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講述菁華  (第三五六集)  2000/9/19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45-0356

  請掀開經本,「迦樓羅王」偈頌第七首看起:

  【法城廣大不可窮。其門種種無數量。如來處世大開闡。此妙冠髻能明入。】

  妙嚴冠髻迦樓羅王,他學習的法門是「莊嚴佛法城解脫門」。「法城」是個比喻,在前面已經詳細的介紹過了。這首偈是菩薩的讚頌,也是他修學的心得報告,我們在這個地方要懂得學習。學習第一條就是要把心量拓開,偈頌第一句說,『法城廣大不可窮』,就是佛在大經上常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法城。「城」,前面清涼大師跟我們講了三個意思,第一個是防禦的意思,第二個是養生的意思,第三個是接引的意思,開城門去接引賓客,這是說的佛法。

  佛法能防範一切邪外。什麼叫邪,什麼叫外,我們也要辨別清楚。凡是與心性不相應的,這叫邪法,這叫外道。所以佛法稱之為內學,內就是向心性當中來學習。不僅僅是禪宗,所有的宗派、所有的法門,終極的目標都是在明心見性,所以稱為內學,這是正法。為什麼要明心見性?心性是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根源。《華嚴經》上說得好,「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一切諸法都是心現識變的,所以明心見性才能夠徹法根源。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你就通達明瞭了,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情,你才能得其正,你的思想見解、言語行為正了。如果不能通達、不能明瞭,你心裡面有疑,疑是痴,痴迷、疑惑。痴迷、疑惑從哪裡產生的?對於諸法實相不了解、不明瞭,於是我們想錯了,完全憑自己的想像、憑自己的看法,全都錯了。

  所以佛教導我們,我們自己必須提高警覺,沒有證得阿羅漢以前,決定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你自己認為是對的,結果是錯的。證得阿羅漢之後,才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這是佛教導眾生,把這個水平降到最低。阿羅漢為什麼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阿羅漢見思煩惱斷掉了,阿羅漢不會執著這個身是自己,自私自利沒有了。阿羅漢連貪瞋痴慢疑都斷掉了,所以稱為「正覺」,菩薩稱為「正等正覺」,佛稱為「無上正等正覺」。阿羅漢才是正覺,沒有得阿羅漢這個地位之前都不是正覺,不是正覺就是邪覺,邪知邪見。我們今天學佛功夫不得力,就是決定不承認自己是邪知邪見,總以為自己是正知正見,所以就不得其門而入。決定不肯隨順佛陀的教誨,雖學佛也沒有辦法入佛門,原因在此地,我們要知道。只要起心動念有個「我」,你的知見就不正。什麼時候起心動念沒有「我」了,念念為別人想,念念為眾生想,你這個知見逐漸就在轉變了,轉邪為正,可是要真的去做功夫。

  佛非常慈悲,我們還沒有轉過來的時候,這個時候怎麼辦?避免造作一切罪業,避免一切過失,佛教給我們隨順佛陀的教誨。佛在基本教學裡面告訴我們,一定要隨順十善業,要遠離十惡業。正知正見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是十善。所以阿羅漢以上這些人,他們的心善、言善、行善,是自自然然的,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本性是善的。我們今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善,迷失了自性,跟隨著佛菩薩學習,這是個開端,這是下手之處。什麼時候入門?真正覺悟之後就入門了。剛才講了,正覺現前,見思煩惱斷盡了,你入門了。這個門,這是第一道門,往裡面去門可多了。像從前北京,外面有城牆、有外城,阿羅漢這是入了北京城,北京城裡面還有一個紫禁城,他沒有入。什麼人才能入紫禁城?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就入紫禁城,法身大士。

  佛法,法是覺法,覺悟之法,大徹大悟,所以佛稱為大覺,無所不覺。「廣大不可窮」,這幾個字是形容。古大德常講,說到大,沒有邊際,大而無外;說到深,深不見底。這些話都是形容自性,或者說法性,法性跟自性是一個性。性體、性相、性德都是廣大不可窮盡,《華嚴經》的經題前面三個字,「大方廣」就是表這個意思。

  『其門種種無數量』,這個門是什麼?明心見性的門徑。門也就是方法,修行證果的方法,明心見性的門徑,無量無邊,不是一個方法。佛在本經裡面,這都是略舉,舉例說明,在本經「離世間品」講了兩千個方法,這兩千條每一條都是歸納,將無量無邊的方法歸納成兩千,這是便利教學,可見得法門確實是無量無邊。不僅是世尊,諸佛菩薩跟我們講的這些理論方法,我們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決定能夠證果、能夠明心見性,證果就是明心見性。世間所有一切法也不例外,也都包括在其中。經典上有沒有這個說法?有,《華嚴經》上講「一即一切」,一切包括世間種種法。佛並沒有說這個一切不包括世間法,沒有說這句話;沒有說這句話,世間種種法都包括在其中。所以才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

  我們在古大德裡面看到了例子,明朝末年,德清和尚註解老莊,蕅益大師註解《四書》,我們曉得《老子》、《莊子》、《四書》是世間法,他那一註解全是佛法,都是大乘圓頓的大法。我們再看,我們剛剛讀過不久,《太上感應篇》,諸位看過《感應篇彙編》,你看看《彙編》裡面的註解全是佛法。這就是所謂的「圓人說法,無法不圓」,正是顯示出法無定法。佛法無有定法可說,世間一切法也是無有定法可說,看你自己的程度,你是阿羅漢的程度,你心目當中種種法都是阿羅漢法;你是菩薩程度,你看到一切法都是菩薩法;你要成佛了,你看到所有一切法全是無上菩提法。法沒有淺深、沒有廣狹,由此可知,所謂的淺深、所謂的廣狹、所謂的真妄、所謂的邪正,因人而異,人正一切法就正,這個人是講心,心正一切法就正;心邪,《大方廣》也邪了,也不正了。怎麼知道?你看看一貫道註解的《金剛經》、註解的《心經》,那都變邪了。《金剛經》、《心經》一個字都沒改動,他那個註解註得完全錯了,完全不對。

  這個道理與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知道,知道之後,我們對於世間種種法都能生起恭敬心,普賢菩薩教誨我們才能夠落實。「禮敬諸佛」,那個諸佛怎麼講法?一切有情眾生是諸佛,一切無情眾生也是諸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心平等了。心裡面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常住一法。一切法就是一法,這一法是什麼?這一法是真心,這一法是真誠。真誠心看一切法都是真誠,你看《大方廣》是真誠,你看基督教的《聖經》也是真誠,你看回教的《古蘭經》還是真誠。常住一法,絕對不住妄想分別執著,凡夫住妄想分別執著。一法就是一心,就是一真法界,才起妄想分別執著,就把一真法界轉變成十法界,變成無量無邊法界。誰變的?自己妄念變的。這是佛在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那個一切法是講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從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

  憨山大師(德清和尚是憨山大師)、蕅益大師,這距離我們算是近的,明朝末年,給我們很大的啟示,讓我們真正覺悟到,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無有一法不是佛法,只要我們自己心常住在佛法裡面,這一切法都是佛法;心住在世間法裡面,佛法都變成世間法。所以法決定是從心變現的。古來祖師大德,無一不是教導我們從根本修,根本是心,心真法法皆真,心妄法法皆妄,心善法法皆善,心惡法法皆惡。所以法相宗的學人不承認外面有法,法相宗是佛教裡面的唯心論,他不承認有物。為什麼?物是所變,心是能變,他承認能變,不承認所變。能變是真的,所變是假的,《金剛般若經》裡面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那是所變,一切有為法,能變是心。所以他不講唯物,他講唯識,識是什麼?識是心起作用叫識。心不起作用的時候是一真法界,起作用就變成十法界,變成無量無邊的法界。由此可知,修心重要!其實心怎樣個修法?心不能修的,修是修的妄想分別執著;換句話說,修心,實際上就是改變識的觀念、改變識的念頭。

  『如來處世大開闡』,「闡」是闡揚,「開」是開示、開啟。諸佛菩薩示現在六道十法界,他來做什麼?沒別的事情,就是把這些事實真相跟大家講清楚、講明白而已,為眾生做得度的增上緣。對我們來講,真正是無量功德,無比的恩惠。我們是凡夫,如果沒有接觸到佛法,沒有聽到如來的開示,我們怎麼會曉得?我們永遠迷在五欲六塵裡面,永遠以為自己所想的、所見的是正確的;換句話說,生生世世出不了六道輪迴。聽佛的開示,我們仔細去思惟、去觀察、去求證,佛講的話到底是真的、是假的,我們不能盲從、不能迷信。我們聽懂了,聽懂了我們去做,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之處,去體驗佛的教誨是真的還是假的。在幾十年體驗當中,才知道字字句句都是真實的,沒有一句話是假的,確確實實幫助我們開發自性。我們迷了,幫助我們破迷開悟,使我們自己的心思、言行也能像諸佛如來一樣隨順法性。

  隨順法性就是覺悟的行為,再說得明白一點,正常的行為。諸佛菩薩的行為是正常的,我們凡夫的行為是反常的、不正常的。正常的行為是自在的、是安樂的、是清淨的、是平等的,正常的行為;我們今天起心動念有高下,我總比別人強,別人總不如我,這是高下心,不平等、不正常。諸佛菩薩正常,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生佛平等」,生是眾生,眾生跟諸佛平等。眾生裡面包括餓鬼、畜生、地獄,都是眾生,縱然墮在阿鼻地獄,佛看到他都是平等的。佛沒有高下心,佛心清淨,沒有污染,看一切眾生心行也是清淨的。佛從哪裡看?佛從一切眾生性德上看,你的自性沒有被污染。什麼被污染了?你的妄識被污染了。自性絕對不會污染的,染是你的妄識,我們講阿賴耶識。八識五十一心所會被污染,自性永遠不會被污染,所以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

  要知道淨是真的,染是虛妄的,只是迷情而已,迷破了就開悟。迷為什麼那麼難破?就是薰習的時間太久,無量劫來生生世世在染缸裡頭,習氣太深了。所以佛雖然天天跟你講經說法,講了四十九年還不覺悟。雖然不覺悟,阿賴耶識裡面落下佛法的種子,這是好的,這不是壞的,到什麼時候你煩惱輕一點,這個種子起現行,它就起作用。過去的祖師大德們他們開悟了,出離六道十法界去作佛作祖,他是在那個時候緣成熟。我們在今天也能夠大徹大悟,我們的緣在這個時候成熟。如果這一生當中不成熟,來生來世,這個來生來世時間就不定了,說不定真的就是來一生,說不定要過幾個劫,說不定要過幾十個大劫,甚至於無量劫之後,我們也能夠大徹大悟,都是過去今生累積佛法的種子。所以佛法是普度一切眾生,根熟的眾生這一生得度,根沒有熟的眾生就往後得度,往後時節因緣每個人都不一樣。

  可是佛法裡面確實有個特別法門,這個特別法門很難遇到,《華嚴經》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個特別法門。這個法門還是要度根熟眾生,根要不熟,你遇到這個法門,這一生還是不能往生。但是這個根熟跟普通的根熟大大的不一樣,普通法門的根熟確確實實是煩惱輕、智慧長,對於世緣非常淡薄,對於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確確實實沒有貪瞋痴慢,這是一般法門的根熟。淨宗法門的根熟是真信、切願,一心專念,這是淨宗的成熟,所以比起其他法門確實不相同。淨宗成熟的現象,是把世出世間一切萬緣統統放下,一心繫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是淨宗的根熟,這種人在一生當中決定得生。這是一個特別法門,我們要把這個法門普遍介紹給一切眾生。這個法門無比的殊勝,如經所說,不分國土、不分族類、不分宗教,普遍把這個法門介紹。

  我們將這個法門介紹給其他國土的眾生,介紹給其他的宗教,要懂得佛法的真諦,佛法的善巧方便。《法華經》上有顯明的例子,《法華經》世尊講三車這個故事,諸位都很熟悉,這三車是羊車、鹿車、大白牛車。說三車,意思告訴我們不同根性的眾生,小根性的人喜歡羊車,佛就告訴你,羊車在門口等你,他非常高興;喜歡鹿車的人,佛說鹿車在門口等你;喜歡大白牛車的,佛說大白牛車在門口等你。出了門口,那個家已經失火了,叫火宅,火宅是比喻六道輪迴;引誘你出門,出門之後只有大白牛車,也沒有鹿車、也沒有羊車,你看大白牛車果然比羊車、鹿車要好,平等得度。我們聽了這段故事,你學到些什麼?也要學到世尊度眾生的善巧方法。世尊的用心真正是止於至善,沒有一句是虛假的、是虛妄的。

  基督教的天堂在哪裡?伊斯蘭的天園在哪裡?佛家講的極樂世界在哪裡?有很多人問我,我告訴他是一個地方,這一個地方,基督教徒叫天堂,回教徒叫天園,佛教徒叫極樂世界,名字不一樣,是一個地方。要怎麼樣才能去?要修清淨心才能去,這是理論,心淨則土淨,要修清淨心。用什麼方法修清淨心?念阿彌陀佛的方法,這個方法殊勝,這個方法好。所以無論學哪一個宗派、哪一個法門,甚至於無論修學哪一個宗教,你依照你宗教的理論教誨去做,因為每個宗教經典都是教人斷惡修善,絕對沒有宗教教你去做壞事、做惡人,沒有,尤其是十善業道,每一個宗教都講。你去依照你自己宗教經典教學,好好認真努力學習,你希望到天堂的你決定到天堂,希望到天園決定到天園,希望到極樂世界決定到極樂世界,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就是世尊在《法華經》上所講三車的義趣,我們要懂。恆順眾生,你所希望的都能達到。所以經典,學了要有用處,學了要開智慧,學了頭腦就靈活,就不會死呆板,活活潑潑。這是「如來處世大開闡」,我們要曉得,這是妙冠髻菩薩他明瞭,他能夠契入這個境界。再看底下一首:

  【一切諸佛一法身。真如平等無分別。佛以此力常安住。普捷現王斯具演。】

  這是第八位,普捷示現迦樓羅王。這都是如來示現的,不是真正出生神道,不是的。他得的法門是「成就不可壞平等力解脫門」,讚頌跟長行合起來看,意思特別的清楚。前面兩句重要,『一切諸佛一法身』,這一句就是《般若經》上講的「諸法實相」;我們用現代的話來說,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是什麼?真相是一法身。一切諸佛,這裡面講有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這說一切諸佛,未來佛就是現在一切眾生。幾個人知道是一法身?知道是一法身的,這就是大徹大悟,這個人是什麼人?《華嚴經》上講他是法身菩薩,最低的位次是圓教初住,他真正明瞭了,真正體會得,入了這個境界,知道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情與無情是一法身。

  這一法身的相是什麼?底下這一句,『真如平等無分別』。「平等無分別」你果然落實了,你證得法身,如果沒有證得法身是決定做不到的。對人平等、對事平等、對物平等,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人已經證得法身,這個人就是法身菩薩,最低的果位也是圓教初住、別教初地。由此可知,還有絲毫分別執著,那就不是。雖然天天在讀《華嚴》、討論《華嚴》,聽說有這麼一樁事情,自己不能親證;自己親證,決定這個現象現前,平等無分別。「真如」是以真誠的心處事待人接物,這個真誠心如諸佛如來一樣,「真如」這兩個字在此地要這樣講法,真誠跟如來沒有兩樣。平等無分別跟如來也沒有兩樣,你入境界了。

  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天天在此地提醒大家的,自私自利,這個關口不能突破。突破這一關,我們就入佛境界;這一關不能突破,永遠不能入佛境界。可是大家一定要曉得,不能入佛境界,學了這些佛法,只是在阿賴耶識裡頭種一個善根,對於這一生生死輪迴它不能幫助;換句話說,我們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該怎麼輪迴還是怎麼輪迴,幫不上忙,只能在阿賴耶識裡頭種一個善根。如果我們想在這一生當中要有成就,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契入。從什麼地方契入?要有真誠心待人接物。不要怕別人欺騙我們,決定不害怕,別人欺騙我們是他的事情,我以真誠待人。別人欺騙我們不是我們不知道,我們要不知道那就變成白痴了;我們知道、清楚,絕對不把它放在心上,這是智慧、這是高明,這是修行、這是涵養。

  真正修行人,外面境界無論加給你什麼樣的侮辱、傷害,全是假的,他傷害我的名譽,名譽是假的;他傷害我的身體,身體四大皆空,也是假的。換句話說,八識五十一心所、十一個色法都不是真的,如夢幻泡影,你想想看,他能傷害什麼?什麼都傷害不到!你真正通達明瞭的時候,沒有東西能傷害。如果你把這個事情放在心裡,你就受了傷害;你知道全是假的,你就不受傷害。不受傷害就成就功德,積功累德從哪裡成就?就從這些地方成就。傷害的力量愈大,成就你的功德也愈大,感激都來不及,怎麼會怨恨別人?所以對我們傷害的人,覺悟的人是感恩,決定沒有報復。每遇一次傷害,自己境界一定提升一層,你說他怎麼不感謝?

  菩提道上要經歷種種考驗,好像我們念書要經過考試,順境是考試,逆境也是考試。順境裡面不起貪心,順境一貪著就壞了,就墮落了;逆境裡頭不起瞋恚心,永遠保持一個平常心。平常心是道,這個道是什麼?平常心是真心。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生歡喜、生憂悲苦惱、生怨恨,都不正常。儒家教人,喜怒哀樂愛惡欲叫七情,七情五欲都不正常。所以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要學諸佛菩薩的正常,不能夠隨順世間的不正常,這個重要!能明白這些道理,也懂得方法怎樣去學習,這個人才叫做善學,你很會學習,你在這一生當中決定成菩薩道;淨宗法門不僅是作菩薩,一生成佛。

  我們這麼多年來,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我們總結一個綱領,就是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我們的心裡頭起念頭,決定落在這十個字上,這是學佛,決定沒有錯誤。念頭才一動,如果是虛偽的、是染污的,染污就是有自私自利、有貪瞋痴慢,這是染污;不平等,有高下,迷而不覺,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沒有慈悲心,我們違背了性德。諸位必須要知道,這十個字就是真心、本心、本性,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這是性德自然的流露。境界都是遍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知道虛空法界是一法身,一法身是自己,真正的自己。佛法裡面所講的「常樂我淨」,那個「我」是真我。真我是什麼?真我是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這個身叫法身,法身是真我。真正覺悟的人肯定、契入,所以教化一切眾生是無條件的,利益一切眾生也是無條件的,自己對自己還有什麼條件?所以稱之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同體就是一法身。

  『佛以此力常安住』,此地這個佛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圓教初住菩薩就是佛,分證即佛;也就是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註解裡面說得非常清楚,他註《金剛經》上講的「諸佛」,就是指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天台家講的分證即佛。為什麼稱他作諸佛?因為他真正明瞭、真正體會得一法身。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法身,所以他起心動念決定是平等的,就是我們剛才講的,決定與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相應,圓教初住以上完全相應。在他應化之中,這是經論上講得很多,應以什麼身度眾生,他就現什麼身相。無論現什麼身相,你仔細觀察他的行為、他的造作,決定是與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相應,這是行,前面十個字是用心,決定相應。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就是這麼一個道理,這個力量在推動,這個力量是永恆的。

  世間人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每天都很精進、都很勤奮、都很努力去做工,什麼力量在推動他?有利可以賺。如果沒有利益可賺,他就不做了,他怎麼會去做?所以推動世間力量,不是名、就是利,名利在推動他。諸佛菩薩是真正覺悟的人,名利放下了,名利決定不動心了,什麼力量在推動他?一法身在推動他,他知道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法身,我們今天講的生命共同體,大家比較好懂,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個生命共同體。這個說法沒有一法身親切,實在講還是隔了一層;雖隔了一層,與一法身已經靠近了、貼近了,我們從這裡頭去體會。

  如果大家要問,我們怎麼樣修學?怎麼樣證得?我們今天總結這二十個字很好,你要把這二十個字好好的去體會,能夠把它落實到自己心行裡面,那你就是修一乘佛法,比大乘還要提升一級。佛說法說到最後,「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這是一乘法修學的方法。要記住,無論是在順境還是在逆境,這是說我們處物質環境;無論是跟善人相處,或者跟惡人相處,這是我們人事環境,順逆境緣都不相干,唯一真誠。真誠裡面決定具足圓滿的心行,也就是這二十個字。每一個字裡面都具足其他的十九個字,有一條不具足就不真誠,一定是圓滿具足。說慈悲,慈悲必然圓滿具足,少一條,慈悲不圓滿。同樣一個道理,說念佛,念佛也要具足真誠、清淨、平等、正覺,也要具足看破、放下、自在、隨緣,有一條不具足,你就不是真念佛,真念佛是圓滿具足。這才是修一乘法的菩薩,你這一生當中哪有不成就的道理?果然能夠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跟諸位說,是往生實報莊嚴土,不是同居,也不是方便有餘土,決定生實報莊嚴土。

  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佛經註疏》裡頭講,三輩九品「總在遇緣不同」,這個話說得好!跟古大德的講法完全不一樣,古大德說,上輩上品是菩薩念佛往生的,中輩中品的是阿羅漢、辟支佛念佛往生的,凡夫只能下輩下品,古德是這個講法。善導大師,我們曉得是阿彌陀佛化身再來,他說的話就是阿彌陀佛親自所說的,不是像從前祖師大德所講的。三輩九品是遇緣不同,我們遇到的緣殊勝,就能夠上上品往生;你遇緣遇不到,這些道理你沒有懂得,方法不曉得,確確實實念佛往生品位就很低,所以這個緣很稀有、很難得!

  可是要真正透徹的理解,要能契入;契入,你的心變了,決定不會再把這個身看作自己,不會偏愛這個身,你知道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你愛護一切眾生跟愛護自己的身一樣,決定沒有差別,這是你才契入。你要不從這裡下手,不從這個地方落實,學是學過了,聽好像也懂得了,跟自己還是兩把事情,縱然這一生念佛很幸運往生了,品位不高,這是一定的道理,從這些地方諸位應當能體會。世間聖賢的教誨,一般宗教聖人的教誨,實實在在講,沒有釋迦牟尼佛講得這麼清楚、這麼透徹,這是真的。你們現在每個星期天聽各個宗教來講道,就明白了,佛經上講的確實講得清楚、講得明白。

  世出世間聖賢的典籍我們都可以看、都可以參考,為什麼?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只是佛菩薩在各個地區化現的身不一樣,所說的法不相同,那是什麼原因?眾生的根性不一樣,這正是顯示出隨類化身,應機說法。身相不相同,說的法不一樣,可是義趣是一樣的,他所指的決定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這就是我們常講的,這個方向目標都是教導一切眾生斷惡修善、轉迷為悟、轉凡為聖,這是決定相同。如果他的目標不是這三句,那就是邪法,就不是正法。正法、邪法就從這個地方去辨別,所以邪跟正,我們一看、一接觸就明瞭。無論是古今中外,所有聖人的教誨、宗教的教誨,我們一看,宗教,什麼叫正教?什麼叫邪教?標準在此地,符合這個標準的是正教,違背這個標準的是邪教。正教一定是教人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邪為正、轉凡為聖,決定是跟這個相應。諸佛菩薩以這個力量常安住在世間,教化一切眾生。普捷現王菩薩他懂得,『具』是具足,就是他完全明白;不但完全明白,他還表演給大家看,做出來給大家看,真正契入。他做的是什麼?「真如平等無分別」。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