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三六0卷)  2005/2/20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1360

  諸位同學,請看「菩薩問明品」,偈頌第七首,我們把經文念一遍:

  【眾報隨業生,如夢不真實,念念常滅壞,如前後亦爾。】

  這一首偈在前面我們就三界之內眾生在迷的,迷位這個狀況之下,善惡因果我們談了一些。要是就覺悟的人他們來看這個事實真相,那就是偈子裡頭所說的,三界六道無論是善因善果、惡因惡果都不是真實,確實是永嘉大師所說的夢中,迷夢當中!可是你的夢沒有醒。確實我們都有作夢的經驗,我們也有做好夢的時候、美夢的時候。學佛的人夢到佛菩薩,非常殊勝莊嚴的境界,可是有時候也會夢到地獄、餓鬼、畜生,非常恐怖的境界;夢到跟佛菩薩在一起,法喜充滿,夢到三途境界,心裡面充滿了恐懼不安。在夢中不知道那是夢,所以在危急的時候,遇到生命危急的時候,嚇得一身冷汗驚醒,醒來才知道做了一場惡夢。

  我們現在在迷位,就是在惡夢之中。惡夢從哪裡來的?從心想生。這是真的,你心想善,善的境界就現前,所以想佛,佛就現前。佛雖然現前,還是夢中佛事,這要懂,依舊離不開無常、無我、苦、空,總離不開。那要到什麼時候才能離開?也就是說什麼時候我們夢醒,這個重要。夢真正醒過來,醒過來六道輪迴沒有了。如果有,那就是真的,沒有了。「覺後空空無大千」,這個時候不但是六道沒有了,十法界也沒有了,那就是經上,這是不得已而說的,稱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對十法界說的、對六道說的,相對建立的。如果沒有六道,沒有十法界,哪來的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也只是一個名詞術語而已,實際上沒有。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說了一句話,說得好,「本來無一物」。六道、十法界、一真法界本來無一物。這些都是諸佛菩薩教化眾生方便說,你可不能執著,這要知道。你才真正能懂得真實義,真正了解事實真相。稍稍有分別執著,你就著了相。

  世法能迷人,佛法一樣迷人,你對於佛法生起分別執著,你就被佛法迷了。所以《起信論》裡面教我們,教我們學佛要怎麼學法,看經、聽教要用什麼樣的態度。你看《論》裡頭講得好,「離名字相,離言說相」,言說要不要聽?要聽,不要分別,不要執著;文字要不要?文字要,但是你不要去分別,不要去執著,它是個工具,它能夠引導我們契入真實。你對它要起了分別執著,那它的引導功能就失掉,你迷在這個引導方法之中。所以它引導的功能失去了,結果你又迷在這裡頭。這一迷,迷就叫世間法,覺就叫出世間法。實在世間、出世間也是假名,哪有什麼世間、出世間?本來無一物。這個本來無一物實在是了不起!這才真正是實相,真正是契入法性。不是契入法性,這句話說不出來。

  所以前面這兩句教給我們,『眾報隨業生』,六道、十法界沒有例外,『如夢不真實』,事有理無,相有性無,一定要懂。當我們還在迷位,還沒有覺悟,我們怎樣做?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斷惡修善這一樁事情到底是迷還是悟?你不著相就是悟,你著相就是迷。所以世間一切法,只要離妄想分別執著就覺悟,不離妄想分別執著就是迷。說真的,佛法給我們講的迷悟二字而已!所以於一切法不要執著,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隨緣。什麼叫隨緣?不執著、不分別叫隨緣;你執著分別,那不是隨緣,是隨你自己的煩惱習氣。

  我們細心去想一想,我覺得這個好,我覺得那個不好,標準在哪裡?標準是自己的煩惱習氣、妄想分別執著,不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麼?如夢不真實,本來無一物,《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法」,就是眾報隨業生,那就是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還執著什麼?你還分別什麼?你起心動念錯了,起心動念就是迷;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隨緣。你們行善,我讚歎,歡喜;你們造惡,我勸導你們。我隨喜讚歎,沒動心。什麼叫沒動心?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叫隨緣。我要動了念頭,起心動念,那就不是隨緣。你們做的不善,我勸導你們、阻止你們,也沒有起心動念,這叫隨緣。普賢菩薩十願裡面「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個道理要懂。

  所以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就迷;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隨緣、隨喜,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差別在這裡。他們是聖,什麼叫做聖,我們要懂得;我們叫凡,為什麼叫凡也要知道清楚,那我們的功夫在哪裡做?功夫怎樣叫超凡入聖?你要超凡,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就超凡。一超凡,自然就契入法性,契入法性就是入聖人境界,跟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所謂一鼻孔出氣。

  經不能不讀,教不能不聽。我們今天,你看這些道理(大乘經教裡頭)我們能理解,我們也講得很清楚,可是我們的境界為什麼轉不過來?這是什麼原因?自古以來許許多多的學人都犯了這個毛病,能說不能行。這一樁事情,我初學佛的時候二十六歲,去請教過章嘉大師。跟章嘉大師談中山先生的學說「知難行易」,可是世間也有一些哲人講「知易行難」,那我們學佛到底是知難行易,還是知易行難?我就請教章嘉大師。大師告訴我,知難行易是對的。我說明明經上你講我都懂得,我境界就轉不過來。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那就是法身菩薩,那就是諸佛如來,我懂得,但是我為什麼還是起心動念?為什麼還是分別執著?我為什麼放不下?我非常想放下,為什麼放不下?老師講的話知難行易,放下很容易,你為什麼沒有放下?你知的不透徹。想想這有道理,你知的不究竟,你是一知半解。這使我們想到古人有一句話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為什麼要讀千遍?你那個知有深度,行就容易了。

  我們年歲大了,毛病習氣太深,境界轉不過。我常常跟同學們說,我這一生算是非常幸運,這個行業,這一條路,章嘉大師教導我的,他老人家指導我的,叫我走弘法利生這一條路子,我非常感謝他!每天沒有離開經典,每天跟同學們一起互相研究討論學習,四十七年!四十七年沒有間斷,我這個知才有這麼一點點深度,在境界裡面,才能轉到一點,轉得不多。如果用百分比來說,我轉的只是十分之幾的樣子。一百分是圓滿,我只能夠轉到十幾分,大概不到二十分,可是就很有受用。一般人可以說,也能講經講得天花亂墜,他一分都轉不掉,還是凡夫境界。妄想習氣遇到緣馬上就起現行,喜怒哀樂、貪瞋痴慢,境界風一吹馬上就動,什麼功夫都沒有。這想到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個道理太深。

  我們今天看出佛門同學的病根,所以不得不提倡從頭來起;除這個方法之外,沒路可走。所以從頭來起,才特別提倡《弟子規》、《十善業道》。佛法,《十善業道》是從頭開始;中國幾千年傳統聖賢的教學,《弟子規》是開頭。我們今天開頭,從頭來起。從頭要能收到效果,需要用什麼功夫?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決定不能放鬆。讀書千遍,我現在不要求千遍,我要求三百遍。

  蔡禮旭居士講的《弟子規》,在香港講的兩次,一次是八個小時,一次是四十個小時。四十個小時,你至少要聽三十遍,從頭到尾聽,一天聽八個小時,五天聽一遍,五十天聽十遍,一百五十天聽三十遍,算是半年。半年的時間,你把這部四十個小時的聽滿三十遍,你有底子了;然後再聽簡單的,聽他那個八個小時的,聽滿三百遍,我相信你人變了,你從凡夫要變成聖人了。你不用這麼深的功夫不行,我們的煩惱習氣太重!所以你自己好好想想,我這個話是真的是假的你就曉得。過去的已經過去,不要後悔,也不需要憶念,過去已經過去了。從今天開始,我要堅定信心,轉凡為聖,那你就對了。這從不真實你就走向真實,轉不真實為真實。

  後面兩句『念念常滅壞,如前後亦爾』。清涼註解裡頭,註的雖然不多,但註得很好,「由前面如夢不實故,念念無常」。我們要想真的把境界轉過來,隨順無常去轉,就是我剛才講的這個方法,我們可以試驗試驗。這個試驗不需要用很長的時間,二年到三年足夠了,這時間足夠了。這叫要真下功夫,功夫要綿綿密密不能夠間斷。真的,因為你這樣做法,這個做法就是佛家講的戒律、規矩,你守這個規矩。這是一個軌道,你不能夠脫軌,守這個規矩,用二、三年的時間不間斷,心定了,你看「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就這麼個道理。

  我們現在心浮氣躁,妄想分別執著一分一秒都沒間斷過,這是我們學習困難,功夫不得力的所在。譬如一個人生病,我們一定要把病源、病因找出來,然後對症下藥,藥到病除。你不知道病根,不知道病源,你沒有辦法對治。今天我們開了這個處方,諸位可以先試試,從《弟子規》下手,三百遍的學習圓滿之後,你再接著學《十善業道》。《十善業道經》也能夠學三百遍,你的根基就穩固,然後無論修什麼法門,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無論修學哪個法門,我相信你這一生當中決定有成就,為什麼?基礎太好。我們今天學佛搞了幾十年,悠悠泛泛,這念佛我們老老實實問一句,你往生有沒有把握?說真實話,沒有把握,為什麼沒有把握?都是我們的根基不夠。如果真的根基紮得好,哪有沒有把握的道理!

  我再重複一遍,《弟子規》三百遍,《十善業道經》三百遍。不是叫你把這個經念三百遍,念三百遍時間不多;我現在勸導大家的是聽,你聽這個講演聽三百遍。專心去聽,一心一意去聽,戒定慧三學具足。聽的時候,記住《起信論》裡面的教誨,不要分別執著言說,不要分別執著名相,聽的時候不要去研究,不打妄想。離言說相、離名字相(名字相就是名詞術語)、離心緣相,只聽不去研究,這是什麼?這是修定,這是修止、修觀!止觀就是禪定,我用這個方法修禪定。在佛法裡頭,諸位都知道四弘誓願,「法門無量誓願學」。無量法門修的什麼?都是修的戒定慧。換句話說,修戒定慧的方法太多。我們今天用這個方法來修戒定慧,這方法方便。

  蔡居士在香港講的四十個小時,我在山上休養這段時間,我聽了十遍,我很有感觸。我們聽就是遵循《起信論》的教誨,不分別、不執著言說名字,只是一味的聽,決定不去探討,不去研究,不去討論,一直聽就對了。聽多了怎麼樣?耳熟,不必要去記憶,境界現前,自然它就起現行,熟了它才能夠起作用。這是我們讀這首偈要知道在現前我們應該怎麼樣學習。為什麼一味去聽,不要去起心動念,不要去分別執著,為什麼?如夢不真實,念念常滅壞,你分別它幹什麼?你分別錯了,你執著錯了,你只有聽,字字句句都跟自己的性德相應。《起信論》這個教誨妙絕了,我們要會用。再看下面第八首偈:

  【世間所見法,但以心為主,隨解取眾相,顛倒不如實。】

  這首偈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說,這是這個偈頌裡頭第四段,這一偈就是第八首。「依解令入唯識量觀,境即心變,故心為主。然此唯識略有二分,一相,二見。今隨其見分之解,取其相分之相,心外取故,為顛倒也」。這講世間人,佛法裡面常講「迷惑顛倒」,這是一切經論裡面我們看得太多了,所以這句話我們不需要記自然就很熟悉,迷惑顛倒。世間人也常常用這句話,這句話是出自於佛經,迷惑顛倒這個術語出自於佛經。什麼叫迷惑?起心動念就迷。什麼叫顛倒?這四句偈就把顛倒說出來。我們先把這個偈子就文字表面,我們來讀讀。

  『世間所見法』,這就是講我們,我們所見,見就包括聞,見是眼見,六根舉一個就統統代表。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觸,意知,這六根接觸的六塵境界,叫世間所見法。『但以心為主』,這個心是什麼心?有真心,有妄心;真心能現,妄心能變。就是《華嚴經》上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也稱為心,妄心。這個地方清涼說得好,「依解令入唯識量觀」,沒見性,雖不是第一義,確實是第二義,跟第一義很接近。這一種宇宙人生觀,那比我們凡夫高明太多,六道凡夫沒有這種見解。這個見解,四聖法界。

  「但以心為主」,這個心是識心,唯識。識心,佛講八個,我們常講八心王。為什麼說它是王?王可以做主,好像這個國家國王,他發號司令,他做主,一切人民都要聽他的。「世間所見法,但以心為主」,心是能現能變,這一切法是所現所變。現在我們暫時不講能現能變,我們只講所現所變,也就是佛在經上常常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這一句也是講的唯識所變,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他這個註解這裡說得很好,「境即心變」,所有一切的境界,就是「境」這個字、就是世間所見法,包括虛空,我們今天講的空間、時間。《百法明門論》裡頭叫有為法。實在講,心法,心哪來的八個?哪有這麼多心?心所法五十一類,色法,不相應行法,統統是從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裡頭生出來的。

  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是識心、是識,所以唯識學家他不承認有物質。你說有一切萬事萬物,他不承認,他只承認有識,所以叫唯識。宇宙所有的現象是什麼?唯獨一個識它能變,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它變的。這個意思我們還很不好懂。我們有一個同修,我跟他過去在美國認識的,以後他離開美國回到中國。他做假的首飾銷全世界,那個利潤也很大。這假首飾是什麼?不是純金的是鍍金的,所以你看到跟真的金沒有差別。我看了之後,比真金還要漂亮,價錢很便宜,丟了不心痛。他帶我去參觀他工廠裡面的展覽室,他的成品(就是樣品),一個一個的樣品大概有二萬多個,真叫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古人有個比喻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把識,就是把此地講的心變,心比作黃金,比喻作金;幾萬種不同的樣品,那是法,那是物,那此地講那是境,那是境界,那是物,那是你所見的法。要懂得的人說,他看到這麼多種,你問他,你看到什麼?我只看到一樣,哪一樣?黃金。這他沒有錯,幾萬種樣品全是黃金做的。你認識這個全是黃金,就是唯識。我們把這個識比喻作黃金,把它這個成品比喻作萬物,宇宙之間萬事萬物,十法界依正莊嚴,識變的。

  所以唯識學家,你要講十法界依正莊嚴,他只承認是識變的。能變的是識,這個心就是識心,八心王。十法界依正莊嚴,所變,這一定要搞清楚。所以清涼註解第一句話就是依解令入唯識量觀,知道十法界依正莊嚴,唯識,識變的。故心為主,這個心就是八識,八識裡頭特別是阿賴耶。阿賴耶此地講了兩分,相分、見分。見分就是分別,相分就是物質。這個見就是心想,相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從心想生」,就是相從見生。相、見都是識。唯識裡面給我們講八識,每一個識都有四分,這個地方只講兩分。四分在《疏》裡面說得很好,都說明清楚。安惠菩薩只立一分「自證分」。自證分是體,我們今天講本體。難陀他講兩分,有見分、有相分。陳那菩薩講三分,所以加自證分。到護法菩薩他講四分,還有個證自證分,唯識到這個地方才講到圓滿,都有四分。

  八個識,從前五識講,眼識有四分,耳識也有四分,眼耳鼻舌身這是前五識,每一個識都有四分。從裡面,裡面有第六識,第六識是意識,第七識是末那識,第八識是阿賴耶識,這三個識我們通常都叫心,也各個皆有四分。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這個現象,我們今天眼見色,眼睛張開看到外面的色相,是不是真的看見?這個眼睛像照相機的鏡頭一樣,它看到外面的色相,眼識相分,眼識自己的相分就把外面的相分,就像照相那個攝相一樣攝進去了,跟外面的境界相一模一樣。它只是照相,它不會分別,因為前面五根它的作用是了別,它沒有分別,只是把這個相造成自己的相分。

  什麼人分別?第六意識分別,第六意識是怎麼個分別法?第六意識沒有跟外頭接觸,眼識的相分立刻就傳到第六識,第六識接到眼識的相分,在自己相分裡頭現相,第六識現這個相分。它分別是分別自己那個相分裡面的相,不是分別眼識的相,更不是分別外面的相。第七識的執著,那又是從第六識的相分傳到第七識,第七識用它的相分,它執著它的相分。這就是像現在講心理學一樣,比現在學校裡頭心理學講得高明太多了。到最後這個印象儲存在什麼地方?儲存在阿賴耶的相分裡頭。佛法真的講得很微細。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我們接著看偈頌第八首:

  【世間所見法,但以心為主,隨解取眾相,顛倒不如實。】

  前面兩句給諸位略略的說過,在《華嚴經》裡面,這一樁事情我記得前面曾經跟諸位也說過。佛講經慈悲到極處,處處都是為聽眾著想,所以他不怕重複。當然我們也能夠想像得到,佛當年在世講經教學,不是像現在的學校,學生報名參加,年齡都不相上下,程度很整齊,這好教。佛當年講經教學是一種社會教育,來聽的人男女老少都有,各行各業都有,程度很不整齊。確實有很多專家學者,有很多真有修行的大德,還有確實是凡夫,甚至於很愚痴。「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佛陀是只要你肯來學,他都願意教你,他不捨棄一個人,再笨的人他也不會把你開除掉,他有方法慢慢讓你進步,這很難得!

  因此常常一樁事情,佛會反覆說很多遍,這就是這個講座時間長,有先來後到的,很重要的問題,前面雖然講過了,後面新來的人沒有聽到;前面甚至於有聽到的,還有大部分的人(我們相信是大部分),雖然聽了,沒有覺悟。這種事情我們能想像得到,我們自己也是如此,聽老師講經,聽一遍、二遍好像是懂了,其實沒懂。聽了十遍、八遍,豁然開悟了、明白了。所以世尊教學重複很多。《華嚴經》裡面,任何一個理論、一個道理都重複很多次。所以我們只要好好去學,前面聽不懂沒有關係,不要去研究,因為什麼?研究也不懂。《起信論》告訴我們「離心緣相」,你心裡頭念念著、想著這個經文,想著這個句子裡頭到底什麼意思,愈想愈訛,到什麼時候不想了,豁然就覺悟了。

  所以這門學問是想不得的,為什麼想不得?如夢不真實,你怎麼可以想。你這個想,就是底下這一句,『隨解取眾相』,這個解是你自己的理解,你來取這些相。像現在我們這個世間許多科學家、哲學家都是隨解,發現一個定律,依這個定律來解釋宇宙現象。過了若干年又有一個人又發現一個定律,把前面定律推翻。現在科學家知道這個定律靠不住,真理不是一定的,再來的科學家,若干年之後又把前面這個推翻。在這幾百年當中,發生過很多次。所以現在沒有人敢說,哪一個定律是真理,永恆不變,永遠不會推翻。真的是有,佛經,這大乘經是真的,真的是你永遠不能推翻,「如夢不真實」,這是真理,就是說明一切萬法是心現識變。

  清涼大師在此地講的「境即心變,故心為主」。如果你這樣的見解,那這樣的見解正確,這就不是顛倒的。如果不是這樣的見解,『顛倒不如實』。譬如現在有許多科學家研究觀察宇宙從哪裡來的,從天文望遠鏡裡面觀察,觀察了若干年發現什麼?發現宇宙在膨脹,星星往外面移動,而且移動的速度還非常快,是距離我們太遠,我們肉眼看不出來。天文學家天天在觀察、天天在記錄,發現這個現象。所以現在這個現象是許多科學家都能夠同意,宇宙是在膨脹。宇宙膨脹不是一天!可能是幾萬年,幾十萬年,幾百萬年,於是就從膨脹去思惟,膨脹一定有一個點,最初是個什麼東西、什麼形狀,是從它怎麼個膨脹法的?這所謂數學是科學之母,從數學裡去推算,推算發現宇宙是有原點,那一點就稱之為原點。那是在多少億年之前這個原點爆炸,爆炸之後就變成宇宙,爆炸,現在一直還是在膨脹。這就隨解取眾相,顛倒不如實。

  去年鍾茂森博士在我們這裡給我們談這個問題,他的資料是美國太空總署網路上發表的,說明宇宙原點膨脹的現象。推算這個原點有多大?原點現在這是推算,我們沒有辦法看見,為什麼?它太小了,它有一個計算的方法,我們在過去也跟諸位報告過,他的資料我們這裡網路上都有,諸位可以收看,隨時都可以看。我只記得好像它的原點用比喻來說,我們的頭髮,這一根頭髮把它切斷,切斷頭髮有個平面;好像這是一個頭髮,這裡切斷,切斷這有個平面,在這個平面上可以排宇宙的原點,可以排多少?就是直徑,不是完全排,就是這個原點的直徑,一根頭髮原點的直徑,這數字是一百萬後面三個億,一百萬億億億個原點,那是宇宙的原點。

  《華嚴經》上說宇宙沒有大小,所以佛在經上常常用比喻說「芥子納須彌」。芥子是芥菜子,我們知道芥菜子很小,像芝麻粒一樣,須彌山很大,芥菜子可以容納須彌山,須彌山沒有縮小,芥菜子沒有放大,這我們很難懂,這是事事無礙的境界。科學家的發現,宇宙的原點,原點就是濃縮,整個宇宙濃縮就成那麼一小點,我們肉眼沒有法子看見,大概一般高倍顯微鏡都看不見。你看看一根頭髮切斷的平面,直徑上排一百萬億億億個原點,那麼小。這樣小的東西裡面藏的是什麼?藏的是整個大宇宙,這是《華嚴》裡面講的大小不二。現在科學家發現一些東西,講法逐漸跟大乘佛法來得很接近。

  《華嚴》講沒有大小,沒有內外,這我們在經上念過的。佛講微塵裡頭有世界,微塵就是原點,原點裡頭有世界,那個微塵裡的世界跟我們的世界一樣大。誰能夠入微塵裡面的世界?普賢菩薩。那個微塵世界裡面還有微塵,那個微塵裡面還有世界,重重無盡,叫華藏世界。這些經文科學家還沒有說到,科學家只說到現在這個宇宙是個原點。微塵裡面有世界,世界裡頭有微塵,微塵裡頭還有世界,重重無盡,《華嚴經》上講的沒有大小,沒有內外,為什麼?這法性,但以心為主!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我們講宇宙、講世界,這個世界從哪裡來的?心現的。

  心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這前面講二分,二分,相分是物質,見分是精神(我們今天講的精神),相分是物質。精神跟物質是一不是二,都是從自證分變現出來的。自證分,那用現代哲學的術語來講,就是宇宙的本體。物質跟精神都不是本體,是本體變現出來的現象,它有個本體,這個本體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佛法裡稱為心,能現。自證分能現,見分是能變,相分是所現所變。你能夠這樣的認知,那就不是顛倒,那你是如實知。所以說如實知是什麼?這是老師教的,我從老師那裡聽來的,不是自己親證的。

  佛法裡面最可貴的、最講究的是要你自己親證。佛在經上給你講的這些道理,講的這些事實,你要親證,親證才是你自己的境界。你證得這個境界,這叫法身菩薩,這叫成佛。如果沒有親證,你能夠證到第二層,就是證到見、相兩分,就是此地講的你能入唯識觀,這是相似位。這個位子在哪裡?在四聖法界。十法界裡頭的四聖法界,不在六道,你脫離六道了。所以法相唯識宗的修行要修唯識觀,轉八識成四智。

  講到這個地方,我們中國人很自然的就想到六祖惠能大師《壇經》裡面所講的八識。是智通禪師參訪六祖,他是學唯識的,我們一般講學教的,向六祖請教三身四智這個境界。三身,法身、報身、應身。教下講得很複雜,講得很多,我們一般人聽到未必能懂,六祖講的我們容易懂。真的是開悟的人,應機說法,我們是什麼樣的根機,用什麼方法來對我們講,我們會懂。這就好像大夫給人治病一樣,高明的大夫應病與藥,你們兩個人都生病,病的狀況是一樣,好像是一樣,但是那個病的因不一樣,所以這處方不相同。處方雖然不同,各人吃了他的藥,病都好了,這高明。那個病發作是果,為什麼發作?是因。果好像是一樣,因不一樣。真正契入境界,那就非常高明,他有真實智慧,他真的看到真相。

  所以《壇經》雖然是禪宗的東西,教下的學者幾乎沒有不讀《壇經》的。我學佛,真的第一本經書是看《壇經》,那時還沒有遇到老師,我還是在工作的時候。工作,有一年度假,我們服務有多少年之上,每年有一個月的假期。這一個月假期,你可以分為二次、三次度假也行,一次也行。所以我度假是到台中去,那個時候跟李老師不認識。台中有個朋友是我父親的同事,這在抗戰期間,我們在台灣遇到,所以非常歡喜,他邀我到他家裡去住幾天,我好像在他家裡住了兩個星期。他家裡頭書很多,我隨便看了一看,有一本《六祖壇經箋註》,丁福保的,還是木刻版線裝書,偶爾翻翻看看,愈看愈有味道。好像在那裡住了十來天,把這本書看完了,這是第一次見到的。那時我也不是佛教徒,也沒有信佛,就是頭一次看,有緣看到這本書,看了很歡喜,愈看愈歡喜,因為它有註解。所以以後《壇經》我也講了二、三次,二、三遍我都依丁福保這個註子。有一次講得很詳細,好像那個時候我們還有錄音,有錄音沒有錄相,好像是這樣。

  六祖給我們講的三身,他說清淨法身就是我們的自性,一切眾生都有。這個性是什麼?性是真心,心現,能現的是清淨法身,是真心。這個說法,好像楊仁山居士的《佛教三字經》裡頭一開端,他也是這個說法。《佛教三字經》是明朝時候也是一個出家老和尚編的,以後也有人修改,楊仁山居士也是把它修訂了一下。他把它流通,而且換了一個題目,叫《佛教初學課本》,是模仿《三字經》編的。它裡面有兩句講的「真如性,即法身」。所以法性跟法身是一不是二,性相一如,性相不二。

  我們現在這個身是相,就好像我們前面講的比喻「以金為器」,我們這個身的本體是什麼?本體是金,現在是相,器不離金,金不離器,器就是金,金就是器。那你要問真如本性在哪裡?所以宗門大徹大悟之後,有人問他,他隨拈一物比一比,這問的人點點頭;隨拈一物,沒有一物不是,你不再分別、不再執著了。沒有悟的時候,古人參學,所謂是「踏破鐵鞋無覓處」,我們想明心見性,想找本性在哪裡;明白之後,「得來全不費功夫」,原來你六根接觸的境界,哪一樣不是!是我們的真心,是我們的本性,清淨法身;圓滿報身是我們自性裡面本有的般若智慧,報身是智身;千百億化身就是我們起心動念,一切造作,念念不住,千百億化身是唯識所變,這個講法很容易懂。

  但是我們今天只有這個應化身,這個應化身我們不能跟佛比,因為佛的應化身自在,我們不自在,這是什麼?我們迷失了法身。雖然迷失,那法身在不在?在,法身有沒有染污?沒有,法身依然清淨。我們圓滿報身在不在?在,自性本具般若智慧德相一絲毫都沒有虧損。正是《華嚴經》上所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皆有,沒有一個沒有。這個一切眾生,眾生是廣義的,凡是眾緣和合而現起的現象,都叫眾生。所以一切動物是眾生,一切植物也是眾生,一切礦物也是眾生,山河大地都是眾緣和合而生,虛空法界也是眾緣和合而生,所以眾生的範圍太大太大了,包括整個宇宙。「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由此可知,我們的毛病,世尊一語道破,我們的毛病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就是如如佛,你本來就是佛,你就覺悟了,你就成佛了。

  所以千經萬論講什麼?無非是把這些迷悟的現象跟我們講清楚,目的勸我們放下。為什麼放不下?這些事實真相你沒搞清楚,你迷在裡頭。真搞清楚、搞明白,不叫你放下,你自然放下。所以我們常常講放下對一切人事物的執著,你就超越六道,證阿羅漢果;放下對一切人事物的分別,你就證菩薩果位,你就在四聖法界,比阿羅漢還高。四聖法界裡面有佛,有菩薩,有緣覺,有聲聞。緣覺、聲聞是只放下執著,對一切人事物真的沒有執著的念頭。如果連分別的念頭都沒有了,那他就升級,他升到菩薩,升到佛;這個佛是藏教的佛,通教的佛,地位並不高。他為什麼稱之為佛?因為他修六度萬行,所以是相似佛位。為什麼?他起心動念沒斷,起心動念是妄想,他還會起心動念。

  如果把起心動念伏住,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跟大家在一起和光同塵,不但沒有分別執著,起心動念都沒有,這個人是佛;宗門裡面,禪宗裡面講,這個人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是在一切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他契入法性,就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的人十法界沒有了,覺後空空無大千,十法界沒有了。十法界沒有,現的是什麼境界?一真法界,他住一真法界。我們兩個同在一起,同坐在一張椅子上,我有妄想分別執著,我住六道;他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他住一真法界。他的境界是一真法界,我的境界是六道,這個時候你有沒有覺悟境界是假的不是真的?境隨心轉。他的心是真心,真心沒有念頭,真心離念,就是起心動念都沒有,所以他的眼前境界是一真;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的境界是凡夫,穢土。你看同樣一個境界,受用不相同!他的受用是樂,我們的受用是苦;換句話說,他住的是極樂世界,我們住的是娑婆極苦世界。樂也好,苦也好,都是如夢不真實。所以他知道,他明瞭,他始終在大定當中,行住坐臥都是定。

  像釋迦牟尼佛當年應化在我們世間,為我們這些大眾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佛說得好,《般若經》上講,佛天天跟大家講經,天天沒說,所以《金剛經》上講,誰要是說釋迦牟尼佛說法,叫謗佛。佛天天講,怎麼沒講?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說是什麼?感應,你們問,我都給你講,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裡來的分別執著!這個事情很怪,我們沒法子理解。沒有法子理解,是,你看看江本勝博士水試驗,應該有啟示。我們對這杯水起的這個念頭,水有沒有分別?有沒有執著?有沒有起心?有沒有動念?沒有。但是我們起個善念,它就現一個很美的圖案,那個結晶就很美;我們一個不善的念頭,它現的相就很難看,那是什麼?感應。

  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是感,這性德是自自然然的應,決定沒有起心動念,這叫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水是法身。所以我常常說,我們整個宇宙是有機體,現在叫有機,有機就是有生命的,活的不是死的。動物是活的,大家知道,植物是活的,我們現在稱作生物;礦物也是活的,水是礦物。怎麼是活的?你看現在實驗證明它會看,它會聽,它懂得人的意思。是什麼道理?你通達大乘你就明瞭。佛說,你看此地這個經上講「境即心變」,境是環境,物質,物質環境是心現的、是心變的。那個心就是法性,法性它有本能,它這個能力不管變什麼,它都不會喪失,本能它不會喪失。本能是什麼?見聞覺知。真心本能有見聞覺知,所以變成水,水還是有見聞覺知;變成石頭,石頭有見聞覺知;變成泥沙,泥沙有見聞覺知,真有。所以你不要認為它是死的,它沒有知覺,那顛倒不如實。你知道它是活的,它有見聞覺知。

  所以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我們在平常生活當中,我們跟小動物要溝通,常常一群螞蟻在我們房子周邊,我們走路很不方便,總不忍心把牠踏死。我早晚總是圍著房子散散步,走幾圈,大概總得散步半小時到一個小時,至少是半個小時。我在散步之前,我一定合掌跟螞蟻溝通:螞蟻菩薩,我現在要在這邊散步,請你們離開這散步的步道半個小時,給我半個小時,半個小時以後你們再來。真聽話,牠真走了。大概三、四分鐘之後,我散步道路上,螞蟻就沒有,很靈光!我們以善意,絕不傷害牠。花草樹木你也常常可以跟它溝通,你以善心、愛心對待它,它開得很茂盛,顏色非常鮮艷,很香,它的回報自自然然。所以天地萬物,我們一般不懂,迷信是有神,實際上是自性的本能。

  一定要曉得,法性就是法身,法身就是法性,就好像我們講金就是器,器就是金。我們看到唯識,唯心所變,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是唯識觀。很難得,算是沒有看錯,但是它是第二義,你不能見性。那要怎麼樣見性?能現所現都不可得,這才見性。為什麼道理?自性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妄想。唯識裡頭還有起心動念,雖然是放下了,搞清楚、搞明白了,分別執著放下了,他還有起心動念,所以只能入唯識觀的境界,不能見性,道理在此地。見性,你一定要記住六祖大師講的話「本來無一物」;《般若經》上講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才能見性,你真正在境界上如如不動了。如如不動是不起心、不動念,這個境界層次很清楚。

  我們的修學頭一個去執著,於一切法不再執著了。你看有很多人好面子,好面子是執著,哪來的面子?我們這個經文上講的「如夢不真實」,哪來的面子?你還要礙於面子,還要執著這個,錯了,這是什麼?這是搞輪迴生死業,六道輪迴業。覺悟的人呢?覺悟的人沒有執著,一切隨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在這裡面真正用功夫,這個功夫就是《華嚴經》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歷事鍊心,不是躲避,到深山找個山洞去住,不是這個意思。就在紅塵當中,什麼人都接觸,什麼事都接觸,在這鍊什麼?鍊不分別,鍊不執著。我們初步的功夫還有分別,先鍊不執著,不執著就不執著我自己的意思,我沒有意思,才能隨順眾生。

  隨順眾生裡面,你有智慧,隨順裡頭有善、有不善;善與性德相應,不善與性德相違背。善的我們隨順,不善的,我們不隨順,這就對了。所以你只要心定下來之後,順逆境界你自然會處得很好。善人跟你處得很好,惡人跟你處得也很好,你都能夠隨順。善人,我成就他;惡人,我迴避他,感化他,希望他能覺悟。我們自己做出一個很好的榜樣,很好的形象,自度就是度他!

  所以這三身,能大師講得好,簡單明瞭,統統在我們自己身上,四智也不例外。這個註解的本子,《疏》講得簡單,《鈔》裡頭講得詳細,就是四分,一定要記住四分。相宗的修學最重要的宗旨就是轉八識成四智。古人有問,幾個識單獨轉成一種智?幾個識共同轉成一種智?這問得也很好。這經裡面告訴我們,阿賴耶單獨轉成一種智,叫大圓鏡智;末那識也是單獨轉成一種智,叫平等性智;第六意識也是單獨轉成一種智,叫妙觀察智;前五識,就是眼、耳、鼻、舌、身共同轉成一種智,叫成所作智。轉八識成四智,這是相宗修學最高的綱領。

  六祖在《壇經》裡面的開示講得很好,真的是簡單明瞭。他說,「大圓鏡智性清淨」,性是真如本性,自性清淨心,那就是大圓鏡智。在這個註解裡頭有講。唐朝慧海禪師,他說「湛然空寂,圓明不動,本性清淨,離諸塵染,洞徹內外,無幽不燭」,就是沒有一樣不明瞭,像什麼?像大圓鏡。這個大圓鏡把外面東西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大圓鏡是比喻,這就是你自性清淨心,是你的真心,它本來就是這樣的。我們通常在宗教裡頭讚歎神,讚歎上帝,全知全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十法界依正莊嚴是他現的,境界是他現的,但是為什麼會變成十法界?那是識變的,那個識就是第六意識、第七識;第七識執著,第六意識分別。所以一切法從心想生是講十法界,十法界是從心想生。十法界就是第六意識、第七識變的。第八識是現,能現,所以第八識叫真妄和合,第八識是性自性,自性清淨心,所以它本來就是大圓鏡。這個意思沒有講透,明天我們接著講,現在時間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