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六九一卷)  2007/1/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69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上一次我們學到賢首大師「妄盡還源觀六門」,在清涼《鈔》裡面,這六門我們都學過了,「顯一體,起二用,示三遍,行四德,入五止,起六觀」。《華嚴經》博大精深,賢首國師慈悲給我們提綱挈領,指出一條入門的途徑,非常的難得。清涼在這裡只是略略的舉出名目。它的本文我們在《大藏經》裡面把它節錄出來了,將來會印成小冊子供養大家。《華嚴》如何入門?怎樣契入華嚴境界?這是個很好的參考資料。

  前面我們講到六觀裡面的第四觀。這個六觀,觀是教我們看法,就是說對宇宙人生正確的看法。第一個是「攝境歸心真空觀」。境界無量無邊,從哪裡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確實它是相有性空,事有理無。《金剛經》上跟我們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正確的;《大般若經》的總結是「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要是這種看法,那就跟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一樣的看法,這叫佛知佛見。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遇到些挫折,你還會介意嗎?自然就不會了。無論遇到什麼,我們凡夫講的大風大浪,你都能夠如如不動。為什麼?你了解事實真相。

  由此可知,諸佛如來教化眾生,他教什麼?無非是教人真正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的明瞭!這是真實智慧。這個智慧,佛在《華嚴》上說得很清楚,我們這一切眾生各個具足,所謂「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並不是釋迦牟尼佛他的專利,不是的,佛說每個人都有。德是什麼?德是純淨純善。相是什麼?相是一真法界、極樂世界。無量無邊的相好是自己性德裡頭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頭來的。

  所以你要懂得諸佛如來教我們什麼,諸佛如來給了我們什麼。教,他是真的教了;你說給我們什麼,是什麼也沒有。我們所證得的智慧、德能、相好都是自性裡頭本有的,我們現在把它迷了,迷失了。實在講迷是迷了,失,沒有失,沒有失掉。迷了怎麼樣?迷了把無量的智慧(般若智慧)變成妄想、雜念、煩惱、習氣。要知道這個東西統統都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你迷了之後它就變成這個東西,所以我們可以說迷,並沒有失掉。我們的德,純淨純善的德就變成造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就變成善業、惡業、無記業,變成業;相好,相好就變成三途六道,就變成這個。如果一旦覺悟,真實智慧現前,對於宇宙、人生、萬事萬物沒有一樣不明瞭,真的是全知全能。所以你要記住,沒有失掉,只是迷悟而已。佛教導眾生沒有別的,開悟!怎樣才能開悟?你把障礙放下就開悟。

  諸位要知道,障礙就是妄想、分別、執著。你要記住妄想分別執著是三大類,每類真的是無量無邊。這三大類全是虛妄的,不是真實,這點你要懂得。如果你知道它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我們現前雖然還受害,就減輕很多。怎麼減輕很多?在順境裡面不生貪染,在逆境裡面不生瞋恚,你能做到這點。這是什麼?這是你明白了妄不是真的,這個道理要懂!所以佛在經上常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做了個比喻,這個地方有三張透明的顏色紙,第一張黃色的,第二張藍色的,第三張紅色的,在科學裡面講這是三原色。你看色彩無量無邊,它的根本就是這三種,無量無邊的色彩是這三種調和出來的,這三種叫原色。我們用黃色代表妄想,像這樣我們就有了妄想。我們把我們的眼睛、把我們的身體代表法性,外面的境界是法相,法相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是什麼?迷了自性,起了無明。這個無明就是阿賴耶識,三種合起來這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能變,把境界扭曲了,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變成三途。可是在這個示意裡頭你能看得清楚,這是阿賴耶,阿賴耶有沒有妨害我們的自性?沒有,法性沒有妨害,有沒有妨害外面境界、法相?也沒有。但是你要是迷了,你把這個東西當作真的,它真起作用,確實遮住我們的眼睛,看外面東西就模模糊糊、就不清楚。

  佛教我們這是虛妄的,這是一種抽象的意念,根本不是事實。所以佛告訴我們,你能夠把執著放下,紅色代表執著,那就叫阿羅漢。這三大類的煩惱,阿羅漢斷掉一大類,阿羅漢就像這樣子。這個好像我們戴個綠色的太陽眼鏡,看外面就清楚多了,可是看到外面一片都是綠色的,這阿羅漢。再把分別去掉,我們對一切法不分別了,分別去掉了,這只剩下妄想,那這樣就很清楚,我看得很清楚了,這是菩薩;要把妄想再放下,本來是佛。所以你首先要曉得,十法界六道裡頭芸芸眾生被虛妄的妄想分別執著障礙,或者我們說被它害了,我們自性裡面的智慧德相有沒有傷害?一絲毫的傷害都沒有。所以佛講,你成佛的時候,你的智慧德相沒有增一點點,沒有增加一點點;你現在縱然是造作罪業,墮落三途六道,你的智慧德相也沒有少一點點,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諸佛如來肯定你本來是佛,你真的是佛,他能肯定,因為什麼?他知道事實真相。我們不敢承當,為什麼不敢承當?我們把這一重虛妄以為是真實的,不知道它是虛妄的。什麼時候你真的知道,你也就很容易把它放下。怎麼放下?人家罵你,不生氣了;人家毀謗你、侮辱你、羞辱你,你還會跟他笑一笑,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絕對不會動一點念頭,你就有這個功夫了,我們一般人講這是修養。如果你要是看到別人毀謗你、羞辱你,你馬上生氣,你完了,你已經被煩惱習氣,你受了它的影響,你不知道那是假的。

  用煩惱來對付煩惱,只有增加煩惱,不能解決問題。現在你看世界上天天在喊著化解衝突,用煩惱去化解衝突,永遠化解不了。要用什麼?要用智慧、要用德行,很容易化解。中國五千年的老祖宗教導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重要!佛門亦復如是。世出世間所有一切問題不在外頭,外面沒事,沒問題。問題在哪裡?問題在本身,就是本身這三種虛妄沒放下。為什麼我們放不下?不知道事實真相。所以知道事實真相,很容易放下。無論順境、逆境你接觸到了,你都是一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決定不會被外面境界所轉。你看《楞嚴經》上說「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你不被外面境界轉,你就轉境界。你轉境界你就是法身菩薩,你就是諸佛如來;你轉不了境界,還被境界轉,你是凡夫,那是錯了。你一定永遠知道,外面沒有錯。

  我記得我在聯合國曾經講過這個話,大家聽了,聽不懂。我怎麼講?我說:別人錯了也是對的,我自己對了也是錯的。這他們不懂,為什麼別人錯了也是對的,我自己對了也是錯的?別人錯了也是對的,他是凡夫!凡夫表現出來他就是這樣子,所以他是對的。我自己對了也是錯的,是什麼?我已經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是無明,我已經有一層無明蓋在臉上;如果再分別的話,那就又加上一層,錯了。我要怎樣才對?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對了。這個道理很深,這個能解決問題,能化解這個世界一切的紛爭衝突。你要不懂這個道理,你自己做不到,那你就在製造衝突、製造麻煩。麻煩是什麼?六道輪迴,你在製造六道輪迴,錯了。如如不動,超越三界六道,超越十法界,要如如不動,境界現前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自己性德裡面無量的智慧德相統統現前。

  極樂世界在哪裡?就在此地。華藏世界在哪裡?也在這裡。在這個境界裡面,諸位常聽《華嚴》應該能想得到,時間、空間沒有了。時間、空間是從妄想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所以你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時間、空間沒有了。時間沒有了,無量劫之前在哪裡?就在現在;無量劫以後在哪裡?也在現在,先後沒有了。空間沒有了,距離沒有了,所以說極樂在哪裡?極樂在此地;華藏在哪裡?華藏也在此地,距離沒有了,這叫一真法界。這個理很深。佛教學非常善巧,所以佛四十九年教化,八個字講得圓滿,「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方是方法,便是最恰當的方法、最適合的方法。最適合、最恰當那就是沒有一定的方法,因人施教,因時施教,因地施教,因事施教,活活潑潑,一點都不呆板,能令一切眾生接受佛菩薩教誨,大徹大悟。

  所以佛菩薩很厲害,他能攝境歸心。境是所現,心是能現,能所是一不是二。境是有,心是空,心是真空,境界叫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為什麼?它能現相,所以它不空。妙有非有,不是真有,為什麼?了不可得。我們看到這外面的現相是個什麼相?是相續相,不是真的,這一定要知道。相續還不是真的相續,真的相續那真有,不是真的相續,相似相續。你從這裡體會這個味道,所有一切境界相相似相續,你就不會被外境所欺騙,真正明瞭。這是攝境歸心。

  第二「從心現境妙有觀」。這就看什麼?這有,現相,從哪來的?心現識變的。心現的相,在大乘教裡面稱一真法界。你起了無明、塵沙煩惱,就是剛才講的,你戴這三種顏色的眼鏡,這三種顏色眼鏡叫阿賴耶識,戴上這個把外面境界相扭曲了。外面境界相是不是真的扭曲?沒有。這剛才你能看得到,沒有妨害我們自性,也沒有妨害外面的境界相。可是你不曉得,你這眼鏡戴習慣,你認為外面確實是黃色的、是藍色的、是這些雜色的,烏煙瘴氣。三種顏色合起來戴上那就是什麼?那就真的像地獄相。所以知道外面境界相能現能變,不會被外境所轉了。

  第三「心境祕密圓融觀」。這個祕密,實在講是道理很深,深密,心境都不可思議。不可思議這句話決定不是搪塞的話,好像什麼?佛還不是說不出來,用這麼句話來敷衍我們。不是的,這句話意思太深了。為什麼?只要你不思,只要你不議,不思是什麼?不起心、不動念;不議是什麼?不分別、不執著,心境圓融你就親自證得了。你這個證得跟諸佛如來的證得無二無別,你證得了。我們要能在這上體會,你能夠放下思惟,放下想像,諸法實相就在眼前。心深密,境也深密,你徹底明瞭了。

  我在前面跟諸位報告的,這是我讀《釋迦譜》,第一次我讀這部書的時候,五十五年前,沒有體會到這個意思。去年有個同學拿著這一本來給我,我重新再讀一遍,體會到了,看出來了。你看五十五年前沒看出來,我老師也不告訴我。老師為什麼沒告訴我?這是教學的方法,老師教你悟,你自己悟入的是真的;老師一教你的時候,你的悟門堵死了,你不能開悟。悟的是什麼?原來放下就是!《釋迦譜》上記載的,釋迦世尊十九歲離開家庭,放棄王位,去尋師訪道。由於他的身分、他的智慧,肯定是受這一切宗教領導大德們的關懷照顧,認真來教他,教了十二年,到三十歲。這十二年可以說印度這些高僧大德,各個宗教修行人,他都見過,問題解決不了。什麼問題?六道輪迴從哪來的?為什麼會六道輪迴?六道輪迴能不能突破?突破之後是什麼樣子?這個問題印度所有宗教都不能解決。

  佛陀為我們示現,到恆河邊上菩提樹下去打坐,把十二年所學的統統放下,不再執著,不再分別,不再打妄想,這一放下,豁然大悟。悟的是什麼?本來是佛,放下就是。這一放下,問題全解決了,他才開始教學,教了一輩子,從三十歲開始教學,教到七十九歲,世尊七十九歲圓寂的,四十九年。這是大家熟知的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他老人家示現的。他所講的根據什麼?是不是根據婆羅門教的,根據瑜伽的,根據數論的?都不是。根據什麼來教?自性本有的智慧德能,自性的!這個道理要懂。自性裡頭無量無邊的智慧,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講的行有不得,十二年求都求不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回來統統放下,統統捨棄,大徹大悟,反求諸己。

  我能體會也得力於中國一個重要的參考線索,這個重要參考線索是什麼?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他是怎麼學的?然後你才曉得,經教不是一點一滴累積的,是徹底放下。我們現在怎麼辦?要不要再學經教,還是徹底放下?你能徹底放下,上上根人;你放不下,放不下還得學經教。經教是什麼?經教是叫你慢慢放下。我跟諸位說得很清楚,不是上上根人,老師雖然頭一天見面就教我看破放下,我就接受了,我的看破放下做了五十六年,每年放一點,每年放一點,真的年年有進步。現在從《釋迦譜》裡面才真的恍然大悟,原來放下就是!你放下之後,心境祕密圓融觀就現前。

  下面一句,「智身影現眾緣觀」,這也是現實,也是事實真相。智身是什麼身?報身。應化在十法界,這個應化是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我們現在沒見性,我們這個身也是應化身。不過那些再來人,像中國歷代的那些祖師大德,我們知道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的,永明延壽也是阿彌陀佛化身的,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化身的,這歷史傳記裡頭記載很多。這些人在我們這個世間就是影現眾緣,他不是業報身;我們今天也影現眾緣,我們是業力影現的,他們是智身影現,不一樣。所以我們要努力,努力怎麼樣?在我們這一生當中把我們的業力轉變成智慧,轉變成願力,我們也就等於乘願再來了,真的得自在,這不是假的。

  可是自在裡頭有不自在,自在裡頭有很多苦難,這是什麼?我們要跟這些業障深重的眾生在一起和光同塵。我們心裡清楚明白,他不清楚,他不明白,他還要造種種的惡業來障礙你、來破壞你。我們看到、聽到、受到了,心裡頭清清白白、一塵不染,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不能勉強,勉強就錯了,隨順就對了。記住,佛菩薩幫助一切眾生不在一時,這個要知道,時節因緣沒有成熟,隨他,他縱然墮阿鼻地獄也能救他,為什麼?他有善根。在阿鼻地獄裡頭,如果有人提醒他,他也很容易覺悟。什麼時候他認錯了,他就離開惡道繼續再學習。必須要把這些功課統統都修好了,也就是說惡的念頭、惡的言語、惡的行為全部都改正過來才能入佛境界;沒有改過來,不行。

  修行兩個字你要認識清楚,行是行為,包括你的思想、見解、言語、造作,這是行為;修是什麼?修是修正,你的行為錯了。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標準是什麼?標準是性德。你看不是佛訂的標準,不是哪個人訂的,是你自性裡頭本有的性德,那是至善。我們講純淨純善,至善至美,是你本性裡頭本有的;所有一切不善,所有一切不淨,你性裡頭沒有,一絲毫都沒有。所以諸佛如來對地獄、餓鬼、蜎飛蠕動都那麼樣的真誠恭敬,一絲毫輕慢心都沒有。為什麼?他知道他本來是佛,尊重他就是尊重自性,這是我們一般人不知道!學佛對這樁事情要搞清楚、搞明白,也不是樁容易事情。我們真是搞了幾十年才明白,才真正見到。

  下面一句,「多身入一鏡像觀」。這句給我們說明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多身是什麼身?一身。如果你用四面鏡子,鏡像,鏡裡面現相。當年賢首國師講《華嚴》,講到這個境界,皇上在聽聽不懂,賢首國師就請皇帝在講堂外面建一個亭子,八角亭,建好了,八面每一面放一面鏡子,八個鏡子,請皇帝到亭子當中站一下,去看看鏡子裡面的影像,他恍然大悟。站在亭子當中看到八面鏡子裡面照到自己,自己那個相、那個身變成無量無邊身,數不清楚。這說什麼事情?一身是法身、法性,無量無邊身就是現相。外面境界森羅萬象從哪裡來的?全是你自性的影像。我們今天所說的,無論是動物、植物、礦物,統統是自己變現的影像,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

  這些經文我們聽不懂,我們無法體會,原因是在哪裡?原因是我們有堅固的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你就曉得,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真相就在現前。這裡面給我們說一個重要的訊息,這個訊息是什麼?告訴我們整個宇宙是一體,整個宇宙是自己,整個宇宙,現在的話講有機體,就是活的。這樁事情被日本江本勝博士用水實驗證明了。水是礦物,我跟他講泥沙是礦物,石頭是礦物,跟水一樣有見聞覺知,有色聲香味,為什麼?那是性德,自性裡頭本來具足。所以水能看、能聽,能懂得人的意思。山河大地,泥沙石塊,乃至於我們在房間裡面桌椅板凳所有一切家具,它有沒有見聞覺知?有,統統都有。這些物質小,小到什麼?小到原子,小到電子,小到粒子,小到夸克,統統具足圓滿的訊息,自性裡頭圓滿的訊息。自性沒有大小,宇宙不大,夸克不小,完全相同。所以得到一個,一切都得到了,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條給我們這個訊息。

  末後一條,「主伴互現帝網觀」。這個帝是帝釋天,我們中國人講玉皇大帝,印度人講的忉利天主。網是忉利天主宮殿裡的羅網,裝飾品。這個羅網每個結裡頭都有明珠、寶珠,寶珠透明的,它有光彩,所以每個寶珠裡面都有所有寶珠的影子在裡頭,像鏡子一樣主伴互現。主不是獨一的主,人人都是主;伴,人人都是伴。這就現在所講的民主,民主自由開放,大會裡面做主席,講堂裡頭做主講,輪到誰上去他就是現前的主,輪到第二個人,他下台他就是伴,主又換了。所以主不是獨一,伴也不是獨一,主伴圓融,主伴平等。這個啟示是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一定要懂得互相尊重。為什麼?我們是互為主伴,也就是領導與被領導,領導是主,被領導的是伴。

  特別在現在這民主時代,諸位能看見,領導人是大家推選的,而且任期都是有一定,連選可以連任,你做得很好,主是為伴服務的。中國古人講縣市長叫父母官,你是這一方百姓的父母,你用父母的心照顧百姓,就像照顧自己的兄弟兒女一樣,照顧得無微不至;決不是叫你高高在上,不是這個意思,那你就完全錯了。真的是為大眾服務的,在佛法講為一切眾生服務。無論在什麼地位,一個目標,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為一切眾生服務,這就對了,這是真正覺悟的人。後面說,這是賢首國師以《華嚴》,「文富義豐,尋覽莫窮,由是總括大宗,述此六門,令後學修習,盡諸妄還真源也」,就是盡妄還源,講了這六條。我們簡單報告到此地。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偈頌,前面的六首頌「明海印三昧」,第一首:

  【或有剎土無有佛。於彼示現成正覺。或有國土不知法。於彼為說妙法藏。】

  前面三首都是講的佛事。清涼大師在段落上給我們的交代,前面這五首偈「別明業用周遍」,後面有一首是「總結大用所依」。這就是前面六首偈,一、二、三這三首偈是「佛事」,第四首是講「三乘」,第五首是講其餘的,「類餘」,那就包括無量,末後講大用,無方大用依據是什麼。在這個地方我們要學習,先說「佛說法」,佛出現在世間只有一項工作,教化眾生,教化眾生就不能忘記為人演說。諸位要特別記住「演」字,演是表演,我們中國人講身教,身教重於言教。也就是說佛在日常生活當中,包括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他的一些做法都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換句話說,本來就是這樣的。絕對不是說從哪裡學來的,哪個人教他的,不是的。這就是大乘教裡頭所說的性德圓滿的顯示,他就是這樣的。

  這顯示的是什麼?我們今天講的戒律。所以戒律不是釋迦牟尼佛制定的,不是哪尊佛傳下來,不是的。只要真正覺悟的人,他的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你把他記下來,統統一樣,佛佛道同,沒有兩樣的。由此可知,不是人創造的,不是哪個人訂的規矩去約束哪個人。現在一般人不能接受戒律,錯誤就在此地,總認為戒律是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所制定的,叫這些學生們大家都要遵守。這個說法有沒有根據?有,不是沒有根據的,這講制戒的因緣。但是你要曉得,這個制戒的所依是性德,是自己的自性。最明顯的在中國就是惠能大師,惠能大師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五祖居然把衣缽就傳給他了,以後他成為一代祖師,主持道場;他沒有學過戒律,可是道場的秩序井然,一點都不錯。他從哪學來的?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本來就是!這是給我們證明了,就是說他是性德的流露。

  我們迷了自性,把自性裡面的智慧扭曲了,變成煩惱,煩惱無量無邊。所以我現在講,你的性德迷,迷並沒有失掉,這變形了。變形是不是真的變形?不是!是你自己以為好像是變形了,實質上並沒有變。這個道理很深,也很難懂。你迷得愈深就變得愈厲害,智慧變成煩惱,德能變成造業,相好變成六道三途,產生變化。殊不知六道三途就是極樂、就是華藏,你所造的善惡業本來就是無量的德能,無量無邊的煩惱本來就是菩提,就是無量智慧。這樁事情總要搞清楚、搞明白,我們學佛信心建立了。什麼信心?這一生當中有可能回歸自性。所以「信為道元功德母」,你要是信心喪失那就難了,就不知道要到哪一年!如果你有信心,這信心從了解事實真相你才能生起來、才能建立,你有這個信心就不怕。

  在日常生活當中去鍛鍊,鍛鍊就是修行,把我們的過失修正過來。所以在順境、在善緣,我們講境是物質環境,外面的環境,講緣是人事環境;物質環境很好,往來的人都是善人,都是你很喜歡的,這叫做善緣,順境、善緣。這裡頭最重要的修什麼?修不生貪戀,隨緣!也不要故意去離開,那是錯誤的,隨緣,把這個貪瞋痴,從這磨自己的貪心,貪心一定從這個地方斷。如果我們遇到逆境,這環境非常不好,障礙很多,遇到的是惡緣,往來的人都想害我,都想佔我便宜,這時候怎麼辦?這個時候去修斷瞋恚。這貪瞋痴,順境斷貪,逆境斷瞋,貪瞋沒有了,愚痴也就沒有了,智慧就能現前。這是我們中國古人常講「福至心靈」,你有福了,福是什麼?斷惡修善是福,斷惡修善有了效果,智慧開了,那個心靈了,靈就是什麼?愚痴破了。這是佛教中下根人,中下根人佔大多數,佛教我們修行,在生活當中修,在工作裡面修,在待人接物裡面修,這要懂得。

  經文告訴我們,『或有剎土無有佛,於彼示現成正覺』。像三千年前我們這個地球上沒有佛,釋迦牟尼佛來了,示現成正覺。他的示現,我們就特別要注意,他怎麼示現的?示現生在帝王家,是帝王的長子,將來繼承王位的,這是世間人夢寐所希求的,哪個人不想去做皇帝?他這皇帝現成的,現成到手不要,捨棄了。這個示現就是告訴人,你們不都是以為做皇上好嗎?還有比做皇上更好的,你要是發現這更好的,皇上就沒有什麼意思,可以把它捨掉,你要從這裡體會這個意思。大乘佛法教人什麼?離苦得樂,破迷開悟。佛陀所示現的樂肯定比做皇帝更樂,皇上不如他,你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從這個地方去認知,去認識它,去發現它。

  中國古人有說,那個也很有道理,他說人生有三大樂,第一個父母雙全,父母都在;第二個兄弟無故,兄弟都非常和睦,這家和萬事興;第三個是得天下英才而樂育之,第三個有好學生肯接受聖賢的教誨,這是人生三大樂事。沒有說升官樂,也沒有說發財樂,你們想想這個道理。釋迦牟尼佛懂得,選擇修行、教學。

  十二年的苦行在當時有當時的意義。古印度,釋迦牟尼佛出世那個時候,印度可以說得上是世界宗教之國,大大小小的宗派,佛經上有記載九十六種,九十六種不同的宗教。最著名的,就是規模最大、信徒最多的有六大派,佛經上講六師外道,這是印度最大的宗派。所以印度人對於宗教有特殊的興趣,人人都在尋求,尋求什麼?尋求涅槃。所以涅槃的術語不是出在佛經上的,是印度古老宗教共同的一個目標,它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叫不生不滅,就是我們今天講追求永恆。每個宗教都追求永恆,各個宗教方法不一樣,當然各個永恆的境界也不相同。

  但是我們不能不佩服他,他們幾乎都修禪定。禪定的功夫有淺深不同,淺的功夫可以突破三惡道。所以人道,我們講空間維次跟鬼道是最容易溝通的,人要想跟鬼見面打交道,一點都不難。早年我有個同學明演法師,跟我同年,我們一起學佛,我出家比他早,過了一年之後他也出家了,我們同時受戒,我們的命運都差不多,都一樣的,都是苦命,而且都是短命。算命的說我們三個人短命,三個同年,法融法師,過不了四十五歲。所以四十五歲那年二月,法融生病過世,五月明演走了,七月我生病,我就曉得時間到了,所以也不看醫生,也不吃藥。為什麼?醫生、藥物能治病不能醫命。所以關起門來念佛,求生淨土。念了一個月,病就好了。真的是有命運,我並沒有求長壽,只求往生,沒有想到好了。

  好像又過了二、三年,我遇到甘珠活佛,他告訴我說:淨空法師,你過來。我說:佛爺,有什麼話好說。他比我年歲大,大概大十幾歲的樣子。他說:我們在你背後都批評你。我說:批評什麼?人是很聰明,可惜沒有福報又短命。我說:這個沒有關係,這當我面講我不忌諱,我很清楚。他說:你現在這幾年講經弘法,功德很大,你的命全轉過來。我說:轉過來了?他說:是,你的壽命很長,福報很大。沒有求,只求的是什麼?規規矩矩依照釋迦牟尼佛的教誨依教奉行。這個東西是求不得的,自然的感應。壽命長為眾生多做點事,壽命短少做點事,少做、多做都一樣,不增不減,要懂這個道理。

  世尊給我們的示現,我們要體會得到那個示現真正的意義。在當時印度信仰宗教是狂熱的分子,依照宗教修行,所以釋迦牟尼佛必須要示現十二年尋師訪道,每個宗教他都學,學了最後都搖頭,然後才有人相信他。否則的話,你沒有學過,你哪裡懂得?他到以後講經,「我都懂,那些我統統學過」。所以,以後法緣非常殊勝,成道之後你看來求學的。所以佛教不是宗教,這點一定要搞清楚,為什麼?許多宗教裡面的傳教師、修行人都來跟佛學習,佛沒有叫他改變宗教,這個我們要認清楚,佛沒有破壞別人的宗教。他跟佛學什麼?學開智慧,學斷煩惱,把你宗教上的成就再向上提升,皆大歡喜!所以我們要把佛教本質認清楚,釋迦牟尼佛沒有宗教,他一生教學。

  所以用今天的看法來跟釋迦牟尼佛定位,釋迦牟尼佛一生扮演的什麼角色?職業的老師,跟孔子一樣,職業的老師,一生教學,用現代的話說,他是多元文化的教育家。他不分國家,不管你哪一國的人,不管你是哪個族群,不管你信仰什麼宗教,來者不拒,都是誠懇來教導你,讓你得到滿意的成績才離開。這個我們在世尊一生傳記裡頭看到,一生沒有蓋廟,沒有道場,釋迦牟尼佛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一生遵守奉行,沒有道場。歡迎他的人很多,走到哪裡,都一大群人圍繞著他,山林樹下、河邊找個好地方,大家坐下來,他就講經說法。歡喜大眾提問題,有問必答。所以現在佛經裡面有很多都是問答,學生問的,信眾們問的,佛給他解答,以後記錄下來就稱為一部經,這個例子太多了。

  佛陀當年在世教學沒有教科書,沒有教材,跟孔子一樣,孔子那個時代也沒有教材。所以像《論語》是孔子的學生記錄下來的,《孟子》這七篇是孟子自己的著作,孔子沒有著作,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著作。現在研究學問,你引經據典一定要註明你這是出自哪部經,哪個人所說的。釋迦牟尼佛沒有,釋迦牟尼佛出自哪裡?出自自性,性德流露,那是真的,不是根據某個人的。而且性德是我們共同的,你見了性,你跟他沒有兩樣。這是給我們做學生的人帶來無限的希望,他能成佛,我們各個人都能成佛,只要放下,堅定你人生的方向跟目標,你一定會成就。所以,佛在印度示現成正覺。

  惠能在中國就不需要去示現十二年的參訪,為什麼?中國的佛教在惠能那個時代已經是相當的發達,大乘八個宗派都已經建立,所以就不需要示現參訪,而示現什麼?頓悟,放下就是。這是給人一個很大的啟示,你看你天天學,學得好辛苦,總是離不了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你沒有離開。你沒有離開就是全部都是落在識心裡面,用識心。識心就是妄想分別執著,你用這個,你沒有辦法突破妄想分別執著;換句話說,你沒有方法回歸自性。他給我們示現不需要學習,一放下就是,放下果然為我們示現,示現什麼?示現無所不知。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能大師不認識字,你把這個經念給他聽,他講給你聽。佛法如是,世法亦如是,世間無論哪個行業你去找他,向他請教,他都會指點你,高明!這個智慧、這種能力從哪裡來的?是自性裡頭本來有的,一切眾生平等的,不是說哪個有,哪個沒有,問題在哪裡?你不肯放下。

  所以學佛沒有別的,我頭一天遇到章嘉大師,他就教我看破放下。我問他怎麼放下?他說布施。施財得財富,施法得聰明智慧,施無畏得健康長壽,這個道理不能不懂。現在這個世間人心眼都在財富上,他怎樣去獲得財富?起心動念、所作所為總不外乎損人利己。損人利己能得財富嗎?不能。損人利己你得的財富,還是你命裡有的。我常講打折扣了,譬如你命裡有一百億的財富,但是你起心動念都是損人利己,想佔人的便宜,自己獲利益,你所得的財富大概打了對折,一百億變成五十億。你自己覺得很驕傲,不得了,你看我真有本事,我賺這麼多錢。殊不知你命裡頭有一百億,你已經損失了一半。如果心再不好,那就再打折扣。人要真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他就不會害人,不會損人利己,念念怎樣?念念幫助別人,布施愈施愈多。

  我命裡很窮,沒有財庫,所以財庫空空,章嘉大師教我修布施。我說我沒有能力,沒有錢,每個月賺的錢過生活都不夠。他就問我一塊有沒有?一塊有。一毛有沒有?一毛有。你就一毛、二毛布施,一塊、二塊布施。這個行。怎麼布施?到寺廟裡看到別人印經,我們出個一塊錢,隨喜功德;看到人家放生,我們出個幾毛錢,從這裡施捨。沒想到愈施真的愈多,居然到晚年的時候,布施美金一、二百萬還不是難事情,想像不到!所以我們五十六年來證明了,佛法講得不錯,施財得財富,真的是心想事成;布施法,我們布施法是最多,法也要錢,印經典。這麼多年來,不說一般經典,說《大藏經》,我們印《大藏經》送給別人超過六千套,所以我還發心希望再印四千套,滿足一萬套。布施一萬套《大藏經》,這都可以做得到,增長聰明智慧。

  無畏布施裡頭最重要的是素食,不吃眾生肉,不傷害眾生。早年蚊子咬我,真的一巴掌會把牠打死。這個大概什麼?十年前,六十多歲、七十歲的時候就沒有了,我不會打牠,牠來叮著我,我也很歡喜,布施讓牠吃飽,讓牠吃飽再走。牠是來找吃東西的,就布施牠一頓;不肯布施,把牠趕走就好,決定不傷害牠,蚊蟲、螞蟻絕不傷害。大概七十五、六歲以後,就是最近這些年來可以跟牠們溝通,很聽話、很合作,跟這些小動物蚊蟲、螞蟻、蟑螂、老鼠,這家裡都有的,和睦共處,互不干擾,真難得。所以我相信印光法師的話,印祖(在他老人家的《文鈔》裡面看到)七十歲之後他所住的房間,本來這個房間有跳蚤、有蚊蟲、有臭蟲,有這些東西。他老人家去住,你去找,一個都找不到,搬家了,牠不干擾祖師,搬家了。我相信,因為我在七十五歲以後有這個現象,感應!

  所以從種種示現裡面給我們很多啟示,也增長我們的信心。這個示現偏重在表演,偏重在身行。這也是我常常說的,世尊在世,孔子在世,為什麼教學那麼成功,那樣的攝受人心?我們去多思惟,細心去觀察,沒有別的,他做到了,他所講的每句話他都做到,所以學生服了。我們現在教學,為什麼聽眾不能成就?原因是我們所講的是釋迦牟尼佛說的,自己沒做到;自己沒做到,勸別人做到,別人會說你是來騙我的,這不是真的。所以,我們在湯池的教學能有點成就,沒有別的,要求老師對《弟子規》要百分之百做到,你們才能把這個小鎮風俗習慣轉變過來。自己做不到,你天天去講學、去教人,沒有人相信,一定要從身體力行做起。

  下面這兩句就更重要,『或有國土不知法』,這就是這個地區沒有佛法,沒有聖賢的教誨,這個社會肯定動亂,人心不善。各個人都是自私自利,各個人起心動念都是佔別人便宜,全都是想的損人利己,這個社會很苦、很可憐!這是什麼?不知法。今天在這個世界上像這樣的地區很多,我們常常遇到,那要怎麼樣?『於彼為說妙法藏』。這就是有少數學佛的同學,有少數善心的同修們,他們在這個地方建個小的講堂,建個小的念佛堂,請法師在那個地方講經說法。我們也遇到不少,特別是過去二、三十年當中,我自己在四十歲到六十歲這二十年,走遍全世界,哪個地方同修寫信、打電話來找我我都去。為什麼?自己沒有道場,到處去遊化廣結善緣,所以法緣很殊勝,到處結緣。

  學佛,尤其是要走弘法、走釋迦牟尼佛這個路子,什麼最重要?結法緣最重要。我走到別人大殿,這規矩一定要在大殿上禮佛三拜,我這個禮佛三拜就發願,第一拜,與這個地區有緣,佛菩薩加持我跟地區結緣;第二拜,我跟這個道場的常住結緣,我到這裡來,他常住很歡喜;第三拜,我跟這個道場所有信徒結緣。我跟人家不一樣,我來講經的時候有很多人來聽,結法緣。信徒對我的供養,信徒的供養,我不會帶走一分錢,全部供養常住。所以我在世界上法緣很盛,大家都不知道為什麼法緣殊勝?總不外乎感應道交。如果我們到那個地方去,人家供養全部帶走,還要有一大批皈依的,這法師就沒有法緣。那個道場裡面的常住對你就不歡喜了,下次怎麼樣?不再請你。因為請你去,把我的信徒帶跑掉,把我的信徒口袋裡財物也都拿走了。我們要了解,這雞毛蒜皮小事情,不能幹這個事情,廣結法緣這個重要。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其中就講到「請轉法輪,請佛住世」,這個要緣分,不能勉強,有緣有人啟請,來!早年我在香港講經是有一段時間,從一九七七年第一次來住四個月,講《楞嚴經》,以後幾乎是每年來一個月。再往後我到國外去,在美國、在加拿大住了段很長的時間,沒有到香港來。香港回歸,我特別來看回歸的大典,就遇到一些老同修,何彩娟、何麗湘她們這幫人,這是從前的老聽眾。她問我:法師,你很久沒來了。我說:好像有幾年了。一算的時候,七年。她說:你為什麼不來?我說:沒有人請我,沒有人請我我不能自己來。她說:行,我們請。我說:好,你們啟請我就來。所以回歸之後她們啟請,又很難得得到這邊陳老居士發心供養這個講堂。我說好,你們大家既然熱心要來啟請、要來聽法,我會來。這就是我們這次在香港講經的因緣。

  除了人啟請,還有很不可思議的,一些靈媒,我們講附體的,從各個方面來的。這些靈媒彼此都不認識,他們附身的這些鬼神同樣也啟請,也透給我們一些訊息。這些訊息我們可以做參考,學佛的人千萬要記住,鬼神往來我們要有理性,不能完全聽他的,聽他的話那你就錯了。學佛的人怎麼會聽鬼神擺布?那就錯了。所以他們的訊息可以做參考,也就是說不能不信,不能全信,我們要有很良好的態度來幫助大眾。

  這些年我們活動的空間愈來愈大,這也是一樁好事情,可是讓我們看得更多,了解得更多,真正看出來中國傳統的教育,儒釋道三家,現在都缺乏人才。所以我從聯合國開會之後,到英國倫敦訪問,這世界上最著名的劍橋、牛津、倫敦大學。回來之後,我感觸很深,如何幫助培養儒釋道真正的人才?真正人才,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就曉得,哪個人不能培養?各個人都能。可是方向、目標、耐心、毅力是成敗的關鍵。一個人要想成就,至少十年,我們中國人從前講「十年寒窗,一舉成名」。你要下定決心十年工夫去學習一部經論,十年之後,那你在世界上你這門東西成為世界權威,就成功了,不是難事情。就在你的耐心、你的毅力,你的方向、目標永遠不變,你學《論語》,你一生專攻《論語》,你將來成為《論語》的專家;你學《老子》,你一生專學《老子》,你是《老子》的專家;學《無量壽經》或者學《金剛經》,一生就是一部,十年之後,你是《金剛經》的權威,你是《無量壽經》權威,都成了。

  所以最重要是有個安定的環境,好好念書。古人在那個時候的環境,所謂獨善其身就不能夠兼善天下;但是在今天可以做到,獨善其身同時可以兼善天下。這怎麼做?譬如我們有十個同學,一個人學一樣東西,十部,十部經論。我們共同生活在一起,同學們每天都有一個小時的報告,或者兩天有一個小時的報告。我們的報告在攝影棚,攝影棚就是教室,擺上課桌椅,一面報告,一面就用網際網路播出去,全世界人都看到,這叫兼善天下。我們共同學習,點點滴滴都是公開的,都是讓全世界的人從網路上統統可以學得到,兼善天下。

  所以在今天幹這個事情不難,就是要真正有心人肯幹,把一切都放下,好好的去讀十年書。我最近找地方,找個安靜的場所,我來照顧大家的生活,跟大家在一起學習。我講我的《華嚴經》,你們各人搞一樣,共同學習,互相砥礪,十年之後各個都成就,不是難事情。如果怕苦,沒有毅力,沒有決心,那就真難,那就沒有法子。北京的大方廣,湯池我們的中心,裡面有不少老師都是真幹、真學,每天學習的時間十二個小時以上,孜孜不倦,所以他有成就。歸根結柢還是在好學,好學沒有不成就的;最怕的是不好學,不好學就難了。自古以來中國、外國,凡是成功的人都是自己勉勵自己,自己好學成就的。絕對沒有說是哪個老師督促你才成就,沒聽說過;凡是成就的,全是自動自發,這點我們要了解。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首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