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三八一卷)  2000/12/27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2-017-0381

  請看「世主妙嚴品」,得法讚佛,諸神眾,主晝神長行,第八句:

  【大悲威力主晝神,得救護一切眾生令安樂解脫門。】

  這些神眾,前面跟諸位報告過,都是諸佛如來的化身。正如《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樣的身。所以諸佛菩薩沒有一定的身相,沒有一定的名字,確確實實是隨著眾生的意願感應示現的,我們不能把他看作凡夫,他是大聖。如果不是佛菩薩,決定沒有這個能力。尤其末後三個字:『解脫門』,證得究竟圓滿的解脫,這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比菩薩的地位還高。

  在每一位神眾,他得法都是平等的,法門雖然不相同,證入的境界一定平等。從這裡我們可以證實《金剛經》上所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從這個地方看到了。種種示現不同是因為眾生根性不一樣,哪一類的根性要用哪一種法門去幫助他,法門方法雖然不一樣,方向目標決定相同,這就是所謂佛佛道同。

  我們看到他這個法門,他所得的是『救護一切眾生令安樂解脫門』。這個意思好,特別是我們現代處的這個世間。我們現前居住的環境是極不安定,極其痛苦的一個環境。我初學佛的時候,在五十年前,看到經典上講的「五濁惡世」,我並不很關心,也沒有什麼異樣的感觸;可是五十年之後的今天,再看經本所說的五濁惡世,我的感慨非常非常的深刻。世尊在三千年前,何以就曉得今天的世界濁惡到極處?佛說得好,這五種濁,實際上它的中心就是「見濁」跟「煩惱濁」,這兩個是中心。見濁,「濁」就是染污。現在全世界人都知道,環境染污嚴重。

  前天我們這個地方拜火教主席特地來看我,因為他昨天到美國去了,在去美國的兩天前他來看我,談到這個局勢,整個世界的局勢,明年並不樂觀。他給我講,經濟普遍衰退,失業率會提高,股票會下降,生活會愈來愈艱苦,污染愈來愈嚴重。他舉出現在在全世界許多地方有瘋牛、有豬的口蹄疫、雞,吃的這些東西都發生毛病,都帶了嚴重的病菌。他說:最怕的是什麼?但是也非常可能的,水污染。這個事情麻煩了!他說:連水都不能喝,人怎麼能生存?科學家還提出警告,不但水污染,空氣也污染。使我們回過頭來想到,經上講的五濁惡世,真正是濁惡到了極處。濁跟惡是兩樁事情,濁是污染,惡就是十惡,社會大眾普遍造十惡業,這還得了嗎?

  一般人的知見都是偏見,沒有智慧,只看到一邊。從偏見裡面產生出來的禍害無量無邊,偏見、陋執、執著,彼此不能相容,這就勢必要鬥爭,鬥爭是兩敗俱傷。譬如我們講這個碗蓋,我這樣放到,我問,這邊人看到凸出來的,那邊人看到是凹進去的。這邊說:決定是凸出來的,你錯誤;那邊說:你錯誤;兩個打架,打得頭破血流。都看到一面,沒有看到第二面,這叫沒有智慧。如果兩邊都看一看,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一樁事情,你說凸出來的對,他說凹進去的也對,沒錯。我們對於宇宙之間一切事理,往往只看到非常窄小的這一面。所以今天我們勢必要鼓勵大家開智慧,對於整個宇宙人生面面都要觀察到,你就心平氣和,真正化除所有一切的偏見矛盾,才能夠跟一切眾生和睦相處,平等對待。所以要記住:佛心是平等心。

  我們在經論上常常念到十法界,十法界是怎麼樣變現出來的?《華嚴經》上跟我們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告訴我們,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佛在《十善業道經》一開頭就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看華藏世界這麼美滿,極樂世界那麼樣的殊勝,什麼心變現出來的?平等心。佛是平等心,住在華藏、住在極樂都是法身大士。極樂世界雖然沒有明說,華藏世界可是明說了,《華嚴經》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法身大士用什麼心?用平等心。

  所謂平等心,永遠捨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這個人住一真法界、住華藏。菩薩六度心,菩薩在十法界裡面,經上講權教菩薩,六度心;聲聞,四諦心;緣覺,十二因緣心;天人,十善、四無量心;人道是五戒心;下面餓鬼是慳貪心,畜生是愚痴心,地獄是瞋恚心。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起一個什麼樣的心,就是一個法界的因種下去,遇到緣這個法界就現前。所以佛教我們斷貪瞋痴,斷貪瞋痴從哪裡斷?念頭上斷,不可以有貪瞋痴的念頭。你有貪的念頭,餓鬼業因;瞋的念頭,地獄業因;是非、真妄、邪正沒有能力分清楚,愚痴的畜生業因。我們如何在生活當中,避免造三惡道的業因,這是大事。可是我們的習氣太深,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自己冷靜去思惟,確確實實從早到晚貪瞋痴的念頭不斷。這個自己要知道,你在造什麼樣的業,你將來是受什麼樣的果報。所以念頭要不轉,就沒救!

  宗門教下的祖師大德都教我們「從根本修」,什麼叫根本?根本就是起心動念。如果我們起心動念都平等,對一切人平等,對一切事平等,對萬事萬物都平等,這個好,這是佛心。一切經論裡面都跟我們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華嚴‧出現品》尤其說得清楚,「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們有作佛的因,現在問題缺少緣,因緣具足,果報就現前。我們今天缺少作佛的緣,佛的緣是什麼?用平等心處事待人接物。平等心裡面,什麼叫平等?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就平等,有妄想分別執著就不平等。世法如是,佛法也不例外。只有那些愚痴的人動貪瞋痴,這真正是愚痴到極處!

  《金剛經》大家念得很熟,佛在《金剛經》說得很究竟,「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什麼?佛所說的一切法;捨是什麼?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變成法執,法執不破,不能出十法界。煩惱是屬於我執,我執不破,不能出六道;法執不破,不能出十法界;「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人不能不開智慧,不開智慧麻煩就多。有同修從國內來,帶給我一些文件、小冊子,我看了,裡面是反對會集本的。應不應該反對?應該。為什麼?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不但會集本要反對,整個《大藏經》都要反對。如果單單反對會集本,不反對《大藏經》,他造業。為什麼?他有分別,他有執著,他有妄想。要像《金剛經》上講,「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大智慧!

  我們總要明理,總要懂道理,佛教我們修的是什麼?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真誠決定沒有虛妄,清淨絕不受污染。不要說是世法不染,佛法也不染。所以你們仔細去觀察,六百卷《大般若》,你從頭到尾看一遍,我相信印象最深刻的,「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真正契入這個境界,《壇經》裡面能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才真正體會得到,才真正懂得。世間人一切的爭論,我們學佛的人不應當涉及。得度機緣成熟,我們幫助他;得度的機緣沒有成熟,沒有成熟就是他還不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時候只有念阿彌陀佛,隨他去。我們各人走各人的路,各人有各人的因果,各個對因果負責。造什麼樣的因,就有什麼樣的果報。

  清涼大師在這一段註解裡面說得不多,「處危者,護之令安;有苦者,救之令樂」。話雖然不多,針對我們現前的社會,我們現前社會是既危又苦。我們要想幫助別人,先要幫助自己,用什麼方法幫助自己、幫助別人?佛說得好,幫助自己不離戒定慧,幫助別人不離四攝六度。四攝六度是幫助別人的,戒定慧三學是成就自己的。戒要如法,持戒就是守法。佛不在世了,但是佛的遺教還在世間,我們展開遺教就是面對佛菩薩,接受佛菩薩的教誨。佛菩薩當時教的眾生很多,根性不相同,所以法門就很多。我們自己曉得自己是什麼樣的根性,選擇適合自己根性的法門,「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才能得度。

  我們同學已經選擇了淨土法門,淨土法門好不好?六祖說得好,好不好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什麼是佛法?契機是佛法。佛法沒有高下,佛法沒有好壞,佛法決定平等,我是什麼樣的根機,我採取哪一個法門,這就正確。好像藥舖裡頭賣的藥,藥都好,你說好都好,你說不好都不好,對了症就把病治好,不對症那個藥吃下去,沒病也吃出病來。八萬四千法門亦復如是,所以我們不能說哪個好、哪個不好,問你得的是什麼病?你需要用什麼方法來治?你的病跟我的病不一樣,我的病跟他的病又不一樣,你們三個病人去看大夫,大夫處方絕對不是相同的,道理在此地。佛留下來這些藏經,這麼多法門、這麼多經典,是過去他老人家治病的處方,我們今天都看到了,都不錯,都好,統統吃掉,准死無疑。所以我們參考這些,仔細想一想,我是什麼病?我們實在沒有能力,沒有能力佛也有交代,佛在《大集經》上告訴我們,「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就」。我們現在生在末法,好了,就選淨土,這聽釋迦牟尼佛的話,不會錯!

  淨土的經典,佛傳下來的只有三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阿彌陀經》,就這三經。一論,菩薩加進去的。以後又有兩種:《普賢菩薩行願品》、《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祖師大德們加進去的。今天我們講淨宗經論,五經一論。五經一論都好,只要在裡頭選一門,一門深入,我們這一生就決定得生。選擇這一門,這個經的理論要懂得、方法要明瞭、境界要清楚,老老實實如理如法修行,哪有不成就的道理?這叫持戒,如理如法就叫做持戒。一門深入,這叫修定。你心是專一、專精,在這一生當中決定不涉獵其他法門,專。專修專弘,將來學會了到外面講經,人家請你講經,「我只會講這一部經,其他都不會;你們想聽其他經,另請高明」。

  這個方法不是我說的,五十三參你們看看那善知識,善財童子參訪,他們都是一個法門,「其他法門我不會,你去找別人」,教我們一門深入,專修專弘,這樣才能成就。這叫修定,定能開慧。這五十三位善知識,哪一位不是證得究竟圓滿的智慧?他樣樣都通達,為什麼他還說他只知道一樣,其他的都不知道?這個用意是教我們初學要專、要精進。如果看到這些人樣樣都通達,好了,我們也廣學多聞,那就糟了,那就壞了。廣學多聞把我們的戒定慧全部破掉,不能成就。廣學多聞是在什麼時候?戒定慧成就之後。諸位在佛經裡面,你們也常常聽說:小乘學的是三學,戒定慧三學;大乘修的是三慧,聞思修三慧。你們要特別留意,三慧那個「慧」字,那個慧是什麼慧?戒定慧的慧。戒定慧成就之後,才能夠修大乘,廣學多聞。而戒定慧這個慧成就,是什麼樣的果位?《華嚴經》上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時候廣學多聞。你沒有破一品無明,你只能夠一門深入。

  實在講,四弘誓願已經把修學程序講得很清楚,凡夫成佛頭一個要發心,我們現在人講拓開心量;心量小,不能成就。連我們世間人都常說量大福大,你量小,那怎麼行!怎麼能成就?頭一個要把心量拓開,發菩提心是拓開心量。這個心量多大,「眾生無邊誓願度」,發這樣的大心。無量無邊的眾生有苦有難,我都要去幫助他,無條件的去幫助他。眼前看到苦難眾生,你不能伸出援手,你這個話是假的,不是真的。

  在今年,新加坡這邊的回教,他們要建一個學校,缺錢,我們義走、義賣幫助他。昨天晚上李會長告訴我,此地印度教,他們大概也有一個事業也缺錢,現在我們預定大概在明年六月,我們舉辦一次義走、義賣幫助他們,幫助印度教。有些人說:淨空法師做得不如法,為什麼要去幫助別的宗教?我做得不如法,那請他解釋一下,「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眾生無邊裡頭,包不包括回教、包不包括印度教?總不能說眾生無邊誓願度,回教除外,印度教除外。沒有這個說法,那我做得沒錯!他們做的時候,那真的有錯。他們眾生無邊誓願度,底下要加很多註解,這個人不度,那個人不度。他要加很多註解,我這個沒有註解。心量太小了,他怎麼能成就?發了大心之後,最重要的一樁事情,斷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要斷。無明煩惱斷了,才能夠「法門無量誓願學」,不是現在學。你煩惱沒有斷,學法門就壞了。

  清涼在《華嚴經疏鈔》裡面說得好,煩惱沒有斷的人,「有解無行」,這就是廣學多聞,無行是不斷煩惱,結果是什麼?增長邪見。這是清涼講的,「增長邪見」。翻過來,「有行無解」,現在我們念佛人也如此,有人講,「我一句佛號念到底就行了」。沒錯,是一句佛號念到底,他煩惱沒有斷,他還有貪瞋痴慢,他還有妄想分別執著,他也不去研究經教,以為自己天天老實念佛,口念彌陀,心打妄想。清涼大師說這一種人,「增長無明」。「有行無解,增長無明;有解無行,增長邪見」,都錯了。佛說得沒有錯,往往是我們聽的人聽錯了,錯會了佛的意思。所以開經偈裡面講,「願解如來真實義」,談何容易!我們今天明白這一點道理,原因在哪裡?五十年沒有間斷,天天在讀誦,天天跟大眾在一起研究討論。我講經今年整整四十一年,四十一年沒有間斷,才稍稍懂得這一點道理,才能夠知道一些人錯在什麼地方,能夠看出別人修行是對還是錯,我自己做的是對是錯,才能辨別清楚,談何容易!

  今天我們危機、苦難這個根源,就是不了解事實真相,這是真正的根源。如果真的了解事實真相,這個苦難的根就拔掉了,真的是叫離苦得樂。這個事情是長時間的薰修,決不是一朝一夕。長時間,有人說:我們災難就在眼前,來不及了,怎麼辦?來不及,先救急。這是印光老法師,他老人家見到的,先救急。用什麼方法救急?用《了凡四訓》救急。《了凡四訓》講的是什麼?講的是因果報應。你存好心、做好事,你就有好報;你的心不善、行為不善,你就有惡報。其他的我們慢慢再來,先把這一樁事情搞清楚。善惡果報,絲毫不爽,這是救危救苦。

  今天世間人不懂這個道理,盲目去追求名聞利養,追求五欲六塵的享受。這一種盲目非法去追求能不能得到?得不到的。錯用了心,那是苦上加苦。如果這些非法手段可以得到,我也去跟他學了;不但我跟他學,諸佛菩薩都去拜他作老師,都去跟他學;得不到的。用種種非法獲得的名聞利養,還是你命裡所有的,你說你冤枉不冤枉?命裡頭沒有的,什麼方法求都求不到,求到是命裡所有的。命裡所有的,何必用非法的手段去求?這不叫冤枉!為什麼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求?《了凡四訓》念通了,你就明白了。

  我常常勸勉初學的同學,你剛剛進佛門,你學什麼?學《了凡四訓》。首先把《了凡四訓》念三百遍,為什麼?沒有三百遍,你沒有印象。三百遍念下去之後,有相當深刻的印象,在起心動念、在一切觀察裡面,你才能提得起正念;否則的話提不起來,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被境界轉了,不起作用。所以功夫不深,怎麼行?我跟大家說,我學佛第一部念的就是《了凡四訓》,這是當年朱鏡宙老居士給我的,我看到非常歡喜。我讀了很多遍,檢點自己的毛病,發願改過自新,才真正懂得、真正明瞭,自求多福。一個人最可貴的,知道自己的毛病。我講經的時候常講,知道自己的毛病,這叫覺悟,我們一般講開悟,知道自己的毛病,開悟,覺悟,把毛病改正過來叫做修行。你把錯誤行為修正過來,這是真用功夫、真實功夫,這不是假的,你才能得受用。天天改過、月月改過、年年改過,我們的境界愈來愈好。修行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裡?不知道自己有過失,不肯改過,那就沒有法子。這樣的人,決定是隨業流轉,這就是六道輪迴。可是隨業流轉裡面,我們再仔細去觀察,惡業多過善業。這個現象非常恐怖,惡業多過善業,一轉眼,一失人身,三惡道去了。三惡道去很容易,出來可難了。連這一點警覺心都沒有,他怎麼能修行?他怎麼能成就道業?

  佛祖教我們放下,徹底放下,放下什麼?放下貪瞋痴,不是放下工作。我聽中國來的同修告訴我,還有寫信告訴我,聽說我講放下,好!他工作也放下了。放下之後,他生活沒有辦法過,寫信給我,問我怎麼辦?實際上,他沒有徹底放下。徹底放下,吃飯也放下,喝水也要放下,睡覺也要放下,那叫徹底放下。工作放下,他還要吃飯,這一條沒有放下。佛教我們放下,我在講經的時候常常告訴大家,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這十六個字。放下的,不是放下工作。如果連工作都放下,釋迦牟尼佛不要講經說法,放下了,何必天天每天講經八個小時?他為什麼不放下?要知道放下是心裡頭決定不染著,心地永遠保持清淨平等。

  工作要幫助苦難眾生,釋迦牟尼佛選擇的行業是選擇教學。這個世間行業很多,他老人家選擇教學。你就知道所有行業裡面,幫助眾生第一方便的就是教學。他是義務教學,不收學費;有教無類,聰明人也教,愚痴人也教,比孔老夫子還殊勝。孔老夫子教人還有條件,我們在《論語》裡面讀到,「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夫子就不教;太笨了,夫子不教。佛教,怎麼笨,周利槃陀伽那樣的人,佛都教,佛的慈悲到了極處。這就是世間聖人跟出世間大聖,不相同的地方就在此地。

  有人跟我說,學佛的人很消極。我反過來問他,我說:佛選擇的職業是老師,是教書的老師,而且是不收學費的,他每天給人家上課八個小時,四十九年沒有間斷,他算消極嗎?那要怎麼樣才叫積極?如果講到積極,世間沒有一個人能夠跟佛相比,人家真是敬業。「敬業樂群」,他是我們第一個標準、第一個典範。無論在哪個行業當中,盡忠職守,認真負責,這是積極。所以我們曉得佛選擇是哪個行業,我們學佛就知道從哪裡學、怎麼個學法。一生從來沒有為自己想過,佛沒有享一天福,我們在經論上沒有看到,釋迦牟尼佛到哪裡去度假,沒有。都是到處人家請他去講經說法,沒有說請他到哪裡去玩玩、去度假,沒有,沒有聽說過,你說他多麼積極!一切為眾生,自私自利的念頭沒有。一生忠於教學,自己生活非常簡單,遠離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他不求這些享受。心地一片光明,充滿了智慧,充滿了慈悲,沒有貪瞋痴慢。佛家常講放得下、提得起,放得下的是什麼?提得起的又是什麼?我們要懂。不能夠把提得起的放下,把應當放下的提起來,那就完蛋了。

  我們今天讀到這一段經文有很深很深的感嘆,我們要認真努力向佛菩薩學習,首先自己要做一個樣子給別人看。我們這一次到這個世間來,來幹什麼的?我們有沒有認真去想過?我們到這個世間來是幹什麼的?這是大事,這是大問題。如果不知道這一生到世間來幹什麼,那不就糊裡糊塗過一輩子,你這一輩子空過了。我們來的時候糊塗,真的是糊裡糊塗來的,可是來了之後,遇到了好老師、遇到了善友,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道理逐漸明白一些,這個緣好,太好了。我們對於這個緣,應當鍥而不捨。然後知道諸佛菩薩到這個世間來,是來幫助一切苦難眾生,這才真正叫有意義、有價值。我應當要學習,學習佛菩薩捨己為人。

  我們今天選擇教學這個行業,這個行業好,在這個世間確確實實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我們要學佛,不要自己去建道場,為什麼?建道場就會有名聞利養、就會有貪瞋痴慢,你想斷煩惱可難了!沒有道場,我們就沒有這些妄念,不操這個心,這心才能清淨,才能夠自在。不要名利,不求享受,生活愈簡單愈好。

  在新加坡這邊有個許哲居士,今年再過年一百零二歲,耳目聰明,眼不花、耳不聾,頭腦清楚,她的身體狀況就像三、四十歲的人一樣。生活簡單,一生為別人,沒有為自己想過。自己一無所有,一天到晚都忙著為這些病人服務、老人服務、窮苦的人服務,她幹這個,幹一輩子,現在還天天在忙著這個事情。一天吃一餐,完全吃生菜,她不吃油、不吃鹽、不吃糖,這些佐料她一概不吃,就是吃生菜;頂多生菜水煮一煮,就這麼吃。身體那麼好!

  我這一次在古晉住了六天,每天三餐我都吃一大盤生菜。那個菜是自己種的,就在菜園裡頭拿出來。菜非常甜,沒有農藥,沒有化肥。好!吃生菜好,不要煮,煮的時候麻煩,還洗碗、洗碟子,多麻煩,愈簡單愈好。我們在澳洲院子比較大,自己種菜,所以每一餐我們吃生菜,慢慢吃習慣就好了,你說多省事。所以愈是簡單的生活,就愈是健康的生活。我們自己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心地真誠清淨平等就不會生病。我也說了很多次,疾病從哪裡來的?從妄想來的。你有妄想,你有執著,你就不可能不生病。離開了妄想、分別、執著,你沒有生病的理由。

  病,諸位仔細想一想,可以分三類:貪病、痴病、瞋恚病,都從這兒來的。人要斷了貪瞋痴,他生病的理由就沒有了。所以佛講貪瞋痴叫三毒,心裡頭有毒,外面才有感染,內外交感,那個病就現前。心裡頭沒有三毒,外面不受感染,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絕對不為外境動搖,這叫禪定、叫定功,你怎麼可能生病?你不會生病的。尤其是學佛的人,不可以生病;那生病,人家說:你學佛怎麼會生病?把我們佛教形象破壞了。我過去是在什麼地方看到過的,我忘掉了。聽說諦閑老和尚生病,印光大師寫一封信給他:你是個講經的法師,你怎麼可以生病?你不應該生病的!話說得有道理,這是祖師跟祖師說話。念頭一轉,病就好了。總是打個妄想,所以病就來了;妄想除掉、放下,病就好了。人為自己多病,為眾生就沒有病。這些道理希望同修們多想想,決定不為自己,念念行行都是為一切眾生。

  我們在世間來幹什麼?來為眾生服務,幫助眾生解決危難。危難最嚴重是無明、是愚痴,所以解除危難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學。拿什麼來教學?拿經典來教學,經典是過去一切諸佛的教誨。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給諸位說,也是會集本,會集過去一切諸佛所說的,不是他自己說的。他說他自己四十九年沒有說過一句話,這是真的,佛佛道同。孔老夫子也說,他一生自己沒有說過,所謂是「述而不作」,他所講的也是古聖先賢的教訓。

  世出世間的大聖都在做會集的工作,自利利他,會集怎麼會錯誤?如果真的講會集有錯誤的話,不能會集,這個事就難了,眾生永遠不能得度。諸位仔細想想,我們朝暮課誦是不是會集?你念的香讚,你念的咒、念的經文,全是會集的。佛門裡面現在所有的經懺佛事,這些儀規全是會集的;梁皇寶懺會集的,水陸懺儀會集的。如果要反對,統統都反對,這些都不能做了;都是會集的,不能用。那樣也好,做法會怎麼樣?專念《華嚴經》,專念《法華經》,其他什麼都不可以摻雜,摻雜就是會集的。

  所以頭腦稍微清醒一點的人就清楚、就明白,都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為什麼《無量壽經》要會集?人家說得很清楚、說得很明白,這部經傳到中國翻譯的本子太多,而且譯本內容出入很大。於是祖師大德們從這裡判斷,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對於這一部經是多次宣講,不是一次。如果是一次,一個梵文原本,翻譯的本子再多,可以說大同小異,不會有太大的出入。譬如《金剛經》,《金剛經》在中國有六種譯本,《大藏經》上有,六種譯本諸位拿來看,大同小異。可是《無量壽經》就不一樣,《無量壽經》裡頭最重要的是阿彌陀佛的發願,這個本子居然有些本子裡頭二十四願,也有本子三十六願,也有本子四十八願,這個出入太大。從這裡判斷,決定不是一次講的。所以古德講,釋迦牟尼佛至少講過三遍,才會有這麼大的出入。我們要學《無量壽經》,必須要把所有版本集中起來讀,這對於初學的人,增加了很多麻煩、很多不方便,所以古人才有會集。會集就是中國人所講的「集大成」,把裡面重複的部分刪掉,不同的地方統統蒐集起來,這樣你讀一個本子,所有本子統統都讀到。這個給修學淨土的人,帶來了很大的方便,道理在此地。

  第一次會集,王龍舒居士。龍舒居士,大家知道,往生是站著走的。如果說他不能會集,他往生怎麼能有這樣的瑞相?第二次會集是咸豐年間魏默深居士,往生瑞相也非常希有。夏蓮居居士是第三次會集,這個會集本當時慧明老和尚讚歎,給他印證。慈舟法師,在台灣的懺雲法師、道源老法師都是慈舟的學生,慈舟法師給這個會集本做科判,親自宣講。這個科判,我在北京黃念祖老居士送給我,我們現在把它都印出來,這樣就不會失傳,慈舟法師的科判。發心講這個本子的人很多,這十幾年來我們在海外宣揚這個本子,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觸,這個本子的緣特別殊勝。不僅僅是我講,別的同學們去講的時候都有那種感覺,講別的經聽眾決定沒有講這個經聽眾多,講得令聽眾歡喜。我講經講了四十一年,唯獨講這一部經,沒有一個不生歡喜心,聽眾比講任何經典都多。絕對不是我們自己能力,這是三寶加持,龍天歡喜。

  如果是別有用意來毀謗這個經典、排斥這個經典,造無量無邊罪業,《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裡頭的教訓很明顯,讚歎隨喜得無量功德,罪福就在一念之間。一念隨喜讚歎,你能夠影響許多人增長信心。依照這個法門修行,往生的瑞相我們也看到十幾二十個,在新加坡就有這麼多人。最近的,我們居士林的老林長,他是依會集本修行的,往生三個月之前預知時至,瑞相的事情太多了。他的冤親債主在居士林附在同修身上,要求皈依、要求聽經,讚歎老林長的往生。這不是人說的,許多同修大家在念佛堂親自看到,鬼神附在杜美璇居士的身上說出來的。許許多多不可思議的感應都在我們眼前,我們連這些不相信,那就沒有法子了。那就是佛經講的「闡提根性」,他沒有善根。

  我們要深深覺察到現前的社會危難,要知道一切眾生很苦。東西方古老的預言,我們也聽了不少,許多宗教典籍裡面都講到世界末日。世界會不會有末日?中國的聖人、佛菩薩教我們「觀察人心」,人心向善,這個世界是祥和的、是安穩的;人心不善,行為不善,必定會有災難。佛家沒有講末日,佛給我們說,世間吉凶禍福都是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的果報,這是真理。

  我們如何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都能夠學佛菩薩、都能夠學大聖大賢,捨棄自己的欲望,救護眾生的苦難?我們學佛要學佛菩薩的大慈大悲,捨己為人。我們佛門弟子,出家人你們在受戒的時候都在頭頂上燃香,在家的同修受菩薩戒在手臂上燃香,這燃香是什麼意思要懂得,燃香的意義是「燃燒自己,照耀別人」;要用現在的話說,在佛菩薩面前發願:「我犧牲自己,幫助別人」,是這個意思。看到這個香疤就要想到,我發這個願,我能不能捨己為人?我能不能犧牲自己,成全別人?如果還是自私自利,這個香叫白燃了,有名無實。

  諸佛菩薩為我們示現,確確實實的是犧牲自己,世間種種物質精神享受他完全沒有,為社會、為眾生工作,精勤不懈,有幾個人知道?其他宗教徒一定要效法神的大愛,「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消除仇恨,消除嫉妒,消除誤會,消除歧視,要像上帝、像神一樣,用平等心來愛護一切眾生。今年,今年是真正的千禧年,這是一個大世紀立刻結束了,下面一個大世紀就要開始,一月一號就開始了。我們今年做了一個「愛」字,送世間人。我們提倡「仁慈博愛」的教育,提倡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不分國土,真誠清淨平等的愛心。每一個宗教的信徒,傳教師、領導人都能以這個無私的大愛,就能夠挽救世間的劫運。

  我勉勵宗教徒要學神,佛教徒要學佛菩薩,世間的災難才能轉得過來,末日才能夠化除,至少是把它推後,災難必定也能夠減輕,這是我們利益一切眾生。自己認真努力做,大乘經上教我們「三輪體空」。三輪體空是自受用,認真努力去做是他受用,自他兩利。自利不礙利他,利他不礙自利,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才能真正做到圓滿的成就,這是今天這一節經文教導我們的。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