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法界沒有縮小,微塵沒有放大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八集)  2021/10/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28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六頁第三行,我們從「一塵普周法界遍」下面這句看起,先將這段文念一遍:

  【謂塵無自性。攬真成立。真既無邊。塵亦隨爾。】

  我們這堂課從這段看起。上面我們學習到,「言三遍者,一者,一塵普周法界遍」。一粒微塵,物質最小的,經上講極微之微,又叫鄰虛塵,接近虛空了。它還是有體積,但是我們肉眼見不到,阿羅漢的天眼也見不到,八地菩薩以上的天眼就見到了,最小物質。現在用現代科學儀器,可能會探測到這個最小的物質。雖然小,一塵,我們都看不到,這一粒微塵在物質上體積是最小,但是它能夠現出整個宇宙,它包含整個宇宙。這一粒微塵裡面它能夠包含整個宇宙,整個宇宙的萬事萬物都在這粒微塵裡面,微塵沒有放大(它的確還是那麼小),宇宙也沒有縮小,這真的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微塵裡面它就周遍法界。

  一粒微塵跟整個法界是一不是二,為什麼?微塵跟法界都是從自性理體現出來的,從這個地方生出來的,也就是說沒有它的自體。自性是小而無內、大而無外,大無限大,沒有邊際,沒有一個範圍;小也沒有內,說小到怎麼小,自性裡面沒有。『謂塵無自性』,「無自性」是講沒有自體。塵它沒有自體,它是『攬真成立』。塵從哪裡來?從真來的,真是自性。我們的真如自性,那是體。微塵法界統統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它是從自性變現出來的,不是它自己本身有自體,它沒有,它的體就是自性,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真既無邊,塵亦隨爾。』自性既然都沒有邊際,大而無外,你找不到邊際到哪裡,從自性變現的塵,它的體就是自性,微塵跟自性是一不是二,分不開。所以微塵就是自性,自性就是微塵。你說自性在哪裡?我們現在眼睛看到,統統是,沒有一樣不是。自性沒有邊際,微塵也沒有邊際,這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就是如此,它沒有邊際。

  過去我們小時候,大家都喜歡看《西遊記》,特別是漫畫,我小時候也喜歡看這個。那個時候我母親在台北市萬華,那個時候在做生意,也開了一個漫畫小說出租店。有時候我去幫忙看店,沒有客人,那些漫畫書、小說,我就自己看。特別喜歡看《西遊記》,因為小時候看那個覺得很好玩、很有意思,看到孫悟空七十二變,他翻一個跟斗就十萬八千里。這個十萬八千里,我們想像,你看現在飛機、火箭都跟不上他,翻一個跟斗他就十萬八千里了,現在科學技術的速度還都沒他那麼快。如來要去降伏孫悟空,降伏他,就是要他護持玄奘,三藏法師去印度,當然這是小說,去印度取經。但是孫悟空覺得他自己已經神通廣大了,如來你的神通是不是比我強?意思就是要跟如來比賽神通,你神通比我強,那我就聽你的;如果輸我,那我不聽你的。如來就答應了,他說好,他說你的神通再怎麼廣大,都不出我的手掌心。孫悟空聽了就笑起來,那怎麼可能,你的手掌心才多大?孫悟空就變化比較小的身體,跳到如來的手掌心,如來跟他講,你出不了我這個手掌心。孫悟空,哪有那個事情!他就翻跟斗,他不是只有翻一個跟斗,十萬八千里,翻了無數個跟斗,翻了很久。他說如來,我一個跟斗就十萬八千里,我現在翻了這麼多跟斗,還不能出你的手掌心嗎?正當這麼想的時候,如來手掌心就在他的腳底下,他看到,這麼遠了,真的還沒有出如來的手掌心。所以孫悟空他就服了,乖乖的跟三藏去取經了。

  這小說是一個故事,人去編的,真正的三藏是玄奘法師到印度取經,就根據這個真實的取經的故事去改編成小說,就像我們現在電影改編的,一個劇本。這個故事裡面,雖然是一個小說,但是我們現代學習到《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才知道為什麼孫悟空無法翻出如來的手掌心。為什麼?這裡就告訴我們,它沒有邊際,不管你飛多遠,都在它這個裡面。也就是說,都離不開自性,因為是從自性變現出來的,你怎麼翻,怎麼可能翻出自性?自性沒有邊際,沒有邊際就沒有遠近,你怎麼翻,真的你翻得再遠再遠,還是在如來的手掌心,也就是說還是在自性當中。所以從這個小說故事,我們也體會到,為什麼孫悟空他翻不出如來的手掌心?因為如來就是真如自性,它是盡虛空、遍法界,它沒有邊際,你怎麼翻得出?這個也就告訴我們,一切萬事萬法不離自性,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一塵能夠周遍法界,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再看下面這段經文:

  【經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寶光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準此義故。當知一塵普周法界也。】

  『經云』,這個「經」是指《大方廣佛華嚴經》。我們做法會,晚上放小蒙山,也有念到「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這裡的經云是指《華嚴經》,《華嚴經》講華藏世界。家師淨老他宣講《華嚴經》,過去講了十七年。十二年前,在家師淨老的家鄉,安徽省廬江縣實際禪寺,滿公老和尚也建一個華嚴講堂,在那邊好像也講了一、二年。我記得在那個華嚴講堂也講過《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非常殊勝。後來宣講《無量壽經》,這是淨宗學會的緣起,用華藏淨宗學會這個名稱,也就是《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這是古大德彭際清居士講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大本《華嚴》,大本,分量大,講得多,講得詳細。講得簡單一點,就是《無量壽經》,所以《無量壽經》是《華嚴經》的中本,中本的《華嚴經》。《佛說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我們看《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過去黃念老也講過,我們看這個經文的教義,的確就是《華嚴經》的境界,談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所以古大德判為《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彌陀經》是小本《華嚴》,這個是有根據的,不是隨便判的,根據這個經文的教義、教理。也就是說淨土跟《華嚴》是一不是二,《無量壽經》、《彌陀經》跟《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一不是二,所以家師淨老在台灣成立華藏淨宗學會,當時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地址附設在華藏圖書館。在這裡也附帶的跟大家說一說。

  華藏世界大!十億個銀河系是一個大千世界。我們在經典上常看到「三千大千世界」,以現在科學家這種計算方法,我們看一個銀河系都大得不得了,十億個銀河系才是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區,這實在是天文數字,大得不得了。華藏世界是更大的星系,比這個大千世界大。華藏世界有二十層,這我們根據《華嚴經》,它有二十層。我們現在住的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化區,就是這個階段、時期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教化的一個地區。娑婆世界在華藏世界裡面它是在第十三層,就是娑婆世界在華藏世界第十三層的東面,就是東方,東方就是屬於娑婆世界。我們現在住的地球屬於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在華藏世界第十三層的東面,靠東這一面。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在華藏世界的第十三層,它是在西面。而這一層的世界就太多了,不止這兩尊佛的世界。就第十三層,世界很多,不止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這兩尊佛。這一層當中還有很多很多世界,每一個大千世界都有一尊佛,這太多了,所以不止這兩尊佛的世界。

  『華藏世界所有塵』,華藏世界所有的微塵,塵是物質裡面最小的,前面我們學習過。所有的塵,那個塵是物質上最小的一個單位,這些物質統統給它化作微塵有多少?無法計算。現在我們有一點概念,彌勒菩薩所講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這樣三十二億百千念就過去了),念念成形。成形是什麼意思?就是指這個物質現象,物質現象裡面就包括精神現象。

  『一一塵中見法界』,塵的體是自性,你在相裡面見到性。每一粒微塵的本體就是自性,它從自性出來的,所以在有形相的微塵裡面就可以見到它的本性。性在哪裡?性不離開相,相離不開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法界就是自性、法性,「見法界」就是明心見性,在哪裡見?「一一塵中」,身體上講是一一毛孔,任何一個都見到性,一毛端都見到自性,見到自性的全體。全體就是什麼?周遍法界,沒有邊際,沒有先後,就沒時間、空間的概念了,自性就是這樣的。所以見法界就是見性,明心見性,在什麼地方見?一一塵中都見到性,任何一個都是性,離不開性。我們好好去體會這個境界,這個事實真相,雖然我們現在是凡夫,但是對這個要有個概念。所以性相不二,這個在《金剛經》佛也講得很多、很清楚,來說明這個事實真相。

  相從性生的,古大德也是常常用「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比喻作自性的本體。我們到銀樓去看,琳琅滿目,千差萬別,金飾品,它的本質都是黃金,一樣都是黃金,千差萬別那是相,擺出來很多很多。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席當中常引用,美國達拉斯一個老同修陳大川居士,他們在經營金飾店,我們現在台灣叫銀樓這一類的。他的工廠,他是開工廠,專門做黃金的,它那個是鍍金的,不是真正黃金,但是做出來跟真的差不多,一、二萬件。曾經請家師去參觀,他那個工廠一、二萬件,每一件相都不一樣,它的質都一樣。好像銀樓那些黃金,打造各種不同的金飾品,項鍊、手鐲、佛像,還有你打個小貓、小狗,打一朵花,植物、礦物都可以,相太多了,但是它本質是什麼?本質就是黃金。你說我不要這些相,我要找黃金,你到哪裡找黃金?你要找原來一塊的,剛煉好長條的,它還是一個相。一塊一塊的,它還是一塊一塊的相。所以金在哪裡?就在器當中,那個器就是金,金就是器。性在哪裡?性就在相,相就是性現出來的。你從這個相去見到自己的自性,你離開這個相也沒有性了。所以性相一如,性相不二,是這個道理。性就是相,相就是性,它是一體的,所以法界就是自性。

  所以明心見性在哪裡見?一一塵中、一一毛孔,統統可以見到自性,都是自性。沒有見性的人,天天想辦法,我怎麼去見到自性?這是我們凡夫,我怎麼見到自性?其實自性在哪裡?在眼前,我們眼睛睜開沒有一樣不是自性所現的。所以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開示講「分明在目前」,分明是在目前,你到哪裡去找?所以古時候趙州禪師,八十歲還到處參學。八十歲,我們知道年紀大了,在《禮記》上講,人到七十歲就是老,就是老人了;八十歲當然就更老了,應該是休息的時候了,但是趙州禪師他還是到處參學。古時候參學很辛苦,不像現在交通方便,出門都要走路,走得很遠,翻山越嶺。八十歲還在到處參,為什麼八十歲還要到處去參學?沒開悟,就是還沒有見到自性,到處參學,向這些已經開悟的人請教,向別人請教。一旦覺悟之後,原來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你親眼見的、耳朵聽的、鼻嗅的、舌嘗的、身體接觸到的,沒有一樣不是自性。所以趙州禪師大徹大悟之後他說了一句話,「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這句話很有名,在禪宗裡面很有名。「踏破鐵鞋」,古時候參學穿草鞋,鐵鞋是形容比喻他走的路走得很多,就是穿一雙鐵的鞋子,連那個鐵的鞋子都穿破了,是這個意思。就是形容他到處參學,走了很多路,很辛苦,走很多路,但是一旦開悟之後,發現性在哪裡?就在眼前,所以「得來全不費功夫」。還沒有開悟的時候,鐵鞋都穿破了,「踏破鐵鞋無覓處」,無覓處就是找不到,不曉得性在哪裡?開悟之後,原來就在眼前,「得來全不費功夫」。這是跟這裡講的同樣一個道理,見性之後,沒有一樣不是自性,任何一樣都是自性,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全部都是自性。「一一塵中見法界」,每一個塵當中都見到法界,就是見性,見到自性。這是明心見性,這是法身菩薩的境界,圓教初住位以上菩薩的境界。這是在《華嚴經》裡面講的,圓教初住以上就是這個境界。

  你在塵當中見法界,就是見性,你看到『寶光現佛如雲集』。在寶光當中出現這個佛,佛有多少?好像那個雲密集一樣。佛比眾生多,無量無邊諸佛如來,那都是過去無量劫當中修學成功的,這些諸佛如來像雲聚集在一起。佛經常常有個「雲」字,我們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讀到很多,《地藏經》前面的序分,世尊還沒有講經以前現很多光明雲,大福德光明雲、大智慧光明雲、大慈悲光明雲、大般若光明雲、大吉祥光明雲,現很多光明雲。雲這個字含義很深,你看雲,我們大家都看到天空上面有雲彩,這個雲,你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沒有。你說它有,你抓不到它,像我們過去常常出國坐飛機,常常在機場看到天空黑雲密布,整個天空統統是雲遮住了,但是一旦飛機飛上去,飛到雲裡面去,你也抓不到,它沒有一個實體的東西。它有,它有這個現相,但是你抓不到它,因為它不是一個實體的。所以雲,你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沒有。說它有,你抓不到,沒有一個實質的讓你抓得到的;你說它沒有,它的確有這個相。所以雲這個字是代表這個意思,我們一般講空有不二。所以雲,我們遠看有,你坐上飛機,近看就沒有了。所以經典上用這個雲來告訴我們,所有一切萬事萬物就像那個雲彩一樣,看到好像有,實際上沒有。

  只要你見性,你就看到性德自然的流露,流露出來的正報是「現佛」,現佛的相;依報是「寶光」,佛有光,寶光。極樂世界所有一切物質都是無量珍寶集結的,這是極樂世界,我們念《無量壽經》、《彌陀經》都常常念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我們現在在娑婆世界的人道,我們這個世界依報的環境是泥沙石頭,我們現出這樣的相,現出泥沙石頭這些相。其實泥沙石頭也是性德,也是自性變的;極樂世界的七寶琉璃,還是自性變的。泥沙石頭、七寶琉璃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心現的,為什麼在西方那個地方就變得那麼好,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怎麼變得這麼差?因為西方極樂世界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諸上善人大家聚在一起,統統是諸上善人,這個世界它什麼都變好了,依報隨著正報轉。我們地球上的人,現在是五濁惡世,我們念《彌陀經》常常念到五濁惡世,特別現在這個末法時期,現在這個時代,地球上的人類是什麼?諸上惡人俱會在一起,所以它變壞了。不但變壞、變差,變得災難愈來愈多,災難愈來愈嚴重。像現在新冠狀病毒的疫情都快兩年了,到現在還沒解除,現在有很多人講,將來要跟新冠狀病毒共存了。我們可以想像,以後這個世界人類過的是什麼樣的一個生活,什麼樣的日子,那是什麼道理?全球人類都造惡業,真的就像諸上惡人俱會一處,所以感召這些不好的環境。不好的環境還是從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染淨都不離自性,沒有一樣離開自性。佛講「一切法從心想生」、「境隨心轉」,環境是隨人心在轉變的。境是外面的物質世界,物質世界是隨著我們人心在轉變,我們的心好,外面的環境就樣樣都好;我們的心不好,那也樣樣都不好。內心充滿貪瞋痴慢疑惡見就不好,你感應來的環境就不善,災難多,什麼地震、海嘯、風災、火災、水災、傳染病、糧食缺乏等等,這個都是惡心感召來的。如果地球人類都修十善,這就變天堂了。

  日本琵琶湖灣區,二十多年來積水,水很髒,味道很難聞。過去,日本東京江本勝博士他做實驗。江本勝博士他的實驗室,悟道也跟家師淨老去參觀過,實驗室不大,在日本東京都那裡,我們去參觀過。江本勝博士已經不在了,但是他那個實驗,還是有人繼續做。他在世的時候,曾經召集了一百五十多個人,來為琵琶湖做真誠心的祈禱。這一百五十個人不是同在一個地點,在世界各地都有,他找認識的朋友。當然我們可以理解,這些人都知道他在做這個水實驗,也知道他的理論、他的方法。他的理論,就是建立在水知道人的意思,水是物質,你對它好,你善意給它,他去實驗出來,把那個水抽一點起來,然後放在冰箱把它冷凍,然後再拿出來,用兩百倍的顯微鏡照,照出來的結晶,就是結構,那個圖案都很美麗、很好看。只要是善意的,它呈現出來的那種結構圖案都很好。但是你對它惡意,說討厭你,對你很生氣等等的,這種惡意的去詛罵它,你再去把它實驗出來,它的結晶,結構圖案就很難看。他從這個實驗當中,這是人的心念善惡好壞,你對那個水,水知道,知道人心好還是不好、善還是不善,從實驗當中得到這個結論。

  這個琵琶湖很髒,二十多年了,味道也很難聞。所以江本勝博士就召集一百五十多個人來做實驗,這一百五十多個人當然也知道他這個實驗的理論方法,這一百五十多人不在同一個地區,世界各地都有,但是同一個時間,比如說大家約好上午十點或下午三點。大家不同地點,同一個時間把一切妄念統統放下,就像我們佛法常講,打佛七講放下萬緣,提起一句佛號,妄念統統放下。妄念放下,真誠心就顯露出來了,用真誠心來祈禱,他念的詞就是「湖水乾淨了,湖水乾淨了」。大家在那邊很專注的、很真誠的念,「湖水乾淨了,湖水乾淨了」,就像我們念佛、念咒一樣。這樣念,念一個小時,就是連續的,念念不斷,一直念,念一個小時。一天念一個小時,念到第三天,這個湖水真的乾淨了,氣味沒有了。這個時間維持半年,半年以後湖水又恢復原狀了,維持半年。所以過去家師淨老說,江本勝博士應該半年就要祈禱一次,一直保持那個湖水的乾淨。所以他半年前祈禱過一次,湖水乾淨了,半年後沒有繼續再祈禱,那個湖水也就又髒了。所以江本勝博士他實驗過這些,這些都有科學根據。

  今天這個世界災難那麼多,不怕,心一轉變,外面的物質環境全變了。現在大家最頭痛,新冠狀病毒的疫情,發明疫苗,疫苗也是治標不治本,所以現在有很多國家的領導都說,以後要跟新冠狀病毒共同生存,這個不可能消失的。如果明白這個原理,新冠狀病毒是從哪裡來?也是從我們人心過去、現在造作不善業造成的。如果現在全球人類大家都改過向善,這個心轉變過來了,外面物質環境就全變了,病毒也就沒有了。因為病毒是人類不善的心念變現出來的,現在把心念惡的改成善的,當然外面這個病毒就沒有了。那個因沒有,果就沒有了。如果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都懂這個道理,我們改變心念,轉惡向善,誠心誠意的祈禱,「我們的地球變好了,我們的地球變好了」,全球人類都來這樣祈禱,那地球很快就恢復正常。可是大家不懂,不相信,為什麼不相信?他不懂這個道理,不肯起這個念頭。總是想,怎麼可能?他不相信,不相信是因為不懂這個道理;懂這個道理,他就相信了,他就願意發心來生這個念頭。全世界的佛教徒,如果常常想著「地球變好了」,從自己本身做起,自己真的斷惡修善,依照經教來學習,災難、瘟疫就沒有了。就是我們佛弟子自己帶頭來做,希望同學們認真努力,我們就能見到寶光、見到如來,心清淨,如來自然就見到了。『此是如來剎自在』,「如來剎」就是如來的世界,它為什麼這麼自在?就這個道理。『準此義』,「準此義」就是根據這個道理,我們曉得「一塵普周法界」。為什麼一塵會普周法界?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再看下面這段:

  【二者。一塵出生無盡遍。謂塵無自體起必依真。真如既具恆沙眾德。依真起用亦復萬差。】

  『一塵出生無盡遍,謂塵無自體起必依真。』微塵它沒有自己的本體,所以它生起來「必依真」,必定要依這個真如自體才會生出這個微塵。『真如既具恆沙眾德』,真如既然具足「恆沙眾德」,恆沙眾德就是像恆河沙那樣的德能。『依真起用』,依照這個真如生起它的作用,萬法繁興,無有窮盡。萬事萬法都是從真如自性生出來,依照這個真,生起這個作用,就無有窮盡,無窮無盡。「一塵出生無盡」,一微塵能出生無量無邊的境界,整個宇宙出來了,就是我們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我們現在這個宇宙,微塵集聚形成的;科學家把物質分析,分析到最後是粒子、夸克。這個世間所有一切法,是這些物質組合的,只是它組合的方程式不一樣,不一樣就千差萬別。就像金子,一樣是一塊金子,可以打造很多不同的器具,就它組合不一樣,原料、本質都是一樣的,只是它怎麼去組合,那個方程式不一樣,才有千差萬別這些現相。千差萬別,它的根本就是一微塵,它的基本單位就是一微塵聚合起來組成的。這在大乘經典佛常講緣生法,各種因緣聚合起來,生起這些現相。這些現相都從自性出來的,現相沒有了,回歸自性;現相有,也不離自性。這是我們好好去體會,意味無窮,學佛,特別學到《華嚴經》,還有《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我們真的嘗到一點就法味無盡,真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一點都沒錯。

  好,今天時間到了,這一段我們留在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