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六四八卷)  2006/10/3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64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賢首品第十二」,明第九地,這兩首頌我們看第二首:

  【若了神通深密用。則為諸佛所憶念。若為諸佛所憶念。則以佛德自莊嚴。】

  我們看這首清涼大師給我們解釋的,前面這兩句是「三佛憶念增其慧力」。前面對於「了神通深密用」,必須要記住;實在講,它句句都是密切的扣住,前面一句是因,後面一句是果。從這個地方我們也就體會到修學是有次第的,如果前面沒有,後面你就得不到。一切諸佛現前,善慧地是法師地,九地是法師,「作大法師」。頭一個智慧開了,八地不動地開智慧,六地現前,八地不動,明心見性,所以九地才能教化眾生,確實具足智慧德能。

  在我們修學,求學的時候首先是德能、德行,我們講品格的教育、道德的教育,這是擺在第一。我們看四弘誓願的順序就很清楚,首先教導你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把心量拓開;否則的話,你心量很小,不能容忍,這就造成嚴重的障礙,不但不能證果、不能見性,連開悟的悟門都障礙了。為什麼不能開悟?悟有大悟、有小悟,說實在話,不要說大悟,小悟都沒有,我們一定要了解原因在哪裡?就是我們的心量太小。諺語常說「量大福大」,你沒有肚量怎麼會成就?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四弘誓願第一願就是要把心量拓開,就像諸佛菩薩一樣,「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個人有大福,有大福而後有大智,這個道理希望我們能夠明瞭。學了佛,發了願,心量還是那麼小,還是不能容忍,這可憐!這就是經上常講的「可憐憫者」,不能容忍,那你智慧不開。心是浮躁而不能夠平靜,心浮氣躁,不但佛法學不好,世間法也學不好,學世間法心也要清淨。

  心量拓開之後,第一樁大事情就是要修養德行,修養德行從哪裡修?斷煩惱。四弘誓願第二條「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斷了才能夠學法門。煩惱是什麼?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見思煩惱斷了證阿羅漢,塵沙煩惱斷了是菩薩,無明煩惱斷了就成佛。「法門無量誓願學」,什麼時候學?成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時候廣學多聞,在這以前沒有法子學,為什麼?你煩惱習氣沒斷,那是障礙,你去學叫白費工夫。這裡頭有個道理我們要搞清楚,然後我們這心服口服。為什麼不能學?那就是佛經字字句句是從佛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我們沒有見性,沒有見性用的是什麼心?用妄心,妄心怎麼能夠覺悟真心?沒這個道理。所以必須要把妄心轉變成真心,你才能接受佛法,這是法相宗講的「轉識成智」,沒有轉過來之前怎麼學法?學一門。為什麼?學一門是斷煩惱。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是斷煩惱!讓你的念頭有一個方向、一個目標,這樣容易得定,容易開悟。

  如果你沒有開悟之前,這個開悟是講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不是什麼小悟、大悟;沒有悟之前,你用的心是用阿賴耶,八識五十一心所。你就要想到在六道裡面,從二十八層天到下面三途全都是用的這個心,用的不正。所以佛才警告我們,你沒有證阿羅漢之前,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為什麼?錯誤的,你沒有正知正見,你的想法、看法都有錯誤,你沒有見到事實真相。事實真相就是佛法裡面講的諸法實相,你沒見到。這時候佛菩薩引導你見性證果,用什麼東西引導?用戒定慧三學,能引導你反妄歸真,破迷開悟,這是希有的因緣。所以教你什麼?一部經。你每天想就想一樣,如果同時學二部經、三部經,你的妄念斷不了,不能學太多,學太多造成障礙。

  那麼要問,四弘誓願說法門無量誓願學,為什麼不能學?你沒到那個階段,你先用一部經是要斷煩惱,煩惱斷了就開悟。你看看,見思煩惱斷了叫正覺,阿羅漢稱正覺;塵沙煩惱斷了,正等正覺,菩薩;無明破了一品,無上正等正覺。《華嚴經》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就是禪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這個時候才可以學四弘誓願的第三願「法門無量誓願學」。那個學的速度就太快了,為什麼?一接觸就通達明瞭。你要問為什麼?因為是自性流露的,你已經見了性,所以你只聽上幾句就明白,是自己自性流露的,不是別人的。

  釋迦牟尼佛講《華嚴經》,你要是見性了,隨便在《華嚴經》上聽個四句偈,全經就通達。一聽這個四句偈,自性華嚴流露了,這麼個道理!這就是佛門裡面所謂「一經通一切經通」。這個通是什麼意思?通到自性,教下的術語叫大開圓解。這個大開圓解就是宗門裡面的明心見性,淨土宗裡面的理一心不亂,名詞不一樣,境界是一個。諸位要是不相信,沒有法子接受,你就想想過去禪宗六祖惠能的故事,佛門叫公案,我們一般人叫故事,你想想他。惠能大師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他為什麼能通一切經?他見性了,一切法都是從自性流的,所以世出世間一切法,哪一樣他不通達!我們中國老祖宗教人「教之道,貴以專」,專是專一。教貴以專,學當然貴以專,學生聽老師的。你不一門深入,一開頭學好多樣東西,這不行,這怎麼能成就?一定要懂這個道理,由一門深入。

  我們在《華嚴經》這段經文裡面,它講的是十信位菩薩,位位都含攝一切位,菩薩五十一個位次,任何一位裡面統統都能夠學到全部修學的綱領。我們現在看到十信菩薩修十地的科目,這段講十地科目,這講到第九地。前面跟諸位做過報告,我們現在連初信位的果位都沒得到,我們是念佛法的幼稚園。初信是一年級,小學一年級,我們念幼稚園,可是念幼稚園居然也學五十一位菩薩的科目,這是《華嚴》所說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只要循序漸進,統統都學到。正如同古時候中國教童蒙,啟蒙,開始念書。啟蒙是什麼?幼稚園。年齡,聰明的四、五歲,一般是六歲上幼兒園,念什麼?念《三字經》。你們諸位看看《三字經》的內容是什麼?是整個中國傳統學術大綱,裡面有最高的哲學,有完整的歷史,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智慧的教育、科學的教育,統統包含在薄薄的這本《三字經》裡頭,非常符合《華嚴經》裡面所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我們今天學習《華嚴經》就正如同童蒙學《三字經》一樣,沒什麼兩樣。《華嚴經》是整個佛法的概論,我們可以說是概要,整個佛法的概要,所有宗派都離不開《華嚴》,《華嚴》是根,根本法輪,一定要曉得。我們從前面看,六地現前地,智慧現前,七地遠行地,八地不動地,九地善慧地,就是智慧已經能夠結合善巧方便,智慧完全應用在日常生活,應用在日常工作,待人接物,很像菩薩,所以能夠肩負起弘法利生的任務。「神通深密用」就是完全落實。

  見一切佛現前,那就是真正肯定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正如同《三字經》上第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你肯定一切眾生本性本善。我們在這時候肯定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就叫「一切佛現其前」。對待任何一個眾生決定不敢輕慢,跟對阿彌陀佛一樣,跟對釋迦牟尼佛一樣,用真誠的心、清淨心、平等心,恭敬!有尊重沒有怠慢,有真誠,決定沒有欺騙。諸位想想,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修行的綱領是不是現前?現前了。現前了才真正能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你所學所行的能為一切眾生做最好的榜樣,這就是深密用。

  今天我們念的這首偈,『若了神通深密用』,你真正通達明瞭,『則為諸佛所憶念』,這是感應。清涼大師講的「佛憶念增其慧力」,這就是我們常講的佛加持,三寶加持,增長你的智慧。我們得要想想,學到這個地方可以提這個問題,平常不提,諸佛有沒有憶念?如果諸佛有憶念,諸佛是凡夫,為什麼?他起心動念了,他分別執著了。我們曉得破一品無明的人,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確實是不起心、不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來的分別執著?他還能有憶念嗎?這不是小問題。

  所以學佛學到這個境界,要是解不開就不相信,認為什麼?沒有這回事情,哪來的佛?中峰禪師在《三時繫念》開示裡面講得很好,你見的佛是什麼佛?自性彌陀,你生的極樂世界是生什麼土?唯心淨土,這對了。十方三世無量無邊諸佛,不離自性,都是自性現的,唯心所現。在一真法界裡面有唯心所現,沒有唯識所變。諸位要知道,唯識所變是十法界裡面的事情,十法界六道三途是唯識所變,轉識成智之後,在一真法界、極樂世界裡面沒這個事情,他只有唯心所現,所以是自性諸佛,唯心淨土。這是大乘教裡常講「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你要明白這個道理。明白這個道理什麼?心平了,知道整個宇宙,《華嚴經》講的華藏世界海,萬事萬物是一體,這才是事實真相,諸法實相,宇宙是一體。

  一切眾生是自己,一切諸佛也是自己,一切菩薩還是自己。自己是什麼?法性是自己,不是這個身是自己,也不是我們能夠思惟想像的心是自己,那你就認錯了。自己是沒錯,你沒有認識全體,你只認識局部,那你的障礙、麻煩可就多!不知道整個宇宙是一體。這個一體很難懂,現在我們一般講只說一個生命共同體,大家比較好懂一點,一個生命共同體。距離真正一體還是有段距離,這很接近,可是這個你容易體會,真的跟你講一體,很難體會。所以這對初學的人是不說的,說了什麼?怕把他的信心都斷掉,他不能接受。佛教眾生一定要守住一個原則,應機施教,他是什麼樣程度給他說什麼法,佛沒有定法可說,也沒有一定的形相示現,總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感應道交。佛所憶念是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就有應,就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絕對沒有起心動念。

  在教化眾生當中有沒有起心動念?有沒有分別執著?我們看起來好像是有,實際上沒有,這我們很不好懂。佛的境界深密,太深了,我們無法體會,所以叫深密,而不是祕密,決定沒有祕密。要怎樣才能夠體會到?佛給我們說,我們跟佛的心性是一個心性,為什麼佛能見性,我們不能見性?同樣是一個心性,所以智慧平等,德能平等,相好平等,沒有一樣不平等。《華嚴經》上說得好,「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句話說明我們現前的障礙。

  障礙我們不能見性,障礙我們不能證得的是什麼?是妄想、是分別、是執著。妄想叫無明煩惱,分別叫塵沙煩惱,執著叫見思煩惱,你有這三種煩惱障礙,祕密你見不到,你不能證得。所以這個地方諸佛菩薩運用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來幫我們,幫我們什麼?喚醒我們。迷是我自己迷的,與別人不相干,把迷惑去掉,還要自己斷除,別人幫不上忙;但是如果我們迷在裡頭不知道自己迷,那你就永遠沒法子,就脫離不了迷惑。佛跟我們講,明白了,原來我們本來是佛,而迷惑不是真的,妄想分別執著都不是真的。《起信論》裡面說得很好,「本覺本有,不覺本無」,妄想分別執著是不覺,自性裡頭沒有,智慧德相是自性裡頭本有的。這使我們體會到,本有的當然可以恢復,本來沒有的當然可以斷掉,所以佛教我們放下。

  這三大類的煩惱,佛說放下也有次第,先放外面最嚴重的,執著。如果我們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這類的煩惱沒有了,只要你放下,外面境界就不一樣,你證阿羅漢果,六道輪迴沒有了。六道是假的,永嘉大師說得很好,「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這一覺悟,放下執著就覺悟,六道就沒有了。六道沒有了,你住的是什麼境界?四聖法界,超越六道。如果再把分別也放下,對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分別,為什麼不分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法如夢幻泡影,沒有分別的必要。分別一放下,就是我們現在念的這章經的境界,賢首菩薩第十信就是這個境界,他再用一點點功把妄想放下,就成佛。妄想是什麼?無明,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就成佛了。成佛怎麼?超越十法界,十法界沒有了;十法界也不是真的,是假的,他到一真法界。華藏是一真,極樂是一真,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是一真。這個法界裡面沒有十法界,當然沒有六道三途,這個境界就是諸佛所憶念。

  所以諸佛所憶念是感應,我們有感,佛自然有應,佛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沒有起心動念為什麼能應?這個道理我們要感謝日本江本博士,他用水做實驗。水是礦物,居然水有見聞覺知,我們以一個善念對它,它會現很美的相給我們看;我們以惡念對它,它能現很醜陋的相。它沒有心,它決定沒有起心動念,決定沒有分別執著,為什麼現相不一樣?這叫感應。我們起心動念,你看看連水都現不同的相,何況諸佛如來?你從這個地方要很細心去體會,宇宙之間只有法性是真的,其他是假的。法性能現能變,萬法所現所變。能現是真的,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所現的是有生有滅、有來有去、有常有斷,決定不是永恆的,所以它不是真的,法性是真的。法性裡面本來有智慧、德能、相好。

  宇宙之間所有一切萬事萬物,那個變現實在講就是應,眾生有感,它變現出這麼多境界出來;你善的感變善,惡的感變惡。像我們現前境界,我們的思想言行都善,現人天境界,三善道的境界;如果我們念念都很凶、很惡,現三惡道的境界。所以六道從哪來的?六道感應,沒有一法不是自性裡面變現出來的,所以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通一切法。我們今天得個人身是自性人身,我們住的這個世界是唯心世界。為什麼我們這個世界跟極樂世界不一樣?是的,極樂世界是清淨心現的,這個世界是染污心現的,如果我們能把染污心斷掉,完全恢復到清淨心,這個世界就不見了,極樂世界就現前。這是真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明白這個道理,你想想看是不是心造淨土、心造地獄,是不是?地獄是貪瞋痴造的,我們如果念念都沒有離開貪瞋痴,你心造地獄。地獄在哪裡?現前就是。如果心地清淨光明,純淨純善,你現在的身跟你現在生活環境就是極樂、就是華藏,這是諸佛所憶念。這個道理很深,問題你要能信,你要能理解。不能信,理太深,這個現相也是深廣無際,我們的智慧能力達不到,也有個辦法,我們對佛菩薩相信,這也行,相信佛菩薩沒有妄語,相信佛菩薩所說的話句句真實,我們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建立信心之後慢慢來求解。而求解一定要從斷煩惱下手,就是去障礙,不去障礙,你所理解的是佛菩薩說的,不是你親證的;那就是我聽說的,我沒有去過,我聽說的。如果你親自去看到你就相信,那是你親證的,所以你要把障礙去掉。

  障礙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所以障礙是非除不可,那我們一定要從執著下手。那問從哪一條下手?從我最嚴重的執著下手。你自己要好好想想,譬如我現在對於財看得很重,你就先從財布施下手;如果我名看得很重,比財還重,那我就先把名分放下,從這裡下手。每個人的煩惱習氣不一樣,所以自己要好好去反省、去發現。發現自己煩惱習氣叫什麼?叫開悟,病根找出來了,然後再把煩惱習氣消除,叫功夫。我初學佛的時候老師教我「看破、放下」,真難得,我也真感激他,第一天見面就把這個祕訣教給我。我學了幾年之後才明白,這個方法是一切菩薩修行證果、成無上道的祕訣,放下幫助看破,看破幫助放下,兩個相輔相成,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學佛的人修的是什麼?就是放下。

  當年布袋和尚,就是彌勒菩薩的化身,宋朝時候,沒有人知道他什麼名字,現在在《高僧傳》裡面也是不知道他姓什麼名字,不知道他的家世,可是確實有這個人。每天背個大布袋在外面化緣,有人就問他什麼是佛法?他把布袋往地上一放,兩個手一攤開,做出這麼個樣子,不說話。人家一看,懂了,這叫放下,放下以後怎麼辦?他把布袋拿起來背在身上就走了,理也不理。這示現什麼?放下之後你再提起。

  放下是心放下,提起是度化眾生的事要提起。佛菩薩破無明之後成佛,成佛之後有沒有事?有,與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沒有一定的身相,也沒有一定的教法,應該以什麼方法教就用什麼方法。到底用什麼方法?看眾生的感,佛是自然的應,決沒有思考,決沒有研究研究我看怎麼樣,沒有,決定沒有。所以古人比喻講敲鐘,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把鐘鼓比喻作佛菩薩,他的感應完全是看你怎麼感他怎麼應,這叫諸佛所憶念。所以我們千萬不要錯會了意思,我想他,他一定想我,那是凡夫不是佛,佛菩薩沒這個道理。你想他,他憶念,你不想他,他也憶念,這就叫佛心遍法界,佛心遍一切,就這個道理。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十分鐘。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看最後兩句:

  【若為諸佛所憶念。則以佛德自莊嚴。】

  清涼大師註解的也只有八個字,「佛德自嚴,為眾說法」。佛德是身、意,為眾說法是語,身語意三業。這句裡頭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自」字,正是我們中國老祖宗教導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近來中國國家提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從心開始」。我在講演的時候上面加了一個字,從自心開始。從心開始,從誰的心?從自己的心,就是此地講的佛德自嚴。世尊在許多經典裡面常常教導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就是『以佛德自莊嚴』。受是接受,佛是我們的老師,我們天天拜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是皈依的意思,皈是回頭,依是依靠。從前我們沒有依靠,都是依靠自己的煩惱習氣,現在我們知道錯了,懂得一點佛法,明白了,我要把煩惱習氣放下,依靠佛陀的教誨,這叫皈依佛。佛教我們怎麼做我們就認真去學習。佛教我們從哪裡做起?從三皈、五戒、十善做起。想想我們做到沒有?天天反省,天天檢點。

  淨宗學會成立,在美國成立的,我寫了個緣起,緣起裡面奉勸同學們,在行門裡面一定要做到五個科目,好記。第一個科目「淨業三福」,第二個科目「六和敬」,第三個科目「戒定慧三學」,第四個科目「六度」,第五個科目「普賢十願」,簡單明瞭!解門,專攻一部《大乘無量壽經》,或者是淨宗的五經一論,我們有依靠了。

  這麼多年來,我們看淨宗的同學,特別是在行持上不能叫人滿意。人都不能滿意,阿彌陀佛怎麼會滿意?所以我們非常認真的反省檢討,為什麼我們這一代的人修行比不上上一代?這一檢討才發現,上一代的人有根,這一代的人沒有根。這個根是什麼?家庭倫理的教育,我們這一代人沒有了。不但我們這一代人沒有,再上去一代,父母沒有受過,再上一代,可能祖父母也沒有受過;換句話說,三代了,根沒有了,所以淨業三福頭一條做不到。頭一條第一句「孝養父母」,我們有沒有做到?第二條「奉事師長」,有沒有做到?

  孝親尊師是從前家庭教育的重心,而且小孩是從生下來就開始教。怎麼教法?家裡面的父母、大人做出樣子來給他看。嬰兒睜開眼睛他會看,豎起耳朵他會聽,他雖然不會說話,他還不會走路,甚至爬還不會爬,他已經會看、已經會聽,所以父母、大人在嬰兒面前都要守規矩,規矩是什麼?《弟子規》裡面所說的。所以《弟子規》不是叫小孩念的,是教小孩的,誰去做?大人表演,做父母的在家裡要完全照《弟子規》教訓去做,做給小孩看。小孩從出生到三歲,看了三年,他完全學會了。所以古人講「三歲看八十」,三年紮下來的根,到八十歲都不會變,叫三歲看八十,「七歲斷終身」,家庭教育,那是根。七歲上小學,這是接受學校教育,所以他的根是在家庭裡頭紮的,中國五千年傳統的教學是用這個方式。

  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大的一個社會,你看看中國歷史,真正可以說得上長治久安,靠什麼?靠家庭裡面倫理道德教育。上學之後,老師也給學生做榜樣,這是講從前的私塾,老師接過來教小朋友,就是延續家庭教育。所以嚴格的倫理道德教育差不多要教到十一、二歲,老師帶。這時候記憶力最好,所以只教他讀誦經典,沒有講解的。你們看看《五種遺規》裡面,你就知道古時候怎樣教童蒙,怎麼教法你就完全明白了。

  家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人是母親,父親要外出工作,母親在家裡帶小孩。你家小孩有沒有家教,有沒有成就,關鍵就在做母親的,所以做母親稱為太太。為什麼稱太太?太太是最好的母親,聖人的母親,這個名詞是從周朝傳下來的。周朝的初年,開國三個太太奠定周朝八百年。在中國歷史上朝代最久的,周朝八百年,這還得了!聖人的母親,周文王的祖父的太太,祖父的夫人太姜,就是他的祖母,他自己的母親叫太任,他自己的夫人叫太姒,他們家這三太。祖父生他的父親王季,德行非常好,諸侯歸心,人家都服他;父親死了傳位給他,他就是周文王;文王的兒子武王,武王的弟弟周公,都是聖人,大聖人!孔子一生最敬佩的就是周公,他一生想學的也是學周公。這就是文王的母親是胎教,懷孕就非常注意自己的思想言行,沒有邪思、沒有邪念,舉止動作都非常安詳,影響胎兒,就是胎教。

  佛的德是什麼?佛的德就是倫理、道德、因果,這是根,從這個根上才能發展出智慧,無量的智慧。我們今天缺乏的是根,所以要怎樣學佛?要從根學起,如果我們不要這個根,你永遠不能成就。像種樹一樣,沒有樹根,挖個坑把樹栽下去,它能活嗎?活不了,一定要有根。在從前中國傳統教育有三個根,我們常聽人家講根深蒂固,三個根。傳統的一個根,儒家做代表,孔夫子是繼承中國傳統的教育,家教,這個根我們今天選的教材是《弟子規》。《弟子規》是儒、是傳統的根,倫理道德的根,《太上感應篇》是道教的根,《十善業道經》是佛教的根。你們看《十善業道經》前面雍正皇帝的上諭,那就是序文。你看看佛經,其他的經皇上沒有給它寫個序文,唯獨《十善業道經》有,它是佛教的根。

  淨業三福裡面頭一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弟子規》裡頭講的;「慈心不殺」,《太上感應篇》裡面講的因果;後面「修十善業」。諸位想想看,它的一句就包括中國幾千年傳統教學的三個根。人一定要做好人,好人是教出來的。現在人,我們講三代都忽略根本的教育,大人只忙著賺錢,對小孩的教育疏忽了,夫妻兩個都上班,都去賺錢,小孩交給誰?交給佣人。佣人教出來的小孩是什麼樣子,你可想而知。現代的佣人他怎麼教?他教你看電視,稍微大一點,五、六歲教你玩電腦,為什麼?他省事,佣人省事,你自己有得玩,玩了很有興趣,你很乖。電視、電腦裡頭什麼內容?暴力、色情、殺盜淫妄,他從小都學會了,學會了什麼?殺人是遊戲,好玩的,所以他能殺父母。

  前幾天香港還有個新聞,我從巴黎回來之後有同修告訴我,說一個小孩問母親要錢,母親沒有給他,把母親殺了。為什麼會有這個情形?你沒有教他,你能怪他嗎?所以一定要懂得「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家裡為什麼出這樣小孩?小孩不知道孝順父母,不知道跟父母是什麼關係,當然不知道父母的恩德,現在老師也不教,問題比什麼都嚴重。我們生在這個環境裡面,如果也疏忽根本的教育,我們的道業決定是一無所成,努力一生都不會有成就。所以我們才真正發心回頭,要從頭做起!

  今天社會的動亂,世界的不安,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人都生活在恐怖之中,這個日子過得多麼辛苦,不是人過的日子。我們看看古時候,古人留下來的這些著作,從他們詩詞歌賦、散文裡面看到,描繪那個時候的生活狀況,真的是詩情畫意,人人都知禮、都明義、都知道敬老尊賢,社會祥和,那是人的社會。為什麼那時候能做到,現在做不到?那時候從小教,現在我們把這個東西疏忽了,以為傳統東西都是舊東西,不要了,要學新的東西。西洋的教學,小孩從小上幼稚園教什麼?教競爭,競爭再提升就是鬥爭,鬥爭再提升就是戰爭。現在核武、生化的戰爭就是世界末日,死路一條!西方人現在很清楚,真的是走投無路,到古老的中國、到古老的印度裡面去尋寶,找找看能不能拯救社會。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過去五千年長治久安,什麼道理?他們現在在反省。真的很難得,我們不能不佩服人家,他確實找到了,他們說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其他三個都沒有了,還剩一個中國,什麼原因?可能是中國人重視家庭教育的關係。這很有智慧,有慧眼,他真看出來了,一點都不錯。所以中國古諺語說「教兒嬰孩」,不是孩童的時候,嬰孩,嬰兒的時候;「教婦初來」,你娶媳婦,第一天到你家裡來就要教她,要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她才能守住你的家風。

  所以我們提倡《弟子規》的教育,《感應篇》的教育,《十善業道》的教育,出家人還要加上《沙彌律儀》的教育。你這四個根紮下去,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歷代祖宗對你都感恩。只要你真正發心,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認真去學習。凡是與基礎教學典籍相違背的,都是自己的煩惱習氣,一定要放下,精神之所在就是孝親尊師。人不孝順父母,不尊重他的老師,這個人品德就沒有了。什麼是好人?什麼不是好人?古人有篇文字,「好人歌」,陳弘謀先生收在他《五種遺規》裡面,我們今天把它抽出來印成單張供養大家,你們自己回家去看,這是中國幾千年來古聖先賢肯定的好人的標準,如果真能照這個去做,學做好人!佛是好人當中的好人,沒有一絲毫缺陷的好人,圓滿的好人。我們學佛的標準高!高還是要從低做起,從世俗好人做起。自己好好看看,世俗好人的標準我們都做不到,那我們就非常慚愧。要要求自己,不可以放逸。

  兩首偈裡面八句,這句也是總結,九地菩薩總結,要以佛德自我莊嚴。不要問別人,都要從自己做起,你才能做得成功,你要要求別人,你錯了。我們去年十一月開始,在湯池做實驗,辦個文化教育中心,由楊老師跟蔡老師他們兩個負責去執行。我對他們的要求,先從自我做起,我如果不能夠百分之百的落實《弟子規》,我就沒有資格教人。自己不能夠做到倫理道德,你用什麼東西給社會大眾做好樣子?所以我們招收三十位老師,老師進來在面談的時候我們就要求要自我落實,弟子規百分之百的落實。你真正肯發心,我們非常歡迎你來,從事恢復我們傳統的倫理道德的教育;如果你覺得很困難、為難,那你就不必到我們中心來。

  三十個老師不錯,來學了一段時期,真的沒有辦法百分之百落實,可以做到百分之七、八十,不能夠做得圓滿,他退出。他知道中心好,非常愛護中心,退出他也不願意離開,希望我們讓他擔任行政工作。我們也歡喜,我們希望裡面所有工作人員跟老師都是同一個思想,所以我們接受他們,他們改做行政工作人員。真正完全落實的有十五個,一半,出乎我意料之外。我原來跟楊老師講,我們三十個老師,希望有五個百分之百落實就不得了,我們就非常滿意,沒有想到十五個。其他一半(至少都是一半以上)真正都能夠做到百分之七、八十,很難得。所以從這個實驗,我們就肯定人是教得好的。

  他們這些人在這個小鎮展開,教學的對象是這個小鎮的居民,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四萬八千人。一年下來,整個社會風氣改變了。真的是難得,我們祖宗有德加持我們。正好在這個時候聯合國邀請我們參與這次的活動,我們的活動是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總部大會堂,我們就利用這個機會把湯池教學的成就向聯合國報告。教科文組織一共有一百九十二個國家地區參與。我們把這個理念、方法、成果向全世界公布,宣揚出去,效果非常好。聯合國也有官員要到湯池來參觀,其他國家這些大使都有興趣。化解衝突,促進社會安定和平可以落實,但是一定要用這個方法,教學。

  這次聯合國活動的主題是「紀念釋迦牟尼佛二五五0年的聖誕,發現佛教徒對社會的貢獻」,這個主題。所以我的主題講演,我就是講「效法釋迦牟尼佛辦班教學」。釋迦牟尼佛確實他一生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三百餘會就是辦三百多次的學習班。我們講講經三百餘會,他聽不懂,我們講辦班教學,他馬上就聽懂;釋迦牟尼佛一生真的是辦班教學。用這個方法化解衝突,恢復世界安定和平,我用這個做主題,希望我們改變方式。在九一一之前,西方人想化解衝突要用冷戰、熱戰方法,用鎮壓、用報復;九一一事件之後,才曉得這個方法不妥當,回過頭來想真正用和平的手段來解決問題。

  聯合國和平會議開了三十多年,世界愈開愈亂,多少人都喪失信心,這世界還有和平嗎?所以我們就想到老祖宗「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再回頭看看世界上所有宗教的創始人,各個都是用辦班教學的方法,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所以我們想找個地方做個實驗,用辦班教學的方法看看行不行?我們原來預計是三年,希望三年能看到成果,沒有想到我們在湯池半年就有非常好的成果,讓我們很滿意,我們受極大的感動。不到一年,聯合國有這個活動,跟我們配得這麼好,就把這個效果展現出來。回來之後,我想我的目的達到了。我到湯池做這個目的是什麼?告訴全世界的人,化解衝突,促進社會安定和平,要用這個辦法,目的在此地。告訴誰?那時候想的真的就是告訴聯合國,沒有想到聯合國真的來找我,這第一樁事情。

  第二樁事情,宗教是可以團結的。所以這次在聯合國的活動,我邀請新加坡十個宗教,大會開幕之前,讓十個宗教上台手牽著手,一起為世界和平祈禱。這個活動在聯合國也相當的震撼,他們看到之後,沒有想到宗教這樣的和睦。所以我參加這個活動就是為了兩樁事情,一個就是展現宗教可以團結,宗教團結肯定會影響政治、影響族群、影響派系,對於安定和平有很大的幫助;第二個一定要用中國傳統的教學方法。摩西、耶穌當年在世都是教學,穆罕默德也是教學,釋迦牟尼佛教學的時間最長,他教了四十九年。

  我們要真正學,真正的教,就是「以佛德自莊嚴」,然後才能感化眾生。現在不用身教沒有人相信你,你會說,你做不到,我們一定要做出樣子來給你看。名聞利養放下是最艱難的,我們湯池做起來了,所以我給當地政府寫了一封信,我們無條件整個中心捐贈給政府,希望政府接著去辦。我跟楊老師、蔡老師統統退出,決定不沾名聞利養,事情做好了馬上就交。回到自己的崗位,我還是講我的《華嚴經》。可能還有別的地方也想辦這個中心,像湯池這個模式,有很多地方想辦,我說可以,你們想辦,我們全力協助,我們來幫你教。這樣一推動,慢慢推廣,對於國家的安定和平,對於世界安定和平,會起很大的作用。我們自己一定堅持名聞利養絲毫不沾,我們過非常快樂的生活。

  可是這裡頭還有個問題,那就是現在世界上,像中國的儒釋道,國外也是差不多,第一流大師級的人才缺乏,這亂世!這是我們感到非常憂慮的一樁大事。怎麼辦?要培養世界一流的大師是我們的責任。我們今天不敢講培養,我說供養,我來護持、我來供養。譬如像現在湯池十五位的老師,弟子規百分之百的落實,這就是在佛法講有很深厚的善根。這種人才難得,他再要能費點時間,我相信很快,絕對不會到一年,他能夠落實《感應篇》,落實十善業,那他的根根深蒂固。我希望他選一部經,認真的在一部經上下十年工夫,這個十年我做護法,我提供一個修學的場所,一切生活費用我負責,你在這個地方好好的學十年,一部經。十年在一部經上,十年之後你可以成為世界頂尖的導師。學《論語》的專攻《論語》,學《十善業道經》的專攻《十善業道經》,學《金剛經》的專攻《金剛經》,學《老子》的專攻《老子》,期限十年,十年不出門。我們像東晉遠公大師的方式,結界,十年不下山,十年不出門,為什麼?你心是定的。

  我們這個道場裡面沒有報紙、沒有雜誌、沒有電視也沒有網路,為什麼?你心清淨,一絲毫染污都沒有。你需要的參考書籍,我完全替你蒐集,一門,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定的時間十年,古人講「十年寒窗」,十年之後你再出來。專精一門,我相信那時候世界上多少著名大學漢學系都請你去講學,哪個地方請你就到哪裡去,你要覺得我們自己這個小地方學習環境好,隨時歡迎你回來。每個人我們一定給他留個房間,而且他還有個研究室,讓他沒有憂慮,沒有牽掛,專心學習。我們名額限定不超過五十人。儒釋道三家真的能有這樣五十個人,就是他基礎的條件,《十善業道》、《感應篇》、《弟子規》百分之百落實,這是條件,然後你自己選一門專攻。所以你在漢學上要有相當的基礎,為什麼?我不會講給你聽,而是要求你講給我聽。譬如你學《金剛經》,你講給我聽。

  我過去是教了一個研究所,這個研究所是李老師辦的,內典研究班。學生是大學畢業的,我教他們的課程就是《金剛經》,因為這是佛學的,課程全部都是佛學。專攻《金剛經》的有兩個學生,全體學生只有八個人,連旁聽的大概十幾個人,所以是小班。我上課是讓學生上講台講給我聽,我坐在最後一排,最後一排比較遠,你講的聲音我要能聽得見,我聽不見不算數。一堂課一個小時,學生上台講五十分鐘,最後十分鐘我做講評,我是這麼教的。

  你所學講的這些資料我提供給你,我指定幾種參考資料給你,你自己去看。我告訴你下一堂課經文從哪個地方起,到哪個地方止,這段你上台給我做報告。這方法不是我創新的,是「學記」裡面所講的,《禮記》裡面的「學記」,這是我們中國自古傳下來的方法。學的人是真幹,但是很辛苦,非常有心得,他真是用過功夫。講完之後接受指導,下一堂再改進,這樣才能把人訓練得出來。所以教的人很輕鬆,學的人很辛苦,但是非常有受用。總則是「以佛德自莊嚴」,自己不成就,不能成就別人,法師!第九地是作大法師。好,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