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講述菁華 (第三六三集) 2000/10/2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45-0363
請掀開經本,「阿修羅王」長行第九句看起:
【現勝德阿修羅王。得普令見佛承事供養修諸善根解脫門。】
清涼大師註解裡面只有八個字,「供事修善,有勝德故」。這一位阿修羅王自然也是諸佛菩薩示現的,他得的法門實在上就是教導我們的。『普令見佛』,這個「普」字非常重要,普是普遍,如果心不清淨、不平等,這個字決定做不到;一定是真誠、清淨、平等,才能夠做到「普」這個字。普令一切眾生見佛,佛在哪裡?怎樣見法?這個佛是不是指佛像?是不是指華嚴會上毘盧遮那如來?這個講法也能講得通,但是著相了。「毘盧遮那」的意思是遍一切處;換句話說,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毘盧遮那是法身佛,什麼是法身?《華嚴經》上所說的,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識是能現能變,虛空法界是所現所變,能所是一不是二,這叫做法界,這叫法身,法界就是法身。由此可知,毘盧遮那這個含義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不是說一家人,一家人還隔了一道、隔了一層,一體。
今天這個世界巴哈伊教,我不知道他們講演介紹有沒有把他們的教義說清楚、說明白。巴哈伊教的中心思想很難得,很值得讚歎,它的思想是整個地球是一個國,地球上的居民都是這個國的國民,就是世界統一,大家再不要打仗,不要國與國的爭、族與族的爭、宗教與宗教的爭,希望所有一切的爭執大家都放下,我們是一個國家,我們都是同胞,這個思想不錯。所以這個教歷史不太久,在全世界發展很快,許許多多真是高等知識分子,許多大企業家都信奉巴哈伊,巴哈伊是祈求的世界和平,它一個國。佛法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是一個自己,說一個家距離就遠了,說一個國距離更遠了,真的講到真實究竟之處,我們不能不佩服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完全講的是心性。由此可知,「普令見佛」,見佛就是明心見性,將宇宙人生的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是一不是二,一體,這個關係多麼親密。說一家人,一家人還不是一體,佛家講是一體,一定要懂得這個事實真相。
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看一切眾生都是菩薩,凡夫看佛菩薩也是凡夫,到底有沒有佛、有沒有菩薩、有沒有凡夫?沒有!佛、菩薩、凡夫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面產生的;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大乘經上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那是諸法實相現前了。所以佛有沒有法?佛說他沒有法,你要說佛有法,謗佛。我們從這些裡面,言語文字細細去思惟,思惟你可以得到一個大概、一個彷彿,也算不錯了,沒進門,在門口。怎麼才能進去?思惟斷掉就進去了,這才真的融成一體,這才進去。有妄想分別執著,就是還有我、還有你、還有他,沒有入門。
於是我們才真正體會到佛與法身菩薩,他們的心、他們的念頭、他們的身,確確實實跟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融成一體,這裡頭決定沒有彼此的念頭生起來。確確實實做到永遠不會起心動念,永遠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個人就見佛了。所以此地見佛不是見哪一尊佛,就是宗門講的見性,明心見性。然後這講到『承事供養,修諸善根』,這八個字是講的事。明心之後,你還幹什麼?見到佛就是見到性了,見到佛就是自己身心跟宇宙、跟眾生已經融合成一體了,到這個境界裡頭你還做什麼?佛家常講,回過頭來,倒駕慈航,普度眾生,幹這個。用現在的話來說,回過頭來為一切眾生服務,無條件的為大眾服務。我們現在說為大眾,不是這個說法你不好懂,這個說法就隨俗了,你才能夠懂得。無條件的、無我無私的為一切眾生服務,「承事」是服務。
一切眾生,我們一般講包括十法界。這是見佛之後要做的事情,本分裡面的事情,不是分外的,本分的,應當要做的。十法界眾生都需要幫助,十法界裡面的佛,天台大師所講的藏教佛、通教佛,他還需要人幫助,幫助他什麼?幫助他見性,也就是幫助他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還需要人幫助。往下就更不必說了,愈往下愈需要人幫助的地方多。六道裡面的眾生,迫切需要的是怎麼樣能夠脫離六道輪迴,這是迫切需要的。還沒有念頭想到超越輪迴,那是他無知,他對於現實的環境一片茫然。他如果真的知道六道輪迴,他怎麼不想出離?由此可知,對六道眾生我們要協助他,首先讓他認清楚我們現前生活環境,這個事實真相是什麼。六道輪迴這個說法非常古老,最初婆羅門教說的,就是印度教,六道輪迴不是佛教說的。他們怎麼知道有六道輪迴?印度教修行人都修禪定,這是佛法裡面講世間的四禪八定,他在定中,不是猜測,是親眼見到六道輪迴的狀況,他清楚、他明瞭,六道輪迴怎麼來的他不知道。所以他知道六道輪迴當然之事,不知道所以然之理,世尊出現於世,給他做了一個補充說明,在佛法裡面說明六道輪迴的來源,以及怎樣解決這個問題,這在佛法有。他們知道有六道,不知道六道怎麼形成,也不知道怎樣才能脫離六道。
由此可知,哪一個不需要幫助?誰能夠幫助?法身如來才能幫助。諸位要記住,法身如來,圓教初住就是法身如來。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面講到《金剛經》說的「諸佛」,江味農的解釋,「諸佛」是從圓教初住到究竟果位,這四十二個階級叫諸佛。前面四十一個位次,天台大師講分證即佛,最後一個位次是究竟即佛。分證,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十法界裡面的佛是相似即佛,不是真的。所以講諸佛如來、法身大士,圓初住就包括在其中。別教初地菩薩以上,圓教初住菩薩以上,這是諸佛如來,有能力幫助十法界一切眾生,幫助他證果,幫助他開悟,幫助他生善道。
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我們常常講,他教人什麼?他教人三樁事情。對我們初學凡夫來講,教導我們斷惡修善,你就離苦得樂了。苦是什麼?三惡道苦,你離三惡道,你享人天福報。這是對於小根器的人,他沒有智慧,他不知道出離六道。對小根器的人說小法,這是後來人講「五乘佛法」裡「人乘佛法」,希望你生生世世能保住人身,不要墮三惡道。人身的佛法、人乘的,經上講「善男子、善女人」,最低限度的、人乘的,淨業三福裡頭說了,頭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教人轉惡為善,你能得人身。這是教小根器的人,我們承事他、供養他,「修諸善根」。用這個供養是真供養,財物供養是假的,為什麼?不能了生死,不能轉惡為善,不能開悟。所以法身菩薩們,他們供養是以佛法供養,這是真實的供養。用佛法供養,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辦教育。所以一定要肯定佛法是佛陀教育,布施佛法,諸佛如來、菩薩、羅漢、歷代祖師大德,他們畢生都是在布施佛法,教導眾生。
根性利的,那就不只求人天果報,他知道人天果報不究竟,雖然享福,福享完了還是有麻煩。無量劫來,阿賴耶識裡頭不曉得含藏多少惡業種子,這些惡業種子只要存在,佛在經上說「假使百千劫」,遇到緣,果報還是現前,所以它不究竟。於是根性利的人就求究竟的果報,希望能夠超越六道輪迴,這在佛法講中根的人,佛滿足他的願望,教他出離六道輪迴的方法。淨業三福裡第二條,這都是諸佛如來教化眾生的原理原則,我們用現代話來說最高的指導原則。如何能夠出離三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我們看看後頭兩句,在世尊一代法運裡面,諸位都能夠記得,「正法時期,戒律成就」,是不是?正法時期真能成就。像法、末法只能種個善根,出不了三界六道。這一條裡頭最重要的是「受持三皈」,真正能受持三皈,他就有能力出離六道輪迴。我們今天雖然受了三皈依,假的不是真的,確實沒有皈、也沒有依。
昨天還有個居士來跟我談到,說我講三皈依跟大家不一樣,到底是那些人講錯了,還是我講錯了?他來問我。我說大家都沒有錯,他也沒有錯,我也沒有錯,我們都是有根據講的,不是自己捏造的。我跟大家講三皈是根據《六祖壇經》講的,《六祖壇經》不講佛法僧三寶,講覺正淨三寶,我們很容易理解,不至於產生誤會。一般人講「皈依佛」,六祖大師講「皈依覺」,使我們很容易體會到,從哪裡皈?從迷惑顛倒皈。皈是回頭、回歸,從迷惑顛倒回歸,依自性覺,這叫皈依佛。法是正知正見,《法華經》裡面講的佛知佛見,入佛知見這是皈依法。於是我們明瞭,從我們錯誤的知見回歸、依靠佛知佛見,這才真正皈依法。僧是清淨不染,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顯示的意思,從我們精神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見解的污染,種種污染回過頭來,依自性清淨心,我們講真誠、清淨、平等,這叫做皈依僧。不是皈依某一個人,連釋迦牟尼佛都沒有叫我們皈依他,你們細細想想。這樣的皈依三寶,就能夠出離六道輪迴。這是在觀念上,念頭轉變過來了。
行為上、日常生活上,佛教給我們這兩句,「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兩句的意思也是廣義的,這個具足眾戒不是狹義的戒律,是世尊四十九年一切的誨誡,教誨、教誡,是這個意思。「不犯威儀」,世間法,教我們遵守世間一些風俗習慣禮節,跟大眾相處。昨天印度教教導我們,跟印度人往來不可以左手拿東西送人,一定要右手,左手很不禮貌的,這都屬於威儀。你要送紅包,一定要有個零頭,不能送一個整數,整數他們風俗習慣裡不許可的,整數後頭是零,空了。你送人家一千塊錢,一千塊後頭都是零,空了,要送一千零一塊。每一個地區有它的風俗習慣,我們要懂,我們要遵守,不犯威儀。意思很廣,不是那麼很窄小,很窄小怎麼能度無量無邊眾生?什麼地方他們族群的風俗習慣都要懂,入境要隨俗,一定要隨順他們,遵守他們國家的法律,遵守他們地方上的法令規章,遵守他們的道德風俗習慣,跟他打成一片,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才出得了三界。我們用這個去供養,用這些去勸他們「修諸善根」。所以你要度眾生,頭一個條件,一定要讓那些眾生歡喜你,喜歡跟你親近,你才能幫得上忙,你說話他才會聽。
佛經字字句句的意思都是深廣無盡。古人的解釋有沒有錯?沒有錯!古人解釋是在他那個時代,用他那種解釋大家都懂、都得利益。所以佛經的講解,這是我幾十年當中常常說,一定要懂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知道佛沒有定法。所以我們必須要多看古人的註解;多看古人的註解,我們在裡頭吸取經驗,會開智慧。同樣一部經,漢朝人註解,我們一看他的註解,對當時人說的,是這個說法,漢朝時候人決定得利益;唐朝時候註解,你一看跟漢朝時候不同,你就曉得漢朝時候那個註解到唐朝時候不適用了。就跟我們現在國家憲法一樣,憲法每隔一段時期會修訂一下,過了十年、八年社會上起了變化,應用困難,必須要加以修訂。由此可知,歷代講經說法的法師,那就是修訂前面的,根據前面而修訂前面的,適合於現在,活的!
《楞嚴》、《金剛般若》的註解最多,《金剛般若》大概有五百多種註解,《楞嚴經》的註解,我知道的大概就有一百五十種,非常豐富!同一個時代有幾個法師註解,因為地區不一樣。在我們中國幅員很大,每一個省分風俗習慣不相同,這個法師住在這個地方是這個講法,那個法師在那裡是那個講法,都能夠利益一方眾生,這是智慧,不是同一個講法,同一個講法只能利益這個地方,不能利益那個地方。所以它是活的,從古註裡頭推陳出新,看看每一個朝代那些法師的註解,我們就曉得每一個朝代眾生的需要。對於眾生真的有幫助,也就是這一分供養他真的有受用,他接受過去對他真有利益,他吃了真的能消化,真的能得到養分。如果不懂這個道理,生硬把古人的註解搬到現在來講,你講得沒錯,但是那是唐朝、宋朝時候人用的,現在人你教給他,他吃了不消化,他得不到養分,這在佛法裡講,契理不契機。這是佛法弘法的一個難處,做法師講經不能不懂,不懂你就行不通,你講經說法不會受人歡迎。尤其是現代人,現代人非常勢利,對我沒有好處,他決定拒絕。我聽了,聽了對我沒什麼感觸,他第二天就不來了。一定要講得他立刻就能得受用、就能得到好處,他就歡喜。所以你明白這個道理了,古人定的方法好,適合那個時代的;現在我們為什麼要改?適合我們現前這個時代。
你就是做早晚功課,古人定的早課「楞嚴咒」、「十小咒」這些儀規,那個時候人得利益。為什麼?那個時候人對於佛法都有修養,無論在解門、在行門,都有相當程度的修養,心地清淨,社會安定,人心淳厚,管用!它那個確實能攝心。現在我們拿這個本子來念的時候,念得煩躁,念這個咒不懂意思。現在人心跟從前人不一樣,從前人不懂,叫你念,乖乖的去念,還很老實,現在人不老實。他要問,我念這個幹什麼?有什麼用處?這什麼意思?愈念疑問愈多,怎麼能收到效果?所以現在人不能用含蓄,詳詳細細給他講,還怕他聽錯了意思,你跟他含蓄的時候就行不通了。從前講經、註經點到為止,大家一看都明白了,你看看清涼註這個《華嚴經》,文字不多,點到為止,那個時候人很有受用,他幾句話意思都明白了。現在人不行,我們要把他一句話講成一百句話,聽眾還未必能聽懂,你說難不難!我們要不懂這個道理,這個教怎麼學法?
必須認識現代人的根性,尤其認識現代社會的危機。我看在所有宗教裡面,體現、認識時代危機的,巴哈伊教算第一。他們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在全世界有這樣規模的發展,有道理,契機,人一接受,真的衷心的歡迎。我要是沒有接觸到佛教,我聽他的也會跟他走,他講到整個世界和平,全人類的團結、互助合作,我當然會跟他去。可是遇到佛教,佛教不是一個地球,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星球、一切眾生團結合作,比它更大,它在裡頭,這個更大。所以他們要邀請我去講演,我要把《華嚴》這個思想介紹給他,把他的心量拓開。一個地球太小了,為什麼?全世界團結一起,以後又有一個麻煩,星際戰爭,還是不安全。如果我們要是拓展到整個星際都能夠和平合作,星際戰爭也沒有了,這才得到真正的安穩。
到高等智慧的人,佛家講上根的人,上根人是大乘。三福最後一條「發菩提心」,菩提心是真正覺悟了。一發心,菩提心一發,什麼果位?圓教初住,初住菩薩叫發心住。由此可知,明心見性才發心,真心透出來了,真心起作用了,不是妄心。十法界裡面,佛菩薩還是用的阿賴耶識,不是用真心,不過就是四聖法界裡面這些聖者,他們用八識五十一心所用得正,六道凡夫用得邪,都沒有轉識成智。到圓教初住,轉八識成四智,所以叫四智菩提,發的是這個心,這個心一發,就是宗門講的明心見性,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發心的形象,《金剛經》上所說的,《大乘起信論》所說的,如果這個人發了菩提心,他的心行跟《大乘起信論》不相應,他沒有發;菩提心一發,決定是跟《大乘起信論》完全相應,《起信論》裡面所描繪的就是發菩提心具體的樣子。如果對於這部論不熟悉,你看《金剛經》,真正發菩提心,這個人他的心行跟《金剛經》上字字句句決定相應。
下面三句是大乘菩薩的行為,也就是發了菩提心,這是明心見性,做了菩薩,法身菩薩,做了菩薩幹什麼?底下三句就是他需要幹的。「深信因果」,這個時候他自己信了,自己信了要幫助別人信;十法界的眾生不相信,你要教化他。「讀誦大乘」,十法界的眾生不知道大乘法,菩薩以善巧方便教化他們,讓他們認識大乘、理解大乘、修學大乘。菩薩決定是以身作則,不但要講解,還要做出榜樣來給他看。後面「勸進行者」,如是的「承事供養,修諸善根」,從這個地方得到解脫,這是我們要學的。
佛在經上常說,根熟的眾生一定要先度他。什麼叫根熟的眾生?在我們現在末法時期,對於淨土法門深信不疑,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的,這是根熟眾生。這一類眾生不是普通人物,佛在經上講得很多,大家天天念《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就講得很詳細。這些人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無量劫來種的善根,在這個時候成熟了,末法時期成熟了,聽到阿彌陀佛,聽到淨土法門,深信不疑,這一生信願持名,決定得生淨土,這根熟眾生。這個福報比什麼都大,不但這一生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不但超越十法界,超越一真法界的三賢位菩薩,你看看經上給我們說,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彌陀本願裡頭如是說,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亦如是說,可見這個話是真的。阿惟越致菩薩,經論裡頭註解的七地以上,這個七地不是別教,是圓教。由此可知,超越了十住、十行、十迴向,還超越一地到六地。今天很多人不相信,聽到這個懷疑,那是什麼?他善根福德不足,聽到了不能接受,還有懷疑,還不肯認真努力去修,善根福德不夠,這是真的。所以過去也有很多人問我,我就教他,你仔細看看這些念佛人,哪一個像作佛的樣子。你看那個人像作佛的樣子,他善根成熟,他這一生決定往生,他的心行跟普通人決定不一樣。
佛的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佛的行,看破、放下、自在、隨緣、老實念佛。我們學什麼?就學這個。別人怎麼說法是他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我有信心,我有把握,我肯定生淨土。我們心行永遠是清淨的、永遠是平等的、永遠是真誠的,幫助一切眾生永遠不附帶任何條件。現在我們在《十善業道經》裡面學到,基礎是十善。我們對待任何一個眾生,佛在經上講的,順境、逆境是說我們的生活環境,善緣、惡緣是講人事環境,對我好的人善緣,對我不好的人惡緣,那是他們的事情,我要用什麼樣的心境來對他們?一律平等,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起心動念決定與十善業道相應,達到高層次的時候決定與普賢十願相應,修普賢行。《十善業道經》還沒有講到最高境界,它只講到六度、四攝法、四無量心、三十七道品、止觀、方便,只舉了這些例子,十大願王沒有提。但是世尊這樣一舉例,我們自己心裡就明白了,舉一反三,怎樣將十善業道落實在普賢十願,將十善業道落實在「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除業障」到「普皆迴向」,我們就會了。基本法跟究竟圓滿法相結合,我們學佛是這個學法。如果把基本法捨棄掉,說個老實話,所有一切法門全部落空,這個很可怕!許許多多人修行為什麼不成就?基本法沒修,疏忽掉了。
印光大師,這是佛再來的,他是法身如來。他認識這個時代眾生的根機,他怎麼教我們?他教我們《了凡四訓》;印祖一生教人,頭一門功課《了凡四訓》。用《感應篇》、用《安士全書》,諸位想想他用意在哪裡?都是教導我們的基本法。換句話說,這三種書都是淨業三福頭一條的詳細說明。古時候,《十善業道經》一點到,大家就知道了,就回頭、就明白了,現在人不行,要細說。細說無過於這三部經,這三種東西幫助我們轉惡為善,幫助我們轉迷為悟,最後很難得,幫助我們轉凡為聖。因為《安士全書》裡頭有四種東西,第一種「文昌帝君陰騭文」,本文只有《感應篇》的一半,在文字上說,《感應篇》有一千三百多字,「陰騭文」只有七百多字,內容大致相同,都是講善惡因果報應,這是幫助我們轉惡為善;第二本「萬善先資」,就是解釋淨業三福頭一條第三句「慈心不殺」,「萬善先資」是戒殺,特別講這一句;第三種「欲海回狂」,戒淫。所有一切的罪惡,這兩種最大,所以特別有兩部書專門來講這兩樁事情;換句話說,「萬善先資」就是十善業道裡頭的不殺生,「欲海回狂」就是十善業道裡頭的不邪淫,特別強調這兩條。最後一種,勸我們念佛求生淨土,這叫大圓滿,「西歸直指」,勸我們念佛求生淨土。你看印祖這種教學,對於現代人的根性,實在講是最契機的。老人家一生極力提倡,給我們很大的啟示。
千萬不要以為這些都不是佛經,我們要這樣講法,是我們自己過分的妄想分別執著。要懂得佛在經上說的,真的叫自由民主開放;現在人提倡的,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就提倡了。佛教是自由民主開放的,佛經不一定佛說的叫佛經,其他人說的都不叫佛經嗎?佛講佛經有五種人說,不是佛一個人,五種人。五種人所說,只要與佛法的法印相應。什麼叫法印?印是個比喻,就是跟佛所講的原理原則相應。古時候講「印」,大家很容易懂,你看政府行政長官,像一個縣的縣市長,他有很多公告、文件,規定一些什麼事情,那些文告不是他自己寫的,都是他底下人替他寫的,寫了他只要看不錯、同意,上面蓋上他的印就算是他的。別人看什麼?看這個印,叫印信,那就是他發布的。由此可知,佛經不一定是佛講的,什麼人講都可以,只要佛的印印上去,這就是佛經。佛的印是什麼?佛的印很多,有好幾顆印,不要執著一個,有好多顆印。通常在我們裡面,對內的,對內的一般講大乘是實相,小乘是三法印,無常、無我、涅槃,這是對內的;對外面佛的法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我們仔細去看,《感應篇》、「陰騭文」、「萬善先資」、「欲海回狂」、「西歸直指」、《文昌帝君陰騭文》,連《了凡四訓》,都在這個印印定之下,你看它的內容是不是都是講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樣說的話,這些書全是佛經。我們要懂這個意思,這叫做民主自由開放。
你明瞭這個意思,現在夏蓮居會集的這個本子,你仔細去看,你能說它是錯誤嗎?偽經嗎?至少他這個本子裡頭也被這個印印定,「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至少不違背這個原則。你再仔細對一對,字字句句它有根據,都是五種原譯本的原文。為什麼會集?便利於初學,否則的話我們一定要讀五種本子。這樣一來,我們念這一種本子,五種本子全都念了,方便在此地,他給我們一個方便。何況夏老師又懇切的告訴我們,希望他這個本子提出來之後,大家有機會發心去讀五種原譯本,他這個本子就是五種原譯本的導讀。他說得多麼謙虛,這是我們對他表示無限的崇敬,這是五種原譯本的導讀。讀過五種原譯本之後,像我這個例子,我就專門受持這個本子。五種原譯本我看過了,而且魏默深的本子、彭際清的節校本、王龍舒的本子,我們都看過了。我還把這九種本子用一個合訂本印在一起,便利大家統統去看,看完之後,哪一個對你契機,就是你喜歡哪個本子,你就可以受持這個本子,無分彼此。
不但佛教內部的所有一切經論不分彼此,我現在看其他所有宗教的經典都不分彼此,我都能夠講。現在有些宗教跟我接觸,希望我去講他們的經典。天主教跟我約定好了,請我去講《玫瑰經》,我去講經,你們去聽。巴哈伊跟我接頭,香港的巴哈伊,要請我去講經。決定沒有矛盾,決定沒有衝突,為什麼?我知道它的根,根是什麼?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根!你要真正把這個根找到了,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圓融了,中國古人所講的「圓人說法,無法不圓」。找到根就圓了,找到枝葉不圓,這個枝跟那個枝對立,有矛盾。再往下找,一定要徹法底源,這是宗門教下祖師大德都是這樣囑咐的,徹法底源。真正把底源找到了,世出世間法都通了,一家;我今天說的是更貼切,一體,哪有不通的?我去講基督教的《新舊約》就是《大方廣佛華嚴》,巴哈伊請我去講,也是《大方廣佛華嚴》,是一不是二。我們為什麼會看不出?就是因為你妄想分別執著沒斷,自私自利沒放下,起心動念還有個「我」,「我」實在是糟透了,頭一個障礙,這個障礙沒拔掉。「我」是頭一個障礙,你只要有我在,就是你有自私自利,還有一絲毫自私自利的念頭,你在佛門外,沒進門,這實話。
我在過去,諸位要是一直聽我講經,或者聽我早年講經,你會發現到現在我說法想法不一樣,境界不相同。早年我誤以為門口是哪個門口?初住菩薩是門口,入一真法界才叫入門;現在我懂得,門口不在那裡,那是裡面的門口,大門口是小乘須陀洹,大乘圓教是初信位的菩薩,這是門口、大門口。我們在大門口之外,大門沒進去,後面還有二門、三門才登堂入室,我們哪裡能夠看得到?我發現這個大門口是前幾年講《金剛經》,這一次《金剛經》講得很詳細,講了四個月,聽說他們做的VCD好像有兩百多片,總共講了聽說是二百四十八個小時,講得詳細。在這裡面體會到,原來須陀洹就斷了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才真正搞清楚、搞明白;過去總以為破四相是圓初住菩薩,不知道須陀洹也離了四相。所以經遍遍讀,遍遍有悟處;遍遍講,遍遍講得細、講得深、講得圓。讀個幾遍不行,講幾遍也不行,一定要多講、多讀,才能夠深入經藏。
《般若經》上佛教誡我們「深解義趣」,要深入經藏,深解義趣,智慧才開。但是要不把自私自利(妄想我們不談)、分別執著放下,你就不可能契入。一個名利心很重的人,貪瞋痴慢沒有放下的人,入不了大門。我們在這一生修學,希望能入門,最低限度這個大門要進去,入門之後,知見才比較正確。初入門的人佛還不許,佛只許阿羅漢是正覺;換句話說,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都還不能稱為正覺,阿羅漢才能稱為正覺。
在沒有取得正覺之前,唯一的辦法就是隨順佛陀的教誨,但是佛陀教誨要有智慧才能隨順,感情的隨順是錯誤的,要理智的隨順。怎麼個理智法?佛在四依法教給我們一個原則,隨順佛陀教誨的原則。第一個是「依法不依人」,第二個是「依義不依語」,這一句話幫助我們解除了許許多多的疑惑。最大的一個疑惑、根本的疑惑,現在很多人讀歷史知道,佛家所有一切經都不是釋迦牟尼佛自己寫的,而是釋迦牟尼佛當年說,釋迦牟尼佛圓寂之後,由弟子們從記憶當中寫的,這到底可靠不可靠?是釋迦牟尼佛說的,還是這些大弟子們所說的?這是對於佛經產生了一個懷疑,這是根本的疑處。其次疑惑愈來愈嚴重,從佛經翻成中文、翻成其他的文字,那翻得可靠不可靠?是不是翻譯人自己的意思?這個疑慮就太多了。所以佛這一句話把我們的疑慮破除了,「依義不依語」,只要意思對了,言語上多說少說,怎麼個說法沒有關係。翻譯我們也就可以相信,翻譯只要意思對了就行,不一定句句話要照原來意思翻。羅什大師翻譯就是依據這個,羅什大師是義譯,玄奘大師是直譯,從梵文一句一句的翻譯出來,鳩摩羅什大師是翻意思,沒有順著經文。義譯就更容易契機,所以我們中國人對羅什大師譯的經本非常歡喜,而對於玄奘大師譯的經本,到現在都沒有人看,看起來很彆扭。依義不依語。
第三個更好,「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什麼叫了義?對我真有利益,真有好處,我學了真管用,這就是了義。學了對我沒用處,我在生活上都用不上,這對我不了義。每一個人根性不相同,每一個人愛好不一樣,所以一切經典由你自己選擇,適合你的對你是了義,不適合的對你是不了義。你要說哪一個是了義,哪一個是不了義,這沒有一定的。一定要適合自己的根性,對自己才是了義,教我們如何選擇。最後一句非常重要,「依智不依識」,不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你決定有錯誤的選擇。佛教給我們要理性,不要用感情,依智不依識。這都是世尊無盡的慈悲,供養後學。所以我們要在這裡學習,怎麼樣幫助眾生,幫助大眾認識佛法、認識大乘、認識淨土,我們對這個世間一切大眾、一切眾生怎樣去供養、怎樣去承事、怎樣去修自己的善根福德。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