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五一二卷)  2001/12/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0512

  諸位同學,請看「世主妙嚴品」,同生眾,十普菩薩偈頌第九首:

  【佛於曩劫為眾生,修習無邊大悲海,隨諸眾生入生死,普化眾會令清淨。】

  這一首偈提示我們,要發大慈悲心,為一切苦難眾生不辭辛勞,要學普賢菩薩不疲不厭。清涼在前面註解裡面有一句話很重要,「不入生死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在中國,世俗裡面常講教學相長,決定不能夠畏難,不能夠退縮,勇猛精進,才能夠有成就。必須要懂得,幫助別人才是真正幫助自己,世出世間沒有例外的。菩薩要成就無上菩提,必須要發心幫助一切眾生得智慧,諸佛如來常常為我們示現榜樣。

  『佛於曩劫為眾生』,「曩劫」就是過去劫,過去劫裡面佛是作菩薩,現在成佛了。作菩薩的時候,一切為眾生,『修習無邊大悲海,隨諸眾生入生死』。六道眾生,佛在經上的比喻說得好,「生死疲勞」,菩薩,特別是初學的菩薩,見思煩惱還沒斷,入生死真有生死之苦。不像法身菩薩,法身菩薩在六道三途裡面示現,他確實沒有苦樂憂喜捨之受,六道眾生這五種受他們沒有,他們在六道裡頭是示現的。但是觀行位的菩薩,這是講六道裡面的,相似位的菩薩這是四聖法界,四聖法界那比六凡就好太多了。在六凡觀行位當中,最容易退轉,這是我們要特別留意的。我們現在就是在觀行位,你發的是善願善行,無條件的去幫助一切眾生,修布施供養、四攝六度,眾生用什麼眼光來看你?實在講,不領你的情,並不感激你,還要處處說風涼話,還要造作許許多多的障礙,甚至於惡意的毀謗、刁難。你會不會退心?你退心了,他在那裡笑話你,你不退心,他又懷疑你,你必有企圖,你到底目的何在?確確實實逼著你不得不退心,如果你沒有智慧、沒有善巧方便、沒有大慈悲心,敵不過魔障。

  世出世間法,只要是善法,古人講得一點都不錯,「好事多磨」,磨就是折磨。你想做好人,你想做好事,那你得禁得起折磨、禁得起考驗,你才能成就。真正發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誰知道?自己的良心知道,諸佛菩薩知道,天地善神知道,不必要人知道。憑著良心,憑著聖賢教誨,依教奉行,決定不退墮,諸佛菩薩給我們做榜樣。「修習無邊大悲海」,你要是真正懂得這一句經文的義趣,會在你退喪的邊緣給你強而有力的幫助,為什麼?正是我們修行的時候,正是在考驗我們自己功夫的時候,決定不退轉慈悲心。方法也就是講善巧方便很多,實在到要命的時候,決定不能避免,沒有關係,捨身之後,乘願又來了。不能說「眾生難度,算了吧!」這不是菩薩,這又退到小乘去了。大乘法裡面「難行能行,難度能度」,要有耐心。

  世出世間法,論境界不外乎四種:順境逆境,順境這個境界好,一切都能夠稱心如意,好境界,對我們修學、對教化,一切都很順利;逆境,處處都有魔障,正是所謂好事多磨。人事境界裡面,有善緣,有許多善人來幫助你;惡緣,許多惡人來障礙你。你要曉得這些境界都是佛菩薩示現的,都是幫助我、成就我的,看我用什麼心去看它,用什麼態度來對它。如果我們用的是真誠的心、清淨平等心,我們用智慧、用慈悲這種心態,每一個境界都是好境界,都是來幫助我提升我自己境界的,消業障,增福慧。順境、善緣生感恩之心,這個境界成就我,逆境、惡緣同樣還是生感恩的心,它替我消業障,也增長我的福德。業障消了,福德就現前;福至心靈,智慧也現前,知道我在逆境裡面、在惡緣裡面,我應當怎樣去做。

  決定記住世尊的教誨,「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在這裡頭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慈悲心,要不然到哪裡去修?這是修清淨、平等、慈悲最好的時節因緣。如果我們在裡面生瞋恚,錯了!這是佛法。世間法裡面,賢人君子在逆境、惡緣,他懂得忍讓,但是他心沒有放下。他懂得業因果報,所以雖然吃了虧,雖然上了當,他也很歡喜,為什麼?因果通三世,現在看到好像我是吃虧上當,來生他要回報的,不給人結冤仇。他欺騙我,他侵佔我的財產,我也不與他計較,來世他會投胎到我家裡來,當孝子賢孫,為什麼?我有恩德給他,他來報恩,他來還債,有什麼不好?所以眼光看遠一點,什麼問題都化解了。眼光很淺,只看到現在,你要跟人家鬥爭,鬥爭結果是什麼?兩敗俱傷,結了怨。冤冤相報,那個事情就麻煩了,沒完沒了!

  所以真正佛弟子,真正聰明人,不會跟人結怨,他真正懂得吃虧是福,來生大福報。欺騙別人、侵佔別人,這是有很重的罪過;你能夠原諒他,不與他計較,減輕他的重罪。為什麼?他反過來成就你的道業,他那個罪就輕了。他還需不需要受報?需要,為什麼?妄語、兩舌、偷盜,佔別人便宜、侵佔別人財物都屬於偷盜,那是性罪,他要受。受完罪之後,來生後世再遇到的時候,他必定回報。所以真正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你說這個世間哪個人吃某人虧,哪個人佔某人便宜,這是世俗人的見解,這是只看眼前,不知道往後。聰明人有前後眼,能看到前生,能看到後世。三世因果看清楚了,才曉得天道公平,一絲毫差錯都沒有。善因一定得善果,惡因不但折福,一定得惡報。人明白這個大道理,決定不肯做惡,為什麼?對自己的損失太大。別人做惡,欺負我們、陷害我們,說老實話,只要不與計較,後福無窮!我們學佛如果連這一點道理都不明瞭,小小事情還要與人相爭,錯了!你這個佛法是白學了。

  你看看諸佛菩薩在因地,這是講「佛於曩劫為眾生」,我們自己所修的是不是為眾生?是的,為眾生做樣子,你們認為在今天的社會要競爭、絕不讓人,好像才能夠在這個社會生存;如果不爭、忍讓,好像在這個社會上就不能生存,這個觀念是大錯特錯!佛菩薩做出的樣子,「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他過得很好,過得比一般人都好。菩薩商人,我們舉一個例子,菩薩示現經商,規規矩矩,童叟無欺,以真誠心、清淨心、善良的心來做買賣,絕對是貨真價實,所謂是將本求利,沒有一絲毫非法,他生意興隆,連鬼神都照顧他,他怎麼會不好?他在日常生活當中,心安理得,一生不做虧心事情,不欺負別人,不佔別人便宜,這是培福,他的福報、他的智慧年年增長。愈是到晚年,福報愈大,修積的嘛!

  反過來,處處與人計較,處處欺負人,處處想佔別人便宜,處處叫別人吃虧,以為自己得利了;天天用盡心機去計算別人,昧著良心,自己命中本有的福報,不曉得折損了多少,折福!不知道回頭,不知道改過,福報折盡了,他的運走完了,大概中年之後一年不如一年;進入晚年,完全衰了,公司行號倒閉了,我們在社會上看到這種現象很多很多。我看這個社會,無論大事小事,我看的都是業因果報,全在眼前!種善因必得善果,造不善因決定得不善的果報。佛在這首偈子裡頭教導我們,這是普遍的教導,無論在家出家,無論男女老少,無論是哪一個行業,都要懂得這個道理。既然到這個世間來,什麼最重要?愛心最重要,「修習無邊大悲海」,大慈悲心,希望對一切眾生的慈悲要與日俱增,不能衰退,這才是佛家真正講的「慈悲為本」。

  「隨諸眾生入生死」,那就是「方便為門」。眾生迷惑顛倒,他怎麼樣生死,菩薩隨順他的生死,不捨棄他,生生世世都照顧他。只要有一念善心,佛菩薩看到歡喜,善緣成熟,一定來幫助你;善緣不成熟,你那個惡緣成熟了,菩薩也在旁邊照顧你。這個加持,經論上常講加持有四種,有「顯應顯加」,這個感應非常明顯,你自己會很清楚很明瞭;有「顯應冥加」,「冥應顯加」,「冥應冥加」,四種加持。諸佛菩薩一切善神,冥冥當中加持,我們自己粗心大意,沒有覺察到。但是心清淨的時候,我們通常講有定功的人、頭腦很冷靜的人很容易覺察到,冥冥當中有佛菩薩保佑,有善神保佑。心地愈清淨,這種感應愈明顯;心地不清淨的時候,不是沒有加持,是你自己不能夠覺察。從這個地方,我們才能體會到佛菩薩恩德之大,無論我們行善行惡,都不離開我們。佛菩薩這種作法,垂這個相給我們看,就是冥應冥加也讓我們能夠覺察到、能夠體會到,我們要效法佛菩薩,要把佛菩薩照顧我們這些恩惠,我們要學到照顧一切眾生。

  包括一些小動物,包括自己的冤親債主,他給我們做冤家,我們給他做菩薩,我們才不跟他做冤家。我們要做好榜樣,讓他去覺察、讓他去體會,善根深厚的很快他就覺察到,他就回頭;善根薄的人、業障深重的人,也許要十年八年,也許要二十年、三十年,他才會覺悟,他才會回頭。一生當中因為自己心行不善,他在社會上一定會遇到許許多多挫折、障難,碰壁碰多了,然後想一想,「某人我對他對不起」,所謂是良心發現,良心發現他就回頭,他才曉得世間哪是好人、哪是惡人。「惡意對這個人,這個人還以善意來回報」,只要他良心一發現,這個人善根成熟了,容易得度,就能夠接受諸佛菩薩的教誨,就能夠接受古聖先賢的教誨。

  所以現在人造作種種不善,特別要原諒他,什麼原因?沒人教,從小就沒有人教。他在社會上見聞覺知所看到的就是這個樣子,以為這些都是對的、都是正常的,積非成是,沒有能力辨別是非,沒有能力辨別善惡,這是沒有緣親近真正的善知識。偶爾遇到善知識,自己業障太重,一般講劣根性太深,敵不過外面惡緣、惡境的誘惑,隨波逐流。這樣的人太多太多了,連佛門裡面出家人都在所不免。我們能夠在這個大風大浪裡面,沒有被墮落下去,是什麼原因?天天在讀經,天天跟我們一些善友在研究討論,天天拿著經教在勉勵自己、警惕自己,才度過這個風險。但是這個風險還在面前,波濤洶湧,並沒有減少一分一毫,還得要繼續努力;換句話說,我們對於經教的學習、經教的薰陶、經教的互相切磋琢磨,一天都不能放棄。你要不相信試試看,三天不讀經,你就會大幅度的退轉,你被這個大風大浪捲進去了,這是我們自己修學幾十年當中的經驗。天天不捨棄,天天認真努力的在幹。所以「隨諸眾生入生死」,而不被生死流所吞噬。

  『普化眾會令清淨』,這是一定的道理。我不被他影響,他就會被我影響,一定的道理。佛在經上講「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我們要把握著自己,不被境界轉。不被境界轉最重要的方法,初學的人一定要從戒律上下手,嚴持戒律,決定不放鬆。佛在經教上用比喻說,戒律就好比過河的皮筏。在中國、在印度古時候一定都有,用羊皮吹氣編的一個小工具,用這個浮在水面上渡河。這個皮囊不能有一點點漏縫,有一點漏縫,到河當中它就會沉下去。持戒就像保持你這個浮囊一樣,小心翼翼,嚴守戒律。養成習慣之後,教化眾生,講經說法,接觸群眾,自己心裡頭要有把握,這個時候名聞利養都擺在你面前,稍稍有一念貪著就壞了,你不知不覺就墮落。古聖先賢慈悲到極處,做一個好樣子來給我們看,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前二十五年沒有侍者,到第二十五年阿難尊者出家,這是他的小堂弟,發心來照顧他,他接受了。你們想想看,歷代的祖師大德都記住佛的話:「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他不是不能過好一點的生活,為什麼要過那麼苦生活?無非是給後學做榜樣:能吃苦就不容易受誘惑。不能受苦,不能過苦日子,很容易受外面境界誘惑,道理在此地。佛教化眾生是離苦得樂,不是教我們學佛最後的結果是離樂得苦,那就錯了,誰願意學!為什麼祖師要示現這個相?釋迦牟尼佛要示現這個相?這裡頭有大道理在。真正是大慈大悲,幫助後學,給後學做一個好樣子,讓後學在這裡面去思索、去體會。

  到自己定力成就,因戒得定。定力是什麼?不受外面境界誘惑,這是定。那個時候你要遵守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上教須菩提尊者的重要原則:「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六根可以接觸外面境界,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決定不起心動念,這個可以了。這個方法是教老修、教菩薩。示現種種苦行,是教初學。真的是起心動念一舉一動,無不是「普化眾會令清淨」。請看最後一首:

  【佛住真如法界藏,無相無形離諸垢,眾生觀見種種身,一切苦難皆消滅。】

  這一首偈,清涼大師在前面註解裡面只用了一句話:「依體起用」,我們從這裡面要能體會到體、相、作用是一而三,三而一。佛確實他住在『真如法界藏』,『無相無形』當然『離諸垢』,這是講的真如本性,講的是性體。從體起用,這才現相,現相眾生才能看見,『眾生觀見種種身』;「種種身」是什麼?十法界依正莊嚴。身就是相,森羅萬象,是真如本性變現出來的。真如本性是體,決定沒有相狀,唯有「無相」能現一切相。無相是體,現相是作用,現種種相。『一切苦難皆消滅』,你要真正了解事實真相,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不用說放下,自然就沒有了。一切苦難這就消滅了,為什麼?妄想分別執著是一切苦難的因,因消滅,果當然不會存在,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回過頭來想想我們自己,我們住在哪裡?同學們有沒有認真的去反省過。「住在哪裡」,就是你心裡頭有什麼。六道凡夫住在哪裡?住在煩惱裡面。哪些是煩惱?自私自利、貪瞋痴慢、惡見,佛經裡面講的見思煩惱,你住在這裡頭。起心動念都是貪求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念念不離財色名食睡,你的心住在這裡頭,所以你的心亂了,你的心並不一。這六塵境界,每一個境界都無量無邊,你的心怎麼能定得下來?我們跟佛住的就不一樣,我們學佛要學佛住,佛住真如。真如就是「法界藏」,藏是含藏的意思,法界藏在真如裡頭,這個意思就是真如能現法界。所以說「無相無形」,六祖惠能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無相無形就是「本來無一物」,離諸垢就是「何處惹塵埃」,這是惠能大師講的。神秀大師沒有到這個境界,神秀大師「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要「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能大師的那個偈子就是這一句,把這一句做兩句來講。

  「眾生觀見種種身」,這個眾生不是我們,是覺悟的眾生,是看出門道的眾生。我們沒有看出來,誰看出來?六祖惠能看出來了,所以他一切苦沒有了,就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裡面所講的,那個眾生是誰?是觀自在菩薩。觀自在菩薩確實這一首偈他見到,他「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五蘊皆空」,無形無相;「度一切苦厄」,離諸垢,一切苦難皆消滅。這裡面給我們一個訊息,要滅一切苦難,這個地方是滅,消滅,那沒有般若智慧不行。如果不想消滅、不講消滅,講「離」,離不是滅,離是什麼?這一切苦難不起現行,對我不產生障礙,對我沒有影響。那佛就教你另一個方法,哪個方法?《十善業道經》上講的,佛說得好:「菩薩有一法,能離一切世間苦」,能離不是消滅。那是什麼法?「謂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夾雜」,這樣子能離一切世間苦。這個比那個高一等,這個我們學不會,《十善業道經》上佛所講的那個方法,我們可以學,中下根性的人可以學得到;這一句是法身菩薩。我們要知道,可以滅一切世間苦,有理論、有方法,等待我們提升到另一個層次,就能夠學習這個方法,就能夠入這個境界。

  「同生眾」第三個單元,「異名菩薩亦各一法」,第一句:

  【復次海月光大明菩薩摩訶薩,得出生菩薩諸地諸波羅蜜教化眾生,及嚴淨一切佛國土方便解脫門。】

  「異名」,揀別前面一個單元同名,前面每一位菩薩都有一個普,同名一個普,十普菩薩。這個地方也是同生眾,但是菩薩的名號不一樣,所以稱為「異名」。雖然各得一法,他是法法圓融。清涼註解說得很好,他說:海月大明菩薩摩訶薩,他的修學法門當中,從總的來說,「成就菩薩四種方便」,這四種方便,第一個是「地位」,一位就是一切位,它這裡出生菩薩諸地,可見得不是單獨一地,第二個是「度行」,第三個是「調生」,第四個是「嚴剎」。度行就是我們講的六度、十度,或者是「一地一度滿」,或者是「地地諸度滿」。譬如十地菩薩,一般來講,初地布施波羅蜜圓滿,二地是持戒波羅蜜圓滿,三地是忍辱波羅蜜圓滿,十地配十度,是這個意思。但是這是圓教地上菩薩,他每一度裡頭必定含攝其餘的九波羅蜜,少一條,他這一度就不能圓滿。真的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顯得《華嚴經》上所講的「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什麼叫行布?一地一度這叫行布,就是它有次第;圓融,是一度就包括一切度,包括諸度,諸波羅蜜。這一句是總,下面九句是別,但是都不出菩薩四種方便。四種方便的目的都是教化眾生。我們先掌握到這個意思,然後我們再來看經文,尤其是我們要如何來學習,這才是重要的。

  『海月光大明』,我們先看菩薩的名號,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海」是比喻大、比喻深廣,「月光」是表清涼。佛法裡面講智慧,多半是用日月燈明。「大明」是它的起用,是它的作用;有體有用,名號上顯示體、相、用。『菩薩摩訶薩』,我們知道雖然不是同名,是異名,也是等覺菩薩。他的法門,我們特別要留意,『出生菩薩諸地諸波羅蜜』,我們在這裡頭學十波羅蜜。十波羅蜜就是六波羅蜜展開,我們講六度,《華嚴經》講十度,六度跟十度意思是相同的。後面四度是從「般若波羅蜜」裡頭開出來的,也就是這一條說得特別詳細,說出「方便、願、力、智」。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通常這四種都在般若波羅蜜裡頭,般若波羅蜜裡面包含權實二智。如果把它分開來講,般若波羅蜜是實智,後面這四種是權智,就這麼回事情。

  所以六度並不少,十度也沒有增加,顯示出行布圓融是同時的,沒有先後。我們在這裡頭要學習的就是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在菩薩地位上,它有賓主之分,我們在學習裡面,特別是在應用的方面,也要懂得賓主之分,這樣就對了。布施以布施為主,布施要如法,不能夠違反法度,法度是戒。布施要有耐心,不能操之過急,那就是忍辱。布施的心念念不斷,布施的行一切隨緣,那就是有精進波羅蜜的意思。其餘我就不再細說,諸位就應該能夠體會到。一個波羅蜜裡頭決定具足一切波羅蜜。論到守法守規矩,那就是以持戒波羅蜜為主,決定也是圓融一切波羅蜜。

  作用在哪裡?「教化眾生,嚴淨國土」。這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弘護正法,弘護正法決定離不開四攝六度,在此地講四攝十波羅蜜。所以護法的工作要做得圓滿,一定是先從弘法下手。弘法有相當成就,一切通達,從弘法退下來做護法的工作。這就好比我們講席裡頭也常用這個比喻來說,辦教育,辦教育是護法。辦個學校,主要護法的人是校長,做校長的人最好從前是當教員,教員做得很久,資格很深,從教員退出來的時候,就當校長去。這個校長一定是好校長,為什麼?他有教學經驗,他對於教學這兩方面,老師跟學生,了解得非常清楚,他護持會周到,這個教育會辦得很成功。如果這個校長對於上課的這些老師、學校這些學生,一無所知,他辦這個學校當然就有困難,他許許多多想法看法、作法,他的政策方針就不切實際,哪裡能收到教學的成就?

  所以古大德常講,護法的是什麼人?諸佛菩薩,再來人!他們是寺院庵堂裡面的方丈住持、綱領執事;修學佛法的是哪些人?是一般初出家的清眾。所以方丈住持是校長,他可以不上課,他內行,他懂得此時此地眾生的根性。這就是他懂得觀機,人、時、地這三種時節因緣,他都清楚、他都明瞭。所以他就曉得在世尊這一切經論當中,應當選擇哪幾部做為這個道場主修的課程,再選哪幾部做為助修的課程,正助雙修。先選定課程,然後再依照這個課程去聘請老師。仔細觀察打聽,這個課程哪些老師對它下過功夫?有研究、有修行,解行相應,聘請這個老師來講解、教授這個課程。所以教學政策、主持教學是方丈和尚的事情,聘請法師來代他上課,法師是教員。授課的這些老師,出家的法師,行,能擔任,在家居士也能擔任,只要他對於這一門經論解行相應,他就能教得很好。所以寺院裡面的課程跟一般學校性質很接近,寺院確實是學校。

  教化眾生這個功德,我們現在講這是成績,績效是校長負責任。學校辦得好,政府獎勵是獎勵校長,不是教員。校長課程安排得好,老師請得好,所以校長是第一個大護法,決定是內行,他不是外行。學校辦得好,教學有成就,當然功勞是校長的,所有一切教職員都要跟他做密切的配合,把這一樁事情做好。佛法亦復如是,這叫佛教教育,這叫佛菩薩的事業,佛家有個術語常講「如來家業」,就是如來家的事業。佛菩薩家的事業是什麼?教學,社會教育,而且是義務教育,跟普通教育不一樣。普通教育單純,學生是固定的,年齡相彷彿,程度差不多,好教。社會教育難教,為什麼?學生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有,甚至於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統統到這兒來上課。這個老師不簡單,要有能力教導。今天講的是多元文化,不是單一的。

  這個講座一般稱為大講座,為什麼?聽眾分子很複雜,不是單純的。在這個教學當中,你所講的東西一定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學生裡面有上根利智的,有中等根性的,有下等根性的,你統統都要兼顧到,讓大家聽了之後,上了這個課都歡歡喜喜。所以講的東西有淺有深,深的那一部分是對程度高的人、上根人講的,淺顯的是對中根人講的,還得要講些故事比喻,對下根講的,才能夠皆大歡喜。所以在講演方法上就是教學方法上,面面都要顧到,真的叫老少咸宜。這個老師也不好找,所以一定要解行相應,單單有解沒有行,他講的東西不能夠契所有聽眾的根機,為什麼?他沒有體會,他講的東西不會圓融。一定有解有行,他圓融自在,他自己真下過功夫,真正把自己所學的落實到自己生活,落實到自己工作應酬,於是他東西就圓了。

  在這裡講的,一波羅蜜通一切波羅蜜,絕對不是單一的,所以他能夠接引上中下一切不同的根機,教化眾生,這是來聽講的大眾。教下面用個化,這個字用得好,化是什麼?化是成就、成績,教了之後,受教的這些大眾就變化氣質了,我們一般人講的「不一樣」了。化惡為善,化迷為悟,化凡為聖,三種不同根機。對於上等根機的人是化凡為聖,中等根機是化迷為悟,下根的人是化惡為善,一堂課裡面三個目標都達到了。所以這種教學不僅是上課,自己有修有證,形象擺在那裡。我們佛門常說「一佛出世,千佛擁護」,這個話什麼意思?這一尊佛他來當校長,有一千尊佛來幫助他,擔任他的教員、他的職員。你看看諸佛與諸佛之間這樣的密切配合,一絲毫嫉妒障礙都沒有。功德是圓滿的,大家是一樣的,校長的功德跟學校工友的功德是平等的,這是真實功德。密切的配合,一個心一個願,成就眾生,沒有一毫私心,這是菩薩道場,菩薩的學校。

  『及嚴淨一切佛國土方便解脫門』,「嚴」是莊嚴,「淨」是清淨。「嚴淨一切佛國土」,要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移風易俗、淨化人心。潛移默化,把社會上不好的風氣,漸漸給它導引到端正,這就是嚴淨佛國土;「一切」,這是菩薩們能做到,一切是盡虛空、遍法界,莊嚴虛空法界一切諸佛國土。我們今天這個做不到,但是不能沒有心願影響全世界,這才是個好事情。希望全世界一切眾生,各個都能夠轉惡為善,都能夠破迷開悟,要有這樣的心願,要有這樣的心量。絕不侷限在一個地區,一個地區這功德就小了。真正講起來,發心一定是盡虛空、遍法界,事實上要做到整個世界,影響力要有這麼大的範圍。事上要影響到這個地球,心願上要影響到盡虛空、遍法界,理事無礙。這個境界,一般人就不好懂了。而實際上,我們的事相隨著我們的心願,必定也傳達到九法界。九法界的眾生,有許許多多具足六種神通;聲聞法界、緣覺法界、菩薩法界,六種神通都具足。我們看不見他,他看得見我們。諸天的天神有報得五通,我們端正形象、端正風俗,他們也能看見。鬼神也有報得五通,雖然能力不大,我們所作所為,他也能聽到、也能見到,所以「嚴淨一切佛國土」,這個話是事實,不是誇張。

  「方便解脫門」,這就是清涼大師講的不離四種方便。四種方便的目標,就是「教化眾生,莊嚴佛國土」,這兩句話非常重要,這兩句話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宗旨。這兩句話要改成現在話,「淨化人心,端正風俗」,莊嚴佛土就是端正風俗,教化人心就是淨化人心,這個大家比較好懂。下面九位菩薩都離不開這個原則,但是在教化跟莊嚴佛土講得比較多。第二尊菩薩:

  【雲音海光離垢藏菩薩摩訶薩,得念念中普入法界種種差別處解脫門。】

  清涼大師註解「謂遍轉法輪」,這個意思很明顯。到處弘法,不侷限在一個地方,這是弘法,這不是護法。譬如一個教員,他這一個學期在這個學校上課,下個學期可能是接受另外一個學校聘請。住持方丈他主持這個學校,他不能隨便走;教員可以隨便走,可以到處兼課。校長要天天上班,管理這個學校,教員星期一在這個學校上課,星期二可能到別的學校上課,他可以同時兼好多個學校的教授、講師。他是教員,他是弘法,弘護差別在這個地方。

  菩薩的名號『雲音海光離垢藏』,它代表什麼意思?文殊菩薩在楞嚴會上告訴我們,娑婆世界眾生,六根是耳根最利,他講「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耳根利,耳根利在教導一定是用言音,所以妙音為教體。沒錯,釋迦牟尼佛當年天天是用講經說法,那個時候沒有用文字寫出來。在東方孔老夫子教學,也是講學,也沒有書籍、沒有講義,完全用的是言語。釋迦牟尼佛往生之後,學生從記憶當中整理,把它記錄下來成為經典,留傳給後世。佛在世的時候,沒有經典。孔老夫子也一樣,夫子過世之後,學生把過去所聽夫子所講的記錄下來,整理成為儒家的經典,夫子自己沒有著作。他自己寫的東西,大概就是《易經繫辭傳》,是夫子唯一的著作,其餘的真的是「述而不作」,都是講的古聖先賢傳下來的這些大道理。

  「雲音」,這是表以音聲說法,「海光」表智慧,「離垢藏」表德行、福德。這個善知識「雲音」辯才無礙,具足智慧德行。這個意思是說明弘法的人才必須要具足這三個條件,這才是一個真正好的傳教師、弘法人才。最重要的是「離垢藏」,垢是煩惱,換句話說,這一句就是孔老夫子所講的德行,德行是第一。要具足德行,要具足智慧,還要具足辯才,「雲音」表辯才。有這個條件,應當發大慈悲心教化眾生,哪個地方有請,就得要有應。佛法是師道,師道必須要有人請,學的人才尊重。沒有人請,自己去,固然是很慈悲,但是收的效果會減一半,為什麼?聽的人不尊重。古時候師道「只聞來學,未聞往教」,學,來求學,那個心多懇切!他才能得到真正的東西。就是「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誠敬的心有虧欠,遇到再好的老師,得益有限。所以你在善知識會下,你能夠得多少利益,與你的誠敬心成正比例。所以尊師重道,不是老師要求的,是自己要求自己。果然是個尊師重道的人,在佛法裡面稱為「法器」,就是說他具足條件可以接受大法。沒有誠敬心,老師再好,再熱心教他,他接受不進去,他沒有這個誠意,老師白費了辛苦,白教了!

  所以老師接引學生,他在那裡微密的觀察,看看這個學生有幾分誠意。有相當成分的誠意,這個老師特別要教他,為什麼?他能接受。一個好老師,他一生唯一的希望是什麼?有傳人。傳法之人,這個人可遇不可求。確實自古以來,教一生遇不到一個好學生,最後大法失傳,多!所以學生要找一個好老師,好老師找一個好學生,都是多生多劫的因緣,不是偶然的。這是因,緣是眾生有福,才能感應善知識出現;眾生要沒有福報,善知識不會到這個世間來。因緣具足,善知識出現,法會成就;法會就是多元文化的教學,很順利的成就。

  菩薩所修學的,我們應當學習,『得念念中,普入法界種種差別處』,解脫門不必講了,跟前面意思一樣的。他是從這個修學方式證無上菩提,非常熱心弘法利生。我們還要把話講白一點,大家好懂,非常熱心教學,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這樣就好懂了。只要有人肯學,他沒有不肯教的。無論在什麼處所,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肯去,沒有選擇。這個地方人多,這個地方供養很豐厚,我就很樂意到這兒來;這個地方聽眾不多,供養很薄,我就不來了,這不是菩薩!

  現在有沒有這個現象?這現象很多。我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暢懷法師邀請我來的,還有謝道蓮居士他們兩位。講經的場所就是在界限街「中華佛教圖書館」,暢懷法師在住持。我跟暢懷法師結的緣,就是在那個時候。那個圖書館不大,還沒有我們這一層樓大。頭一天到,晚上時候就在一起聊天。過去我們沒有見過面,也非常難得,暢懷法師告訴我,有一些法師到香港來講經先要談價錢,講這一部經,說好了要多少供養。問我,我說我不知道這個事情;我沒有,供養隨意,我們是以佛法與一切大眾結緣的,不是生意買賣。那個時候我第一次聽到,從前我只曉得做經懺佛事是有價錢的,請多少位法師,念幾個鐘點的經懺,有價錢,沒有聽說過講經的法師還談價錢的。以後到外國,外國這個風氣很流行,甚至於連傳授皈依都有價錢,上師仁波切灌頂也都收錢的,都訂了。這個現象,我們在佛教史上都沒有看到過,亂世的現象!把佛法當作生意買賣來做,這很悲哀!

  中國在古時候,教書的先生、教私塾的先生,對於學生不能夠談學費,學生家長隨意供養。如果這個學生家庭富有,他會供養多一些;學生家庭很貧寒,供養就很微薄。甚至於有很貧苦的學生,他家裡面吃飯都有問題,有的時候老師很慈悲,老師留學生吃飯,不收他的費用。傳道怎麼可以談利養?儒家一個秀才都如此,佛教一個法師開口談利養,這成什麼話?所以佛法衰微到目前這個現象,我們看到很痛心。在這個時代,我們應該做什麼樣的形象,自己就曉得了。這些不如法的形象、不善的形象,我們統統要把它改過來,讓社會大眾慢慢細細去體會佛教本來面目。

  怎樣才叫做如理如法?你看看《大藏經》,佛什麼時候教我們講經說法收學費?經典上從來沒有過。釋迦牟尼佛在世給我們示現的,對於四眾弟子,佛接受的供養,只是每天一缽飯,在家弟子們供養。生病了接受醫藥,平常接受一件衣服、臥具,四事供養,其他的沒聽說過。這些佛門不如法的現象,在近代才出現,從前我們都沒有聽說過。所以「雲音海光離垢藏」這三句表法的意思,我們一定要清楚要明白。要發心「普入法界種種差別處」,弘法利生。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