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四二九卷)  2005/9/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429

  諸位同學,請坐。請看「菩薩問明品」,第九「一道甚深」。

  我們接著看長行裡面的這個別列十種,文殊菩薩所問的,第一個是「世界」,第二個「眾生界」。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說「界有染淨」,第二,「居人善惡等異」,這二條我們前面說過了。現在看第三,第三是「說法」。清涼大師註解裡面講,「三諸乘等別,廣略等殊」,這就是說法。大師在《鈔》裡面跟我們說得很好,說諸佛剎土眾生根性不相同,所以「或有國土說一乘」,或是說二乘,或者說三乘,或者說四乘,或者說五乘,「如是乃至無有量」;這個無有量就是講的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由此可知,大乘教裡面說得好,佛不但沒有定法可說,佛也沒有一定的形相,所以《般若經》上教導我們的我們要記住,要常常用這個來觀照。

  佛、菩薩、法身菩薩都沒有相,怎麼知道沒有相?《金剛經》上說得很好,「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是菩薩。後半部說得更好,不但沒有相,「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這個見是什麼?念頭。他哪有相?有相就變成凡夫了。十法界裡面有相,所以通稱凡夫,六道稱為內凡,四聖法界稱為外凡。凡聖用什麼來區別?用見性,明心見性這才叫聖,沒有見到性都是凡夫位,用這個來做界別的。

  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都沒有見性,天台六即佛裡面講相似位,不是真的,是相似的,什麼時候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出離十法界了,就是此地講的一道出離。明心見性需要般若智慧,定功再深,要不發智慧,不能見性。阿羅漢九次第定,辟支佛定功當然比阿羅漢還要深,菩薩、佛更不必說了。定沒有開慧,一開慧就好了,十法界就沒有了,他就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沒有相,就是說四相、四見都沒有。但是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正如同《普門品》裡面觀世音菩薩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樣的相,應以佛身得度,他就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能現無量無邊相,而且可以在同時現相,同時現無量無邊相。哪個地方眾生有感,他都會有應,感應道交絕不失時,非常有信用,時節因緣他就把握得那麼好。

  諸位要知道,我們為什麼不能夠現相?不能夠隨意現相?天人能,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他們都能夠現相,可是諸位要曉得,他所現相的他還有個本身,他那個相是變化相。就像什麼?像中國戲劇裡頭的變臉,小說裡頭講的孫悟空七十二變,怎麼樣變,他還有個本相,那就大大的不一樣。法身以上,就是圓教初住以上,本身是法身,法身不是物質,法身沒有形相,法身就是法性,法性就是法身,這個很不好懂。所以能隨眾生心現無量無邊相,《楞嚴經》上所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現的身叫應身,我們叫應化身。

  釋迦牟尼佛到我們這個世界上來示現的身相,就是應化身,不是報身。報身是智慧,般若智慧,法身是理體,報身是理體之大德,我們講的是德能,所以他能夠現一切身,這才是真正的自己;換句話說,十法界裡面,到菩薩、佛,自己沒找到。這個自己就是禪宗裡面常說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是法身。為什麼找不到?無明障礙了。你看三種障礙,第一種,執著。見思煩惱破了,阿羅漢就破了,這個煩惱破掉之後,六道沒有了,他住在四聖法界。塵沙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在四聖法界裡面叫相似佛位,就差一點點,無明只要破一品就出去了。「唯以一道而得出離」就是講這個事情,出離十法界,證得法身。

  證得法身之後,他用的是真心;沒有證得法身之前,用的是妄心。妄心是什麼?佛法裡常講的八識五十一心所,用的是這個心。但是他用得正,沒有用錯,為什麼?都是皈依三寶,決定是依三寶教誨,用得正。一品無明破了之後,這見到法性,中國人有句話講得很有味道,「反璞歸真」,回歸自然;法性是自然,回歸自然。這個境界沒有法子說,所以佛教裡面常常用一句話來形容它,「不可思議」,沒有辦法說,也沒有辦法想;想都想不到,何況說?可是境界真有,希望你哪一天也能證得。證得之後,教中有句話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像我們喝杯水,你問我這杯水怎麼樣?我說很熱。你沒有嘗過,那個熱是很模糊的概念,到底熱到什麼程度,不曉得;我跟你說很涼,涼到什麼程度你也不知道,必須你自己嘗一口就明白了。這個比喻很好,一定要親證,你才能曉得。

  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苦口婆心跟我們講解,那一口水沒有喝到,說冷、說熱,都在那裡揣摩。揣摩不完全正確,有的時候完全揣摩錯了,這種現象自古以來很普遍的,不足以為怪。為什麼?每個人煩惱習氣不相同!所以佛菩薩有善巧方便,善巧方便就是一道的大用,大用無方。你證得一道之後,大用無方,在佛法通常講善巧方便,善巧方便是一道的落實,一道的大用。什麼樣的根性,給你現什麼樣的身,說什麼樣的法,不但是說法,這裡頭還帶現身。為什麼?現身要表演。

  法界裡頭,我們在「世界成就品」裡面讀到,在「華藏世界品」裡面也讀到,世界真的是無量無邊。有些世界純一清淨,像西方極樂世界,純一清淨;毘盧遮那佛的實報土,純一清淨。佛在那裡面教學很單純,一乘,一乘就是我們此地講的一道。《法華經》裡頭所說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那是什麼樣的人?我們在這裡可以想到,至少都是十法界裡面利根的佛菩薩。他只差那麼一點點,所以一接觸一乘法,他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是一道清淨。但是雜染的世界也不少,在法界裡頭,很多像我們娑婆世界這種狀況,雜染很多。雜染,那佛的善巧方便就顯出多花樣,我們現在一般人喜歡用多采多姿,根性不一樣。

  所以有一乘,像中國過去宗門裡面的大德,接引一類根熟眾生,像五祖弘忍大師接六祖惠能大師,那是一乘法,那是一道甚深;要不是這種根性,那就是二乘、三乘。所以惠能大師以後傳的,你看《壇經》裡面講,他接引的對象,就是教學對象,是什麼人?上上根人。而五祖另外一個學生,也非常有成就,神秀,神秀大師教學的對象是大乘根性。大乘,說大乘就有小乘,換句話說,神秀他接觸的是二乘;惠能大師他教學對象是一乘。在教下裡面,確實有三乘。到佛教的末法時期,上一個世紀,太虛法師就提倡五乘,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五乘是人天乘,人都做不好,他還能生天嗎?天道都去不了,他怎麼能作菩薩、作佛?這不可能!我們今天教學,無論在家、出家,從哪裡學起?從人乘學起,現在社會一定要講五乘法。

  佛教是像法時候傳到中國來的,佛滅度之後一千年,在中國已經傳了兩千年。中國歷史上記載得很清楚,公元六十七年佛教正式傳入中國,漢明帝派特使迎請過來的,這是歷史上一樁大事。所以前面這一千年,二乘、三乘;後面這一千年,又要加上四乘跟五乘;現在要沒有人乘,怎麼能得度?這些道理,我們在此地不耽誤時間不再細說,前面說得很多!佛教在中國所以能夠生根,能夠茁壯,開花結果,得力於中國古聖先賢重視教育。人天這兩乘早就具足,佛法沒到中國來就具足了,所以佛法一來,它正好接上。後代的祖師大德提倡五乘,那你就曉得,我們中國傳統的人天教學逐漸衰弱了。現在要學佛一定還要走老路子,離開老的路子走不通!這個不能不知道,還是要走老路子。

  五乘的基礎是十善業道,這個諸位念《十善業道經》你就明瞭了。佛在經典上清清楚楚的告訴我們,聲聞菩提,緣覺菩提,無上菩提,這是三乘,乃至於人天,人天那就是五乘,都是以十善業道為基礎。十善業道像大地一樣,都是依這個大地而建立的,你就曉得十善業道是五乘共學,也就是共同科目,這個太重要了。今天十善業道我們學了,有沒有做到?沒有,做不到!什麼原因?十善業道還有基礎,那個基礎是《弟子規》。《弟子規》是儒,純粹的人乘。我們沒有學《弟子規》,所以十善業道學了也不能落實,原因在此地,你說這個多重要?

  今天有同學從東天目山下來,問了我一個問題,說有些出家的法師,聽了《弟子規》之後,聽得很歡喜,不想再念佛,想還俗,來問我怎麼辦?我告訴他,很好,還俗我贊成。他們看著我,都覺得奇怪,為什麼還俗我贊成?如果我們出家,連佛經上常常稱歎的善男子、善女人,我們連這個標準都做不到,那我們這個形象就不好。剃髮,穿這個圓領大袍,破壞佛教形象。我還俗,不再造業,怎麼不好?真正去做個好人,《弟子規》做到了,是標準的好人。再能落實到十善業道,你就是佛經裡面常講的善男子、善女人。

  佛經上講善男子、善女人有上中下三品,十善業道做到了,下品;雖然是下品,你也入了善男子、善女人的行列,很難得了。下品是具足十善業道,中品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上品是發菩提心的,菩提心一發,是上品的善男子、善女人。我們現在在念《華嚴經》,現在念的還是十信菩薩,十信位的菩薩在三品裡面是中品。那上品呢?上品是初住以上,初住以上發菩提心了,現在這裡菩提心還沒有發。菩提心一發,就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是善男子、善女人當中上品的,中品就很了不起。在一般說,上品是菩薩,中品是聲聞,下品是凡夫。凡夫裡頭一定具足十善業,所以《弟子規》是十善業的基礎,沒有《弟子規》就決定做不到十善業。

  中國在過去,古老教育裡面,最重視家教,所以《弟子規》不是學校裡教的,學校不教這個。《弟子規》是誰教的?《弟子規》是父母教的,父母怎麼教?父母用身教,也就是說父母統統做到,兒女從小天天看,天天聽,耳濡目染,自然就養成了習慣。這就是古語裡面所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就這個意思,從小養成習慣。父母教他,長輩都教他,比他大的人統統做出好的榜樣,就是《弟子規》一樣,他是這麼學成的。所以到六、七歲上學的時候,老師好教。老師也把《弟子規》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讓小朋友看到,在家裡看到父母是這個樣子,上學了,老師也是這個樣子,他的心堅定了,深信不疑,一生都不會改變。

  這個不會改變,我們在前面都曾經跟諸位同修報告過,這就是倫理道德的觀念。倫理道德裡頭有個中心,「父子有親」,親愛,那個親愛永遠保持不變,發揮得淋漓盡致,「凡是人,皆須愛」。所以從小養成,要用現在的話說,愛的教育,他懂得自愛,懂得愛人。一個人會自愛,又會愛人,他怎麼會害人?他怎麼會做壞事?所以很多人不知道,中國這個民族自古以來,它是個和平的民族。幾千年來從來沒有侵略過別人,沒有奪取別人的財物,沒有侵占別人一尺一寸的土地。什麼原因他不知道,原因就是愛的教育。

  所以倫理道德教育的核心就是父子有親,親愛!教育的功能就是保持這種親愛到永恆,再把這個親愛發揮光大,發揚到極處。凡是人,皆須愛,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也不分文化,沒有不相親相愛的。所以中國古人常講,「四海之內,皆朋友也」,我愛我的鄰居,我的鄰居還有鄰居,當然我要愛他,鄰居又有鄰居,就變成全世界了。所以,中國教育是和平的教育,中國的教育是親愛的教育。你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曉得這個國家、這個族群,為什麼幾千年來都是和平的。

  我們的教育中斷了,實在講時間不算是太長。我是出生在民國十六年,就是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七年,這種倫理道德的教育還影響著社會,處處你都會聽到人們談到這個問題。我們做小孩,無論走到哪個地方,大人都會管我們。如果我們說話說得很粗魯,行為很不正當,不認識的大人他就會教訓你:你這個小孩怎麼可以這樣?怎麼可以亂說話?我們對大人恭恭敬敬,乖乖的受教。不像現在,聽說現在的小朋友一歲多就會頂嘴,我們哪敢?從小養成,養成是一生都不敢頂嘴,對長輩都是恭恭敬敬。這種教育,抗戰期間把我們這個教育打亂了;抗戰勝利之後沒有了,再也聽不到,沒人談起了。

  所以,我們的教育真正中斷有六、七十年,嚴格的講是六十年。六十年不算長,也不算短,今天我們如果不覺悟,如果不知道挽救,再過十年之後,想挽救也沒法子了。佛法裡常講時節因緣,時間錯過,沒法子救了。二十年、三十年之後,這就變成歷史,問題嚴重!愛的教育沒有了,愛的反面是怨恨。所以這個教育如果我們不提倡,不普遍的推動,二十年之後,恐怕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怨恨,那還得了!父親怨恨兒孫不聽話,兒孫怨恨老人對不起我們,照顧不周到,充滿了怨恨,自自然然常常起衝突。嚴重的衝突是父子相殺,現在這個事情已經很多,在全世界,我在法國、在英國、在美國都常常聽到。兒子把父母殺了,父母把兒子殺了,一個星期總會聽到二、三次。我當時跟同學們在一起,我就提出警告,現在一個星期聽到二、三次,十年之後,每天會聽到二、三十次;二十年之後,每天可能在世界上發生二、三百次,你說怎麼得了!這個世界成什麼世界?西方人古老的預言都說世界末日,我說這就叫世界末日;人間沒有愛了,就是世界末日。

  古聖先賢的教育沒有別的,就是親愛。諸佛菩薩教導我們,佛教講什麼?教什麼?古來祖師大德常常說,很簡單,一句話就答覆了。佛教教什麼?「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就是佛教。慈悲就是愛,方便就是愛的教育落實。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對人,落實在對事、對物,就叫做方便。我們要是用此地一道、三乘、五乘,慈悲就是一道,方便就是二乘、三乘、四乘、五乘,乃至於無量乘。「廣略等殊」,廣,說得詳細;略,提起綱領,你說這個多重要!佛教如是。

  所以佛教,我接受方東美先生教誨的時候,他老人家把佛教介紹給我,佛教是教育。什麼叫佛教?佛陀的教育。這是我一接觸,跟一般人接觸不一樣,一般人接觸是宗教,他就信教去了,我不是。我的老師他不是法師,他也不是居士,他是台灣大學的教授,我跟他學的是佛陀的教育。所以我這一生,你看過去在台灣,最早我辦的是「華藏圖書館」;以後裡頭有視聽設備,就是「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這是我們第一個創辦的機構。第二個,現在還存在,「佛陀教育基金會」。第三個應該就是在澳洲,「淨宗學院」,教育!這個道場算是第四個,「香港佛陀教育協會」。這一生當中,從老師教我,沒有改變,佛教是教育。雖然舉世之人都說它是宗教,我的心目當中它還是教育;我所接受的是教育,我教別人的時候也是教育。

  在澳洲註冊是屬於宗教,可是這幾年的表現,澳洲教育界肯定了,淨宗學院是教育學術,它已經不把我們放在宗教裡面,它是學術教育。政府也肯定,這個不容易!是我們四眾同學大家做出來的形象,給人家看到,我們是在接受教育,我們不是迷信。所以我們這幾處道場沒有經懺佛事,沒有一般佛教裡面的法會,可是我們提倡祭祖。我們現在這些機構都設有「萬姓祖先紀念堂」,提倡孝道,人不可以忘本。每年清明、中元、冬至,我們都做一次祭祖,用什麼方式?我們用佛七的方式,念七天佛,最後做一場三時繫念,這就是一般講是宗教的活動。我們一年只有三次,一次一個星期,只有三個星期。這是什麼?這是提倡孝道,有孝道而後才有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所以,我們這三次法會還是教育。

  你看看一般人做法會,沒有講解的。我們做三時繫念,「三時繫念」從頭到尾有一次詳細的解釋,這我們都做成光碟。法會之前,三時繫念之前,我都要求參加的同學要認真的聽一遍,知道我們做的法會是什麼意義。同時你做這個法會會引起你的信心,會激發你的恭敬心,你會很認真,不是隨隨便便在這裡敷衍,利益殊勝。所以跟別的道場不一樣,這是個教學的場所。

  下面第四,第四是講「調伏」,這個用現在話講是功夫,受用。你學了之後,真的產生變化了,儒家所說的變化氣質。沒有接受佛陀教育之前,跟接受佛陀教育之後,變成兩個人了。學佛之後,明理了,知道尊敬人;沒有學佛之前,總以為自己很了不起,貢高我慢,目中無人。不懂得尊敬人,不知道愛人,不知道幫助人,學佛之後這些毛病慢慢都改了。不要說別的,你就說十善,沒有學佛之前,殺盜淫斷不了,妄語、兩舌、綺語、惡口、貪瞋痴;換句話說,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全都落在十惡上,想想自己不是善人。

  學佛之後,慢慢改,天天改,幾十年不間斷的在改,活到老,學到老,把這些毛病都改過來了。雖然不能夠徹底改過來,功夫好的可以改到十之八、九;功夫差的也能夠改到十之三、四。過去是十分惡,現在還有三、四分,還有六、七分,還有八、九分,愈來愈少,與十善愈來愈相應。一個人真正能做到十分裡面有八、九分跟十善相應,一、二分跟十惡相應,這個人念佛求往生,我覺得應該有把握,沒有問題了。所以我們今天用什麼調伏?我們用《弟子規》、用十善業,先用這個,一定在這個地方調伏我們自己的煩惱。現在時間到了,這一條咱們沒講完,我們下個小時再補充。

  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再看清涼大師註解裡面的第四句,「四或三學調伏,或強軟折伏」。這一句是說的文殊菩薩所問的第四句,「調伏」,調是調順,伏是降伏。世尊,不僅是釋迦牟尼佛,三世諸佛用什麼方法來調伏眾生?用三學,戒定慧。用慧調心,我們現在講情緒,情緒不穩定,要用智慧來慢慢幫助他開解,化解。伏是對他的行為來講的,很多惡習氣,貪瞋痴慢的行為,用什麼把它降伏?用戒、用定,伏煩惱,調順錯誤的知見。一定要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真的是佛佛道同。

  三學要是應用得恰到好處,那就叫做善巧方便。該用什麼你就用什麼,所以這個我們常講「方便」,你一定要知道,什麼時候、什麼場所、對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事,時處人事你能處理得很恰當,那效果就很殊勝;如果處理不恰當,有時候會起反效果。錯誤不能怪人,怪自己魯莽,或者是性急,沒有把握到時節因緣。這在佛法講「觀機」,你沒有預先觀察時處人事,該用什麼方式,你用得不妥當,就變成反效果了。這些在世間法裡面都叫做學問,在佛法裡面稱為智慧。如果我們時節因緣把握得很好,還是收不到效果,這個時候自己一定要反省,我自己的德行不夠,為什麼?人家不服我。真的有大德大能,一切眾生對他心悅誠服,佩服他,尊敬他,樂意聽他的。我們自己本身經歷過,我在早年年輕的時候,我對方老師、對李老師、對章嘉大師佩服得五體投地。不是表面的,從內心的尊敬,歡喜樂意接受他們的教誨,他的德學的感召。

  當然這也不是一樁容易事情,我們同學當中,對老師陽奉陰違的人很多,恭恭敬敬接受教誨的,並不是多數,少數。可是這幾十年下來,我們就很清楚了,恭敬接受教誨的同學都有成就,陽奉陰違的毫無成就。印證了印光大師的一句話,求學求道關鍵都在誠敬,學生對老師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這些話我就在我同學當中印證。我雖然對老師不敢講十分誠敬,九分是有的,所以我有成就。還有有七、八分的,他就有七、八分成就;有五、六分的,就有五、六分成就;有一、二分的,就有一、二分成就;對老師陽奉陰違的就沒有成就。我這幾十年來看得清清楚楚。

  老師也常說師徒是緣分,不是一生的,宿世的。這個話恰恰好就像美國睡覺的預言家凱西所說的。凱西曾經講過,全世界任何一個人在他一生當中的際遇,決定沒有一樁事情是突然的,都有前因後果;換句話說,都跟前世有關係。父子跟前世有關係,師徒跟前世有關係,前世沒有關係,遇到了也跟陌生人一樣。我們細心去觀察,一點都不錯。老師接觸的人太多太多了,就是方東美先生接觸的學生有多少,在學校教那麼多年的書,提起都很尊敬,有沒有人向他學習?那就太少了;對老師稱讚的人不少,真正跟老師學習的人不多,緣分!宿世的緣分。我們學佛之後才把這樁事情證實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學問、求道,佛家說得好,最重要的是覺悟!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是佛教眾生三個總綱領、總原則。你能夠覺而不迷,這就叫開悟,覺悟了。覺悟什麼?覺悟自己的毛病,我有貪心,我有傲慢心,我不肯原諒別人,這都是毛病。以前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迷惑顛倒,現在呢?現在明白了,知道了。知道之後,最重要的是要把它改過來,改過來叫做修行,改過來就叫做調伏。調是什麼?以前不明白,現在明白了;伏是什麼?從前這些煩惱習氣,現在我把它伏住,我都能夠把它改過來。年年要覺,月月要覺,天天要覺,天天改,月月改,年年改,你的智慧、德行不斷向上提升。這就是你修學的成績,現代人講成績,你有很可觀的成績。

  我們修行、學佛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別人看是附帶的目的,不是真正的目的,真正目的是自度。我們知道世間苦,就如佛在經上常講的三苦、八苦,尤其我們生在現代的社會,社會亂了,災難很多!這些年來,我常常講,十年十年的來看,就非常明顯。我活了八十歲,第一個十年,兒童;第二個十年,少年;第三個十年,青年;第四個十年,壯年;第五、第六逐漸就走向老年。我們看社會狀況,一個十年一個十年的來比較,那叫一年不如一年;我這個一年是有十年,後面十年比不上前面十年!那個時候人心多麼淳厚,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彼此尊敬,滿面笑容,真正關心你,真正會照顧你,你有困難,沒有條件的來幫助你。這樣的淳厚的風俗人情,一個十年一個十年的比較,逐漸淡薄了,淡薄到現在幾乎怎麼樣?沒有了!

  我常常這樣觀摩,使我感覺得十年之後,二十年之後,就很恐怖!從哪裡看?你看現在的青少年,看現在的兒童,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教的!善人、聖人是教出來的,惡人、不善人也是教出來的。那我們看看現在青少年接受的是什麼教育?大家比我清楚,電視教育、網路教育,小孩沈迷在裡面,我講的是小學生。晚上睡覺躲在被窩裡面看網路,父母看到之後還很歡喜:小孩真用功!孰不知道看什麼?看暴力、看色情,你說怎麼得了!我看到這個現象,大概總是十年前在美國看到的,美國的小學生。所以,青少年的犯罪率在全世界每個國家地區,都是在上升,一年比一年多。現在這個問題已經引起社會大眾注意,有沒有辦法來制止?沒有辦法。沒有辦法制止,還是讓它不斷向上增長,那十年、二十年,這個社會像什麼樣子?不敢想像。

  所以學佛的人,真的是佛法裡面所說的善根深厚的人!我們在這個地方開這個講堂,到講堂來聽經的人不多。你看電影院、跳舞廳,娛樂場所,門票那麼貴,那麼多人,擠得滿滿的。從這個地方你就能看出社會,社會的治亂興衰一眼就看盡了,天災人禍的興起,大致上你也明白了。救不了別人,先救自己,所以我跟諸位同學常說,我四十多年沒有看過電視。早年偶爾看看電視的時候,每天都會看一點點,看看新聞,那個時候還是黑白電視。彩色電視起來之後,我看得就不多,以後根本就不看。不看報紙,雜誌、廣播一概都放下,保持一個清淨心。韓館長在的時候,她喜歡逛街,有時候一定要我們陪她一起去逛。我也有方法!在美國,百貨公司都很大,進了百貨公司,她到處去轉去,東看看,西看看;我找個地方,泡杯咖啡,我就坐在那裡讀書,等她轉一圈回來再叫我。我就常常用這個方法,鬧中取靜。總有善巧方便,自己要懂得怎樣去防範,怎樣調伏自己。自己調伏有效果,我們才能夠幫助別人。

  最重要的是要受教!人要不肯受教,古人說的話很有道理,一個人吃得飽,穿得暖,過得很悠閒,而不受教育,他跟禽獸沒有兩樣。這句話的意思很深很深!所以人不能不受教育,只有受教育,你的品德、智慧才能提升。真正的利益是提升了自己的境界,在六道、在十法界裡面提升了你的層次,這個利益太大太大了。如果你不肯接受教育,縱然做很多好事,佛法裡面講痴福,你修的福,你沒有智慧,愚痴。愚痴修的福,到來生福報現前,往往做更多的壞事。今天你想做壞事,你沒有福報,你只能做小的惡事,不能做大惡事,這個要知道。沒有福報,縱然傷害人只傷害幾個人,你總不能傷害千千萬萬人;如果有大福報的人,他能做得到,那個業就重了。所以第一生修的是痴福,第二生享福,享福不知道修福,造作極重的罪業,第三世墮三途,受惡報,佛家叫三世怨。這都是真的,不是嚇人的。所以在這條裡面我們要多去想想,如何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非常重要。

  《地藏經》上說得好,「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那是菩薩教化眾生,在這個時代這個話我們體會得更深刻。我們為佛弟子,怎樣為大眾做個好樣子?眾生沒有受到感動,是我們自己做得不夠,做得不夠好,要更認真更努力。不能說「眾生業障太重」!不可以這樣說話。他業障是重,我做得不夠好,真正做得夠好,你所感動的人一定是愈來愈多。

  再看第五句,「壽量」。「五壽有修短」,這是解釋壽量,壽量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壽命,修是長,長壽,短是短命。哪個人不希望長壽?一切有情眾生都是貪生怕死。可是這個世間所出現的,真的是弱肉強食的現象,認為許多這些眾生,這些畜生道,都是應該要被人吃的,這是個錯誤觀念!有很多人說,不吃肉食營養不夠!這樁事情要在中國佛教裡面看,中國佛教提倡素食一千多年了。佛法裡面生活方式,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是托缽,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釋迦牟尼佛過這個生活,過了四十九年,沒有聽說他生過病。托缽一定要懂人情,要懂方便,也給別人方便,人家吃什麼,供養什麼就吃什麼,決定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所以他不是素食。佛教傳到中國,雖然不要去托缽,接受國家的供養,因為他是國家請來的!也不是素食,這個諸位要知道。

  不吃眾生肉,開始吃長素,是梁武帝提倡的,這個我們要懂。梁武帝為什麼提倡?他讀《楞伽經》,讀到佛在經上說,菩薩大慈大悲,平等對待一切眾生,不忍心殺害眾生,不忍心吃眾生肉。他讀了之後非常感動,從此之後他就吃長素了。他是佛門的大護法,在他執政的時候,替佛教做了不少的好事。建立道場,四百八十座寺院、庵堂,長年幫助供養出家人十萬人以上。所以他一吃長素,佛門就受了很大影響。首先出家人就不吃肉,以後在家學佛的也不吃肉了,梁武帝這個福報修得大!不食眾生肉。

  所以諸位要曉得,在全世界的佛教,素食,不吃肉的,全世界佛教只有中國。日本的佛教吃肉,吃三淨肉,這是佛在經上常說的,那時候出去托缽都是吃三淨肉。什麼叫三淨肉?沒有看到殺,沒有聽到殺的聲音,不是為我殺的,這叫三淨肉。托缽的時候,人家給什麼吃什麼。現在在南洋,泰國、緬甸一帶,還是托缽制度,他們也吃三淨肉,給什麼吃什麼。所以我們中國的出家人、中國的居士到外面去,人家一看你不吃肉,就覺得你很奇怪。我們看他們的佛教徒很奇怪,他們看我們也很奇怪,你要懂得這個歷史。

  這一千多年來的素食運動,說明素食的好處太多了!素食裡頭有足夠的養分,不要從動物裡頭去尋找,而且吃素的人比吃肉食的人健康長壽。而實在講壽命,壽命也是命中注定的,你要去算命看相,都說你的壽命能活到多久。你看《了凡四訓》裡頭,孔先生給他算命,他壽命只有五十三歲,五十三歲那個時候他正在作官,作一個小縣分的縣長。孔先生教給他,五十三歲這年,你要把官辭掉,趕快回家,你壽命到了。壽命是前世所修的因,這一世所得的果報。誰注定的?自己注定的。佛在經教裡面講得太多太多了,我們要相信,我們要認真的學習。你這一生得的財富是你命裡注定的;你的聰明智慧,譬如你讀書,你該拿到什麼樣的學位,也是命裡注定的;你的壽命長短還是命裡注定的,真的是所謂「一生皆是命,半點不由人」!這真的,不是假的。這種果報是前世修的,前世修因,這一世享受果報;這一世所造作的是這一世的因,來世的果報。

  所以,我們知道梁武帝提倡素食運動,這個福報大,這不是功德,是福德。我們相信梁武帝這個福德決定生天,他享天福,天上壽命長,他救了多少眾生!所以佛說,財富的因是財布施,過去生中修財布施修得多,這一生得財富;過去生中修法布施修得多,你這一生聰明智慧;過去生中修無畏布施多,你這一生得健康長壽。三種布施是因,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是果報。你要是明白這個道理,命是自己造的,不是別人定的。與佛菩薩不相干,與上帝也不相關,與閻羅王、鬼神都不相干,自作自受。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命運可以改!

  了凡先生遇到雲谷禪師,雲谷禪師把這些道理講給他聽,他明白了。明瞭之後,他就開始改造命運,怎麼改法?斷惡修善,加強三種布施。雖然他收入不多,盡量節省,幫助比自己更貧困的人。到處勸人改惡向善,這是法布施,同時也是無畏布施;素食、放生、救濟病苦,這是無畏布施。所以他的命真的改過來了,晚年的命運跟孔先生算的完全不一樣。孔先生跟他算命,他命裡頭沒有功名,古時候人講功名,就是今天所講的學位。他命裡頭沒有學位,他一生只做到秀才,古人講功名是講舉人、進士,他命裡頭沒有。以後你看,他去考舉人果然中,考進士也中,命裡沒有的,命裡沒有學位,都得到了。命裡面財富非常有限,僅僅能過生活;以後他的收入年年增加,有多餘的還可以去布施,幫助貧困的人。作官只作到一個小縣的縣長;以後他做到寶坻的縣長,那是大縣,不是小縣。壽命五十三歲,他活到七十四歲,延長二十年,都是這一生自己改的。

  還有一個改得比了凡先生更有效果的,俞淨意。你看《了凡四訓》後面有篇文章,《俞淨意遇灶神記》,是他同鄉寫的這篇文章。俞淨意先生跟了凡居士是同時代的人,大概俞淨意大他十幾歲。俞淨意的那種改過,勇猛、徹底,超過了凡先生,果報也超過。了凡先生活到七十四,好像俞淨意活到八十多歲,果報超過。這個你要是看了之後,你才曉得命運確實有,命運是自己造的,自己造的自己當然可以改。千萬不要聽算命的,算命給你講改命運,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一定要自己改,所謂是解鈴還須繫鈴人。如果命運別人可以替我們改,那我們相信佛菩薩大慈大悲,一定把我們每個人命運都改過來了。他要不替我們改命,他慈悲在哪裡?

  所以,從這些地方我們就明白了,特別是《楞嚴經》上,你看看阿難尊者,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小堂弟。他們堂兄弟一共八個人,世尊是大哥,他是最小的小弟。以為有靠山,自己可以不要用功,到時候大概佛法大哥就傳授給他。遭摩登伽女之難,這才一下省悟過來,佛幫不上忙。一定要自己認真修行,認真改過,誰都幫不上忙,只有你自己可以幫助自己,只有自己提升自己;自己要不認真努力修學,那自己就往下墮落。是上升還是下墜,與別人不相干,佛救不了你,上帝也救不了你。凡是說能救你的,那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諸佛菩薩,大聖大賢跟我們講實話!我們要知道。

  所以,依照理論、依照方法認真的去做,我們命裡沒有財,可以得財;命裡沒有智慧,可以增長智慧;壽命不長,可以延年益壽,為什麼不幹?人人都希求財富,希求聰明智慧,希求健康長壽,但是所作所為與這個恰恰相反。慳貪的煩惱重,貪而無厭,好事情不肯伸出援手,一毛不拔。法布施,不但自己不肯做,甚至於還障礙別人;障礙別人法布施,果報很慘!佛經上講必墮三途,三途罪滿之後,生生世世愚痴。為什麼?障礙別人法布施,障礙別人接受法布施。不肯修無畏布施,你的壽命怎麼能延長?無畏布施裡頭最有效果的是素食,如果再要常常放生,效果就更殊勝、更明顯。

  有很多人非常熱心,把放生的功德迴向給別人,別人有災難,給他迴向,有道理。《地藏經》上說得很好,放生的人得功德七分之六,你迴向的那個人得七分之一,絕大的利益是自己!自利。但是這個心好,這是心量拓開了,我有福,我多照顧別人;我有智慧,我幫助別人破迷開悟;我有壽命,有健康的身體,多為一切苦難眾生服務,這個心就是菩提心。不為自己,為一切眾生,尤其是為一切苦難眾生,以種種善巧方便幫助一切苦難眾生。

  我這麼大年歲了,今年還要往外面去跑兩次。印度尼西亞要去一次,馬來西亞要去一次,這是先前預定的。明年我就不想再跑了,但是佛法因緣生,如果是為眾生,非要我去跑不可,我還是會去。非要我去不可,那到底是什麼事情?一定是有處所有很多發心的人,真正在落實倫理道德的教育,來找我那我一定會去。為什麼?這是大事,這個利益無邊,這不是小事,我一定會去。如果不是這樣的大事,找我去做一次講演,像這次馬來西亞,他們告訴我聽眾大概有二萬人,這一次我去了,下一次是二十萬人我都不去。為什麼?人太少了。怎樣人多?要用網路、電視遠程教學,人就多了。

  如果他們真的能夠成立一個電視台,或者利用國家電視台,來培養一批師資,利用遠程教學的方法,每一堂課都能普及到全世界,這個事情我一定會幫助他。不是幹這個事情,現場講演,人數再多,我也不參加。為什麼?我們自己這個小攝影棚裡頭,利用我們自己的網路、衛星,比他那個殊勝!大家真的我們有緣,喜歡聽我講演,收看衛星電視。但是衛星電視必須裝一個接收的天線,我們現在有五顆衛星,覆蓋全世界,只要裝一個你就能接收到,免費,不收費用的。如果沒有這個天線,如果你有電腦也行,你用我們電腦的網址,可以收看我們的衛星。我們衛星跟網址連線,所以有電腦也能夠收看衛星,同時也可以收看我們的網路。這叫大福報!這個可以。所以從壽量,我們也就講到聰明智慧跟財富,都說到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