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一O集) 2020/1/6 台灣 檔名:WD20-037-0410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衛靈公篇〉第四章。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書不講,什麼問題也沒有;書一講,問題就多,有人說這一章與在陳絕糧合為一章。孔子那個時候有沒有紙,至今還不知道,因為有人說那時已有紙張了」,有人說孔子那個時候已經有紙張了,「但是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所以錯簡在所不免」,但是孔子讀《易經》韋編三絕,韋編就是竹簡編的書,不是紙張,是竹子、竹簡編的。「這一章與在陳絕糧中間隔一章,是否如此,今日已不可考,可以闕疑。」這是雪廬老人他講,有人說這一章跟上面在陳絕糧是一章,但是按照《論語》編輯,當中隔了一章。那是不是跟在陳絕糧原來是一章,今天已經不可能再去考據,所以可以闕疑,我們存疑就好了,就是持保留態度。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孔子求學是一種作風,教人又是一種作風。孔子所學志於道,道很難,朝聞道,夕死可矣。但是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為什麼道不遠人?《詩經》說:伐柯伐柯,其則不遠。所以道不遠人。你們以後讀書,要看此章為何而說。」
「道是靜的,一動能保持直心,便是德。德也難懂,所以再說仁。道德在內無形,仁在外,有對象。仁還有辦不到的,再說義,辦事合理就行。義雖然好懂,還有辦不到的,再說禮。禮再不懂,就不必上學了。」
「德在第二層,所以知德者鮮矣。」第一層是道,道很難懂,而第二層也難懂,所以知道德的人很少,鮮就是很少了。「孔子不過與不及,採取中庸,孔子聖之時者也,一般人知中庸之道鮮矣。這章也是如此。」
「這一章為何為而發,姑且置之不論。」這章書孔子他為了什麼事情來發表這個議論,我們姑且先把它放著,不必去討論。這章書主要是給我們講,知道德的人是很少,所以一般都是從仁,孔子教學從仁下手;仁再不能理解,就講義,凡是辦事合乎道理;義再不懂就講禮,禮就很具體了;禮再不懂那就很難學習了。所以我們一般學,從學禮就比較容易入門。
好,這章書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