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義節要—信解行證,是一而四,四而一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三集) 2022/12/14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73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第九十四頁。我們上一次學習到: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
上一次我們學習到這段經文,《金剛經講義節要》學習了第一條、第二條。我們前面第一、第二這兩條,我們簡單再複習一下。
【一、解行從來不能分開,故曰並進。其必行到,方能解到。必解圓,而後行圓。】
解跟行是分不開的,『故曰並進』,所以解行並進。『其必行到』,「行」就是修行,修行到位,才能夠解得到位,解也才能夠圓(圓解),不會解偏了。解圓融了,不會偏在一邊,『而後行圓』,修行他也是圓滿的。所以解行是分不開的,解當中有行,行當中有解,所以解行並進。
【二、修行不外三慧,聞說此經,便是聞慧。『深解』便是思慧修慧。若不思惟修觀,便不能深解。故說解便攝有行。】
『修行不外三慧』,「三慧」就是聞思修。『聞說此經,便是聞慧』,「聞」,見聞、聽聞,這個都屬於聞。聽講,這個是聽聞;見聞,包括我們讀經,看經、看註解,讀誦經典,這個也都屬於「聞說此經」。聞佛在這部經的說法,「便是聞慧」,這聞當中有慧。聞慧,也就是說,聞說之後,能生起信心,進一步來求解。起碼也是聞說他能接受,他能夠歡喜,能接受。聞了之後能夠生歡喜心,能夠接受,想進一步深入的去理解,這個聞當中就有慧,有聞慧,這個就是有智慧。有智慧,他才願意深入的去理解,這個也就是我們一般講有善根。過去世,很多世,不止三四五佛種善根,可以說在很多佛都種了善根,這個在本經裡面都有講到。所以能夠聞說此經,能生信解,這個都是有相當深厚的善根。如果沒有這個深厚的善根,一般人他聽不進去,他也不想聽,當然就不會有聞慧了。
『深解便是思慧修慧。』聞了之後,聞說這部經典,要深入去理解,這個當中就有思慧,所謂聞思修。連儒家也講,你學習你要去思(思惟),你才能夠去深入。所以早上我們這裡也辦個禮儀課,請我去跟大家講幾句話,我也提到《論語》孔子講的九思。君子有九思,我有印出來跟大家結緣,如果我們同修需要,多印一些可以跟大家結結緣,大家看「君子九思」。這是雪廬老人講的「君子九思」,就是你講話、你的行為、你的動作,聽人家講話你要怎麼聽,才能夠聽得明白,辦事要怎麼辦。就連我們世間法都離不開思慧跟修慧。佛法更是如此,就是要深解,深入的思惟去修行。
『若不思惟修觀,便不能深解。』佛法的修學離不開修觀,「修」就是修正,修行;「觀」是觀念,我們凡夫的觀念都是偏差錯誤的。佛在經典給我們開示,我們依照佛的指導,佛好像在大學裡面的教授一樣,指導教授指導我們去修。修什麼?修觀,把我們錯誤的觀念給它修正過來。修觀,我們簡單講就是修正錯誤的觀念。我們對宇宙人生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依照佛的指導把它修正過來,這個叫修觀。修觀,你要思惟修,你要深入的去思惟、去觀察,才能起作用。我們這個錯誤觀念,才能轉變過來。錯誤觀念轉變過來,就是過去雪廬老人他在台中蓮社給蓮友講的話(講的開示),他講的也比較淺顯,就是佛經上講的這些道理都是要我們改心,改變我們心裡錯誤的思想見解。心改了,我們身口的行為才會改正過來,所以要改心。學了之後,沒有不去改,也得不到受用。就是沒有改變,所以修觀就是改變我們的錯誤的觀念。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這個叫做修行。修正錯誤的思想見解,這個就要修觀。我們最主要錯誤的觀念是什麼?我們凡夫都是把我們現前這個身心世界認為這是真實的。這是真的,沒有一個不說我們這個世界是真實存在的,我們一般的凡人都是這麼認為、都是這麼執著。認為這個世界是真實的,這個觀念就不對了,錯誤了。錯誤的觀念會導致錯誤的行為,在這個虛妄的世界裡面,我們想去得到它,我們想去控制它,我們想去支配它,那就產生虛妄的一個執著。這個執著為什麼是虛妄?因為你想得到,你想去控制,你想去支配它,你控制不了,你也得不到,事實上是這樣。但是我們凡夫總是認為我可以得到的,我可以擁有的,所以我要去爭取。佛給我們講,這些都是虛妄,你是得不到的,都是無常的。
所以《金剛經》到最後,那一首偈做個總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果沒有去思惟修觀,我們就不能深解。我們是聽說,聽到佛在經上這麼說。我們聽說了,我們也會說給別人聽,但是沒有做到深解,你沒有深入去體會、去理解。我們要深入去理解,你必須要透過思惟修觀。在哪裡修?就在我們現實生活修。如果我們沒有提起修觀這個觀照的功夫,我們也是很習慣的,無始劫以來,我們就是迷在這個虛妄的世界裡面,我們迷在裡面把這個當作真的。佛給我們講,我們眼前身心世界,如夢一樣,好像我們晚上睡覺作夢,大家都有作夢的經驗,夢幻泡影。夢是主要的,後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這個附帶來補充說明的,說明我們現前的身心世界,它不是真實的。它是緣生法,因緣聚合起來生起這個現象;緣到了,緣散,那就滅了,這個相就沒有。所以那個不是真的,是虛妄的一個假相。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觀。觀(我們從生活上),不是如夢嗎?我們晚上睡覺就會作夢,天天都要睡覺。我們晚上睡覺的時候,當我們睡著了,睡得很熟了,人家把我們抬走,我們也不知道。當我們晚上睡著進入夢鄉,在作夢了,白天這一切,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身外之物(這些家親眷屬,這些財產、財物),我們的名利地位,實在講,我們晚上睡覺睡著以後,跟我們就沒關係了,我們又到另外一個法界去了。第二天醒過來,昨天作了一個夢,夢沒有了,找不到。我們想一想,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們進入夢鄉,白天這一切不又是變成夢了嗎?所以白天晚上,佛給我們講統統是夢,像夢境一樣,那不是真的。但是我們凡夫怎麼不是真的?我們總認為是真的,這個觀念很難改變。如果知道這個是虛妄的,那不會去爭了,就得大自在了,得失也都不會放在心上,吉凶禍福都沒有了,因為都是假的。我們作夢,好夢、惡夢醒過來,都是一場夢,都是一場空,這個就是修觀。我們講修觀,從這個地方去修。佛到最後給我們講這個是最具體的一個修法,我們每一天大家都可以來練習,這樣去修觀。你觀得深入之後,你會慢慢對這個世間不再那麼執著,這個功夫就有進步了。以前很執著、很認真,現在比較淡了,這個就是功夫有提升了。也就是我們淨老和尚常講的看破放下,你看破一分,那就放下一分;看破二分,就放下二分;看破十分,就放下十分。看破就是修觀。止就是放下,觀就是看破。我們去觀察這個世間的真相,它的真相是什麼?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不是真的。所以你沒有透過思惟修觀,你不能夠深解,你的解解得不深入。
『故說解便攝有行』,因為這個緣故,說解這個當中有包括行在裡面,不是只有解,不是有解無行,他解當中有行,行當中有解。這個解就是修觀,你有去修。我們在生活當中有真正這樣去用功夫,必定就會提升,會進步。提升就心慢慢的比較不執著了,心比較不執著,就比較清淨了。愈來愈不執著,就愈來愈清淨,到最後都完全不執著,那就回歸自性清淨心了。我們再看:
【三、『深解義趣』,即是深領會得上文所說「當云何生信,當云何奉持」之所以然也。】
『深解義趣,即是深領會得上文』,「上文」就是前面經文所說的,『當云何生信』要怎麼樣生起這個信心?『當云何奉持』要怎麼樣奉持?「深解義趣」,就是講「當云何生信,當云何奉持之所以然也。」之所以然,為什麼生信、奉持就是深解義趣。我們再看:
【四、說一深解,不止攝信、攝修,並證亦攝在內矣。信、解、行、證,其實乃是一而四,四而一也。】
『說一深解』,深解義趣,「深解」這兩個字,『不止攝信』,「攝信」就是含攝信在裡面,信就是信心,『攝修』,修行,修觀。深解,不止含攝信、含攝修,『並證亦攝在內矣』,「證」就是說去證實這個事實真相。『信、解、行、證,其實乃是一而四,四而一也。』所以「信、解、行、證」,也是分不開的。《華嚴經》講信解行證,修學的過程。「信」,就是你相信這個理論、這個方法,你相信。但是相信,你要進一步去求「解」。好像我們信佛,佛教的內容是什麼?佛是教我們什麼?佛教學的目的在哪裡?我們要進一步去求解。剛開始的信,我們還不理解,我們的信叫迷信,因為我們還不理解。像很多信佛的人,他不了解佛是什麼?佛的意思,他都搞不懂,但是他很信,他到寺院來拜拜。乃至信仰其他宗教也是一樣,他信,但是他不理解。不理解,這樣的信,就叫迷信。一開始不理解,我們就信了,迷信,進一步我們想要去求一個正確的理解,正確的認識。像我們淨老和尚寫的《認識佛教》這一本書,我們看了之後,對佛教有個正確的認識了,不會誤會,不會錯解,這個時候的信,也就不是迷信了,叫正信。正確的信,是正信,因為他有透過理解,正確的理解,認識了。解之後你要透過行,「行」就是具體的行動,就好像科學一樣,科學都是理論方法,然後實驗去證實這個結果,也是信解行證。開始你相信這個理論、相信這個道理,你要進一步去理解,去深解。解當中,你有實驗,就是去實行。實行當中,你行一分,幫助你的解又深入一分;解深入一分,又幫助你行更深入一分,所以解行是相輔相成。所以深解之後的信是深信,正信到深信。「證」,證果,證實這個結果。沒有錯,就是這樣,這個時候的信,就是真信。所以信也有四個階段,迷信、正信、深信、真信。信解行證,其實一而四,四而一」,它分不開。所以這裡講一個深解,就是信、行、證都有,都包含在裡面,這個我們應當要這樣去理解。我們再看第五:
【五、此成就解慧經文,乃是開經以來之歸結處。師資問答,目的無非望聞法者,能開深解而已。】
『此成就解慧經文』,「解」就是開解,大開圓解,智慧開了。這個經文是開啟智慧的經文,這是開經以來,就是佛講這部經以來,到這裡是一個歸結的地方。『師資問答』就是老師跟學生的問答,佛是老師,須菩提是學生,須菩提也代表我們大家問。這個問答,『目的無非望聞法者』,聞到這個法的人,『能開深解而已。』為什麼這樣問答?是要讓聽聞《金剛經》的人能夠深解義趣。這個深解它才起作用,才有受用;如果這個解得太淺,還是起不到作用,必定深解,那我們心就改變了,觀念也會改變。我們再看:
【六、經初(三—八節)】
就是第三節到第八節(這裡是七十二節),這個是最前面的,這裡再提到前面的經文。
【彼時長老『即從座起』,『願樂欲聞』,何等歡欣踴躍。此時聞欲所聞,且復深解。真乃希有之幸,此所以喜極而悲也。】
這一段經文就是「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聽到非常感動,涕淚,這是歡喜到哭泣。『喜極而悲』,歡喜,慶幸自己非常稀有,能夠深解這部《金剛經》的義趣。這裡就是跟前面經文開始,長老須菩提,『即從座起,願樂欲聞』,「願樂欲聞」,表示他『何等歡欣踴躍』,想聽聞佛講這部經。因為佛般若他沒有示現特殊的一些瑞相,沒有,就是很平常,每一天去托缽。人都是要為了三餐,出家人也不例外,為了生活去討飯。古印度,托缽是他們出家人的生活方式,他們出去托缽,托缽就為了衣食。我們世間人,大家不都每天要去上班嗎?上班為什麼?也是為了衣食,為了生活。每個人都一樣,在家出家都需要生活。所以佛示現他跟一般人沒有兩樣,沒有什麼特別,很平常。但是這個平常當中充滿了般若智慧,一般人看不出來,須菩提看出來了。須菩提他解空第一,他看出來了,原來這個甚深般若,就在他很平常的生活當中,穿衣吃飯,待人接物,整個生活都是顯現般若智慧的生活。所以須菩提看出來就請問,佛同意為他說這部經。佛答應須菩提啟請講金剛般若,長老須菩提「即從座起,願樂欲聞」,那是心情非常的歡欣踴躍。經講到這裡,從開始即從座起,願樂欲聞,非常歡喜踴躍的想要聽這部經。到這個地方,這一段經文「深解義趣,涕淚悲泣」。這個是非常稀有,『真乃希有之幸』,就是很慶幸,自己很稀有,能夠聞到這部經。所以他歡喜,歡喜到悲泣了。如果沒有深解,他不可能有這種感觸,所以必須深解。我們再看第七:
【七、「深解」與最初之「諦聽」相應。若不諦聽,斷難深解。故聞說是經之聞,非泛泛之聞,所謂聞慧是也。】
『深解與最初之諦聽相應。』這裡講深解義趣,他為什麼會「深解」?佛講很多大乘經,開始還沒有講,就先提醒大家要諦聽!諦聽!這個就是很重要的提醒。聽經如果沒有諦聽,那有聽跟沒有聽差不多。所以「諦聽」,諦是審諦,要用心去聽,要專心去聽。我們從比較粗淺,當然深入,那有更深入的義趣,我們初步就是專心,用心在聽講。所以諦聽,他的心就專注在聽講,聽得清楚、聽得明白,沒有把意思聽錯,這是初步。如果能夠聽得更深入,他就深解,這個就起很大作用了。所以聽經,很多人聽,每一個人的理解會不一樣。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講經,每一個人聽的理解不一樣,同樣都在一個講堂,每一個人聽各人的理解就不同。有的人理解得比較深入,有的理解得比較淺,有的甚至他聽錯了,錯解了。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講,聽錯的人還大有人在,還不少。所以我們老和尚講,當場來聽我講,都還把我的話聽錯,沒有真正理解他講話的意思,他把它聽錯了。這個有,還不少,舉一個例子來講,我們老和尚講放下,你什麼統統放下。就有人回去工作辭掉,錢都布施掉,房子賣掉,然後他家裡的人生活沒有著落,就跑去香港問老和尚怎麼辦?我們老和尚就講,你聽經都沒有把我的話聽清楚、聽明白。他說放下,叫你心上放下,不是叫你事上放下。事上放下,那你也不用煮飯,放下!不都假的嗎?不用吃飯了,不要穿衣服,也不要工作了。那你要幹什麼?這個不能聽錯。如果放下,什麼都不幹,那佛還要每天去托缽嗎?托缽很辛苦,比我們工作還辛苦,還要打赤腳,從山上走到山下來,我們現在坐車都喊累,他要走路。托缽還要看人家臉色,有信佛的,他給你,供養你;不信佛,他根本就不給你,還給你罵幾句。所以放下是心裡不要去著那個相,那叫放下,不要去著相。這是舉出一個例子。所以我們講到諦聽,舉出一個例子,我們比較容易理解。最起碼你不能聽錯,你說聽得比較淺,淺沒有錯,那也很好,只是你沒有深解,你是淺解。淺解就沒有深解那麼有受用,當然淺解也是我們深解的一個基礎,由淺而深,也不錯。最怕的就是錯解,為什麼錯解?這個就是沒有諦聽,他沒有去審諦、沒有去思惟,他把那個話意思聽偏差了,聽錯了。所以諦聽很重要,就是注意聽,專心的聽。好像在學校上課,聽老師講課你也要諦聽。如果你心不在焉,老師講,講他的,聽了耳邊風,那也學不到東西。所以諦聽,無論世出世法,都是很關鍵,很重要。所以因為諦聽,他才能深解。如果他不諦聽,那就不能深解,頂多是淺解,解得很淺。
『若不諦聽,斷難深解。』沒有審諦,仔細去聽,用心、專心去聽,「斷」就是肯定,一定他很難深入去理解。『故聞說是經之聞,非泛泛之聞』,所以「聞說是經」這個聞,「非泛泛之聞」,不是說我們就聽一聽這樣的聞。這個聞,『所謂聞慧是也。』就是他有諦聽、他有深解,這個才是聞慧。聞說,這個就很多經典都是有「聞說是經」。我們修淨宗的同修常常做三時繫念,三時繫念都要念《彌陀經》,《彌陀經》我們都會念到「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聞說。我們聞說,我們沒有深解,我們只有淺解。現在我們要進一步,要去深解。深解,你要思惟修觀。所以《論語》,君子有九思,世間孔子的教學,但是對我們做任何學問都有幫助,無論你學哪一方面,對我們學佛也非常有幫助。所以中國佛教學佛的人,比印度人學佛要高,因為他有儒家的底子,所以學大乘佛法他很容易入進去,得到儒、道的幫助,有這個基礎。這是講深解。我們再看:
【八、禪宗六祖能師,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得頓悟。古今無第二人。傳授衣缽以後,尚為獵人羈絆十餘年。此正佛祖加被,磨煉其金剛慧劍耳。若在末世,尤難之難。萬人修道,成就不過一、二而已,原因在此。】
這一條舉出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惠能大師,大家讀過《六祖壇經》都知道,我們也常常聽說。《金剛經》這兩句經文很有名,『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句是因為六祖惠能大師,五祖給他講《金剛經》,講到這兩句,他就大徹大悟。五祖看到他在這兩句就大徹大悟,後面就不用再講了,他全部都通了,衣缽就傳給他了。他聽經就聽到這一段,沒有全部聽完。所以《金剛經》你不一定全部都聽完才會開悟,你聽到某一句、某一段,觸動你的悟門,你就悟入了,不一定全部的經。你悟入,你全部的經都通了。好像圓周,你任何一點都可以達到圓心,任何一點切入,都可以達到圓心。所以全經,你看哪一句觸動你的悟門,那你就悟入了,悟入就全通了。如果說悟還沒有通,那你這一句還沒有真的悟,真的悟了一定通的。六祖就是聽到這一句,他就大徹大悟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我們一般凡夫很難,為什麼?要離心意識,我們心不能起心動念,不能去想像。我們無始劫以來起心動念都很習慣了,叫我們不起心動念,難!但是禪宗的教學,就是直接從起心動念給你切斷妄念,切斷就應無所住了。但是無所住而生其心,不是說無住不生心,那就變成死的。是無住而生心,所以我們一般簡單講,叫「無住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簡單講就四個字,「無住生心」。無住生心,生心無住,『而得頓悟』。我們凡人就很難,因為我們都有住,有住我們就有七情五欲,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五欲,心就有所住了。我們一下達不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可以漸修,漸漸放下。放下,從哪裡開始?從布施,六度萬行,布施,捨。先捨身外之物,然後捨心裡的執著,這樣從外而內,我們現在下手就是這樣修,我們老和尚就是這樣修的。你做不到像六祖這樣一下子頓捨,那也要漸捨,捨到最後都捨光了,那跟頓捨是一樣的。
這裡講六祖,『古今無第二人』,六祖大師在中國佛教,就他一個人,他前面沒有,後面也沒有再出現像他這樣的人。所以前面開悟的人,後面開悟的人,都有透過經教的修學(薰習)這樣開悟的。像他不認識字,一個字也不懂,他這樣頓悟,也只有他一個。所以「古今無第二人」,他之前沒有,到現在也還沒有出現這樣的人。這舉出六祖,他「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得頓悟」,他頓捨就頓悟了。
『傳授衣缽以後』,五祖衣缽傳給他,傳給他,大家不服。在五祖會下三千多人,三千多個學生,神秀是首座,跟五祖二、三十年,他在道場的地位是很高,等於說僅次於五祖。他也很有學問,但是他沒有頓悟,他是漸修,他沒有頓悟,沒有大徹大悟。雖然跟五祖參禪,沒有大徹大悟。五祖把衣缽傳給六祖(傳給惠能),惠能那個時候還沒有出家,他還是在家人。他是做義工,去道場做義工,去舂米,舂了八個月。五祖有一天到碓房去,用枴杖在地上敲三下,暗示他今天晚上三更到他的寮房。他跟五祖有默契,知道五祖的意思。所以他們的對話就是有禪機,一般人他聽不懂。五祖問他米熟了嗎?他說還「猶欠篩在」,還欠一個印證的。所以五祖就給他暗示,三更到他的寮房。到寮房再給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大徹大悟。衣缽就給他了,然後送他走,叫他趕快走,不然人家會害你,大家不服。五祖早就準備一個渡船,三更半夜,衣缽傳給他,就帶他上船,幫他擺渡。惠能就說不用替他擺渡,他說「迷時師度,悟了自度」。他迷的時候要老師來度,現在開悟了,那就自己度自己,就請五祖回去,他自己擺渡,他就跑了。跑了,第二天,五祖就稱身體不舒服,沒有起來。第三天,五祖就宣布,衣缽傳出去了。傳給誰?就是在碓房舂米那個盧行者。大家不服,南方來的,又沒有文化,也不認識字。五祖是不是糊塗了,怎麼把衣缽傳給那個人?如果五祖傳給神秀,大家就沒話說了,傳給那個盧行者,才來了八月。所以大家不服,去追,要把衣缽搶回來。說五祖衣缽傳錯人了,要把它搶回來,很多人都去追衣缽。
有一個惠明法師,他是將軍出身的,在家的時候當軍人,後來出家了,他跑得最快,他第一個追到盧行者。惠能大師,那個時候是盧行者,還是在家人。他知道惠明法師,被追到了,要搶衣缽,他就躲在草叢裡面。然後把衣缽放在一個大石頭上面,他自己躲在草叢裡面。惠明法師看到衣缽在石頭上,他為了就是要衣缽搶回去,他就過去要提衣缽,那個衣缽很輕。結果,你看他是一個將軍,將軍的臂力都是很大,整個石頭都可以拿起來,輕輕的衣缽竟然他提不動。這個時候他就覺悟到了一定有護法神護住,這個衣缽不是隨便誰能搶的,沒有真正大徹大悟,衣缽不能給那個人。所以這個時候他就覺悟了,他明白了,所以就大聲喊:盧行者,我是為法而來,不是為衣缽而來。原來是要來搶衣缽的,這個時候衣缽提不起來,他的心也轉變過來了。他知道,這個衣缽不是用搶的可以搶得來的,真正開悟的人,才能得這個衣缽。所以他原來是為了搶衣缽這個心態來的,這個時候衣缽提不動,他心轉變過來,知道這個衣缽不是能搶得到的。所以轉變要求法了,知道五祖傳給盧行者,一定他是大徹大悟,他得法了。所以反過來向他求法說,我是求法而來,不是搶衣缽,心態完全改變了。盧行者,他就從草叢走出來。走出來,惠明法師這個時候心態就不一樣,知道他是祖師,大徹大悟,向他請法。什麼是自己本來面目?參禪要參自己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所以這時候盧行者就給他講,「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就是說當你心沒有想善,也沒有想惡,在這個當中,那個就是你本來面目。惠明法師聽到這裡,他言下就大悟了。我們聽這個話,我們還是不會大悟。為什麼他聽了會大悟?他的心態改變了,他這個時候是真的為求法來。如果他還是為搶衣缽,肯定怎麼講他也不會開悟。這個時候是他自己心改變,為了求法,真的是要求法,不是假的。真的是向他請教,真的向他請教,對他就很恭敬,佛法從恭敬中求,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所以他言下就大悟了。其實佛法的祕訣沒有什麼,就在恭敬心,百分之百恭敬,你六根接觸六塵都會開悟的。惠明開悟以後,他是第一個在六祖會下開悟,他是第一個。第二個是無盡藏比丘尼,惠明法師是第一個。惠明法師這個時候反過來,就幫助他,叫他趕快跑。後面還很多人要來追衣缽,你趕快跑。替他掩護,後面的人追到了,問惠明法師,有沒有看到?盧行者跑哪裡去?他往東跑,說往西跑,大家往西邊去追,追不到。追不到,他也不敢出來,因為要追衣缽的人很多,大家不放過。
所以就躲在獵人隊,幫獵人看獵物。獵人一天到晚殺生,他是修行人,一天到晚跟殺生的人在一起,這個日子怎麼過?而且還要幫獵人看獵物,還要替他們燒飯,還要煮肉給他們吃。看守獵物,動物被獵人殺死了,那個就沒辦法。如果動物還沒有被殺死,還能活,他就把牠偷偷放掉了。我們肯定知道他放了不少,有的被殺死,那就沒辦法了。所以躲在獵人隊,那也是受盡委屈。你說一代祖師,還要去給獵人做佣人,當佣人,替他們煮飯,替他們看守獵物。當然這些獵人,怎麼會尊重他,獵人也不認識他,只是把他看作一個普通的人,幫他們看守獵物的一個人。躲了十五年才出來,得到衣缽,還躲了十五年。這十五年,我們一般人看起來,那很委屈,但是這裡講『此正佛祖加被』,這個正是佛祖加持,加持他,『磨煉其金剛慧劍耳』。所謂歷境練心,開悟之後還要去參學,你要去接觸各行各業,在這個世間要去接觸。所以磨鍊金剛智慧,金剛智慧在哪裡鍊?就在這些人事環境、物質環境去鍊。那就是修六度,具體講就修六度。你說在獵人隊,那些獵人會尊重他嗎?不會,把他看作佣人。他修忍辱,在這個當中成就他的金剛智慧。
下面講,『若在末世,尤難之難。』這個就是說,在六祖那個時代是唐朝,佛法禪風很興盛的時代,都還這麼困難,還遭遇這麼大的磨難。在末法,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那更是困難。所以『萬人修道,成就不過一、二而已,原因在此。』「萬人修道」,現在能夠成就一、二個,恐怕都很難。這是江味農老居士在民國初年講的,民國初年到現在上百年了,現在就更難了。所以現在這個時代,修行要成就就更為困難。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條:
【九、但亦不可因難自阻。佛說後五百歲持戒修福,能生信心,便能一念相應。果能聞經實信,塵境皆虛,不為所縛,便入般若之門。】
前面講在末世修行很難成就,我們也不能聽到這麼困難,算了,不要修了,就阻礙自己去修行。所以難,能夠去突破,那是更可貴,所謂難能可貴。不能因為難就停止,就不去修行了,應該要去突破這些困難。修行困難,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困難。所以海賢老和尚講,「事非經過不知難」,每一樁事情,你沒有去經歷過,沒有去做過,你就不知道他困難在哪裡。你一定要去做,去經歷,那你才知道它的困難在那裡。所以事非經過不知難,你沒有經過,你不知道難。我們隨便舉一樁例子,你做事業也好,做一樁事情也好。你修行也好,修哪一個法門,你沒有去經歷過,沒有實際上去修,不知道它的難處,不知道它的困難。比如說,我們念佛,《彌陀經》講若一日、若二日,一直到若七日,就一心不亂。我們去念,念七天看看,我們會不會一心不亂?念了七天,還是很亂。我們就知道,那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簡單,去念個七天就一心不亂。七天一心不亂,有錯嗎?也沒錯,佛在經上講,絕對不會錯。自古以來,也真有人念了三天就一心不亂,念一天一心不亂,真有。為什麼他們念能一心不亂,我念就不行?我們念就會發現這個困難在哪裡,所以要去嘗試,要去實驗。不可以因為難就不去修,就打退堂鼓,那就退轉了。下面就給我們講,讓我們有信心的一個根據,也是本經講的。
『佛說後五百歲持戒修福,能生信心,便能一念相應。』這個是我們前面看過,須菩提聽佛說《金剛經》當然他明白了,他覺得非常稀有,非常難得。但是他就想到,佛陀在世的時代是正法時期,解脫堅固,修行證果的人很多,開悟的很多,像法開悟得禪定的很多,「後五百歲」就是末法。後五百歲就是佛滅度第五個五百年,就是末法。我們現在就是佛的末法,根據外國的算法,釋迦牟尼佛滅度二千五百多年了,進入第六個五百年,後五百歲,就是我們現代。我們現在如果有人能「持戒修福,能生信心」,持戒就是斷惡修善,戒律它的精神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持戒就是我們老和尚晚年提倡的儒家、道家、佛家這三個根,戒的基礎。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這是戒的基礎,所謂五戒十善。這個都是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個是持戒。修福是布施,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要修福,修布施就是修福。財布施,有外財布施,我們身外之物布施;內財布施,就用我們的時間、我們的精神、我們的體力、我們的腦力義務的為大家服務,我們現在講做義工。你要幫忙做義工,社會上叫志工,內財布施。法布施,有世間法、佛法,只要是正法,對社會大眾有利益的,我們都義務去布施,供養給大眾,讓大眾能接觸到,能得到佛法。如果講範圍大一點,儒、釋、道,包括一切宗教的經典,大家都能夠聞法得到利益,能夠開智慧,這法布施。無畏布施,幫助眾生遠離恐懼怖畏。這個都是屬於修福,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那是修福。持戒修福,在這個時代能夠持五戒十善,就是我們老和尚提倡這三個根。在這個時代能做到五戒十善,那就很不錯了,有這個基礎再修福(修布施),你對這個金剛般若就能生信心了。「便能一念相應」,這個就可以相應了。所以也不能因為困難,自己阻礙自己,我們還是要去突破困難。但最重要,這裡講的要持戒修福,不持戒修福,那就障礙。不持戒修福,修般若會變成狂慧,講得都是很好,但是事實上沒有從持戒修福這個當中生起信心。一念相應,才是真正的般若正智,否則都落於狂慧,我們不能不知道。持戒範圍也涵蓋儒家的禮,《常禮舉要》,包括《論語講記》。過去台中蓮社雪廬老人都勸蓮友,學佛的蓮友,這個要學,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幫助我們伏惑,在本經講幫助我們修觀。沒有這個基礎,那就很困難。平常生活持戒修福,我們過六度的生活,怎麼待人處事接物,就是依這個為準則,依這個為標準,這樣就能入般若之門。
『果能聞經實信』,聞到這部經生起真實的信心,「實信」就是真實的信心。『塵境皆虛』,真實信心生起來,你就會觀照到這些六塵的境界都是虛妄的,那不是真的。『不為所縛』,就不會被它所束縛了。『便入般若之門』,這樣就入般若之門了。我們現在就是迷在虛妄的塵境裡面,把這個當作真的,在這個當中起妄想分別執著,而且執著得很堅固,放不下,被塵境所束縛,那就不能開智慧,般若智慧就不開。如果不為塵境所縛,就入般若之門了,我們不會被這些虛妄的塵境所迷惑了。持戒修福、修觀,這樣就能跟般若正智相應。所以也不要怕,要有信心。我們每一個人本來就是佛,般若智慧每一個人都有,本自具足,所以不能怕、不能退縮。我們再看:
【十、『義』者,義理。觀門行門,若伏若斷之真實義是也。『趣』者,歸趣,亦云趣向。即下文所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是也。】
『義』這個字,「義者」就是義理的意思,『義理』。「義理」,講到『觀門』、講到『行門』。「觀門」就是觀照、觀慧。「行門」這個行,什麼叫行?行就是行為。我們行為就三大類,身口意三業,三業的行為。也就是說,我們起心動念,我們的言語(講話),我們這個身體造作、動作,做的一些事。我們每一天穿衣吃飯,工作、讀書,待人處事接物種種的,這個行就是我們現實生活。行是修行,修行就是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去修,把錯誤的觀念修正過來。我們修觀,錯誤的觀念修正過來,那我們修行、我們生活就是正行。『若伏若斷之真實義是也』,伏斷是指斷煩惱。我們在做三時繫都常常念,「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就是見思惑,見思煩惱,貪瞋痴慢疑。這個煩惱,無始劫以來,我們總是受這個煩惱的困擾。斷煩惱有伏斷跟滅斷,這個觀門,在觀行位的時候就是伏斷。伏斷,就是說這個煩惱,我們止觀的功夫深,就是定慧的功夫深了,把它控制住,壓住,它不發作了。好像有病,症狀把它壓下去,但是病根還沒斷,這個叫伏斷,叫伏煩惱。在念佛功夫講,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伏煩惱。滅斷就是沒有了,煩惱沒有了,連根拔除了,沒有了,那叫滅斷了,沒有了。一般法門都要修到滅斷,才能超越三界六道。念佛法門,你只要伏斷,而且這個伏還不用很深,輕輕伏住,有一點功夫也就及格了,也就有把握往生了,往生到極樂世界再去滅斷,分兩個階段。但是如果你深入《金剛經》,也可以做到滅斷,但是幫助我們伏斷,這個是肯定的。這個功夫,大家都可以達到的。我們念佛法門有這個來做為助修,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就是達到功夫成片。所以金剛般若對我們念佛功夫有很大的幫助。
『趣者,歸趣,亦云趣向』,「趣」就是目標、方向。你這樣修,你的目標在哪裡?你要達到什麼目的?下面講,『即下文所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是也。』這個就是「趣向」,目標就是要達到「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你就看到這個世界的真相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第十。下面十一,這一段經文的《講義節要》,後面還有三條,我們留在下一次再來學習。好,今天就跟大家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