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八二八卷)  2002/8/20  澳洲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828

  諸位同學,請看「華藏世界品」,廣釋二章,第二段。隨門廣釋,經文只講了三樁事,前面長行講了十樁事,經文省略了。雖然省略,這個大意前面都曾經說過,也都詳細的做了報告,所以向下有很長的一大段經文,在佛法裡面稱為流水文,這樣的文字很好懂,意思前面都說過,所以讀過去就可以了。有重要的地方,我們會提出來跟大家一起來學習。舉的三樁事情,第一段是依住,第二段是形狀,第三段是體性,明體。我們先看第一段:

  【諸佛子,此世界種,或有依大蓮華海住,或有依無邊色寶華海住,或有依一切真珠藏寶瓔珞海住,或有依香水海住,或有依一切華海住,或有依摩尼寶網海住,或有依漩流光海住,或有依菩薩寶莊嚴冠海住,或有依種種眾生身海住,或有依一切佛音聲摩尼王海住,如是等,若廣說者,有世界海微塵數。】

  這個經文給我們也是列舉十句,十個例子,都是略說,末後這一句是總結,文義都很明瞭、都很清楚。「依住」,這個名詞在前面都跟諸位報告過,經文裡面表法的義趣很多,前面已經說得很詳細。往後重複的很多,重複的意義我們明瞭,佛知道我們凡夫很健忘,雖然聽了佛的開示,很難記住,很不容易把佛陀的教誨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做為觀照的依據。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提不起觀照,我們修行就難了。要提得起觀照,首先對於經教的義趣要有一定通達明瞭的程度,而且對於佛陀的教誨,尤其是綱領一定要能記得住,他才能夠提起觀照作用。如果經文記不住,意思不明瞭,你當然隨順煩惱習氣;隨順煩惱習氣,還是一個凡夫,你的思想、見解、言行依舊是造輪迴業,與所學所修的變成毫不相干,這個是真正錯了。

  所以佛菩薩的教化,跟世間,特別是中國古聖先賢們教化的方式態度不相同。在中國,古聖先賢教學觀機,如果你不符合學習的標準,他不教你。在佛法裡面不一樣,佛菩薩慈悲到了極處,只要你肯學,程度不夠也不要緊。佛菩薩的慈悲從什麼地方看出來?從他不斷的重複,實在講這是對根性劣的。根性利的,所謂是上智上上根的人,那個簡單,說一遍他就通達、就明白了。根性劣的人、下下根的人,說十遍百遍都記不住,沒印象,真的要千遍萬遍。千遍萬遍把他喚回頭了,這個教育成功了。

  我們在《高僧傳》,在《居士傳》、《善女人傳》裡面見到許許多多的例子,佛法叫公案。我們看到中下根性的人有二十年、三十年才契入的,有五、六十年才契入的。上、中、下三等根性,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看到了,上上根人大概三年五年就入境界,三、五年的時間是上根人,中根人大概十年左右,下根那要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不等。我們自己要知道自己的根性,要奮發努力,學習的根本在德行。

  我們學院年輕法師,還有一些居士們,發心學教,這是一樁好事。在現代、在整個世界,講經說法的善知識太少了,所以你們發心學習,這個非常難得,這是值得讚歎的。但是你一定要曉得,弘法利生要通達世出世間法。你們現在在佛法裡下功夫,如果沒有世法做基礎,你的佛法學了以後沒有用,為什麼?你懂佛法,你不通人情,你的言行會處處惹社會大眾反感,雖有技能,無所用處,你說你悲不悲哀?世法裡面的根基,儒學好!儒學不能不講。往年我們在台北華藏圖書館給同學們選了七門基本的課程,很重要。這七門基本課程有《了凡四訓》、有《太上感應篇彙編》,有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非常重要。你要想學發心講經,弘法利生,這幾門東西,你要不認真學習,熟記在心,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很難成就。

  佛法裡面基本的東西,《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十善業道經》、《沙彌律儀》、《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是根本,基礎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你在淨宗裡面選一部或者是兩部專修專弘,基礎的這些課程是奠定你的德行;有才沒有德不能成就,有德沒有才一樣成就,所以你決定不能輕視念佛堂領眾的法師。凡是通宗通教的善知識,對念佛堂領眾的法師、禪堂領眾的法師,無不是真誠的恭敬,為什麼?往往他們的成就超過講經法師太多太多了!講經的法師,如果沒有大德大智,不能跟他相比。念佛堂、禪堂是真修真幹,他們長時期的薰修。

  尤其我們現在這個學會所有這些執事、善友,我們大家已經有了一個共識,我們發心護持,成就念佛的同修們,無論是出家在家,我們提供他念佛修學的環境。這個念佛堂是二十四小時,一年到頭佛號不中斷的。我們修學的理念,遵循大勢至菩薩的教誨,「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遵守覺明妙行菩薩的教導,「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遵守印光大師靈巖山念佛堂的規矩。早年諦閑法師教鍋漏匠念佛的要訣,念累了就休息,不要勉強,休息好了趕緊到念佛堂接著去念。什麼時候累了,什麼時候休息,什麼時候休息好了,趕緊到念佛堂,不分晝夜,不分寒暑。

  你要是真的發心到這邊念佛,我們常住成就你、供養你,你肯定有成就。所以念佛堂的修行人,念佛堂裡面帶領大眾的這些法師們,他們的功德無量無邊,他們的成就不可思議,自他具足深信切願,這一生當中決定得生淨土,親近彌陀,古德常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淨宗學會要做出榜樣,要做出典型,我們不辜負佛菩薩的慈悲接引,不辜負四眾同修的護持,讓我們能夠放下身心世界,到這個地方來作佛。你說這個因緣多麼殊勝!

  依住,在這一段裡面,『或有依大蓮華海住』。他每一句都是海,這個海是性識大海,前面跟諸位報告過了。法相唯識裡面所講的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的體就是真如本性,虛空法界剎土眾生都是它變的。「出現品」裡面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識都不是物質,遍虛空法界,所以稱之為海。海的意思是大是深,深廣沒有邊際,心性、阿賴耶識亦復如是。這裡面說蓮華、說寶華、說真珠藏、說摩尼,都是說的阿賴耶裡面含藏的種子,這些種子是善的種子。我們知道阿賴耶裡面含藏的種子太多太多了,有善、有惡、有無記(無記就是說不上善惡),種子遇緣它就起現行,就變現出世界,世界是這麼來的。我們自己性識裡面種子十法界具足,哪一個眾生阿賴耶識裡頭沒有佛種子?哪一個眾生阿賴耶識裡頭沒有菩薩種子?統統都有。阿賴耶識像個倉庫一樣,那個倉庫裡面東西多了,當然也有人天的種子、也有三途的種子。非常可惜,我們六道裡面的凡夫,把那些佛菩薩的種子、聲聞、緣覺這個好種子藏在裡面,忘掉了,藏的太久了。知道有!我那個倉庫裡是有,但是找不到,不知道放在哪裡,倉庫太大了,你說可不可惜?

  我們再看看華藏世界法身菩薩們,這個地方所講的世界都是法身菩薩所住的,他們修學的住處,這叫「依住」,全都是好的,都是善的,都是純善的。還有惡的種子呢?惡的種子也存在,如果沒有惡的種子,你就沒有依住。惡的種子拿來做什麼用?拿來到六道三途度化眾生用。所以他那個惡變得不惡了,用它來做度化眾生的依住。所以諸佛如來阿賴耶裡頭,如果沒有六道三途的種子,他怎麼能到六道三途來示現。有惡的種子,也好!這些種子我們從一個比喻上來說,好像你衣櫥裡面放那些衣服,有非常華麗名貴的服裝,也有非常破舊骯髒不堪的還有幾件;十法界衣著不一樣,你到哪一個法界,你就穿上哪個法界的衣服,跟那個法界融合成一體。你要融入他們的社會,你會受到這個社會廣大的歡迎,你才能教化眾生。如果你的打扮穿著跟他不一樣,他們不喜歡,他們不願意接受,你想幫助他,緣就沒有了,這個比喻淺。

  我們在新加坡,許哲居士今年一百零四歲了,依然是個年輕人。她告訴我,她為了要幫助最貧窮的人,她怎麼樣融入他們的社會?自己也最貧窮,跟那些人往來,人歡喜,我們都一樣。所以她的衣著,她穿的衣服確確實實是佛所講的糞掃衣。糞掃衣是什麼意思?垃圾堆裡頭撿來的。別人丟棄了、不要了,她在垃圾堆裡去撿衣服,撿回來之後,把它洗洗乾淨,如果能穿她就穿,不能穿她把它改一改,破了的她把它補起來。她說她一生沒有買過衣服,撿破爛,穿上這個衣服到那些貧民住的地區,受歡迎。如果你穿得很華麗,是一種富貴人的樣子,貧窮人看到你,他躲避不敢跟你接觸,他迴避,你想幫他就難了,他不願意接受。

  這是我們講到依住,講到總的方面,一定要知道。在此地所看到的全是菩薩境界,因為這個地方講的是華藏世界,不是講的九法界,不是講的六道。但是我們今天是六道裡面的眾生,我們讀菩薩境界,要知道怎樣落實在我們現實生活環境裡頭,幫助我們學習,幫助我們做一個轉變,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苦為樂,轉禍為福,我們學的這個經就有了用處,就沒有白學了。所以在今天我們學經教的同學,最重要的是要轉,沒有道德轉為有道德,轉不孝為孝順,轉不敬為誠敬,轉不信為真信,你要從這些地方去轉,轉貪瞋痴為戒定慧,這叫真學佛,這是真佛弟子。蓮華代表清淨,轉染污為清淨,那就是依大蓮華。轉惡業為善業,那就是『無邊色寶華』。「華」在佛法裡面是比喻行業,在大乘法裡面比六度萬行。所以,轉不善為至善,就是經上講的「無邊色寶華」。

  『真珠』是表圓滿,我們在日常生活裡頭粗心大意,處處疏忽,不圓滿。我上講台,你們幫我擺經書,這本經書給我擺反了,我那個台上是兩個本子,他一個本子是正的,一個本子給我擺反了,不圓滿,粗心大意。講台上盡量不用茶水,但是茶水要準備,以防萬一。今天我一看,茶水沒有了,臨時去找個杯子來,這個都是不圓滿。我們要轉一切不圓滿為大圓滿,這是『真珠藏寶瓔珞』的意思。香水前面講過,這『一切華海』也都不必說了。

  『摩尼寶網』,網的意思也是非常的深廣,不但表互相包容,經上講的寶網,多半都是用大梵天王宮殿裡面陳設的羅網,用這個做比喻。羅網經緯之處都繫的有明珠,那個明珠像鏡子一樣光光互照,互相融攝,這就是現在我們講的多元文化。沒有不能夠包容的,確實一切都包容,但是對於自己的心行,一絲毫沒有染著。譬如一面鏡子,鏡子照外面的景象,它什麼都照,美好的它照,醜惡的也照,香花也照,牛糞也照,這就說明什麼?這個鏡子的包容。寶網裡頭的明珠就是明鏡,包容,染不染?一絲毫不染。照香花,絕對沒有染香花的香氣,照牛糞也絕對不會染上牛糞的臭氣,不染!用心要像鏡子,用心要像羅網,這是一個意思。另外一個意思,網,你看打魚的魚網,所謂一網打盡,佛用這個羅網比喻法網。法網要教化一切眾生,大乘法網希望把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也一網打盡,都能夠教導眾生作菩薩、作佛。把海水比喻做三途六道,眾生淪落在苦海裡頭,佛菩薩用這個大網來把眾生救起來,取這個意思。

  種種都顯示出佛菩薩以什麼樣的依住在十法界、在六道、在三途,他的依住真的是苦難眾生,這是對外;對內,他的依住是大菩提心,所以自自然然法爾如是,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他應化在十法界,應化在六道,幫助我們這些迷惑顛倒的凡夫,讓我們覺悟,發心脫離三途六道,成就菩提道果。

  『或有依漩流』,這個漩流有光,光表智慧。漩流的意思,我們用最淺顯的話來說,大家好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漩流是反覆的意思,在佛菩薩教學裡面處處皆是,他不斷重複說,不但不斷的重複,再複習、再學習,漩流的意思,他才能成就。哪有學一遍兩遍就會的?不可能。你學的遍數、重複的遍數愈多愈好,古人常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學一部經,這是我常常教同學的,你學一部經,學這個根本基礎的經也好。你學《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一生就專講這一部經。你學《十善業道經》,一生專講《十善業道經》,你不就成十善菩薩了嗎?將來你作佛,十善如來,真的沒錯。你專講《地藏經》,你就是地藏菩薩;你專講《彌陀經》,你就是阿彌陀佛。

  一生專攻一部,一定要契入境界,入這個經的境界,你的思想、見解、言行就是這一部經,把這一部經完全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言行,投入了,你這個經當然講得好。為什麼?你講經不是講釋迦牟尼佛的,講自性的,講自己,我就是這個樣子,這就是我,真正演變成現身說法。你學《了凡四訓》,你就變成了《了凡四訓》。《了凡四訓》重要!不能說它比《大方廣佛華嚴經》差遠了,不能這個說法,法法平等,無有高下,你要記住。沒有《了凡四訓》就沒有佛法,你一定要懂這個道理;《了凡四訓》是講因果,沒有因果,哪來的佛法!學佛的人說不信因果,他怎麼能學佛法?《華嚴經》講五乘因果,《法華經》講一乘因果,佛法離不開因果,離因果就沒有佛法了。所以《了凡四訓》是給學佛的人打根基,最深層的根基,我們不能不懂,不能小看它,印光大師一生提倡。印祖,我們知道是西方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一生當中盡心盡力提倡三部書:《了凡四訓》、《感應篇彙編》、《安士全書》,你能說沒有道理嗎?所以不斷的重複、不斷的複習是成功的祕訣。

  這後面『依菩薩寶莊嚴』,六度萬行。『依種種眾生身』,種種眾生無量無邊的毛病,你能對症下藥,藥到病除。末後『依一切佛音聲』,「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依住裡頭的大意,我們不能不知道,變成我們現前的依住。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接著看底下一段,形狀,也有二十種:

  【諸佛子,彼一切世界種,或有作須彌山形,或作江河形,或作迴轉形,或作漩流形,或作輪輞形,或作壇墠形,或作樹林形,或作樓閣形,或作山幢形,或作普方形,或作胎藏形,或作蓮華形,或作佉勒迦形。】

  這個「佉勒迦」後頭有註解,就是竹圌,等講的時候再跟諸位解釋。

  【或作眾生身形,或作雲形,或作諸佛相好形,或作圓滿光明形,或作種種珠網形,或作一切門闥形,或作諸莊嚴具形,如是等,若廣說者,有世界海微塵數。】

  這一段講世界種的形狀。形狀千差萬別,說之不盡,在此地略略舉出二十種。『世界種』,這個世界種,我們在前面跟諸位報告過,這是大的星系。華藏是一個世界種,這裡面有無量無邊的諸佛剎海,到後面還要細說。二十重華藏,一個世界種。這個地方是講的一切世界種,一個世界種如是,一切世界種亦復如是,它的形狀不相同的。我們要問形狀為什麼不相同?學佛的同修知道,彼此業緣不相同。諸佛菩薩的加持相同,那是平等的,眾生業力不相同。所以這個世界形狀、這個體質跟前面我們所讀到的依住,變化多端。

  我們學經教重要的是開智慧、明事理,事理都是多變的,尤其是事相變化太大了。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人事上來說,這是變化最明顯、最快速,也最大的。昨天我們覺得這個人是好人,我們很尊敬他,我們把他當作好朋友;今天我們對他的態度就變了,他不是一個好人,他對我們有害的,我們都處處提防他。你看這個變化多大,一百八十度!古今中外,一切眾生起心動念剎那剎那不一樣,所以古人常講「做事難,做人更難」,這個都是經驗之談;不是一個人的經驗,集古往今來一切聖賢的經驗。所以佛在《地藏本願經》上才說「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

  我們這一生真的是非常非常幸運,所以我們不能不感謝老師,老師帶領我們入了佛門,學習佛菩薩的教誨,脫離了苦海。如果沒有學習佛菩薩的教誨,你想想看,我們在這個社會上跟大眾相處,這個心思多亂、多複雜,這就苦得不得了!無論你的福報有多大,你有多高的地位,有多大的財富,一樣苦!自己認真反省反省,你的日子好過嗎?你每天身心快樂嗎?從這個地方你就明白了,不快樂。面對著一切人事物太複雜了,變化太大了,生理、心理感受到重大的壓力,苦不堪言!這一生從生到死,這叫做苦海無邊。

  唯獨佛菩薩、大聖大賢他們看得清楚,在那裡召喚我們回頭是岸。這個回頭是什麼意思?不要再爭了,不要再求了,「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你就回來了。你在這個苦海裡頭跟別人爭,在世間貪求,好!那你就累死了。佛菩薩、大聖大賢時時刻刻從無間斷的在召喚,幾個人清醒過來?幾個人覺悟?幾個人肯回頭?回頭的人少,回頭的人真正是離苦得樂,回頭的人跟這個世間一切人不爭,一切事物不求了。只要你不爭,我們常講「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你就清醒過來了,你就覺悟了,破迷開悟!

  諸位現在在學道,在學佛,你為什麼還醒不過來?學了十幾年,二、三十年,為什麼還醒不過來?就是你「於人爭,於世求」,這個心行沒放下。雖然學佛學個幾十年,經上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你不解!你天天在學,天天聽我講,只要你那個爭的念頭、求的念頭沒有放下,你不懂我所說的,你不得受用。你要想得受用,方東美先生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自在、隨緣、念佛,人生最高的享受!那個念佛不一定是阿彌陀佛,佛的意思是覺是智,念佛就是念真實智慧,念圓滿大覺,人生最高的享受。

  這個世間迷的人多,覺的人少,覺的程度不相同,所以世界的形狀怎麼會一樣?跟我們人與人這個形相一樣,你看到哪兩個人長的一樣?為什麼這個世間沒有長的一樣的人?他的思想、見解、言行不一樣,裡頭不一樣,外面怎麼會一樣。外面縱然相似,裡面還是有差別,只能夠講相似,絕對不可能一樣的。到什麼時候一樣?有,成了佛就一樣,佛佛道同。菩薩大同小異,凡夫是大異小同,同的地方不多,異的地方太多了,這是說明形狀為什麼會不一樣。從小我們這個身體,根身,大到世界都是一個道理。這個是眾業所感,如來有應,感應所現。如來是講的心性,是講的藏識,是這麼個道理。

  我們讀了這二十種,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講「初列二十種」,這一段文分成兩段,後面是總結,「如是等,若廣說者」,這是總結。在第一段二十句裡,第一句『有作須彌山形』。須彌山沒人見過,須彌山形是什麼樣子?大概我們想像當中,高大像大山一樣,這個世界有這樣的形狀。這是世界種。華藏世界向後經文給我們講二十重,有一點像須彌山形,二十重高!高沒法子想像,廣也沒法子想像,真的是「世界海微塵數」,不可思議。

  『或作江河形』。這個大世界我們可以說一絲毫的概念都沒有,為什麼?我們見不到,從來也沒聽人說過。就以佛法來講,阿賴耶識裡頭從來沒有這個種子,我們現在的話講,從來沒有這個印象。我說這個話是隨順方便說,不是真實說。真實說怎麼樣?一切眾生阿賴耶識裡頭都有這個種子。為什麼說沒有印象?這個種子很薄弱。換句話說,印象很淺,印象太淺了,太淺了好像沒有印象,這樣說法,這是真的。我們今天印象最深的是什麼?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個印象最深、最明顯。最深的煩惱習氣的印象,把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大世界這個印象蓋覆住了。佛法,每一個眾生無量劫來不可能沒有遇到過,既然遇到過,阿賴耶識裡面就有印象,佛經上說就有種子。剛才說,種子少、種子的力量弱,被煩惱習氣壓在下面,好像沒有了,事實真相如是。

  我們不說大世界,我們說小世界,小世界是什麼?是我們意識當中明顯能夠覺察得到的。我們看我們居住的地球,這個地球是我們的依住。我們晚上在晴天的時候觀看太空,看到太空許許多多不同形狀的天體,現在我們叫它做天體,看到銀河、看到星團、看到星雲,這都是距離我們很遠很遠的。實際上,星團、星雲也都是銀河,形狀不一樣。太遠的地方,星團跟星雲那個銀河系太遠了,我們只看到一點點光點而已,好像是一顆星一樣,我們看到一顆星。但是在高倍望遠鏡底下一看,它不是一顆星,它是有幾萬顆星,幾十萬、幾百萬顆星在一起,所以我們看到一顆星的光點,是千萬顆星的光點所發的光,我們誤以為那是一顆星。現在在天文學裡面稱之為星團。這個星團的形狀有時候像圓球,有時候看似橢圓形的,還看到有野獸形的、有馬頭形的。

  我在前面跟諸位報告過,形狀也不是一定的,看你是在哪個角度上看它。我們今天是在地球上看,看到這種形狀。假如我們換另一個星球,這另一個星球還不能在太陽系,為什麼?太陽系太小了。大概在太陽系裡面看的,應該這個形狀變化不大。如果我們能到我們現在這個銀河系的那一端,那可能就有變化;如果我們離開這個銀河系到其他星系裡面去看,那可能就不一樣,形狀就變了。這是事實,是我們能夠想像得知的。

  這是教我們觀察天體,講的這十種、二十種形相,舉例而已,實際上真的是無量無邊。它總結講有世界海微塵數,這是正確的,這是一點都不假的,絕對不是誇大的說法。我們從這些地方深深體會到《金剛經》上所講「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句句是實話,沒有絲毫誇張,也沒有絲毫隱晦。事實是什麼樣,佛完全根據事實為我們做說明,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的。既然說到形狀,這些形狀可以解釋,也可以不必解釋。如果我們真想學習,那你要學它表法的意思。須彌山高,德要高、智要高,能夠這樣的提示自己、提醒自己,好!江河通,暢通無阻。我們現在在晚上看天體,確確實實看到有江河的這種形狀,我們現在看銀河,為什麼叫它做河?不就是江河的樣子!我們在銀河裡面看銀河、看這個星系,像一條長的帶子一樣。

  『迴轉形』,清涼大師有註解。「迴轉形」就是折疊的型式,是一種有規則或者是不規則的折疊。我們現在有很多家庭用的窗簾,折疊形的;在從前有蚊帳,圓頂的蚊帳,折疊形的。當然這一類裡頭,很多很多種的不同形狀。『漩流形』,這個我們看得很多,實在講我們的銀河就是一個漩流形的。現在天文學家對這個常識相當豐富,經過這麼多年的觀察,知道銀河是漩流,是個不規則的漩流,當中很厚,四周很薄,就像餐具裡頭的碟子一樣。而我們的太陽系是在銀河系的周邊,隨著這個星系在運動。漩流,前面講是反覆的意思,不斷的重複,這個重要,學東西應當是這個學法。

  江河裡面講通,通達沒有障礙,人情要通,事理要通。隱瞞,隱瞞就不通,彼此隱瞞就會造成誤會,誤會肯定會造成衝突,衝突再升級就是鬥爭,鬥爭再升級就是戰爭。這個世間天災人禍形成真正的原因,就是人情事理不通,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我跟別人之間欠交通、溝通,不要以為這是小事,這是大事,影響很大!不能不知道。到欠通的時候,自己一定要想方法,怎麼樣溝通,把這個障礙化解,讓彼此暢通無阻才能建立互信。所以不通肯定造成信心危機,信心危機是許許多多災禍的根源。我們讀經看到這些名詞術語,我們懂得表法的義趣,提醒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一切人事物的心態。

  『或作輪網形』,輪網是什麼?車輪,就是車輪的形狀。車輪我們曉得有一個中心,有個輪的中心,有它的周邊,周邊叫網。我們在天體裡面確實見到過這種形狀。『或作壇墠形』,壇是築土墊高。最明顯的代表,諸位如果到北京去旅遊,你可以去參觀天壇,那是古代帝王祭天的場所,你看看有這種形狀的。『或作樹林形,樓閣形,山幢型』,這個都很容易懂。『普方形,胎藏形』,普方是方形,胎藏是嬰兒在胎胞裡面還沒有出生那種形狀。『蓮華形』,這個容易懂得。

  『佉勒迦形』,這一句是梵音,梵語音譯的。清涼大師註解裡面講「此云竹圌」,竹圌現在好像很少見到了。我在年紀小的時候,我們是生長在農村,農村秋天收成的時候,稻米下來之後沒有倉庫,用什麼來囤積稻米?就用竹圌。竹子編的像蓆子一樣很長,把它團團圈起來,就像一個倉庫一樣,這裡面裝這些糧食,這是中國農村裡面最常用的儲存稻米的一個工具。現在科學技術進步,我們在外國所看到農村裡面都有儲存糧食的倉庫,他們那個倉也是圓形的,很高像個塔一樣,比過去農村用這個簡單的工具是要好得太多了。

  『或作眾生身形』,眾生身太多了,人是眾生,畜生是眾生,鬼神也是眾生,這個當然都是指有情眾生,身體形狀差別很多很多。這個太空當中,天體有,確實有這些形狀的。『或作雲形』,像雲霧一樣,這個很多,天文學的名詞所謂「星雲」,很多的星星聚集在一起。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清楚,凡是放光的,不放光的我們見不到,我們能見到的都是放光的,而且都是自己本身放光的,我們才能見到。能放光的就像我們的太陽一樣。換句話說,我們在晴空看到的星星,光是一閃一閃,放光的全都是太陽。有些太陽比我們這個太陽不曉得要大多少萬倍,也有比我們太陽小的。我們太陽在星系裡面不是很大的,是屬於小的太陽。當然這一個太陽肯定它有很多行星圍繞著它,但是那個距離太遠了,它自己不放光,我們見不到。

  不放光的行星,只有在太陽系裡面,因為距離太陽近,太陽光照射,它有反射的光,像月亮,月光是太陽光的反射光,距離我們地球很近,我們看到有那麼大一個星球。其他的像金星、水星、木星、火星都是太陽的反射光,我們看得很清楚;天王星、海王星太遠了,那個光很弱,如果沒有天文的常識,不知道它運行的度數,你很不容易看到。但是水星不容易看到,它距離太陽太近;金星、火星、木星、土星這四顆星很容易看到,尤其火星帶紅色的,金星是最明亮的。它們的運行都在黃道,你從黃道裡面去找,你肯定會發現它們的存在。

  從這個常識我們就能夠想像到,所有放光的這些太陽,統統都有多多少少不同的行星圍繞著它。太陽我們講的是大行星,九大行星,小行星很多很多。小行星裡面,大者幾千顆,更小的那就沒有計算它在內。如果統統要包括在裡面,我相信也有好幾萬,這是一個星系。我們晚上在天空當中看到一顆明亮的星,那就是一個星系,那個星系有比太陽系大的,也有比太陽系小的。

  下面說『或作諸佛相好形』。「諸佛相好」,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或者像哪一種相好,這裡頭種類也很多、也很複雜。『或作圓滿光明形』,這是你看出它是一團的光明。『或作種種珠網形』,這都容易懂。『或作一切門闥形』,它是窗戶,像門,像窗戶。『或作諸莊嚴具形』,莊嚴具太多了,不勝枚舉。這是講形狀,大星系的形狀。我們從小星系的形狀去體悟大星系的形狀,然後會歸自性。會歸到自性,我們的全身就像大星系,就像這個地方講的世界種,我們這個身體某一個部分,頭部、手足、身體,這是大星系裡面所說的,也是個大星系。為什麼?頭部裡頭有眼、耳、鼻、舌;手部裡面有臂、有掌、有指,愈分愈細。

  人是一個宇宙,這個宇宙跟大宇宙沒有兩樣,這個是我在講經的時候曾經說過很多,早年講經都說過。我說我們的身體,身體跟念頭的複雜跟大宇宙完全成正比例,這個話我說過很多,在《大方廣佛華嚴經》裡面可以得到證明。華藏世界莊嚴,我們就聯想到我們的身心要莊嚴;我們看到須彌山形,就要想到我們的品德要高,我們的智慧要高;看到江河,我們就想到我們與一切人事物的交流要暢通無阻,這個樣子才不至於產生誤會,才能真正消除衝突。

  現在學校專門設立一個研究所,這個研究所稱為「促進和平消弭衝突問題研究所」。我們看到這裡,「或作江河形」、「或作迴轉形」、「或作漩流形」、「或作輪網形」,對解決這個問題都有啟示。我們怎樣用什麼方法跟一切眾生做密切的交往,就是河流暢通了。這一樁事情在古時候非常困難,釋迦牟尼佛做了,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到處講,真的是哪個地方邀請,佛就到哪裡去了。單單自己一個人講還不行,還不能解決問題,所以佛培養學生,學生學成了,代佛講經說法,代佛去教學,推廣多元文化的教學,佛一生幹這個事情。現代比從前方便,現在一定要利用網路、要利用衛星傳播。如果我們的教學,我們的勸導,能用這個工具,好!跟全世界一切眾生暢通無阻,教化眾生破迷開悟,教化眾生脫離苦海,回頭是岸。所以這個經文處處都給我們莫大的啟示。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