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講述菁華  (第二二O集)  1999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45-0220

  請掀開經本,日天子偈頌第四首:

  【為利世間修苦行。往來諸有無量劫。光明遍淨如虛空。寶月能知此方便。】

  淨寶月天子,他得的是「修一切苦行深心歡喜解脫門」,偈頌裡面也是敘說他修學的歷程,以及他的成就,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第一句顯示大菩提心。我們常常在經教裡面讀到,佛菩薩勉勵我們要發菩提心。淨宗《無量壽經》教導我們,往生淨土第一個條件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可見得發菩提心比什麼都重要。經論裡面我們又常常能夠體會到,小乘聖者跟大乘人的差別就是在發心上,大乘菩薩發菩提心,小乘聖者沒有發這個心,我們可以說,大小乘基本差異的地方就在此地。菩提心,通常講四弘誓願,這是隨事的菩提心。四弘誓願第一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如果要度無量無邊的一切眾生,要不能夠『為利世間修苦行』,這個菩提心就落空了。哪些是苦行?斷煩惱是苦行,修法門也是苦行,成佛道還是苦行。為什麼要斷煩惱?為利世間;為什麼要學法門?也是為利世間;為什麼要成佛道?成佛道就是做出榜樣給人看,無一不是為利世間,世間無量無邊的眾生,為他們做出利益。

  這一首前面曾經說過,意思沒有說盡。我們要學佛,要想成就自己,首先要成就一切眾生;如果不能夠成就一切眾生,想成就自己,這是自私自利,這個心是輪迴心。輪迴心,無論修什麼樣的善法,就是在淨宗裡面,每天你能夠念十萬聲佛號,每天能夠讀十幾部、二十部《無量壽經》,還是出不了輪迴。為什麼?輪迴心,你所造作的全是屬於輪迴業,不過是輪迴業裡面的善業而已。善業得什麼果報?六道裡面人天福報,只是如此而已。如果你的心不善,還夾雜著惡的意念在其中,嚴重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貪瞋痴慢,你修的這些善業到哪裡去享受這個果報?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畜生道的果報、餓鬼道的果報,到這兩道去享福去。畜生道,你看到許許多多人家飼養的寵物,牠有福報,一家人關心牠、照顧牠、伺候牠,比照顧一個人還周到。牠的福報前生修的,讓我們一般人看到這個畜生非常羨慕。作父母的看到了,兒女對他沒有對畜生那麼孝順、那麼愛護,照顧那麼周到。各人造的業不一樣,這個畜生前世修得好。餓鬼道裡面享福,新加坡我們到處看到的大伯公,那是鬼道,有福報,你看多少人去祭祀他、去拜他、去供養他。輪迴心裡面夾雜著惡業,在佛門裡面修積這些善法,得這樣的果報。

  要得人天福報,基本的條件是五戒十善要修得好。五戒十善修好,為什麼不能出離輪迴?著相。所以諸位要記住,著相修福是六道裡面的果報,離相修福才能超越三界。著相、離相怎麼講?最簡單、最容易懂得的言詞就是分別執著,你還有分別執著就著相,沒有分別執著就離相了。可是離相不容易,《金剛經》上教我們離四相,無我相就是沒有執著。諸位要知道,有執著就有我;沒有我,誰執著?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對一切諸法,只要有執著決定是「我」;「我」要沒有了,一切執著都沒有了。分別是法執,在四相裡面,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屬於法執,是屬於分別。佛教給我們,四相都破了,就是我、法兩種執著都斷了。我們曉得,我執破了證阿羅漢果,超越六道輪迴;法執要是破了,超越十法界,就證得一真法界法身菩薩的果位。所以我們修行,觀念一定要轉過來,為利世間,絕不為自己。為利世間,什麼樣的苦都能受,成就忍辱波羅蜜,成就布施波羅蜜。《金剛般若》裡面雖然講的是六度,這兩條說得最多、說得最詳細,就告訴我們,菩薩行門裡面是以這兩條為樞紐、為中心。布施是放下萬緣,忍辱是肯為世間修苦行,這是菩薩。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提出苦行有四難,這四難要克服。第一個難就是捨己為人,「背己」就是捨己,現在的話講犧牲自我,成全大我。自己不能夠犧牲,就沒有辦法利益團體、利益社會、利益眾生。我們這個團體,凡是外面到此地來參學共修的,都有一個強烈的感觸,這個道場興旺,這個道場殊勝。我們要問,這個道場怎麼興旺起來的?實在講,就是有幾個人真正肯捨棄自己的利益,奉行佛陀的教誨,利益社會、利益國家、利益整個世界一切眾生,在修苦行,勇猛精進,不疲不厭,才有今天這個成就。成就是誰的?成就是一切眾生的,成就是社會的,不屬於個人。這是很難得的一樁事情,學佛的同學哪個不知道?雖然知道,自己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不肯放棄自己的利益;換句話說,自己的利益就障礙一切眾生的利益。我們在《感應篇》念到「訕謗聖賢」,為了我自己的利益,妨害整個佛法的利益,妨害一切眾生的利益,我們今天修行幹的是這個事情。自己的名聞利養,自己的權力地位,自己既得的利益,絲毫都不放鬆,還得拼命去爭取,這是什麼心態?不學佛的人,這種心態已經是在造罪業了。學佛還要有這個心態,毀謗三寶、侮辱聖賢,我們想想是不是這樣的?佛菩薩教我們這麼做法嗎?所以清涼在此地講難!

  佛經上常常讚歎難行能行,我們要克服自己的大難。這個習氣毛病由來已久,無量劫薰習成就的,今天說一旦捨棄,當然不容易。可是捨棄就成菩薩、就成佛;不肯放棄,依舊是作凡夫,依舊搞六道輪迴。我能夠捨棄,為什麼能捨棄?因為我知道輪迴太可怕,輪迴太苦了。所以章嘉大師說,佛法的修學,知難行易。念頭改變實在講是個容易事情,你改不過來是你了解得不夠透徹,這裡頭利害得失你沒搞清楚。真正搞清楚了,放棄輪迴是大利益,不肯回頭是大害。只有搞清楚的人才真正把它放下,不再把這些輪迴事情放在心上。學菩薩,菩薩是念念為一切眾生,整個生命、身體都是屬於一切眾生的,所以能捨,捨得很容易,捨得很痛快。我們看到難捨的人,自己能想到,為什麼?我過去也難捨,現在明白道理了。過去難捨是不明瞭,現在很輕鬆的放下是搞清楚、搞明白了,利害得失搞清楚了。

  第二個難,「行相唯苦難」,行相實在是苦。學佛的人,尤其出家人,一無所有,出了家,捨盡了。世間人不敢這樣做,佛雖然是時時刻刻教導我們要放下,世間人誰敢放下?誰肯放下?佛告訴我們,心量要拓開,愈施愈多。你不肯布施,怕人家來吃,怕錢不夠用,你的錢永遠不夠用。為什麼?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得很好,「一切法從心想生」。其他宗教裡的修行,觀想也是佔最重要,不僅是佛法教我們修觀,哪個宗教都重視觀想,但是他們的觀想裡面沒有放下「我」,跟佛法相比就差這麼一點點,佛法的觀想沒有「我」,只有一切眾生。

  所以行相苦不怕,釋迦牟尼佛在世示現苦行,我們今天這個行相跟釋迦牟尼佛比,我們已經在天堂裡享福了,衣食住行比佛陀時代超過太多太多了,還不知足,你說那有什麼法子?世尊在世,三衣一缽,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他是給我們做典型,給我們做模範,行相唯苦,我們能不能做到?在這一點,我非常慚愧,肯定我們佛門的出家法師比不上基督教的牧師,比不上天主教的神父。我們看看許許多多地區,偏僻的地方、窮困的地方,他們能去,他們能夠在那個地方建教堂,簡簡單單很簡陋的教堂,他在那裡傳道,跟這些貧苦的人生活打成一片。我們做不到,我們只是口頭上說說,沒有認真去履行,這是我們要反省的、要檢點的。佛法裡面讚歎苦行,其他宗教裡面也都讚歎苦行,諸位看看《新舊約》,耶穌一生生活非常清苦,心地雖然慈悲,救苦救難,世間人不知道,不諒解他,以種種惡心惡行對待他,他能忍受,忍受一切折磨,在佛法裡面講忍辱波羅蜜,所以德行為後世人敬仰。這是行相唯苦難。

  第三是「處經諸有難」,諸有,經上的本義是講三界六道。地藏菩薩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是最苦的地方,去幹什麼?幫助這些苦難眾生。地獄怎麼造成的?自己造成的,不是別人造成給他受。過去我們曾經講過章太炎一段故事,證明地獄是自己業報變現出來的,你沒有這個業,地獄在面前你也看不到。菩薩如何幫助地獄眾生?無非是勸他懺悔,勸他回頭,勸他改變念頭。地獄是五逆十惡的念頭、行為造成的,你能把念頭改過來,把行為改過來,就出了地獄。菩薩在地獄教化眾生,只要眾生能接受、能聽話,立刻從地獄裡面就超生,我們在《地藏經》上看到的。但是非常可惜,他從地獄裡超生到人道,做人的時候又造地獄罪業,死了之後又回去了,回到地獄去了,地藏菩薩一看到,你出去怎麼才一會兒又回來?這是無量劫的習氣使然。一時覺悟就一時解脫,轉眼又迷了,迷了再墮落,凡夫幹的就是這一套。

  從這個地方我們就體會到,佛法決定要長時間的薰修,真的搞清楚,真的搞明白,我們煩惱習氣才能夠控制得住,在逆境、惡緣決定不起一念瞋恚心。我在佛法裡面是真正得一點功夫,什麼地方去勘驗?別人侮辱我、欺負我、毀謗我、陷害我,心地非常平靜,如如不動,不但沒有瞋恚心,還歡喜讚歎,你學佛有了功夫,你的功夫得力了。在順境、善緣當中不起一絲毫貪愛之心,永遠保持自己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是什麼?《無量壽經》上世尊告訴我們是阿彌陀佛。我們希求往生淨土,希望親近阿彌陀佛,我們要學阿彌陀佛,我們的心念、我們的言行要與清淨平等覺相應,這個時候你就有決定把握往生。自己清清楚楚曉得,我們這個身在這個世間叫最後身,生死輪迴脫離了,十法界脫離了,下一次再來是乘願再來,絕不是業力來受生,這是你學佛真的成就了。別人怎麼樣眼光對我們不相干,他怎麼會知道?自己要清楚,自己要明瞭。

  自己成就了,決定要求生淨土。如果不求生淨土,想在這個世間度眾生,那是愚痴。為什麼?你的煩惱習氣這一生縱然能控制得住,一轉世就迷惑了。自己這一生有相當的定慧,能做得了主,把煩惱壓住,一投胎、一轉世都完了,你的定慧失掉了,你控制不住。所以決定要求生淨土,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在那邊成就高層次的定慧,你再回到娑婆、回到六道,甚至於回到地獄,不迷了,不會顛倒,這個時候才真正能幫助苦難眾生,這個觀念非常非常重要。我看到有一些法師,跟我是同輩分的,也是相當要好的朋友,他們不求生淨土,那個願力弘深,給我講我也點頭,佩服!他來生還要到人道,還要當法師。說的是很好,來生能不能真到人道?我冷眼旁觀,未必!為什麼?他起心動念、所作所為不像是人道。人道的條件,要真正能夠嚴持五戒,要圓滿中品十善。所以拿五戒十善這個標準仔細觀察,他沒有做到;他沒有做到,換句話說,人道沒有分。起心動念還是自私自利,為自己的利益,為自己小道場的利益,跟其他道場還有爭執,最常見的是拉信徒,自讚毀他,這個與五戒十善相違背,你來生怎麼能得人道?何況一投胎,菩薩都有隔陰之迷,你是凡夫,你不是菩薩。最低果位的菩薩是初信位的菩薩,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初信位的菩薩,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誰能做得到?初信位的菩薩雖然沒出三界,決定不墮三途。為什麼?他不會再造三途的業因;換句話說,四相裡面我相破了,不會再起心動念為自己,起心動念為佛法、為眾生。他怎麼能夠有把握來生得人身,還要出家行菩薩道?那是一個空的願望,不切實際。《無量壽經》上彌勒菩薩說得好,不願意求生淨土的人,怎麼可能脫離六道輪迴?不能脫離六道輪迴的人,怎麼能夠避免三惡道?經教裡面講得太多太多。六道眾生,三惡道是老家,人天道是出來觀光旅遊,是出來度假的,幾天又要回去了,苦不堪言!我們這一生當中有幸出來度假度幾天,度假遇到佛就跟佛走了,不要再回三惡道,這個高明、聰明;如果還要貪戀你那些貪瞋痴慢、五欲六塵,那你決定是又回到老家去了。所以「處經諸有」,要有智慧,要有定力,要有善巧方便,善巧方便就是戒律,你要具足戒定慧三學,你才有能力在六道裡面隨類化身,幫助一切苦難眾生;同樣也得要有智慧、要能忍辱、要有善巧,我們才能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人間苦人多,迷惑的人多,造業的人多,所以他才受苦。我們要示現跟他一樣,一樣受苦受難,受苦受難當中我們表演不造業,表演不迷惑、不造業,這就是幫助他,這就是覺悟他,這就是為利世間。

  第四「時劫無量難」,長時間的,不是短時間的。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一生,不是短時間的苦行,一生的苦行,祖師大德給我們示現的也是一生的苦行,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一切都是為利益世間、利益社會、利益一切眾生,絕不是為自己,生佛差別就是這一念之間。『往來諸有無量劫』,「往來諸有」就是隨類應化,「無量劫」是時間長,為眾生不辭辛苦,現在眾生太苦了。今天這個世界上,我們看到許多族群的衝突、宗教的衝突,引起流血、戰爭,造成社會動亂,一切眾生身心不安。我們今天所作所為的,就是「為利世間修苦行,往來諸有無量劫」,我們要將菩薩教誨落實。

  下面一句,『光明遍淨如虛空』,清涼大師註解裡面講,這一句是說明「深心歡喜」。也有四個意思,第一個是「為物苦行,滿本願故」。我們學佛發願,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度,用現在的話來說,幫助他們、協助他們,幫助他們離苦得樂,幫助他們斷惡修善,幫助他們破迷開悟,我們今天做的是這個工作,正是我們自己的願望,正是我們自己修學主要的課程。第二個意思,「智照苦性,本空寂故,即有光明照空」。我們對於佛法,解行也有相當的契入,知道法性是平等的,知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是迷悟不同而已。知道煩惱性空,了不可得,我們要示現煩惱,和光同塵,才能幫助他。所以釋迦牟尼佛何必要做八相成道的示現?沒有必要;何必要示現這些苦行?《無量壽經》上講得好,「順世間故,作斯示現」,隨順眾生做這種表演,心地清淨光明,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內心清淨,一塵不染,外面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一絲毫不執著,這樣才能夠跟大眾歡喜相處。

  佛法裡特別重視機會教育,所以菩薩所在之處就是道場,不重形式,唯重實質。我們能夠有這個念頭,作師作範,這個念頭是菩薩菩提心。我們起心動念要想一想,這個念頭能不能給社會人做好樣子?如果不能,這個念頭就不能起;言語造作能不能給社會大眾做好樣子?不能,不能就不可以說,就不能動。所以這兩句是菩薩道,是菩提心的落實,而這兩句實在講,就是整個的佛法。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就是給我們做表率,表率是師,給我們做模範,這就是普度眾生。佛度眾生就是教學,教導一切眾生,他有高度的智慧,處處在做表演,我們凡夫粗心大意看不出來,往往因為自己愚痴,錯會了佛菩薩的意思,錯會了善友的意思,於是又造作深重的罪業,這個事情太多太多了,哪一個宗教裡頭都有。特別是在現代的社會,科學技術發達,一般人迷信物質文明,對聖賢教誨漠視,認為這個東西是古老東西,應該淘汰,應該要廢棄,頂多把它當古董看待,不適用了。這個觀念非常可怕,這個觀念造成現在社會動亂,造成現代世間許許多多的災難。我們今天依照佛法來說,他不但不能信,而且還加以毀謗,說我們迷信,自然災害與人類的思想行為有什麼關係?他認為沒有關係。這個事情跟他講講不清楚,要很長的時間,要他很虛心,才能夠逐漸逐漸的理解。

  佛經裡頭講得透徹,自然環境從哪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你看看,它與心識關係多麼密切。佛說得更清楚、更明瞭,「一切法從心想生」,虛空、世界、山河大地從心想生,這個科學家不懂,確確實實從心想生的。我們學佛的人頭腦比較冷靜,佛在經上用種種比喻,用夢做比喻說得最多,我們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作夢的時候夢中有虛空,夢中有山河大地,夢中有許許多多眾生,當你作夢醒過來之後,你有沒有想一想,夢裡的虛空從哪來的?夢裡面山河大地從哪來的?心想生!因為你的念頭天天不一樣,所以每天晚上做的夢也不一樣。夢中境界是從心想生,我們眼前山河大地、芸芸眾生也是從心想生。你想的是善,山河大地就善;你想的是惡,山河大地種種災難來了就惡。貼切的說,這佛經上講,色身、相好是唯識所變、唯心所現,我們居住的環境也不例外。所以佛教導我們,我們仔細思惟,佛只是教我們存好心、想好事。什麼是好心?菩提心是好心,四弘誓願是好心。什麼是惡事?《無量壽經》上給我們講的五種惡、十種惡。五種惡: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這五戒破了;十惡:身造殺盜淫,口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貪瞋痴,你要造這十種惡業,你所感受的,天災人禍全來了,天災人禍是十惡業造成的。《楞嚴經》上告訴我們,洪水是貪心造成的。今天世間人,我們走了許許多多國家地區,貪瞋痴天天在增長,這個事情麻煩。這三毒天天增長,佛告訴我們,貪心是水災,瞋恚是火災,愚痴是風災,水火風三災;心裡面不平,貢高我慢、不平是地震。社會大眾是這麼一個心,災難怎麼能夠斷得了?

  現在人不相信,自然災害好像與我眾生的念頭、行為沒有關係,哪裡知道有密切的關係。現在科學家為我們證明,全世界溫度不斷的在上升,這個現象要不能夠中止,科學家認為五十年之後,南北極的冰完全融化掉,海水至少要上升五十米,地球的面積愈來愈小。沿海的城市,在整個世界上居民,大概百分之九十都是居住在沿海,沿海城市統統會被淹沒。什麼方法能夠制止這個災難?眾生把貪心放下,這個災難就制止。但是誰肯相信?說真話你不相信,說假話你相信。瞋恚、傲慢容易引起戰爭,戰爭是屬於火。尤其是如果三次世界大戰是核子戰爭,毀滅性的戰爭,每個人都怕,能不能免掉?很難講。我們問問世間一些聰明智慧的人,他們的答案是有可能,很難避免。自古以來,許許多多的戰爭起源於種族的衝突、宗教的衝突。融合宗教、團結族群,目的是希望達到社會安定、世界和平。儒、佛教化都是教我們,第一條是教我們,人與人應該如何相處,這裡面包括各種不同的族類,怎麼能夠和睦相處,互助合作。第二個教給我們,人應該如何與自然環境相處,愛護自然環境,不可以隨便破壞自然環境;任意破壞自然環境,自然就帶來災害。今天人不懂得這個道理,任意的破壞,地球生態環境被破壞了,給人類帶來許許多多的災難。第三教導我們,人怎樣與天地鬼神相處,實在講這個一落實,就是人應該如何跟各個宗教相處,各個宗教所奉祀的神都不一樣,我們如何跟它的神明相處,如何跟他們的教徒相處。這三樁事情做好了天下太平;這三樁事情做不好,那苦難就有得受了!要高度的智慧,要有耐心,要有方便。

  深心歡喜第三條,「遍淨無染,非雜毒故」。這個經上講的淨如虛空,「遍淨如虛空」,遍是普遍,心地清淨,絕不染著;染什麼?染貪瞋痴慢,在佛法裡面講見思煩惱,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念念為這個身,這是身見,為這個身的享受造無量無邊罪業,錯了。邊見就是指相對的見解,這個見解也是錯誤的,與一切法對立了。邊見也就是六袓大師講的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二法是迷不是覺。見取見跟戒取見都是屬於成見,一個是因上的成見,一個是果上的成見,我們統統有,天天生活在這裡面。這五種錯誤見解愈來愈嚴重,你怎麼能入門?不得其門而入的原因,就是這五樣東西障礙住了。能把這個放下,你心才會得到清淨,知道什麼?《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常念,每天念個幾十遍會有效果。這是般若,能破煩惱,就念這兩、三句話就行,要多念,把我們念頭轉過來。前年我們將《金剛經》詳細說了一遍,原因是什麼?念佛的人過分的執著,所以功夫不得力,《金剛經》破執著、破分別,希望用它提升我們淨土的修學功夫。不但見惑要斷,思惑更要斷,思惑是貪瞋痴慢,這個東西麻煩,你只要有這些東西存在,你的心怎麼可能清淨?怎麼可能不染著?貪瞋痴,佛給它比喻叫三毒,什麼毒?現在人講的病毒,真的是病毒,所有一切生死疾病的根本。只要你把貪瞋痴拔掉,你永遠不會生病,你也不會生、也不會死,生死病痛的根本是貪瞋痴,世間人知道的不多。只要能把這個東西斷乾淨,你就得清淨心,你就得平等心。

  歡喜裡面第四條,「自他有果,非無利故」。真有利益,這個利益不是你想像當中的利益,你想像當中的利益是六道輪迴的利益。為什麼?因為你有想像,你有想像就是你有執著,你四相沒放下。四相真正放下有大利益!對你自己來說,你成佛了,你成法身大士;對他來講,普度眾生,你跟諸佛如來一樣,你有能力隨類化身,你有能力應機說法。你幫助一切苦難的眾生,在行相上來說,廣大而無邊際,十方三世苦難眾生你都有能力幫助他們,這是真實的果報。六道裡面那些果報是虛幻的,決定不是真實的;一真法界的果報是真實的,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中觀論》裡面說的八個不,那是真實的。所以我們明白之後,要知道怎樣去學習,怎樣把它變成我們自己的心行,我們才得佛法真實受用。這些話講得多了,可是我們所得的受用還是很有限,原因在哪裡?根本的根本就是自私自利。什麼時候能把這個念頭轉過來,把自私自利這個念頭轉過來,起心動念利益世間,給諸位說,你就轉凡成聖,雖然不是大聖,你是小聖;你雖然不是真的菩薩,但是觀行位的菩薩你當之無愧。不是菩薩,我認真在學菩薩,觀行位是在學菩薩,不學怎麼能成就?真正肯學就好,要認真努力,勇猛精進,從觀行就可以提升到相似位。諸位要知道,觀行位雖然在學,學得還不很像,觀行位的菩薩沒有出六道,絕不墮三惡道。如果再向上提升,提升到相似位,就是什麼?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很像菩薩,你就超越六道,念佛你就決定有把握往生。我們看到許多念佛的人預知時至,走得很自在,臨終的時候清清楚楚,給諸位說,差不多都是在觀行上乘的功夫,再就到相似位了。

  居士林陳光別老林長往生,你們很多同修都看到的。他雖然信佛很早,但是對佛法真正的理論、道理並不完全懂得。而是最近四年身體不好,沒有去工作,天天在家裡聽經,我們講經的這些錄相帶他全部搬回家去,每天聽八個小時,聽了四年,信心、願心奠定了,萬緣放下。所以修學,時間要不是密集,就太難了。一天聽兩個鐘點,聽上一輩子都起不了作用;一天聽八個小時,三年就管用,這是我們在歷史上見到的。這叫長時薰修,長時是密集的長時,不是間斷的,間斷就難了。所以覺明妙行菩薩教給我們用功,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我們看陳光別老居士這四年他做到了,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所以那麼大的年歲他成就了,我們要注意,要應當學。他這四年當中,每天八個小時聽經,吃長素,一心求生淨土,也是為利世間修苦行,表演給我們看的,而這個樣子就能成就。所以經不能不講,佛不能不念,不討論經教的時候就念阿彌陀佛,不念佛的時候就讀經、就研教,不可以中斷,我們這一生才能得度;如果間斷、夾雜,你在佛門裡面頂多修一點痴福而已,這是有漏的福報。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