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二六七卷)  2004/5/23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1267

  諸位同學,請看「光明覺品」光照十方百萬世界偈頌第六首。第六首大意已經跟諸位介紹過,清涼舉的《瑜伽師地論》裡面六種戲論。「永絕諸戲論」。後面兩句:

  【不生分別心。是念佛菩提。】

  這《疏》裡面跟我們講,跟我們平常在講席裡面常常提到的,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念佛菩提』。怎麼知道?你看於法沒有疑惑,世出世間一切法,性相、理事、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永絕諸戲論」,這《瑜伽》講的六種戲論,他總結結得很好,「動搖尚無,斯六豈有」,哪裡會有這六種戲論!沒起心,沒動念。所以這第三句『不生分別心』,也就是說妄想分別執著都不起,這是什麼境界?法身菩薩。這叫念佛菩提。把「菩提」兩個字要是捨掉,就是念佛。所以在前面跟諸位報告過,這在念佛裡頭叫實相念佛。

  淨宗講四種念佛,第一個是實相,第二個是觀想念佛,《十六觀經》。第三種叫觀像念佛,十六觀裡面的一種,就是塑造佛菩薩形像,天天去看,看佛像,把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種在自己阿賴耶識裡面。看得時間長,看得次數多,就是長時薰修,讓阿賴耶這個佛種子有力量,它就起現行,觀像念佛。最後一種叫持名念佛,持名在十六觀是第十六觀,最後一觀是持名。所以十六觀裡面有觀想、觀像、持名。此地講的實相念佛。

  實相念佛就是一心正念真如。我們從這首偈子裡面明白。於一切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通達曉了,但是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叫念佛菩提。法身菩薩的境界。由此可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怎麼修、怎麼個學法?要把一切世緣看淡,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能入境界。你要不知這個事實真相,那你要想入佛境界沒指望。古大德說:那他等到驢年。你們想想十二生肖裡頭哪個是屬驢的?說驢年你才有希望,就是說你根本就沒有希望,十二生肖裡頭沒有驢年。

  由此可知,這個事情放下就在面前,所謂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只要你放下就是。放下妄想,放下分別,放下執著,老老實實講,就是於一切法不起心、不動念。一切法法爾如是,千變萬化,有順境,有逆境,有善緣,有惡緣,因果法爾如是,理事法爾如是,這哪有不通!雖然沒有起心動念,人家要來問你,隨問隨答,就像諸佛、法身菩薩說法一樣,他那個說法沒有通過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有分別執著。為什麼他答得那麼好、答得那麼完美?他從哪裡學來的?他怎麼學得來的?給諸位說,法爾如是。性相法爾如是,就是性相、理事、因果法爾如是,就全都托出來,和盤托出。會的人明白了,不會的人永遠不明白,怎麼講他也不明白。為什麼不明白?他不能離相。他不了解諸法實相,這就難了。

  實在不行,換方法,換觀想也行,觀像也行。觀想心要很細,粗心大意的人想不出來。譬如說十六觀裡面最容易的觀法,觀落日懸鼓,下午太陽下山,接近那個山的邊緣,這個時候太陽是紅的,紅太陽,像一個鼓一樣圓圓的,你就看這個太陽。睜著眼睛這個境界現前,閉著眼睛這個境界還現前,這你觀成了。睜著眼睛看到,看得很清楚,閉著眼睛就沒有了,這個不行,你觀沒有成功。從這種觀法得定,就是叫你精神意志集中,所以要心很細的人。粗心大意沒有耐心,這觀想不契機,他觀不出來。觀像,像我們佛堂,佛堂有佛像,你要有福報!人家每天上班工作八個小時,你有人供養你,你不必去工作,每天看佛像看八個鐘點。像在,你的功夫也是綿綿密密不間斷,離開佛堂你的功夫就斷了;在佛堂像有,離開佛堂像無。這兩種都不容易。最後這一種就方便,持名,專念阿彌陀佛聖號,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這方便,為什麼?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統統可以念。人多的地方,我念佛怕吵到到別人、怕干擾別人,默念,不出聲,佛號真的可以不斷。所以四種念佛,持名最方便。

  你再想想看,觀想,那觀成功可真不容易。到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你所觀成功的也是虛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必須把那個虛妄相要把它清掃除,恢復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你觀很不容易觀成就,你要把它去掉也很不容易去掉,為什麼?去掉之後,那實相就現前了。觀像念佛亦復如是,像觀成了不容易,將來把像拿掉也不容易。所以這個持名的方法,持名跟實相相應。實相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持名這個方法它是一句名號,名字性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一句名號拿掉容易。所以持名這個方法是暗通,經論上講潛通、深妙,這個深妙就是實相,潛通實相。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實相念佛,持名念佛跟實相念佛當中有密切關連,只要把這名字放下就實相現前。

  所以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持名排在最後。最後是特別法門,像《楞嚴經》裡面「二十五圓通章」,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殿後。諸佛如來所讚歎的、諸佛如來所勸導的第一法門放在最後。我們世間也有這個做法,這文藝表演,最殊勝的一齣一定放在最後,壓軸戲。十六觀裡頭的壓軸戲是持名念佛,二十五圓通章裡面壓軸戲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還有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兩齣壓軸戲。為什麼?不按次第排列的。

  念佛雖然容易,成功高。這持名念佛容易,比觀想、觀像都容易,成就比它高,比觀想、觀像都高,它跟實相相應,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懂。那你懂得這個道理,總希望能跟它相應。怎樣才能相應?你一定要懂得就是對於世緣要看淡,愈淡薄愈好,看淡,障礙就少,言語也少,念頭也少,你的心就清淨,清淨心生福生慧,清淨心健康長壽。在這個社會,如果我們過團體生活,總是免不了會受一些雜務的干擾,一切人、一切事干擾。那要怎麼樣?要學不放在心上。你說我聽,聽了我點頭,不放在心上,聽完之後,沒了,什麼都沒了。說老實話,你跟我講了一大堆,叫白講,我一句也沒放在心上,這是功夫。為什麼不放在心上?虛妄。你覺得好就好,你覺得不好就不好。學佛的人要學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下面一首偈就是講隨順。我們看第七首:

  【了知差別法。不著於言說。無有一與多。是名隨佛教。】

  清涼大師在這註解裡面註得不多。「次偈隨教」,這就是後面五首的第二首,所以叫次偈。這個五首從第六首起都是講入方便,佛家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你怎樣入方便?這五首都是教你入方便的。實在講是教法身菩薩的,我們今天也旁聽、也隨學,雖然學不到,我們知道有這麼一回事情。學到了好,學到了受用無窮,要努力一點,能學多少學多少,這就好。絕對不要存一個錯誤念頭:這法身菩薩境界,我們哪裡學到?念念就好。那你就錯了。為什麼?你永遠學不到。法身菩薩他學的是圓滿的,百分之百的;我們能夠學個百分之二、三也不錯。比那個不學的就強多,這是真的。

  所以要放下,什麼都放得下,不要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就可憐,你就苦了。經上常講可憐憫者,就是把這些拉拉雜雜東西,全是虛妄的、根本就沒有的這些東西,抽象概念、這些垃圾放在心上,錯了,自己受害就深了。你看看方便門裡頭頭一首偈講念佛。六首偈裡面第一首令念菩提,叫我們念佛,為什麼?念佛成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個意思好深!所以《華嚴經》到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最上乘的實相念佛。

  第二首隨順,你要不隨順,你六根在六塵境界當中,怎麼能不起心不動念?唯有隨順就可以不起心不動念。所以第二首一定講隨順。隨順這四句『了知差別法,不著於言說』。註解裡頭這第一句、第二句「了法亡言」。這個亡也可以念成無,了是明瞭,了法無言。第三句「次句得旨」,旨就是事實真相明白了。『無有一與多』,一跟多是代表字,代表什麼?代表相對,一多是相對的。你從這一個例子就要通達一切的相對,大小是相對的,長短是相對的,生滅是相對的,善惡是相對的;再用我們佛法來講,性相是相對的,理事是相對的,因果是相對的,沒有一法不是相對的。凡是相對的都不是真實的,真實法無有一與多,無有生與死,無有善與惡,無有長與短。你什麼時候能看出一切法都不相對,自然隨順。

  這裡頭很不好懂,我們要舉比喻來說。古大德常常用金跟器來做比喻,金是能作,器是所作,能所相對。黃金是能作,做一個手鐲,黃金做個手鐲,鐲子是所作。我們講金是講這個鐲子的質料,它的體質是黃金,講鐲子是講它的形相。金是性,鐲是相,性相是一對,可是你要懂得這性相是一不是二。金,鐲子就是金,金就是鐲子;說鐲子,我們只說鐲就不說金,只說金則不說鐲。說鐲、說金這兩種說法,我們要細心去體會,你才能得知無有一與多、無有性與相、無有金與器。下一首偈要把這些現象詳細來說,你才真正能夠明瞭。

  萬法歸一,一不可得。《般若經》上講的,講得好,「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世出世間一切法,這是講諸法實相,宇宙之間所有一切法的真相。相有理無,理既然無,相豈真有?所以兩邊都不可得。佛不得已說一個相是幻相,夢幻泡影。夢幻泡影你說它有還是沒有?有,相有。但是怎麼樣?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試問問在這個境界裡頭,你還起心動念、你還分別執著嗎?了凡先生那個命被人家算定了,他在一切法裡頭不再起心動念、不再分別執著,為什麼?通達自己這一生的命運,所以就隨順命運。這一生就隨順,於一切法裡頭,真的他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但是什麼?他墮在無明裡頭,他沒有開智慧。什麼叫無明?認命,認命是無明。沒有辦法改變命運,那只有認命,這我們現在講消極。所以二十多年他一絲毫都不能轉動。凡夫尚且如是,法身菩薩通達明瞭諸法實相,當然更不會起心動念。認命的人他都不會起心動念,何況是真正通達明瞭。

  我們要想真正通達明瞭,先要學什麼?學不著相。就是在一切相裡頭去學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當然很難,難也要學,慢慢的學,希望一年比一年淡薄,一月比一月淡薄,樣樣放得下。我們念佛人往生才沒有障礙,為什麼?放得下。如果說這個是我的,那個也是我的,這個我也要,那個我也要,你心裡頭牽掛東西太多,妄念太多,這些拉雜的妄念決定障礙你往生。臨命終時,牽腸掛肚的事情一起現前,這時候你怎麼辦?樣樣都貪著,樣樣都不肯放下,阿彌陀佛看這個樣子,掉頭就走了,你這一生當中往生的機會就失掉了。所以學佛的人應當知道樣樣都是眾生的,樣樣都是別人的,看到別人受用不缺乏,心裡很快樂。絕對沒有這個是我的,不能有這個念頭,有這個念頭就麻煩,有這個念頭就走不了。

  所以十大願王普賢教導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首偈裡面教我們『隨佛教』。隨是隨順,這註解裡頭註得很清楚,隨順佛陀的教誨,這個意思深廣無限。這真正隨順佛陀教誨,要具足前面三句所說的。第一你要了知。要明瞭、要知道世出世間一切差別法,世間的差別法,我們知道千差萬別太多太多,沒有數量。出世間的差別法,淨土經裡面講的「四土三輩九品」,那是出世間的差別法;《華嚴》裡面所講的菩薩五十一個階級,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這是出世間的差別法。你要明瞭,你要知道。怎樣明瞭?怎樣知道?不著,你就明瞭。不著,我們一般講不放在心上。一切法不放在心上,你的心清淨,換句話說,你的心沒有被外面境界干擾,你的心沒有被外面境界影響;也沒有言說,豈不是大乘經上常常講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那我們要問,佛跟菩薩(這個菩薩都是法身菩薩)與九法界眾生有緣,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該給他說什麼法就說什麼法。那我們要問他有沒有著相?他有沒有言說?我們想想這個問題要怎麼答法?給你講真的,佛沒有執著,佛沒有分別,佛沒有起心、沒有動念,那為什麼他會現相?會現身?為什麼他會說法?給你說這法爾如是。性德作用,法爾如是。所以佛示現身,現而無現,無現而現;佛為眾生說法,無說而說,說而無說,這就是此地講「不著於言說」。跟凡夫不一樣,凡夫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著了、著相。

  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他的本事不著。你要問他為什麼能夠做到不著?因為他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知道「萬法皆空,了不可得」,他怎麼會著。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三百餘會,是無說而說,說而無說。所以在《金剛經》上,世尊否定了,誰要是講他說法,叫謗佛。這個意思我們懂嗎?明明說了四十九年,怎麼說沒說?我們凡夫說法,誰說的?我說的。佛怎麼說無說?佛無我,不但無我相,還無我見。這個見是什麼?見解、念頭,根本就沒有我這個念頭。我沒有,誰說法?那到底現身說法是怎麼回事情?感應。眾生有感,法性性德自然有應。這個應就會現身、就會說法。法性來應,性體上沒有形相、沒有言說,這是事實的真相。所以他叫永恆、真常。我們凡夫叫無常,他是真常。

  所以我們要學習,從哪裡學起?就是《金剛經》上講的破四相,就是從這下手。「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真無不是假無。不是我天天在這作意在想著無,想著無已有了,已經不是無。無就是無有想,這很難,不容易!是的,所以祖師大德教導我們把念頭轉一轉。你看我們起心動念不都想到我嗎?所以造業。《地藏經》上所講的「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這句話我們念得很多,我們印象深刻都能記住,隨時隨處都能說得出來,可是還是在造業,還是在造罪,沒轉過來。可是念熟了有好處,有時候會提醒。實在講我們還是不夠純熟,為什麼?當念頭起來的時候這個覺不現行,古大德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我們這個覺性起不來,念頭起來,第一念起來迷了,第二念又迷了,第三念還是迷了,他不能轉成覺。

  這修行功夫得力的人,得力的就是在這個地方看,念頭才起,第二個念頭他就覺了,他就把它換掉。念佛人這是最方便,第二個念頭換成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把前面這個妄念打掉了。念佛法門殊勝在這個地方,所以你要會念,念頭不管是善念、是惡念,只要念頭起來,第二念就換成阿彌陀佛,你就沒有錯,這叫會念佛,叫持名念佛,會念了。念久,功夫得力,妄念就不起來,妄念真的被伏住。這《金剛經》上講「云何降伏其心」、「應云何住」,就用這一句六字洪名降伏其心,那個其心就是起心動念,讓我們這個心就安住在「阿彌陀佛」這個名號上。所以《金剛經》上這兩大問題,在念佛法門是一句阿彌陀佛就解決了,然後你才曉得這個六字洪名的殊勝,六字洪名的不可思議。問題在我們會用。

  會用,要平常養成習慣,要認真努力去薰習。搞了這麼多年來習慣還沒有養成,什麼原因?薰習的時間不夠。境界現前立刻就迷了,把所學的這一點佛法忘得乾乾淨淨,依舊是隨順煩惱習氣,毛病改不過來。所以念佛人決定不能為自己想,為自己的利益,為自己的好處,這糟透了。但又沒有辦法不想,妄想它一個接一個,它不間斷。所以祖師大德有個巧妙方法告訴我們,想什麼?想正法、想眾生。眾生受苦受難,我怎樣幫助他消災免難,怎樣幫助他離苦得樂,怎樣幫助他破迷開悟。想這個好,不想自己。常常想到佛陀的教誨,續佛慧命,大乘經上常講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受持讀誦就是演、就是說,演是表演,把佛菩薩的教誨做出來,完全落實在我們生活當中,工作當中,處事待人接物當中,那叫做演。別人看到了、聽到了、體會到了,向你請教,你就為他說。這個說是無說而說,說而無說,這個演是無演而演,演而無演,你慢慢才能契入實相。

  這個人會學,能契入佛境界,於一切法根本就不起心、不動念。現在為了我個人的利益,為了我道場的利益,只要與我這個利益有違背的,我總想辦法來障礙他,起心動念。這起心動念是你造業、造罪業。不起心,不動念,一切是為佛法,為正法久住。做一切眾生聽聞佛法的增上緣,得度的增上緣,那是無量功德,不能著相。著相就變成有漏福報,不著相是真實功德;不著相叫隨順,著相就不叫隨順,不是隨順佛陀教誨,是隨順自己煩惱習氣。所以這個隨順是有善、有不善,是兩種,我們要認清楚,我們要隨順佛陀教誨,不隨順自己煩惱習氣,這一條比什麼都重要。好,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請看下面第八首:

  【多中無一性。一亦無有多。如是二俱捨。普入佛功德。】

  這首偈是「入佛功德」。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講「上二句雙存,一多相別故」。多不是一,一不是多,一跟多並存,雙存。第三句「雙泯,相形奪故」。他底下就有說明,一因多才有一,因於多有一,所以「多中應有一。多因於一有,一中應有多」。現在是「多中無一,一無從矣」,一就不存在了。「一中無多」,那多也不存在了。「故二俱捨也」,這就第三句『如是二俱捨』。「而性相融通,入一即是入多,名普入也」。

  清涼大師在《鈔》裡面有詳細的說明,《鈔》「入佛功德等者,文有三段」。第一段「略釋經文」。在《疏鈔》裡面這段文詳細,《纂要》裡面節錄得太簡單了,不太容易懂。他這三段文,《纂要》只節錄了第一段,我們剛才念的這是第一段。第一段不難懂,念念就明瞭了。可是這裡頭有很深的意思,如果清涼大師要不給我們做深入的分析,我們粗心大意往往就讀過了、就看過了,體會不夠深刻。

  第二段裡面「然一多相依互為本末,通有四義」,這個意思就深。我們看清涼大師給我們講一跟多互為本末,這一多相依互為本末有四個意思。第一個「相成義,一多俱立」,從一顯示多,從多顯出一,這就是偈頌裡面的前兩句「一多俱存」。第二「相害義,形奪兩亡,以相依故」,就沒有自性。一,依多才顯出一,所以一沒有自性;多,依一才顯出多,多沒有自性。都沒有自性,這就俱捨了。這是第二個意思。

  第三個意思「互存」,就是互相依賴,這我們常講相對,相對必須互相兩個依靠。甲這邊沒有了,乙那邊也不存在,必須兩邊都有,他才能夠互相依賴、互相存在,這個意思並不難懂,互相依賴。我們也是從這個道理來消業障、來化解衝突。因為衝突一定是雙方的,對立的,如果有一邊不存在,那一邊同樣也不存在,這才叫解決問題。這個道理很深,你要不真正通達這個道理,不是真正通達曉了,你會懷疑,你不能接受,你不相信,你永遠還是保持對立的狀況。這個對立就是諺語常講的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世世代代。這個人家出了敗家子,小孩長大違背父母的教誨,在外面胡作妄為、作姦犯科,搞得自己家破人亡,什麼原因?前世來報怨的。前世你害他家破人亡,今天他生到你家裡來做你的兒孫,也要把你搞得家破人亡。怨懟不能化解。真要有聰明、有智慧。

  讀中國歷史,一般同學們都曉得歷史上有幾個故事,很明顯的,大家都知道的,像唐朝的武則天。武則天初進宮的時候是宮女,在那個時候就有人警告唐太宗:皇帝,你宮廷裡頭有個姓武的女子,將來會把你的王朝滅掉,她是你的冤家。唐太宗聽了這個話:那容易,我把我宮廷裡頭姓武的這個女孩子,我不知道是哪一個?你說她是姓武的,我把所有姓武的抓來殺掉不就沒事。這人告訴他:不行,前世的冤家你要把她殺掉了,她還會來,她來的時候更厲害,為什麼?怨恨更深,一定會把你搞得國破家亡。他說那怎麼辦?這個人向唐太宗建議,你要是遇到了要善待她,以恩惠給她,她將來縱然報復,她會感你的恩,她不會把你的子孫斬盡殺絕,還會給你留幾個。

  唐太宗聰明!聽了之後,覺得有道理。所以以後遇到武則天真的是優待她,也果然應驗,她真的把唐朝滅掉了,她自己做皇帝,國號為大周。你要知道我們《華嚴經》是在武則天那個時代翻譯成功的、翻譯圓滿的,所以開經偈是武則天題的,這個經在歷史上也稱為《大周經》。為什麼稱為《大周經》?她那個時候國號叫周。武則天死了之後,這個位子還是給她兒子繼承,那她兒子姓李,所以恢復到唐朝。她做皇帝的時候確實是把唐滅掉了,用周取而代之。這就是唐太宗能夠用恩惠對待冤親債主,而不會被滅亡,有這麼一個劫難,平平安安度過。這事是真的不是假的。

  第二個例子也是眾所周知的,葉赫那拉氏,就是慈禧太后。滿清在早年崛起的時候把這個族滅掉了,這個族的酋長對天發誓:我這個族裡頭,縱然剩下一個女人,也要報仇,也要把清滅掉。所以清入關之後,統一了中國,宮廷裡面就有一條法律,嚴禁葉赫那拉氏的人進宮,不管是男的、是女的,只要是葉赫那拉氏這一族的決定不准進入宮廷。你看看經過順治、康熙、雍正、乾隆,這下面,乾隆下面是嘉慶、道光,一直到咸豐,過了兩百年了。兩百年都沒有事,把這個事情疏忽掉,所以咸豐就收了葉赫那拉氏就是慈禧,她就入宮了。來報仇的,不是來報恩的。政權轉移變在她手上,就把清滅掉了。

  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你要看看歷史上這些因果報應的事情,你才曉得人與人之間相處,不能有絲毫怨恨,有怨恨,沒完沒了。那麼要怎樣化解怨恨?化解怨恨從本身化解起。就像唐太宗那個樣子,唐太宗本身化解掉了,對方雖有怨恨,他的怨恨發洩很有限度,為什麼?這邊沒有抗拒的,沒有反彈力量,他這個力量發洩出來,後頭是落空。所以打架,一個人出手,一個人還手就打起來;一個人出手,一個人不還手,打不起來。相罵,一個人開口,一個人不開口,罵不起來。問題真的能化解。所以孟子講得好,「反求諸己」。我們自己明白這個道理,自己從內心,我常講把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對立的念頭化解掉,絕對不跟世間一切人對立、一切事對立、一切物對立,都沒有對立。要「如是二俱捨」,恢復到自己的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就現前了。慈悲自然能布施恩德。有智慧,處順境善緣不生貪戀,處逆境惡緣不生瞋恚,這個問題化解了。

  我們今天講化解衝突,促進和平,大家能和睦相處,從自己內心做起。經典裡面像這種道理,講得很多,常常看到。由此可知,這些道理世尊常常講,為什麼?眾生無始劫以來,怨結總是化不開。能把佛所講的聽懂了,聽明白了,覺悟了,你就能化開。總是從自己這邊化,而不是從別人;你要是從別人,希望別人能化解,那是永遠沒指望。從自己,就是對立的時候,我這邊不對立,他那邊也不會存在。這個道理很深。

  經裡面講的「一中解無量」;宗門裡頭常說「識得一,萬事畢」。這個話的意思很深。一心是真心,一心裡頭沒有妄念,起心動念就不是一、就對立了,分別執著是嚴重的對立,要知道起心動念是微弱的對立,那個對立慢慢就形成。不起心、不動念,哪來的對立?不起心,不動念,如如不動,就是那個圓,圓心,圓心不動。但是偏離圓心一點點,它就動了,你就看到它在動,那個微微的那個,那就是起心動念。愈到那個圓周的地方,那就是分別執著,大動!

  永遠保持在中心,中心是空,中心是無。無不是沒有,所以佛家常常用空來講,這個空是有,雖有,六根接觸不到,不但眼見不到、耳聽不到,連意都緣不到,意是我們心裡想,想不到,所以說它空。但是它存在,它能夠現有,現在科學家也證實,有從哪裡來?無中生有。物質是從無中變現出來的,最後它還歸到無。所以這就像現在科學裡面講的,能量跟質量,質是從能量變現出來的,同樣這個質量又可以回歸為能量,能與質的互相轉變。佛經裡面關於這些道理說得很多。所以像《華嚴經》裡面所講一中才能解無量,這是互存的意思。

  第四個意思「互泯,以此持彼,彼相盡而唯此,以彼持此,此相盡而唯彼故。下文云,知一即多,多復即一是也,諸文各據一義」,所以他並不相違背。這就是我們常說你從哪一個角度去看。你所觀察的角度不一樣,你看這個現象就有差別。無論怎麼樣差別,它還是一樁事情,裡面沒有矛盾、沒有衝突,這個道理非常重要。如果我們會用,知道這些原理原則,我們今天看這個複雜的社會,我們的心就平了,見到一切眾生作惡,造作種種不善,我們不會生憤恨的念頭,我們不會生責備他的念頭,會永遠保持清淨平等。

  清淨平等生智慧,智慧現前知道要怎樣幫助他解決現前的問題;如果感情衝動的話,怎麼都解決不了。你這才曉得心地清淨的作用多大。愈是大的衝突、大的怨恨,愈是要用清淨心來面對,用真實智慧來處理,才能化解問題。古德常說「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這就對了。能不能真的把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事?真的。你要說為什麼?因為本來無事。無事是本有的,有事這是本來沒有的,本來沒有,當然可以化開,本來有的當然可以現前,就這麼個道理。

  所以你要知道一切萬事萬物本來無,那個「本」是講自性。用現在的話來說,這個「本」就是能量,「有」這是物質,物質是能量變現的,你要曉得它是能量變現的,它的自體就是能量,決定能夠恢復成能量,能量是無,無事。所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這裡頭有很深很深的道理!本來無事。六祖在《壇經》裡面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一句話,我們要用他的道理、用他的精神來調解今天社會的糾紛,會很有效。

  衝突的起因是什麼?還不是對立、誤會。誤會才對立,不誤會怎麼可能對立。誤會是彼此不了解,所以發生疑慮,這裡頭產生了妄想分別執著,懷疑猜忌,愈猜愈訛,都是從這個地方產生的。還有一些真的叫冤親債主,從中作祟,挑撥離間,無中生有,這造謠生事,你就聽信了。就這麼一點小小的緣,慢慢演成重大衝突。所以古人常講「謠言止於智者」。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不會輕易聽信你的。如果這個事情關係很大,這個智者他可以調查,把事實真相查明白查清楚,然後才知道你造謠生事動機之所在。為達到你個人的目的,這個謠言就會拆穿了,真的是謠言止於智者。

  聽信謠言是愚痴的。小事情、無關緊要的,一笑了之;大事情、關係重大的我調查,我要把它查清楚、查明白你說的是不是事實。這些事情自古至今到處都有,我們要學。關於我們本身有害的,別人造謠生事,現在人講人身攻擊,對我個人這沒關係,需不需要調查?不需要。我們聽了之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們對造謠的人還感謝,為什麼感謝?他替我消業障,業障消除,福慧就現前了,這一定的道理。可是如果說是為社會、為大眾、為佛法,那就要辨別、就要調查,為什麼?受害的人多,不是我!我無所謂,我個人,你就是把我殺了,我也很感謝你。你說你把我殺了,我為什麼感謝你?你把我殺了,我肯定生天。這就是縱然我不念佛,不往生極樂世界,我肯定生天。所以我感謝你,你把我生天的時間提前了,我在這個世間少受幾天苦難,我怎麼不感激你?我決不墮三途,為什麼?我這一生沒有造三途業,我這一生造的是人天道的福。

  尤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人有沒有死?沒有,換個境界而已,從人道轉換到天道。造作一切不善的,從人道轉換到三惡道,那就錯了。天有二十八層天,一層比一層殊勝,一層業因比一層殊勝,果報也殊勝。我們如果對於五欲六塵不貪戀,不起心動念,你就生色界天。情愛沒有斷,你離不開欲界,欲界有六層天,愈往上,雖有情愛很淡薄,不嚴重。所以這些道理不可以不懂。這第二段。

  第三段「復總收之」有十個意思。這十個意思《疏》裡面把名相都標顯出來,《鈔》裡頭有詳細的註解。第一「孤標獨立」,在《華嚴疏鈔》裡頭就是前面經文裡面所說的,『多中無一性,一亦無有多』,就是這兩句。這兩法互無所以能獨立,多可以獨立,一也可以獨立。一即是多,那只有多;多即是一,那就唯一。清涼大師講得好,「廢己同他,故云獨立」,這第一個意思。這些都是教我們對一切事物的觀察有許許多多的方面,不可以站在一個死角,那就變成孤陋寡聞,變成了偏見;面面都觀察到,你的見解是圓融的,圓融是真實智慧。我們現在社會衝突常講偏激,偏激就容易引起衝突。偏激怎麼形成的?知見不圓。他看問題只站在一個角度上看,他沒有從多方面觀察,多方面觀察你的看法想法自然就不一樣,圓融,面面看到了,彼此都沒有障礙,更不可能有傷害。各人執著一端一定發生衝突,衝突決定相害。對人、對事、對物都要懂得面面觀察。

  第二「雙現同時」。底下經裡頭說「知以一故眾,知以眾故一,無一即無多,無多即無一」,所以雙現。特別是在一個團體,這個例子是很容易看得出來的。譬如說,我們有一小隊的人,學生也好、旅遊也好,現在旅遊常常組團,十個人、二十個人組團,團這是多,多怎麼形成?多是以每一個一,是從「一」聚集起來這才變成多。這是知以一故眾。知以眾故一,這個眾就是多的意思。團體裡面你是一分子,一分子組成這個團體,要沒有這個一分子,這個團體就沒有了;沒有這個團體,那一分子也沒有。所以這叫雙現同時,一跟多你都見到,同時,同時存在。第三個意思叫「兩相俱忘」,就是前面第八首偈子裡面所講的「如是二俱捨」,就是這個意思。

  第四個意思「自在無礙。欲一即一不壞相故,欲多即多一即多故。一即如此多亦準之,常一常多常即常離,故云自在」。我們每個人都想得自在,總是得不到自在,是不是我們不懂得這個道理?沒錯,這個道理很深。欲是想,我想一就是一,為什麼?不壞相故。特別是在淨宗法門裡面,我們真的是想修一心不亂。我想修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現前,不妨礙別人。那為什麼我想一心不亂,我得不到一心不亂,常常受外面環境干擾?受環境干擾,換句話說,你還不是真正想一心不亂。你真正想一心不亂,外面境界不會干擾你,你也不不會干擾它。為什麼?一心專注。你雖然想修一心不亂,你不是真心,你不是真的一心,你心裡還是七上八下。所以外面境界稍稍動你就又分心了,你分心哪是一心?不是一心就不叫專注。

  確實我們對這個道理沒搞通、沒搞清楚,所以修學錯亂了。不是如理如法的修學,我們是什麼?非理非法的修學,那當然得不到效果。總的來說,放不下,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功夫都不能成就,都不會得力,真正要想功夫得力、要想有成就,沒有別的,放下。經上給你講這麼多,你要是不會,那麼所講的全都是戲論,我們前面說了六種戲論;你要會了,句句話都是真言,對你修學,對你提升境界,成就戒定慧大有幫助。所以在此地說欲多即多、欲一即一。

  「常一常多,常即常離」。離是放下,即是提起,應當提起的時候要提起,應當放下要放下。你了解時節因緣。什麼時候該提起、什麼時候該放下?利益眾生的時候要提起,利益自己的時候要放下。現在許許多多同學他搞顛倒了,他利益自己的時候提起,利益別人的時候,他放下,不肯利益別人,這就錯了。利益自己,提起是煩惱,利益別人,放下是沒有慈悲心;利益別人,提起是功德、是施捨,利益自己,放下這是功夫。這些話我們要多聽聽、反覆的聽聽,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常講天天都在學習,天天都在修行。

  修行,佛門講修行,世間人講學習是一個意思。修行,修正錯誤的行為;學習,學習聖人的教誨。我們的學習,這是任何一個人生生世世學習永遠沒有中斷,但是學習的內容有善有惡。我們搞六道輪迴,生生世世出不去原因在哪裡?我們學習惡得多,善得少。那些菩薩們他們覺悟了,在這大乘教裡面初信位以上的他們的學習善多惡少,所以他不斷向上提升。提升的速度有快、有慢,這是每個人不相等的,那是什麼原因?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善根不相同,第二個原因是勤惰不相同,所以成就有早晚。如果善根深厚又非常勤奮,勇猛精進,那很快。我們在《華嚴》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生成就。像這些我們都要明瞭,要認真的去學習,希望我們也能在一生成就。但是我們自己曉得我們的根性不是上根利智,恐怕很難;但是一心取凡聖同居土,那是決定有把握。西方世界四土三輩九品,取凡聖同居土,古大德常講「萬修萬人去」。機會難逢,遇到了要珍惜,不要讓這生空過了,這比什麼都重要。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這一共有十條,我們講了四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