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七八九卷)  2007/7/1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78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無方大用」第八段,「明毛光照益三昧門」。我們接著看安穩光,我們還是把經文念一遍:

  【又放光明名安隱。此光能照疾病者。令除一切諸苦痛。悉得正定三昧樂。施以良藥救眾患。妙寶延命香塗體。酥油乳蜜充飲食。以是得成此光明。】

  這八句偈在現代這個時代,世尊確實給我們很大的啟示,也是很豐富的啟示。現代眾生實在是太苦了,疾病也比從前多。得病的原因非常複雜,跟科技的發達有密切的關係,我想這些幾乎活在現代的人都有很深的體會。可是治療的方法卻非常困惑,要怎樣才能幫助現在這些心理、生理痛苦的眾生?我們細心觀察,冷靜的思惟,現代人活在這個世間,要跟古人相比確實有很大的差距。現在人只有物質生活,沒有精神生活;換句話說,沒有文化的生活。沒有文化,就是前面所說的,變成非人的生活,他怎麼會不痛苦?天災人禍,有史以來沒有現在這麼樣的頻繁。『良藥』,不但是治病的這些藥物,現在連我們生活所必需,也就是衣食住行樂育,娛樂跟教育,全都出了問題,都要真正是佛菩薩來救護。佛菩薩怎麼來?必須要接受佛菩薩教誨的這些佛門弟子,要發真正的菩提心。只要發真菩提心,就是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都是救眾生的病患,無論哪個行業都要菩薩。

  在前幾年,我在吉隆坡講經,住在李金友居士的酒店。很難得,好像我第一次去的時候,他把他酒店的員工,重要的幹部,好像有五、六十個人,集合起來,要我跟大家談談話。我就勸他們做菩薩。酒店就是道場,在這裡面工作的人員都是佛菩薩,住客都是有緣得度的眾生。把自己在佛法裡面所學到的,為眾生服務,做眾生的好樣子,把佛法介紹給大家。首先你要做出來,人家看到你的服務人員這麼好,他們住過很多酒店都沒有遇到過,會感到很驚訝,也會很感謝。

  由這個例子諸位就能夠舉一反三,你在家庭,家庭是道場,把佛法落實在自己。從哪裡落實?我們常常講的,你先把三個根紮好,三個根先落實。落實《弟子規》、落實《感應篇》、落實《十善業》,然後你想想,你一家人是不是對你很尊重、很歡喜?由尊重、歡喜、愛戴,他自然就會學習,你就度了一家人。逢年過節假期的時候,你邀請你的親朋好友到你家裡來作客,目的是什麼?度化這些人。讓親朋好友到你家,看看你們的家庭,我們講到「毛光照益」。首先進到你家感受你家庭裡面的氣氛、磁場,他在其他地方沒見過,當然就向你請教。他向你請教,你就可以給他講解,講解就是講經,講解就是講開示,你會度很多人。所以家庭是道場。

  或者是,香港居住的環境都不大,親戚朋友們來的時候可以到餐廳,餐廳是道場,一面吃飯,一面就講經說法。這個講經說法會非常自由自在,沒有講經這種威儀的限制,非常活潑,莊嚴肅穆。無論在什麼地方,像釋迦牟尼佛一樣,世尊當年在世,沒有一定的道場,一切時一切處無一不是道場,人走到哪裡那個地方就是道場。最重要是自己能落實。我們學《華嚴》,「大方廣佛華嚴」就在臉上、就在身上,《華嚴經》裡面的教誨,是我們的思想,是我們的見解,是我們的言語、行為。我們這一身變成活的《華嚴經》,活的《地藏經》,活的《無量壽經》,在在處處自行化他,充滿智慧,沒有煩惱、沒有憂慮。眾生有苦難向你提出來,你都能有方法去教導他。

  酒店裡面請客不要用房間,為什麼?房間有範圍,只有你這幾個人,其他的聽不到,最好用大廳,很多人一起,你一講旁邊人都聽到了,普度眾生。盡量去找機會,哪裡有緣就到哪裡去,慢慢邀請你的人也多了,你可以到處去講。這裡頭成功與失敗的關鍵沒有別的,就是你自己有沒有做到。我們在講席裡面常說,自己做到,再說給別人聽,這是聖人;自己沒有做到,說給別人聽,別人不相信。看你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外一套,別人會諷刺、會輕視,就帶來毀謗。一定先要求自己做到,我們這樣才能夠真正續佛慧命,為古聖繼絕學,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佛以良藥救我,我得度之後,我要以良藥救眾生,這才叫報佛恩。

  所以首先度自己,度自己要知道,要常常反省、檢點,自己最嚴重的毛病是什麼,從最嚴重的毛病下手,效果就非常明顯。現在社會大家只知道爭利,二千五百年前,孟子見梁惠王就說過,「上下交征利,其國危矣」。一家人爭利,這個家不和,家不和就不能興旺,家道就衰了;一個團體爭利,這個團體不和,這個團體前途有限;一國爭利,這個國家肯定動亂,社會不安定。現在是全世界,哪個國家地區的人不爭利?爭利好像變成現前社會一種風尚,風氣,一般人講時髦,不爭利那你就趕不上時代,你被時代淘汰掉了。

  我記得好像是有一次何守信訪問我,問了我一句話,也是由這個引起來的。有一句成語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好像人要為自己是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當時就告訴他,這句話是錯誤的,誤導了社會大眾,今天社會的動亂,這句話的關係很大。我說釋迦牟尼佛一生不為自己,天沒有誅他,地也沒有滅他;孔夫子一生也不為自己,天也沒有誅他,地也沒有滅他。這就說明這句話是錯誤的,不是真的。我這一生學孔子、學釋迦,念念沒為自己想,起心動念為正法久住,為弘法利生,為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我說天沒有誅我,地也沒有滅我,我活得很快樂,事實擺在此地。所以,一切自己要有堅定的信心,要有智慧來辨別一般人的這些言論、導向。他們受一些影響,念頭偏差了,行為偏差了,我們要走出一條正當的光明大道,不能受他的影響;希望我們可以影響他,別受他的影響,這樣就好。

  就近處來看,真的好人吃虧,在這個世間,好人很苦。這些地方,我們就要懂得基本因果的道理。就一般因果來講,我們活得很苦,真正的原因不是別的,我們過去沒修福報!甚至有些作惡的眾生,唯利是圖的、損人利己的,得大富大貴,我們知道那是他過去生中的福報大,修的福報,不是他這一生當中行業得到的福。而這一生當中的行業是折福,他命中的福報已經打折扣,已經損失一些,還有這麼大的福報。我們明瞭之後就很感嘆,他這一生如果是走正道的話,他的福報比現在高出十倍都不止,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福報太大,打了對折,還有這麼大,你就想想看。我們用古人的說法,在現在還是一樣行得通。最大的福報這是帝王,這個人的福報可以享幾百年,子子孫孫可以傳幾十代,這麼大的福報。你看在中國周朝,享國八百年,傳幾十代,大福報。他今天一世就享盡,幾百年的福報變成幾十年,幾十年甚至變成十幾二十年,這樣我們就完全明白了。我們今天在生活上遇到困境,很辛苦很辛苦,過去生中沒有修福,這是自己要明瞭。

  另外一個,釋迦牟尼佛的福很大,為什麼他要過那個苦日子?是為真正發心修道人做個榜樣,如果一個人不能吃苦、不能忍辱,道業不容易成就,佛陀大慈大悲為我們做示範。我們想想,我們現前物質生活比釋迦牟尼佛要強多了,至少我們不要辛辛苦苦每天出去托缽,我們也沒有一天晚上住在野外,風吹雨打,沒有。我們今天所享的福,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三餐飯不要去托缽,比釋迦牟尼佛的享受超出太多了。我們付出多少?釋迦牟尼佛付出多少?這樣一比較,我們的慚愧心就生起來,感恩的心就生出來。

  佛可以給大眾做這樣的示範,我們在今天這個時代應不應該?今天的社會大眾普遍迷失了方向、迷失了目標,我們做一個引導。他們念念當中追求名利,無論是得到得不到,都是很辛苦。我們今天示現一個樣子是貧而樂,我們生活得很快樂。這個形象就是好樣子,就是典型、就是模範,就是良藥。每天能吃得飽,衣服能穿得暖,足夠了,就很快樂。天天讀聖賢書,跟聖賢人做朋友,跟佛菩薩做朋友,這裡面的樂趣現在世間人想不到。如果我們有緣,幫助眾生,幫助眾生沒有別的,要給眾生做樣子,他才會看出來。你沒有榜樣,只是說,他不相信,他聽了也點頭、也讚歎,他說這個做不到,這是理想。做出來!從自己身上做起,從自己家庭做起。

  有力量,有這個緣分,我開個小店做起。小店,做飲食店很好,小店就是道場,到這個地方來喝茶、來吃點心的都是與你有緣的人。你在這個地方可以度眾生,不必要搞道場。如果有殊勝的緣分,像我在前面講的,我們開一個旅館,或者把旅館變成安老院。最理想的是一半,一半的安老院,一半的旅館,譬如旅館蓋個十層樓,五層是安老院,五層是旅館,安老院是長期住在旅館裡面。這個旅館房間,房間都有電視,二十四小時講經、教學,可以有許多不同的課程,客人喜歡聽什麼他自己會去選擇。旅館是道場,旅館是學校,旅館是多元文化中心,這裡面不但是居住、飲食衛生、安全,更有最豐富的精神生活。

  旅館裡面的服務人員都能夠百分之百的落實儒釋道的三個根,無論在哪個地方,言談舉止他看到了,那是教他。所用的員工都要受過傳統文化的訓練,告訴他人人是菩薩,每個員工都是菩薩,這個旅館是菩薩旅館。從總經理到底下的員工,所有員工個個都是菩薩,我相信他的生意一定興隆,他們家的房間可能沒有一天一個房間是空著的。要來住,大概總得一個星期之前,一個月之前來訂房間,臨時訂不到。菩薩事業、聖賢事業,這旅館是學校,旅館是教堂,得用這些方法幫助現前苦難眾生,解除他的憂患。

  『妙寶延命香塗體』,這裡面最現實的,人人所希求的,健康長壽。「香」是什麼香?戒定真香。《弟子規》落實是一分香,加上《感應篇》是二分香,再有《十善業》,三分香,圓滿的香。佛法再提升就是五分法身香,五分法身香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首先落實在自己身上,具足五分法身香、具足六波羅蜜香、具足四攝、四悉檀香,不為自己,為眾生,那就「妙寶延命」了。自己的命運是業力主宰的,我們講命裡注定的,為續佛慧命,為苦難眾生,這就不是自己命裡注定的。真正發這個心,壽命就延長。

  我們在《了凡四訓》裡面看,了凡先生壽命五十三歲,他並沒有求長壽,只知道斷惡修善,一家人行善,捨己為人,他活到七十四歲,延壽二十年。這個例子太多了。我們並不是想迷戀在這個世間,不是,不是在世間求享受的,不是的。願意在這個世間受苦,幫助苦難的人,你不必求壽命,自然延長。為什麼?許許多多苦難人需要你,佛菩薩、聖賢人也需要你,需要你為往聖繼絕學,需要你延續正法。不但需要你,我相信佛菩薩、古往的這些聖賢都還感激你,為什麼?你為道辛苦,你不是享福的。你在這個地方為眾生,為苦難眾生,幫助他們破迷開悟,幫助他們離苦得樂,受盡了辛苦。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怎麼會不感激?繼絕學、開太平、續慧命、度眾生,都是佛菩薩、聖賢的事業,你肯發心去做,自然得到加持。

  這個加持裡面,不會給你富裕的生活,不會給你,為什麼?那不是個好樣子,對社會一般人看那是負面的。我們從古聖先賢一直看下來,然後再看歷代祖師大德,哪個人一生是享福的?你看釋迦牟尼佛他享福嗎?你看孔子享福嗎?你看我們歷代這些祖師大德們,哪個是享福的?近代為中國佛門,無論哪一個宗派,無論是出家在家,大家所最敬佩的印光大師,淨宗第十三代的祖師,他一生享過福嗎?禪宗的泰斗虛雲老和尚,一生享過福嗎?他要享福是真行,不是不行。這兩位大德在家弟子裡面大富大貴的不少人,供養老和尚太容易了,他每年收到的供養真不少,自己沒享福。虛老和尚一生建廟、修廟,古老的廟把它整修,建廟、修廟,建好、修好了,請一個好出家人,修行人,請他去做住持,他就走了,一生幹這個事情。印光大師,四眾同學的供養全部印經,他辦個弘化社,全部印經,做法布施的工作。自己的生活,在寺院裡跟清眾完全一樣。衣服,我們看到了,虛雲老和尚穿的衣服補釘都很多。你看他的照片,我看很多張照片,沒有一張照片他的衣服上沒有補釘的,都有。印光大師也不例外。

  我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師十年,我們常常看到他穿的一套中山裝,他告訴我,那一套中山裝穿了三十多年。裡面的衣服我們沒有看到,往生之後,看他的衣物,裡面的襯衣也是補很多補釘,襪子都有補釘,外面衣服遮著看不見。李老師當年在世,他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也有很可觀的收入,除了自己最簡單的生活需要之外,他告訴我,一個月他的生活費用,台灣錢六十塊錢,一天兩塊錢。我們那個時候,六十塊錢合美金不到兩塊錢。美金好像換到三十四、三十五,最高的換到三十七。你們想想看。他的錢到哪裡去了?都做弘法利生的事業。在家、出家真正學佛,給我們做好樣子,我們自己應該要知道。李老師在台灣,仰慕他的人太多了,求見的人太多了,跟他見面,臨時去找他決定找不到,一個星期之前預約。每一個來見的人,聽他講話就是講經。特殊的貴賓,人少,幾個人,普通一般都是集合在一起,二、三十個人,五、六十個人,每天都有好幾場,我們親眼看到的。我認識他老人家的時候,七十歲,我離開台中的時候他八十多歲了,八十多歲的人看起來像五、六十歲。我們非常歡喜,認為老師的壽命應該可以趕得上虛雲老和尚,虛老和尚一百二十歲走的,李老師自己也有信心。因緣不一樣,九十七歲那年兩次食物中毒,元氣大傷。所以跟我講了好多次,囑咐我,不可以到館子吃東西,總給我講過十幾遍,印象非常深刻。飲食衛生要特別注意,畢竟是年歲太大,九十七歲的人,兩次食物中毒。

  他老人家建的,一生在台中建一個佛教蓮社,一個慈光圖書館,有兩個托兒所,一個養老院,還有一個菩提醫院,統統都是為眾生的。他到台灣是一個人,自己的眷屬、兒女都在汕頭,沒有跟他一起到台灣。所以他在台灣,公餘就是教學、講經。這些都是末法,現代時期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我們看到了,有緣,有那麼一段長時間的親近,一定要效法。現在這些物質文明比過去進步太多,我們現在穿的舊衣服,我們想補,沒有緣分,已經被人家拿走,拿到哪裡去不曉得。自從出來講經就沒有再穿過有補釘的衣服,我初出家的時候也是穿有補釘的衣服,從出來講經之後就沒有了。所以讀這些經文,我們真是非常的感慨!

  第三句這是講飲食,飲食是健康素食,值得提倡。最好的方式,這都是緣分,有菜園。我們現在在澳洲有這樣的因緣,我們要認真把它加強,種植最健康的素食。我們的菜園確實土地面積很大,十英畝大。我曾經參觀一家也是佛教徒自己在那裡做的,生產蔬菜,不但在澳洲各個地方銷售,還出口,銷售到國外,做得很好。他的菜園面積是二十英畝,二十英畝合中國一百多畝,做得非常好,在澳洲的西部伯斯,我去參觀過。所以,我們學佛的做這個事業好,做菜農,專門種植蔬菜、瓜果,他們的規模也很大。

  小規模是自己道場,我們算是小規模,平常我們每天可以供養三百人。實在講,要開素食餐廳夠了,沒有問題。我們做法會的時候,這個小農場居然可以供養一千個人。法會一千人,一個星期可以不需要到別的地方去買菜,我們的菜園可以供應。我們都感到什麼?感應不可思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居然能做到。我們的法會不多,一年有個一、兩次,讀這些經文我們想到這些事情。再看底下一段,見佛光。

  【又放光明名見佛。此光覺悟將歿者。令隨憶念見如來。命終得生其淨國。見有臨終勸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俾於佛所深歸仰。是故得成此光明。】

  這是念佛人臨終助念往生,這是悲光裡面最後的一段,死苦。我們看清涼大師的註解,先看老人家註解。「後一」,最後這一光,「死苦,令見佛者」,第一個「捨命不恐」,第二個「惡道不畏」。這兩句話對於臨終的人非常重要,要讓他在臨終時候沒有恐怖,一絲毫恐怖都沒有;第二,讓他自己非常清楚,決定不墮三惡道。當然,平常修行的功夫很重要,可是我們很清楚,就像在學校念書一樣,平常考試跟最後的大考。最後這一次大考,在佛門應該是這種分配法,平常功夫占百分之四十,臨終大考占百分之六十,你曉得這個比例。換句話說,平常功夫不好沒有什麼關係,臨終的時候緣殊勝,全都彌補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要有充分的信心。

  在我們眼前一個例子,我們道場總幹事胡居士她的母親,她學佛十幾年了,她母親不學佛,母親是個很善良的人,沒有接觸過佛法。臨命終時,也很難得,他們家裡同意後事讓她來做。她在台灣善果林,我們淨宗的一個道場,給她做就是佛七、三時繫念,七個七四十九天。也算她人緣不錯,有三百多個同修,日夜不間斷的佛號,四十九天不間斷。她母親的靈柩停在念佛堂旁邊一個房子裡面,那是居住的房子,下面是客廳,臨時布置成靈堂,樓上還住著人。很難得,她遇到一個靈媒,她母親附在他身上,附在靈媒身上,傳遞訊息。她母親自己也知道她過世了,透訊息說,她說:你們為什麼對我這麼好?她很驚訝。是不是我女兒的關係?為什麼對我這麼好?這第一次傳的這個訊息。

  我們都勸她念佛,勸她求生淨土,就是那個中陰身。然後她就很感謝,感謝就是問佛法,什麼是佛?為什麼要念佛?念佛有什麼好處?我們有位年輕的法師講解給她聽。問了很多問題,聽了以後很歡喜,「好,那這樣子好了,我聽經」,她要聽經。聽經用電視機,電視機放在棺材的旁邊,放《地藏經》。而且她自己還要求,晚上放的光碟,看完之後要換,人要去放太辛苦了。她就交代胡居士,妳去找一個電唱機,卡拉OK的,可以放四百張片的,去找那個機器。真的有,找到了,裡面裝四百張,給她放,日夜不間斷的放《地藏經》。以後就不再附身,沒有了,好像兩個多星期,不見了。過了兩個多星期之後,又一次附身,再問她到哪裡去了?沒有走,聽經,日夜在聽經。最後她念佛,到終七那一天,三時繫念,就是第四十九天,她又附身,告訴大家,很感謝大家給她做這個增上緣,非常感恩,她往生極樂世界了。人家問她什麼品位?下品中生。沒有接觸過佛法的,這是什麼?中陰身得度的,我們親眼接觸到的第一個人。

  這個緣太殊勝,三百多人給她助念,四十九天日夜不間斷,難得胡居士四十九天守在靈堂裡頭。中陰身得度,完全沒有學佛,緣希有。所以是捨命不恐、惡道不畏,這比什麼都重要。人在臨終這四十九天之內,要能有這樣殊勝的緣分,可以。所以他們很多人問我,她的往生,一生沒有學過佛,我說雖是這一生沒有學過佛,過去生中有佛種子,要不然她怎麼會相信?她怎麼問那麼多話?為什麼問了之後她要聽經?也聽了幾個星期,日夜不間斷,來補課。最後跟大眾念佛,這個非常不容易。

  底下說,「又要臨終勸者」,這就講助念,「智論二十八云」,《大智度論》。《大智度論》有一百卷,這個二十八是第二十八卷,《大智度論》二十八卷裡面有這麼一段開示,「臨終少時,能勝終身行力,以猛利故,如火如毒」。這就是講一生當中雖然沒有真正用功,臨命終時時間雖然少,時間不長,這個時候要真正肯幹,就能勝過他一生的修行。一生沒有修行,勝過他一生修行。為什麼?他日夜不間斷,集中精力真幹,這成功了。所以,緣比什麼都重要,這個緣希有,不容易遇到。

  知道這些事實真相,我們自己要珍惜,我們臨終有沒有這殊勝因緣?這個太難得。沒有這種殊勝因緣,你自己在平常就要積功累德,要靠自己。靠自己成就的人例子很多,不需要靠助念。你看諦閑老和尚給我們講的鍋漏匠,沒有人助念,自己走的時候站著走的。他們很熟悉、都認識的修無師,修無師臨走的時候幾個人助念?他成功了,他預知時至,找幾個人助念是他示現給人看的,功夫成就了。我跟諸位講的都是事實。將軍鄉的老太太站著往生,念佛三年,沒有人助念。舊金山甘太太的一個老朋友,也是個老太太,晚上坐著往生,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助念。眼前的深圳黃忠昌居士沒有人助念。這麼多的例子在眼前,這都是不遠,眼前很多,不止這些。

  新加坡居士林的老林長陳光別往生,我在新加坡親眼看到的。那個助念是我們培訓班的同學大家發心輪流,一班四個人輪流。他預知時至,三個月之前在一張紙條上寫日期,好像是八月初七往生的,寫了十幾個八月初七,家裡人也不敢問他,也不知道什麼意思。八月初七那一天他往生了,才曉得三個月之前他就寫了。這都是明白道理了,經聽得多。陳光別老居士學佛,事務繁忙,也沒有時間聽經,年節法會偶爾到廟裡來燒一支香。生病的時候,生病不能上班,在家裡養病,沒事情,就聽經,一天聽八個小時,聽了四年,我講經的那些錄相帶都搬到家裡去聽。這四年的時間彌補了他一生,他成功了。真的搞明白了,一切放下,一句佛號念到底,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所以要曉得,臨終時間雖少,他用功猛利,勇猛精進,超過一生。

  「依西域法」,就是印度的方法。「有欲捨命者」,這就是臨命終人,「令面向西,於前安一立像」,立像是接引像,就是阿彌陀佛的接引像,面向西方。「以幡頭挂像手指」,這是三時繫念佛事裡頭就是這個做法。三時繫念是給臨終人做的,阿彌陀佛立像,阿彌陀佛手指上有一根線,那線很長,拉到讓臨終的人手上拉住,接引。「令病人手捉幡腳」,這接引的是幡,幡頭掛像,掛像的手指讓病人拉,「口稱佛名,作隨佛往生淨土之意」。這些事,平時在病人生病的時候,就要常常把淨土這些道理,淨土的好處,淨土往生的事實真相,都要給他講清楚,讓他一點懷疑都沒有,他有信心,對他的好處太多了。

  底下這講助念,助念重要。「兼與燒香鳴磬,助稱佛名」,助稱佛名就是助念。所以臨終助念是念佛人想修功德,這是第一功德。你幫助這個人往生,就是幫助他成佛去,諸位想想,度眾生最殊勝的是度他成佛,他真的作佛去了,你這一生當中做了大因緣,你幫助一個人成佛還得了!大慈菩薩偈頌裡講,你這一生當中能幫助兩個人往生,真的往生,比你自己這一生念佛的功德都要殊勝。只要你這一生當中沒有做太重的罪業,沒有三途罪業,你想往生,功夫差一點,到你臨命終時,你送他真正往生的人他會幫你,他會跟阿彌陀佛一起來接你,這個利益多大!你能夠幫助十幾個人往生,那個福德就無邊。你能幫助上百人往生,你真的是菩薩,你不是假菩薩。這個事情要知道。所以,道場的殊勝不是香火盛,香火盛無關緊要。這個地方在這裡修行的人,有多少人開悟、有多少人往生,這叫殊勝。在這個道場修行的人,幾十年當中,人再多,很熱鬧,法會頻繁,一個往生的都沒有,那就很遺憾了。

  由此可知,末法時期,印光法師告訴我們,是決定正確的修學,小道場,不超過二十人,真幹!真正是念佛道場。我們這些講經,講經是屬於什麼性質?介紹、接引,是這種性質,勸你。真正幹的是小型的念佛堂,真正幹的,十幾個人。像覺明妙行菩薩,《西方確指》這本書上寫的,他們一夥只有十二個人,個個成就,那真叫圓滿功德,無比殊勝,十二個人個個成就。這種小型道場不難,難在哪裡?難在自己對於佛法有正確的認識,有堅定的信解,你才會領眾;自己成就,成就別人。二十個人的小道場,往生一個,可以再補一個進來,往生兩個,補兩個進來,就保持二十個人。來的人一定要選擇,真正念佛求生淨土的,不是來養老的,不是來消遣的,是來真幹的,我們要幫助他。

  小道場,就等於大家在一起閉關一樣。像初祖慧遠大師在廬山建個念佛堂,他的福報大,他一百二十三個人,一百二十三個人個個成就。中國淨土宗就從這裡來的,淨土宗第一個道場,遠公大師我們尊稱他為初祖。進這個念佛堂就不出來了,客人、家親眷屬到這兒探訪他,也接待,也隨喜念佛,住幾天走了送客,有界線,不過界線。那裡有個小溪,叫虎溪,小溪有個小橋,就送到橋這邊,不過橋,下這樣大的決心。到那裡去幹什麼?到那裡去到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所以這是說明助念的功德不可思議。

  「若能行此」,能照這個方法去做,「非直亡者得生佛前」,這是幫助他真的往生,「抑亦終成見佛光也」,這是什麼?這是送往生的人自己得到利益。就是《楞嚴經》上說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所以也成就了自己,見佛光肯定往生。後面這幾句話說得很好,「若神游大方,去留無礙者,置之言外」。這是說什麼人?明心見性的人,那就不必說了,為什麼?你自在了,你已經成就了。如其不然,你沒有這個功夫,希望你留意這個開始,你要依教奉行,你才能得真實利益。要不然,這一生學佛只是跟佛結個法緣。為什麼?如果不能往生,肯定又搞輪迴。

  搞輪迴是樁非常恐怖的事情,為什麼?得人身難!你自己想一想,佛在經上講的話決定不是妄語,怎樣才能得人身?五戒十善,不能做得圓滿,至少也能夠打八十分,你自己想想夠不夠?五戒十善到這個標準,不失人身。如果達不到這個標準,貪瞋痴慢、自私自利這個習氣還很重的話,墮三惡道。要很謹慎,認真反省。標準是經教,展開經教,對對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行舉止,跟佛的教誨相不相應?我從前講《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講過很多遍,我講的三輩九品,不像古人的講法。我講的時候跟同學們說得很清楚,《無量壽經》上的教誨你百分之百的做到,你肯定是上上品往生,你都做到了,上品上生;如果你做到九成,還有一成做不到,上品中生;如果做到八成,上品下生;做到七成,中品上生。你這樣一下子下來,換句話說,最低限度你要能做到兩成,下品下生;兩成做不到,往生就不可靠,這是講《無量壽經》。

  如果講五戒十善,五戒十善一定要完全落實,為什麼?那是基礎。說五戒十善只能夠做到兩成,不能往生;不但兩成不能往生,做到五成、六成都靠不住。你要曉得,佛講得很清楚,中品十善得人身,上品十善生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條件最低限度要達到生天的善,你才有把握。五戒十善是屬於上品,《無量壽經》的教誨你能夠做到二成、三成,你有把握往生。我們這種想法、看法是合情合理合法。

  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要認真努力修行。修行是什麼意思?把自己不符合經教標準的這些習氣、毛病都要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所以最基本的修行,給諸位說,是《弟子規》,《弟子規》上所講的我們沒有做到,那就是我們的毛病習氣,你從這裡做,認真努力的去做,不是做不到。我們在湯池招來的這些老師,年輕的,幼兒園的老師,小學老師,都很年輕,二十幾歲、三十出頭,都是這種年齡。我要求他們四個月落實,真正做到就能教化當地的居民,給了四個月的時間,一百二十天。沒有想到他們兩個月就落實了,所以我們從內心感激。他們真發心,三寶加持,祖宗加持,兩個月做到,他們自己也歡喜。自己也是試試看,認真努力,沒有想到提前了。

  真能做到了,我們就開始下鄉教學。三十七個老師分成小組,這個地方十二個村莊,就到每個村莊裡去教,每個農民家裡面去教。做什麼?做示範,把農家的老人當作自己的父母,怎樣孝順父母,做出來,這樣才把村莊的居民感動。老人家感動了,老人想到我的兒孫都沒你這麼孝順,想到什麼?自己沒好好教。他的兒孫在面前看到,這些老師對待他們的父母,自己慚愧心生出來,自己天天守到父母沒有能盡到孝。所以《弟子規》學會之後要付諸於行動,要做出來給人看,才能收到效果;如果自己做不到,效果就收不到。

  我們本來預定的,跟楊老師預定的,教學成果是希望三年,這個地方的風氣就能轉變。沒想到下鄉教學三個月,風氣轉變了,人們的良心發現了。良心是自己有的,被五欲六塵迷惑了。這樣一教,每個人良心發現,都願意做好人,人人講究倫理道德了,所以風氣很快就轉變。這都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沒想到的。使我們跟那些老師們深深的感嘆,人民是很好教的,這麼快就把他教好了。使我們往深處去想,這個地區在一般講是個落後地區,閉塞的地區,染污比較少。在過去舊社會裡面,這個地區是中國桐城派的基地,明朝、清朝讀書的風氣很盛,這地方有學派,所以鄉村、農村的農家都知書達禮。所以想到,文化的底蘊很深,受的污染比較少,容易覺悟,選在這個地方還是選對了。

  我們做這個事情的目的,實在講是給聯合國看的。因為我參加聯合國多次的和平會議,我們深深感到開會的方法沒有法子達到化解衝突,促進安定和平,做不到,一定要用教學。所以教學試驗成功,我們很歡喜。我們雖然參加過多次的聯合國和平會議,可是這樁事情要真正介紹到聯合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可是我們有這個願望。真的,我剛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求佛菩薩加持。沒想到過了兩個月,聯合國就找我,促成去年十月在巴黎總部三天的活動。我們的目的就真達到了,真的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把湯池試驗成果在聯合國做了詳細報告,做了三天的展覽,產生很大的效果。

  最近巴黎總部傳給我的訊息,很多國家駐聯合國的大使都很想到湯池去參觀。我得到這個訊息,非常歡迎。我們自己國家一次接待這麼多人,時間來不及,他們準備今年十一月來,時間太匆促,所以同意三十個人左右。我們就告訴聯合國總部,分批接待,第一批,一批三十個人,我們準備接待四批,明年有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一批三十個人,或者到四十個人都可以。這很有意義,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不為自己,真正為世界和平,這個做成功了。

  我們讀這個經裡面,給我們很多的啟示,像我們做這個多元文化的老人公寓,我們不叫公寓,我們叫山莊、叫別墅,裡面是多元文化的。將來做成功之後,也都能夠介紹給聯合國,為什麼?每個國家地區對於人口老化都在擔憂,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年老了,想想自己也老了,不老就短命,不願意短命,老不能避免。老人如何過一個真正幸福美滿的晚年,這個很重要。所以我很想做這麼一樁事情。湯池的試驗是落實和諧社會,我們再搞,就是慈悲喜捨,如何有效的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苦,老人很苦,在這個時代年輕人不照顧老人,我們如何能夠讓老人互相照顧?也能夠得到真正學佛的、有愛心的年輕人,我們大家一起來照顧老人。

  年輕人歡喜照顧老人,將來自己老了,又會有很多年輕人來照顧他,業因果報絲毫不爽,這個道理我們要懂。照顧別人是真正照顧自己,利益別人是真正利益自己,可不能把這個忘掉。然後你就會非常樂意的幫助別人,知道自他不二。時時刻刻想到老人的辛苦、老人的需要,他們的需求我們統統滿足他們。老人的經驗、老人的才華是非常可貴,他們有經驗,不能讓他退休之後就帶走了。在老人公寓裡面可以能發輝他的餘光,這個光明遍照,我們找年輕才華的人向他學習,這又不要繳學費,他也很樂意教人,很認真教人。為什麼?他底下有傳人,你說他多快樂。各種才藝都能夠延續保存下去,這是個好事情。我們讀這部經給我們很多啟示,讓我們好好的來規劃、來落實。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