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七集) 2019/2/7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37-0077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里仁篇」第二章。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這一章眾說紛紜,各逞知見而已,不必說得玄妙,令人畏難。吾的講法從簡,採取其中的道理,容易實行。」開頭雪廬老人講這一章書也很多種說法,各方面都呈現自己的知見,我們不必說得很玄妙,讓人家聽得感到很困難。所以雪廬老人他的講法從簡,採取其中的道理,容易實行。
「前一章說仁,那不仁又會如何?孔子提倡仁,因為學道很難,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雖然說道不遠人,但是自己最近的眼睫毛你知道有多少數目嗎?沒人知道,所以孔子教人學仁就可以了。」這是你們能學到仁也就可以了,這個學道層次比較高。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仁者平等待人,不能絲毫損害人。在佛家來說,不要惹人起煩惱,自己以為做好事,以為沒有造業,可是令人起了煩惱,他就落下惡種子受苦報,是誰使他落了惡種子?都是你的罪過。你挑起他的煩惱,你沒有報應嗎?他會墮落,是因為你。你行菩薩道,是給人送菩提?還是送煩惱?由此可知罪沒有形相,若有形相虛空不能容受。學佛人,想要起煩惱時,必須以佛號壓伏,否則有什麼用?怨佛不靈,那是自我欺騙。」對我們念佛人這是非常重要的開示,我們學佛、念佛煩惱要起來的時候,必須用這句佛號給它壓住,讓這煩惱不要起現行。如果不能用佛號壓伏煩惱,那有什麼用?念佛不靈,主要在自己沒有伏住煩惱,不是佛不靈;反而怪佛不靈,那是自我欺騙。這我們念佛人要常常想到這句開示,非常非常重要。
「學仁,要像念佛淨念相繼,要想著不要損害人,不要妨害人,一言一行都想想大家。仁心不能放下,一放下,就是不仁。」
「約,貧乏、少的意思。生活艱困,處境簡陋,生活不好,不仁的人不可以長久待在這種簡約的處境。因為他不懂仁義道德,不懂人生為了什麼,只知人生是為享受,這是天下大亂的根本。長久處在貧乏,又不懂道理,便會不安分。」
『不可以長處樂。』「不可以長處樂,飽暖思淫欲」,有得吃了,生活過得富裕了,那麼就「賭博、跳舞都是有錢人,也不安分,貧不安分,富也不安分」,貧富都不安分。「人若沒有仁字,國家、社會都不會好。」
『仁者安仁』,「仁者安仁,仁者,性地善良,這一種人天賦很厚,以為就該如此,做壞事以為對不起自己,一有損害人心就覺得不安,行仁便心安理得,而且他行仁無所求,這是仁者安於行仁」。
『知者利仁』,「知者利仁,知者是聰明人,以為做個有仁德的人,對自己有好處,不做有仁德的人,對自己有壞處。我們若能利仁,就可以天下太平,有注解以為利仁不好,因為有希求企圖的心,這是責人太過,如果不這樣,那是希望人去作亂嗎?仁者安仁,我們或許有人做得到,但是很少。能學知者利仁,就可以了。聖人教人,給人自新之路,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不必像注解那樣唱高調」。
「大家來學論語才懂得念佛,才可以出離輪迴,佛法也教人懺悔。」這章這個結語,我們念佛人要重視《論語》的學習。我們學了《論語》,才懂得怎麼念佛,實在講我們現在是不會念佛,學了才懂得,才會念佛,會念佛才可以出離生死輪迴。佛法也是教人要懺悔,所以改過就是懺悔,學了《論語》才知道自己過在哪裡,才知道怎麼改。
好,我們這一章書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