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講述菁華 (第一五九集) 1999/7/1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45-0159
請掀開經本,知足天長行第四句看起:
【寂靜光天王。得普現身說法解脫門。】
這一大段,知足天裡面十位天王,都是兜率陀天的補處菩薩所居的道場,天王也表這個意思,所以他們修學的法門,所得的殊勝果德,都從經文裡面能夠看得出來,全是教化眾生、利益眾生。第一尊知足天王是表總相法門,向下九尊是別相法門。別相裡面第一個是得「清淨光明身」,這就是法身,佛經裡面常講證得清淨法身,我們也常念「清淨法身佛」。接著給我們講淨願滅苦,這昨天跟諸位報告過了,可以做一個單獨流通,淨願息災滅苦。特別是我們眼前所遭遇到的環境,我們對菩薩修學的法門要特別重視。實在講,也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感應,我們如何面對眼前幾乎不能避免的天然災害,而佛菩薩在此地告訴我們,淨願就能夠息災滅苦,昨天跟諸位細說了。
有淨願能滅世間苦,這樁事情要如何落實?那就是今天寂靜光天王他所修得的法門,『普現身說法』。由此可知,前面講的淨願息苦是自己成就,這個地方所講的「普現身說法」是化他。自行裡面有化他,化他裡面有自行,自行化他是一樁事情,不能把它分割成兩樁事情,它是一樁事情,這是我們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的。也不能說,這兩樁事情或者有所偏重,沒有,完全融合在一起。這正是《華嚴》裡面所說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這才是圓融圓頓的大法。「普現身」在菩薩境界裡面是隨類化身。大乘經教裡面常常說到,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佛菩薩沒有一定的身相,隨感而現,這個例子太多太多了。在佛門裡面,現佛菩薩相、現比丘相、現長者相;在其他各個宗教裡面,示現他們心目當中所崇敬的身相,天使相、先知相,也隨時示現各個宗教裡面傳教師相,哪有一定的?我們肉眼凡夫不能辨別,怎麼知道佛菩薩普度眾生?
無論現什麼相,無論說什麼法,他心地永遠清淨,永遠沒有分別執著。不但願淨,身也淨,所說之法也淨;有一絲毫妄想分別執著,那就不淨。我們淨宗,諸位都知道,修的是淨業。淨的標準就是永離妄想分別執著,然後無論你造的是什麼業,統統叫淨業,我們日常生活,穿衣吃飯都是淨業,處事待人接物無一不是淨業。佛菩薩是淨業,那個淨就是心裡了無痕跡。我們凡夫做不到,起心動念一切造作,阿賴耶識裡頭落印象,那就不清淨,就不是淨業。阿賴耶識裡頭落印象、落種子,就是染污我們的真心,染污我們的本性,這個業就不淨,隨著阿賴耶裡面的業習種子現果報,善的種子現三善道的果報,惡的種子現三惡道的果報,是這麼一回事情。如果我們做的是純善無惡,這裡面沒有執著,但是還有分別,這個念頭還沒忘,所現的果報是四聖法界的果報,還是不清淨,比六道是清淨多了,往上看依舊是不清淨。這是用意識心用得最純、最正的,所以四聖法界在天台家講是「相似即佛」,還不是真的。真正清淨,妄想分別永遠斷了,無明也破一分,那叫真清淨,真清淨所現的法界就叫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跟十法界有什麼不相同?一真法界永恆不變,十法界還是有變化。但是十法界愈往上去,那個變化的幅度愈小,它還是有變化;愈往下面去,變化的幅度就愈大。你要問,這是什麼原因?隨著眾生的妄想分別執著,愈往下分別執著愈嚴重,所以變化就大;往上去分別執著愈淡薄、愈少,變化就少,就這麼個道理。我們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這些道理,這些事實真相,然後才曉得,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給我們的教誨有道理,他不是隨便說的,不是憑著自己意思講的,依據理論、依據事實真相而說的。這個道理是一切諸佛菩薩所證的,這些現相是一切諸佛菩薩親眼看見的,絕不是自己的意思,如果是自己的意思,那他又變成凡夫了。十法界裡面的人才有自己的意思,為什麼?沒有能夠轉八識成四智,這用自己意思;一真法界的人轉八識成四智,這才超越十法界。
我們確實非常幸運,這一生能夠聞到佛法,聽佛菩薩的教誨,逐漸了解事實真相,我們走出一條光明的道路。這個緣分無比的稀有,很難遇到,開經偈上講「百千萬劫難遭遇」,彭際清居士說「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因緣」,這個話都是真話,決定沒有誇張,我們遇到怎能夠不珍惜?你懂得珍惜,你這一生成就。能夠珍惜這個因緣,決定能把世緣放下;世緣還不能放下,你沒有珍惜這個法緣。世緣要徹底放下,不能把世緣再放在心上,再放在心上我們就錯了,辜負這一生大好的機緣。誰能放下誰就成就,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成就。所以你要問,我們幾時才能夠脫離六道輪迴,幾時才能夠脫離十法界,幾時才能夠修成佛道,這個話不要問人,問自己,問自己幾時你明白了,你把這些事實真相搞清楚了,問這個,幾時你真正放下了。佛門有一句諺語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看成佛就這麼容易。屠刀是什麼?不是殺豬宰牛的那個刀,是屠殺我們法身慧命的那把刀。那個刀是什麼?我們佛門裡常講,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那就是屠刀。我們現在換句話說大家好懂,不必要解釋這些法相名詞;妄想、分別、執著,執著就是見思煩惱,分別就是塵沙煩惱,妄想就是無明煩惱,你能把這個東西放下,你就成佛了。你放不下,你是凡夫;放下就成佛了。為什麼不肯放下?沒看破。什麼叫看破?對於這些事實真相沒有看清楚,事實真相看清楚了就叫看破。
實在上,經論都是講這些事情,講得太多了,太多反而把我們搞迷惑了,因此世法、佛法,我們都要抓綱領。中國人,現在全世界這些外國人都肯定,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也就是說中國人修學能抓到綱領。這個綱領,就這麼四個字,看破、放下。我當年剛剛接觸佛法,很幸運親近章嘉大師,他老人家教給我的就這四個字,這四個字詳細的解釋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是一切經裡面的綱領,文字不多,五千多字,說得很清楚、很明白,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相不但是十法界依正莊嚴,還包括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那個相也是虛妄的,沒有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真法界除外」,沒這個講法。所以菩薩生到華藏世界,對華藏世界沒有執著,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菩薩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沒有分別、也沒有執著,知道相是虛妄的,相是心現的。
為什麼華藏、極樂世界稱為一真?它那個相不變。我們在經上讀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永遠是年輕,他不老,西方極樂世界的樹木花草四季常春,它永遠不會凋零。那是什麼?「唯心所現」,現,它不變。十法界裡面為什麼會有變化?它「唯識所變」,真心裡面夾雜著妄心,所以它會變;一真法界裡,真心裡頭不夾雜妄心,沒有妄心,所以現的相不變。但是你要曉得,所現的相都是虛妄的,《金剛經》末後說得更清楚,皆是「夢幻泡影」,這個要曉得。所以他們的心永遠清淨,決定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為什麼?虛妄的。你起分別、生執著是錯誤的,眼前我們這個身你能執著嗎?剎那剎那在變滅,你控制不了。控制不了就是說你沒有能力執著它,所以你執著那個念頭是錯誤,那個念頭還是個妄想,絕對不是事實。但是這種妄想造業,業又把這個現相(幻相)發生變化,善業善的念頭變好的境界,惡的念頭變壞的境界,變三途境界、恐怖的境界,善念變成喜悅的境界,依報隨著正報轉。我們明白這個原理,天堂、地獄我們自己可以做主宰,決定不是佛菩薩做主,不是上帝、天神做主,也不是閻羅王做主,我們自己做主宰,古人講自作自受,這個話才是真理。我們看西方古老的預言,那個預言家也說,人類自作自受。所以看看這些人很聰明,他不迷惑,但是他所了解的不夠透徹,這是真的;不夠透徹的原因,沒有遇到佛法。遇到佛法是大幸!遇到佛法,我們在大宇宙當中自己做主宰。
所以理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天天我們在學習經論,目的就是明理,幫助我們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們生活環境,人生就是我們本人。《大方廣佛華嚴經》所說的是什麼?說的是自己,自己跟自己生活環境,不是別的事情,這在開講的時候就跟諸位做了詳細報告。所以佛法的教學,比世間任何教學都要來得親切,字字句句跟我們的生活、跟我們的生命有密切的關係,怎麼能不學?學以致用,學了之後要有用,用現在人講落實,學了之後一定要落實在生活上,落實在我們日常工作上,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應酬上,這得大自在。心地永遠是清淨平等,清涼自在,不生煩惱,只生智慧,這是佛菩薩,這就超凡入聖。我們能不能做到?肯定能做到,問題就是你肯不肯放下,你能夠把煩惱放下你就得到。所以我們不要羨慕別人,不要羨慕這些佛菩薩,沒什麼好羨慕的,他不過就是能放得下而已;我能放得下,跟他無二無別。
現在我們自己問問,為什麼不能放下?為什麼不肯放下?愚痴,糊塗!佛菩薩的慈悲,佛菩薩的加持在哪裡?就是在經論當中,教誨眾生、勸導眾生,佛用文字。古人說得好,「一時勸人以口」,那是同時的人,大家在一起用口勸他;「百世勸人以書」,千年萬世勸導眾生,那只有用書籍。經裡面這些文字,就是佛菩薩對我們的勸導、對我們的教誨,我們展開經卷,如同佛菩薩當面給我們開示一樣,我們以尊重的心、真誠心、清淨心接受佛菩薩的教誨。印光大師說得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什麼利益?悟入;兩分誠敬你就有兩分的悟入,十分誠敬你就有十分的悟入,悟入是真的利益。你聽了不開悟。入是什麼?入是心理上做一個轉變,那是入;悟是明白,明白之後心理上就起了變化。佛經給我們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們聽明白了,悟了,悟了沒有入。怎麼叫入?這一切有為法我統統放下,不再分別、不再執著,入了,你心理上產生變化。明白,心理上沒有轉得過來,你沒入。悟了沒有入,不管用,還是隨著業力牽引,你的生命還是受業力支配。但是入了的人跟業力就脫離,不再受業力支配,你在十法界普現身說法那是願力,不是業力。願力自在,業力不自在。所以轉業力為願力,你就真正入了,入法界,《華嚴》末後是「入法界品」,清涼大師把這部大經分成四部分,信解行證,「入法界品」是證入,完全過佛菩薩的生活,而且是過普賢菩薩的生活,你說多自在,那多快樂。即使在大三災當中,他還是快樂,他還是幸福,大三災對他毫無損傷。為什麼沒有損傷?大三災也是虛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怎麼能夠動搖真實?所以一絲一毫都不會受損害。所以我們要證得什麼?證得真實,真實是法性,真實是性德。哪些是真實的性德?真誠的心,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人家以虛妄心對我,我用真誠心對人,好!我們只一個心對一切眾生。凡夫要用種種心應付人,那個好苦,那生活好可憐!哪有佛菩薩那麼自在?佛菩薩一個心,永遠沒有第二個心,一味真誠。對佛菩薩是這個心,對妖魔鬼怪也是這個心,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清淨心決定不受污染;換句話說,清淨心決定不受污染的傷害。貪瞋痴是污染,水火風是災難。水火風從哪裡來的?貪瞋痴變現出來的,唯識所變。所以沒有貪瞋痴就沒有水火風,別人變的水火風與我不相干,決定傷害不了我;自己變的水火風會傷害自己,別人變的傷害不到。這個理甚深甚廣,通達這些道理,這些災難我們看起來雞毛蒜皮,不算回什麼事情;不了解的人,災難還沒有來先嚇死了,你說冤不冤枉!所以這些災難不可以說,說了什麼?一般人沒有這個智慧,沒有這個修養,真的會把他嚇壞。只有對於明白的人、通理的人、能夠覺悟的人幫助他。幫助他什麼?眼前有這些事相,加功用行,把自己的功夫迅速提起來。怎麼提法?快快放下,徹底放下,放下是非人我,放下貪瞋痴慢。《金剛經》上講得徹底,放下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四相要放不下,你修得再好,定慧修得再深,也不過是四聖法界裡面的菩薩,相似即佛,為什麼?沒有徹底放下。徹底放下,你就超越十法界,是一真法界的菩薩,在《華嚴經》上講法身大士。所以我們現在希求的,是希求作真菩薩,不要作假菩薩。真菩薩、假菩薩的標準,《金剛經》上所講的四相,「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那個即非菩薩是即非一真法界的菩薩,因為十法界裡面這些菩薩四相比我們淡薄,他還是有。佛給我們講的標準在此地,徹底放下。
我們在《金剛經》上看到,小乘須陀洹果,四相已經放下了,但是放下得不徹底;他要不放下幾分,須陀洹果就不能證得。由此可知,小乘四果四向八個位次,大乘菩薩五十一個位次,這個位次怎麼分的?就是四相放下多寡分的,放下的愈多,你的地位就愈高;放下的愈少,你的地位就愈低;一分都沒有放下,你決定不能超越六道。六道裡面修行,天台家講兩個位次,名字位、觀行位,這沒出六道,出了六道叫相似位,出了十法界叫分證位,天台家這個「六即」講得很好,很清楚、很明白。我們曉得,我們要是在「名字」,那是一點用處都沒有。在「觀行」裡面,觀行位的菩薩所有災難還是要受,你還是逃不過。最低限度,這些三災八難不受影響了是什麼地位?相似位。相似位的菩薩,一般經論裡面講,見思煩惱斷了,也就是我們常講,執著完全斷掉了,分別還有,決定沒有執著,在這個境界裡面,三災八難不相干,雖有不受。所以曉得,觀行位還不行。但是在淨土法門裡面,觀行位可以往生,生凡聖同居土;相似位的人往生,生方便有餘土;分證位的往生,生實報莊嚴土。
我們如果真的有志氣,就要爭取西方極樂世界的品位,這才是真正有志氣的人。決定不搞這些世間名聞利養,搞世間的名聞利養,搞世間的是非人我是三途業。學佛學到三途去了這很冤枉,這是極大的錯誤,我們要清楚、要明瞭。如何學佛不墮三途業?學釋迦牟尼佛,就決定不墮三途。釋迦牟尼佛,你看他老人家一生的生活,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就不會墮三途。我要起個道場、蓋個廟,靠不住,很容易墮三途,自己還不知道。廟蓋好了,從前李炳老常講有廟無道,那就叫三途業。這個事情很現實,我們不能不想到。印光老法師給我們示現的(這最近的,大家都曉得,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他老人家一生沒有蓋廟,人家寺廟請他做住持他不做。一生不做住持,不收出家徒弟,不傳戒,所以他不會墮三惡道。做住持不容易,做住持是當校長,這個地區一切眾生法身慧命都在你掌握之中,你要不是全心全力教化這些眾生,你這個校長就有罪。全心全力排這些功課,請這些老師(請這些法師就是老師),在這邊修學,在這邊教化,這個校長盡到他校長的責任,這才有功德。如果這個學校裡頭沒有課程,也沒有人在教學,那個校長就有罪,罪就很重。自己可以不必講經說法,不必去教學,請教員來教,校長可以不上課。但是這個教育是他辦的,所以教學的成就、教學的功勞是他的,政府獎勵,你學校辦得好、辦得很成功,一定是獎勵校長,不會獎勵教員的。世出世法一個道理,我們要清楚、要明白,這都是覺悟,覺悟之後,我們要把自己的境界轉過來,行為轉過來,那就入境界、入法界了。
印光大師一生做弘法利生的工作,他言語有障礙,他是陜西人,方言很重,在南方講經說法大家聽不懂,聽不懂他老人家就用文字。所以他一生,我們知道,公開在外面講經說法只有一次,上海護國息災法會,那一次他去講了七天,最後一天傳授三皈五戒,也講了《三皈五戒》這個小冊子流通,那是當時有些居士聽講筆記。只有這麼一次,其餘的全都是文字流通,好!文字可以永傳後世,真正是末法九千年一切苦難眾生的依歸,這是我們應當學習的。為什麼不收出家弟子?收這些出家弟子,出家弟子如果不能好好的修行,將來要墮落到三惡道,師父雖然沒有罪,他有過,你不收他,他不會造這個罪業。佛門裡頭最容易造重罪,諺語常說「地獄門前僧道多」,這個話不是沒有原因的,不是隨便說的。在現前我們所看到的,「侵損常住」,這是我們在每一個道場裡面都能看得到的。不曉得惜福,糟蹋常住的財物,這個過失《地藏經》上講得很清楚,阿鼻地獄。他不住在道場,他沒有機會,他不會造這個罪業,住在道場很容易造這個罪業。另外一個重罪「破和合僧」,不住在道場也沒有機會造這個罪業,住在道場天天搞是非,破和合僧,破壞和合的團體。這是在《戒經》裡頭都講得很清楚的,五逆裡頭就有這一條,破和合僧是五逆罪,五逆罪墮阿鼻地獄。印光大師為什麼不收出家徒弟,我們明白了。很不容易制止,現在人勸他他不聽,跟他講他不相信,他將來墮落的時候,你幫他剃度,你脫不了干係。這是祖師大德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第三,他老人家一生不傳戒,有道理。傳戒很熱鬧,傳了戒,他能不能持戒?他要不能持戒,你這個傳戒師父有沒有因果?所以印光大師一生只給人傳三皈五戒,這在家居士要求的,出家戒他決定不參加,不做傳戒師父。聖賢人,是在末法示現榜樣給我們看。
真正的修行不在形式。我早年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的好處,著重實際,不注重形式。我問他戒律的事情,他告訴我,你能做到一條就受持一條。你到戒壇裡面受戒而做不到,你反而有破戒、犯戒的罪,何必去搞那個形式?受個菩薩戒耀武揚威,「我是菩薩」,你是什麼菩薩?冒充的菩薩,冒牌的。人家沒有到戒壇受戒,真正是個善人,真正做到,那是真菩薩。他沒有戒牒,我們不承認,佛菩薩承認他是真菩薩。你的戒牒一大堆,每一個戒壇他都去受戒,有這種人,好多,家裡戒牒掛了好多,沒有做到,沒有做到就是冒充的菩薩,冒充的菩薩連鬼神都瞧不起,我們何必幹這個傻事情?
今天為眾生說法要說正法,要講真話,不能再欺騙眾生,再要搞自欺欺人的事情決定墮落,這個災難決定不能避免。真話,佛經裡面句句都是真話,可是現在人,有一些毀謗佛法的,不是別人,學佛的人謗佛,出家人謗佛,說我們翻譯的經典不可靠,這不是原文經典,原文已經喪失,翻譯決定是有翻譯人自己意思在裡頭,這個經不純,不可靠。我們聽聽,講這個話似是而非,就有很多人相信。這些是什麼人?魔王波旬的子孫。我們怎麼知道的?佛經上有記載,世尊說法四十九年,魔王波旬來啟請,請什麼?請釋迦牟尼佛入般涅槃,不要講經說法了。而且跟釋迦牟尼佛說,我要把你的佛法破壞。佛說我說的法是正法,心性裡面流露出來純正之法,沒有人能破壞得了。波旬就講,等到你末法的時候,我叫我的魔子魔孫統統出家,披上袈裟來滅你的佛法。世尊聽了之後流眼淚,一句話不說。所以我們要有能力辨別哪是佛、哪是魔;我們有能力辨別,我們就不會吃虧、不會上當,能保住自己。
經典翻譯決定沒有錯誤。我在最初接觸佛法也有這個疑問,我問我的老師方東美先生,我提出這麼一個疑問。梵文的經典流傳到中國,那麼多的分量;流傳到中國並沒有完全翻譯,翻譯是個很艱難的工作,所以在帶來的佛經裡面再挑選,從印度帶到中國來是一層挑選,帶到中國來之後,翻譯又是一次選擇。我有一個疑問就是,那麼多的梵文經典原文為什麼會沒有了,都失傳了,為什麼沒有流傳下來?我給方老師提出這個問題。方老師聽了之後哈哈大笑,很得意,他告訴我,我們中文翻譯的經典比原文還好,第一個,意思完全沒有錯誤;第二個,文字比梵文還要美,還要華美,所以只要讀中文本,原文可以不要了。這是方東美先生說的,這個話值得中國人自豪。但是遺憾,還是沒有把原本保留下來。他說這個話也是很有道理。中國人過去譯經非常謹慎,不是隨便翻的,我們在歷史記載裡面看到,鳩摩羅什大師的譯場四百多人,玄奘大師的譯場六百多人,它是有組織的,分工合作。譯完畢之後還要來印證,請許多通達語文的這些高僧大德們來做證明,譯本跟原文有沒有出入,細心的去核對,絕不是像現在這種翻譯粗心大意。前人的做法,使我們對譯本充滿信心。依照譯本去修行開悟的、證果的,歷代不知道有多少人;留下傳記,後人知道的,少數。譬如以往生的人來說,《往生傳》裡記載,《淨土聖賢錄》記載的,少數,許許多多往生的人我們不知道,沒有記錄。沒有記錄的多數,有記錄的少數,都是依靠譯本成就的,譯本哪裡會有錯誤?現在人要惹成這種麻煩,讓大家對譯本產生疑惑,喪失信心,豈不叫斷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連念這句阿彌陀佛,你那個音念錯了,你這個不是梵音,不是原音。我們看到,念「阿」彌陀佛的人往生了,念「婀」彌陀佛的也往生了。
佛實在是慈悲,實在是高明,他在入滅之前教我們「四依法」,如果我們明瞭四依法,守住四依法,這些似是而非的言論就不會影響我們。佛第一個教我們「依法不依人」,法是經典,人家怎麼說,我們可以不必相信,相信經典。第二個,「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什麼是了義?我們這一生能夠成就的,這個法門、這個經典對我來講是了義,我依這個法門能成就。所以了義跟不了義與個人根性有關係,契機就了義,不契機就是不了義,知道自己是什麼根機。第三教我們「依義不依語」,這問題解決了,你依它的義理,語言沒有關係。這翻譯就不成問題,意思對了就行,言語文字多一句、少一句,那有什麼關係?所以對於譯本這個問題,佛這一句話幫我們解決了。同樣一部梵文原本,《金剛經》就是例子,《金剛經》有六種中文譯本,原本是一個本子;《般若心經》原本是一個本子,譯本有十幾種,我曾經看過還有十四種。現在流行的,《金剛經》流行的是羅什的譯本,《心經》是玄奘的譯本,都可以合起來參看,意思對了。所以古德都流通,你喜歡用哪個本子,你就依照哪個本子修學,都能成就。顯示出「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每個本子都好,每個本子都第一,不要有分別心,不要有執著。依照自己喜歡的本子去修學,別人選不同的本子我們讚歎,決定不可以毀謗。
《華嚴》五十三參給我們做出好樣子,五十三參裡面總共有五十五位善知識,他們所學的法門都不一樣,這是做出樣子給我們看,顯示法門平等,所以彼此互相讚歎。而且自己都非常謙虛,讚歎別人,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如果讚歎自己的法門,毀謗別人的法門,諸位想想,人家學的法門是不是佛說的?也是佛說的,那你豈不就謗佛?自己修行,覺得修得不錯,但是幹的事情是謗佛、謗法、謗僧,你想想你會不會成就?不能成就。念佛的人毀謗參禪的,禪是佛傳的,毀謗禪宗經典,謗法;法是佛傳的,謗佛;依照禪宗修學的那些高僧大德,那些菩薩是僧寶,謗僧,你念佛決定不能往生。凡是念佛往生的人,決定是心平氣和,普遍讚歎別人法門,尊敬他們的修學,這個人才能往生。這個道理,現前世風日下,自讚毀他的毛病,好像自己沒有辦法控制,這種煩惱常常起現行,這不是個好事情,決定是障礙。
我們今天,不但不能夠毀謗佛門其他的宗派、其他的法門,乃至於其他的宗教都不可以毀謗。為什麼?我們今天讀《華嚴》明白了,其他宗教裡頭的傳教師都是諸佛如來現身,你要對他毀謗,也是謗佛、謗法、謗僧,這一層能看得出來的人不多。佛菩薩要救度苦難眾生,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應以基督身而得度者,他就現基督身,現基督身原來是諸佛如來,不是別人;應以神父身得度者,他就現神父身,怎麼可以毀謗?所以我說,釋迦牟尼佛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家,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導師。「普現身」,諸位要記住這個「普」字,這句話的關鍵在「普」字,無處不現身,不分族類、不分信仰、不分宗教。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到處都是諸佛菩薩示現的,我們普賢行就能落實了。「禮敬諸佛」,一切宗教都是諸佛如來,如果要分我們是佛教,那是基督教,它總比我們低一層,你的禮敬諸佛就不能落實。不但不能落實,這句話真正的意思你也沒懂,你連悟都談不上,哪裡能談到入?
真明白了,你的境界就慢慢轉變過來,而後看到一切眾生皆是諸佛如來,都是法身大士示現為我說法,示現幫助我成就,善人惡人、順境逆境,無一不是諸佛如來示現的。這個樣子你才稍稍能體會到,「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們才自己慶幸,感覺到非常幸運,生活在諸佛如來懷抱之中,一時一刻沒有離開諸佛如來懷抱,才能感到諸佛如來的慈悲、愛護。你能夠知道、明白,你才會生報恩的心。今天人為什麼忘恩負義?不知道恩德,報恩心他怎麼會生起來?只有真正知道,知恩才會報恩。諸佛如來對我們的恩德太大太大了!我今天可以肯定,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應化的,應以有情身度眾生就現有情身,應以無情身度眾生就現無情身。有情、無情,情、器世間統統是諸佛如來示現的,諸位想想,我們還會有什麼災難?什麼災難都沒有了,煙消雲散。你不明這個道理,不入這個境界,那就難了。
我們今天讀這一句,關鍵是「普」這個字我們要學習,我們也要學諸佛如來普現色身。我們今天怎麼做法?我們又不會變。只要有一個真誠的心,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不分族類,以這個心去接引大眾就是普現身。用什麼方法與一切眾生往來?佛給我們講的「四攝法」,我們要記住。四攝法第一個「布施」,布施就是今天講的結緣,你跟他沒有緣那就沒法子,要跟他結緣。往年演培法師,這是我的老朋友,有一天他請我吃飯,在靈芝請我吃飯,我說老和尚,今天為什麼請我吃飯?他說今天我有一樁事情要向你請教。我說不敢當,什麼事情?他是我老前輩。他說你法緣很好,你要教教我,你為什麼會有這麼好的法緣?我說這很簡單,布施。他聽了之後眉頭一皺,他說我太小氣了;他用新加坡的話說,他說我很孤寒。我說孤寒我聽不懂。孤寒就是我們講的小氣、吝嗇。你能布施,你的法緣就好;你不肯布施,那怎麼行?以後他到台灣,都喜歡住在我的基金會,他不住別的地方。看到我們基金會印的那麼多書,往全世界贈送,他問我:我的書怎麼沒有?我說你的書後頭都是「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我怎麼敢印?他聽了就沒話說了。以後找了一個還沒有版權的送給我們,送了二、三本,我說我給你向全世界流通。你後頭有「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我們學佛的人守法,絕不敢犯法,所以不敢印你的東西。
所以要與眾生結緣,「普現身」頭一個條件,與一切眾生結緣。結緣,我常講,我們以真誠善意,一顆愛護一切眾生的心,無條件的布施供養,這個緣就結下來了,愈結愈殊勝,愈結愈多。今天大家都知道,淨空法師法緣很殊勝,怎麼來的?結來的。我能結,你也能結。你們接受的供養要去蓋大廟,我常常講那個錢埋在地下,你跟那個地有緣,緣很深很深。人家供養我的都散掉了,印成書,做成錄相帶、錄音帶,廣泛的結緣,所以我的緣結得很廣。你的不錯,你的緣結得很深,深入地下,可是地下再下去是火,地心是火。這些,我們這一代種種心行,諸位要是能夠看得出來,你就有智慧,你就知道應該怎樣去做。我一生當中沒有自己的道場,想建幾個道場都是為別人,不是為我,都是幫助大家、成就大家的,我自己決定不搞道場,搞道場會累死。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