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隨眾生心而現身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一五集)  2023/3/3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115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二十二頁,二十二頁第六行,從當中「經云」這個地方看起:

  【經云。或以自身。作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

  上一次我們學習到這段經文,這段經文還沒有講完,我們講到「十身」。如來以十種身來互相作用,十種身以及自身遞互相作,互相起作用,融通無礙,沒有障礙。這個就是《普門品》講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佛他就現什麼身。所以佛現身,不但有情眾生的身分能夠示現,就是無情的器世間,國土身也都能夠來示現,各種身分都能示現,自在無礙,融通無礙,各種身都能夠互相融通,遞互相作。

  這個「十身」,我們上一堂課學習到眾生身、國土身。「眾生身」就是示現跟眾生一樣,像我們現在,「五蘊眾共和合而生其身,即有情世間諸眾生身」,我們現在在十法界裡面,我們有情世間的眾生的身體。「菩薩知諸眾生心之所樂」,菩薩知道眾生心裡喜歡什麼樣的身,「即以眾生身作自身」。菩薩以眾生的身為自己的身,就是眾生他喜歡什麼身分,菩薩就現他喜歡的,菩薩他沒有動一個念頭我要現個什麼身,沒有,都是依眾生心裡的需要、他的喜好,為眾生現這個身,所以以眾生的身來做為自身,跟眾生一樣,打成一片。「亦作國土身,乃至虛空身」,國土就是器世間,這個依報的環境,菩薩也能示現器世間的身,虛空身。

  「國土身,謂山河大地、諸器世間,剎土身也」。剎土身,菩薩也能示現,所以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有很多神眾,其實那個神眾都是法身大士菩薩他們示現的,應眾生的感,佛菩薩應。菩薩如果以這座山為身,他就是這座山的山神,所以我們看到山神、土地神,種種的神;如果菩薩以這條河為身,那稱為河神或者龍王;大地的地神,我們一般民間稱土地公,這一切都是佛菩薩應化的。佛菩薩現龍王身去度龍王,現山神度山神,現樹神的身就度樹神,你沒有跟他現同類身就度不了他。這個樹神也多得不得了,在經上給我們講,凡是有一個人高的樹,都有神住在這個樹上。我們看光這個地球上有多少的樹?那就太多了,數不清。甚至有更小的草木神,花草都有神。上一次有提過陳曉旭那個公案,的確草木神,小花、小草都有神。這在《華嚴經》上講得很清楚,剎土身,剎就是很大的一個世界,十億個銀河系是一個佛剎。菩薩知諸眾生心之所樂,以國土身做為自身,也能化現作眾生身,也能化現為虛空身,這十種身都互相可以化現,融通沒有障礙,不是說現這個身就不能現那個身,現那個身就不能現這個身。各種身都能現,有情、無情各種身都能現,這個就自在融通無礙了。

  這一堂課接下來學習第三種身,「業報身,謂煩惱為因,所感業報身」。這個是我們六道生死凡夫現在感得的這個身體叫做業報身,酬業而來的,我們造業受報。業報身是以煩惱為因,為什麼稱為業報身?因為煩惱所形成的、所感得的這個身體叫業報身。我們人道、畜生道這個身都是屬於業報身,凡是六道都是業報身,你造什麼業,你受什麼身,得什麼報。經上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我們人會到六道人道來投胎,我們的神識來六道投胎,父精母血,我們投入母胎,生下來就是業報身。這個業報身主要的因素就是情欲,情欲是你得人身第一個因素。這個情欲,我們為什麼到六道人道來投胎?投入母親的胞胎,這個就是有情欲。沒有這種念頭,你不會到人間來,不會到欲界人間來投胎。

  我們現在得人身,遇到佛法,希望能永脫輪迴,往生淨土。我們覺得六道輪迴苦,生生世世,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輪迴沒完沒了,這個苦不堪言,遇到佛法了,遇到佛法就有辦法脫離六道生死輪迴。佛法主要講的就是教我們如何脫離六道生死輪迴的理論方法,教我們修學,解脫六道生死輪迴的果報。所以我們遇到佛法,佛法就是幫助我們解決六道生死輪迴這個大事,這個大問題。我們現在修學其他法門,依照其他法門的理論方法要在這一生能夠修學到斷見思煩惱,見思煩惱斷盡才能脫離六道生死輪迴,這個難度很高,不容易,很難達到。唯有西方淨土這個法門可以帶業往生橫超三界,其他法門叫豎超三界。我們特別在末法時期如果沒有依照淨土法門,在一生當中就很難達到解脫六道生死輪迴,這個事情很難辦得到。

  我們希望脫離輪迴往生淨土,遇到這個淨土法門,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是心裡除了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放下。你念頭一了,這是功夫成片。你這個念頭一了,一向就一,唯一,或者講第一。講唯一還有一點難度,講第一,就是我們很多念頭,念佛就是擺在第一個,其他擺在其次,這個也是一向專念。有這個功夫就保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雖然地位不高。淨宗九祖蕅益大師說,即使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決定一生成佛,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成佛都是一生的事情;不像我們在六道輪迴裡面,修學其他法門,多生多世才能解脫六道生死輪迴。到極樂世界,因為人人都無量壽,也就是說時間多的是,一生到那邊下下品往生也是無量壽,無量壽就沒有分段生死這個問題,所以在那邊修學只有進沒有退。進步雖然沒有我們娑婆世界提升得那麼高、那麼快,但是他不會退,他只是有進無退,那就保證一生成佛了。我們娑婆世界,你要提升也很快、退轉也很快,但是要進比較不容易,所謂進一退九,進一步退了九步,這個就是我們娑婆世界的現狀。

  我們自己一定要承認業障深重。業障深重不怕,人只要肯懺悔,再重的業報都能懺除。千年暗室,一燈能明。千年暗室是講你業障深重、時間很久,燈表示覺悟、你回頭了。迷惑顛倒是黑暗,覺悟它就放光,無始劫的罪業都能懺除,重要是要下定決心後不再造。特別是人際關係,不要跟人結冤仇。結冤仇,你這一生一定要求生淨土,不然的話在這個六道輪迴生生世世冤冤相報,很悽慘,報不完。你沒有能力生淨土,這個業報就麻煩,所以在六道裡面盡量避免跟人結怨。這篇《妄盡還源觀》寫得好,讓我們真正把世間看破,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自性清淨心裡面什麼都沒有,物質現象、精神現象全都沒有,常寂光淨土才是自己的真身,那是究竟圓滿佛。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我們自己心現識變,自己的真性現的境界,自己的阿賴耶變的境界,能變所變、能現所現都不可得。你何必要計較,何必要分別?計較、分別不放下,你這一生念佛,一天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為什麼?六道的根太深,你出不去。

  這個事情我們修學淨土雖然比其他法門要容易,容易也不是說完全都沒有條件,還是有條件的,只是我們條件比較低,不像其他法門要求那麼高。其他的法門要斷惑,那個難度高;淨土法門不需要斷惑,但是也必須伏惑,這是基本的一個條件。你惑都伏不住,這個往生也產生障礙了。所以念佛就是要我們念到伏煩惱。信願行,這個行它還是有個標準,念佛如果能念到伏惑,也幫助我們信願堅固。因為念到伏惑,跟佛起感應,我們信心就堅固了,願就懇切了,所以這個信願行也不能分割,缺一不可。特別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的開示,這個非常重要。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其實三時繫念做一次念一遍,就是提醒我們一次。中峰國師講信行願,你信有阿彌陀佛、有西方極樂世界,也相信自己遇到淨土法門就有機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信了之後要透過行,行就是念佛。如果只有信沒有行,這個信心不堅固,這個信心容易產生懷疑,所謂半信半疑,那就不是真信。為什麼產生半信半疑?因為沒有透過行去證實我們相信的有阿彌陀佛、有極樂世界,所以難免這個信心就不堅定。所以中峰國師他講,「信而無行,即不成其信」,你信了,沒有透過念佛這個行,這個信心也不堅定,不能成就這個信心。所以信了之後要透過行來證實相信的這樁事情。

  行,什麼叫行?他引用《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菩薩的開示,「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就是講放下,把六根攀緣六塵境界的妄心收回來,不要去攀緣,不要攀緣就是放下。對外面這一切人事物不要計較、不要分別,要放下。這個具體的講,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外捨六塵,內捨六根,外面不受誘惑,內心不生煩惱,這個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淨念就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只有這一念,代替所有的妄念,這樣一直念下去,不假方便就自得心開了,不需要再借用其他的方便法,就這樣一直念下去,念到功夫成熟,你心就開了。在《楞嚴經》講,心開就是開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也就是說念到理一心不亂,就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像海賢老和尚他就六字洪名念到理一心。「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就要放下,提起一句佛號。又引用《阿彌陀經》講,「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一心不亂」,臨命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就現在其前,這個人就心不顛倒,就隨佛往生到極樂世界。佛放光接引也是佛光注照,佛加持。這個一心不亂有事一心、理一心。功夫成片也叫一心不亂,只是功夫成片是一心不亂比較淺,因為他只有伏惑,沒有斷惑。斷惑,斷見思惑就是事一心,你念到斷見思惑是事一心,念到破無明就理一心,那功夫高了,功夫深了。功夫成片,就是淺的一心不亂,伏惑,煩惱沒斷,伏住了,這句佛號伏住煩惱,不起貪瞋痴慢這些煩惱。淨土法門有這個功夫,就跟阿彌陀佛起感應,就能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再去斷惑,這裡只要做到伏惑就算及格了,所以這個行我們也不能疏忽了。

  能不能往生是信願之有無,你是不是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相信自己能往生,願意放下娑婆世界、願意往生極樂世界?願意放下娑婆世界,有真信切願,這個是行(念佛)的一個動力。你說真信切願表現在哪裡?表現在行這個上面。如果念佛功夫不得力,也就是我們這個信願還不具足,還不夠。所以信願行三資糧它也是相關的,相輔相成,這個也不能切割,缺一不可。所以也就不能偏重在哪一方面,信願行三資糧都要並重,這個才是符合《彌陀經》講的,也符合中峰國師《三時繫念》這個開示。你放不下這些,心裡常常起分別執著,放不下這些煩惱,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只是這一生跟阿彌陀佛再結結緣,多種善根。

  今天修行要怎麼修法?你看到喜歡的人,那個人是菩薩,你看到喜歡,你能夠把喜歡這個心放下,你就出離了。出離不是說你離他遠遠的,看都不願意看,不是那個意思,就是說你見到了那個人他是菩薩,他為什麼是菩薩?他給我們修行的一個境界,你能夠把喜歡的心放下,那你就出離了,就不執著了。他來度我們,用什麼來度我們貪戀那個心?他現一個讓我們喜歡的形象,這個身,它引起我們貪戀的心,他等於是來考驗我們。他示現一個我們喜歡的形象,我們對它沒有貪戀,不會去貪,不會留戀,那你當下就解脫了。你看到很不舒服的那種人,一看就討厭,他也是菩薩,他也是來度我們的菩薩。你看到他就討厭,看到他就不歡喜,對他就有怨恨,你要把怨恨心放下,就是瞋恨心放下,你當下就出離了,就解脫了。沒有這些示現,你怎麼修?你的煩惱習氣從哪裡斷?總是在這個生活當中,人事物當中去修,修行沒有別的,就是斷煩惱。沒有這些境界來考驗、來磨鍊,我們的煩惱斷不掉。

  所以佛菩薩示現在哪裡?就在我們周圍,就示現你喜歡的、你討厭的,你最容易起分別、起執著的,這就是菩薩。你在這個地方真能放下,你就要感恩,為什麼?他幫助你提升,幫助你恢復清淨心、平等心。心清淨、心平等、覺而不迷,你決定生淨土,所謂心淨則佛土淨,心清淨跟淨土就感應。淨土裡面果報是智慧德相,《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智慧德相現前,你就成佛了。為什麼不能現前?大家都有,為什麼不能現前?「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問題出在這裡。我們今天念佛求往生,你將來不能往生,為什麼?但以妄想執著,你不能往生。所以這個妄想執著是禍害,害我們生生世世在六道生死輪迴。怎麼知道你有妄想?有這麼多人來引導你,你的親人引導你,幫助你斷慳貪、斷貪愛,你親愛的人,他天天來考試,你要放得下,就是說斷慳貪,心裡不起貪愛。所以對喜歡的人不起貪戀,就斷貪愛。你的冤家債主來找你,常常現在你的面前,幫助你斷瞋恚、斷愚痴。到什麼時候你有把握往生?你看到所有的人怨親平等,都是諸佛菩薩來示現的,都是諸佛菩薩來幫助我、來成就我的,那就恭喜你,你成就了。你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實報莊嚴土,不在方便有餘土,也不在凡聖同居土。

  在現前這個時代善少惡多,在這個地球上,這個世界人類造惡業的多、修善的少,這個也可以說比較不成比例,造惡業的多,所以災難就特別多。如果有一半、一半,還能平衡。這個惡超過善,惡多善少,所以災難就特別多。災難多,對修行人、念佛人也有好處,什麼好處?讓我們對這個世間不生留戀,災難這麼多還留戀什麼?這世界不能住了,像現在空氣污染、氣候不正常、水資源缺乏、冰山融化,南北極冰山融化,海水都上漲,火山爆發、火災、瘟疫。像這三年,新冠狀病毒的瘟疫傳染,死了多少人?造成整個世界經濟、工作、事業各方面的衝擊。火災、水災、地震,還有戰爭,人與人勾心鬥角,鬥諍堅固。看到現前這個世界,的確讓人不生留戀。昨天我還看到一個YouTube的網路新聞,好像前天美國又發生校園的槍擊案,一個女搶手又打死六個人,女槍手最後被警察打死,等於七條人命一下子就沒了,這個很震驚全球,這個也是災難。所以這些不好的事情也讓我們對這個世間不生留戀,覺得這個世間沒什麼好留戀的,早一天到極樂世界,早一天得解脫,不會再留戀了。

  六道裡面的天道比人道好,但是沒有出離六道輪迴,還在六道裡面,不究竟。天道是比人間好,但是天福享盡了還是要墮落。這個經典上也記載,天人壽命到了,天人有神通,知道自己壽命到了,下一生要哪裡去往生、去投胎。經典有記載一個公案,就是一個帝釋天,我們中國人講玉皇上帝(西方宗教講的上帝),他壽命到了,投胎去哪裡?到那個驢的耳朵裡面當蟲。那是過去世造的惡業,到這個時候他天福享盡,惡果成熟了,要先去受那個報。後來求佛開示,有什麼方法能夠解脫?佛教他理論方法修學,他才解脫墮落驢的耳朵當蟲這個果報。所以天道雖然比人間好,但是不究竟,天福享盡還是墮落,還是繼續輪迴,所以天就比不上西方極樂世界。

  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現在講的是凡聖同居土,我們凡夫煩惱沒斷,信願念佛往生西方是往生西方的凡聖同居土,但是往生西方的凡聖同居土也出三界,出離六道了。華藏世界我們是去不了,那個是要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的法身大士,才能往生到華藏世界,那不是我們凡夫能往生的。不但凡夫往生不了華藏世界,就連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十法界的佛,他們也只能往生到方便有餘土,不能往生到實報莊嚴土。華藏世界是實報莊嚴土,那要破無明。我們凡夫只有往生凡聖同居土,我們的分就是往生凡聖同居土。阿彌陀佛慈悲,四十八願幫助我們,只要我們真正肯消業障,消業障就是放下,就是要修怨親平等。也就是無論在哪種境緣當中,順境也好、逆境也好,善緣也好、惡緣也好,修清淨心、平等心,心裡只放阿彌陀佛,不要放其他的東西,心就清淨。沒有高下之分,自己修謙卑,對人修恭敬,這是菩薩道。哪一尊佛菩薩不謙卑?釋迦佛對人謙卑,沒有一絲毫傲慢習氣。

  斷煩惱,實際上就是把它放下就是。放不下就要學古大德的方法,「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見到喜歡的人,聽到聲音你就會生歡喜,歡喜是煩惱,這是習氣,不怕,就怕覺遲,覺悟太慢了,這個煩惱一直增長。念肯定會起來,這個不怕,怕的是覺悟太慢。覺是什麼?淨宗就是佛號,我這個心裡煩惱一生,心一動,生煩惱,馬上要換成阿彌陀佛這一念,把這個煩惱貪心、歡喜心換過來,讓這個心恢復到平靜,把這個煩惱用佛號來取代,用念佛這一念把它取代過來。見到這個人,我恨他、討厭他、不喜歡他,這問題嚴重了,也馬上提起佛號「阿彌陀佛」,把那個怨恨心化解掉,修怨親平等。不平等是自己吃虧,別人不吃虧,與別人毫不相關,「冤家宜解不宜結」,何必跟人結怨?不想出輪迴,來生還想到人天來享福,就不能跟人結冤仇,這個冤宜解不宜結。否則你的冤家債主太多,找麻煩的人就多,你就沒好日子過。往生淨土,什麼都要放下。「菩薩知諸眾生心之所樂」,菩薩知道眾生的心裡他喜歡什麼身。「即以業報身作自身」,把眾生的業報身來做為自己的身,現跟眾生一樣的身。做種種示現,示現叫你生貪愛的,示現叫你生煩惱的、生氣的、生怨恨心的,可能那個人都是菩薩,你不知道!他來度你,你還跟他搞真的,他是跟你開玩笑的。所以菩薩真的是用這種方式來度人。

  我們再接著講,「四、聲聞身,謂聞佛聲教,悟真諦理,所證聲聞身」。聲聞是聽佛講經說法開悟的知識分子,有強烈的求知欲。聲聞就是聞聲悟道,聞就是聽聞,聽聞佛講經說法,我們現在講聽經聞法。透過聽佛講經說法開悟、斷煩惱,這個是知識分子,他就叫做聲聞身,聞聲悟道,聽佛講經說法開悟的。聽講經說法大部分都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有強烈的求知欲,所以這個必須要以經教。佛示現在世間成道之後,他示現的以講經說法為主,等於是主流教育,其他的教學有特殊的教學法,像禪、密、淨,這個教是主要的,這是講聲聞身,聞聲悟道。

  「五、獨覺身,謂出無佛之世,獨宿孤峰,觀物變化,無師自悟,所證獨覺身。」獨覺又叫做緣覺。緣覺,他修十二因緣法開悟、斷煩惱、證果的,這個叫緣覺,修十二因緣。聲聞是修四諦法,苦集滅道。獨覺,甚至出現在沒有佛的時代,自己住在高山孤峰,觀察自然界這些事物的變化因緣,無師自悟,沒有老師指導他自己開悟的,這樣證得的叫做獨覺身,也斷煩惱出三界了。獨覺是喜歡寂靜,願意放下,找個清靜的地方,人跡不到的地方,他在那邊修行。這個是第五種獨覺身。

  「六、菩薩身,謂菩薩於有情眾生之中,既自覺悟,亦能覺他,有情所證菩薩身。」菩薩示現這個身,不為自己,為正法久住,為普度眾生,這是菩薩。菩薩要自利利他、要度眾生,這是菩薩身,示現六度、四攝,這個都是為了度眾生的,不為自己,為了正法久住,普度眾生,所以就現菩薩的身分。

  「七、如來身,謂乘如實道,來成正覺,為如來身。」如來道就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了,惠能大師就示現這樣的身開悟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現這個如來身。

  「八、智身,謂智慧圓明,一切諸法皆能決了,為智慧身。」智身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圓是圓滿,明是遍照,了是明瞭,決是決斷,一點錯誤都沒有。智慧身是用來廣度眾生的,就是我們自性的般若智慧,那個叫智身。佛法終極的目標是開智慧,智慧從禪定開的,清淨心生智慧,煩惱心不生智慧。

  「九、法身,謂所證無漏法界之體,而為法身。」什麼是法身?肯定法界是一體。不是以我們肉身為身,就是盡虛空遍法界就是自己的身,自己的身盡虛空遍法界,那是我們的法身。一切佛菩薩是自己變現的,是自己這個法身變現的,沒有離開我們這個法身,一切芸芸眾生也是自己變現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把這個事情搞清楚,你回頭是岸,你就證得法身。你喜歡那個人是你自己變的,你討厭那個人還是你自己變的,就像作夢一樣,夢境當中所有境界全是自己變的。一下醒過來,我作了一個夢,夢裡有討厭的、有歡喜的,夢醒過來全是虛妄的,如夢幻泡影,沒有一樣是真實的。整個宇宙是一個夢境,《金剛經》講「如夢幻泡影」,一點都不錯,我們現實人生就是夢幻泡影。佛告訴我們,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就證得法身。「菩薩知諸眾生心之所樂,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乃至虛空身。」這是對實報土裡面四十一位證得法身的大士,你要幫助這些菩薩破根本無明的習氣,你就得現法身。這個是度法身菩薩的,現法身才能度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度他到成究竟圓滿佛,就要現法身。

  「十、虛空身,謂非眾生國土諸有量身,乃是無名無相之虛空身。」這個是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虛空身,他沒有物質的身體。六道裡面,無色界天他就是虛空身,無色界天人他沒有肉身,沒有居住的宮殿,他只有精神,這些物質現象都沒有,他只有精神,所以叫無色界。我們三界裡面最高的無色界天,無色界天有四層天,最高的是非想非非想處天。無色界天四層天的天人都沒有色身,沒有實體的身體。這是虛空身,他只有精神。通常他們不需要修行,他們也沒有妄念,身心清淨,得大自在,壽命也很長,八萬大劫,這個叫長壽天,但是時間還是會到,到了還是要墮落輪迴。「菩薩隨彼心之所樂,即以虛空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乃至法身。」菩薩都隨眾生心,你喜歡什麼身,他就現什麼身,菩薩沒有自己的意思,隨眾生的意思來現身。

  【如是十身。隨舉一身攝餘九身。故曰多身入一鏡像觀。】

  「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身裡面能夠現其他九身。這個『鏡像』就像鏡子裡面現的相,鏡像是兩面鏡子對照,裡面的相就非常多,看不盡的。這種鏡像,鏡子裡面的這些影像,相有、體沒有,沒有實體,但是有那個相,事有、理沒有,有這個事,理沒有。理體,理就是體。這個相你可以欣賞,你不能執著,因為都是妄相,你執著就錯了,不可以起心動念,起心動念錯了,起心動念是無明,分別執著就更錯了。我們要像菩薩一樣真正覺悟,學菩薩不起心、不動念,而受用這種微妙不思議的境界,這個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我們現在雖然是凡夫,我們也可以學。這個就是《金剛經》裡面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我們學習的地方。

  好,今天這節課時間到了,我們就現學習到這裡這一段。下面「如一身有十身互作」這段經文,我們下一堂課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