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活到老,學到老  (第四九四集)  檔名:29-519-0494

  凡聖同居土往生的人,我們知道,他煩惱並沒有斷。方便土,見思煩惱斷了,所以他的功夫至少要修到小乘須陀洹,大乘初信位菩薩,他們往生是生方便有餘土,方便有餘土也是有三輩九品。那我們就能夠明瞭,小乘四果四向,四向,初果向不談,那個還是在同居土裡頭,初果以上到阿羅漢,七個階級,分配在九品裡面,我們大概就知道這個往生的階級。再往上提升,連分別也斷了,分別是塵沙無明,執著是見思無明,無明就是煩惱,還得要破一品無始無明,不起心、不動念,這才能夠生實報莊嚴土。但是極樂世界無比的殊勝,阿彌陀佛大願威神加持這些帶業往生的人,雖然品位不高,但是智慧、道力、德能、福報,佛常講的「智慧德相」,都等同阿惟越致菩薩,這一點不可思議!為什麼?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能加得上,他方世界的諸佛如來為什麼不能夠加持這些帶業眾生?我們學佛的人都懂得,佛佛道同,為什麼阿彌陀佛特殊?佛佛道同沒錯,智慧也同,德能相同,相好相同,他有不同,什麼不同?因地發願不同。阿彌陀佛在因地發的確實是特殊的弘願,證得究竟果位的時候,他所發的願統統都兌現,沒有一願是虛願,所以成就無比殊勝的莊嚴。

  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沒有中斷教學,往生到極樂世界的菩薩沒有中斷學習,天天在學習。我們中國古諺語有一句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極樂世界的佛菩薩,這是《往生論》上講的三種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佛的教學沒有中斷,沒有止境;菩薩的學習沒有中斷,也沒有止境;國土殊勝的莊嚴,果報不可思議!這東西能學得完嗎?稱性,性德是圓滿的,證得時候就圓滿。阿惟越致菩薩,從一般來說就證得圓滿,他把起心動念放下,真的入平等性的境界,平等就是佛,起心動念尚且沒有,當然沒有分別執著,在這個境界裡。每天上課不間斷,這個道理我們能體會嗎?宗門大德說「會麼」,如果體會到了,我們試想,拿我們的人事,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我們這個世界,年老了,你年輕的時候廣學多聞,年老了,你還有很好的體力,有很好的環境,你如何消遣你的時光?用什麼方式?我們在這個世間看到釋迦牟尼佛,雖然進入老年,中國人講「人生七十古來稀」,七十是中國古代退休的年齡,退休之後到哪裡?講學。古時候有家學,多半是利用祠堂裡面開辦學校,就是私塾,老人到學堂裡面來講學是他最快樂的事情。

  這讓我們能夠慢慢理解一點,阿彌陀佛講學不中斷,因為新的學生每天不知道多少來報到。這新的學生,雖然是阿惟越致菩薩,彌陀威神加持的,他還是要學,為什麼?他的煩惱習氣真沒斷,只是他的智慧神通道力跟佛好像很接近,那是佛加持的。什麼時候自己真正到這個功夫,不需要佛加持了,那是你真正證得法身。真正證得法身,也就是說你真正把妄想分別執著斷盡了,不是靠佛加持的,是你自己真正斷盡,這需要一段時間。而已經斷盡的,像文殊、普賢、觀音、勢至這些大菩薩,在西方世界肯定是協助阿彌陀佛,幫助凡聖同居土跟方便有餘土,因為這兩土的菩薩沒有見性。有好的老師,佛是老師,這些法身菩薩、等覺菩薩來擔任助教,幫助阿彌陀佛、幫助這些新往生的菩薩們,你看這個功德多殊勝,這個氣象多莊嚴!十方世界找不到的。我們想學佛,想在佛法當中證得圓滿的成就,這個機會不能錯過,錯過這個機會太可惜了。阿彌陀佛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中國人所講的,「學不厭,教不倦」,我們在這裡看到了。

  我們自己想想我們的學習,一樣東西學個幾遍不想再學了,以為就學得不錯了,其實差太遠了。為什麼?我們今天在道理上明白,任何一樁事,任何一本書,不一定是佛經,我們一般人學個幾遍,我學會了。在大乘法裡說,沒有,為什麼?學會了就明心見性,到明心見性才算學會,一經通一切經通,無論是什麼教科書都能見性,要不然怎麼可以說諸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個諸法並沒有解釋是佛法,沒有解釋是佛法,這個諸法就是一切法。為什麼能見性?它從自性現出來的,它怎麼能不回歸自性?回歸自性就見性。所以法不可思議,佛不可思議,法不可思議。學習佛法的就稱之為僧,僧不一定是出家人,這個僧只要你認真學習六和敬就稱之為僧。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叫僧團,六和敬的僧團也不可思議,轉凡成聖,這還得了!

  明白這個道理,什麼不通呢?門門都通無上道,無上道就是明心見性,門門都通,沒有世出世法。世出世法對誰說的?對六道凡夫說的。為什麼他有世出世法?他的妄念裡頭造成的,如果他覺悟了,世出世法就沒有了。不但世出世法沒有,空間,十方沒有了;時間,三世沒有了,這才真正叫一真法界,你說哪一法不平等?法法平等。所以我們講清淨平等覺,平等是法寶,清淨是僧寶,覺是佛寶,這個名題裡有三寶;有三學,三學是戒定慧,清淨是戒學,平等是定學,覺是慧學,戒定慧三學。這個名題真的把一切佛法統統包含了。所以無論學什麼,學到得到三昧、大徹大悟,這一門才叫通,才是《般若經》上所說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什麼?無知是三昧,三昧裡頭本來具足,那叫根本智。從三昧起用,起用就是後得智,後得智是無所不知。所以法是平等的,任何一法,《弟子規》能小看嗎?《弟子規》可以明心見性,見性的時候跟《華嚴》平等,沒兩樣。你看始終不二,《弟子規》是開始學的,《華嚴經》是最後的,《大方廣佛華嚴》最後的,圓滿的性德實現,始終是一不是二。換句話說,單單就《弟子規》都能明心見性,你能相信嗎?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們要用平等心,清淨平等覺,來看世出世間一切法,你不要有比較。比較,你哪一天才能契入境界?你哪一天才能開悟?用清淨平等覺,哪一法都能成就,都能證得究竟圓滿,這個不能不知。

  

  節錄自:02-039-0078淨土大經解演義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第四九四集)  檔名:29-519-04944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第四九四集)  檔名:29-519-04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