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義節要—不住於法而行布施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一四集) 2024/7/1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14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
我昨天才從日本回來。我們日本華藏淨宗學會護法,每次去他都會準備些小禮物,晚上來聽經的同修,還沒有拿到的,講完經再來向我領取。這個意思意思,那個不是什麼貴重的禮物,不過他們的心意,我就回來轉達一下。這是一個常禮,《常禮舉要》講,我們到一個地方去旅遊,帶一點當地的土物回來,送一下親友,這是一個常禮。所以到外面去,這個就不適合送我們台北的,像我們到台中去,我不能買台北的東西送給台北的同修。到台中去,回來要買一點太陽餅。雖然不是貴重的禮物,但是就是說也是一個心意,這個常禮。
我們今天原來是沒有安排,後來我是想這個月也都沒時間了,今天還是跟大家一起再來學習一下《金剛經講義節要》。有一天講一天,我們就盡量爭取時間。我們上一次學習到一百三十六頁,《講義節要》卷三,一百三十六頁,請看倒數第四行:
【九四、重以喻明 喻住法之過】
請看經文: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
這個小科題標出來『重以喻明』,「重」就是重複,以這個比喻來給我們說明。比喻『住法之過』,就是我們心住在法的過失,就是「住法之過」。所以佛又叫著『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菩薩有實教菩薩、有權教菩薩。如果心住法布施,就是權教菩薩,四聖法界的菩薩,這個就不是一真法界的菩薩,因為他布施,他還有住。如果「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就「如人入暗」,好像進入暗室。進入暗室,我們都知道沒有燈光,那是什麼都看不到,就是「則無所見」,什麼都見不到了。這個就是比喻你不能明心見性,見什麼?見性,見到自己的本性,就見不到自己本性。見不到自己本性,見到什麼?見到無明,無明就是一片好像黑暗一樣,用這個黑暗來比喻,就是因為心有住,住於法。
我們看《講義節要》,這段經文的第一條:
【一、此節是明執實則布施之功德全虛。正是「無實無虛」的反面。『法』謂一切法,不外境、行、果。】
我們先看這一段。『此節』,就是這一節經文。江老居士他的講義是「此科」,這一科。先師淨老就用「節」。『此節是明執實』,執著這一切法是真實的,『則布施之功德全虛』。「功德」,什麼是功德?功德就是能幫助我們破無明,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那這是功德。如果執實來布施,那是得到福德。所以你看梁武帝是大施主,在中國佛教,財布施的大概沒有人超過他,他當皇帝,以國家的資源建了四百八十座的寺院,安頓二十幾萬的出家人,這個規模都相當大的寺院,一個寺院最少也有二、三千人,造了這麼多的寺院,造寺安僧。他又提倡素食。我們要知道全世界只有中國佛教吃素,其他佛教國家它沒有吃素。好像日本佛教,那些法師也沒有吃素,他們都吃沙西米的、吃炸雞腿的,但是他們是不殺生,跟佛陀當年托缽一樣,就是人家給什麼吃什麼。像現在泰國、斯里蘭卡,一些南傳佛教國家也沒吃素。包括中國的蒙古、西藏,藏傳佛教也沒有吃素。不過現在有一些喇嘛到台灣來,我看到也不少都在吃素了。所以有一次斯里蘭卡國師強帝瑪,他辦一個活動,請我去台北市一家飯店吃飯,他們辦的都是葷的,給我弄了一個素菜。請一個西藏來的上師,看到我,他都不好意思吃了。我說你們吃你們的,沒關係,你們念咒跟牠迴向就好。看到我吃素,他就不好意思吃,我說你們就吃你們的。
所以梁武帝他提倡素食,又建寺安僧,修了這麼大的布施。達摩祖師,就是在梁武帝那個時代來到中國,第一個就是見梁武帝。梁武帝看到他從西域來的,佛教的僧人,佛教從印度傳過來的,他就覺得很自豪,他是佛門的大護法。就問達摩祖師,我建寺安僧,提倡戒殺、吃素,這個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給梁武帝回答說「並無功德」,給他潑了個冷水,後來梁武帝就不理他了。後來達摩就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去面壁九年,等一個慧可,傳了法,他才回印度。當時如果梁武帝問達摩說,福德大不大?那可能就:甚大甚大!那是福德,因為他著相布施,住法布施。所以梁武帝他修得這麼大的福報,他果報會生天,去享天福,不能出離六道輪迴。所以這個功德跟福德差別在這裡,一個是住相布施,就是福德;不著相布施,就是功德。功德包括福德,福德不一定包括功德,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
這一節經文,「明」是給我們說明。「執實」,如果執著這一切法是真實的,這樣來布施,我們凡夫總是這麼執著,一切都是真的,這樣布施就是住法。住法布施就得到福德,「功德全虛」,就是功德都沒有,沒有功德。就像梁武帝一樣,做那麼大的布施,都並無功德。所以這一節說明,「執實則布施之功德全虛」。『正是無實無虛的反面』,剛好是相反,剛好是「無實無虛的反面」。
下面講,『法謂一切法』,這個「法」就是萬事萬法,所有的一切,心理、物質,這一切境界,『不外境、行、果』。
【「境」者境界。五蘊、六根、六塵等。】
『境界』,就是我們現在『五蘊』的身心、『六根、六塵等』。
【「行」者修行。。即六度等。】
這個是『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就是修行。這個『等』就是包括一切,六度以外,修種種的法門。
【「果」者果位,即住、行、向、地,乃至無上菩提。】
這是指『果位』,證果。
【亦兼果報。】
除了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乃至無上菩提』,也包括一般的『果報』。
【如福德、相好、神通、妙用等。】
這些都是果地上的福報,『福德、相好、神通、妙用』,包括這些,這些都是包括在果。
以上給我們說明法,不外是境、行、果。「境」就是境界,「五蘊」身心、「六根、六塵」,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六根接觸的。「行」就是修行,種種法門。「果」就是果位,包括「福德、相好、神通、妙用」等等,這些統統包括在這個果。所以境、行、果,就包括一切世出世間萬事萬法,都包括在這個法。所以佛法的名詞,用「法」這個名詞來代表一切法,一切心理的、精神的、物質的,萬事萬物,就用「法」這個字來做一個代名詞。
【二、行六度而自以為能行,此住於行。若有名譽等想,便住於境。心存有一所得,便是住果。無論心住何種,皆是住法。】
這一條就是給我們說明什麼叫住法。『行六度而自以為能行』,這就『住於行』,住在行這個法上面。我們凡夫總是住,我現在開始在修六度,我能夠行六度,自己以為我能夠行,我能夠修行這個六度。有一個我能行,六度是我所行的,這是一個對待,能所,這個就是有住,住在行這個法上面。
『若有名譽等想,便住於境。』「名譽」就是名聞利養,我做好事,來行布施,就是要出名,要打知名度,希望報章雜誌、新聞媒體來報導,再來開個記者會,唯恐天下不知,那這個就是什麼?你做這些布施,就是為了要有這個好的名譽,讓社會大眾給你讚歎,稱讚你是大善人,為了這個名譽。以及其他方面的,這是舉出一個代表,名聞利養。這個就是住於境,住於境界。境界很多,舉出一個代表,其他以此類推,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等等的,這一切。
我們修布施,凡夫總是有這個執著,就住在這個境。這些我們都要細心去體會。我們現在說,好,那我不要住名譽,有一些同修為善不欲人知,我不要讓大家知道,這是修陰德。但是如果你心還是住在一個我不讓人家知道,那還是住法。但是那個福報比陽善大,那還是有住。跟這個《金剛經》講的,還沒有達到《金剛經》的標準,還是住。但是比一般人要高了,因為他可以不需要這些名譽。但是如果你還住一個「我不要這個名」,你又住在這個上面。這個也不能住,所以不能住空,也不能住有。你著這個名譽是著有,你不要,也不能著這個空,這個就是境,這都是境。
『心存有一所得,便是住果。』有所得就是我證得什麼果位、我得到什麼果,這個就是住在果上面,「住果」。前面《金剛經》講,小乘就離四相,像須陀洹他就沒有住了,沒有住相。須陀洹,他沒有說我證得須陀洹,你們還是凡夫,我跟你們不一樣,他沒有這個念頭。如果有這個念頭,他就不是須陀洹,他還是有住相。後面菩薩連見也都沒有了,那就更高了。所以就是你心裡「有一所得」,我得到什麼,那就是住果;我得到什麼果報、得到什麼果位,就住在這個果上面。你不住,這個果有沒有?有!現在就是你不要住,不住,這個果有沒有?有,不是沒有。所以空有不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像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那是不是果?是果,那你說沒有?有!「西方有佛號阿彌陀,有世界名曰極樂」,那怎麼會沒有?有,但是你不住。所以《金剛經》講的就是講三十二相,講這些報身佛,這就是修因必定有這個果,但是不住這個果上。有沒有這個果?有,不是沒有,只是心裡不住,心裡乾乾淨淨的,一塵不染。因為自性本體它是空寂的,這些因緣果報都是隨緣所現。像電視屏幕,它是空寂的,隨緣,隨各個頻道的緣,它現各種不同的相;當現相,它還是空寂的。實際上,我們住這個相,我們覺得有所得,這是虛妄的執著,這不是真的。當我們住相、著相的時候,他還是無所得。不是說我們不著相就無所得、著相就有所得,實際上講真話,我們著相的時候也是無所得,只是我們多了一個分別執著。分別執著,我們得到什麼?也是無所得,得無所得,大家從這個地方去細心體會。就好像晚上作夢一樣,所以《金剛經》後面那個夢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在夢中我們都是覺得有所得,夢醒了,一場空。所以『無論心住何種,皆是住法』,住境、住行、住果,無論住什麼,都是屬於住,住法。
【三、『闇』則一無所見,仍在無明之中。永嘉云:「住相布施生天福,招得來生不如意。」】
『闇』就是『一無所見』,就是我們凡夫現在,我們就是暗,我們都是被無明所障蔽了,所以我們見不到自性。就是住法布施,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就「如人入闇,則無所見」,什麼都見不到。就是見不到事實真相,仍然在無明殼當中。
『永嘉』是永嘉大師,永嘉是在溫州,永嘉是一個地名,在大陸浙江溫州地區。大家讀過《壇經》就知道,永嘉大師「一宿覺」,他到曹溪參六祖,求六祖印證,住一個晚上,他大徹大悟,所以稱為「一宿覺」。有《永嘉禪宗集》、《永嘉證道歌》流傳於世。永嘉大師他講,『住相布施生天福』,「住相布施」,就像梁武帝,他生天了。但是『招得來生不如意』,為什麼來生不如意?因為天福享盡又要輪迴。輪迴,因為無量劫來有造善、有造惡,哪一個業因果報成熟,那個就要受報。你天的福報成熟,就先去享天福,天福享盡了,那過去如果造了惡業,再接著天福後面,墮地獄的、墮到畜生道的,這個也都有。所以經典上講,有一個忉利天主他壽命到了,忉利天人壽命一千歲,他的一天我們人間一百年。雖然壽命比人間長太多了,但是雖然長,它還是有時間性,時間到還是要輪迴。忉利天人他有神通,他知道壽命到,要墮到牛的耳朵那個蟲。你說忉利天主他在天上享天福,他有造什麼罪業?沒有,那是他過去世造的,到這個階段,那個成熟了,是要墮到牛耳朵去當蟲了。所以還好遇到佛法,遇到佛,有佛法就有辦法,所以佛就幫他化解這個業報。這個在《地藏經》也有,《地藏經》講,天人如果五衰相現,要墮落了,要供養地藏菩薩,他就轉增天福。所以一般如果沒有遇到佛法,你修布施,會「生天福」,「招得來生不如意」。
在《淨土集》,先師淨老和尚也節錄行策大師的開示。行策大師修淨土的,他說念佛人如果戒殺、吃素、念佛,做種種好事,沒有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就是世間的善人。世間善人就修福,住相布施,來生得人天福報。人一享福,他就不知道再修了。我們就看人間,這些做大官、做總統的、大企業家,那個都過去世修福,最少修三世以上的,有的很大的企業,可能他還修到十世。你要當到一個皇帝、當國王,有大國王、小國王,你看我們這個世界有大國、有小國,大國國王那福報就大,小國王就福報小。但是人一享福,如果沒有般若智慧,沒有宿命通,很容易迷惑顛倒。你的福報現前,享福就容易迷惑顛倒,迷惑顛倒那就造惡業。現在你看看這些當大官的,他怎麼能當上那個位子,也是他過去世修的福報,他沒有修,肯定得不到。你沒有那個福報,你用盡心機,你也得不到。但是修了福報,他現在當上這個,你再看看他幹什麼事情,他幹的是好事還是壞事?統統在造惡業。造惡業,你那個福報享盡了,惡業造多了,一口氣不來,就墮到地獄去了,到三惡道去了。所以《華嚴經》講,不發菩提心而做善事,是名魔業。所以行策大師講,這個說差一闡提只一步,就這一生造惡業,來生他就墮三惡道、墮地獄去了。你這一生吃素、念佛、持齋,但是你沒有信願、發願求生極樂世界,來生得人天福報;來生得人天福報,你一享福,肯定迷惑顛倒。
現在你看看,我們這社會上那些大企業家、做大官、大總統,這個都過去生修福的,沒有修福他哪來能得到那個地位?你請他來聽經,看他要不要?你請他來,「我忙死了」。甚至你請他做一點好事,他都拿不出錢來。現在真正在佛門布施,都是小康家庭。那些大企業,愈大的企業就愈吝嗇,拿了一點點小錢。他這一生不懂得修福,這個福報享盡,那來生就沒福了;如果再造惡業,那就要墮落了。所以《華嚴經》講,「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就三世怨,第一生修福,第二生享福,享福又迷惑顛倒,又造惡業,福報享盡了,惡業造多了,第三世又墮落了。所以差一闡提只一步,差一世。所以我們修什麼福,能夠照《金剛經》來修是最好。
我們修淨土,如果我們還沒有辦法修到《金剛經》這樣不住相,但是我們不要住這個世間相,我們住極樂世界的相,我們住這個相可以超越。到極樂世界去就超越了,就明心見性了。所以這個方面,我們一定要知道。如果你不修淨土,你修種種布施、做種種善事,將來肯定得人天福報。不過一般信佛、學佛的人,求人天福報的還是佔絕大多數。你說來學佛的人,有幾個人他想要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很少。大部分求眼前平安、家庭平安、事業順利、兒女學業進步等等這些的,求身體健康,大部分求眼前的這些人天福報的比較多,但是這個不究竟。
一般人還不想了生死、出三界,那佛也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他也不勉強。那你要求人天福報,佛就告訴你人天福報的修法。修人天福報,要修《地藏經》。《地藏經》講,照《地藏經》的理論方法修,如理如法的修,在六道裡面也會得到地藏菩薩的幫助,讓你不墮落到三惡道,而且幫助你提升向上,超越六道。所以《地藏經.校量布施功德緣品」,「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生生世世受福的,不是只有一生,要怎麼修,在《地藏經.校量布施功德緣品」,這一品就很重要。而且具體給我們列出布施的項目、怎麼布施,你在六道裡面修的福報,能夠生生世世去享福,而且都能遇到佛法,能夠不斷的修行,不斷的向上提升。這個如果在六道,地藏菩薩就滿重要,地藏、觀音就很重要。
我們遇到淨土,這一生就有機會脫離六道,就一了百了了,不要再來生來世,希望這一生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沒有遇到淨土,的確我們不容易,修到斷見思惑,那這個有相當的難度。我們有淨土《無量壽經》、《彌陀經》,再加上《金剛經》的補助,對我們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那就有很大的幫助。信願,發願求生淨土,就是願捨娑婆、願生極樂。我們對現前的娑婆世界如果看作真實的,我一定執著放不下,放不下,我們願生西方的願就生不起來。我們都是口頭上發願,口頭願是有了,天天在念,念得都沒有錯,但是心裡那個願還沒有生起來。因為還不願意放下這個世界,還留戀這個世界,甚至貪戀這個世界,不知道這個世界是假的。所以《金剛經》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我們願生西方這個願當然就能生起來,不再留戀這個世界了。
我們再看第四:
【四、不知觀空,必隨境轉。生天之後,決定墮落。】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就是接前面這一條講,如果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入暗就在無明當中。菩薩也是有很多層級的,我們凡夫去受菩薩戒也叫菩薩。如果諸位有去受過菩薩戒,你就是菩薩了,但是這是名字菩薩,你還沒有明心見性。如果是四聖法界的權教菩薩,那還不是真正的菩薩。如果依照《金剛經》的標準,那個是權教菩薩,斷見思惑,甚至破塵沙惑,無明還沒破,那是權教菩薩。此地講『不知觀空,必隨境轉』,我們凡夫總是隨境轉,這是特別指我們凡夫,不知道觀空。一切法是空的,這個空不是說沒有,這一點大家一定要知道。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它主要是說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不是說沒有,不是說什麼都沒有那個空。但是我們總是執著這是真實的,我可以得到的、我可以掌控的、我可以擁有的、我可以佔有的,這個就是把它看得很真實,我們才會這麼執著。如果知道是空的,我們就不會執著了。
不知道觀空,我們必定隨這個境界轉。這個道理我們現在聽了經也知道,但是還是心隨境轉。因為我們觀空,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還很生疏,還不熟悉。但是我們執著這個實的,那無量劫來太熟悉了。知道,但是對這個觀空我們還很生疏。那我們執著真實的,這個很熟悉,你不要什麼提起,它就冒出來了,它自自然然的冒出來,這個很熟的。現在修行,就在這個地方去用功,就「生處轉熟,熟處轉生」。我們念佛,也同樣一個道理,妄念很熟悉,念佛還很生疏,生疏的我們慢慢要給它變熟悉,原來很熟悉的慢慢生疏,那這樣功夫就進步了,用功就是在這上面用。所以觀空也是要不斷常常觀,觀得很熟悉。如果不常常提起,又忘記了,我們又執著真實了;執著真實,那肯定我們隨境轉,心隨境轉。
『生天之後,決定墮落。』「不知觀空,必隨境轉」,境轉是什麼?你福報現前,會不會隨境轉?肯定隨境轉。福報現前,享福就造業,造業造惡業,享福能夠繼續造善業的不多,大部分都造惡業。因為惡心所比較強,善心所比較弱,所以造惡業的機率就大,因此福報享盡他決定墮落,這是一點不假。現在我們就看眼前這些人,現在不要看得太遠,我們現在天天新聞報紙報導,這些不都是因果報應?現在花報都現前了。這些人沒福報?沒福報怎麼能當上那個位子?有!但是這一世不知道做好事,淨造惡業。現在花報就不好,將來果報就可想而知。所以「決定墮落」,這個決定不是嚇唬人的,是事實真相就這樣。
【『入闇』,喻不見性。】
『入闇』,就是說什麼都見不到,見不到自己的自性,好像入了暗室,什麼都看不到。這是比喻,比喻我們不能見性。
【喻此人道眼未開,無明未破。】
這是比喻修行人的道眼沒開,沒開就沒開悟。沒有開悟,那當然破不了無明,『無明未破』,無明還沒有破,這比喻入暗。
【雖學大乘行布施,既是盲修,必生重障。】
雖然『學大乘行布施』,修六度萬行,修布施度,修大布施。如果不懂得觀空,沒有金剛般若的智慧,那就是盲修瞎練,不能到彼岸。六度前面五度,如果沒有第六度的般若波羅蜜,那前面五度就不能叫波羅蜜,只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不能叫波羅蜜,不能叫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因為沒有智慧,那就盲修瞎練。縱然得到禪定,也出不了六道,得到世間禪定,四禪八定還是生天,禪定也有時間性的,時間一到還是要再輪迴。所以這個就是,同樣這樣修,如果沒有般若智慧來觀空,只是得人天福。雖然學大乘的布施,盲修瞎練,『必生重障』,必生嚴重的障礙。因此般若像眼睛一樣,道眼就是眼睛,如果沒有第六度般若波羅蜜,前面五度就有手腳,但是沒眼睛,眼睛瞎了,看不到。眼睛瞎了,你手腳很好,你一直走路,那滿危險的,用這個來比喻般若的重要。
我們再看第五條:
【五、當知學佛,若道眼未開,勢必處處雜以情見。豈但六度行不好,且必增長我慢,競起貪瞋,反將佛法擾亂,行得不倫不類,啟人疑謗。直是於佛法道理一無所見。豈止不能見性而已。「執法為實」之過如此,我等當痛戒之。】
這一條也就是江老居士的一個苦口婆心,勸大家要學習金剛般若,要學習。我們應當知道,『學佛,若道眼未開』,道眼還沒有開,就還沒有開悟。『勢必』,「勢」就是必然的,勢就是趨勢,這個趨勢必然,必然怎麼樣?『處處雜以情見』,這個「情見」就是我執,著相,這個就叫情見。雖然修行,但是雜這個情見。現在很多修行人他不知道,他不知道這個情見。什麼叫情見?我們就不要講太深入的,第一個見惑,見惑第一個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這個叫五利使,很猛利的見惑,八十八品。五鈍使就是貪瞋痴慢疑,八十一使。這個五鈍使從五利使發展出來的,五鈍使就是藕斷絲連,那個比斷見惑難。見惑很猛利,也不容易斷。有這個十使在,你怎麼修行,實在講,都叫盲修瞎練,增長情見,增長我執。所以現在無論在家出家,他如果沒有搞通這個,實在講,自己不曉得在修什麼。很用功在修,修得不對路,盲修瞎練,這大有人在,夾雜這些情見,必定是這樣。
『豈但六度行不好』,不但這個六度萬行行不好,這個修行肯定修不好的,因為沒有般若,道眼沒開,當然修不好。不但修不好,『且必增長我慢,競起貪瞋』,並且必定增長我慢,貪瞋痴慢反而增長。貪瞋痴慢煩惱沒有減少,反而增長。『反將佛法擾亂』,修行就修得不倫不類。『啟人疑謗』,讓人家覺得你們修行人,怎麼比那個沒修行的好像這些貪瞋痴慢還要大、還要多。的確是會讓一般人覺得修行人怎麼比那個沒修行的差,怎麼比那個沒有修行的煩惱還要嚴重,這個就是修得不對。
我們舉一個例子,過去我也常常提起,也是對我們自己自我警惕。過去早年先師淨老和尚勸大家讀《無量壽經》三千遍,這個我過去常常提到這一個,就舉出這個例子,讀三千遍就開悟了。這個讀三千遍開悟,是不是真的?那當然是真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經要怎麼讀才會開悟?要至誠恭敬,讀經的時候不能夾雜一個妄念,你這樣讀三千遍,肯定開悟。大家想一想,你讀一遍《無量壽經》,能不能從頭到尾不起一個妄念夾雜?夾雜就不靈了。所以不要說三千遍,你讀一遍就靈了,只要不夾雜一個妄念,這一遍就靈了。就像《地藏經》講的,有人讀誦《地藏經》一遍,就可以超度這些家人。但是我們讀了百遍、千遍,甚至讀了萬遍,有沒有效?好像沒效果,為什麼沒效果?因為你夾雜妄念。
這跟《了凡四訓》雲谷禪師教袁了凡持準提咒,那個原理是一樣的。咒怎麼樣才靈?他以符籙家畫符做一個例子,就是畫那個符。以前我們看道士在畫符,畫得很快。符籙家畫符,那個符怎麼畫才靈?他就是第一筆點下去,混沌開基,一直到這一道符畫完,這個過程不能有一個妄念夾雜。起一個妄念,這一道符就不靈了,那何況起很多妄念!所以畫符,他要很快,在這個過程不可以有一個妄念,那個符就靈了。
一部經,如果長經,我們現在念個《無量壽經》、《地藏經》也要一個半小時,一個半小時我們能不能不起一個妄念夾雜?這個很難。因此我們念了好像很多,好像沒有經典講的那個效果,因為我們夾雜,夾雜妄念。一部經念下來。明朝戚繼光將軍,他就是持《金剛經》的。有一天晚上夢到他的亡卒,他的部下過世,來求他念《金剛經》給他超度。第二天一大早起來,他就念《金剛經》要迴向給他那個亡卒,就是那個部下,死亡的。因為戚繼光是武將,打仗,有一個部下死了,來求他超度,知道他在念《金剛經》,所以在鬼道裡面求超度。威繼光念到一半,他那個婢女送茶進來,他正在念,看到那個婢女送茶進來,他就比個手,他也沒講話,心裡說不用,比個手,就這樣。那天晚上那個亡卒,他死去的這個部下又來託夢,他說今天我只得到半部《金剛經》,還不夠,要一部才夠超度他脫離鬼道。他說我明明念一部,怎麼會半部?他說你當中有夾雜一個「不用」,所以剩半部,不圓滿了。這個公案也是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就是你不能夾雜。所以第二天戚繼光他又交代,我明天要誦經超度,你們統統不要來打擾我,什麼茶、什麼統統不要送,讓我念完了,要送再送。所以第二天他就真的完整的念一部《金剛經》,沒有夾雜一個妄念。那天晚上那個亡卒又來道謝了,他說將軍我已經得到你誦《金剛經》迴向的功德,我要超生了,到人天善道去了。得度了,超度了。從這些公案我們就知道,我們現在念為什麼不靈,因為夾雜太多的妄念,不要說一個,百千萬個都出來了。
這麼長的時間你要不夾雜一個妄念,的確難度高。你能做到這麼長時間不夾雜一個妄念,當然這個功德是很殊勝,你這樣念會開悟,這就是修定。因此古大德講,念經不如念咒,咒語比較短,在短時間不夾雜一個妄念比較容易。經長,像《無量壽經》、《地藏經》都很長,這都比《金剛經》長,比《金剛經》大概長三、四倍。比較短的就是《佛說阿彌陀經》,《佛說阿彌陀經》十五分鐘,爭取十五分鐘不要起妄念,這部《彌陀經》就靈了!往生咒不用十五分鐘,一遍往生咒,我看我們現在念得很快,大概三十秒念完一遍。短時間不起妄念,那比較容易,所以念經不如念咒。念佛就更短,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那就更短了。所以古大德講,「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這是講原理。所以你能夠至誠恭敬,什麼叫至誠恭敬?心裡一念不生謂之誠。不夾雜一個妄念,這個就是誠,至誠恭敬,你這樣念當然會開悟,修定,定到一定程度就開悟。
但是如果你不斷的夾雜,那就不行。不斷夾雜,夾雜什麼?你現在念經念得很多,同步的增長煩惱。你念的功夫提升,這個煩惱也同步提升,甚至超過。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念經的,他念得很多,但是真的是增長我慢,這個我都親眼看過的,他都瞧不起人,眼中無人,誰都看不在眼裡。他讀了三千部了,看到別人沒有他讀得多,他就瞧不起了,他覺得自己比較強。有的甚至讀一萬部,互相在比賽,那都是增長煩惱,讀經不但沒有息滅貪瞋痴,反而增長貪瞋痴,這就不對了。這樣念,不要說三千部,三萬部、三十萬部也不會開悟。
所以過去早年先師淨老和尚在講《彌陀經疏鈔》,講到念三十萬遍往生咒,阿彌陀佛就在眼前。有一個居士,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出家,大概五十年前。有個居士他真的念三十萬遍,就給我們師父講,他說我真的念三十萬遍,我都有記數,但是阿彌陀佛沒看到。他沒看到。他為什麼念三十萬遍沒看到?夾雜妄念,就是夾雜妄念。所以你自己有個障礙,這個我們要知道。所以我們讀經、念經、念佛,如果不是老實念、至誠恭敬的念,那達不到經典上講的效果。但是讀總是有好處,什麼好處?修行。過去先師淨老常講,什麼叫開悟?因為很多人讀三千遍,甚至讀超過三千遍、一萬遍的,都沒開悟,而且煩惱反而增長,就請問我們老和尚,為什麼師父你說三千遍,我們都超過三千遍了,怎麼還不開悟?後來我們老和尚就開示,他說什麼叫開悟?讀經,依照經典佛的教導,發現自己的毛病,就叫開悟。發現自己的問題,就叫開悟;把毛病改過來,就叫修行。
如果我們讀,沒有辦法達到這個效果,就要依經來修行,你才不會一面讀,一面增長煩惱。這個就是你要去觀,觀察自己問題在哪裡。所以要改過,就是修行。所以六祖在《壇經》講,「改過必生智慧」,這一句大家都沒有注意看。大家只是津津樂道六祖開悟那首偈子,但是那首偈子我們念了半天,我們也沒開悟。但是六祖說「改過必生智慧」,我們是要依照這個來修,那肯定會開智慧。為什麼不開智慧?被我們的過障礙了,一天到晚造惡業,起心動念,身口意在造惡業,障礙我們自性的般若智慧。所以夾雜這些情見,有這些情見,必須依照經典佛的教誡來修正自己。不然我們往往把自己的情見認為這是佛法,這個我都懂了,我懂得比誰多;懂得比誰多,但是情見也比誰都重,同步增長,甚至超過,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那這樣反而擾亂佛法,讓一般人看到修行人這個樣子,所以「啟人疑謗」,讓人有疑惑、毀謗。
『直是於佛法道理一無所見』,「直是」就是真是,對佛法的道理一無所知,不懂。因此我們學佛,如果沒有遇到真正的善知識,真的是不得其門而入。但是遇到真正善知識,也是各人的因緣,各人善根福德因緣。遇到真正善知識,你能夠理解是善根,能接受是福德,依教奉行,這是善根福德因緣。
所以對於佛法道理一無所知,『豈止不能見性而已』,不但不能見性,反而擾亂佛法,比一般人還不如,那這個就落差太大太大了。這個是問題出在哪裡?『執法為實之過如此』。就是執著這個法為真實的,不懂得去觀空,不懂這個道理,不懂一切法它是無虛無實,你把它執為真實,這個叫執實見。執著一切法是真實的,我們凡夫就是執著這個見,關鍵在這個見。《金剛經》直接可破除我們這個執實見,這是所有凡夫都有。
所以這個見,修學佛法,世出世間法,關鍵就在見這個字,知見。見它有肯定的、決定的、確定的意思在。我的見解就是這樣、我認為是這樣,他執著這個,執著我認為的。世間的科學家、哲學家,一些宗教,像古印度九十五種外道,現在種種宗教的,那些叫外道見,心外求法;包括哲學、科學、一切宗教,如果心外求法,就叫外道見。第一個執實見,這是總的,再來外道見。外道見就很多,斷常二見在古印度就很普遍,斷常二見。有一種外道,他說人死如燈滅,六道輪迴他不承認,這個叫斷見,斷滅見。一種是常見,人死來世再投胎還是作人;狗死了,來世投胎還是做狗;牛死了,來世投胎還是做牛,他執著常見,常就是固定的。他也承認有輪迴,但是不是六道輪迴,人都是永遠是作人,那一隻雞永遠是做雞。佛給我們講,那不一定,看你造的業,六道輪迴是輪轉的,好像輪子一樣,這樣輪轉的,上上下下的,不一定,根據你的業。
外道為什麼有常見?因為外道也有一些神通,看到有些人死了他還是投胎作人,有些狗投胎還是做狗,但是他不知道過去、現在、未來,在長遠劫,他只知這幾生的事情是這樣,或者一生是這樣,他就認定就是這樣。還有些外道,看到牛死牠生天了,他說牛為什麼生天?因為牠吃草。所以就學牛去吃草。佛說錯了,吃草不是生天的因,這就是非因計因,非果計果,不是那個因,不是那個果,他搞錯了。這是外道見,現在外道見可多了。有些宗教他認為是上帝創造萬物等等的這些,屬於心外求法,不知道這一切法都是自心所現,「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不知道,都到外面去找,外面有個萬能的神,不知道那個萬能的神就是自己。
這佛在《十善業道經》也講得很清楚,這個當中,「畢竟無主,無我我所」,「無有作者」,沒有人主宰,就是你自己造自己受。誰在主宰?你自己的心在主宰,這個一般人不懂。所以所有的科學、哲學、一些宗教,如果心外求法,他永遠找不到答案,找不到結論。他的研究那是沒有底的,他找不到底,怎麼研究他也研究不出來,因為他心外求法,向外求,不知道向內求。因此佛才出現在世間,為這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這個「執法為實」,這是我們凡夫執實見,執實再發展,外道見。小乘是人無我見,他人無我,但是他執著法我。所以這個見的層次,小乘的人無我見;唯識宗的唯識見,他不承認有什麼精神、物質,唯有識;中觀見、本淨見,最後,大圓滿見。我們學佛實在講就學一個見,如果你能開圓頓的大圓滿見,你修行一天等於漸次見的修行人一劫,同樣這樣修,日劫相倍。所以這個開圓頓見,就非常可貴了。你遇到圓頓見的善知識,那你開了圓頓見。你原來不是圓頓根器的,薰習久了、聽久了,那你就變成圓頓見了。所以師以知見為體,開圓頓見非常可貴。
我們金剛般若它是圓頓見,這是江老居士在講義當中不斷的提起。我們道眼未開,這就不能離開老師,不能離開善知識,要善知識指導。因為我們路還摸不清楚,還在摸索,不清楚。所以跟一個老師,如果你沒有跟到開悟,你不能離開,離開了,可能你會走入歧途,走入叉路去。學佛,出世大法,這不是小事,生死事大,沒有善知識指導,那你不可能自己找得到路。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不是說你世間的聰明智慧有多高,我們就能理解佛法,不能理解。沒有真正通達佛法的善知識給我們說明,我們不會理解,往往都解錯了;自己看,用自己的意思去看佛經,就這裡講「雜以情見」,你用情見來看佛經,那怎麼會不看錯?看到最後統統不是佛講的,都是自己的意思,這大有人在。
所以過去先師淨老也常講,以前台大一個教授讀《金剛經》,不懂,他不懂《金剛經》。他說這個教授還滿有名,他也不好意思說他的名字,說那個教授讀《金剛經》,讀到最後的結論說,這個《金剛經》像兩桶水,一桶倒過來,一桶倒過去,倒來倒去,前後都是在重複,倒來倒去。我們老和尚說,那個教授對佛法、對《金剛經》是很外行,給內行人看了就看笑話,大學教授,又是台大。所以你沒有善知識給你講解佛法,你也不會懂。你得到什麼諾貝爾獎,得到一百個諾貝爾獎,你也不會懂,所以跟你世間法是不一樣的。所以「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因此我們跟一個善知識,如果自己沒開悟,那不能離開老師,自己亂摸亂闖,往往走入歧途,這一生就不能成就,那就很可惜。
所以我們遇到淨老和尚的經教,我們會摸清楚一條路,最起碼我們也認定淨土這個法門決定沒錯。我一生也就是在這個師承上不敢偏離,幾十年來不敢偏離,因為自己還沒成就,你不能偏離這個。你大徹大悟了,那你就沒有限制,你什麼人都可以接觸,什麼都可以聽,聽了只會增長智慧,不會被他迷惑。你沒有到這個程度,那不行。你世間的學歷再高,也不行。但現在世間麻煩就是有學歷的,都是貢高我慢,我執特別重,那很難辦。他認為他自己的看法是對的,那就我執,增長我執。佛法是破我執的,他是增長我執,不學佛還好,愈學我執愈增長,那這個就錯了,就很可惜。
好,今天我們就學這段經文,「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我們常常記住。雖然我們現在還做不到不住於法而行布施,總是要常常提起。我們在這個修布施當中常常起觀照,不要住這個法。常常提起,到很熟悉的時候,那個時候就很自然。現在還不熟悉,總是還是住於法。就是不要怕,我們還是再接再礪的,不斷的想到就提起來,不斷提起,「熟處轉生,生處轉熟」,我們功夫就會提升進步。
好,今天就講到這裡。明天要下台南,後天先師淨老生西二週年的紀念要開始了,三天。十三日高雄也有文物展,接著又桃園復興區的暑假的傳統文化講座,接著又新莊佛七。實在講,我這個月算一算,今天沒講,這個月就統統沒了,所以爭取有一天講一天。好,我們下次,大家再留意我們下次繼續學習的時間。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