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0一三卷)  2003/4/18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1013

  諸位同學,我們繼續看李長者的開示,前面我們讀到他說「隨位第八住」。

  「以隨位第八住,第八行,第八迴向,第八地,智增滯寂,障真無作大悲故,以一百四十大願防之」,我們讀到這一段。佛在一切經教裡面教導我們,定慧一定要均等,不能夠偏在一邊,偏在一邊都要出麻煩。尤其是初學的人,初學的人總免不了出這些事情,慧多定少就發生掉舉的毛病,如果是定多慧少就會產生昏沈,這個是初學佛的人非常明顯。你看有些人,以我們念佛堂做例子,特別是在止靜的時候,這個時候要靜下來,有些人心裡面妄念紛飛。樣子是坐在那個地方,盤腿坐在那裡,妄念太多,這種現象佛法裡稱為掉舉。還有一種現象,這一坐下來,沒有幾分鐘他就睡著了,打瞌睡。這個打瞌睡,昏沈,定多慧少;掉舉是慧多定少,這是很粗很粗的相,我們初學的人知道,功夫沒有辦法得力。

  修行,特別是到地上菩薩,難道還有這個毛病嗎?是的,他們這個毛病沒有我們這麼粗,非常微細,但是它會障礙無作的大悲心,長者在此地提醒我們,這要以大願來預防。所以,我們特別在這裡介紹《華嚴經》上講的十種清淨大願,前面跟諸位說到,「度生」、「行善」、「學佛」、「護法」。要有大願,你的慈悲心永遠不會失掉。到無作的境界,這是法身菩薩,「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雖然他已經純乎自然了,可是我們在形相上來看,他非常積極,救護眾生,護持正法。可是在菩薩心裡面,真誠清淨平等,他那個積極已經跟自然融合成一,所以法爾如是,性德本來就是這樣的。

  淨願第五叫「入土」。土是國土,諸佛剎土,特別是凡聖同居土,六道三途這個裡面眾生最苦,你要去幫助他。只要眾生有感,菩薩無不現身。現身,除現同類身之外,依正都現,真正是為一個眾生現無量無邊身,慈悲到極處。佛菩薩的恩德沒有人知道,父母恩德不能比,到什麼時候你知道?哪一天你入了法界,你就知道了。這個時候才真正明瞭,諸佛菩薩無量劫來是怎麼樣照顧我們,真的明白了。怎麼樣報佛恩?如佛所行,那就是報佛恩。佛要普度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到那個時候,你自自然然加入這個行列了,「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個願落實了。所以眾生有感,立刻就要有應。

  現前我們怎麼學法?現在這個世間的社會開放,不像從前保守,彼此不相往來。現在資訊發達,交通便捷,度假常常出國去旅遊,環遊世界,現在已經很平常了。這樣我們經常會與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接觸頻繁。我們每到一個地方,怎樣能夠融入他的社會,這就是這一願。換句話說,怎麼樣跟他們打成一片,無分彼此,像一家人一樣,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就這一願的意思,沒有彼此。我們在《華嚴經》上學會這個本事,那你在這個世間自然而然的你就成為和平使者。你不知不覺的、自自然然的化解族與族之間,宗教與宗教之間,文化與文化之間衝突,把衝突化解了,誤會化解了,所有的爭端自自然然就消弭了。世界和平,共存共榮,這一個理想就能落實。中國古人講的大同之治,世界和平會落實。這是第五種的淨願。

  第六個願是「同體」。我們上跟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同體,同一個真如本性;下與一切眾生,情與無情,也是同一個心性。虛空法界剎土眾生,我們常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性識是共同的,根本上相同。今天在形相上,我們的願望也相同。願望,人都希求和平,都不希望有衝突,都希望大家和睦相處,都希望彼此互相尊重,從我自己本身做出來。這是佛法裡面所謂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第七願「了法」,了是明瞭。入聖者之門就應當了達一切法。一切法的性相、理事、因果,沒有不通達明瞭的,成就自己的德行、學問、能力,這個能力就是善巧方便,現在人講高度的藝術。

  第八願「生信」。我有這個願望,希望一切眾生見到我都能生起信心,對我沒有疑慮,一切眾生都能得真實利益。這個願了不起,怎麼樣兌現?你要不具足實德能,做不到。實,真實!真實、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你要是不具足,你怎麼能夠叫一切眾生見到你生清淨的信心?你真有這個願,你自己當然認真努力求學。

  先聖告訴我們,「養五德,修六和」。五德就是中國聖人的標準:溫、良、恭、儉、讓,以孔老夫子為標準。「溫厚」,沒有一絲毫暴戾,我們常講溫和厚道。「善良」,心行溫厚善良。「恭慎」,恭敬對人、對事、對物,你看《禮記》上說的「毋不敬」,恭敬謹慎。「節儉」,節儉是美德,不可以浪費。常常想到天下苦人多,我們能夠省一分,就能幫助他一分,我們多浪費一分,他們就少了一分,常常想到這世間苦人多。末後一條「忍讓」,事事處處要學忍、要學讓。忍讓是菩薩的大寶,在菩提道上許許多多障礙,忍讓能化解。

  在佛門裡面,佛教導我們修六和: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這個大家都很熟。你真正能夠做到五德六和,我們相信一切眾生看到你生信心,一切眾生遇到你都能夠得利益,不要說聽你說法,見你形象他就有感動。由此可知,要使別人對我們有信心,我們自己要具備德行。為什麼要眾生對我具備信心?如果對我沒有信心,就不能得度,你那個大願裡頭「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對你沒信心,你怎麼度得了他?跟我們一樣,我們年輕的時候親近老師,對老師要沒有信心,你有什麼成就?

  信心從什麼地方看?老師教導你的,你有沒有做到?果然歡歡喜喜不是勉強的,你統統做到了,你對老師有信心;對老師沒有信心,你不會依教奉行。凡是能依教奉行,對老師有信心,有尊重的心。尊師重道,你尊敬他,所以你相信他,你才肯跟他學,他教導你的你不懷疑,你會很認真努力去學習。由此可知,你看這諸佛菩薩五位修行,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法身菩薩尚且如是,何況我們凡夫初學。你要不認真不努力,你哪一天你才能出人頭地,你才能夠脫離輪迴?

  第九要發心、發願「住世」。大乘教裡面講的無住涅槃,不住涅槃就是住世,雖住世不住生死,為什麼不住生死?不造生死業,就沒有生死果報。生死業是什麼?迷惑、造業、受報,這是六道輪迴。你不迷,你不造業,雖然在六道,沒有生死。你對於六道裡面的狀況瞭如指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六道眾生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什麼因,什麼緣,你統統清楚。清楚就是不迷,不造業就不受果報,所以你到這個世間來現身教導大眾,乘願再來。你是怎麼來的?感應來的,眾生有感你有應,應化來的。六道裡面的眾生,他是業力受報,他一點都不自由。菩薩在這個裡面現身,願力,所以他是隨著感應來的,眾生有感他就有應;眾生感沒有了,他在這個世間就消失了,所以叫你發願要住世。這個感消失了,還有別的感,現另外的身,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這是佛法裡面講的神力住世盡未來劫。

  末後要發願「修普賢行」。這一條佛在大經上常常講「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這是真的。普賢行的根本是什麼?根本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普賢菩薩!所以他的心遍虛空法界,他的德遍虛空法界,他的智遍虛空法界,他的行也是遍虛空法界,確確實實真誠清淨平等慈悲,所以能夠盡知一切。這是說明在定慧不均的時候,大願能防,佛弟子不能沒有大願。

  下面長者開示,「以樂生死障真知故」,這個「樂」念去聲,愛好。確實有些人不想離開六道輪迴,他覺得六道輪迴不錯,捨不得離開。捨不得離開六道輪迴,確實有這些人。我出家之後,就遇到有好幾位法師,他們不想離開六道,不想往生淨土。他告訴我,他發願生生世世要做大法師,要度眾生。這個願也很難得,也不容易,但是能不能如願以償?那就難了。為什麼?你的願力不能超過業力,你還是受業力的支配,你怎麼能夠如願以償?我很細心的觀察,這幾位法師前幾年都過世了,年歲比我還小一點。看他過世那個情形,他很難如願以償。為什麼?來生能不能得人身成問題,所以這樁事情不容易。

  你要想真正希望在這個世間,生生世世都有大法師身分來教化眾生,那我勸你,你一定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一趟。見到阿彌陀佛,你把你這個願望向阿彌陀佛報告,求阿彌陀佛威神加持你,使你在這個世間三途六道不迷惑、不造業,你才能夠如願以償,要不然生死肯定障礙菩提。長者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我們要有對治法,「以四念處觀等三十七助道品」來預防。四念處是三十七道品裡面的一個科目。

  下面說,「及十四諦觀,及十十二緣生觀防之」。此地念的時候要注意,不是十四諦觀,是十個,十種四諦觀,十種十二因緣觀,我們常講的宇宙人生觀。你有正確的觀念,佛給你講這個是正確觀念,能夠防止你這個過失。一般講,你要想你的慈悲心很重,不捨三途六道苦難眾生,但是你要有能力,你才幫得上忙。你要沒有能力,就像看到一個人不小心掉在水裡面去,眼看就要淹死,你趕快跳下水去救他,你自己要有游泳的能力,你才能救得了;你自己不會游泳,跳下去不是白丟一條命,有什麼意思?

  三途六道是苦海,你在苦海裡面會不會沈下去?有沒有把握在苦海裡面能保住自己又能救別人?所以你得有能力。這種能力的獲得最快速、最穩當、最方便,無過於念佛求生淨土。我們對阿彌陀佛要有信心,釋迦牟尼佛在無量會裡面讚歎阿彌陀佛,說他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我們要明瞭釋迦牟尼佛對他的讚歎,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讚歎,佛佛道同。阿彌陀佛確確實實這是以希有難得的因緣,建立極樂世界,成就一切眾生,可以不斷煩惱,帶業往生。這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諸佛剎土裡找不到的,只有極樂世界可以帶業往生。

  這樁事情也有少數人懷疑,哪些人?通宗通教。他在經論裡面真的是下了不少功夫,認為《彌陀經》上所講的不合乎邏輯,不合理。一切眾生成佛都要斷惑,你看看斷見思煩惱,證阿羅漢果;斷塵沙無明,才能證菩薩果位;根本無明斷盡了,才能證得究竟佛果。現在是你可以帶業,可以都不要斷就能成就,哪有這種道理?查遍《大藏經》,佛也沒有這個說法,除了淨土經。淨土經太少了,實在講只有三經,除這三部經之外,都沒這個說法。所以有人就說了,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說,不是真實說,無非是教你們念一點佛號,種一點善根而已,真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消業,不能帶業。他這個說法乍聽起來也滿有道理,所以搞到許多老修行人、老念佛人都產生了懷疑,確實在前些年震動了整個淨宗。

  我有一次從台灣到美國洛杉磯,下飛機的時候,周宣德老居士在機場接我,那是個真正有修有學的老居士,跟李炳南老居士是老朋友。我們從機場開車到那邊的道場要一個多小時,在車上他就問我,他說:淨空法師,現在有人說念佛帶業不能往生,要消業才能往生,這怎麼辦?因為他自己很清楚,他見思煩惱沒斷,這樣一來的話,他念了一輩子佛不能往生。這樣的人都受了影響,何況一般的念佛人。我當時回答他,我笑笑:帶業不能往生,就算了,就不要去了!他聽了我這個話,他一點都不懂,眼睛瞪得很大看著我,他看我的態度很輕鬆。然後我就告訴他,我說:老居士,如果不帶業,西方極樂世界只有阿彌陀佛孤家寡人一個,去有什麼意思?不必去了。他還是聽不懂,最後我問他:觀音勢至等覺菩薩,他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破,那個叫不叫帶業?我這個話說的時候,他聽懂了,他笑起來了。哪個不帶業?只有佛不帶業,等覺菩薩都帶業。這個疑惑他才斷了。

  然後我就告訴他,(他問了:他們查這個經,查很多經,沒有講帶業往生的。)佛沒有說的事太多了,沒有說,你要從意思上能會通!他說:什麼意思?我說:經上有沒有講三輩九品?他說:這個有!要是不帶業的話,哪來的三輩九品?這他明白了,三輩九品是帶業多少!你帶的業多,你品位就低,帶業少品位就高,不就是這麼回事情!我們在車上一個多鐘點,把他的疑惑解除了,他生了歡喜心。我說:我們還是好好念佛,決定往生。至於那些人他說他的,我們不要理會,我們明瞭,他們一定要在經典上找根據;他在文字上找,我們在義理上通了。佛說「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這是佛教我們的!佛沒說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我們要懂這個道理,要以真實智慧解決問題。

  下面長者又跟我們說,「以十波羅蜜利益眾生恐不弘廣故」,這都是事實。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應當都要落實。我是勸我們淨宗的同學,務必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修行,修什麼行?我提出了五個科目,這五個科目:第一個是淨業三福,第二個是六和敬,第三個是戒定慧三學,第四個是六度,第五個是普賢十願,五個科目。用什麼樣的心來修?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心來修這五個科目,自利利他。要是恐怕我們的利益還不夠普遍,這個地方弘廣就是現在講的普遍。還不夠普遍,長者教我們很好,教我們用「四攝、四無量心」來預防。真的,四攝法決定不能忘記,要常常用,時時刻刻用,善巧方便。四攝法裡面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你就能把利益眾生的事擴大了,效果擴大了。在現前,尤其是我們要懂得利用機會教育,才能做得圓滿。你要認識機會,機會時時刻刻就在你眼前,你要認識,你要把它抓住。機會真的是一縱即逝,你要抓不住,以後能不能再遇到?很難講。每一個機會都不要放過,都要掌握到。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我們接著看李長者底下的《論》文:

  「以求自樂果,教化眾生不周廣故,起十迴向,加以大願大慈大悲,不捨一切惡道地獄人天,遍生其處,以防自樂,違菩提心,有所得故」。這也是事實,也是很容易犯的。學佛修道之人,我們雖然沒有那麼高的境界,但是常常聽說禪悅最樂,因此就有許多人貪圖禪悅之樂,不願意教化眾生,這是真有成就的;小乘四果貪著偏真涅槃之樂,不出來教化眾生。我們還沒有成就的人,如果我們修學的環境在山林當中,環境非常幽雅,貪著這個環境不肯下山,常有的事情。

  你要教化眾生,教化眾生到哪裡去?一定要到都市。所以古時候,你看清修的道場建在山林裡頭,人跡罕至之處,但是他還是要教化眾生。教化眾生都在市區城市裡面建下院,建講堂,經常不斷的派遣法師到城市裡面講經說法,教化眾生,兩邊兼顧到。修行在山裡頭,教化在聚落,人口集聚之所在。但是有人貪圖清淨之樂,不願意到都市去教化眾生,這個時候要用什麼方法來對治,來防範?「起十迴向」。

  十迴向是把自己的心量擴大,迴向給一切眾生。迴向給一切眾生,不是天天念迴向偈就行,要有行為,有行動,沒有行動你空口說白話,眾生實在講怎麼樣?得不到利益。你要叫眾生得真正殊勝的利益,那你自己要拿出行動出來,光是靠意念這個力量太薄弱。如果意念裡面還夾著自私自利,夾著遇到事情會退縮,真正不願意,你這個意願是假的不是真的。真心誠意,距離太遠,實在我沒有辦法,不便到那裡幫你忙,你在這個地方誦經念佛修持,以你真實的功德迴向,行,你確實有誠意。你要沒有誠意的話,你這個迴向等於自欺欺人,沒什麼兩樣,所以這個要知道。

  你看長者這個話說得好,「起十迴向,加以大願大慈大悲」,還要加上「不捨一切惡道地獄人天,遍生其處」。這裡面一切苦難眾生,他有求,有求願,菩薩要去,應化在其中。所以世尊呵斥小乘阿羅漢,焦芽敗種,為什麼?他們自己已經證得聖果,不願意度眾生,度眾生很辛苦,麻煩。用這個來防止自己貪圖樂受,貪圖樂受怎麼?你「違菩提心」,與菩提心不相應。這個地方「有所得故」,是你得禪定,你得法喜,自己得受用。貪著這個受用,不肯主動的去幫助一切苦難眾生。

  「以是義故,十信之心,總通五位,悉皆成信」。上面舉出這麼多例子,這個「義」就是道理,因為這麼一個道理。「十信之心,總通五位」,這個總通五位就是徹始徹終,十信並不是侷限在十信位,這個信通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徹始徹終。從前章嘉大師這樁事情他舉了個比喻跟我說,我那時初學,他講三皈戒,三皈五戒堅定信心來受持。他說這個就好像我們從台北到高雄,那個時候交通工具是火車,你上車之前要買一張車票,這張車票在整個旅途當中你要保持不能失掉。每一個大站都要檢查一下,一直到達,你才把這個票繳回。這個比喻我們很好懂,就是此地講的,初信菩薩好比你上車,到如來果位的時候,這下車、到目的地了,這個「信」就像車票,時時刻刻不能失掉。「悉皆成信」,成信是成就你的信心,位次愈高,信心愈清淨,信心愈堅定,信心愈增長,不可思議。

  「若自信徹趣求,無法不達」,這一句話重要。假如我們自己信心,這個「信徹」,徹是暢通而沒有障礙,信心徹底。跟前面講的意思一樣,底就是究竟果位,從初發心就徹如來果位,趣求五十一個位次,無法不達。不但在佛法裡頭,世間法又何嘗不如是。儒家講「人無信則不立」,人生在世如果沒有信用,他就沒有辦法立足於社會,為什麼?大眾對他不信任。你還能有什麼作為?世法尚且如此,何況佛法。所以佛法講「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底下一句從反面說,「若也疑心不除,豈成信也」,這是說明斷疑生信。如果有疑心,不能說有信心,所以信心難,太難太難了。千萬不要誤會我們現在學佛,信了,你們也聽說我過去的例子。我受了戒到台中再去拜老師,這謝師,老師一見面老遠指著:你要信佛,你要信佛。說了好幾聲,我走到他面前,我自己也愣住了。大聲叫嚷著:要信佛。我學佛七年出家,九年受戒。我一出家教佛學院就開始講經了,我已經教了兩年,講了兩年經,現在受了三壇大戒,怎麼還不信佛?李老師跟我講信的標準,我這才恍然大悟,依照他這個標準,我們沒有信。他的標準講得好:你要信了,你一定會做到。你為什麼做不到?不信。這個話講得很中肯,很合乎邏輯。

  我們受了三皈,相不相信三皈依?三皈依在義理上講: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我們沒做到,去搞一個形式。五戒信不信?受了好看,做不到。不殺生,殺害眾生的心、念頭有沒有?不偷盜,想佔人家一點便宜的念頭有沒有?有這個念頭,這個念頭是盜心,太難了,太不容易了。妄語就更不必說了,你對待一切人都是說真話嗎?沒有隱瞞,沒有欺騙嗎?所以從這個地方,你就能理解信佛是多麼困難。為什麼你做不到?因為你有很多疑惑。你的疑沒有斷,雖然學,學是半信半疑,所以沒有辦法徹底奉行。

  下面長者說,「如此品」,《如來名號品》,「舉佛果門」,這個講佛果,如來果地。「至賢首品舉佛神通」,《賢首品》是我們這一會最後的一品,這一會有六品經。「及佛所行行業,使初信心者信徹故,始名信心」,這是世尊在這個經裡面給我們說出初信的信心標準。我們自己讀了,仔細的對照一下,我的信心跟這一會所講的相不相應?如果相應,恭喜你,你已經入了十信位,你是十信位的菩薩,你不是凡夫,聖人了,轉凡為聖。如果對比一下,不像,我還是凡夫。看看那個標準,我沒辦法,沒有辦法入位(契入十信位),你要聰明,趕快回頭,老實念佛,求生淨土。這也給我們一個增上緣,我們就會死心塌地念佛了。為什麼?自己知道了,除念佛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好走。所以這《華嚴》不能契入,被他一鞭打回頭,把我們打醒,下定決心再不懷疑了,求生淨土,這一生當中成功了。《華嚴》對我們的淨業是增上緣,能入這個境界,好;不能入境界,生淨土,都好。

  「今此一部之經,頓舉五位因果,諸佛果門,總成信也」。這是講這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在第二大單元裡頭。「頓舉」,頓不是次第;「五位」,信、住、行、向、地,五位因果。「諸佛果門」,這個五位都是諸佛。你看看江味農老居士註解《金剛經講義》,《金剛經》上所說的諸佛,他就是講的圓教四十一個果位,諸佛。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是天台大師講的「分證即佛」,真佛不是假佛。所以諸佛是指這個說的,指四十一位說的,四十位加上等覺四十一位,諸佛。諸佛果門,人家怎麼樣修因?怎麼樣證果?這在《華嚴》裡頭詳細的給我們說明。總成信也,你得搞清楚、搞明白,你才會相信。「從總信已,入位修行,方始不迷理智」。這個地方是講「總信」,然後你「入位修行」,這個入位,初信位就是第一個位次,二信、三信一直到等覺五十一個位次。你具有信心,你明瞭,你在這五十一個位次裡面修行,你不至於迷惑。迷有迷事,有迷理,信位菩薩理事都迷,入住以後,事不迷了,怕的是理,但是你有堅定信心,就沒有問題了,你就不會迷了。

  下面長者給我們舉個比喻,使我們對於他講的意思,從比喻裡面我們更能夠親切的體會到。他說「如人造食」,這是我們天天不能少的,我們到齋堂吃飯,齋堂大廚房在烹調。「五味一時頓熟,方始食之」,這個五味酸甜苦辣鹹,這叫五味,飯菜端上來的時候,五味調和,這個時候你吃了。「從初食時,五味同食」,你這個飯菜第一口你就嘗到五味,一直到吃完還是五味,用這個來比喻信心。信心直貫五位,五位一分開、一展開,五十一個位次,總是信心徹始徹終決定不離。換句話說,菩薩在修行過程當中,五十一個位次決定沒有疑惑,一有懷疑,不但不能進,立刻就退轉了。所以大師在此地做了個總結,「明五味因果,十信總明,時亦不移本末,為信三世一際故,畢竟佛果不離初信之法」,這幾句話裡頭意思很深,五位因果展開來就是五十一個位次,修因證果,十信總說了。時不移本末,本末就是先後,時間沒有先後,所以前面比喻講五味一時頓熟,沒有時間。為什麼?「為信三世一際故」,這個很難懂。

  今天早晨鍾教授給我打了個電話,他在網路上看到美國那邊的科學家有一個最新的發現,科學上發現的報告。他星期二上山會帶來,帶來我想請他給我們大家講講。發現什麼?科學現在用數學推斷時間跟空間是一不是二,就是時間沒有先後,空間沒有遠近,跟《華嚴經》上講的一樣,最近發現的。但是這個現在還沒有辦法證實,只是在理論上成立了。《華嚴經》上所講的現量境界,他們現在從數理上等於說是探測到了,不是我們現前境界。《華嚴》是現前境界,現量境界,確實沒有遠近,沒有三世。

  所以,古佛與今佛,前面不是讀過嗎?都是初成正覺。佛說法當時沒有這些科學儀器,也沒有這麼深的這些數學概念,佛只是用比喻,比喻江河之水。在江河裡面流有沒有先後?有,所謂中國人常講的「長江後浪推前浪」,它真的有先後。這個浪流到大海裡面去了,有沒有先後?沒有了,入了海之後,先後就沒有了。為什麼?一際。沒有流入海,有三世;流入海的時候,一了,所以入海之後沒有先後了。空間沒有遠近,時間沒有前後,科學家證明,這是一個新的發現。

  他說宇宙,宇宙從哪裡來的?是很小很小的一點,這個點太小了,我們今天用最精確的顯微鏡也看不到,從那個地方忽然展開的。他也是講同時顯現的,這個虛空世界一切眾生同時現出來的,沒有先後,這跟佛法裡講的都是一樣的。佛法講是「一念不覺頓現」,這個世界是頓現的。所現的這些相,這個現象,這個現象是幻相。現在科學逐漸逐漸證明,這個現象是什麼?是相續相,剎那生滅。我們說剎那,其實是一剎那的億萬分之一。剎那已經是相續相了,你怎麼能曉得真相?所以人要真正了解到宇宙真相之後,一切妄想分別執著自然就放下了。放下之後心定了,心定之後,定到一定的程度,這個現量境界就現前了。

  在佛經裡面告訴我們,這個境界什麼時候現前?八地菩薩,不動地。八地菩薩見到阿賴耶識,你要見不到阿賴耶,你就沒有辦法轉阿賴耶。轉識成智,「六七因地轉,五八果上轉」。所以第六意識轉成妙觀察,第七末那轉成平等性,阿賴耶並沒有跟著立刻就轉,沒有,還要一段修行功夫。六七轉,在我們推想當中,應該是初住位就轉了,三賢就轉了。前五識轉成成所作智,也應該在這個時候轉。阿賴耶轉成大圓鏡智,不簡單,要到第八地才能轉得過來。科學家發現這樁事情,實在講這些事情大乘經典裡面講得很透徹。我們請他把這些資料帶來,給我們做個報告,為我們印證《華嚴經》上所說的不思議境界。「畢竟佛果不離初信」,沒有先後。

  下面這句話很要緊,「於此神通示法門中,總有四十一行經,長科為十一段」,這個科判就是段落。段落,李長者跟清涼大師他們兩個人分的不完全相同,大同小異,這是我們應當理解的。佛講經說法並沒有說分段落,這個分科判教是後人做的,佛講經說法真的是一氣呵成,後人為了學習便利起見,才把它分段落。長者分十一段,這個大段跟清涼大師大概分得差不多,大段。

  第一「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已下一行半經」,這個就是這一分裡面的序分。「明如來知眾所念,以神通現法」,這我們前面讀過了,清涼大師也給我們說得很明白了。這個下面說「第二東方過十佛剎已下三十九行半經,總明十方菩薩來集」,這先總說,這個十段,我們讀過。「十方自有分劑,不煩更科」,這個十方就是十段。「於此十方菩薩來眾之中,義分為十」,這個分法跟清涼分的不一樣。清涼大師把每一段分成八個小段,我們在前面讀過,每一段都分成八個小段,而李長者把每一段分成十段。

  李長者總是與《華嚴》表法相應,我們看他所分的,他這個十段就是每一方來的這些菩薩們,他分的是:第一「舉佛剎方面」。這個清涼大師沒有,因為佛剎方面,清涼大師沒有。就是東方來的,南方來的,西方來的,北方來的,就是前面講的東方、南方,他把這個做一段。這是清涼沒有,舉佛剎方面。第二「舉佛剎遠近」,這個有,清涼有,十個佛剎微塵數世界,過,超過,過十個佛剎微塵數世界,這是遠近,遠近有。第三「世界名色」,有,世界的名、世界的色,這個有。第四個「舉佛名號」,這個有。第五「舉上首菩薩之名」,這個有。第六「明大眾之數」,這個有,每一方來的多少人?也是十個佛剎微塵數。第七「明大眾來已致敬」,這個有。第八「明隨方化座」,這個有。第九「明座之名目」,這個沒有,前面沒有。第十「明大眾升座而坐」,這個有。長者把它分作十個小段,清涼大師把它分作八段。八段沒有錯,十段也行。我們讀經參考註解,最重要的不能執著,他們所分所判的,各有各的道理,都很好。所以最重要的,我們要記住佛的教誨,「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他頭一句是「依法不依人」,四依法重要!我們能遵守四依法,縱然在末法時期跟在如來面前沒有兩樣,這是佛滅度之後對後世弟子慈悲的教誨。

  我們再看長者的開示,「言彼世界中有佛號不動智者」,這東方所說的,這什麼意思?「為明不動智佛,是十方凡聖共有根本之智」,這句話重要,我們有分。「明於此智」,明是明瞭,你對於這個智真正明瞭。「能起信心,故號之為來」,來是什麼?來詣佛所,這菩薩來。「此不動智佛,一切眾生常自有之」。換句話說,一切眾生從來沒有離開過,縱然在阿鼻地獄也沒有離開。這個不動智佛是什麼?就是《楞嚴經》上所講的「常住真心」。我們六道凡夫用的是妄心,妄是依真起的,沒有妄哪來的真?

  大經裡面佛舉比喻,舉這個人跟影子,我們人在日光之下他有個影子,人就比真心,影子就比妄心。影子從哪兒來的?沒有人哪來的影子?佛用這個方法讓我們去體會,妄依真起,妄在真也在,妄不在了,真還在;妄有生滅,真沒有生滅。就像人影子一樣,他在光下面就有影子,不在光下,在陰暗地方就沒有影子,所以影子有生滅,這個身沒有生滅,從這個意思上你好好去體會。「真」永遠存在,所以楞嚴會上佛講「六根門頭放光動地」,那個就是,換句話說,就是六根的根性。六根的根性永遠不動。動是什麼?動是識、是妄心。眼識會動,見性不動;耳識會動,聞性不動。哪是真?哪是妄?不能不清楚。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