明什麼叫清淨,第一條講:
【一、清淨即是無相,如前以不住六塵生心,為清淨心。】
這個就是《金剛經》很核心、很重要的一句經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住六塵生心,這個心就是清淨心。
【正明住塵即是著相,少著相便非清淨矣。】
『住塵』就是執著那個相,在本經講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都是從執著我相,就是住著我相所發展出來,根本講就是我相,有我,才有人,才有眾生,才有壽者。我們凡夫總是心住著在六塵上面,我們著了這個相,因為著了相心就不清淨。本來心是清淨的,但是迷了,我們去著那個相。『正明住塵即是著相』,你心住在六塵上就是著相,這給我們說明什麼叫做著相。我們住在六塵,六根接觸六塵,我們著在這個相。著相,你著一點點,那就不清淨了。就好像鏡子,你那個相有一點點就不清淨,完全沒有著相,那就清淨,所以古人常用鏡子、寶珠做比喻。相它是虛妄的,虛妄相,我們凡夫迷了,認為這個相是真的。因為認為是真的,所以才會去著那個相,執著你就放不下了。心裡著那個相了,不知道相是虛妄的。我們從無始劫以來都是迷在這上面,不知道相是虛妄,所以住著在六塵,放不下。要恢復清淨心就是不著相,清淨,它是無相叫清淨,無相就是沒有四相,不著相。這個就像鏡子它照外面的景象,外面的相有,實際上那個相並沒有黏到鏡子上面。你看鏡子照外面的相,什麼人來它就現什麼相,照什麼就現什麼相。但是正當在現那個相的時候,鏡子它還是乾乾淨淨的。它還是很清淨的,它還是一塵不染,但是不妨礙它諸相發揮。千變萬化,那些相來來去去,鏡子如如不動,清淨無相,那個相沒有黏到鏡子上。我們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的清淨心就像鏡子一樣,我們的自性就像鏡子,其實有沒有污染?沒有。沒有污染當中,我們去迷在這上面,好像就有污染,就執著了。其實那還是虛妄的,那不是真的。所以這裡講著相就不清淨,清淨就是不著相,沒有四相。我們現在怎麼達到信心清淨?第二條講:
【二、『信心清淨』,謂由信此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而得一心清淨。】
這個就是修行。『文字般若』,就是經文,包括江味農老居士這個《講義》,都是屬於「文字般若」。文字般若是一個工具,是幫助我們提起『觀照般若』,我們不能只有停留在文字般若。停留在文字般若,沒有提起觀照般若,心還是不清淨,你還是落在文字相、言說相、心緣相,這個心還是不清淨。是要依文字般若,根據這個文字般若你提起觀照。文字般若幫助我們理解,幫助我們解,所以下面講:
【雖只說一「信」字,而「解、行、證」並攝在內。】
這段的《講義》也是很重要的,我們也不能疏忽了。我們看到『信心清淨』,只有講到「信」這個字。但是這裡給我們補充說明,『雖只說一信字』,雖然這裡經文只有跟我們說「信」這一個字,「信心清淨」,『而解、行、證並攝在內。』這個如果沒有江味農老居士給我們點出來,我們淨老和尚給我們節要出來,我們往往粗心大意看過去,那就忽略了,忽略信當中它包括「解」、包括「行」、包括「證」。《華嚴經》講修學就是信、解、行、證,這個就非常重要了。
所以信也有很多層次的,凡是世出世間法離不開一個信。《華嚴經》講「信為道元功德母」,就是世出世間法,如果沒有信心,那都不能成就,所以信心是關鍵,是第一個。你看我們淨宗《彌陀經》講信願行,第一個還是信,信裡面包括解、包括行、包括證。我們一般講信,我們還沒有解,還沒有修行,還沒有證,我們就相信,那我們是憑什麼相信?我們還沒有理解,還沒有去行,也還沒有證實這個效果,我們就信了,我們這個信是屬於相信聖言量。聖言量就是佛講的,我們對佛有信心,佛講話我們相信,相信佛講話不打妄語,絕對不會騙人。我們相信釋迦牟尼佛他講的話都是真實的,這個叫做信聖言量,聖人講的話我們相信。如果信之後,我們再透過解,比如說你讀經、聽經,深入去理解經義,理解經的義理,那是叫解。依照文字進一步去理解這個理論,這些義理、這些修行用功的方法,這些都屬於解。聞經,聽聞、見聞,見聞,你看經、看註解;聽聞,聽講、讀誦,這些屬於解。特別是聽經聞法,講經說法,解門。信解,信了之後,相信聖言量,進一步去解,依照經文裡面講的道理,我們進一步去理解。解之後要有行,行就是依據這個理論方法(我們明白了,知道怎麼修了),然後「行起解絕」,就是說你開始在修的時候,解就放下了,這叫行起解絕。你開始修行,解就放下了,那個解不能一直停留在心裡面,這心又不清淨了,所以行起解絕,這樣才能證。證什麼?如果你想我證得一個什麼果,那你心又不清淨了。證,什麼叫證?《心經》講,無所得。證什麼?證無所得,那才是信心清淨。如果你有所得,你就著相了,你就著法相,執著有佛法可以證得。所以心不能執著,你才能真正證得;證無所得,那才是自性清淨心。
自性清淨心是什麼?六祖講得很清楚,「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你得到什麼?《心經》不是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嗎?無所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證什麼?證無所得。如果心裡想我要證得,心裡還是執著這個,叫做法執。所以我執、法執都要放下,心才會回歸到清淨。所以信解行證,它是一而四,四而一,講一個信就包括解、包括行、包括證。現在關鍵就是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文字般若,我們不要著相,不住這個相,要從比較粗的先下手。不然我們講不著相,好像口頭禪一樣,講一講,我們還是著相。所以《金剛經》講布施跟忍辱,特別是布施講得最多,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就是要修六度。六度第一度就是布施,其實一個布施度就可以涵蓋後面五度。從布施下手,我們怎麼樣不住?如果沒有個具體下手的方法,你怎麼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就是說我們要有個下手處。你看《金剛經》講布施,前面都講過了。
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剛剛學佛,人家介紹認識了總統府資政章嘉大師,密宗的大德章嘉呼圖克圖。他去親近章嘉大師三年,一個星期去跟他見一次面,就跟方老師一樣。之前跟方老師學哲學,一個星期去他的小客廳,九點到十一點兩個小時,星期天,見章嘉大師也是一樣。後來學佛了,去親近章嘉大師。方教授給他介紹學佛的好處,「佛經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被這句話打動了,才開始接觸經典,去寺院找經典看。剛開始沒有人指點也不得其門而入,剛好有這個因緣,人家介紹他認識章嘉大師,每個星期都去見他一次面,兩個小時,有問題就請問大師。他第一天見面,就是請教大師,因為方老師跟他講,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說佛法這麼好,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有什麼方法,讓我很快入進去?我想很快得到這個受用。當然他當時還年輕,性子比較急,趕快跟我講,有沒有什麼方法,讓我很快入進去?不然只是聽說,我沒有感受到什麼叫做享受。章嘉大師跟他面對面,坐了半個小時,才跟他講一個字,「有」。聽到說有,心又動了,又急了,趕快講,有,到底是什麼方法?心又起來,又急了。章嘉大師,我們師父他急,大師他不急,他又停了十分鐘,才慢慢給他講了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就講了六個字,而且六個字還不是我講得這麼快,慢慢的講,一個字、一個字吐出來,「看得破,放得下」。聽到這六個字,心又動了,又起來了。看得破,放得下,從哪裡下手?要怎麼修?又急了,又開始問了。又停了五分鐘,才給他講兩個字,「布施」。聽到「布施」兩個字,他說我沒有錢,怎麼布施?我拿什麼去布施?聽到布施,就是要錢。當時做個軍人,薪水很微薄,大概三餐能糊口,勉強過得去,沒有什麼多餘的錢。聽到布施,就是想到錢。章嘉大師就問他,那你身上一毛錢有沒有?一塊錢有沒有?他說,這個倒有。因為這個很少,身上總有一毛、二毛、五毛,多的時候一塊錢,這個有,多就沒有。章嘉大師就跟他講,那你有一毛錢,你就布施一毛錢,兩毛你就布施兩毛,你有一塊錢,你就布施一塊錢。你有多少,你就布施多少,不一定你要去找很多錢,就是你有的你就布施。聽了之後,送他回去,走到門口,又跟他講,今天給你講這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這六個字你去修六年,從布施下手修六年。回去真的依教奉行,當時就到寺院,那個時候有很多熱心的人,都拿一個本子,你要不要發心?有放生、印經、救濟、醫藥等等的。在寺院有些熱心的人,他就會發心來做這個事情。他那個時候就開始修布施,有一毛錢他就隨喜一毛,有兩毛隨喜兩毛,有一塊錢隨喜一塊,就這樣布施。剛開始布施也是不習慣,因為窮沒有錢,有一點點錢,要布施,要捨出去,好像割肉一樣,也是很難受的,但是勉為其難,就是布施。後來做了半年,就比較習慣了,就像《了凡四訓》講的「始而勉強,終則泰然」。剛開始好勉強,因為從來沒有做過布施,現在要布施,真的很難受。
布施就是要捨,捨才會有得。所以你看中文字,「捨得」,你有捨才會有得;你不捨,你就沒有得,布施就是捨。其實佛法的修行,一個下手處就是布施,菩薩的六度,布施度。你看《金剛經》布施講得最多,忍辱有講,布施講得比較多,從布施下手。布施,你要不著相布施,那就是這裡講的,信心清淨。這個布施就是你不要放在心上,沒有能布施的我,心裡不執著能布施的我,不執著;某某人接受我的布施,我所布施的對象也不執著;也不執著當中我布施他多少錢,這個叫三輪體空。能施、所施的人,當中所施之物,你都不放在心上,但是你事上都是這麼做,心上不落痕跡,這是三輪體空,這樣布施就會達到信心清淨了。布施先捨身外之物,然後再內捨六根。外捨六塵就是這裡講「不住六塵」,信心就清淨了。所以從布施下手,這是比較具體一個下手處。如果沒有一個具體的下手處,不曉得從哪裡修起?
文字般若就是幫助我們提起觀照般若。布施是對治我們的慳貪,所有的煩惱貪是根源。你看貪瞋痴,貪是擺在第一個,貪不到就瞋。貪、瞋,接下來就愚痴、傲慢,貪瞋痴慢疑,煩惱都來了。所以煩惱,你要總歸納可以歸納到一個貪,煩惱的根源,所以它擺在第一個。所以布施對治貪,我們從這個地方來修學慢慢就會深入。所以落入斷滅見,斷滅見就什麼都不修,空了,什麼都空了,什麼都不做了,那就著空了,著空更麻煩。所以你先修六度,不要去執著你修的這個相,那就空有二邊都離了。著空那一面先把它堵住,那一面比較麻煩。你先著有沒關係,你著有,著相布施、著相修六度,不能明心見性,但是起碼得人天福報。如果著空就比較麻煩,著空我們就要造惡業,什麼都空了,做壞事也沒有果報,那就放心的去造惡業,就墮地獄去了,那更麻煩。所以修不要去著相,你就超越了。事都是一樣的,關鍵在心不執著,信心就清淨。所以信解行證,就是信了之後,你要理解這些理論方法怎麼修。像我們剛才提出來,我們老和尚他修學的一個經驗,我們理解了,我們依教奉行,也是這樣來修。行起解絕,你就證無所得。你布施能夠三輪體空,然後證無所得,信解行證,這個就是信心清淨。「觀照」這兩個字,也非常重要,這個是我們要常常提起來討論、來探討。我們看第三條:
【三、觀慧,即是奉持金剛般若,離名字言說,不著一切微細廣大境界,並希望勝果,亦復不著。但驀直如法行去,一念不起,果能斷得一分虛妄相想,清淨心便現一分。便是證得一分法身,而登初住,轉凡成聖矣。】
金剛般若是講到究竟了,講到『觀慧』。在《大乘起信論》講,不修止觀不能成就菩提。止觀是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修學的一個總綱領、總原則,在我們中文翻作止觀,梵文叫禪那,梵文跟華文的合起來叫禪定。定就是止,禪就是觀,我們一般講,定慧均等就能入境界了。實際上禪跟定,定你沒有禪就變死定。像外道修的無想定,他什麼都不想,就像石頭一樣。在《莖草集》,黃念老舉出幾個例子,在大陸真的有人修枯木禪,修到變石頭,變石頭人了。還有一個人坐禪坐了幾百年,那個身體跟樹都長成一塊了,還坐在那裡,都不動,不起作用。修的無想定,他修偏了,修偏了就不起作用,那就錯了。所以禪,定當中有禪,禪當中有定,定就是止,禪是觀。有觀他就活潑了,觀慧他就活潑了。修觀非常重要,這個要從解門去理解,明白怎麼修,這樣我們功夫才會得力。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離開止觀,功夫都不能得力,都不能成就。我們念佛也不例外,我們念佛也是要觀。觀慧,我們沒有從這個地方去下手、去修,說實在話,很難伏住煩惱。我們無始劫以來貪瞋痴慢疑這個煩惱習氣很強烈,我們很難去伏得住,控制不住。境界一現前,我們都完全控制不住,我們做不了主,控制不住。為什麼控制不住?不懂得修觀,我們不懂。不懂得修觀,止觀的原理(修學的原理原則),我們不明瞭,不知道怎麼修。現在講修,說一句不好聽的,盲修瞎練,我們是亂修一通,修到最後,煩惱不但沒減少還增長,這是我們現在問題出在這裡。
這個也是我個人修了幾十年,一點成就也沒有。最近這些年,自己忽然想到《金剛經講義》。早年我在家的時候就聽了,但是聽了當時也不太留意,總是喜歡聽經,但是沒有很深入的去理解它的精義,所以功夫也就不得力,伏不住煩惱。我們念佛法門,伏住煩惱就算及格了,其他法門是不及格,其他法門要斷,斷比較難,伏比較容易。但是如果你不懂得觀慧,伏都不容易。為什麼我們學佛會退心、會退轉,甚至走入歧途,著魔發狂?乃至有的人學佛,後來就信仰其他宗教去了,退得太厲害了。為什麼?他沒有嘗到法味,沒有嘗到法味就沒有法喜,煩惱現前伏不住,控制不住煩惱,煩惱做主,那就退了,關鍵在這個地方。所以觀慧是很重要,這是我個人修學功夫不得力,看到別人修行狀況也很多,不斷從這個地方去反省,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現在仔細看,原來就是統統在這上面。以前老和尚也都講了很多,總是都不經意的,沒有真正去理解、聽進去。總是一知半解,這個實在講功夫不得力,現在到了晚年,才發現這個問題。所以希望對我們念佛功夫得力有所幫助,修觀重要,觀就是觀念。
『即是奉持金剛般若,離名字言說』。我們是根據「名字言說」提起觀照去修,不是心裡一天到晚念這些名字、這些言說。你沒有認真去修觀,你還是嘗不到法味,得不到法喜。修觀,剛開始用功,你要很專注的、作意的去觀,就是全副精神要提起來去觀。妄念起來了,古大德教我們觀慧,就是好像貓抓老鼠一樣。不曉得大家有看過貓抓老鼠嗎?以前我小時候在鄉下,老鼠在屋梁上跑來跑去,貓在下面盯著,然後很專注的,看準了,牠就撲上去,就抓到了。所以古大德就給我們講,就像貓抓老鼠那樣的專注,專注什麼?妄念就是老鼠,你現在起觀就是貓,你要盯住那個妄念。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不怕妄念起來,妄念起來不怕,怕我們覺悟太慢了,覺悟太慢就隨著妄念一直跑了。所以這個用功,其實就是在起心動念這裡用功。你懂得怎麼用功,從這個地方下手,功夫才會得力。功夫得力,你第一個現象就是煩惱輕、智慧長,那你就有信心了,信心從這裡生起來。不然你怎麼會信心清淨?修了一輩子,還是煩惱一大堆,一點信心都沒有,到最後就不相信,就退了。這是很關鍵的一個地方,所以我們不能不多說說。
我們是要透過名字言說來提起觀照,觀照就是修行,在生活當中去落實去修。但是不要執著在名字言說上,執著在名字言說,你心就不清淨。所以行起解絕,我們要透過名字言說來理解,但是正當你提起功夫的時候,這個都要放下。好像你爬樓梯,爬上去了,你不能樓梯還揹著走,你要放下,它是一個工具。所以要「離名字言說」,但是你沒有名字言說也不行,它是一個指路牌。離名字言說,就是「離四句,絕百非」。四句百非,四句,一個有、一個無,一個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你起心動念,總是落在四句百非裡面。你只要起心動念,肯定不是落在有就落在無,不然就非有非無、亦有亦無,總是落在這個上面。不起心動念,這個就離四句,就離言說、離名字了。「離四句,絕百非」,心才是真正清淨。
我們現在講一個比較具體的,大家比較有一個下手處。我們現在的念佛,我們說真話,是口在念,我們嘴巴在念,我們心裡並不是在念佛。我們心裡不在念佛,我在念什麼?這個就要觀,你要去觀察,你在念什麼?如果你沒有去觀,你不曉得你到底是在念佛,還是在念世間的五欲六塵?所以這個就是觀慧。大家想你心在念阿彌陀佛,你心是有阿彌陀佛,還是沒有?我們都可以自己去檢驗,這個就叫觀慧。講這個最粗的,這裡講得很細的,你這個粗的先懂了,你才能入細的,先遣粗執,再遣細執。好像脫衣服,你要先脫外面這一件,這件比較粗,脫到最後再脫裡面的內衣。過去我們老和尚常講,一個老菩薩說,現在我都放下了,年紀大了。跟我們到美國達拉斯打佛七,那個老居士也往生很多年了,跟我們老和尚講,我什麼都放下了,兒子、孫子,也都有了。他也退休了,兒孫滿堂,跟我們去打佛七。他說我什麼都放下,但是還有一樁沒放下,哪一樁?就是我們還有個小孫女非常可愛,我回去就,「爺爺、爺爺」。我的心都跑到她那裡去了,就那一樁還沒放下。我們老和尚就跟他講說,你現在跟我們到達拉斯來打佛七,你身是在美國達拉斯打佛七,你的心是在你家裡的小孫女。你心裡是在念小孫女,你心上真正有你小孫女。真有,雖然嘴巴沒有念,「孫女、孫女、孫女」,但是心裡真有。心裡真有,就是現在這個心,叫念,真有,他心掛念著。我們怎麼做叫做繫念?那個叫做繫念,他就是繫念小孫女,不是繫念阿彌陀佛。所以我們老和尚就跟他講,你現在對象換過來,你把繫念你的小孫女,把她換成繫念阿彌陀佛,你就成功了。你怎麼去繫念你那個小孫女的心,換過來變成繫念阿彌陀佛,你就相應了。但是後來有沒有轉過來?我就不知道,老和尚是給他講得很明白了。
我們從這一個例子,你以此類推,每一個人他最繫念的也不一樣,總是有他最放不下的那一樁事情,就是他繫念最罣礙的、最放不下的,每一個人都有。有的人對錢看得很重,他繫念錢財。怎麼繫念錢財?你看買股票,一天到晚,眼睛睜得大大的,都盯著股票,他心都在上面。他在繫念什麼?繫念股票,繫念錢,那就是繫念。我們繫念阿彌陀佛、繫念極樂世界,如果像繫念股票、繫念孫子,那就相應了。《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的「如母憶子」,如果母親想念兒子,兒子不想念母親,不相應;母親想念兒子,兒子想念母親,那就相應了。把阿彌陀佛比喻作母親,我們眾生比喻作兒子,阿彌陀佛念念都不捨眾生,但是我們眾生常常把佛忘記了,這是我們的問題。如果我們也念念不忘阿彌陀佛,那不就相應了嗎?你現在「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你肯定見佛,因為你心有在繫念阿彌陀佛。這個就叫觀慧,不然講個觀慧,糊裡糊塗,籠籠統統的,講了半天,也不知道在觀什麼?你要從這個地方去觀,那你就有一個概念了。
大家想一想,我們心裡在繫念美鈔、繫念房子、繫念股票、繫念兒女、繫念子孫,還是繫念阿彌陀佛?如果心裡是繫念這些世間事,沒有放下,口中念阿彌陀佛,這個不相應。古大德講,「喊破喉嚨也枉然」,你有口無心,就不相應。如果有心,你口中沒有念出來,那也相應,關鍵是心在相應。「一切法從心想生」,「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關鍵在這個地方。所以觀慧這裡講得比較深入,恐怕我們還體會不到,但是我們可以從比較粗淺的你去觀,你去觀察。比如說,你很想念孫子,想念孫子的念頭起來,趕快換成阿彌陀佛,把生處轉熟,熟處轉生。剛開始還是念孫子的念頭比較強,勉強的把他換成念阿彌陀佛,慢慢你念孫子的念頭就會生疏,阿彌陀佛就愈來愈熟悉了,「生處轉熟,熟處轉生」。要知道念孫子是六道輪迴,念阿彌陀佛是到極樂世界去作佛,這兩條路擺在我們眼前,你要選擇哪一條?這個就是觀慧,你去觀,你去看,你要選擇哪一條?如果要選擇繼續六道輪迴,那當然就是繫念這些世間事。說真的,這些世間事,沒有下一點狠功夫,還真放不下,講是比較容易,要真放下還真難。所以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問題就是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沒有觀慧,沒有止觀。止觀就是老和尚講的,章嘉大師教他的「看得破,放得下」,放得下是止,看得破是觀,止當中有觀,觀當中有止。
這裡講得比較深入,『不著一切微細廣大境界』。就是你去修觀,離名字言說去修觀,也不執著一切微細廣大的境界,有什麼境界現前,也不著。比如說,你見到佛、見到光、見到什麼瑞相,你也不要執著。印光大師教我們,無論你見到什麼境界,你都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見如不見,你看見跟沒看見是一樣的,這樣就是善境界。如果你認為我現在入了聖境界,那就走入邪道了,就著魔了。所以你只要不執著,現就讓它現,你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佛來也好,魔來也好,對我們功夫提升都有幫助。所以印祖講見如不見,不要大驚小怪,不要到處去炫耀,讓大家知道我有感應,我見光,唯恐天下人不知道,這容易著魔。所以所有的相現前,我們記住《金剛經》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就不要去執著,那什麼相都是好,見到惡相也是好相,因為都是虛妄。你不要去執著它,都是善境界,你一執著就不善了。所以「不著一切微細廣大境界」,『並希望勝果,亦復不著』。「勝果」,就是我希望得到很殊勝的果報,你有這個心,也是執著了。什麼殊勝果報,你心裡都不要執著,不要有一個有所得的心。古大德講,叫做偷心。什麼叫偷心?小偷去偷東西,要放下偷心。偷東西就是想要得到一些什麼,小偷就是你去闖人家的門總是想要得到一些什麼,這樣的心就是偷心。你學佛,你也想要得到什麼,這個叫偷心。所以這個也不能執著。
『但驀直如法行去,一念不起』,「驀直」就是一直這樣,「如法行去」,這個就是起觀照。所以禪宗參話頭,觀心,教下修止觀,就這樣修下去。我們淨宗就是你這句「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一念不起」,就是一直念下去,我們淨宗就用這個方法。法門(方法)不一樣,原理原則一樣的。「驀直如法行去」,在我們淨宗就是驀直(一直)念下去,就這一句念得清楚、聽得清楚,就這樣念下去就好。
果能念到一念不起,『果能斷得一分虛妄相想,清淨心便現一分』。你這樣一直念下去,到一念不起,一念不起的一念,是一念不覺那個一念。不是我們現在在想什麼,那是很粗、很粗的念。這一念是最初的一念,根本無明都從這一念起來的。這一念,念念都是一念,一個生滅的念頭叫一念。生滅念頭有多快?彌勒菩薩講,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一秒鐘彈五次,就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一千六百兆個念頭生滅過去了,多快!我們沒感覺。現在斷一念,是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其中的一念,整個宇宙就是那一念不覺現出來的。所以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如果那一念斷了,看到這個世界,跟我們現在看的都不一樣了。你看到我們這個世界有生滅、無常,千變萬化,什麼在變?不是外面境界在變,是誰在變?自己心裡在變,我們自己心裡生滅的念頭在變。你自己的心(生滅的心)現出外面生滅的境界,外面生滅的境界是我們生滅心現出來的,那不是真的。我們的生滅心停下來,外面境界是什麼?不生不滅,動物沒有生老病死,植物沒有生住異滅,礦物也沒有成住壞空,你就回歸常寂光了。那一念你斷掉,前後際斷,不再繼續了,你那一念斷了,「斷得一分虛妄相想,清淨心便現一分」,清淨心就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你見到實相了,就是事實真相你見到了。
『便是證得一分法身』,登圓教初住位菩薩,『轉凡成聖矣。』你就不是十法界的,你是一真法界的,雖然只有證得一分法身,但是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同樣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所以那一念,禪宗、教下、密宗講,最高的就是從斷那一念。實際上,我們修淨土用念佛法門,念到理一心也是一樣,就是斷那一念。那一念斷了,就前後際斷,不再起心動念了,常寂光就現前,你看到這個世界就不生不滅,叫做證得無生法忍。
我們現在用念佛方法來修這個觀慧,這些原理原則我們要明白。我們先從比較粗的,我們能夠發覺到的先來對治、來下手。禪宗的方法從根本修,如果上根利智人是可以的,直接從當下這一念把它斷了,那是從根本修,那就直截了當了。實在講,念佛法門也是直截了當,但是還是要會念,念佛不會念就是有口無心。我們現在念就是有口無心,所以念了好多年一點消息都沒有。因為心從來沒有在念,都是口在念。我們現在練習心念,從少而多,先從修十念法,先念十句,真的用心在念,慢慢增加,先從這裡下手。就是不能所有的念頭都是有口無心,起碼有一、二句是真心在念。不要都念假的,起碼要念一、二句真的。這一、二句真的,如果你能夠不斷的增加,一直延續,慢慢你功夫就會得力了,要這樣念。所以這個當中我們還是要用心,用心去體會、去理解,然後真正轉變我們一些執著的觀念,從比較粗的先對治,先放下。止就是放下,觀就是觀察到,觀察就是看到了,看到你就要把它放下,功夫就在這個地方用。我們再看下面第四:
【四、『實相』,是性體之別名。性是本具,無生不生。今言『生』者,現前之義。與前生清淨心意同。始覺也,無以名之,假名曰「生」耳。】
這一條給我們解釋『實相』這兩個字它的意思。「實相」這兩個字,現在我們講的都叫做文字般若,實相兩個字也是文字,我們透過這個文字去體會,提起觀照,去證那個實相。「實相,是性體之別名」,我們自性本體的一個別名,一個名稱,性就是我們自性。『性是本具,無生不生』,這個性大家都有,「本具」就是本來就具足。哪一個沒有?一切眾生都有。所以六祖開悟的時候講了五句話,其中一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就什麼都不缺。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自性,他稱為法性,名詞不一樣,意思一樣。法性就是自性,自性就是法性,就是性體。法性,「箇箇不無,人人本具,只因最初不覺」,大家都有。性在哪裡?就在我們六根,六根的根性叫做性體。大家都有,你有沒有眼睛、鼻子、耳朵?都有。哪一個沒有?一切眾生都有。所以本具,你這個性本來都具足,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無生不生」,它本來具足,你說不上它生不生?因為它本來就存在的。本來沒有,現在有了,那才叫生。本來就有,你談不上生或是不生,你生跟不生都說不上,因為它本來具足,它本來就存在。所以說無生法忍,無生無滅,因為它無生,所以它無滅。因為它沒有生,它哪來的滅?也就是說它本來就是存在的,不是本來沒有現在有了就叫生。有生它就有滅,像我們的身體,還有萬事萬物,緣生法。原來沒有,現在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緣生法是虛妄的。自性,它是實相,它是不生不滅,它永恆存在的。我們學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出現在世教化眾生就是教我們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自性不生不滅,回歸自性,不生不滅,回頭是岸。所以本具,無生無不生。
『今言生者,現前之義。』現在這裡講「信心清淨,則生實相」,這個「生」是現前,不是說原來沒有現在生出來了,不是,不是那個意思。原來它就有,只是它沒現前我們不認識,現在認識了,這個叫生。『與前生清淨心意同』,跟前面講的生清淨心的意思是相同。這裡講『始覺』,「始覺」就是開始覺悟了。我們念佛,實在講這句佛號提起來就是始覺。我們的本性叫做本覺,你始覺跟本覺要合起來,那就相應。始覺要合本覺,那就融入一體,就成就了。始覺,『無以名之,假名曰生耳。』開始覺悟,用什麼名稱來講?就用「生」這個字來講。主要我們知道,這個是名字相,透過這個名字相去體會那個實相。我們再看第五:
【五、『信心清淨』,便是實相現前。因其信成就,便心清淨。而清淨心也,實相也,皆是本性。此顯生即無生義。】
『信心清淨,便是實相現前』,「實相現前」,信心就清淨了,因為實相就是清淨,清淨就是實相。『因其信成就,便心清淨』,信成就了,所以信很重要了,「信成就」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信成就。中峰國師講「信而無行,即不成其信」,所以信,你要透過行來證實你所信的。透過這個行,「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你證實你信的這樁事情,信有阿彌陀佛,信有極樂世界,這個就信心成就,信心清淨。所以這個信,江老居士講得很有道理,包括解、行、證。中峰國師是依《彌陀經》講信行願,這個道理也相通。所以信心清淨就是信成就。『而清淨心也,實相也,皆是本性』。實相就是自己本性,自己本性就是實相,本來就清淨,本來就沒有污染。『此顯生即無生義。』這個地方給我們突顯生就是無生,不是說原來沒有現在生出來,其實「生」是現前的意思,「生即無生」的意思,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因為這個實相它本來就具足的,我們現在信心清淨了,現前了,叫做生,其實生即無生,大家從這個地方去揣摩。我們再看第六條:
【六、所謂證得,亦是假名。實無所證,無所得也。不但此也,所謂「信心清淨」者,亦他人云然。是人心中初不自以為信成就,初不自以為心清淨。何以故,少有一絲影子在,便是法相,便是取著。】
這一條也是非常重要,我們要好好體會。『所謂證得,亦是假名。』一個假的名稱,因為這個都是文字相。所以說你證得什麼果,證得羅漢果、證得佛果,這個也是一個假名,你不要去執著那個名。連我們中國道家老子,他都知道「名可名,非常名」。那個名是一個假名,你不要去執著。所以講一個「證得」,你就不要去執著,有一個果我可以證得,你心裡如果有這個執著,那就不清淨了,便是著這個法相了,執著法相。所以『實無所證,無所得也』。證無所證,證什麼?證無所證,證無所得。《心經》給我們講的,證得什麼?證得無所得。好像你進入一個房子,以為裡面有什麼,結果一進去裡面空空的。證得什麼?證無所得,這是不要執著一個有所得。『不但此也,所謂信心清淨者,亦他人云然』,「信心清淨」,那是別人講信心清淨。『是人心中初不自以為信成就,初不自以為心清淨』。信心清淨,那別人講的,他本人心中不自以為我心清淨了。『何以故,少有一絲影子在,便是法相,便是取著。』你有一點點法相的影子,你有所得,那就是你著了法相,你取著了,取著心就不清淨了。所以真正信心清淨,這些名字相都不會在心中,不留痕跡,那才是真清淨。我們再看第七:
【七、『第一希有』。「第一」即是正等,言其既正覺,復平等也。「希有」者,正覺也。能以正法自覺,故曰希有。『功德』者,功指修功,德指性德。】
這一條講得非常好。『第一希有』,什麼叫「第一」?第一就是『正等』,我們平常講無上正等正覺。『言其既正覺,復平等也。』不但「正覺」,而且是「平等」,那才是「第一希有」。『希有者,正覺也。』「正覺」就稀有了,這很稀有。『能以正法自覺,故曰希有。』什麼是「正法」?《金剛般若》給我們講的都是正法,一切大乘經也都是正法。所以「能以正法自覺」,以正法自己覺悟了,這個是「希有」。因為大多數人都不覺,你自己能夠自覺,就稀有了。『功德者,功指修功』,我們一般講功夫、用功,你修行的功夫,這個是指「修功」。『德指性德。』所以「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性德,人人本具,個個不無,但是要透過修德有功,你修德有功夫,性德它就顯露出來,所以性修不二。我們再看第八:
【八、福德與功德,同乎、異乎?福德感果報,功德顯體用。福德多就有為言,功德每就無為言。修功德而著相,則功德成為福德。修福德而不著相,則福德即是功德。】
這個給我們說明什麼是『福德』、什麼是『功德』,它的區別在哪裡。『同乎、異乎』,福德跟功德,是一樣嗎?還是不一樣?下面給我們說明,『福德感果報』,「福德」,你修福,善有善報,你修福感得福報,有「果報」。你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也是福德,福德之相。那是福德,福德就事相來講就有果報,因果報應。『功德顯體用』,顯你自性本體的作用,那是「功德」。『福德多就有為言』,「有為」就是有為法,都是從有為法來講的,有為法是緣生法,緣生緣滅。『功德每就無為言』,「功德」,都是從不生不滅自性本體來講的,所以這個也有差別。所以『修功德而著相』,那功德就變成福德了。『修福德而不著相,則福德即是功德。』關鍵在著相跟不著相,不著相,你所修的一切就是功德;著相,修了統統是福德,感得人天福報,不能明心見性。修功德能夠明心見性,當然明心見性有功德,也有福德。但有福德,不一定有功德;有功德,必定有福德,這一點我們也必須了解。
好,今天這一堂課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第八這一條。祝大家新春吉祥,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闔家平安。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