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信願很重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四集)  2022/12/2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74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九十四頁,我們從經文看起: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

  我們上一次學習到這一段經文,在《講義節要》我們學習到第十條。這段經文是須菩提聽聞《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我們要注意「義趣」這兩個字,跟「深解」同樣的重要。唯有「深解義趣」,他才會感動,『涕淚悲泣』。聞到這部經是非常難得,難遭難遇,所以有這樣的一個感動,如果沒有深解義趣就不會有這種感動。我們今天接著是第十一條,我們看《節要》的經文:

  【十一、長老是世尊之十大弟子,乃因聞解此經,至於悲泣。可見此經真是難遭難遇,豈可輕視?更豈可不悉心體會?】

  我們今天接著從這一條看起。前面七、八、九、十我們也簡單再複習一下,從第七看起:

  【七、「深解」與最初之「諦聽」相應。】

  佛講經,我們常常看到『諦聽』這兩個字,這兩個字是非常重要。「諦」是審諦,聽經聞法要能夠諦聽,就能夠悟入、就會開悟。「諦聽」,怎麼聽經?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講了很多,可以說常常提醒我們怎麼聽經。聽經不著文字相、不著言說相、不著心緣相,你這樣聽就會開悟。『深解與最初之諦聽相應』,因為諦聽,所以他能深解;因為深解,所以他是諦聽,這個是相關的。

  【若不諦聽,斷難深解。】

  我們聽經如果沒有審諦去聽,那很難深入的理解,解得很淺,不深,所以「諦聽」就非常重要。

  【故聞說是經之聞,非泛泛之聞。】

  『聞說』這兩個字不是我們一般『泛泛之聞』。我聽聞,我聽說了,《金剛經》我聽說了;其他的經典也是一樣,這部經我聽過了,這個是「泛泛之聞」,聽過了,但是沒有深解。沒有深解,淺解還不錯,總是有解,怕的是什麼?錯解、曲解、誤解,這個就麻煩了。所以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講般若,要「深談般若」,深入的去談般若,不能淺談般若,淺談般若大家不得受用。也不能怕談般若,怕就是不敢講,怕講錯了,錯下一個字墮五百世野狐身,不敢講。不敢講也不行,因為佛法沒有般若,你修學任何法門,功夫都很難得力,你怎麼苦修、苦行都變成好像外道一樣,無益苦行,所以不能怕談。更不能妄談般若,妄談就是亂講,那就更麻煩了,那比不談還糟糕。所以般若,也不能怕談、不能妄談、不能淺談,要深談,深談般若你才能夠深解義趣。當然我們聽也要諦聽,你才能深解,所以這裡給我們講『若不諦聽,斷難深解』,「斷」就是決定的意思,你肯定不能夠深解。所以『聞說是經』,不是一般泛泛之聞。

  【所謂聞慧是也。】

  聞思修三慧。『聞慧』,「聞」這個字我們要深入的去理解。第八條舉出禪宗六祖:

  【八、禪宗六祖能師,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得頓悟。古今無第二人。傳授衣缽以後,尚為獵人羈絆十餘年。此正佛祖加被,磨煉其金剛慧劍耳。若在末世,尤難之難。萬人修道,成就不過一、二而已,原因在此。】

  江味農老居士《金剛經講義》內容很豐富,我們淨老和尚《節要》節錄重要的;節錄重要的,文字就少很多很多;雖然少,它的義理也是很深廣,我們要深入去探討。這裡舉出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能師』就是惠能大師。他聽聞《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簡單講就是「無住生心」,他聽到這句『而得頓悟』,「頓悟」就是大徹大悟了。我們聽了這兩句,我們也念了很久,我們也沒悟。他為什麼他能悟,我們不能悟?因為六祖聽到這句他就無住生心;我們聽了,我們還是有住,有住生心。這個「住」就是著相的意思。著相修行,你累劫苦修也沒結果,修得再好不過得人天福報,不能超越六道輪迴,不能超越十法界。因為著相修行就是有所住,生心有住,這個就是著相了。發心修行,但是著相修行,修得很好就是得人天福報。六祖就不一樣,他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在這句就大徹大悟。一部《金剛經》也不一定說就是這兩句才能開悟,這是六祖他的緣,他聽到這兩句開悟了,每個人不一樣。

  《金剛經》很多經文你都能開悟;不但經典,你看禪宗《景德傳燈錄》。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新加坡弘法,那個時候新加坡佛教居士林也辦過幾次傳燈的活動,就一個傳一個這樣傳,傳燈,也很壯觀。燈在佛門是一個表法,表什麼法?我們黑暗的時候要點燈,不管你點什麼燈。點燈是為什麼?就是為了照明,你才看得到路。如果很黑暗,那你摸黑,你就找不到路,看不到東西。所以燈是照明,用燈來表法,表我們的自性般若智慧,所謂「智慧燈」。般若智慧開了,就像燈,燈一亮照明了,我們路就看得很清楚,知道怎麼走了,不會走錯路,不會去撞牆壁。燈就是表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開啟自性般若智慧,自性般若智慧現前。所以禪宗一代傳一代,其他宗派也是一樣。達摩祖師把禪傳到中國來就傳一個人,慧可,只有慧可大徹大悟。慧可傳給三祖僧璨,僧璨傳給四祖道信,道信再傳給五祖弘忍,弘忍再傳給六祖惠能;到六祖會下,四十三個大徹大悟。所謂「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後面禪風就大盛,傳法的人就很多了,所以有《景德傳燈錄》。

  在《傳燈錄》裡面記載這些禪師參禪大徹大悟的,每個人的因緣不一樣,有的人聽到風聲他就開悟了。六根接觸六塵,都有開悟的因緣。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講「因戒生定,因定開慧」,你修戒,心得到定,定到一個程度,不一定碰觸到什麼因緣觸動你的悟門,你就悟入了。所以在《傳燈錄》裡面,禪門每一個禪師悟入的都不同的因緣,有人聽歌伎唱歌(所謂歌伎就是我們現在講歌星),他在那邊走過,他聽到開悟;有人經過市場,賣豬肉的在喊一斤多少錢,聽到賣豬肉的喊價錢,聽到他開悟了;有的人聽到小孩子拿石頭丟到竹子裡面碰撞的聲音,他也開悟了;有的人比一個手勢,他也開悟了。就像迦葉尊者,世尊拈花微笑他明白,他開悟了,所以「涅槃妙心,正法眼藏」,就傳給迦葉,迦葉再傳給阿難。在印度傳到達摩是二十八代,第一代是迦葉,第二代是阿難,達摩是二十八代了。達摩傳到中國來,是中國的初祖,他是中國禪宗的第一代。所以這個叫傳燈。他們都是此地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跟這個都完全相應了,所以頓悟都一樣。

  『古今無第二人』,這個就是說六祖。他不認識字,《金剛經》還是請別人念給他聽的,聽了他就開悟;念的人沒開悟,他聽的人開悟了。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常講,講經的沒有開悟,聽經的開悟了。聽經的為什麼會開悟?因為他會聽、他諦聽,他有恭敬至誠心,聽了他就開悟了。就跟《金剛經》一樣,你看六祖去賣柴,經過客棧聽到客人在裡面念《金剛經》,他聽到那個時候就大悟;但是還沒徹悟,他是大悟,大悟就覺悟了,他明白經是講什麼。所以進去,去請問那個客人,你念什麼經?他說念《金剛經》。他就把剛才聽到的客人念的《金剛經》那個道理講給他聽,客人很驚訝,這個人不簡單!他不曉得讀了多少遍都不懂《金剛經》在講什麼,這個人聽他念一段就明白了、就開悟了。所以他說,你趕快到黃梅去參五祖,你這個根性大利!還給他經濟支援,給他安家費,勸他趕快去。到五祖會下,跟五祖對話也沒有對幾句,五祖問他,你來幹什麼?他說我來求作佛。五祖說,你這個獦獠口氣很大(獦獠就是南方沒有開化的,我們現在講原住民,沒有開化的),獦獠也要作佛。六祖就回答說,人有南北,佛性沒有南北。人有南方人、北方人,有獦獠、有漢人,他說佛性是一樣的,沒有南北,佛性平等,人人本具。五祖聽到,這個人跟其他人不一樣,所以叫他去碓房舂米,就是做苦工。古時候舂米,身體要有體重,六祖身體矮小又瘦,身體的重量不夠,所以他腰間綁一塊石頭。做苦工做了八個月,有一天晚上五祖去看他,跟他講了一些話,枴杖在地下敲三下,給他暗示。他有默契,知道五祖叫他晚上三更到他的寮房去。到了寮房,五祖就跟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講到這句他就大徹大悟,後面就不用再講了,衣缽就傳給他了。「古今無第二人」,就是六祖之前沒有這樣的例子,六祖到我們現在也沒有第二個人,在歷史上只看到他一個。

  『傳授衣缽以後,尚為獵人羈絆十餘年。』「傳授衣缽」,他是祖師的位子了,那個時候還沒有出家,還是在家的身分,但是他已經得到衣缽了。因為大家不服,要搶衣缽,要把它搶回來,所以就躲在獵人隊裡面不敢出來,躲了十五年。躲在獵人隊,替獵人看守獵物,為獵人煮飯,為獵人服務。那些獵人沒有學佛,也不知道他是什麼人,當然在我們想像當中,肯定是把他當佣人看待,對他不會有恭敬的。你看一個祖師得到衣缽,他還做這些工作,這個是真正修行,沒有我慢。『此正佛祖加被,磨煉其金剛慧劍耳。』他的金剛慧,他開悟之後要磨鍊。歷事練心,在哪裡練?就在這些人事當中去練,而且這個人事不是在佛門裡面,在那邊過堂吃飯的,是在獵人隊煉「金剛慧劍」。六祖是唐朝時代的人,在那個時代,像這樣的人就很難了,只有他一個人,在我們末法時期『尤難之難』,那更難了。

  『萬人修道,成就不過一、二而已,原因在此。』什麼原因?都是著相修行,不懂般若的修行,怎麼修都不對。因此親近善知識就非常重要,我們這一生修行學佛能不能有成就,善知識是第一個關鍵。你沒有善知識指導,自己在摸索,往往都不得其門而入。遇到善知識,還要有同參道友長期的切磋琢磨。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在講席當中常講,他到台中去親近李老師(雪廬老人),一個星期聽經聽一次,就星期三晚上,講兩個小時,實際上是一個小時。因為他講國語,還要翻譯台語給一些老菩薩聽,所以講兩個小時實際上是講一個小時。一個星期聽一次,跟老師就見一次面,平常老師很忙,所以他就找了幾個同學,也是一個星期聚會一次,大家在那裡切磋琢磨。有師也要有友,師友、師友,同參道友互相交流、觀摩學習,這樣才能提升進步。第九:

  【九、但亦不可因難自阻。佛說後五百歲持戒修福,能生信心,便能一念相應。果能聞經實信,塵境皆虛,不為所縛,便入般若之門。】

  我們看到前面講這個很難,但不可以因為困難就阻礙自己,聽到難,算了吧!自己就造成障礙了。佛在本經講(就是《金剛經》講),須菩提也請問佛說,這部經在佛的時代,他們來聽能夠深解義趣、能夠依教奉行,這個沒有問題,佛在世的時候;佛滅度『後五百歲』,「後五百歲」就是佛滅度第五個五百年(二千五百年)之後就進入末法。佛的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後五百歲就進入末法了,末法時期,佛講如果有人能夠『持戒修福,能生信心』,可見得「持戒修福」這個就很重要了,就能生起信心。持戒是斷惡,修福就是修善做好事,修布施、持戒、忍辱,修六度。有持戒修福的人,他就能生信心,便能夠『一念相應』,所以持戒修福這是一個關鍵。

  現在人講到持戒,有很多地方標榜戒律,但是持戒持得也不如法,對這個戒也沒有真正懂得。所以我剛出家,我們師父叫我跟日常法師學戒律,學規矩。後來到了圖書館,我再提戒律的事情,他老人家就跟我講,現在誰懂得戒?所以現在真正懂得戒的人也不多了。持戒不是只有在形式上持一持。為什麼現在人持戒不如法、不得力?原因就是沒有基礎。佛在《觀經》淨業三福給我們講得很詳細,戒律威儀是在第二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第一福,第一福是人天福,從孝親尊師、慈心修十善,這是三皈依的基礎。第二福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皈依還不是受戒,三皈依是第二福的第一句。「具足眾戒」,眾戒,你持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都是眾戒,戒律威儀。你要受三皈依,有第一福的基礎就能落實三皈依,就是有資格、有條件來皈依三寶。我們現在學佛,沒有第一福的基礎就三皈依了,皈依的人很多,那實在也都是名字皈依,沒有實質的;受戒也都是有名無實,對戒也不懂。戒律威儀這些沒有這個基礎,往往持戒會以三毒煩惱來持戒。所謂瞋心持戒,以瞋恚心來持戒,看到沒有持戒的人你就生煩惱,那不是瞋心持戒嗎?我戒持得這麼好,你們都不持戒,一看就生氣,那是瞋心持戒。持戒目的在哪裡?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我們戒律持得很精嚴,我們貪瞋痴有沒有息滅?還是不但沒有息滅,還增長?我們自己要反省,自己要檢討,我到底是有沒有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所以戒,戒自己不是戒別人,要戒別人你就生煩惱了。六祖講,「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心裡沒有,「本來無一物」。我們一天到晚看別人的過失,我們心怎麼會清淨?怎麼會沒煩惱?

  持戒我們做不到,我們老和尚就提倡學儒釋道三個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來具體落實淨業三福的第一福,做人處世學這些,包括我們老和尚提倡的《群書治要》,有了這個基礎就可以受三皈,有了三皈就可以受五戒。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在家眾如果能夠把三皈五戒做到;出家眾我們老和尚沒有要求到很高的戒,就是三皈五戒、十善、《沙彌律儀要略增註》十戒二十四門威儀,能做到就很好了,就有戒律了。

  持戒要懂因果,印光祖師講,戒律它的鋼骨是因果。好像我們蓋房子,你要有鋼筋,不然你蓋不起來;因果就是鋼筋、鋼架,沒有鋼架你建不起來。所以因果是戒律的鋼骨,你要相信因果。印光祖師他一生提倡《了凡四訓》、《安士全書》、《太上感應篇》,這三部書都是講因果教育的,以這三部書來代替戒律,因為祖師也知道現代人不懂戒。所以這三部書,還有我們老和尚提倡的中華傳統文化,如果有去落實,戒律也就有了,持戒修福就有了。你有這個基礎,對於金剛般若就能生信心,便能夠一念相應。六祖也是表法,示現給我們看,他在獵人隊就是持戒修福,替獵人服務是修福,為大眾服務。他做苦工,到黃梅去,他也不是在那邊很輕鬆,就去舂米,那是重勞力,他在做什麼?持戒修福;在獵人隊,他也是持戒修福。所以能夠持戒修福,雖然在末法,也能夠相應。

  『果能聞經實信,塵境皆虛,不為所縛,便入般若之門。』什麼叫「實信」?知道這個六塵境界都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就是實信。實信就不會被這些境界所轉、所束縛,這樣就「入般若之門」,不著相那就入般若之門。

  【十、『義』者,義理。觀門行門,若伏若斷之真實義是也。『趣』者,歸趣,亦云趣向。即下文所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是也。】

  『義』就是講『義理』,每一部經有它的義理。『觀門行門,若伏若斷之真實義是也。』「觀門」就是修止觀,「行門」就是六度,你生活上去修行、去實行的。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怕大家聽不懂什麼叫觀門,什麼叫行門,什麼叫止觀,他講得比較通俗化就是看破、放下,所以觀幫助我們看破,止就是放下。在本經講觀照,觀照是最高的。佛法修行,江老居士在《講義》裡面把這個重點給我們講出來,他說不管修學任何一個法門,佛法的修行就是一個觀,任何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原則,止觀、觀行。不懂得這個觀,你修什麼法門,功夫都不會得力;你再認真修苦行,那就變成無益苦行,好像外道一樣。這個觀在佛門裡面很多,觀法、觀門很多,最高是觀照。

  《十六觀經》是不是觀?十六觀。十六觀最高的實相念佛是觀照,其次就是觀想。第一觀到第十二觀是觀想念佛,觀落日懸鼓、觀大地結冰、觀琉璃地、觀蓮花、觀佛身、觀菩薩白毫身、觀極樂世界的寶樹等等的,這個十二觀叫觀想念佛。觀想,心要得定、心要細,才觀得起來,愈後面的觀愈不容易。第一觀我們就很難了,第一觀,觀落日懸鼓,太陽要下山,紅紅的,看了不刺眼。觀太陽,睜開眼睛太陽在眼前,閉著眼睛太陽也在眼前,把太陽的印象深深印在腦海,觀太陽就是在眼前,這一觀才觀成。這十六觀任何一觀觀成,就決定往生極樂世界。但是第一觀是最容易,我們看得到的,太陽要下山,這個我們看得到。我那一天到屏東經過海邊,傍晚它那個太陽要下山了,紅紅的。我就跟盧居士講,我說《觀經》這個是最標準的,觀落日懸鼓,我們看得到的。看得到,這一觀你要觀成就也不容易,太陽一下山就不見了,這個不行。而且這個觀的過程當中,根據善導大師在《四帖疏》裡面講,如果你這一觀觀成了,你睜開眼睛、閉著眼睛,二十四小時,太陽都在眼前。如果你有業障,它也會出現黑霧、黃霧、白霧遮住太陽。那怎麼辦?要去懺除業障,業障懺除了它又恢復了。不是觀成就沒事了。業障比較輕一點的,黃色的霧遮住;更輕的,白色的霧遮住,這個就是業障比較輕的,但是還是要懺除,不然你那一觀還是不能成就。

  第二觀,觀水。水觀就是水清澈、綠色的,非常清淨。所以我到四川九寨溝,那個水綠色的,真的很清澈,清澈到看到底,我就說觀水觀要來這裡看,觀那個水。而且觀到水結冰就是綠色的琉璃地,透明的,極樂世界的地。這個我們看得到的,你去觀看看,難!我也嘗試過,我剛出家在基金會,樓上就可以看到太陽,太陽沒下山看得到,一下山又不見了。所以你看得到的都不容易,那後面呢?極樂世界你也沒有見到,你要把它觀想出來,那你心沒有很定,沒有禪定功夫,你怎麼可能觀得出來?所以不容易。十二觀有比較好觀的,觀蓮花,觀你坐在蓮花開合,或者觀白毫。有一觀成就就可以,就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如果你觀很多觀都觀成就,那當然往生的品位就高,但是不容易。觀照是最高的實相念佛,那是要離心意識。

  第十三觀,觀像念佛。觀像就比較容易,反正要看佛像。佛像就不像太陽,我們現在一尊佛像掛著,我們二十四小時可以看;太陽它快要下山那個時間很短暫,掉下去就沒有了,我們就看不到了,觀像就比觀落日懸鼓要容易多了。我們觀一尊莊嚴的佛像,這觀像念佛,就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圓滿佛,觀像念佛。觀像念佛,我曾經在新加坡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就介紹韓館長往生,我們師父印的圓滿佛,我們有流通,他還寫了對聯,印出來沒有人請。現在我們淨宗大部分是供大陸過來一個陸劍剛將軍送的白色陶瓷佛像,那一尊現在還在景美華藏圖書館。用一塊木頭,整個木頭刻那個模型放在那裡,運送就不會受到損壞,後來陸老居士他來向我要那個盒子,木頭盒子他要回去了。那一尊,後來我們師父說要印,我就去找印刷廠來照相,當時世樺印刷廠來照相,照相印出來非常莊嚴。那尊像就是童子像,眼瞼下垂。藍底白色這尊像適合我們持名念佛,我們持名念佛閉著眼睛可以念。你看到佛像眼瞼下垂,我們自動閉著眼睛就念,眼睛下垂念,所以這尊佛像適合持名念佛。如果你要觀像念佛,我是建議你要觀圓滿佛,圓滿佛眼睛是開的。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講,如果有人昏沉蓋比較重,要去觀佛像,要去看佛像。看佛像你不能選那個佛像臉瞼下垂的,我是建議觀這尊眼睛張開的,彩繪的很莊嚴,你就看佛像。觀像念佛比觀想容易,但是你要有時間,你有時間二十四小時都在那邊看嗎?你都不要工作嗎?有人給你供養,你就閉關,一天到晚你的工作就是看佛像,三餐有人給你煮、給你洗衣服?我看要找這樣的人也不容易,不要說在家人不容易,出家人也很難。所以你要修這個也是要有福報,你要閉關,要修什麼?要持戒修福。你有福報,你去修,要閉關、要怎麼修才不會有障礙,不然你會業障現前。我們過去在圖書館,我都碰到很多師兄弟就是這樣失敗了,要去閉關,失敗了。我們師父也很慈悲,跟我講這個原因,過去常常跟同修分享。

  十四觀到第十六觀就是九品往生,善導大師講,第一觀到第十三觀都是定善,定就是你要有禪定功夫,九品那就不一定有禪定功夫,就是散善;他有分定、散兩門,都能往生。我們持名念佛是第十六觀,所以念佛也是觀,不是說我們念佛不是觀,念佛也是觀,念佛在《觀經》是第十六觀。這個觀我們要修,你沒有修觀,的確功夫不得力。觀門很多,你看《十六觀經》,還有四念處觀,「不明念處慧,徒誦木叉篇」。蕅益祖師他是律宗的祖師,對戒律也是有研究的。有的人持戒持得很精嚴,他不明念處慧,念處慧就是四念處,這是觀慧。四念處第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你不懂修四念處,你持那個戒就是外道的戒,跟佛法是沒有關係的,蕅益祖師講。觀門很多,我們持名念佛也是觀門。「若伏若斷之真實義是也」,若伏若斷就是觀門、行門(觀行),你修行功夫得力,伏煩惱、斷煩惱(伏惑、斷惑),這個是真實義,義理。

  『趣者,歸趣』,就是趣向。你這樣修,你的目的在哪裡?你要達到什麼目的?這就叫「趣」,歸趣、趣向。趣向就是下面經文所說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是也』,信心清淨你就見到實相。好,我們看第十一條:

  【十一、長老是世尊之十大弟子,乃因聞解此經,至於悲泣。可見此經真是難遭難遇,豈可輕視,更豈可不悉心體會。】

  這一條,須菩提長老是世尊十大弟子之一,他是解空第一。十大弟子各有專長,他的專長是解空,解空第一的就是須菩提長老。他『聞解此經』,聞佛說這部經他深解,『至於悲泣』。因為深解,他才會悲泣;我們不能深解,所以我們沒有感覺,當然跟長老就不一樣了,如果我們有幾分的深入,感觸也就不一樣。長老在這裡悲泣,『可見此經真是難遭難遇』。我們沒有深解,看到他深解,他這種感動就是提醒我們,提醒我們這部經「難遭難遇」,你很難遭遇到,遇到善知識能給你講解,這個更難了。『豈可輕視』就是你不能輕忽,不重視,『更豈可不悉心體會』,更不可以不用心去體會,不用心體會就辜負佛恩了。我們再看第十二:

  【十二、長老向世尊垂涕泣而道,便是向遍法界盡未來一切眾生垂涕泣而道也。意在警策一切眾生,當速發無上菩提心,奉持般若,方為紹隆佛種,方為不負己靈。求生淨土願心,即是無上菩提心。大勢至圓智抉擇,即是無上般若法門。】

  這一條,『長老向世尊垂涕泣而道』,到『方為不負己靈』,這一段是《講義》裡面的。下面這一段,『求生淨土願心,即是無上菩提心。大勢至圓智抉擇,即是無上般若法門』,這一段是我們淨老和尚他加上去的,在《講義》裡面沒有這一段。我們淨老和尚加上這一段,也就是修學般若回歸到淨土。「長老向世尊垂涕泣而道」,向世尊悲泣,來向世尊報告,也就是『向遍法界虛空界盡未來一切眾生垂涕泣而道』,就是向我們流眼淚,這個意思在警策我們。江老居士把這部經的義理發明出來讓我們看,我們看了,那是長老他對佛在哭,跟我們也沒關係,實際上我們不能這樣體會。他對佛就是代表對我們,對我們的一個警策,警策什麼?『當速發無上菩提心,奉持般若』,就是你要趕快發無上菩提心。「菩提心」,這個解釋很多,我們讀《無量壽經》,三輩往生都有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菩提心有很多種解釋,恐怕我們也不太能夠理解什麼叫菩提心。菩提心,「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文就是智慧、覺悟的意思,覺悟之心就是菩提心。『奉持般若,方為紹隆佛種』,這句很重要。如果我們沒有奉持金剛般若、不學習金剛般若,就不能「紹隆佛種」,簡單講就是不能興隆佛法,所以要修般若。我們不要害怕,不要怕談般若,只要發心來學習,有佛力加持。持戒修福,求佛力加持,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悟入。為什麼?因為般若是我們自性的智慧,每一個人都有。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人人本具,箇箇不無」,大家都有。你本來有的,怎麼會沒有智慧?你本來就有智慧,你現在迷了,你不知道,所以佛出現在世間告訴我們這一樁事情。

  一般人對無上菩提心不是很理解,但是如果我們深入《金剛經講義》,慢慢你就會了解什麼是菩提心。菩提心簡單講就是覺悟之心,我們淨老和尚給它回歸到淨土,『求生淨土願心,即是無上菩提心』。這是蕅益大師講的話,就是你真信發願,求生西方淨土,你發這個願的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個比較容易明白,但是我們修淨土的同修很多,真正明白的人實在講不多。我們老和尚他是講得很明白,可是我們聽得還是不明白,真的是這樣。如果你真聽明白了,你就不會有懷疑,不會有疑惑,還有疑惑就是還不明白,沒有疑那才真正明白。過去早年在華藏圖書館,我們老和尚常常到美國,人家寫信來問問題都叫我回答,我剛開始練習回答要給他看,他看了,他改了,然後我依照他改的。後來知道師父怎麼回答我就怎麼回答,代替他,他說以後不用給我看了,你就直接回答了。有一次我接到一封信,有一個居士他說我們老和尚講,念佛三個要訣,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他說做到兩條,有一條沒做到,哪一條沒做到?他說不間斷,這一條他沒做到。他說他要上班,晚上還要睡覺,念佛常常間斷。但他不懷疑了,他相信淨土法門;他也不夾雜,專修淨土法門,也沒有修其他的。後來我跟他講,我說你寫信來問,你這三個問題都有了,你既懷疑又夾雜、又間斷。為什麼?你不懷疑,你還寫信來問什麼問題?你有疑問才要問,你沒有懷疑了還寫信來問老和尚幹什麼?所以「疑網纏心不易知」,疑惑像魚的網給你纏縛在你的心,你自己不知道。你有懷疑,你自己以為沒有懷疑,實際上有懷疑,碰到問題的時候你懷疑就來了。所以我們不能不知道,這個很關鍵的。這裡講「求生淨土願心,即是無上菩提心」,這個我們老和尚也講得很多,也講得很清楚、講得很明白,也常常講,講了幾十年,我們有沒有真懂?實在講,還是不懂。

  我們聽了很多,也會給人家講,自己還是不懂。為什麼?真懂了,你求生淨土的願心那是真的。什麼叫真的?真的就是這個世間你放得下了。你真放下了,不留戀這個世間,對這個世間一切都放下,沒有罣礙,一心一意就是念佛,要去極樂世界。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我們現在修淨土法門的同修很多,但是對於信願行了解得還是不夠。一般外行的人,印光祖師講過,外行的人他只注重要怎麼念佛,那是外行的,那個念佛就不是淨土的宗旨。你要靠自己,念佛念到斷煩惱、破無明,那也是靠自力,但是淨土法門它是二力法門,是自力跟他力(自力跟佛力)兩個結合的。我們跟阿彌陀佛怎麼結合?就是信願。蕅益祖師在《彌陀經要解》講,能不能往生「在信願之有無」。如果你沒有真信,你沒有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你功夫念得再好也不能往生,這個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第二時給我們開示。我們都沒有去檢驗我們這個信願到底有沒有問題,只是功夫要怎麼修?怎麼打佛七?一天要念幾個小時?在行這一方面,信願那邊疏忽了。信、願、行如鼎三足,缺一不可。所以蕅益祖師在《彌陀經要解》給我們開示,如果沒有信願,你的佛號念得「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也不能往生。黃念老講過去一個人念佛,念到聽到風聲也是阿彌陀佛,看到、聽到什麼統統是阿彌陀佛,後來也沒往生極樂世界,結果拿一條繩子去上吊死了。他就是念,他沒有信願,所以淨土修行不能疏忽信願。願生西方,願捨娑婆,就是你要放下娑婆世界,你要願生極樂世界。

  我們也會念,但是我們還是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沒看破。所以金剛般若幫助我們看破,看破你放下是很自然的,你願生西方的心才生得起來。你這個世界放不下,你願生西方又不願意離開娑婆,那你怎麼去西方?跟佛就不相應了。所以我選《金剛經講義節要》來跟同修分享,這也是我個人遭遇的問題,念佛說什麼信願、信願,聽師父講得那麼清楚、那麼明白,我總是生不起來。早年我還在圖書館請問師父,信願我還是搞不懂,被師父罵了一頓,罵了還是不懂。後來有一天我想到,《金剛經》不是教我們看破放下的嗎?所以才來看我們師父以前他講的這個。所以《金剛經》幫助我們看破放下,幫助我們深信發願。這也就屬於觀門了(我們念佛是行門,也有觀門),觀門得力,我們信願就生起來了。比如說不淨觀,你功夫得力,你信願的心就會生起來。無常觀,像印光祖師他寫一個「死」貼在佛堂天天看。以前我們在圖書館,我們師父也印很多,一個人發一張給我們,晚上睡覺,那個梁就貼一張「死」,一躺下就看到那個字。印祖他是觀這個字,這個叫無常觀,就是說我都要死了,還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現在就要死了,那你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就觀這個,觀這個也可以,觀無常、觀不淨。觀受是苦,觀這個世間的苦,厭離娑婆、願生極樂的心就生起來。

  如果你要觀另外一種觀,不是觀苦、空、無常、無我,是觀極樂世界,《十六觀經》觀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那也可以,觀那個就很快樂,觀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你觀起來,你就很想去,你這邊就放下了,這個也更殊勝。所以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講「武夷圖」,他說有一個人病了很久,有人拿一張武夷圖給他看,那風景很好,圖畫出來給他看,那個人病就好了。蓮池大師講,極樂世界如果你能夠看到一點點,那你什麼病統統沒有,你生死的病也統統沒有,煙消雲散了。但是極樂世界畫不出來,武夷山我們看得到就畫得出來,畫得微妙、很真實的,看的心胸就不一樣了;極樂世界沒看到,你想也想不出來。所以江老師,我們師父請他畫「地獄變相圖」,後來他又畫了一個「極樂妙果圖」。他跟我講,「地獄變相圖」很好畫,每天報紙打開,統統是造地獄業。極樂世界都沒看到,想也想不出來,他說極樂世界不好畫,他還是根據《彌陀經》畫了一幅,但是跟實際的極樂世界,那當然是無法相提並論。所以你觀極樂世界,《觀經》你觀寶樹,這個真的觀起來,那你這個世界自然就放下了。這個也是觀,看你要觀哪一種,哪一種對你比較得力,都可以。七寶行樹如果觀不起來,我建議多念《無量壽經》,念到這些依正莊嚴,也會有佛光、佛香會薰我們。如果念經還是不很容易,念佛是最簡單、最方便,特別用持名念佛,佛號不斷,佛光不斷。現在有念佛機,我們大家多加利用,聽佛號。

  求生淨土的願心,你要欣慕極樂,厭離娑婆、放下娑婆,這樣念佛才能去,不是說你一直念就能去,要搞清楚。沒有信願,你念得再好都去不了;如果你有真信發願,你念得差一點一樣往生。因為如果你沒有念到功夫成片,你有信願,臨終就感應阿彌陀佛來接引;阿彌陀佛來接引,他佛光給你注照,你心就不顛倒。不是我們自己修的功夫,修到有禪定不顛倒,是佛來接引,佛光給我們注照,我們不顛倒;如果佛沒有來,我們就顛倒了。佛光注照,我們就提升到功夫成片;你念到功夫成片,佛光一照就提升到事一心;你念到事一心,佛光一照就提升到理一心,這是靠他力。淨土是二力法門,其他法門都靠自力。如果你沒有信願,你只是念佛怎麼念怎麼念,疏忽掉信願,念佛法門變成一般法門,自力法門。你要念到伏煩惱、斷煩惱、破無明,跟其他法門是一樣的,那就不是易行道了。所以這個是很關鍵的,我們可不能疏忽了!所以我們要檢討、要反省,我們現在信願有幾分?及不及格?我們第十三段把它念完:

  【十三、總之,長老之喜,為眾生喜。長老之感,為眾生感。其慚愧往昔,悲泣陳辭,皆為激發眾生。】

  長老他悲泣是為我們,我們要能夠體會這個深義(深的義趣),深解義趣。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跟大家學習到這裡。下面「陳讚慶」這段經文,我們下星期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