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五集)  2019/2/15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37-0085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里仁篇」第十章。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子曰:士志於道。』「士,凡求學的人,他的志向在修道上。志,有如佛學的發願,發了願就不能更改。周利槃陀伽修行,之所以成功,就在專。你們修淨土,因為淨土勝妙,縱使不妙,發願後也不能改,否則今天發願,明天改願,腳踏兩船,不會成功。修淨土就要立住仁道,這等於佛家的慈悲,那就決不會當小乘了,對於修淨土法門也有助力,可以帶業往生,乘願再來。若已斷惑,不再生生死死,想投胎就須留惑潤生。」這一段雪廬老人注解,志就是發願。

  下面這一句,『而恥惡衣惡食者』。「有沒有立住志,從哪裡看?心在道上,外物都搖動不了。或許可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是最平常的反而最難辦,那就是不恥惡衣惡食。」

  「而恥惡衣惡食」,這句就是我們穿的衣服、吃的食物,「粗衣粗食」,粗就是粗鄙,吃的不是很好,衣食都不是很好,「藏起來,怕人看到」,自己以為這是羞恥。粗衣粗食就怕人看到,這是虛榮心的作用,「這是虛榮的心理,也就是好名好利」。這個心就是好名利的心,恐怕人家知道自己穿的衣服不好,吃的東西不如人,沒有別人吃得好,怕人家知道,這樣的心理就是好名利。

  下面講,『未足與議也』。孔子講,「這類人未足與議也」。這樣的人「與他談道那是枉然,因為道與名利相反,存有名利心則道必不成,或許有人以為人生為了享受,那就更不能議道了」。這個非常重要,我們人生各人他的價值觀不一樣,有人認為人生是為了要享受,得到名聞利養,那跟他談道,那就枉然了,就是白談了,談了也沒有用。

  「改外頭的過失已經不容易了,要改內心的過失更難。」我們改過,外頭就是身、口。身業、口業的過失要改已經很不容易了,要改內心的過失就更難了,這的確是這樣。「人生不要貪名圖利,子路衣食很闊綽,見了孔子以後,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也不覺得羞恥。」這是講子路,他吃的穿的都很好。但是見到孔子以後,跟孔子學習以後,穿的衣服如果不好,與穿很好衣服的人站在一起,他自己也沒有覺得羞恥。這就是我們現代人,自己穿著一般的衣服,跟穿名牌衣服的人站在一起,自己也沒有覺得羞恥。覺得自己怎麼穿一般的衣服,沒有穿名牌,比不上人家,感覺到羞恥,子路就沒有了,跟孔子學習以後就沒有這樣的心態。這一段也很值得我們現代人要好好去體會的,現代人都要攀比,人家穿名牌,我也要穿名牌,這個就是名利心在作祟。

  「蓮池大師一生成功,全得力於遍融大師的開示,不要貪名圖利。」蓮池大師三步一拜,拜到遍融大師的座下,請遍融大師給他開示。遍融大師就給他講了一句話,你不要被名聞利養把你害了。旁邊的人聽到,以為他這麼虔誠請示遍融大師,結果遍融大師給他開示的話,就是遍融大師平常給大家開示的話,對蓮池大師也沒有特別開示其他的。這個話老生長談,遍融大師常常給大家講,講得大家都耳熟了。所以旁邊的人就笑了,說他這麼虔誠,結果遍融大師給他開示的,就是平常大師給大家講的,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旁邊的人是這麼看,蓮池大師他一生就得力這句話,不貪名圖利,所以成為一代的祖師。

  名利,「應受則受,不該受則不受」,合理的應該受就要受,不應該受就不能接受,「若講享受的,是種地獄種子」。現在人大部分是這樣的心理,賺錢為了什麼?為了享受!這是種地獄種子。「原憲不想太多俸祿,孔子也不允許,要他拿去救濟鄰里,范仲淹就是拿俸祿設置義田、學田;有官運的風水寶地,便用來設置學校,讓大家都可以做官。」這裡雪廬老人舉出歷史的例子,原憲是孔子的弟子,他不想有太多的薪水、俸祿,他不要,孔子也不允許,他說該你得的你要拿,拿了你自己不用,可以拿去救濟鄰里,幫助有需要的人,范仲淹就是拿俸祿設置義田、學田。這舉出宋朝范仲淹他當到宰相,俸祿非常豐厚,他自己當然用不了,但是把這些錢設置義田、學田,有官運的風水寶地,他便用來設置學校,就是幫助大家讀書、種田,讓大家有得吃,讓大家都可以做官。

  好,我們這一章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新春吉祥,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