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義節要—依文字、起觀照、證實相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一集) 2022/11/3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71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第九十一頁,從第四行,十四這條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十四、但用此功,防墮偏空。故須圓融,性相圓融,無礙自在。】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條比較長,我們分段來講解。『但用此功』是指前面所講的,就是佛給我們開示用功的這些道理方法,這個金剛般若就是『防墮偏空』。因為般若講空但是很容易墮到偏空,宋朝以後講《般若經》的法師很少,原因也就是怕人聽了誤會,一聽到空就墮到偏空去了,執著空了。前面講「是名、則非」,那就是雙遮雙照,遮中有照,照中有遮;也就是說,空當中有有,有當中是空。所以這個空,我們不能給它體會錯了,以為空什麼都沒有,空空的什麼都沒有那個叫空,那變成偏空了。實際上《般若經》上講的空,不是我們一般人說的空無所有那個偏空。空在哪裡?是不是離開這些相另外有個空?《般若經》上講的,空在哪裡?空在有當中。空在有當中,有在空當中,空有是不二的。當現相的時候,我們看到眼前一切萬事萬物這些現象,有,但是它當體即空。所以佛說一個「則非」,則非,叫我們不要執著有。我們凡夫總是認為這真有,我眼前這個桌子,明明有一張桌子,你怎麼說它是空?我們凡夫總是執著實有,真實的有。佛給我們講,這個不是真實的,所以稱為空。
為什麼不是真實?因為一切法,我們整個身心世界,經上佛給我們講很多,就是緣生法。緣生法它就沒有自性,它沒有一個自體,是很多條件,很多因緣聚合在一起,然後就現出這樣一個相。所謂緣聚則生,緣聚在一起,它就生出這個現相;時間到了,緣散則滅。它有時間性的,因為它不斷的在變化,剎那剎那在生滅,緣散,這個相也就沒有了。因為它是緣生法,所以不是真實的,說它為空。有沒有這個相?有。所謂「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但是這個相不是實相,是幻相。這些相怎麼現成?這個緣怎麼來的?緣就是業力,我們起心動念這個業力是緣。緣聚緣散,起心動念,不都是生滅嗎?這個道理,我們從一個比較能夠理解的來體會,大家慢慢去深入。我們從早到晚,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都是緣生緣滅、緣生緣滅?緣聚在一起,這個相出現了,等一下時間到了,緣散了,這個相也就沒有了。像我們眼前這一會,我們現在講堂有這些人,大家在一起學習《金剛經講義節要》,包括我們網路上的同修。我們時間到了,緣聚,大家集合在一起,那不就緣聚嗎?這個講堂有講的法師、有聽眾,緣聚了。等一下時間到了,散了,大家回家了,這裡就沒人了。我們從早到晚,大家想一想,你一整天遇到的人事物,無論是好事、不好的事情,不都是在緣生緣滅嗎?我們從這個比較粗淺的去體會,再深入進一步的體會身心世界,無非都是生滅的緣生法。所以緣生法,佛說它當體是空的,它沒有一個實體,是很多因緣聚在一起產生的一個幻相,所以說它為空。但是你不能說它沒有相,有這個相,像螢幕,它會現相,但是它是空的。所以「則非、是名」,就是預防我們墮在偏空。墮在偏空會出現什麼問題?反正都是空的,那我還要做什麼?好事也不用做了。反正都是空,做那個幹什麼?到最後不是一場空,那還需要做嗎?如果這樣的理解就偏空了,就偏到空去了。
古大德有一句話講說,「大作夢中佛事」。什麼是佛事?弘法利生,講經說法,這是佛事。大作夢中佛事,因為《金剛經》到最後(等於是一個總結)就講了一首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就是一切有為法,有生有滅的這一切法,都叫有為法。這些有為法事實是什麼?如同我們晚上睡覺作夢一樣,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不管好事壞事,那總是像夢一樣。我們大家都有作夢的經驗,無論你作好夢,夢到很美好的夢,夢境很歡喜,醒來一場空;作到惡夢,嚇得一身冷汗,醒來也是一場空,如夢幻泡影。古大德也是怕人墮到偏空。既然都是夢我們統統不要做了,講經說法,何必?那不都是夢嗎?反正你覺悟也是夢,不覺悟也是夢,還要講經說法幹什麼?還要度眾生幹什麼?這個就墮到偏空去了,這個問題就很大。所以古大德講「大作夢中佛事」,在夢當中大作夢中佛事,這個就不墮在偏空了。所謂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所以佛叫我們觀如夢,就是說你不要執著是真的;但是你也不要執著空墮到偏空去了。因此金剛般若它是教我們持戒修福,修福就是布施,《金剛經》布施講最多,再來就是忍辱,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既然都是空,那還修六度幹什麼?就是預防我們墮到偏空去了。所以持戒修福,你要布施、持戒,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要修,修這六度,這個有,有這些相;但是你修這個不要去著相,那就是雙遮雙照了。偏空(執著空)那一道門先把它堵住,不要墮到偏空去,所以要修六度,天天幹;但是修六度不著那個相,不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像布施,三輪體空,沒有布施的我,沒有接受我布施的對象,不是說沒有我、沒有人,不要著那個相。心裡不把那些相放在心上,我布施某某人多少錢,也不執著當中布施的物(財物),不執著,這個就叫三輪體空,沒有我,我沒有人,沒有當中所施之物。不是沒有,不著那個相,不要放在心裡。就是你天天在修,都在修,但是你不著那個相,這個叫做二邊都不著了,空有都不著了。所以這個不能偏空,偏到空去那就麻煩了,恐怕明天你就不要工作了。空,就不用上班了,不用煮飯了,真有人把這個意思聽錯了,他什麼都不幹了。
『故須圓融』,所以必須要圓融,空有要圓融。性跟相要圓融,性相本來就沒有障礙,『無礙自在』。《華嚴經》講,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個他沒有障礙,無礙就自在。我們現在很不自在就是處處有礙,為什麼會有這些障礙?因為執著,妄想、分別、執著。在無礙當中產生一個有礙的幻相,這個是自己分別執著所產生的,本來沒有障礙,得大自在的。所以性相必須圓融,性是空,相是有,有跟空要圓融。怎麼圓融?性相不二就圓融了。你把它切割,那就不圓融了,那就有障礙了,實際上它是圓融的。它是圓融,我們硬要把它分開,不圓融,這是我們自己的妄想執著產生的。下面講:
【言「是名」而言「非」者,是明幻有不離真空,相非性而不融。】
這一段又講「是名」。『言是名而言非者』,「言是名」又說「即非」,這個是給我們說明『幻有不離真空』。「幻有」說是名,即非是說「真空」,真諦。真空是什麼?「本來無一物」,本來清淨的。性本來是空寂的,但是幻有是從這個空寂的自性當中現出來的,所以它沒有離開性。所以給我們說明「幻有不離真空」,它沒有離開真空。像我們電視螢幕有這個相,這個是幻有,但是它沒有離開真空的螢幕,螢幕是空的。所以現在我們這種科學的工具,讓我們可以體會這個概念。『相非性而不融』,相不是性就不能圓融。
【故雖不壞相,亦不可著相。】
相我們不要去破壞,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相,世間相林林總總很多,佛不會去破壞那些相,但是你也不可以去著那個相,關鍵是不要去著相。你不要著相,這個相對我們就沒有妨礙了。事實上,當我們執著的時候也是沒妨礙,但是我們覺得有妨礙,我們自己從沒有妨礙當中造成障礙。這個障礙是什麼?是虛妄的,是虛妄的執著。再看下面:
【言「非」又言「是名」,是明真空不妨幻有,性非相不彰。】
『言非又言是名』。上面講「言是名而言非」,是給我們說明「幻有不離真空,相非性而不融」。又給我們講「言非又言是名」,說「即非」又說「是名」,這個是說明『真空不妨幻有,性非相不彰』。你說性在哪裡?性是空寂的,性沒有相它也不能彰顯。所以古大德用「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比喻作我們的自性,金子。金子可以打造很多不同的相,大家如果到過銀樓,戒指、項鍊、手環,乃至可以打造佛像,金的佛像、菩薩像、羅漢像,打造一個人的像,打造一條狗的像、一條魚的像,打造一棵白菜,這個統統可以造。相千差萬別,都不一樣,打造佛像,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打造一條狗的像,是畜生的相。但是它的本質是一樣,都是黃金。你說我不要這些相,我只要找黃金,那大家想一想,你能找得到嗎?這個相我不要,我只要黃金,大家想,黃金在哪裡?黃金就在那些相裡面。你說我不要這個相,我要原來的相,原來的相有金磚、金塊,它還是一個相。所以古大德用這個比喻讓我們去體會,我們現在眼前看到這一切,跟我們的自性,自性就是黃金,眼前這些都是我們自性現的,沒有一樣不是,都是自心所現。但是我們迷了有八識,「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為什麼會有變化?因為我們迷了,起了無明,起無明識就有生滅,有變化。所以「性非相不彰」,性沒有這些相不能彰顯,就像黃金一樣,沒有那些相不能彰顯那個黃金。
【故雖不著相,亦不應壞相。】
我們不要去執著那個相,心裡不要執著那個相,但是也不要去破壞那個相,不要去排斥那個相,相它沒有妨礙。
【而後乃為無礙而圓融。】
這樣才是沒有障礙,性相圓融。性相不二,我們佛法講不二法。我們再看下面第十五:
【十五、以上是不壞假名,會歸性體,(六四—六九節)最精最要之義。若不明此義,便非真解,如何能行。雖勤苦學佛,必不能得大受用,甚至走入歧途而不自知。反之,則一日千里,受用無盡也。】
這一條節要是給我們說明『以上』,「以上」就是上面這一大段經文,『是不壞假名』。名是假的,但是不需要去壞那個假名,從假名當中,你去『會歸性體』,回歸到自性的本體。透過這個假名去體會,回歸到自性的本體,所謂明心見性了。我們這一段講的是第六十九節的經文,從六十四節到六十九節,這六節的經文是『最精最要之義』。六十四就是「示會歸性體,示應離名字相持」,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這六節經文是「最精最要之義」,這個我們要好好去體會。
『若不明此義,便非真解』,如果不明瞭這個經義(經講的意義、義理),那不是真正的解悟,不是真正的理解。沒有真正理解,『如何能行』,這個「行」是修行。所以「真解」,那才能行,他才能修行。如果沒有真正的理解,這個修行就是盲修瞎練。『雖勤苦學佛,必不能得大受用』,很認真在修,修苦行,勤勞刻苦在學佛,我們現在講很用功,但是得的效果很有限,「必不能得大受用」。這個「必」,就很肯定的,必定你不能得到大的受用。如果能得到一些小受用,那也算不錯,怕的就是下面講的,『甚至走入歧途而不自知』。不但得不到大受用,連小受用也沒有,走入歧途自己也不知道,這個就很可惜了。這個就是白費功夫,不但得不到受用,還走入歧途。這樣學佛的人,實在講,在現前社會上大有人在。你說他不用功嗎?他很用功,但是不明理,道理不明。所以古大德給我們講,不明理,很認真在修行,叫盲修瞎練。有行無解,沒有真正的理解經義(這些理論方法)就很認真修,盲修瞎練。有行無解,盲修瞎練;有解無行,說食數寶,解了你不行,沒有落實在生活上去修,那是給人家算財寶,跟自己不相干,也得不到受用。總是要解行相應,這樣才能得到佛法的大受用。
下面講,『反之,則一日千里,受用無盡也』。「反之」就是反過來,如果你真的理解了,那你修行一天,「一日千里」,這個是形容比喻,「受用無盡」。這個關鍵還是在見解上,在密宗講開大圓滿見,你見解性相圓融就是大圓滿見。你開了這個見解(知見),修一天等於漸教的修行人修一劫,這個不可同日而語。所以開圓滿見的修行人修一天,等於漸次修行人修一劫。開圓滿見,快速,一日千里,那效果就大不相同,是受用無盡。我們再看:
【十六、當知般若,是人人本具之智,即是清淨心。此清淨心,住處無方所,用時無痕跡。本是把不住、取不得的。所謂「心月孤圓,光吞萬象」。】
好,我們先看這一段。這段節要講,『當知般若』,「當」就是應當,我們應當知道般若,『是人人本具之智』。這一點,我們學佛的人,我們現在雖然還沒有開啟自性的般若智慧,但是我們總是要從這些概念上要先有個了解、有個認識。不然很多學佛的人,因為常常念《心經》、《金剛般若經》,也都會講般若,但什麼意思他不知道,他不理解。我台南接了一個寺,叫太和般若寺,我接了之後,他們說法師,你可以改。我說不用,般若很重要,「般若」,不要改。他們會去取那個名稱,但是不知道什麼叫般若?般若這兩個字的意思恐怕聽都沒聽說過,是什麼意思他不懂,但是看到「般若」,就用這個名字,用得也是很好。所以當時我去接,我說太和般若寺,《金剛經》,金剛般若;《心經》,《般若心經》講空。台南極樂寺,台南太和般若寺。台南極樂寺,淨宗講有,西方有佛號阿彌陀佛,有世界名曰極樂。有在空當中,空在有當中。所以般若正智「是人人本具之智」,大家本來都有,本具就是大家本來都具足。六祖大師開悟的時候就講了五句話,「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什麼叫自性?本來他就具足,他一點都沒有欠缺。不是說你原來沒有,後來去修才有,不是這樣的,本來就有。我們現在修行是修什麼?去掉障礙,本來的般若智慧就現前了。它還是存在,我們現在迷了,但是它並沒有喪失掉,只是你迷了,你不認識,你不知道就在眼前。你覺悟了,都是現成的,本具。本具之智,『即是清淨心』。「清淨心」是什麼?六祖講的,「本來無一物」,「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自清淨就本來無一物,沒有,這個是從真諦講的。這個也就是講般若無知,根本智就是清淨心,一法不立。它是本自清淨,它本來就清淨。
『此清淨心,住處無方所』。清淨心在哪裡?「住處」,住在哪裡?哪一個方向?哪一個處所?禪宗達摩祖師(中國禪宗初祖),二祖慧可跪在雪地跪三天三夜,達摩不理他,後來他拿了戒刀把胳臂砍斷一隻,供養達摩。達摩看到:你這是何苦!找我為了什麼事情?為什麼來找我?他說:我心不安,求大師幫我安心。所以達摩祖師手伸出來:你心拿來,我幫你安。他這一下回光返照說:「覓心了不可得」,心我找不到。達摩說:「與汝安心竟」,給你安好了。這個慧可根機比阿難利,一下子,他就回光返照去找心,心在哪裡?我不安的心,在哪裡?去找,找不到。找不到,當下他就大悟,「覓心了不可得」。就是這裡講「住處無方所」,你找不到。在《楞嚴經》上,佛問阿難尊者,他也沒有問說真心、妄心,無論真心、妄心,心在哪裡?你找出來給我看。阿難還找了七個地方,叫七處徵心,但一一被佛否定了,都不能成立。到最後他慌了,心在哪裡?我們凡夫總是一個執著,都執著在有個地方,這個就是執著。其實心在哪裡?遍一切處,無所不在。「住處無方所」,哪裡都有,整個法界統統是自心。『用時無痕跡』,你在用心的時候有痕跡嗎?無論你在很歡喜、你在生煩惱,心有痕跡嗎?你能找得出來嗎?我很歡喜的心,你找得到嗎?我現在很煩惱,很生氣,那個煩惱你找得到嗎?所以這一切找不到,那就叫空。但是你不能說它沒有,有,但是你找不到。就像我們罪業也是一樣,三祖也是求二祖給他懺罪,因為禪門都是很直截了當的,直指人心。他說好,罪你拿來,幫你懺。他也找不到,「覓罪了不可得」。二祖說,「覓心了不可得」。罪也找不到,罪在哪裡?所以這裡講,我們這個清淨心,「住處無方所,用時無痕跡」。我們用的時候也沒有痕跡,不落痕跡。
『本是把不住、取不得的』,「把不住」,你抓不住它的。它不是一個實質的東西,可以讓你去抓得住的;你也「取不得的」,你不能取得到,你也取不得。『所謂心月孤圓,光吞萬象』,「心月孤圓,光吞萬象」,我們心就是遍一切處,到處都是。到處都是,但是你找找不到,那有沒有?有。有,但是你找不到,所以真空妙有。所以清淨心大家都有。大家如果能參透達摩說你找心,你去找,我們也可以在生活當中自己這樣去參。我們每一天總是在煩惱當中,很煩,很煩惱。誰在煩惱?我的心在煩惱,我心很煩,是不是?心在哪裡?它在哪裡煩?你去找。如果回過頭來這樣去找,找久了也會開悟,原來覓煩惱了不可得,也找不到。那煩惱當下不就是菩提了嗎?所謂煩惱即菩提,菩提在哪裡?菩提就是在煩惱裡面。你覺悟過來,煩惱就是菩提;迷了,菩提就是煩惱。菩提跟煩惱,是一不是二,是同一樁事情。
【《圓覺經》云】
這裡又舉出《圓覺經》,《圓覺經》跟《楞嚴經》都是講我們自性的大經。《圓覺經》裡面講:
【「有照有覺,俱名障礙。」】
『有照有覺』,也就是說有能有所。有我在照、我覺悟了,這個還是妄心。清淨心,它本來無一物,哪裡有照有覺?如果你還有一個我有照,我照見五蘊皆空,實在講還是沒空,你還有一個照。照這個字,叫做文字相。你著這個文字相,我會照,你不會照;我覺悟了,你還沒覺悟。「有照有覺」,這個也是障礙。其實照離心意識,就是禪宗講離心意識參,「離四句,絕百非」,那才叫照。所以我們看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這個照它是離心意識。無心叫做照,有心叫做想。想,你看那個文字,一個相,下面一個心,你心有相,就叫想;你有心、有相,就叫做想。照是無心的,就是這裡講般若、清淨心,它是照。照跟想不一樣,所以觀想跟觀照不一樣,觀想是有心,心有相。觀照無心,離心意識,跟禪宗一樣參。所以叫「照見五蘊皆空」。好,我們再看下面第十七:
【十七、佛說般若,本令人依文字、起觀照、證實相。但恐人存有照覺之智。其下者甚至向名言中覓般若。故特於「奉持」之所以時,曰「般若則非般若」。如此一說,直使奉持者心中不留一字,不沾跡相。真是快刀斬亂麻手段。即此便是金剛般若。】
這一段再給我們說明,『佛說般若』,說般若就是文字相出來了,「般若」兩個字是文字。「佛說般若」,他的本意就是要『令人依文字』,般若,言說相講出來,再用文字寫下來,言說相、文字相(名字相)。我們很自然的就有個般若,心裡就有個般若,有這個相了,這個叫名字相(文字相)。佛講般若,是要我們依文字去『起觀照、證實相』。不能執著在這個文字相、言說相上面,執著有個般若,執著這個相。文字相就像指路牌一樣,我們上高速公路,你要到高雄,高速公路上去,一個箭頭寫著往高雄,我們不能看到那個牌子就以為高雄到了,你是要按照它指示的方向往前走,你才會到。所以經文也是一樣,文字相,這個叫文字般若。文字般若需不需要?需要,也很重要。就像高速公路指路牌,那也很重要,你不能說那不是目的地,那不要了,不要你不知道方向,你不知道怎麼走,它也需要。但是你不能執著那個地方就是,你執著在那個地方,那就錯了,你是要依照它指示的方向。所謂言外之音,「願解如來真實義」。所以文字是教我們依文字般若去起觀照般若,關鍵你要起觀照,要懂得它的真實義,去起觀照。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然後證實相般若,實相,我們本體的般若智慧,你證實了,證得了。這是佛說般若的本意,也就是我們《開經偈》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佛說這個他的真實義,是要我們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
下面講『但恐人存有照覺之智』,「但恐」就是恐怕,有人存有我能夠照、我所覺悟的,那就有能所,又對立起來,又變成二了。本來是不二的,又變成二了,在不二當中,又虛妄去分別執著一個二出現了,就有照有覺了,這個不是般若智慧。『其下者』,「下者」就是更下的,『甚至向名言中覓般若』,就是著在言語文字當中去找般若。所以禪宗有很多比喻,《指月錄》,佛講經這些名言,你要體會它的真實義,像要指月亮的方向在哪裡?指給你看,往天上指,手指指月,你要順著手指的方向往上看,是看上面的月亮,不是叫你看這個手指就叫月亮。所以在名言當中去「覓般若」,你執著在言說相、名字相當中,你去找般若怎麼會找得到?
『故特於奉持之所以時』。佛這個是講經的善巧方便,經典就是佛用言教、身教,特別是言教說法,在不可說當中他說了,說了之後讓我們去悟入那個不可說的境界。「故特於奉持之所以時」,奉持的時候,『曰般若則非般若』,你不要再去執著有一個般若。所以正當我們在奉持般若波羅蜜時,則非般若,你不要去執著一個般若的名相。你透過名字相去體會它的真實相,如果你著在這個名字相,那你就不能見性。『如此一說,直使奉持者心中不留一字,不沾跡相』,你看「不留一字」,一個字都不留了。他跟你講了之後,馬上遣蕩,不留痕跡,這樣才是如來真實義。所以跟你講則非、講是名,就是你不要執著那個相,從這個名字相去體會它的真實義。『真是快刀斬亂麻手段。即此便是金剛般若。』這就是金剛般若,我們從這個地方好好去體會。再看下面:
【十八、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復能離一切相,行一切法。果能如是奉持,方於世出世法,究竟達其本末邊際,謂之『波羅蜜』。】
『波羅蜜』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意思是到彼岸,或者是彼岸到。外國文字都倒裝句的,中文就是「到彼岸」。到達彼岸就是我們一般講的到家了,你學什麼功夫,你到家了,到達彼岸就是「波羅蜜」。『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即相離相,不是叫你遠離那些相,不是的;就在這一切法當中,離一切相,你不執著,那就離一切相了。「離一切相」,不是離得遠遠的,跑得遠遠的,不是那個意思,不能錯會;就在這一切相裡面,你不要去執著,你離一切相,你心裡不著這個相。『復能離一切相,行一切法』,你離一切相,而行一切法,離相不是什麼都不做了,那又執著非法相了。所以你行一切法,離一切相,那法與非法統統離了,同時都離了。所以我們做什麼事情,總是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果能如是奉持,方於世出世法,究竟達其本末邊際,謂之波羅蜜。』禪宗有一句話說,「平常心是道」。我們總是要找一個玄妙的,其實玄妙就在我們平常生活當中。那我們平常生活當中是什麼?吃飯、睡覺、穿衣服,這不很平常嗎?每一個人都在幹的事情,從早到晚,哪一個人不是這樣過日子?但是道就是在平常當中。你看這部《金剛般若》,佛要講這一部《金剛般若》,他沒有放光動地,其他的大經大論很多都有放光動地,現特殊的相。《金剛般若》沒有,沒有放光動地,就看到佛每一天去托缽,走路走很遠,還要打赤腳。佛都要去托缽,除非生病,佛跟佛的弟子每一天都要去托缽。那托缽為了什麼?為了吃,就是我們一般講穿衣吃飯。佛金剛不壞身,他不吃也可以,那為什麼要這麼示現?每一天早上就到舍衛大城(從靈鷲山下來,走路去托缽),托缽回來,飯吃飽了,腳洗一洗,打坐,講經說法,每一天都這樣。被須菩提看出來,佛的金剛般若就是在很平常的生活當中。所以《金剛經講義》,江味農老居士他講解「著衣持缽」這個示現,出家人,他出家人的生活方式是這樣,他去托缽。在家人,每一天去上班,也要出門,要去工作,晚上回來。去上班、去工作,不是也為了衣食嗎?那就是托缽,就是出家人的托缽,你要去工作,你才有得吃、有得穿。工作回來,下班之後,盥洗好了,沒有必要的應酬就不要去應酬,趕快心靜一靜,要念佛、念咒、念經、聽經,或者打坐入禪,收心。佛每一天他示現的就是這些,一般人看不出來,那很平常,但是須菩提他解空第一,他看出來了,原來甚深般若就在很平常生活當中,穿衣吃飯,待人接物。所以禪宗講,「平常心是道」。禪宗開悟的人說,那是什麼境界?「飢來吃飯,睏來眠」,肚子餓了就吃飯,睏了就去睡覺。這個就是給我們說明玄妙之處就在平常生活當中,你從這個當中去體會。你離開這個現實生活,你也找不到佛法。所以「果能如是奉持」,你「離一切相,行一切法」,你做什麼工作,自己本分的工作把它做好。行一切法,但是心不著相,不落痕跡,作而無作,無作而作,果然能夠如是奉持,「方於世出世法」,世間法、出世間法,「究竟達其本末邊際」,這個叫做波羅蜜。所以般若很親切的,就在我們眼前。我們再看:
【十九、般若無言無說,境智一如,非實有一法。而法法皆般若之意,以明諸法一如。】
境界跟智慧是一如,所以『般若無言無說』,般若它沒有言說,離言說相。境界跟智慧是一如的,『非實有一法』,不是真正有一法叫做般若,不是,不是說哪一法是般若、哪一些就不是。『而法法皆般若之意,以明諸法一如。』你開悟了,哪一法不是佛法,六根、六塵,這些統統是佛法,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一樣不是。你說這個毛巾,它是不是般若?是般若。所以禪宗開悟的人,般若在哪裡?隨拈一法,你隨便哪一法統統是般若,因為這些都是我們自性所現的,哪一樣不是般若。這個叫「境智一如」,境界跟般若智慧是一如的,一體的。所以你不要再去找有一個般若,有一個實法,法法皆是般若。就像你到銀樓去看那些黃金,相那麼多,幾百種、幾千種、上萬種,你說哪一樣不是黃金?統統是,它的本質都一樣,不是說只有哪一個是、哪一個不是。你看到銀樓裡面,打一尊佛像,這個佛像才是黃金,其他的像就不是,不是這樣,所有的相統統是黃金。我們現在看到眼前這一切,這一切萬事萬法統統都是自性所現的,所以任何一法都是般若。我們再看:
【二十、若悟得細而微塵、大而世界,緣生無性,當體即空,皆是假名。】
我們先看這一段。『若悟得』,「若」是假若的意思,假若你真正開悟了,悟什麼?『細而微塵』,「微塵」,我們肉眼見不到;『大而世界』,「大」,我們看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無邊的世界。「細而微塵、大而世界」,『緣生無性』,它沒有自性,它是緣生法,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所以說它『當體即空』,它當體就是空。這條毛巾,它也是緣聚生的現相,很多條件湊起來才有這個,緣生法。因為它是緣生法,它沒有自性,沒有自體,是很多緣聚在一起生出來的相,所以它當體就是空。有這個相,但是它的體是空的,所以『皆是假名』,所有的名字都是假名。
【則塵塵剎剎,莫非般若。】
『塵塵剎剎』,細而微塵、大而世界,沒有一樣不是般若。我們再看下面:
【所謂「坐微塵裡轉大法輪,於一毫端建寶王剎」。「盡十方世界是自己光明」。又曰,「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皆境智一如之義。】
大家如果要體會「境智一如」,去讀《華嚴經》,那你真的是「不讀《華嚴》,不知佛家之富貴」。微塵裡面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我們看不到的微塵,微塵裡面有大的世界。那麼小的微塵,它可以容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沒有縮小,微塵沒有放大,它怎麼容得進去?我們一般的常識,大可以容小,小怎麼容大?這個我們想不通,它小能夠容大,大沒有縮小,小沒有放大。這我們想不通了吧?愈想就愈不通,你不想就通了,想就是妄想。所以這個很妙的,微塵有世界,那個世界又有很多微塵,那很多微塵裡面又有世界,那這個世界叫什麼?《華嚴經》講「重重無盡」,重重無盡,這個是事實真相。所以坐微塵裡面轉大法輪,《華嚴經》講到最細。《維摩詰經》講芥子納須彌,芥菜子很小,能夠容納一座須彌山,須彌山沒有縮小,芥菜子沒有放大。但是《華嚴》講得細,講到微塵,芥菜子還滿大的,微塵我們看不到的,微塵裡面有世界,那世界裡面又有微塵,那個世界裡面的微塵又有世界,一重一重的,叫重重無盡。所以在微塵裡面轉大法輪。《華嚴經》也常常用汗毛,我們的毛端,我們身體的毛端尖尖的,有大千世界。所以『於一毫端建寶王剎。盡十方世界是自己光明』,十方世界統統是自己。『又曰,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整個山河大地統統都是自性現出來的。『皆境智一如之義。』境界跟智慧是一如的,境即是智,智即是境,法法皆是般若,所以任何一樣都能觸動你的悟門。好,我們再看:
【二十一、「三十二相」一節,是明般若無智無得。「般若非般若」,正顯般若正智,覺性圓明,無能覺,無所覺。清淨心中,不可有境界相也。總示當即相離相,以奉持而已。】
『三十二相一節』,就是這一節經文,「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這個是給我們說明『般若無智無得』。就像《心經》講的「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般若非般若』,給我們說般若,又給我們說非般若,是給我們遣蕩,你不要再執著有個般若。說了般若又遣蕩,就是讓你心不要著名字相,『正顯般若正智』,這樣可以顯出我們般若的正智,『覺性圓明,無能覺,無所覺』。如果你有個般若,我能覺悟,我所覺悟。有我能覺悟的,有我所覺悟的,那能所就對立起來,又是二法了。所以『清淨心中,不可有境界相也』,是絕能所的。『總示當即相離相』,離那個相。所以給你講「般若非般若」,是名般若,你不要著在名字相上。『以奉持而已。』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如果我們的體會能夠解悟,我們修行真的是法喜充滿,煩惱也都變成菩提了。
好,今天這一節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第七十節,我們下星期三,我們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