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菩提心不發,你出不了六道  (第四八八集)  檔名:29-519-0488

  菩提心不發,你是凡夫,你出不了六道,出不了十法界;菩提心一發,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所以大乘的基本條件,頭一個就是發菩提心。菩提心不發,不是大乘。可是咱們淨宗法門是大乘教,不發菩提心,念一輩子佛,不能往生,這個關係重要!怎麼知道?你看這個經上「三輩往生」、「往生正因」這兩品裡面所講的,無論是上輩、中輩、下輩,乃至你修學其他法門,慈舟法師科判定的為一心三輩。就是任何法門,你只用這個菩提心去修,將這個功德迴向求生淨土,統統得生。極樂世界法門廣大,沒有偏見,無論修學哪個法門,乃至修學其他宗教,你只要臨終把修學功德迴向求生淨土,全都能去,真了不起!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就要學。學用大慈悲心處事待人接物,這個心地常常要反省清淨不清淨?什麼叫不清淨?裡頭還有七情五欲就不清淨。平不平等?裡頭還有高下就不平等。不清淨、不平等,你就帶著迷,你就不覺。由此可知,古德講的「經書不可不讀」,特別是佛的經書。為什麼?只有常常讀經,常常聽講,大家在一起分享,互相勉勵,把我們的菩提心找出來,這個東西重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三輩往生必須的條件。你看下輩、中輩、上輩統統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所以菩提心不發不行。

  我們有時候看到,很多一些老太婆、老阿公,念佛真往生了,走的時候,瑞相稀有,預知時至,站著走,坐著走的。他不知道什麼叫菩提心,你問他不知道,他只會念阿彌陀佛,他不知道什麼叫菩提心。細心觀察他的起心動念、待人接物,他真有菩提心。他對待人真的是平等,真的是慈悲,你細心去觀察,你就發現了。你問他什麼是菩提心,他不懂,他不知道什麼叫菩提心,他真是用真心、誠懇心待人,所以他能往生。你細心觀察往生的人,他有沒有傲慢?他有沒有自以為是?有這種心的人,不能往生,念佛念得再好,都去不了。這是我們不能不曉得的。我們要把這些毛病習氣統統放下,這是業障。要常常反省,細心去觀察,我待人接物有沒有這些毛病?毛病有,自己發現不了,人家也不會告訴你。為什麼?告訴你,你不接受,就跟你結冤仇了,何必告訴你。老師對學生都不告訴。

  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十年,我看到了,老師對學生,有的學生,老師對他很凶,有打有罵;有些學生,老師對他很客氣,犯什麼過錯,提都不提。我們看了奇怪,時間久了,懷疑!這個懷疑被老師看出來了,沒有人的時候,他就找我,跟我講:你看到是不是有懷疑?是有。他跟你講,什麼人應該講,什麼人不應該講?能接受的應該講,講到什麼程度?要知道他能接受到什麼程度。這叫觀機,這是學問,這是功夫。真肯學的,真聽話的,對老師真恭敬的,真教。沒有到這個純度,你給他講,陽奉陰違,老師就警覺到了,對他要有分寸。犯些過失,不講,為什麼?不跟人結冤仇。他如果有產生怨恨,那個怨恨將來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何必跟他結怨?讓他生歡喜心,慢慢跟著學習。時間長了,也許他會覺悟。所以度化眾生契機契理,機是根機,一定要知道。佛度有緣人,那個真的好學生,對老師真的有恭敬,打都打不走,怎麼會走?那個老師就一定要認真教他。說幾句,很不高興,老師不會理他,再不說他了。所以我們看到老師跟這些學生不同的待遇,這才明瞭應該要學習。

  

  節錄自:02-039-0076淨土大經解演義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第四八八集)  檔名:29-519-04882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第四八八集)  檔名:29-519-048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