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五四八卷)  2006/5/1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54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淨行品第十一」,偈頌第六大段第三小段,第十一首偈我們念一遍:

  【見報恩人。當願眾生。於佛菩薩。能知恩德。】

  清涼給我們講了十條,前面我們學習到第六條,今天從第七看起。我們先把清涼大師的開示念一遍,「隱勝彰劣恩。迄成正覺隱其勝德者,經云:十蓮華藏塵數相,海滴難稱無盡之德,並隱不彰。但云百劫修成三十二相,三十四心斷見修惑,五分法身覺樹初圓,如老比丘同五羅漢。故法華中,脫珍御服,著弊垢衣,執除糞器,往到子所」。這一段有說,也有舉出實際的例子讓我們體會。

  佛在大經上告訴我們,像《梵網經》上所說的,釋迦牟尼佛這次到我們這個世界來示現,他說這是第八千次;說的是應身,八相成道,第八千次。可見得他不是真的像我們一個凡夫投胎到這世間,遇到佛法,再開始發心修行證果,不是的,早就成佛了。成佛之後,示現以佛身得度,眾生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度之,第八千次。我們想想這恩德多大!這個世間苦,勞累佛菩薩常常來作斯示現,這個意思我們不能不懂。

  為什麼說有這麼多次是這個示現?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諸位好懂,譬如是個大學博士班的名教授,他教的學生都是博士,現在碰到一批小學生,沒有人教,他放下他的身段,到小學裡頭來當老師,隱勝彰劣,彰是明顯,做個小學老師,把那套高深的東西暫時放下,不談了,談的都不離小學課本,他也能把小學生教得非常好,調教得非常好,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知道到如來的地位真的是神通廣大,無處不現身,不僅僅是娑婆世界,十方無量無邊剎土,一切有眾生的處所,眾生有感,他統統都能應,同時可以應無量無邊身。不像我們現在,這我們無法想像的,我們只有這個身,不能現第二個身。

  你看羅漢,我們在《高僧傳》裡面、《神僧傳》裡面看過,同時能現五百身,有這個能力分身。這是個印度的法師,到中國來弘法利生,緣分快要滿了他就回國去了。當然這些信徒都敬愛法師,大家要請法師吃飯,給他老人家餞行。他很慈悲,哪個人請都答應,明天中午一定到你家應供。到了第二天真的他都去了,去了當然別人不知道,總覺得法師很慈悲,今天到我家來。第二天到十里長亭送行,法師回國,到長亭送行,這些人統統送行,送行的時候就談到:昨天法師慈悲,到我家裡來應供。那個人說:不對,昨天在我家。另外一個聽到:不對,昨天明明在我家。這樣互相一說穿,五百人家他同時去了,分身。這分身有術!羅漢都能分五百身,菩薩更不必說了,如來果地能分無量無邊無數身。那你就知道,釋迦牟尼佛到我們這個世界上來示現、來應化第八千次,是不是他分身來的?是的,一點也沒錯,這叫得大自在!

  到我們這個世間真的是隱勝彰劣,所以他現的身相跟我們凡夫沒有什麼差別,不過個子比我們一般人大一點,個子高。經上常常給我們講的,佛身是丈六金身,那個金是讚歎,丈六。古時候的度量衡跟現在的不一樣,古時候的尺短,一丈六,弘一大師有考證,在《律學三十三種》裡面有一篇文章。根據他的考證,古時候一丈六合我們現在中國的市尺大概八尺的樣子;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的尺,古時候的尺,一尺只有現在的五寸,所以一丈六就變成八尺。八尺的確比我們一般普通人個子高一點,所以並不奇怪。如果釋迦牟尼佛的個子是我們現在兩個人、三個人那麼高,那我們就覺得很奇怪,所以是示現跟我們完全相同。不過他的相好,他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大師在此地開示跟我們說「佛成正覺,隱其勝德」,那個無比殊勝的德相隱而不現,不現這個相,現什麼?現跟你們大家同樣的相,這個道理要懂。《楞嚴經》上講得很清楚,諸佛菩薩的示現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不是隨自己所證的,因為這種示現大家才好接受,否則的話不能接受。

  早年我住在新加坡,新加坡有一位許哲居士,這個人現在還在,今年是一百零八歲。我在新加坡她跟我見面的那一年一百零一歲,身體非常健康,她說她是一百零一歲的年輕人,一點毛病都沒有,每天還要照顧二十多個老人。其實她照顧的那些老人都是七、八十歲的,她自己一百零一歲。那些老人都非常貧窮,所以她必須以貧窮的相示現,這老人才歡喜,他才能接受。所以穿的是破破爛爛的衣服,垃圾桶裡頭撿來的,人家丟了不要的衣服她就撿,撿回來洗乾淨,合適的就穿,不合適的改一改。生活跟貧窮人是一樣的。為什麼?這樣接近貧窮人,貧窮人非常歡喜。如果你是一個富貴的相,你在他面前他就躲避你,他不敢接近你,也不願意接近你,就這個道理。

  所以許哲居士就示現貧窮相。她可以過好一點的生活,沒有,而且她每天就吃一餐,日中一食,而且吃得非常簡單。一分錢不取,有人送給她的錢,她用這個錢去幫助窮苦的人,這個世間苦人還是多,她去照顧。通常她都坐巴士、走路,決定不坐計程車,為什麼?那個費用太大,都是坐公共交通工具。早出晚歸,樂此不疲,一生幹這個事情。所以是財施、法施、無畏施,她得的健康長壽、財用不缺乏、確實有智慧,我們在她的身上看出來三種布施的果報。我看她壽命還很長,至少我估計她會活到一百三十歲,確實是百歲的年輕人。沒有人照顧她,她還照顧別人。

  她住的地方我去過,去參觀過,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除了幾件換洗衣服,一無所有。喜歡讀書,家裡有兩個書架,書架上擺滿了書,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以前她是個修女,天主教的修女,非常開通。一百零一歲遇到我的時候,她看了我的一些書,來看我,頭一句話問我:我有沒有資格做一個佛教徒?我告訴她,妳是個標準的佛教徒。所以就給她做皈依,也給她授五戒,為什麼?她真能做得到,已經做到了。一百零一歲學佛不遲!這就是典型的隱勝彰劣。所以佛成正覺,這就是禪宗常講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時候你的性德現前,自性本具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統統現前。他統統把它藏起來不示現,不讓人看見,讓人看見是就你們自己的境界,這是大德。

  下面引經給我們說,「經云十個蓮華藏」,蓮華藏就是華藏,《華嚴經》上說的。我們在前面「華藏世界品」跟諸位說過,華藏世界的微塵數不是恆河沙微塵數,華藏世界微塵數比我們今天講的銀河系不知道大多少倍。如果依照黃念祖老居士的講法,他說一個銀河系是佛經上講的一個單位世界,銀河系。一個小千世界就是一千個銀河系,一個中千世界就是一千個小千世界,這是一個中千世界;再以一千個中千世界,才成為一個大千世界。所以一個大千世界裡面有多少個單位世界?十億,十億個銀河系是一個大千世界,這是一尊佛的教化區。華藏世界有多少個這樣的大千世界?無法計算。我們在「華藏世界品」看到二十重華藏世界,我們釋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這是一個大千世界,極樂世界也是個大千世界,這個大千世界在華藏世界二十層裡面是同在一層,第十三層。極樂在我們的西面,我們在極樂世界的東面,這是一個華藏世界。

  所以二十層華藏世界,那是一個華藏世界。那麼現在人講十個華藏世界,十個蓮華藏,十個華藏世界塵數相,微塵數!你怎麼想像法?恆河沙數我們就無法想像。所以通常讚佛只說「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籠統說一說,講概念就比較清楚,那真的是無量,哪裡是三十二相!這種相現前我們凡夫俗子無法見到,但是每種相好所放的光我們看到了就沒有辦法忍受,像陽光照到我們眼睛,不能忍受。無量無邊的佛光,你怎麼能見得到他?所以這十蓮華藏塵數相。

  下一句是「海滴難稱無盡之德」,前面是講他的相好,這是講他的德,那個德是講不盡的。大海裡的一滴水,這一個大海裡有多少滴水,用這個來比喻。這大海裡頭多少滴水?數不盡,無量無邊無盡,這是說果德。說了這麼多,諸位要記住,這是我們自己的本能。經上講得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那個相就是十蓮華藏微塵數相好,海滴難稱無盡的德能,我們自性統統有,不是只有佛有,我們都有。都有怎麼樣?都有我們現在也都是隱而不彰。這個隱不是我們故意隱的,諸佛菩薩他們的隱他們是故意隱的,我們不是故意的,我們是迷失了。

  怎麼樣才能夠恢復?總的綱領真的是太簡單、太扼要,你看「出現品」上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今天失掉、迷失了,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所以要知道我們的相好是十個蓮華藏世界微塵數,相好!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統統失掉了,現在變成那麼一個醜陋的相。我們再看看蚊蟲、看看螞蟻,覺得我們的相還不錯,牠跟我們不能比。蚊蟲、螞蟻要想到人這種莊嚴的相,牠想到那像天人一樣、那像佛菩薩一樣,就像我們看佛菩薩、看天人一樣。牠比我們迷得更深,比我們墮落得更苦。

  怎麼恢復?佛講的這三個原則你要是懂得,你就不難修了,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就成佛了,你就統統都恢復了。你要不要放下?你不願意放下,那你還繼續搞六道輪迴,你要真正覺悟我不搞六道輪迴,我不願意到三惡道,我也不想在人間多住,你真正有了這個覺心,有了這個念頭,這佛家講弘願,這個願望,你就幹了。先放下執著,於人、於事、於物不再執著,從這個地方先放下,然後再放下分別,最後再把妄想放下,你就成佛了。放下執著證阿羅漢果,超越六道輪迴;放下分別,這是大菩薩;再放下妄想就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你就到一真法界去,你就作佛去了。這個佛就是《華嚴經》上講的法身菩薩,分證即佛,為什麼?你妄想的習氣沒斷,可是怎麼樣?不要緊,不礙事,這個時候你的相好有多少?就跟此地講的,十蓮華藏微塵數相好,海滴難算的德行,統統是自己本有,不是從外頭來的。

  我非常感激我的老師章嘉大師,第一天見面我向他請教修行的方法,他就告訴我看破放下,放下看破。那個時候我真是似懂非懂,有那麼一點體會。我向他老人家請教從哪裡下手?他告訴我「布施」。布施就是捨,樣樣都要捨,到最後連身體都要捨,頭目腦髓沒有一樣不能捨。身都能捨,何況身外之物!像釋迦牟尼佛,國城妻子、榮華富貴統統都捨盡。釋迦世尊很慈悲,做出樣子給我們看,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要問你修行什麼時候能成佛?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成佛,放不下你就成不了。剛才講,放下執著,你成阿羅漢;放下分別,你成菩薩;放下妄想,你就成佛。這個原理原則、修學的綱領我們要記住,千經萬論都離不開這個總綱領,離開這個總綱領就不是佛法。

  佛法沒有別的,放下而已。所以菩薩道裡頭無量無邊的行門,歸結到最後一個,布施波羅蜜;八萬四千法門歸納到最後是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再歸納就是一個布施。布施就是叫你放下,你放得愈多,你的智慧德相逐漸逐漸都透出來了。所以這些相好是不是修來的?不是的,是本有的,去一分障礙,你本有的就露一分出來,去兩分障礙就露兩分出來。這個道理不能不懂。

  底下說「海滴難稱無盡之德,並隱不彰」,這是恩德,他能顯他不顯,他給我們現同類身。所以底下講「但云百劫修成三十二相,三十四心」。三十二相、三十四心《佛學辭典》都有,《教乘法數》也有,大家可以參考,這裡就不多說。這裡面還有一個很深的用意,百劫修因,三十二相是果報,這是什麼?因果教育。這是教化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你看哪個眾生不希望自己相好?你自性裡面的德相,因為是你迷失了自性,自性德相顯露不出來。你現在要得相好怎麼辦?修因,這講因果。善因就有善的相,譬如我們一般大家都能體會得到的,同修都能體會到的,一個人心地善良,他的形相一看,這個人是個好人不是壞人;一個人心地慈悲,就看到這個人是個慈悲相;人心清淨,他就是個清淨相;這個人和睦,他就現個和睦相;這個人如果很凶、很惡,他就現一個凶惡相。所以說相隨心轉。三十四心是因,三十二相是果報,修因證果。這是什麼?這是教我們現在迷惑顛倒沒有見性的這些凡夫,六道眾生總離不開因果報應。

  「斷見修惑」,見是什麼?見思煩惱,惑是迷惑,破迷開悟。見思煩惱一定要斷,見思煩惱是執著,惑是無明,這當中把分別省略掉了,意思都包括在其中。所以惑是無明,我們也稱它作妄想分別,見是執著;斷見就是放下執著,修惑就是放下分別、放下妄想。執著、分別、妄想無量無邊,一般修行人總是放下少分,不是完全放下,完全放下就成佛了。放下一部分就成阿羅漢果,再放下一部分證菩薩果位。

  我們知道,菩薩在沒有見性之前十個位次,我們《華嚴經》講的,從初信位到十信,十法界,這我們在前面講得很多。七信位才是阿羅漢,等於小乘阿羅漢,八信位就是等於辟支佛,九信位是權教菩薩,十信位是十法界裡面的佛,沒見性。再往上提升一層,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超越十法界,那你的性德就統統恢復了。所以從我們初發心到阿羅漢到超越六道,是七個位次。初信斷見惑,見思煩惱就是執著裡面的一分,錯誤的看法、錯誤的見解放下了,證圓教初信位的菩薩,相當於小乘初果須陀洹。你就知道二信位等於小乘二果,三信位等於小乘阿那含,大小乘你這樣合起來看,你就明瞭了,你不放下怎麼行?沒有別的功夫,全都是放下。

  所以真正的功夫就在生活當中,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不執著、不分別。我們處事待人接物怎麼辦?隨順眾生的執著而執著,隨順眾生的分別而分別,就跟菩薩示現沒有兩樣,自己內心裡有沒有?真的沒有。所以放下,煩惱就沒有了。一切都不執著,見思煩惱沒有了;一切都不分別,塵沙煩惱沒有了;不起心不動念,無明煩惱就沒有了。當然起心動念是非常非常困難,自己做不了主。一層一層向上提升。世尊慈悲,彌陀慈悲,為我們開了一個真正是方便法門,可以帶業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再去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不可思議!但是怎麼樣?我們把粗重的煩惱總是要放下,我常常講,自私自利要放下,名聞利養要放下,五欲六塵要放下,貪瞋痴慢要放下,這樣念佛決定得生。你還有這十六個字沒有放下,你雖然念佛,往生未必能成就,這是真的。

  那想想我們這十六個字放下難不難?不難,人人做得到。這十六個字統統放下,給諸位說,連初信位的菩薩還不到。不要以為我這個東西都放下,大概我是可以初信位的菩薩,還沒有,初信位的菩薩還要努力,為什麼?身見沒放下,還執著這個身是我。小乘須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薩,絕對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身不是我,身外之物當然他全放下了。所以《金剛經》上有一句話說得好,「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那是初信位菩薩,那是小乘的須陀洹,這要懂得。

  離四相功夫有淺深差別不同,淺的是初果,深的是四果羅漢。到諸菩薩放的是什麼?那不是四相,四相他早已沒有了,四見。《金剛經》的後半部,「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那是屬於分別,前面四相是屬於執著,所以前半部跟後半部淺深不一樣。八萬四千法門,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你離不開這個原則。《金剛經》是修行總的指導原則,你說你不放下能成就,那是騙人的,沒有這個道理,那跟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不相應。所以經上講的總的綱領原則要掌握住,日常生活當中,事相當中,時時刻刻提高警覺,不再執著、不再分別,放下了,這叫真修行,這個功夫才真正得力。

  五分法身是釋迦牟尼佛示現證的,五分法身是什麼?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叫五分。就是成就了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教六道眾生的,不是真正法身,但是跟法身相應。「覺樹初圓」是講菩提樹下示現成道,就是證得無上菩提。所以菩提樹,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國就是覺的意思。覺樹之下,好像是剛剛證得圓滿。這個圓滿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示現的,給我們看的,讓我們看了生起仰慕的心,向釋迦牟尼佛學習,我們這一生也能做到他那個樣子,這就是隱勝彰劣,表演!

  「如老比丘」,佛示現住世是八十年,咱們中國人講的,以外國人說法,釋迦牟尼佛滅度是七十九歲。他三十歲示現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悟了之後就開始教化眾生。從三十歲開始就教學,我們今天講辦班教學,真的是這樣的,一直到七十九歲,總共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三百餘會就是辦班三百多次,他的班每次人數也不一定,人數多少不一定,人數最多的時候,我們在經論上看起來有超過一萬多人的,人數最少,除了他的常隨眾之外,有十幾二十個人的;辦班規模大的,可以分很多講堂,他的學生分批來講。到處辦,所以講三百餘會四十九年。七十九歲圓寂的,我們中國人算虛歲是八十歲,所以說如老比丘。

  「同五羅漢」,這是他三十歲示現成道,最初接引的學生就是五比丘,五個羅漢,這五個人都證羅漢果。證羅漢果我們就曉得見思煩惱斷了,也就是說對一切人事物執著放下了,不再執著了,這證阿羅漢。下面引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法華經》裡面所講的。我們現在時間到了,《法華經》裡頭這段故事很多人也都知道,用它來做隱勝彰劣是非常非常的明顯。好,我們現在休息幾分鐘。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接著看下面第八句「隱實施權恩」。前面第七句是現身,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這段是講說法,法沒有定法,也是隨順眾生的根性而說方便法,所以隱實施權。實是真實,權是方便,真實法要是說出來,沒有人懂,大家不能接受,所以只有用善巧方便。就像前面我們舉的例子,博士班的導師一肚子學問,要對小學生,他那一肚子學問都用不上,一定要符合小學生的程度來教他,他才能聽得進去,他才能歡喜接受,就這個道理。所以真實法是對誰說的?對法身菩薩說的,那是真實;十法界的眾生都是權巧方便。真實法裡頭有沒有說的?沒說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如果佛用這個方法來對我們,我們什麼都得不到,完全不能理解,所以必須用善巧方便。

  我們看清涼大師的開示,「圓頓一乘,隱而不說,乃以三乘人天小法,教化眾生」,我們就先把這段的大意簡單的做個介紹。圓是圓滿,頓是沒有階級,這是真的,這叫一乘。一乘也是不得已假立一個名詞,為什麼?圓是對偏說的,頓是對漸說的,一乘是對三乘說的。《法華經》上這到最後佛才透出這個訊息,說「唯有一乘法」,佛法只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二是二乘,大乘、小乘,三乘是聲聞、緣覺、菩薩,這叫三乘,二乘、三乘都是方便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除非佛方便講,才講二乘、講三乘,真的只有一乘。

  法是一乘,用什麼來修?給諸位說,一心。修一心、修一乘得什麼樣的果?一真。你看都是一,一心、一乘、一真,這是究竟圓滿的果德,圓滿的稱性,這跟你講真的,這不是假的。可是在十法界不行,十法界不是這個根性,到華藏世界、到極樂世界就入這個境界。你看極樂世界還有四土,圓頓一乘在哪一土?實報莊嚴土;換句話說,極樂世界裡面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還會見到阿彌陀佛的方便說。但是他那個方便,因為往生這些人得佛四十八願本願威神的加持,他沒有障礙,佛所示現的、佛所說的,他接觸到、聽到統統能夠覺悟,所以說根性大利!

  我們的根性為什麼不行?我們的業障把它障住了。生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佛光威神,我們今天一般人講磁場、氣氛,那是沒有法子想像,沒有法子去比擬,太好了,所以在那個地方很容易覺悟,很容易契入。這是極樂世界的功德之所以被十方諸佛讚歎,有它的道理在,無比殊勝!一切諸佛剎土裡頭沒有,這正是彌陀世尊慈悲到極處。我們能夠遇到,這一生是大幸之幸,太幸運!所以遇到你就不能夠把它放過,一定要想著這一生成就。有把握成就就是剛才講的,你必須至少是要把執著放下,你往生就沒有障礙,生凡聖同居土;如果執著分別沒有,你就生方便有餘土;你妄念也放下,你生實報莊嚴土。所以這三個東西你一個都不放下,沒有把握往生。臨終一念往生,他是臨終一念把執著放下,他才能走得了。

  臨終為什麼有人走不了?這李老師常講的,一萬個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二、三個,為什麼原因?臨終還放不下,那就沒法子。當然臨終放下不如在現在放下多好,那得大自在!只要現在一放下,你煩惱就輕,智慧就增長,這些經教你能看得懂、你能聽得懂、你能夠契入。現在這個經文為什麼看不懂?天天聽講經,為什麼還這麼糊裡糊塗的不覺悟?沒有別的,沒放下,障礙、染污沒放下,道理就在此地。你要明白了,你肯放下,不難!智慧也開了,聽得懂了,能體會得到了。

  放要從心上放,心裡頭不再有執著,事上呢?事上隨緣,什麼都好。像弘一大師學佛之後,真的,分別我不知道他有沒有放下,但是執著他放下了。從什麼地方看到?我在新加坡聽到很多同修告訴我,弘一大師到新加坡去訪問,就住在薝葡院廣洽法師的道場。那個道場離我們淨宗學會很近,走路二、三分鐘就到了,道場我去參觀過。弘一大師當年住在那邊,什麼都隨便,什麼都好,好人、壞人都是好人,照顧他的飲食起居,樣樣都好。廣洽法師說有時候這個菜鹹了一點,別人都嫌太鹹,問他,鹹有鹹的味道,淡呢?淡有淡的味道,從來不嫌棄。所以照顧他的人歡喜,這個法師好侍候,沒有挑剔,什麼都好。這是什麼?執著放下了,對人、對事、對物沒有一樣不好。

  我常常給同學們說,提醒大家,佛講的「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你就不要再挑時辰,不要再挑日子,執著放下了。我續了兩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對於一切人的是非善惡放下了,都是好人。為什麼是好人?本性本善,他做了些壞事我不是不知道,要不知道那就變成白痴!知道,知道怎麼樣?不放在心上,知道那是他染的習氣,不是他的本性。本性本善,本性是佛性,我們要尊重他的本性,我們不要去分別執著習氣,就是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所以你真的要做到、落實「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執著放下了,不再執著了。別人執著,隨順他的,沒有一樣不好;別人分別,也隨順他的,自己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經》裡面所講的,那講得更徹底,那是一真法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是一真。我們要常常記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執著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還有什麼好執著?

  這是佛應化在這世間,對六道眾生那不能不說三乘人天小法,所以這個意思也是很好。教化眾生,勸導一切眾生不造三惡業,不墮三惡道,這是人法,你來生還得人身;你能夠修十善業道,你來生可以生天,所以這是人天小法。可是你還不能小看,人天小法是成佛的根基,《十善業道經》上講得好,人天法,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乃至無上菩提,都是以十善業道做基礎。所以從哪裡修起?要從這裡修起。而世尊一生四十九年再加上從前,那就是八十年,住世八十年,八十年給我們表演的、表現的,身教、言教都是以十善業為基礎。這點我們讀經可不能疏忽,那真的是一點都不錯。希望同學們留意,十善業道是我們的根,我們只要能把十善業道做到,求生淨土就有把握往生。

  十善業道裡頭有不貪、不瞋、不痴。我所講的十六個字,十善業全包括了,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放下,十善業做到就行了。今天我們的十善業為什麼這麼困難?我給諸位說,大乘根建立在小乘上,十善業道是通大小乘,通一切法。所以我們今天用什麼?用儒家《弟子規》做根本,先學《弟子規》,弟子規統統做到了,十善業就不難了。你要是很認真、很努力,兩年的時間這個根就紮穩了;用一年的時間落實弟子規,再用一年的時間落實十善業道,念佛決定往生。凡是念佛往生自在的人,你去仔細觀察,他日常生活待人接物有沒有觸犯弟子規?有沒有違背十善業?你仔細觀察,決定沒有違背十善業,絕對不犯弟子規,所以他走得自在,他預知時至。

  起心動念,我常講為正法久住、為度苦難眾生,這兩樁事情是一樁事情就完成了,哪一樁?自己認真的修行,依教奉行,你就全做到了。只要自己做得好,正法就能久住;我自己十善做不到、五戒做不到,正法就不住世。我十善業道做到了、弟子規做到了、三皈五戒做到了,就是弘法利生,為什麼?給人家做樣子看,我能做到你也能做到。做榜樣給別人看就是弘法利生,就是幫助苦難眾生,就是正法久住。所以正法久住不是在言說,是要身體力行,要真幹!

  釋迦牟尼佛自己你看完全做到才開始講經說法,沒有做到不說,做到了才說,那都是表演。他表演,我們真幹,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它做到。你想想看我們這個道場,如果每個同修都把弟子規做到、都把十善業道做到,這個道場就是和諧社會,就是和諧世界,這個道場就是全世界所有這些團體的好榜樣,正法就住在此地,正法就在這個地方,那個影響就是發揚光大,這就是隱實施權。

  我們再看下面清涼大師引《維摩詰經》上的一段話說,下面講「淨名經中,諸菩薩問維摩詰,今世尊以何說法」。維摩詰也是古佛再來的,示現做居士身,跟釋迦牟尼佛好像是唱雙簧一樣,兩個在表演。這都是代我們問的,我們不知道,菩薩哪有不知道!明知故問。「維摩詰言」,維摩居士答說,「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這個意思我們要懂。首先要知道自己,我們學佛為什麼這麼困難?這維摩居士說清楚了,剛強難化。給你說的你不願意接受,你不聽,你煩惱習氣太重,那是障礙,障礙了你的悟性。佛跟你說你聽不懂,你不得受用,所以佛不跟你講圓頓一乘。圓頓一乘裡面決定沒有一句是粗話,可是你聽不懂,你不會相信,當然你更做不到。

  所以佛才說什麼叫剛強之語?下面說「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是諸難處,是愚人行,是身邪行,是身邪行報等」。這都是屬於剛強語,但是佛說的話不是妄語。《金剛經》上說得很好,「如來是真語者」,真就是不假,「實語者」,實就是不是虛的,不是虛妄的,「如語者」,如是跟事實真相完全相應,決定沒有離開事實。六道這個事實真相是眾生業力變現出來的。眾生行三善業,三善業是什麼?不貪、不瞋、不痴,這佛家講的三善根,他的果報在人天,這要知道。你要是造三惡業呢?三惡業是貪瞋痴,你的果報在餓鬼、地獄、畜生。愚痴是畜生,貪心是餓鬼,瞋恚是地獄。你就自己去想想看,你從早到晚,在這一個星期當中,從星期日到星期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是三善根多還是三惡業多?你自己比較,最好是每天反省一下,我這一天起心動念善多還是惡多?

  從前雲谷禪師教袁了凡就用這個方法,功過格,叫你自己天天反省,天天記。功過格一頁裡頭有上半跟下半,善的寫在上面,惡的寫在下面,每天對照是善多還是惡多,這個方法有效!功過格在明朝末年跟清朝初年很盛行,一般讀書人都用這個來檢點自己。所以清初盛世其來有自,不是沒有原因的。那一百多年當中,康熙、雍正、乾隆,康熙做六十年皇帝,乾隆也是六十年,還做四年太上皇,雍正十三年,加起來差不多將近一百五十年,一百五十年的盛世怎麼來的?念書人都用功過格。所以那個時候成了一個風氣,不但是讀書人用這個,出家人也用這個,怎麼知道?我看到蓮池大師的功過格,他不叫功過格,他叫《自知錄》,現在《蓮池大師全集》裡頭還有。這就說明佛門裡頭也提倡,也用這個方法每天來檢點自己,我從早到晚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是善還是惡。

  所以這個盛世不是說帝王有福,當然眾生有福,真有培福、造福之人。這個培福、造福之人是誰?我們用現在的話,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決定影響社會風氣,古時候講士農工商,讀書明理,他自己的言行是社會一般大眾的表率,沒有一個人不尊重他們,向他們學習,效法他們。今天我們這個世間社會亂到極處,亂的原因是什麼?知識分子不負責任,不知道修身,捨棄倫理道德,不相信因果,也是唯利是圖,這怎麼得了!知識分子也要搞貪瞋痴,這個社會不得了!這個社會的表率墮落了,各行各業、男女老少就看你,都跟你學,你這一墮落搞貪瞋痴慢,沒有一個不搞貪瞋痴慢,這個社會還能好得了嗎?我們不讀書、我們不修行體會不到,真正讀聖賢書,依教奉行,這種因果關係你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知道怎樣幫助社會。

  所以我們今天幫助社會和諧、幫助世界和諧用什麼?講經,真幫助!世界上許多和平的組織找我去開會,我經就不能不放下,那是什麼?不得已。真正產生效果是講經,這諸位不能不知道。我出去參加沒有別的,希望把我們講經的效果告訴他們,希望這些人也各個都發心出來講經。不同的宗教都講他們的經,不是宗教的這些專家學者,希望他們能夠多講一些倫理、道德、因果,就能救世界,這個衝突就能夠自然化解。

  我們在湯池辦一個文化中心,培訓一些老師,我們培訓他的時間兩個月。兩個月之後請他們到鄉下分頭去教《弟子規》,到現在五月,才剛剛半年,衝突有沒有化解?化解了。那邊許多同學告訴我,現在夫妻吵架沒有了,衝突從這裡起的;婆媳能和睦相處了,這很難的事情;鄰居不吵架了,不再爭執了,能夠互相讓了。你看每個人讓一步,天下太平。小孩懂得孝順父母,商店裡面沒有人偷盜,盜竊少了,在從前都要看得很緊,常常丟東西,現在不用看也沒有什麼東西好丟的;人與人間能互相尊重,人與人見面都很有禮貌。

  我們推動這個教學才四個月,我們看到、聽到非常安慰。足以證實古人所說的,好人是教出來的,聖賢是教出來的,佛菩薩也是教出來的,你不教他就變壞了。所以《三字經》上講「性相近」,大家都差不多,都有佛性,本性本善,「習相遠」,習是什麼?染上的習慣,社會的風氣不好,那全都不好,染壞了。現在最普遍的教育是什麼?電視、網路。好像是東方日報登了個消息,同學們拿給我看,十歲的一個小朋友去玩電子遊戲機,大概母親不讓他去玩,他拿刀就把母親殺傷了,十歲;母親沒有被他殺死,受傷了,這個小孩被警察帶去。這是什麼?他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教出來的。所以好人、壞人都是教出來的,你可不能怪他。壞人都不可以責怪,你怪他錯了,怪什麼?怪自己,我們沒有好好教他。古時候湯王講得好,「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罪在我自己,那犯罪的人沒有罪,他會犯罪是我沒教得好。

  所以今天的教育,不是父母教、不是老師教,小朋友是電視教他、網路教他、遊戲機教他,將來他會變成什麼人你就當然可知。教他的內容是什麼?都是色情暴力、殺盜淫妄,那他將來幹殺盜淫妄,這是當然之理,他從這裡學到的,你怎麼能怪他?我們中國自古以來的教育不是這樣的,而是在我們這個時代把古聖先賢的教育、祖宗的教育丟掉了、不要了,學西方的。現在的電視、網路、電影、歌舞,你仔細去看看裡面的內容,它是把人教好還是把人教壞,這你不就明白了嗎?就好像大夫治病一樣,先把他的病根找出來,然後再對症下藥,藥到病除,這才能救這個社會,才能救這個世界。

  現在要不趕快幹,誰幹?不要求人,自己幹,從我自己做起。求人你決定會失望,沒人可相信,從自己幹,再辛苦也要幹。你自己一定要曉得,你只要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學聖人、學賢人、學佛菩薩,雖然很辛苦,你將來是人天善果。我跟你說一句老實話,你要是不念佛求生西方,你決定生天。那麼我們這一生幾十年的辛苦、辛勞、忍受值得的,這幾十年過了之後生天,決不墮三惡道。如果也跟社會大眾一樣同流合污,那你就要清楚,你將來這幾十年生命結束之後,你就到地獄、餓鬼、畜生,人道沒你的分,你說這多可怕!所以你要把這個事實看清楚、把這個道理想通了,你就會很認真努力去學好、去學善。

  所以佛講的這個是真的,是地獄,瞋恚心重;是畜生,愚痴重,就是是非善惡沒有能力辨別。不但這個沒有能力辨別,連利害都分不清楚,什麼事情對我有利、什麼事情對我有害都不知道。你看今天世間人,貪財、貪利、要聰明智慧、要健康長壽,這佛講得很清楚,怎樣才能得到?施財得財富。你不肯布施,你想盡方法去奪取,非法奪取奪來的,佛講得很清楚,是你命裡頭有的,命裡沒有奪不來,那你又何必?奪來了把你命裡頭有的虧折了。譬如你命裡頭有一千萬財富,你用不正當的手段欺負別人,用種種非法的手段奪取來的財物,結果是什麼?你命裡頭一千萬打了對折,只剩下五百萬,你這一生只得到五百萬,那一半虧折了。如果這個念頭很惡,手段很毒辣,恐怕你所得到的只有你命裡面的三成、二成,大幅度的虧折,自己不知道,這就是什麼?這愚痴,是非利害都不懂。

  聰明智慧是法布施,健康長壽是無畏布施,你會修這三種因,你一定得這三種果報。這個道理要常講,要讓大家明白,明白之後他就不會幹這個事情。我有能力天天修布施,財布施,我財富不缺乏;我修法布施,聰明智慧天天增長;我修無畏布施,得的是健康長壽,為什麼不幹?我們要做出來給人看。無畏布施裡面第一個就是吃素,不再傷害一切眾生,不吃眾生肉,得的果報是健康長壽。我從學佛到現在五十五年,我吃素已經五十五年,我學佛半年就吃素,我明白這個道理。這個道理是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教給我這三種布施三種果報,我相信,我依教奉行,果然有效!跟在我身邊的一些同學,這麼多年來你都看到。果然是看清楚、看明白了,我相信你一定會效法,你一定會生活得非常快樂,法喜充滿,你不會有煩惱、不會有憂慮、不會有牽掛,為什麼?放下了。

  所以佛在此地這個經上講的這三樣就是貪瞋痴,瞋恚是地獄,愚痴是畜生,貪婪是餓鬼。下面講「是諸難處」,那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災難。現在災難好像愈來愈多,愈來愈嚴重,統統是惡業感召。「是愚人行」,沒有智慧,不是聰明人。「是身邪行」,邪行一定有邪行的果報。邪就是不正,這個果報,我們今天生在這個社會就是是身邪行果報。下面說「乃云:如是剛強難化眾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這個律就是戒律。這樣子告訴他,業因苦報他要是真正明白,真正聽進去了,真正懂得了,他不願意受這些果報,他才願意持戒,入律就是持戒,才肯學弟子規,才肯學十善業。這是維摩居士告訴這些菩薩的,釋迦牟尼佛現在住世用這些方法來教化眾生。

  底下說「彼諸菩薩,聞說是已,皆曰未曾有也」。這些菩薩他不是六道裡頭的人,他常常也聽佛菩薩講經說法,佛從來沒有這個說法的,為什麼?人家心善、行善,根本沒有惡念,哪來的三惡道?不但沒有三惡道,六道輪迴都沒有。「如世尊隱其無量自在之力,乃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這就是大權示現,他有無量無邊自在的力,統統放下,完全隨順眾生。示現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天天出去托缽,托缽快樂無比。這我們講精神生活快樂,物質生活完全放在一邊去了,用這個來度眾生,來教化眾生。「斯諸菩薩,亦能勞謙,以無量大悲,生是佛土」。諸菩薩就是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的。這些人也了不起,也能夠不辭勞苦,謙虛卑下,以無量的慈悲心,也出生在這個地方,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隱實施權恩。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