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七O集)  2019/11/27  台灣  檔名:WD20-037-0370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憲問篇〉第八章。

  【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

  「依著經文學就好講,若講考據就難講,孔子在這一章是說鄭國的事。」這一段雪廬老人給我們講解,這一章經書若依著經文學就好講,若要講考據就很難講。孔子在這一章是說鄭國的事,當時鄭國的事情。

  『子曰:為命』,「為命,諸侯來往必須有公文,至於是什麼事就不一定。從前寫信若是關係一國的外交,不能大意,接到信,第二天就要回信,不後悔。今日是誤會的時代,所以你連對朋友寫信,也不可提筆便書」。這是講古代國與國之間往來,如果是關係到一國的外交就不能大意,接到信,第二天就要回。今天是誤會的時代,今天這種新聞種種,連對朋友寫個信也不能筆拿起來就寫,這就是講到今天寫信那比古時候要更慎重。「鄭公子曾婉拒齊國的婚約,說齊大非耦。」鄭公子(鄭國的公子)曾經婉拒齊國的婚約,說齊大非耦。

  『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某一次,鄭國與他國要寫國書,裨諶草創之,裨諶是在野不做官的賢人,請他起草稿。」我們現在要寫個文章,開始先起個草稿,我們一般講起草,起草稿。「世叔討論之」,裨諶起了草稿,「要世叔看草稿,討論研究,經過一番討論,意思大致說完了,就是這意思」。

  『行人子羽修飾之』,「行人子羽修飾之,言辭則要子羽起來修飾文辭」。文辭還要經過修飾,修飾的事情由子羽他來修飾。「例如文辭說,你往哪裡去,修飾為請問閣下今日往駕何處?」這就是文辭上的一個修飾。「今人見人面,直呼你,這是犯大不敬,大不敬,私人便絕交,對於一國就會殺頭。不懂道理便會貽笑大方。」這是雪廬老人講,現在的人一見面:你從哪裡來?這在古時候,這是犯了大不敬,現代人也不懂這個禮。大不敬,如果私人那就絕交,對一個國家那就會殺頭。不懂這個道理就會可能看笑話。「如李某某,某某,李博士某某,李老弟等,都有不同。」這都是關係到禮節、稱呼,看什麼對象、什麼事情、什麼場合,你稱呼對方要怎麼稱呼,這都是屬於常禮,如果不懂這個禮,的確給人看笑話。所以這一段,子羽再把這個文做個修飾。

  『東里子產潤色之。』「修辭之後,東里子產潤色之,東里是地名,潤色是哪一處再加上些風采,如繪畫一般。」就是哪個地方再加上一些風采,就好像我們畫畫,哪個地方需要再補充一些,增添這幅畫的內容,豐富這幅畫的內容,文章也是一樣。「寫國書必須四道手續。」這是辦外交,國與國之間往來,必須有這四道手續。

  「這四位都是春秋的大名人」,在春秋時代是大人物,也是有名的人物,「可見國書這東西不容易,其餘可想而之」,寫國書不容易。「你們的學問,如何能好得了呢?舉一隅,一隅便極微細,要三隅反,這談何容易?」就是舉一反三,舉出一樁事情要能夠以此類推三樁事情,這也不容易。「今天有人來問如何寫字,寫字吾天分不高,但是聽得多、看得多了。」雪廬老人講《論語講記》那個時候,講到這一章書,他也講到剛好今天有人來問他怎麼寫字,寫毛筆字。雪廬老人講,寫字他天分不高,但是聽得多、看得多了。「王羲之的永字」,永遠這個永,「為什麼要寫這麼多年?」就一個字寫很多年。「其實不必說一字,一個點也要寫上五、六年。如王獻之寫的一個字,王羲之看後,在兒子寫的大字下面加了一點,成了太字,因為他嫌王獻之寫的大字架勢上緊下鬆。母親看了王獻之寫的字,嘆了口氣說:吾兒寫字三缸水,唯有一點似羲之。而且那一點還不是王獻之寫的。」是王羲之給他點上去的。

  「《論語集釋》之後,有錢地之所編的《論語漢宋集解》,擴大範圍去考據,範圍也不出於《集釋》,但是有特別好處,他的案語,章章都有,而且非常用心,大可參考。」雪廬老人介紹注解《論語》的書,《論語集釋》是蒐集歷朝歷代各家解釋《論語》的,把它合起來稱為《集釋》。還有錢地之所編的《論語漢宋集解》,《集解》擴大範圍去考據,但是範圍也不出於《集釋》,但是《集解》有特別的好處,他的案語每一章都有,而且非常用心,雪廬老人勸我們大大可以參考。

  「我講《論語》,看你們有人往內心去求。有人問,為什麼不進步?吾如何能知?公輸子能與人規矩,不能與人巧。巧從哪裡來?熟能生巧,必須自己求。我講課,正式、旁聽一律一樣,旁聽生自己壓力也大,因為自己想求的緣故。往後求學,就是要自己求,你有疑惑來問我,我不能不答,縱使說上十遍,你聽明白了,聽明白了也沒用,不是自己的。所以禪家的向上一著,千聖不傳,不給人說,就是這個緣故,全在自己悟!」這是講老師可以給學生規矩,不能給他巧。巧要怎麼來?要學生自己學習熟悉之後才能巧,熟能生巧,要學生自己去求。所以老師只能給規矩,不能給巧,巧是學生自己的事,所以往後求學就是要自己求。有疑惑來問,雪廬老人講,有疑惑來問,他說我不能不答,縱使說上十遍聽明白了,你聽明白了也沒用,不是自己的。所以禪家的向上一著,千聖不傳,不給人說,就是這個緣故,全在自己悟!要你自己去悟,不給你說破。

  「講課之前,你們先想想要採哪一種說法,看如何辨別各種注子,聽講時再看吾採哪一個注。悟一句,頂得半年功夫,悟不開,記住了照做,也可以,力量更大,為什麼?因為悟了不中用,還要證,能照辦,便是證,老太婆不悟不解,照辦,做圓滿了就成功。」

  「能悟的人就用心去悟,而悟了還沒實行幹的,要多把握。知道自己不行,正是你們的好處。」雪廬老人講,要自己去悟,如果悟不開,照這樣去做也可以。照做力量就更大,因為如果你悟了,是解悟,還要證悟,能夠照辦就是證。舉出老太婆不悟不解,照辦,像念佛的老阿公、老阿婆,他也不懂道理,他也沒開悟,但是他老實念佛,他就成功了。能夠悟的人就用心去悟,悟了之後還沒有實行去幹的,就要多把握,要進一步去照辦、做到。知道自己不行,就是我們的好處,這樣自己才會有警覺,不斷的提升,才會進步。

  好,今天這一章書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