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九九六卷)  2003/4/8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0996

  諸位同學,請看「如來名號品」第三段輔翼圓滿,請看經文:

  【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莫不皆是一生補處。悉從他方而共來集。】

  這一段是「標數揀定」,清涼大師跟我們講,第一個,他是菩薩眾,十個『佛剎微塵數』,這個數量在我們看是相當之多,十個佛剎微塵數菩薩,不是小乘,不是凡夫。第二個,說『莫不皆是一生補處』,這個不可思議。這些菩薩統統都是補處菩薩,都是等覺菩薩,五十一個階位他是最高的,比十地菩薩還要超過。第三樁事情『從他方而共來集』,這個說明不是前面所說的菩薩,是新來集會的,有這麼多人。

  『一生補處』有兩個意思:

  一個是從「應化」上來講的,如彌勒菩薩。彌勒現在在兜率內院,釋迦牟尼佛這個法運過去了,他將來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作佛,也是示現八相成道成佛,但是這個時間很長很長。這個地方他講這個「一生」這有三個意思:第一種「人中一生」,第二種「天上一生」,第三是「下降一生」,現在正取天上一生,一生補處。

  第二就「實報」來講,前面是就化相是應化。「實報一生」,這是講「四種變易生死」,「末後一種,名無有生死,一位所繫」,這是講最後的一種,因為他是等覺菩薩,只有一次變易,這一次就是斷最後一品生相無明,他就證得究竟的果位了,所以確確實實無有生死。下面經文,這是歎德,讚歎菩薩殊勝的德行。

  【普善觀察。諸眾生界。法界。世界。涅槃界。諸業果報。心行次第。一切文義。世出世間。有為無為。過現未來。】

  總共有十句。十句當中第一句是總說,『普善觀察,諸眾生界』,這一句是總,下面九句是別。這些等覺菩薩的大德非常令人羡慕,我們應當學。當然學不到,學不到也要學,縱然不像,多少有幾分相似就好。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說得好,「德雖無量」,他們的大德大能無量無邊。「略歎一普」,這是簡單的講,說普觀察,普善觀察,「善觀察者,能觀智也」。所以這一句裡頭最重要的這一個字「善」,我們凡夫也會觀察,但是不善。

  何以菩薩善,我們不善?菩薩是用智慧觀察,我們凡夫是用情識觀察,所以就不善了。我們一般講感情用事,昧於情識或者是情執,往往把事情看錯了,看錯接著就做錯。錯了,後面的問題嚴重了,它有果報,不是說錯了就沒事;起心動念都有果報,極其微細的念頭還是有果報。所以大乘經裡頭常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迷惑顛倒糊塗,果報現前的時候,害怕了。這時候怕沒用處,誰也救不了你,誰也幫不上忙,你必須要承受。菩薩有智慧,絕對不會感情用事,所以他起心動念一切言行,用我們的話來講,小心謹慎,(這是我們凡夫的看法),遠離一切過失。真正像法身菩薩,真正做到零過失,像佛在佛經裡面所說「不容毫分不善夾雜,不容毫分不淨夾雜」,真正做到純淨純善。

  清涼大師給我們講,「善」有三個意思:第一個「善知相」,第二個「善知無相」,第三個「善知此二無礙」。這第三句非常重要,真實智慧。善知相是什麼意思?對於一切現象明瞭。善知無相,是知道這個相的體性,《般若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它沒有自性,無自性之性就是法性,所以性相無礙,性相是一,這就是說相與無相沒有障礙。障礙發生在哪裡?障礙是我們錯認了它,所以我們的知不善,以為相真有。在這個相裡面,如果這個相,這個形象合自己的意思,就起貪心,就想控制,就想佔有;不合自己意思,就要排斥、遠離或者是把它消滅。起這些妄想執著,那就在現象裡面造無量無邊罪業了,這個錯了。

  『眾生界』,這下面一共十句。『諸眾生界』這一句是總說,「諸眾生界」是講十法界,十法界有情眾生,還包括無情眾生。諸眾生界這一句是講有情眾生,菩薩教化的對象有多少?沒有邊際。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迷而不覺的眾生,在十法界裡面無量無邊,這些眾生,佛菩薩來度化他們。這些諸大菩薩,我們一般講法身大士,補處是法身大士地位最高的,娑婆世界像彌勒菩薩,華藏世界文殊普賢,極樂世界觀音勢至,這些都是等覺菩薩,都是補處菩薩。清涼大師這個註解註得好。接著他說。

  「此生何來,由迷法界」。這個『法界』是他觀察的第二句,別中第一句。第二句『世界』,「由迷法界,起於世界」,法界就是法性,迷了真性,迷了真如自性,所以才有虛空世界。這世界從哪裡來的?法相經論裡頭說得很詳細,「一念不覺(這不覺就迷了),而有無明」,不覺就是無明,對於法界法性,迷了,不明瞭了。「無明不覺生三細」,就像水的結晶一樣,你給它無明的訊息,它就起變化的結晶。

  三細相,第一個是「無明業相」。業是什麼?業是動。諸位要知道,真心是不動的,妄心是動的,這個時候你開始動,這一動就是業相,業就是動,不動怎麼會造業?不動不會造業,不動是禪定。所以定共戒,你不動心的時候不會造業,心一動就造業了。一動不外乎三種:一種是善,一種是惡,一種是無記,這三大類。所以無明不覺它就出現相了,第一個就是動,動了之後就產生變化了。「轉相」,轉是轉變,這一轉變就出現結晶了,好像水的結晶,出現結晶了,這個結晶是「境界相」。境界相就是物質,虛空、法界、剎土、眾生,這都出來了。

  這些現象從哪兒來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兒來的?無明不覺而生的。這個出生是一時的,沒有先後,頓現,這《大乘經》上講的。就像作夢一樣,夢中境界是頓現的,不會是你作夢有個次第,先夢見一個人,然後夢見山河大地,一層一層來的,不是這樣,一時頓現,決定沒有次第,同時現的。怎麼現的?法爾如是。所以佛說這個境界不可思議。三細相,極其微細的阿賴耶裡頭的相分,這個相分大乘經上佛常說「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給你講事實真相。相存不存在?相不存在。相有沒有?相沒有。所以知有相,知無相。知有相,了解這個現象的真相;知無相,這個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但是相與它的體沒有妨礙,是一不是二。

  體,能現的體,體是靈知,「因心成體」。為什麼因心成體?那是你的無明不覺,所以這個現象產生變化了,隨著你的妄想分別執著,不斷的在變化,所以絕對不會有兩個相是完全相同的,根本不可能。這個相的生滅,我們用《仁王經》上的講法,一秒鐘兩個十萬八千次,所以「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哪裡是真的?你真正覺悟了,可不可以受用?可以,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不但不能執著,分別都不可以。你在這個現象裡頭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你的受用跟佛菩薩一樣;而且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所現的這個相美極了。起妄想分別執著就把這個相分產生了變化,變不是往好的變,往壞的變,愈變愈差勁。十法界這佛的境界比一真法界差遠了,菩薩法界比不上佛法界,緣覺比不上菩薩,聲聞比不上緣覺,諸天比不上聲聞,我們人間怎麼莊嚴也比不上欲界天。

  所以這裡這個句子問得好,「此生何來」,這個「生」是我們的生命,現在多少科學家在研究,生命怎麼起源的?從哪兒來的?世間人以為是進化的,人猿猴進化的,這裡頭有問題,如果真的是猿猴進化的,現在為什麼還有猿猴?是不是有一部分猿猴進化變成人了,還有一部分沒有進化,停留在那個地方,是不是這樣?講不通。佛經上講講,我們細細思惟它有道理,頓現。怎麼現出來的?這是法性裡面它的本能,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是法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來的,所以是一時頓現。法相唯識裡面也講這個經過,講這個層次,但是它幾乎是同時,無明才動,不覺這才動,業相,業相裡面立刻就現了轉相、境界相。「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麤」,這是講生命、世界的緣起。所以「由迷法界」,就是迷法性,迷自性,「起於世界」,這是把眾生界真相,你看看一句話就交代了。

  第三句『涅槃界』。涅槃界怎麼講法?這些大聖發心,等覺菩薩是大聖,我們在經教裡常常念到的,三賢十聖。三賢是十住、十行,十迴向的菩薩;初地到十地是聖人,十聖;等覺補處,大聖。他們真的是大慈大悲,「我當令彼住涅槃界」,這個「我」就是這些菩薩,他們在觀察,觀察這個眾生界,起了大慈悲心,要來教化眾生,幫助眾生,度這些眾生住涅槃界。涅槃界實在講就是一真法界,不生不滅,明心見性,不再迷惑了。

  第四句『諸業果報』,業無量無邊,所以稱諸。菩薩見眾生造業,這個造業念念不停,念念不住(不止住),極其微細的業自己根本不知道;極其微細是阿賴耶裡面迷惑妄動。佛把阿賴耶比作大海,大海裡面的波濤起伏不定,那就是造業,平靜了就是真心。阿賴耶為什麼會動?會起伏不定?無明風動。這無明不覺,無明不覺就是風動,你本來的清淨心,本來的平等心失掉了。真誠清淨平等是真心、是本性,真誠沒有了就是迷了,清淨平等沒有了就是動了,動盪,被染污了,不能夠靜下來了,特別是六道凡夫。這個四聖法界阿賴耶裡面雖然有波動,幅度已經不大了,慢慢的緩下來了,小風小浪,六道凡夫是大風大浪,三惡道是驚濤駭浪。

  菩薩幫助眾生,目標是讓眾生都安住在涅槃界,要安住在涅槃界,一定要「淨諸業果」。換句話說,你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幫助眾生遠離妄想分別執著,把這個心靜下來。這個就是看到眾生界裡面諸業果報,清清楚楚明明瞭瞭。十法界六道三途,你看這些眾生造業受報,生死輪迴,在這個裡頭很苦,沒完沒了。

  第五句是講的『心行次第』,大師這個註解裡面說「故須識心行之病,文義之藥」,這個文義是第六句『一切文義』。一定要曉得這一切眾生病在哪裡?文義之藥就是講經說法教化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是諸佛菩薩對十法界眾生真實的慈悲,最大的救護,或者是我們講慈悲救濟。最究竟的、最圓滿的是要幫助眾生破迷開悟,但是眾生必須要根機成熟,這是佛門裡頭常講的「佛不度無緣眾生」;不是佛不度他,是他不接受佛的教誨,佛對他就沒有辦法了。給你講道理,你聽不進去,教給你修學的方法,你不能依教奉行,佛菩薩再慈悲,再有智慧,再有能力,對你也是一籌莫展,沒法子。雖然沒有法子,但是他的慈悲心絕對不會退轉,他慢慢在等機會,同時,時時刻刻在暗示,這是真正的關懷,真正的愛護,永遠沒有間斷過。

  眾生根熟了,能聽得進去了,能理解了,又肯奉行,這是根熟的眾生,是佛菩薩教化的當機者,這種人能成就。但是跟世界人口比例起來,少數又少數,太少了,萬分之一、二。也許我說萬分之一、二這個數字還是多了。根性沒熟的,佛不捨棄,沒有善根的人,幫助你種善根;已經有善根的人,幫助你善根增長;已經增長的人,幫助你善根成熟;已經成熟的人,這一生決定幫助你超越六道輪迴。這叫普度眾生,這叫「佛氏門中,不捨一人」。眾生的病多,太多太多了,現前我們這個社會,面對的一切大眾,什麼病最重?自私自利的病最重,貪瞋痴慢最重。下面這一句。

  『世出世間,有為無為』。世出世間,「令厭世間,欣出世間」,這是世出世間的意思。所以這樣的經文,沒有清涼大師給我們指點,這世出世間我們不懂得這什麼意思。令厭世間,你看看我們現在人講的「厭世」,很多!厭世的人他表現什麼?自殺。特別是年歲大的人,看到這個世界的動亂,年輕人不孝父母,不尊重老人,輕慢老人,厭惡老人。年老的人如果得不到妥善的照顧,真的厭世,活在這個世間生不如死。

  這個地方講令厭世間不是指這類人,是對於這個世間六道輪迴真的明白了,真的認識了,他不願意再搞六道輪迴了,希望自己能在這一生超越六道輪迴。如果有這麼一個覺悟,這是佛菩薩教化好對象。眾生要有這個願望,遠離三途六道,證得阿羅漢果、辟支佛果、菩薩果報,上升到四聖法界。四聖法界雖然不是究竟的果報,大乘佛法裡叫化城,把你提升了。從這個地方再提升,超越十法界,那才叫究竟果報,真的令彼住涅槃界。這統統要教導,不但要教,還要現身說法,要現相,這個現相就是為他作證。

  「有為無為」這一句,註解裡面講「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有為是眾生界,無為是涅槃界。小乘人是盡有為住無為,有為的因果統統斷了,斷了以後怎麼?不到六道裡頭來了,永遠出離了。菩薩怎麼樣?菩薩是不盡有為,他要把六道輪迴的業因保持住,他還要來。他來幹什麼?他來度眾生,不住無為。這兩句話跟「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是一個意思,有為是生死,無為是涅槃,這是大乘菩薩,這是大慈大悲。他不住涅槃,所以他應化到九法界,甚至於應化到三途六道,他要是住了無為他就不來了,不住。不住生死又不住涅槃,這個了不起,這個《般若經》裡面所講的「無住涅槃」,這是大乘佛菩薩。無住涅槃的意思,也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生死涅槃,兩邊不住,永遠在度眾生。真的是千處祈求千處應,眾生有感他就應。

  上面「上辨橫觀十法」,下面這一句『過現未來』,這一句是「豎達三世」。「橫」是講空間,「豎」是講時間,過去、現在、未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這樣的智慧,有這樣的能力,有這樣的慈悲方便,佛家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他才能教化眾生,才能幫助眾生斷惡修善,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佛法教學真實不虛。「觀涅槃,知已現當證。觀諸業,已現當造。果報,已現當受。心行,已現當發。餘可類知」,菩薩看眾生界,發大慈悲心,救護一切眾生。當分就是這個第二大單元序分,到這個地方介紹完了。

  諸位同學,請看「如來名號品」第二大段請分,這裡面分兩段,先舉人標念。

  【時諸菩薩。作是思惟。】

  這一小段就這兩句,清涼大師在科判裡面說得相當詳細,這是「正顯問端」,總共有五十句。五十句裡頭問只有四十句,「問但四十,以第二十句是說意故,此四十問,望第一會,有同有異」。這個第一會在「如來現相品」,初會也是有六品經,一共有十一卷,我們讀過了。在第二品「現相品」裡面,世主提了四十個問題,這四十個問題,跟此地講的有同有異。「後二十句全同,前二十句大同小異」。換句話說,這個四十句跟前面所問的差不多,說「又復前後不同」,這是講次第上有些不一樣,「初十句,即前第三十海,前會即總說所觀深廣」。第一會裡面所說的、所問的是貫穿全經,所以說總說所觀的深廣。

  「此則別說如來依正」,這是說清楚這一會跟前一會不相同的地方,這一會要別說如來依正。所以清涼大師在科判裡面講,「如來名號品」是說如來正報以及十信法門,這一會裡面講這兩樁事情。這一會有六品經,前面三品是講如來正報,後面三品是講十信。說「以前會中為總故,此會別顯信所依故」,這一句話很重要。我們生起信心,這個信心怎麼生起來的?依什麼生起來的?依如來正報因果,這是近因緣,遠的因緣是前面第一會,是依憑如來依報因果。如來依正因果,我們都看到、都明白了,信心從這個地方生起來的。這不是迷信,這個信仰有理論根據,有事實根據,現代人講科學精神,佛法裡面講信心,確確實實符合科學的精神。

  「前會皆致海言」,一切都講海,深廣無際,這品經裡面都講剎。「第二十句,前名菩薩十海,此列住等行位」,這是前後不同的地方。「前通諸會,總顯圓融行布因故」,行布是次第,圓融是沒有次第,《華嚴經》裡面為我們顯示,「圓融不礙行布,行布不礙圓融」,總顯示出事事無礙的境界。「此約常分,欲顯差別因之相故」。什麼差別因?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差別因,差別因果。後面「二十句雖則全同」,用意還是不一樣,前面是總說,這個地方是別說。「又前即所信,今辨所成」,前第一會講的,我們所信的,第二會,第二會要變所成,真幹了!你看這個味道不相同,前面是聽說,說了真歡喜,心發起來了,發起來之後要真修,要真幹。

  「欲顯所信所成體無異故」,「所信所成體無異故」這八個字很重要,皆不離法性,不離法界,不離法性,不離自性。所以「文句全同,若唯約義,亦可分三」,這從義理上來說,單就義理上來講,他分三點來給我們說明,第一「謂初十句,問佛德應機無方大用,辨因所依果」,這到了底下經文我們就看到了,這個十句問佛德,佛有大智、大德、大能,所以能夠遍應法界一切機宜。

  眾生有感,佛就有應。無量的眾生同時感,佛有能力同時應。這個應裡面最不可思議的現身,佛能同時現無量無邊身,各個不相礙,這是大德大能。我們在淨土經裡面看到的,經上告訴我們:生到極樂世界的人,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輩往生的,都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他就有能力,無論在什麼時候,他能夠化無量無邊身,到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去拜佛,去供佛。供佛是修福報,聽佛講經說法,開智慧。

  一時,他一時所學到的,要我們凡夫來說,無量劫都學不到。人家一時學到,為什麼?他能分身。所以成就道業,你不到極樂世界去,你到哪裡去?極樂世界這個道場、這個修學環境,一切諸佛都讚歎。釋迦牟尼佛是代表一切諸佛如來,在《無量壽經》上讚歎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是讚歎到極處。佛佛雖然道同,大家總是講阿彌陀第一,「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修淨土的人,沒有真正發心想往生極樂世界,這什麼原因?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的狀況並不是真正了解,對於一切諸佛的介紹、推崇也沒有真正的認識。換句話說,依舊是半信半疑,對這個世界貪戀,對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嚮往的心總是生不起來,道理在此地。

  在這個經裡面,前面這十句,它的教學宗旨就是要給我們辨明因所依果,這個因是信心,信心所依的如來的三業:「名號品」是講身業;「四諦品」是講佛的語業;「光明覺品」是講佛的意業,正報。身語意這三品經,我們這個信心所依的果。「次十句,問菩薩行位,即果所成因」,菩薩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都是果報。五十個果報,果必有因,什麼樣的因修成的果報,不能不知道,這裡要跟我們細說。總的綱領,文殊菩薩的十波羅蜜,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這是行門裡頭的總綱領,總的因行,要真明瞭,要真幹。後面「二十句,佛果勝德,顯因所成果」,如來果地上的。

  大師後面幾句話說得很好,「是則以佛為緣而起於因,還以此因而成於果,是此分之大意也」。這是一分的大意,就是第二大單元的大意,修因契果生解分,這個裡面總共有三十一品四十一卷經。講什麼?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五十一個位次,在這一個大單元裡頭細說。五十個因,五十個果,總共一百個因果,知道果,我們的修因這個心才能發得起來。果是我們嚮往的,我們希望證得,證的前面要行,行的前面要解,解的前面要信,信、解、行、證這個次序不能顛倒。所以,首先我們看毘盧遮那佛依正莊嚴,啟發我們的信心,我們的信心從這個地方建立的。在這一品經裡面,特別給我們說明,我們自己的法性,跟毘盧遮那佛的法性,跟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法性無二無別。等我們自己修行證果了,跟一切諸佛沒有先後,這個信心難,太難太難了。後面大師引用的《論》這上幾句話來說。

  「故論云,多聞熏習,無不從此法身流,無不還證此法身,即其義也」。這是用這幾句來說明這一個大單元的大義,多聞熏習重要,可是什麼時候多聞熏習?十信心滿,入了初住了,這個時候才多聞熏習。廣學多聞,「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個我們一定要記住。在十信位裡面,不能離開老師,文殊菩薩,「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十信位,十信沒有位,十信是十住的初住的前方便,等於我們讀書一樣,預科,不是正科生。在中國大學裡面的先修班,民國初年叫預科,預備進入正科班的,十信是這個位次。

  多聞熏習,這是從入住以後,像我們在末後這一品「法界品」裡頭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參就是多聞熏習。聞的是什麼?習的是什麼?無不從此法身流。除十信位不算,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有因有果,因果是什麼?沒有離開法身,佛菩薩的教誨是從法身流的,諸菩薩所證,還證此法身,因果不二,性修不二。

  下面「今取文義俱便,大分為二」,這分為兩個段落,「初十句直爾疑問,後三十句引例請問,義不異前」,前是初會。現在我們看第一段,直爾疑問,請看經文:

  【若世尊見愍我等。】

  這個『見』應該念現,跟現在的現是一個意思,現前的現。

  【願隨所樂。】

  這一句清涼大師也把它分成一段,這一段是「總顯請意」,這一段是請法,請法的意思何在?這說出來了,如果世尊愍念我們,我們心裡頭有問題,有疑問,『願隨所樂』,下面這就提出問題了:

  【開示。】

  求世尊為我們開示。第一個是:

  【佛剎。】

  第二個是;

  【佛住。】

  第三個是:

  【佛剎莊嚴。】

  第四個是:

  【佛法性。】

  第五個是:

  【佛剎清淨。】

  第六個是:

  【佛所說法。】

  第七個是:

  【佛剎體性。】

  第八個是:

  【佛威德。】

  第九個是:

  【佛剎成就。】

  第十個是:

  【佛大菩提。】

  十句。跟前面「如來現相品」裡面四十個大問相同,我們看清涼大師的註解,「十句依正,間問者」,什麼叫間問?間隔。「正報應機,必依剎故,亦表依正無障礙故」,就是說他的依正為什麼要錯開來,譬如說『佛剎』是依報,『佛住』是正報,『佛剎莊嚴』是依報,『佛法性』是正報。所以在這個裡面,這十句,一、三、五、七、九是依報,二、四、六、八、十是正報,它是間錯開來的。

  這個依報的五句,清涼大師這裡註解他是註得很詳細,但是我們讀的是《纂要》,《纂要》便於初學,摘要的錄出來,讓我們很容易理解。所以五句依報者,第一個是「剎類」,佛剎是講剎類。第二是講「莊嚴」,這個第二是第三句,佛剎莊嚴。第三是講「清淨」,清淨是第五句,佛剎清淨。第四是「體性」,體性是第七句,佛剎體性。第五是「成就」,是第九句,佛剎成就。它是錯開的。

  「上五即前二海」,這個前就是「如來現相品」裡面講的,講的世界海、眾生海,這依報裡頭所講的。「廣如四五二品」,第四品「世界成就品」,第五品「華藏世界品」,那說得詳細,這是我們前面讀過的。「其佛住等五句」,這就是偶句,凡是成雙的,二、四、六、八、十,這個五句「即正報大用」,第一句就是第二句,『佛住』。清涼大師說「佛身遍住諸剎,佛心常住大悲」。佛住在哪裡?《金剛經》上說得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佛在哪裡?無處不在,眾生有感,佛就有應。你看看世界無量無邊,虛空無量無邊,什麼地方有感,佛哪裡就應,佛的應身無量無邊,等眾生界。

  所以佛住在哪裡?佛身遍住諸剎,哪裡沒有佛?佛是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不但現有情眾生身,我們在《普門品》裡面讀到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那個完全現的是有情身,跟諸位說還現無情身。他能夠變現山河大地,能變現花草樹木,沒有一樣東西他不現。他現這些相做什麼?幫助眾生覺悟。身住!心呢?「佛心常住大悲」。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佛心,《起信論》上講的,「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是體,深心是自受用,大悲心是他受用。「佛身遍住諸剎」,一切諸佛剎土,大悲心!無住生心,無住就是一切住,生心就是生大慈悲心,這是我們要學的。

  所以大乘教裡面佛勸我們發菩提心,菩提心是大乘教的基礎,沒有菩提心就不是大乘教。淨土是大乘教,往生淨土的人要不發菩提心不能往生。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就是他雖然念佛,二六時中佛號不間斷,他沒發大悲心。《無量壽經》「三輩往生」、「往生正因」,諸位細細去讀讀,上中下三輩統統都有「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都有這一句,這一句非常重要。

  說老實話,發菩提心比一向專念還要重要。為什麼?三輩往生末後一段,不是專修淨土的,是學習諸大乘法的。他有菩提心,雖然學的是其他的法門、其他的經教,他臨命終時,如果發心想求生淨土,一念、十念都能往生。這不是很清楚、很明白的告訴我們,菩提心是佛心,菩提心是我們的真心。

  《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所說的那個名稱,跟馬鳴菩薩《起信論》說的不一樣,經論合起來看,好懂。經上講的,這佛說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菩提心。所以我們懂得馬鳴菩薩講的直心,就是至誠心,真誠到極處。菩薩想作佛,怎麼能以虛情假意對一切眾生,這怎麼能成功?因地心跟果地覺不相應。由此可知,這大悲心重要,菩提心重要,不能不發。

  我為方便起見,希望大家一看就能夠了解,我把菩提心說了十個字:「真誠」,真誠是菩提心的體,就是至誠,就是直心,根本的根本;「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這是深心,自受用,對自己;「慈悲」心對眾生,對一切人事物大慈大悲。這三心是一個心,有體有用,用有兩個:一個自受用,一個他受用。怎麼能不發心?心為什麼發不起來?你的誠敬不夠,對一切人事物誠意不足。所以你的心不清淨,你的心不平等,你是迷而不覺,你還是自私自利。這樣下去就要曉得了,依舊還搞生死輪迴。要想這一生出離生死,永脫輪迴,圓成佛道,你要不把你的心,起心動念把它轉成「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你的希望就落空了,你出不了三界,你還要再搞六道輪迴。所以這個心不能不發,非常重要。

  唯有菩提心發了之後,才能夠漸漸契入境界,佛菩薩的境界,「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一切諸佛都念佛,念佛是成佛的捷徑。你要問為什麼?大乘經上佛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心想佛不就成佛了嗎?你想菩薩你就成菩薩。天天想的貪而無厭,將來到餓鬼道,鬼貪心重,天天貪這個貪那個,這是鬼道;天天看這個人也不順眼,看那個事也不順眼,瞋恚,地獄道。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想什麼,境界就變成什麼。所以念佛成佛,釋迦牟尼佛也是念佛成佛,他在《彌陀經》上講的。這是說「佛住」。

  我們這個身怎麼安住?心怎麼安住?今天在這個地方,你一定要知道,這個地方不是久居之地。你要是久居之地,貪戀這個地方,將來你出不了六道輪迴,死了以後到哪裡去?這個地方是個道場,這個道場沒有婚配,那你將來不肯離開這個地方,大概我們這個道場有老鼠,有蟑螂,有螞蟻,有蒼蠅,那你去投胎就投這個胎,為這個道場不肯離開,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要不然的時候就變成餓鬼道,鬼他也守著這個道場。

  我們剛剛進來的時候,我聽說有人好像是曾經遇到過,這個道場以前是基督教,還有一些神父他們留戀這個道場,沒有離開。我們進住的時候,他很不高興:你們來幹什麼?不歡迎。我還聽他們講:我們跟淨空法師來的。這些鬼說:淨空法師來可以,你們來幹什麼?他對我還比較好一點。我們給他超度,給他供牌位,這樣他也歡喜,這安定下來了。你們要貪戀這個道場,將來作鬼的時候,跟這些一樣,都不肯去,要長住這個地方,不可以,要學佛身遍住諸剎。身無住,心住大慈大悲,這就對了。

  身要住的時候,身住善巧方便,佛家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兩句話重要。方便是什麼?方便是隨機應化,眾生有感,佛就有應,那叫方便。隨眾生心,現種種相,隨眾生的根機,說種種法,這都是善巧方便。方便法,才能普度一切眾生,方便是後得智。後得智依根本智,所以「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是求根本智,「廣學多聞」是成就後得智,就是成就善巧方便。善巧方便不是自受用,他受用!念念都是利益眾生,念念成就眾生,這是佛菩薩。好,現在時間到了,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