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二一三卷)  2004/1/1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1213

  諸位同學,請看最後這一首偈:

  【不惜於身命。常護諸佛法。無我心調柔。能得如來道。】

  這後面四首偈「令物思齊」,清涼大師告訴我們這四樁事情是菩薩修行成佛的真因。第一就是要學放下,世出世法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沒有一樣放不下,就是我們平常講的看破放下,第一首的大意。

  第二首教我們念佛,用清淨心念佛。淨宗祖師大德常常教人,「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大勢至圓通章」裡面的話。我們念佛,修淨土法門天天念佛,念的不得力,經上這個偈子,要用這個偈子裡面的方法念佛,你肯定得一心不亂,不是普通的一心,淨宗所講的得理一心不亂。為什麼?這種念佛與法性相應,也就是說像這個經裡所講的與不動智佛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理一心不亂。我們念佛,說實在話只學了念佛的形式,實質的內容是一無所知。念佛,佛是什麼不知道,著相念佛。偈子裡頭教給我們,「諸佛如虛空,究竟常清淨」。前面說得很清楚,這是法性佛,法身佛,諸佛如來三身一體,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所以要用清淨心。清淨到什麼程度?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一句佛號清清楚楚,字字分明,從心裡面生出來,口裡頭念出來,耳朵聽進去。這是古來祖師大德傳授給我們的方法。「究竟常清淨」,這樣憶念與佛就相應,聲聲佛號與不動智佛全都相應了,他怎麼不生歡喜!這個歡喜就是法喜充滿,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第三個是教我們要發大慈悲心,佛法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不怕苦難,幫助苦難眾生是佛菩薩唯一的一樁大事。極樂世界樂,六道苦。佛菩薩為什麼到六道來?不到六道,六道裡面這些苦眾生沒法子得度,你要度他,你一定要到他那裡去。就如同我們這個世間落後的地區,貧困多災多難的地區,那個地方的人很苦需要人幫助。在這一點,我們不能不佩服基督教徒,天主教徒,他們做得最多,沒有人願意去的地方,他們去。

  上一次我們去訪問新幾內亞,有人給我講,看到他們那些人真正就想到所謂「人間地獄」。沒得吃,沒得穿,你看小孩都是全身赤裸,大人圍一塊布,你看那個樣子,原始人,完全沒有開化。居住的那些房舍多麼簡陋,簡陋到不能再簡陋了,幾塊木頭,幾張鐵皮釘一釘那就是他的房屋;沒有工作,你看一群一群在樹下、在水邊,沒有事情做,沒有受過教育,苦不堪言。我們看到天主教徒,基督教徒,伊斯蘭的教徒,在那邊辦些學校、醫院幫助他們。我們去看了很感動,我們捐一點錢幫助他們算什麼,錢財是身外之物,外財布施,人家是用內財布施,到那裡去為他們服務。我去看他們學校教什麼課程?教烹飪,教做家事,學習這些。學這些至少他會做東西吃了,在這個社會上他也能找到工作了。富有的人家需要請幾個人在家裡幫忙,他會做飯,他會縫衣服,他會做家事,他能找到雇主,他能夠生活得下去,還可以改善他的生活。我去看學校是看這一種學校,教他們做手工藝,很原始。像這樣落後苦難的地方,佛教徒沒有,佛教徒養尊處優吃不了這個苦,看到那些人的時候掩著鼻子走過去,慈悲心何在?天天講的「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在這個時候慈悲心何在?遠遠比不上天主教徒、基督教徒。

  我在新加坡,有一年天主教組織一個醫療隊到非洲去義診。那個地方都是很原始、很落後的地區,人民沒得吃,沒得穿,沒有醫療設備,生病的人很多。他們慈悲,組織一個醫療隊到非洲去義診,修女來告訴我。我說這個好事情,我就送她五萬塊錢醫藥費,我說你們去,難得,我沒有辦法去,我說我捐一點錢幫助你買醫藥。她很歡喜,錢她收了。過了幾天修女又給我打個電話,她說那一邊確實非常落後,交通不方便,沒有交通工具,她問我:法師,你能不能捐一個救護車?錢不多,大概是三萬多塊錢的樣子。我說可以,行。捐再多的錢不能夠親臨其境,總是遺憾。我現在工作是在講經教學,年歲也大了,如果我四、五十歲的時候我會參加,我會跟他們這個醫療隊一起去,真正叫做福慧雙修。在這裡面修福,肯定福至心靈,你會開智慧。所以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音菩薩教我們眼到手到。手到是內財布施。

  末後一首,末後一首是護法,『不惜於身命,常護諸佛法』。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註得不多,意思都說出來了,「護法輕身,文並可知」。文並可知是總說前面四首偈,偈子經文不難懂。所以他把每一首偈重點說些什麼給我們標明。末後這一首,護法。護法要不能輕身你就沒有辦法護持。而且這個經文裡面有一個字是最關鍵的字眼,「常護諸佛法」,「諸」字重要,意思非常非常之廣。護一切諸佛如來之法,護一切菩薩之法,護自己不動智佛之法,護一切眾生不動智佛之法,意思多廣,面面都護到。

  那你要護法,頭一句是必須具備的條件,「不惜於身命」。你要愛惜自己的身命,你就沒有法子做到了。為什麼?你怕苦,你怕難。尤其現在這個時代,那些苦難眾生沒有受過教育,不懂得什麼叫倫理道德,也不懂得什麼叫人情世故,你對他好,他不見得會領情。什麼原因?自己要曉得,這就是古人常說的「一家飽暖千家怨」。他看你穿得也好,吃得也好,你的相貌、精神體力他沒有一樣能跟你相比,他是什麼樣心情你知不知道?他羨慕、他嫉妒,肯定的,這是一種自然的反應。所以跟他們往來要謙虛、要恭敬,穿的衣著決定不能講究。你們想想新加坡許哲居士她穿的衣服,垃圾桶裡撿來的。人家丟棄不要的舊衣服,她撿來看看有的還很完整,洗洗乾淨自己穿,有些確實破了、爛了,她補補還可以穿。其實她一生是沒有買過衣服,這我知道,有人送衣服給她,買新衣服供養她,送給她,她去送給那些窮人,她自己不穿。什麼原因?跟那些窮人在一起,你要跟他一樣窮,他就很歡喜跟你接觸,你要顯得比他富有,他不敢接近你。一生幫助窮苦人,對窮苦人的心態她了解,她走到哪裡跟人家一樣窮。窮人沒有鞋子穿,她也不穿鞋子,窮人沒有一切手飾,你看許哲一生沒有看她戴過手飾。不跟窮人一樣窮、一樣苦,他不能接受,自自然然跟你拒絕往來。這個我們理解,人之常情。

  今天這是什麼世界,是個什麼社會?如果不能放下自己身段,你怎麼能幫助這些苦難的人?說實在的話,人是很不容易做到,佛菩薩都能做到。所謂是應以什麼身得度,佛菩薩就現什麼身,這一點我們要學!跟什麼樣身分人往來,我們也裝得像。現在人講你才能融入他的社會,你才有這個機緣跟他接觸。接觸,第一個現在人常說的先建立交情、友誼,然後才能夠勸導他,教導他,幫助他回頭。所以護法頭一個是護自己,這是大乘經上常講的,自己不能得度而能度人,佛說無有是處,沒這個道理。護自己護什麼?什麼是法,什麼是諸佛法?你要真正找到。我們自己這樣做,自己這樣子教人。

  淨宗同學,我們學習諸佛法簡單扼要,學會建立我們只提了五個科目。「淨業三福」,佛說這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是不是諸佛法?三世,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十一句你要不要護持?怎麼護持?做到就是護持。你沒有做到,你沒有護法,不是說你會念,你會講,那個沒有用處。你只是在宣傳,你沒有真正護持,真正護持是要從自己做起,要真正把它做到,百分之百的做到。當然這是不容易,你能做到一分你就護持了一分,你能做到兩分就護持兩分。從一分、兩分開始,分分努力去做到,你果然能夠做到十分、八分了,你就有法喜充滿,你就嘗到法味。爾後再去護持,不難,為什麼?這裡頭得樂了。你曉得幫助那些苦難眾生,開頭是很難,真正投入之後那裡頭有樂,沒有真正的樂受這些人不能持久。許哲居士今年一百零六歲,她告訴我,她做這個工作大概從五十五歲開始,做了五十多年,樂此不疲。她五十多歲開始學瑜伽的,瑜伽健身,幫助許許多多窮人健身,照顧他們。那些窮苦的老人,實在講年歲都比她小得多,七十、八十都老了,她一百零六,她所照顧的老人沒有一百歲的,都比她小。

  所以曉得我們要護持淨業三福,我們要護持六和敬,這是佛陀根本教誨。淨業三福第一條裡頭最重要的就是落實十善業道。「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真正有慈悲心,不殺就是決定不傷害一切眾生。我們能做到嗎?是沒有殺他,但是說的話不好聽,態度不好,這樣對人,這都不可以。菩薩入眾和顏悅色,板起面孔對待人的那在什麼時候?教學生,父母教兒女,老師教學生,可以。老師教學生,我們過去親近李老師十年,李老師教學生,看什麼樣的學生用什麼樣的態度,我們從他身上學到了。真正肯接受教訓的,老師真的是板著面孔一點都不客氣有打有罵。不能接受的,我們現在講的自尊心很強的,李老師知道,絕不得罪你,和顏悅色,你做錯了也不說,為什麼?你不能接受。說了,你聽了很不舒服,你也不會依教奉行,老師何必做惡人,何必跟你結冤仇?所以雖然開班,一個教室我們那個時候二十多個學生,老師那個面孔不好對人的只限於幾個學生,少數。多數裡面有的時候有過失說一說,輕描淡寫帶一下、提一下,有的根本就不提。那不是學生,不是兒女,一定要尊重,一定要客氣。學生,哪有那麼容易!

  真正拜老師才算學生。現在這個皈依不算學生,這是大庭廣眾之下做那麼個儀式,那不算學生。學生是要真正拜老師,老師收了你,這個師生之道關係才建立。在我們中國習俗裡頭,有拜乾爹、乾媽,那是要從前行古禮三跪九叩首,還要供養禮物。你這個乾爹、乾媽承認了,他也會送一份禮物給你,關係這樣建立,不是口頭說說就行了,那不算數的。彼此雙方一承認就有義務,晚一輩的有義務孝敬,長一輩的有義務教導。所以處眾修六和,這是佛陀對我們重要的教誨,根本的教誨。這兩樁是根本教誨,這兩樁要做不到,其他統統都沒有了。我們過團體生活,你說六和多重要!

  現在這個世界衝突,我常常講衝突的根在哪裡?根在家庭。夫妻不和,父子不和,兄弟不和,衝突的根在這裡。你怎麼能化解?我這樣說法大家能聽懂。可是更深的根,你夫妻為什麼不和?父子為什麼不和?還有根。根在什麼地方?你自己內心不和,內心有衝突,什麼衝突?本性跟習性的衝突。這個說法西方人很不容易體會,聽不懂,那時我就換句話說。換句話,實在講跟原來這句話意思差很多很多,但是佛法裡面的術語確確實實他不懂。我換句什麼呢?自利跟利他的衝突。我起一個念想到自己的利益,有沒有同時考慮到別人的利益。這個他好懂。所以真正給你講是本性跟習性衝突!再說得清楚,說得明白一點,就是起心動念跟不起心、不動念衝突,分別跟不分別衝突,執著跟不執著衝突,你們想想這個才真正叫根。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本來是佛,你跟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沒有兩樣。這一起心、一動念,一分別、一執著,你是凡夫,凡夫就有衝突,諸佛如來跟法身菩薩是絕對沒有衝突。所以我講的簡單,講的大家容易懂得,可是實際上真正能體會到的恐怕還是不多。我是講的修行,化解衝突要從化解內心對立,內心矛盾上下功夫,那你叫真正護法了,你真正能做到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

  「常護諸佛法」。這什麼人?法身菩薩。不是十法界的眾生,十法界的眾生做不到。四聖法界可以做到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他做不到,他要能夠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他超越十法界了,他入了華藏,他入了諸佛的淨土,實報莊嚴土,那叫真護法。現在在我們的程度我們要知道,我們認真努力護持「淨業三福,六和敬,三學,六度,十願」,把它落實在四攝法裡面,你就是真正的常護諸佛法。要做,尤其是在現代這個時代,我跟同學們講得很清楚、講得很明白,災難肯定有,眾業所感,不要迴避,「哪個地方沒有災難到哪裡去躲避」,這個念頭就錯了。外國宗教裡頭所說的,世界末日,既然是末日誰能逃得過?所以我說,我們生長在這一個時代,多災多難的時代,對修行人來講這也是希有難逢之一日。為什麼?你真正看清楚、看明白了,你不能不真幹。在佛法講逆增上緣,你不真幹你就救不了自己。

  佛在經上常講,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連星球都有成住壞空,這是自然現象,正常的。人既然有生,哪裡會沒有死?生死是自然現象,是很平常的,不可以恐懼,不可以貪生怕死,不可以,那是錯誤觀念。明白人,真正覺悟的人,那就是生生世世要學習,學習提升自己的靈性。身有生死,靈性沒有生死。現在連外國人他也承認,他們也講靈魂,靈魂不滅,身有生滅,我們佛法講靈性不生不滅。靈性好比我們這個肉身,我們這個人,我們這個身體是什麼?身體像身上穿的衣服,衣服髒了,脫下來換一件,破了不要了,再換一件新的。所以生死就跟穿衣服、脫衣服一樣,你說這多平常?舊衣服捨掉了,還有什麼好貪戀的,換上新衣服。靈性提升,我這個衣服愈換愈漂亮,愈換愈好,這才叫智慧。如果你造作惡業,你不懂這個道理,你換的衣服愈換愈差,現在是人身再換個畜生身,換個餓鬼身,那就錯了。至少還要換個人身,來生這個人身比這一生更幸福、更快樂。如果是高明的他換天身,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當然第一等聰明人他換成菩薩身,換成佛身。那要怎麼樣?常護諸佛法,你就換成佛身、菩薩身。我們只抓到這麼幾條認真努力做,一生受用無窮。

  修學必須要遵守的原理原則,印光大師教我們十六個字,我把他十六個字稱作印祖傳心法要。他這十六個字,我給它題了這個名字「印祖傳心法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這十六個字有解釋,這個資料在我們網路上。我自己大概在十幾年之前也總結了修學的綱領二十個字,比印光大師多了四個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菩提心;「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這是菩薩行。這兩三年我講得愈講愈簡單,我講四個字,「純淨純善」,我們的心要純淨,我們的行要純善。純淨純善就是總結我們五個科目,總結印祖的傳心法要。末後這兩句講。

  『無我心調柔』。無我才不惜於身命,你才能真正把護法的工作做好,護法就是修行,就是修持,你才真正能做到。你為什麼做不到?你執著身是我,不肯讓身受一點點苦惱。你幫助人是非常有限,為什麼?自己不能吃苦,不能耐勞。「無我」太重要了,眾生累劫修行不能成就就是因為有我。有我不但障道,而且還障礙你的悟性。你為什麼聽經聞法不覺悟?有我。你為什麼修行不能脫離六道輪迴?有我,我執,執著。你放下執著,你就會開悟,放下我相、我見你就能超越六道輪迴。「心調柔」,調是調和、調適,柔是柔和,跟剛強難化這是一百八十度的對比。有執著、有分別的人剛強難化,放下執著,放下分別,這個人很容易得度。

  『能得如來道』,這叫真正護法。所以護一切諸佛之法,從哪裡護起?從自身護起,從心地護起。古人講「為天下者,不於天下於身」,這個話講得非常有道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就是無上道。觀世音菩薩用的功夫,「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都知道回頭,回頭是岸,不肯回頭那就難了,佛菩薩也沒有方法度你。好,這一首就講到此地。

  諸位同學,剛才我看到我們畫面上出現賀年卡,我才知道今天過年,今天是二00四年的初一,一月一號。學佛的人往往把時間都忘掉了。在前幾天聖誕節的時候,華藏衛視陳彩瓊居士來訪問,要我寫一個賀卡的祝詞,我寫了兩句,其實這兩句過去在台灣曾經用過,感到現前的社會還是有迫切需要,那就是「諸惡莫作,歲歲平安」。歲歲平安是果,諸惡莫作是因,有因有果,種善因得善果,「眾善奉行」這是因,「年年如意」這是果,以這兩句供養同學們。也有同學說過年應當說個吉祥的話,不要講諸惡。其實「諸惡莫作」這是吉祥話。也好,在中國、在印度,講到因果總是把果放在前面,因放在後面,特別是佛法。我們就把文字調一調,「歲歲平安,諸惡莫作;年年如意,眾善奉行」,以這個來慶祝新的一年,二00四年,祝福諸位,這一年當中落實平安,落實如意,事事如意。現在我們開始看下面的經文。下面第三段,「第三重光照百界」,前面照十界現在照百界。我們將經文念一遍,經文很容易懂:

  【爾時光明過十世界。】

  前面是『十世界』,光照十界。

  【遍照東方百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這就是十方,十方百世界。

  【彼諸世界中。皆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現。】

  這是自性的光明。

  【彼一一閻浮提中。悉見如來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所共圍繞。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其大菩薩。謂文殊師利等。所從來國。謂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謂不動智如來等。】

  這裡面要提醒同學們的,十方世界名稱,諸佛的名號、菩薩名號都跟「名號品,四聖諦品」完全相同,只是數量擴大了。數量在此地擴大到百世界,光照百界,下面一段一段還要再擴大,不同的地方在此地。菩薩說偈讚佛,教化眾生,都是文殊師利。我們在這裡看到文殊師利菩薩,此地這一段看到是百億化身。

  清涼大師為我們講解《華嚴》,最重要的一重意思就是表法。文殊是表自性揀擇的妙慧,自心就是不動智如來(前面講不動智佛),這是非常非常重要。我們學習一定要肯定我們的信心建立在「不動智佛,文殊菩薩」,建立在這兩位表法義趣之中,這就對了。這樣才能夠永脫輪迴,成為華嚴會上的信解菩薩。從此以後最重要的修行的課程,就是怎樣提升我們的信解,達到信解圓滿,我們就能夠入初住了。初住是發心住,入初住就是脫離了十法界,不僅是六道,十法界也超越了,這一點非常重要。這叫真正學佛,真正修行。

  往年方東美先生介紹給我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就是提升自己的境界。一定要從凡夫位提升到信解,肯定自己自心是不動智如來,肯定一切眾生各個自心皆是不動智佛,我們對人才會尊重,清淨平等心才能現前,煩惱習氣一掃而去。你要不能肯定自己、肯定眾生,總是覺得自己了不起,貢高我慢,輕視別人,那是煩惱現前不是好事情。清淨平等覺有名無實,召來的果報,長劫輪迴,出不了三界。原因在哪裡?知見錯誤了。我們的想法看法錯了,你看看這一錯,帶給我們的苦難、災害有多大!

  學佛,要緊是從這個地方回頭,從這裡覺悟,然後你才真正能夠體會到佛經上常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自心是不動智佛,一心,「一智慧」,這一智慧就是文殊師利代表的。這一段經文這麼長,你所看到說偈的全是文殊師利,文殊師利,一智慧;一心,全是不動智佛,哪有差別!這樣你就曉得,輕視別人就是輕視自己的性德,瞧不起別人就是瞧不起自己不動智佛。到這個地方給你說明真相,也許你能夠體會得到,不是講到這個地方說這些,你會排斥。我們的學習循序漸進,到這個地方總算給你能說幾句真話了。多想想,敬別人是敬自己,尊重別人是尊重自己,自己一點都沒吃虧。

  人要自尊,不知道從哪裡自尊起,佛菩薩告訴我們,尊重別人才是真正自尊,果報很明顯,「敬人者人恆敬之,尊人者人恆尊之」。這是古人所講的,現在不見得。你尊敬別人,別人未必會尊敬你,你愛別人別人未必會愛你,什麼原因?從前人受過古聖先賢教育,他懂得,現在人沒有受過這個教育,他不懂。他不懂,我們是不是不要尊重他,不要敬愛他?不可以。你不敬他是不敬自己,你不愛他是不愛自己。所以不管他懂不懂,不管他尊不尊敬我,我一定尊敬他;不管他愛不愛我,我一定愛護他,這是什麼?這是覺、迷不一樣。諸佛菩薩尊重我們,諸佛菩薩愛護我們,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我們造作無量無邊惡業佛菩薩都不捨棄我們,還是尊重我們,還是敬愛我們,這個事實不能不明瞭。所以諸佛菩薩值得人尊敬,值得人敬愛,道理在此地。再看下文: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菩薩。各於佛所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十方『一切處』諸如來前,『文殊師利菩薩』,經文講得很清楚,『同時發聲』,說頌讚頌。讚頌的偈子有十首,十代表圓滿,內容「顯佛八相菩提」,就是我們一般常講的這是讚頌佛的八相成道,內容非常非常豐富,經文非常簡單內容非常豐富。清涼大師在註解這一段後頭,還特別註明要求我們學習的人要引用第八會(就是第五十九卷經裡面),詳細介紹八相成道的義趣。當然是好,那每一首偈就會講得很長,因為五十九卷是「離世間品」,離世間是講修行的方法。八相成道是自行化他的神變,不可思議。所以他這個地方不是說八相成道,他講八相菩提。實際分為兩大段,第一大段就是第一首偈,第二大段是後面九首偈,第一大段「標德充滿」,第二大段是後面的九偈,「別廣調生」。廣是廣說,調生就是度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現在我們先看這一首偈子經文:

  【佛了法如幻。通達無障礙。心淨離眾著。調伏諸群生。】

  第一句『佛了』,通達明瞭,這一句非常重要。明瞭什麼?明瞭『法如幻』,這個法是世出世間一切法,諸法之體就是法性,一切法的形象就是法相。法性無性,前面都念過了要記住,法性無性,法性是真空,但是不能說它是無。為什麼?它能現相。它確實不是物質,我們六根都緣不到,你看不到它,聽不到它,你也摸不到它,你也想不到它。意就是思想,思惟想像達不到,想不到它,它在哪裡?遍法界虛空界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時間跟空間也是它現的相,唯心所現,心就是法性,它什麼都不是,所以佛叫它「真空」,真空不空。為什麼不空?它現相,它所現的相,你一定要知道相是幻相。所以《般若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一定要知道,你可不能把幻相當真。這六道九法界眾生迷了,什麼原因迷了?把這些幻相當真,以為真的有,以為真的存在,這下上當了。一迷永迷,愈迷愈深,出不來了。這一迷之後,把唯心所現的相立刻就扭曲了。

  佛在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法從心想生是講九法界依正莊嚴,不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面的現相沒有被扭曲,那個相是什麼?《華嚴經》講華藏世界就是的,「往生經」裡面講極樂世界就是的,那個相是沒有被扭曲,依正都是心現的,沒有識變的。十法界,十法界是識變的,識變就扭曲了。十法界裡面的佛法界、菩薩法界扭曲還少,緣覺、聲聞扭曲就多一點,再到六道愈來愈嚴重,到三途那扭曲就不像話。雖然被扭曲,扭曲不是真的,只要一覺悟,一回頭,那個扭曲立刻恢復正常。「佛了法如幻」,所以對於一切法通達無障礙。明瞭、通達障礙就沒有了,不明瞭、不通達障礙就起來了。這一句話的意味深長,不但是修道人明心見性通達諸法實相,就是應用在世間上也是真理。

  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為什麼會有誤會?彼此不明瞭,彼此少往來,現在講溝通,少往來,不通、不達,所以產生障礙,這個障礙是誤會,猜疑。我們知道有史以來這個世間上的人,因為誤會、猜疑而造成的不幸後果,太多太多了。所以明瞭跟通達是解決問題的不二法門。明瞭跟通達,這個世間上就少災少難,對於自己個人來講少病少惱。你看這個意味多深長!人與人之間要是發生問題,發生矛盾了,怎麼解決?溝通。多交往,多往來,彼此能夠在一起生活幾天,那是最理想的。最怕的彼此互相不往來,這是最可怕的。真正有智慧、有德行的人沒問題,他心清淨。實在講心清淨自自然然就通達。為什麼?猜疑,猜忌、疑慮都是心不清淨裡面產生的。所以心清淨沒有問題,諸佛跟諸佛不往來,菩薩跟菩薩也不往來,彼此沒有猜疑,彼此沒有矛盾,彼此沒有對立。所以我們稱他作聖人。凡夫不行,凡夫內有煩惱,外有誘惑,缺少往來什麼麻煩都生起來了,真的叫無中生有。

  起心動念那就造業了,身沒造,口沒有造,意在造業,意所造的業比身、口力量還要強。你們讀《了凡四訓》,你會想到衛仲達這個人,閻王把他抓去,他還很年輕,判官把他的案卷調出來一看,所造的罪業那個案卷擺滿一屋子,他就問判官,他說我年歲這麼輕我哪裡造這麼多業?閻王就告訴他,起心動念你已經就造了,不等身、口。那惡業盈庭,案卷,看看有沒有善卷,善業?善業只有一張紙。閻王很不高興,拿秤來秤一秤,結果這一秤,天平上一秤,這一卷反而重,他那個滿房子惡業的案卷反而輕。閻王當時氣就消了,還挺高興的,衛仲達就向閻王請教了,那一卷是什麼善事?閻王告訴他,當時皇帝想興一個工程,工程浩大,勞民傷財,他上書諫議希望這個工程不要做。這個意見是好意見,這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他說皇帝沒聽,沒接受。閻王講:你的善心,一念善心效果這麼大,如果皇帝要是接受你的意見,你今天不會到這來。所以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道理就在此地。不要以為自己,我自己沒有做什麼過失,念念為自私自利,念念都是罪過。我們凡夫確實粗心大意,哪裡會想到這個事情?

  世出世間大聖都教導我們「慎獨」,這是真正做功夫。慎獨是你一個人沒有人看見的時候,心要端正,行要端正。孔夫子教導我們,一個人雖居暗室沒有人看到你,依然要像十目所視,十手所指。要想如同十個眼睛在看你,十個手指在指著你,不能不謹慎,不能放逸,現在講不可以隨便。古人慎獨的功夫,那真正叫積德。我們有沒有在這做?所以古人修養道德表裡一如,不是兩個人,兩個人是裡外不一樣,外面是裝模作樣,心口不相應,心行不相應,外面給人看,假的,裡面看不得。這樣的人就是古人所講的自欺欺人,凡是欺騙人的一定先自己欺騙自己,自欺,不自欺的人絕對不會欺騙別人,自欺而後才欺人。我們看清涼大師的註解,第一首偈。

  「謂了俗即真故,如幻本虛,真不礙俗故,達諸法相,性相無礙,是真通達」,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是講前面兩句,俗是俗諦,就是法相。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就是法性。所以說了俗即真。相是虛妄的,性是真實的,性是法性,所以相是如幻本虛,虛就是《般若經》上所說的「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但是真不礙俗,也就是說這個空性不礙諸相發揮,諸相發揮不礙自性真空,沒有妨礙!為什麼沒有妨礙?因為相不是真的,相要是真的就有妨礙了,相是幻相,夢幻泡影。它怎麼會礙?空與空絕對不會妨礙,空跟有就有妨礙,這個現象就在眼前你有沒有能覺察到?我們怎麼樣?粗心大意,習而不察。譬如這是個相,你說它有還是空?這外面是虛空,如果真的是有,空也是有,相也是有,它在此地就不能動。為什麼?你移動,那個虛空不就妨礙了?如果我這個地方這個虛空被它佔了,這個杯子移過來,這個虛空應當空那一塊,這個地方的虛空應當擠到它裡面去了。豈不是這個現象就在眼前嗎?我們粗心大意沒有發現。所有物體自性空,空跟空不妨礙,所以有不礙空,空不礙有。有是相,幻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空是真空。

  所以達諸法相,這是你通達明瞭諸法這個法相的真相。性相無礙,真通達。為什麼無礙?都不可得。性是無性,相是幻相。相,無論是什麼現相,你六根所接觸到的全是幻相,全是無所有,全是畢竟空,全是不可得。所以你可以欣賞,你可以受用,你不能佔有,你要是佔有就錯了,包括我們自己身體。我們今天為什麼這麼苦,這個身體的幻相我們把它佔有了,起了執著。你要不佔有這個身體,你就解脫了,你就是菩薩了,你不再分別這個東西,不再執著這個東西了,你可以受用它。諸佛如來在九法界,在人間示現,我們講示現,現身說法,他對於身體他沒有執著,他無我相,無我見,不但不執著,他也不分別。他會利用這個工具教化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覺悟,他把它當工具來用。我們迷了以為它是自己,以為它是真實,這叫根本的錯誤。滿足這個身相,為了滿足它,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自己茫然不知。把這個圓圓滿滿的一真法界變成了三途六道,在這個裡頭受苦受難,這才叫真正的大災難。大災難原來是自己造成的,自作自受,不是從外頭來的,外頭沒有,外面性相都不可得!下面說。

  「無二礙著,則轉依心淨,大悲同體故,調伏眾生,則三德備矣,故能攝化」。這一句不太好懂。這個無二,二礙著,《鈔》裡面清涼大師有解釋,這就是「二障」,二障障礙了你。註解裡面講「了相故無智障,了性故無惑障」,智障是所知障,惑障是煩惱障。你通達諸法實相,所知障沒有了;你知道法性無性,煩惱障沒有了,這個時候「轉依心淨」。轉依心淨是什麼意思?清涼說得很好,「謂轉無常雜染之依,唯以功德依常法身」,心當然清淨。你看看我們現在,我們現在心之所依,依什麼?依煩惱,依習氣。我們常講六道凡夫煩惱習氣當家作主,你的心怎麼會清淨,身心清淨有名無實。什麼時候才真正清淨?你能轉境界就行了。這個轉依就是轉境界。

  轉境界兩個基本條件:通達法相,通達法性。通達法相,所知障沒有了,轉變成智慧;通達法性,煩惱障沒有了。轉兩種煩惱成二菩提,成兩種菩提,這兩種菩提就是根本智跟後得智。法性轉變成根本智,法相轉變成後得智。根本智,不動智佛,後得智,文殊師利。他會轉,我們不會轉,我們迷了自性變成煩惱障,迷了法相變成所知障。所以『心淨離眾著』。這個執著,執著是無量無邊,把它歸納成兩大類,一類是屬於法性,一類屬於法相,這全都包括了。離兩種執著,我們通常講法執、我執,我執是煩惱障,法執是所知障,心就清淨了,清淨平等覺就現前了,真誠慈悲就現前了。

  『調伏諸群生』。調自調他,清涼註解有,通達是智德,無礙是斷德,調生是恩德,這叫三德。有智、有斷,斷是斷煩惱,對煩惱障的;有智,智是破所知障。所以有智德、有斷德,你又有慈悲心,肯教化一切眾生,恩德。調伏諸群生,恩德。這第一首是總說,說佛的三德圓滿,智德、斷德、恩德,三德圓滿。下面九首這就講八相成道,八相成道就是這一句「調伏諸群生」。諸佛如來調伏諸群生示現的八相成道。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