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四0八卷)  2005/7/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408

  諸位同學,請坐。請看「菩薩問明品」,第七「正行甚深」,法首菩薩偈頌第一首,我們先將經文念一遍:

  【佛子善諦聽。所問如實義。非但以多聞。能入如來法。】

  這首偈,在前面我們學習了一半清涼大師的註解。大師為我們說得很明白,法首菩薩並不是說多聞不好,不是這個意思,但是多聞要不修行,就不能夠得真實的利益。所以最重要的是聞了之後要解其義,意思要懂,懂得之後一定要落實在生活上,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這樣子才能夠契入如來境界,這個才重要。他也舉出多聞而不能夠行的例子,如提婆達多、善星比丘,這是能說不能行。提婆達多也是辯才無礙,很會說,所以他的徒眾也不少。最重要的是聽了真正能做,清涼大師也舉了兩位大德,阿難尊者跟舍利弗,這是佛弟子當中多聞而能行的,聽了之後他真正肯幹,依教奉行。

  所以,結論裡面結得非常好,「自利利他之行,並須明達」,這個很重要。這真是從初發心到如來地,這個路很長,不是一生一世,生生世世永遠不退,才能成無上道。但是我們知道,這一生勤奮修行,來生能不能得人身?得人身能不能聞佛法?聞佛法能不能夠遇善知識繼續修行?這個都沒有把握。我們自己心裡總要明白,別人的事情可以暫時放下,自己這樁大事可馬虎不得,如果有疏忽,真的是一失人身萬劫難復。五戒十善要從心地上用功夫,那才是真的;形式上的持戒,心裡面妄想分別執著、煩惱習氣還沒有放下,那就沒有把握了。

  往生淨土,經論裡頭說得很多,「心淨則佛土淨」,我們的心是不是真正清淨?心清淨的相是什麼?煩惱少,自私自利的念頭少,名聞利養的念頭少,五欲六塵享受的念頭少,貪瞋痴慢的念頭少,這叫煩惱輕,智慧長,這才能得清淨,清淨心、清淨行跟淨土就起感應。我們能不能做到?生活在這個世間,學佛的人多,得清淨心的人有幾個?真正得清淨心的一定是沈默寡言,外面的六塵境界一定是少接觸,沒有必要確實他不接觸,養淨,這個我們一看就曉得有功夫。如果還是心浮氣躁,貪瞋痴慢沒放下,那怎麼行?怎麼能成就?

  所以教(經教)要善學,要會學,真正得利益。不要小看一個人,一個人真正有道德,必定能影響幾個人。像我們周邊,一個人真正有道德,他會影響這個團體。團體,譬如以我們這個協會來講,他能夠影響協會,協會一定影響常常到這邊來參學的同修。人數不要多,有個二、三十個人,四、五十個人,就會影響這個地區。古來歷史上有很多這些證明,我們要記取。一個好的地方官員,他能夠愛民,能夠勤政,他就感動他的下屬;下屬跟他一樣,就感動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就少災少難,鄰縣有災難,他這個縣沒有災難。

  這樁事情一般人把它當作神話來看待,我們看到歷史上這些記載是半信半疑。現在我們相信了,不懷疑了,為什麼會相信?江本勝先生也不過找五、六十個人,在琵琶湖旁邊誠心誠意的祈願。你看看五、六十個人同時一心,大家心裡有這個願望說出來,「湖水乾淨了,我很喜歡這個湖水,湖水乾淨了」。三天之後,湖水果然乾淨了。很長的時間都沒有辦法乾淨,你看看五、六十個人的願力,能夠使湖水乾淨,湖面上的波浪沒有了,水平像一面鏡子一樣。說明人的意念跟天地萬物有感應!我們今天念頭不一致,他四、五十個人的念頭一致,它就產生很大的力量。我們今天不一致,而且念頭很雜、很亂,都是自私自利,都是名聞利養,都是貪瞋痴慢,所以感得的這個境界(我們中國人講氣氛,外國人講磁場)很不好。

  感應的道理被科學家證明了,不是假的,這是事實真相。你要問理,理很深,現在科學家知其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是屢次做實驗都看到這個現象的發生,證明確實所有一切物質跟人的念頭(善惡念頭)相通。菩薩在此地教導我們,我們要發願,如果我們這個小道場,小道場人數不要多,印光大師給我們講,二十個人的道場是最理想。個個成就,這還得了嗎?我們看從前,覺明妙行菩薩《西方確指》這個小冊子,他建個小道場只有十二個人,志同道合十二個人。十二個人統統往生,圓滿功德,一個不漏,你說這還得了嗎?這個道場多麼殊勝,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這是末法時期最好的榜樣。印光大師讚歎,多次的讚歎,我們在《文鈔》裡頭讀過。

  駕乩扶鸞,《西方確指》是扶鸞扶出來的,印光大師給我們作證,他說這個扶鸞是真的,其他的扶鸞靠不住,這是真的。純正之法,覺明妙行菩薩就是我們這個世間念佛成功,往生到極樂世界。他把他自己修學的經驗、效果,他往生一到極樂世界就倒駕慈航,附在鸞壇上來教導我們。因為他們那個十二個人喜歡扶鸞,結果他就來指導他們。這十二個人跟他過去生中有殊勝的緣分,所以這些人都能夠老老實實的念佛,個個往生。真幹才行!

  我們今天再看第二段,清涼大師註疏第二段,「婆沙四十二云」,婆沙是《大毘婆沙論》,第四十二卷。這個論文裡面有這麼幾句話,有這四句,這四句很重要,「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離罪,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多聞不是不好,你看看佛菩薩在經論裡頭讚歎多聞,阿難尊者在世尊當年在世這一會是多聞第一,世尊常讚歎他。所以,世尊滅度之後,集結經藏非靠阿難不可,因為佛所講的經他都聽到,記憶力又好。阿難尊者真是天才,聽一遍永遠不會忘記,所以他來集結經藏。集結經藏是複講,把佛當年所說的重複講一遍,不能講錯,講漏掉可以,你可不能自己加進去。旁邊有人記錄,聽眾是五百阿羅漢,都是同學,由同學來證明,阿難講的確實佛是這麼說的,沒有說錯,這才記錄下來。五百人聽,如果有一個人反對,這句話就不能記下來,不是少數服從多數,不是的,一個反對都不可以。佛經要取信於後人的,這樣的嚴謹後人才相信,寫成文字,大家才能夠依教奉行。這是集結經藏當時的情形,要靠多聞。

  所以,《論》裡頭讚歎「多聞能知法」,你要不多聞你怎麼能懂得佛法?這個法就是佛法。法是個代名詞,我們常講盡虛空遍法界用一個總的代名詞,就稱之為「法」。「法」是宇宙間萬事萬物一個代名詞,你才能知法。知法就是佛,佛就是知的意思,佛是覺,覺知。你對於一切法都覺悟,都知道,一定要靠多聞。聞,誰說法?一定要聞過來人的,過來人就是我們一般講有修有證。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佛法裡面常說的無上菩提,那他所講的決定沒有過失,決定沒有錯誤,這是佛。釋迦牟尼佛說的,我們還能不信嗎?

  佛很慈悲,看到這個世間眾生緣成熟了,他來示現。《梵網經》上世尊告訴我們,他早就成佛了,這一生到這裡來示現是表演給我們看的,不是真的。這次到這兒來表演,在我們地球上(過去他常來)這是第幾次?第八千次;佛到我們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這次是第八千次,久遠劫就成佛了。他這些弟子當中,無論是菩薩眾、聲聞眾,在家這些居士眾,甚至於護法裡面,這些國王、大臣、長者這些大眾,裡面有不少也是諸佛菩薩應化來的,這就是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他要到這兒來唱這台戲,這台戲一個人不行,他一個人唱主角,還要許多配角。配角是什麼人?配角也是諸佛如來。那我們知道的這些大菩薩,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地藏菩薩,統統是古佛再來的。

  不但菩薩眾裡頭我們知道很多古佛再來的,居士眾裡頭有,聲聞眾裡頭也有,這就是有緣,來隨喜!你示現作佛,我們大家都幫你忙,老師也來幫忙。這種情形我們不難懂,我們舞台表演不就如此嗎?這個學生學成了,他今天唱主角,老師去幫他跑龍套,幫他做配角,常有的事情。諸佛如來在十法界裡面表演,亦復如是。其目的不為自己,所有在舞台上表演的人都沒有自己,他有個共同的目的,「覺悟眾生」,這個意思多好!覺悟眾生。所以彼此沒有意見,如果有自己在裡面他就有意見了,就不能夠諧和;沒有意見,有個共同的目的,覺悟眾生。所以,不論你扮演什麼角色,你扮演佛陀的角色也好,菩薩角色也好,聲聞弟子也好,護法也好,統統密切合作,這台戲唱得圓滿。

  再告訴諸位,提婆達多也是菩薩來應化的,表演反面的,統統是教人!舍利弗、阿難尊者表現正面的,正面、反面都是幫你覺悟。反面你看看,多聞不修行,最後還要墮地獄,在僧團裡面還要鬧是非,破壞僧團,都是教你看到之後覺悟。你看到他做的不對,錯的,錯的原因在哪裡?多聞不修行,沒真幹。舍利弗、目犍連這批人是正面的,聽了之後真做到,真正是「受持讀誦,為人演說」,真做到。所以,多聞才能知法,知法就是證果。我們佛門裡頭常講「大徹大悟」,知法是大徹大悟,對於一切諸法,通常我們講六個字,性相、理事、因果,大講到宇宙,小講到微塵,都不外乎性相、理事、因果,都能夠通達明瞭,這個人是佛。

  究竟圓滿通達的明瞭,是佛陀;通達明瞭還不究竟,沒有到究竟圓滿,這個人是菩薩;通達明瞭接近真正明瞭,這個人叫阿羅漢,所以阿羅漢是在相似位。華藏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分證位,真明瞭了,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還不是真正明瞭,但是跟真正明瞭很接近。所以說是沒有開悟,已經達到開悟的邊緣,沒有真開悟,那也就很了不起了,相似位。他們住的是四聖法界,不在六道,但是在十法界裡面。所以多聞能知法。

  「多聞能離罪」,離罪就是修行,你真正懂得這一切諸法相有性無,事有理無,有無是一不是二,這真正通達。性相是一,理事是一,入這個境界就理事無礙;到最後告訴你,因果不二,這個境界又提升一層,事事無礙,法身菩薩的境界。一定要靠修,聞思修,聞是接觸,思是明瞭,就是知法,修是離罪。離什麼?離妄想分別執著,這就離罪了。所以你要曉得,嚴格的講,不但執著是錯了,分別也錯了,再向上一層,起心動念就錯了。離執著是阿羅漢、是辟支佛,離分別是菩薩,不起心、不動念是佛陀。

  跟諸位說,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修什麼?他們就是修不起心、不動念。四十一個階級也就是說明,對一切性相、事理、因果不起心、不動念的程度有淺深差別不同,分成四十一個等級。法身菩薩,他們都是諸佛如來,他修什麼?修這個,修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達到究竟圓滿是究竟佛果,那就入第四十二個位次,無上菩提;沒有再上面,上面再沒有了,四十二是到頂,離罪了。所以我們學佛,雖然修淨土,多聞有好處。你把宇宙之間這一切現象的道理統統搞清楚、搞明白了,你自然就放下了,你自然就不會有過失,這就離罪,不會再有過失了。

  「多聞捨無義」,捨是放下,義是什麼?無意義的。毫無意義的事情你學它幹什麼?這個無意義是什麼東西?你們諸位仔細想想,就是現在人所講的迷信。我們沒有多聞,不了解佛法真實義,都誤會認為佛教是迷信,佛教是消極,佛教是毫無意義,那你學它幹什麼?多聞之後才恍然大悟,這裡頭有真理,講的是事實真相,有意義,不是無意義。所以多聞才能破除迷信,多聞才能夠捨誤會,你聞得愈多,幫助你開智慧。智慧雖然是從戒定慧成就的,這是真的,一點不假,可是不能離開多聞。

  你就說我們講宗門大德,禪宗,特別是中國的禪宗,他不用多聞,他用參究,真的是一門深入。他不看經,他聽老師開示,所以宗門的老師都有語錄。《六祖壇經》,是後人對六祖特別尊敬,把它稱之為「經」,實際上是什麼?是六祖能大師的語錄,這個要知道。在佛門裡頭稱「經」的,只有佛所講的稱「經」;菩薩所講的,一定要得佛印證,佛要不給他印證,不能稱「經」,都要得佛的印證,這個才沒有問題。六祖能大師的語錄後人尊稱為「經」,把它視同跟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地位相等,沒有兩樣,特別尊敬,我們要知道。

  宗門大德是悟後多聞,沒有大徹大悟之前絕不多聞,所以他心是定的,大徹大悟之後廣學多聞。你看看徹悟之後,明心見性之後,他超越十法界了,到哪裡去?統統都在華藏世界,華藏世界聽毘盧遮那佛說法,在華藏世界裡學什麼東西?就是學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是這一本書,我們現在這個課本就叫做《大方廣佛華嚴經》,實際上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說明書。真正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什麼?那是宇宙,宇宙的全體叫「大方廣佛華嚴」,宇宙的全體。這個我們在經題上,很久之前講的,經題上跟諸位介紹過。「大」是講宇宙的本體,「方」是講宇宙的現象,「廣」是講宇宙的作用。整個宇宙,包括這裡面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沒有一樣漏掉,這叫「大方廣」。

  大方廣裡面所有一切眾生都是如來,都是佛,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為什麼?所有一切法都沒有過失,都沒有染污,都有見聞覺知,那就是知法。都是清淨寂滅,那就是底下講的涅槃,涅槃是清淨寂滅。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染污、煩惱、生死,那是你看錯了,你沒有看到真相,真相如如不動;你眼睛看花了,你以為那裡有動,實際上沒有動。為什麼實際上沒有動?實際上它沒有現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相;妄相從緣生,緣生緣滅,與它的理體毫不相干。這些都是諸法實相,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佛在一切經裡頭常講。我們學習的時間久了,這一提起,我們都知道,這是聽得太多了,不用記憶它自然就薰習了,為什麼還有過失?沒做到。我們是聽了,實在講,就跟提婆達多一樣,跟善星比丘一樣,聽得很熟,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還是隨順自己煩惱習氣。這個事情我喜歡,那個我很討厭,沒有把佛陀教誨去做到。

  所以佛菩薩教誨,經典沒有過失,過失是我們聽了沒做,我們沒有契入大方廣。這個偈頌最後一句,「能入如來法」,如來法就是大方廣,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就是教下講的大開圓解,我們沒得到,沒有得到的原因是沒有依教奉行。不要說別的,佛教導我們怎麼樣生活,過真正幸福美滿的生活,佛教導我們怎樣處世待人,統統沒做到。我們不要講佛陀,說得那麼高,我們把水平放低,你看孔子,孔子示現的是人道。孔子待人尊重、謙虛、有禮貌,不敢輕慢任何一個人。周公輔佐成王,史書上記載,「一沐三握髮」,沐是洗澡,洗一次澡,還沒有洗好,外頭有人來訪問。趕緊把身上擦乾淨,頭髮捲起來,戴上帽子見客,見完之後,還沒洗完,再洗。底下又來了客人,洗一次澡三次見客。吃一餐飯也是的,一餐飯,「一飯三吐哺」,客人來的時候,馬上放下去見他。周公講,我這樣做是唯恐得罪天下的賢才。那我們現在,稍稍有一點身分地位,吃飯、洗澡不見客。

  周公是孔子心目當中最佩服的聖人,夫子一生就是學周公,也想有人能夠用他,他得個一官半職。我們能想像得到,夫子要是作官,一定像周公那樣,盡忠職守,負責盡職,一定是如此,愛民愛才。他一生不得志,沒有人用他,所以晚年回家去教學,教得很成功。為什麼成功?自己都做到了。自己做到,你教人人服,哪個不服!學生都被他感動,沒有別的。譬如夫子當年是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七十二個入境界的。難道後世就沒有嗎?後世教學的人很多,一生從事於教學工作,夫子只教五年,我相信在歷史上,自古至今,一生教五十年的不在少數,為什麼沒有夫子那樣的效果?自己沒做到,不能感動人,原因在這裡;真正做到能感動人,那個就不一樣了。不能感動人,還是這經上講的,自己沒有認真去做,所以沒有這個效果。依教奉行最重要是心,念頭!

  大禹王出門看到有囚犯,犯了罪的,看到兩個人,他就非常的傷感。他旁邊人看到之後,就問他,說:君王,那兩個人犯罪,應當要判刑,你這個傷感是不是太過分了?禹王說:我傷感的是從前堯舜在世的時候,堯舜也都是君王,他們國家的人民都是以堯舜之心為心,所以天下太平,國家大治,沒有犯罪的。他說:我今天做了君王,我這個國家人民都是以他自己的心為心,我看到很難過,我不如堯舜,跟堯舜比差太遠,為這個難過傷心。堯舜的心是什麼?一點私心都沒有,「堯舜之道」古人說得好,「孝弟而已」,沒有一個人不盡孝道。盡孝道是善事長輩,善事父母,悌道是善事同輩,也可以說是尊長。都懂禮,都沒有自私自利,起心動念都會為別人想,他不為自己想,所以天下大治。這是領導人帶頭。

  當然,那個時候的國家幅員並不很大,就像老子講的「小國寡民」,人口也並不多,統統被感化。附近這些部落,實際上講國家沒有統一,都是部落。每個部落裡頭的領導人看到堯、看到舜、看到禹、看到湯,沒有不佩服,大家都跟他學習。他變成諸侯裡頭的榜樣,自自然然形成了諸侯共同仰慕的人、共同尊重的人,所以以後尊稱為天子,就這個道理。他不是用武力奪了這個地位,是大家尊重,公認的,你看這個多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看清涼大師引《婆沙論》上的四句最後一句,「多聞得涅槃」。大師很慈悲,深怕我們對這一句疏忽了,所以在《鈔》裡面又講得很多。特別舉出菩薩有四種法,為大涅槃做近因,當然這就很重要了。這四種法是什麼?第一個是「親近善友」,確實非常重要。世尊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是一部小乘經,過去李老師教我學習的,我跟他第一部就學這個經。學佛第一個條件是「親近明師」,跟這裡講的完全相同。你要親近好老師。但是好老師可遇不可求,到哪裡去找?

  師生都是過去生中的緣分,宿世的善緣才能遇到。什麼緣?跟諸位說,孝親尊師才會有這個緣,生生世世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尊敬長輩,這樣的緣才能感得善知識,這是過去的因。現前的因,現前因是近因,現前如果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你遇到善知識,你對他沒有禮貌,他能教你嗎?絕對不是善知識一定要人對他有禮貌,那你就錯了,不是這個意思。善知識觀察人能不能教?這個人能不能學?他會不會學有成就?他要先看看,就等於考試一樣,先看看。看什麼?印光法師在《文鈔》裡頭講的,看你的誠,看你的敬,就看這兩個。一分誠敬你會得一分利益,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老師觀察學生看這個。你只有三分誠敬,老師只教你三分,對得起你,不教四分。為什麼?那一分你得不到,那一分給你講是多餘的。如果你有十分誠敬,老師教你九分,對不起你,因為你還可以接受,那怎麼能對得起你?所以老師教學看學生,這個學生可不可以受教?從這些地方觀察。

  學生要找好老師,好老師也想找好學生,老師找學生比學生找老師的心願還要切,為什麼?老師年歲大了,要找傳人。道沒有人傳,這是他一生最遺憾的事情,沒有人能傳他的道,這個時候怎麼辦?只有著書,用文字傳下去。希望後來能遇到有緣的人,讀他的書也能夠依教修行,就能得他的法,就如同孔老夫子一樣。孔老夫子當年,你看顏回過世的時候,夫子多麼傷心,為什麼?顏回能傳他的道,顏回是他的傳人,但是早死,早死就沒有真正能傳他的人,他清楚得很。七十二賢,不錯,是各有成就,成就達不到這個標準。夫子之心,跟諸位說,是堯舜之心,沒有絲毫私心,這個太難得了。所以一百年之後,有個孟子出來。孟子就是得到孔老夫子遺留下來這些典籍,夫子的著作,他有緣遇到了,非常歡喜,非常喜愛。讀孔子書,依照孔子教誨修行,當中有疑難不解之地方向夫子的學生們請教。影響他最深的是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孫子,孟子出世跟孔子的孫子是同代,同一個時代。

  這是孟夫子首先給我們開這個風氣,今人善知識裡頭沒有緣分,不能親近,找古人。對古人要誠敬,還是這麼個道理,一分誠敬一分收穫,十分誠敬你就得十分利益,沒有誠敬心,《四庫全書》擺在你家裡也得不到利益。世出世間法都從誠敬當中來,不誠不敬不行。展開古人的著作,就如同跟他面對面,要有這樣的恭敬心,佛法講「隨文入觀」,就等於他在面前教導我,就能得利益。所以同樣是讀這本書,每個人得的利益不一樣,每個人理解的深度不相同,理解的廣度不相同,受益不相同,原因都是在誠敬,親近善友的祕訣在此地。

  我們念《無量壽經》就是親近阿彌陀佛,讀《十善業道經》就是親近本師釋迦牟尼佛。《十善業道經》決定不能夠疏忽,它是學佛的根本,沒有這個根,「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是兩句口頭禪,沒有實質。我常講,「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落實在《弟子規》,《弟子規》真正做到,這兩句你就得到了;「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兩句落實在《十善業道經》。我們今天看到新的《十善業道經》的小本子,它的封面好像是《兒童讀經課本》,裡面有《弟子規》、有《十善業道經》。《十善業道經》好像是蕅益大師的節要裡面還有一個錯字,本來有兩個錯字,有一個改正過來了,還有一個沒有改正過來。好像在四十六面,希望再印的時候把它改過來。

  這個裡面有蕅益大師的節要,蕅益大師的節要著重在修行,就是《十善業道經》的教誨怎麼樣落實,很難得。我也有一篇節要,比蕅益大師的還簡單,他老人家既然著重行門,我著重在解門,建立信心。所以我節要的很簡單,一共只有五百一十六個字,便利於工作繁忙的人。因為五百多字你要把它念一遍,兩分鐘就夠了,不需要三分鐘。你每天再忙,你早晨抽三分鐘,晚上抽三分鐘,就把它念一遍。怎麼樣落實?那蕅益大師的節要就很好,你就照蕅益大師節要去落實,你去做去,你才能得真實的利益。所以親近善友。

  「二者專心聽法」,這非常重要,現在聽法有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光碟很方便,聽說現在一個光碟裡面可以錄幾十個小時的東西,那就太方便了。一個光碟放在身上你一天聽不完,好幾天才換一片,好,省事。尤其現在小的隨身聽非常方便,放在口袋裡,戴上耳機,專心聽法,聽法一定要專心。工作的時候你就不能專心聽,專心聽法你一定把事情做錯。早年,我那時候在台北講經,有十幾位開計程車的司機,他們都到圖書館來聽經。聽完之後,那個時候還沒有光碟,有卡式的錄音帶,他們都要,在車子上放。有位司機告訴我,有一天開車的時候專心聽經,路走錯了,把客人繞了很大的一圈冤枉路,又耽誤人家很長的時間。我就告訴他,你錯了,不可以,以後不可以這樣子。開車的時候專心注意路況,安全第一。你在沒有客人休息的時候你可以聽,有客人的時候不可以,車上坐著有客人不可以,這個一定要懂得。

  早晚有時間的時候多聽經,你有個簡單的功課,課做完之後聽經。聽經非常重要,聽經才能夠明理,聽經才能夠保護你不退轉,你不會被社會染污。你要不聽經,你要不念佛,你想不受外面環境影響,太難了!諸位要知道,這麼多年來,我要不是天天讀經,天天講經,我在這個環境裡能保得住嗎?我告訴諸位,我說老實話,我保不住,一定也會墮落,也會被這個環境污染,也會被它拖下水。還能保持這個樣子,就是沒有一天離開經教,得力在此地,五十四年如一日,我沒有一天不讀經。讀了明白了就改毛病、改習氣,自己改過來之後得受用了,有緣再勸別人。希望把這個利益的效果擴大,不要我一個人獨享,讓有緣的同學們分享,給大家勉勵。

  第三「繫念思惟」。這就是說你在不讀經的時候,一定要常常想佛菩薩、祖師大德在經教裡面給我們講的這些義理,常常想。不想行不行?不行,為什麼?不想佛菩薩的教誨你就會胡思亂想,肯定的。所以,用什麼方法把我們的雜念、把我們的妄想打掉,最好的方法就是思惟經教。如果不思惟經教,背誦經教是好事情,大部經能背當然更好,不能夠背大部的,背小部的。《心經》二百六十個字,《大勢至菩薩圓通章》更少,二百四十四個字,我們現在節錄的《十善業道經》也非常好,五百一十六個字,把它念背。或者你去背我們修行的五個科目都好,每個科目你要好好去思惟,淨業三福、六和敬。

  六和敬我們為什麼做不到?沒有去想它,沒有去念它,印象很淡薄,做不到。如果做到,這個團體不得了,你看我講過多少次,我們香港有一個團體能做到,上下做到六和敬,這個團體就能夠保佑這個地方。華南這一帶一大片的地方,國泰民安,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什麼災難都沒有。只要有一個團體,有這麼大的效果?想想江本勝琵琶湖那個祈願,不就明白了嗎?我們淨宗這五個科目統統都做到,我們這幫人,家裡面這些同修,這些護法、義工,我們人也不多,大概合起來恐怕三十個人都不到。真正能夠把淨業三福做到,六和敬做到,三學六度做到,十大願王做到,這還得了!這五個科目是行門,淨宗的行門就是要做的,這不是解門。常常念,常常想,常常用這個來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行為,果然我們這個小團體裡面有幾個人真幹,就能產生很大的效果。

  現在這個時代跟從前不一樣,現在時代講求的是民主自由開放,誰都不能干涉誰,只能在講經時候勸導。不是講經時候都不能說這些話,說這些話,人家說你要罵人,你在責備人,你憑什麼,生是非。從前在家父母教導我們,在學老師教導我們,現在沒有了,在家父母也不教,在學老師也不教,這怎麼辦?現在能夠有一點倫理道德的教學,還只有在佛門裡。可是佛門裡面講經教學不多,法會、經懺佛事多。法會裡面的開示,這個諸位曉得,像我們這邊作「三時繫念」,「三時繫念」裡面開示非常精采。沒有人給你講解,不懂,照著文念念,念的時候也不解義,念過之後就忘了,誰記在心上?能產生多大的效果?實在講太有限了。

  我們對於《三時繫念》還特別詳細講過一遍,有光碟流通。我講這一遍的意思,是希望我們的同學們在參加三時繫念法會之前,最好先把「三時繫念」的講解聽個三遍,一遍不夠,要聽三遍。你再去參加三時繫念法事,效果完全不一樣,真正有自度度他的味道在,你會有這個感覺。你要是完全不懂,那都是做形式,沒有實質的效果。這就是講專心聽法重要,繫念思惟重要,繫念思惟,隨文入觀。

  末後一句,「如法修行」,這一句是完全點破了。依照方法,就是經典裡面所講的理論、方法,把理論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方法就變成我們的生活行為,從此你就過佛菩薩的生活。一個人能夠過佛菩薩的生活,豈不是轉凡成聖了嗎?專心聽法,繫念思惟,破迷開悟,轉迷為悟;如法修行,轉凡成聖,統統落實了,這是涅槃的近因。涅槃是清淨寂滅,與性、理相應,我們應當要學習。

  再看下面他所引的,「淨名云」,《淨名經》就是《維摩詰經》,在家佛。經上說,「多聞增智慧,以為自覺音」,多聽增智慧。後面增智慧這三個字就是剛才我們所說的「繫念思惟,如法修行」,就增智慧。如果沒有這兩條,那只限於多聞,多聞是什麼?增常識,增加你的常識,不增智慧;或者我們說得客氣一點,「多聞增見識」,增見識,不增智慧。走前面這個路子的人多,多聞增見識的多,多聞增智慧的人太少了。諸位要曉得,見識廣不能解決問題,智慧才能解決問題。尤其是現在,我們參加了幾次國際會議,聽到這些學者專家的報告,增見識。衝突能不能化解?和平能不能落實?不能!什麼原因?沒有智慧。廣學多聞,沒智慧,正是法首菩薩在這個偈頌裡面給我們講的,『非但以多聞,能入如來法』。

  不能單單靠多聞,單單靠多聞解決不了問題,但是多聞是先導,多聞是第一個條件。聞了之後要思,思了之後要修,所以涅槃近因,專心聽法,這是聞,繫念思惟是思,如法修行是修,你看看聞思修,這個就增智慧。我們只有多聞,沒有思惟,沒有去修行,這就是剛才講了,只增見識,不增智慧,這個道理我們要懂。聖賢的教學,世出世間、古今中外,沒有例外的,沒有不著重實行的,對修行是特別講求,沒有修行不行。所以《淨名經》上這三個字,裡面所含的就是聞思修,才會有增智慧的結果。

  「以為自覺音」,自覺而後才能覺他,你要不自覺你怎麼能覺他?「下經推度生之方便,乃至不離善巧多聞」,下經就是底下的,說《華嚴經》,下面有說。「推」是推動,「度生之方便」就是講教化眾生。教化眾生還是不能夠離開善巧多聞,你要教,你要講、要教。但是多聞前頭加了個「善巧」,善巧是什麼意思?善巧是身教,為人演說,演是善巧。言語教人是教他多聞,他看到你了,再聽你的教誨,他相信你,因為你所說的你都做到了;你所說的做不到,沒效果。

  老師做到,學生做不到,有沒有效果?有效果,效果不大;老師做到,學生也做到,效果就大了,釋迦、孔子教學的效果就這麼來的。釋迦的學生多了,真正聽他的話依教奉行的,落實到如法修行,經典我們每次展開,你都看到佛的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都是依教修行的人,不是依教修行的人不在這個裡頭;孔老夫子七十二賢,七十二賢是依教修行的人。我們前面為什麼還說孔子沒有傳人?就是不到他的標準,學生們是依教奉行,但是沒有達到夫子的標準。一百年之後,孟子達到這個標準,要跟聖人的心完全相同,念茲在茲。

  學佛的人,佛心。佛心是什麼?真誠沒有虛偽,清淨沒有染污,平等沒有高下,正覺沒有迷惑,慈悲沒有私心,這是佛心,真正幹的人就是依這個修。雖然依這個修,每個人的真誠程度不一樣。如果我們把誠分做一百個等分,佛是圓滿的,佛打一百分,菩薩可以打九十幾分,緣覺可以打八十幾分,阿羅漢可以打七十幾分。那我們能打幾分?一分、二分而已,這是事實。我們也天天在修,也天天在念,天天在想,只有那麼一分、二分,沒有辦法脫離三界六道,沒法子。要真正脫離三界六道,要到阿羅漢,換句話說,我們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要能夠達到七十分,就脫離六道,到八十分就脫離十法界,這個比喻好懂。

  我們要如何去發憤努力,把分數提升?這二、三分確實不夠,真是若有若無。這是講發心,發心為什麼不能往上提升?沒做!怎麼做法?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你得真幹!最要緊的是把自己的煩惱、習氣、過失放下。那我常常講的,自私自利要放下,起心動念要為別人想,不要為自己想,為自己想是自私自利,為別人想大公無私。名聞利養要放下,這個東西害人,決定不是好事情,障道;不但障道也障緣,障法緣,我們幫助眾生,教化眾生,都障礙。佛菩薩為什麼沒有障礙?他沒有名聞利養。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貪瞋痴慢疑統統要放下,這些東西不放下,你的菩提心,那個五條不是真的,怎麼樣你也提不上去。有個兩分、三分算不錯了,但是不管用,這個一定要知道。

  善巧是表演,做出來給人看。如果我們帶頭做,還有幾個同學大家跟著認真都在做,效果就大了。為什麼?教學有榜樣,你看有幾個學生他這樣做,真成就了,真行,真正能感動大眾。孔夫子底下有七十個人幹,不管幹多少,是真幹,真產生了影響。釋迦牟尼佛,聲聞眾裡頭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還有菩薩眾,還有在家居士大眾,真幹的人是真多。經上雖然沒有歸納起來講,但是它散在一般經典裡面。我們細細去研究、去揣摩,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真正這個大團體裡真幹,真依教奉行的,最保守的估計三千人以上,所以他能產生這麼大的效果。

  我們世間,你再看看,古代的不說,我們講近代的。近代這些高僧大德,在世的時候真的了不起,在香港大家知道、看到的倓虛老法師,諦閑法師的傳人。在香港教化多年,他老人家走了之後,後面能夠繼起像他這個樣子的有沒有?或許是有,已經不在了。現在還有些他的弟子,這個我們都清楚,我們也是老朋友都很熟悉,倓老的道風真叫一落千丈。什麼原因?沒有人教了,沒有人講了,也沒有人修了。只有那個形式,寺院庵堂擺在那裡,做做法會,這個不行。這樣的承傳,再有個三十年、五十年不就完了,不就沒有了嗎?

  我們再看再遠一點,圓瑛法師、虛雲老和尚、興慈法師,現在有沒有傳人?都沒有了,這很可悲!真正依教奉行的人不是教出來的,教不出來的,真正有善根、真正有福德,這些人出世還要什麼?還要眾生有福,眾生有福就能感得聖賢出世,眾生沒有福,聖賢都走了。聖賢走了,這個世間就沒有聖賢的教誨,沒有聖賢的音聲,也沒有聖賢的形象,它怎麼會不亂?我們既然有這個緣分,中國人講有這一分福分,你得人身,能夠聞到正法,你就應該要發心,捨己為人,承傳聖賢之大道。這個有意義,不是無義,有價值,絕對不是人間功名富貴能相比的,不能比。

  但是你得認識清楚,因為你認識清楚你才能把人間功名富貴捨掉,來幹這樁事情。這樁事情在現在這個時期來幹,真的就像諺語所說的吃力不討好,多少人障礙你,多少人毀謗你,這是一定的道理。一定要把自己生死也得放下,置之不顧,你才能勇猛精進,勇往直前,你才不會退縮,這個叫做善巧多聞。上面講的單顯多聞,它這裡有,「涅槃四事,為近因緣,即雙美聞行」,這個我們前面講過了。我沒有看到這個地方有,我是看到《鈔》裡,我看到《鈔》裡面有這個四句,都已經跟諸位介紹過了。

  再底下一段,是大師引用《大智度論》的話。《大智度論》上說,「多聞廣智美言語,巧說諸法轉人心,行法心正無所依,如大雲雷霔洪雨」。這首偈說得好。這首偈清涼大師有註解,註得也相當詳細,他把後面的兩首也寫出來,諸位可以參考。我們現在單單就這首偈我們一起來學習。「多聞廣智美言語」,「美」就是我們一般講的真善美,真的言語,善的言語,美好的言語,為什麼?它能夠開我們的智慧,多聞廣智,聖賢的教誨。

  第二句說「巧說諸法轉人心」,巧是善巧,這個善巧是什麼?契機契理,適合我們的根性,適合我們的程度,適合我們現前迫切的需要,這叫巧說諸法。我們的心現在是妄想分別執著,煩惱習氣無量無邊,聞到佛法之後,我們知道怎樣斷惡修善,怎樣破迷開悟,怎樣轉凡成聖,我們懂!「行法心正無所依」,這個「無所依」是般若智慧,無所依與法性相應。我們一般凡夫,行法心不正,心邪,有所依,依什麼?依自私自利、依名聞利養、依貪瞋痴慢,諸位想想是不是這個?現在社會上是不是都講這些?他依這個。我們這些東西全部都放下了,無所依才依真正的般若智慧,我們的心才正,正知正見。末後這一句是比喻,「如大雲雷霔洪雨,如是教理,無量無邊,恐繁且止」,大師給我們引用在此地,實際上《鈔》裡面還有餘音在後面。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這個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