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五七九卷)  2006/6/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57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賢首品第十二」,今天從第三段「宗趣」看起,我們把這個文念一遍,「宗趣者,於信門中,成普賢行德而自在莊嚴,無方大用,建立眾生,通貫始終,該攝諸位,以為其宗」,上次我們講到這個地方。今天接著看下面,「令起圓融信行,成位德用,而為意趣」。這段的「圓融」貫下面五樁事情,就是圓融信、圓融行、圓融位、圓融德、圓融用,這是這一品經的意趣,就是說它的方向、目標。前面這個「宗」是講他學習的方法,講修行的方法。清涼大師實在講很慈悲,怕我們看《疏》看不懂,確實這裡面每個字都含很多的意思在裡頭,所以老人家不能夠不詳細的為我們註解,《鈔》就是註解。《鈔》文字很長,就是註這一小段的。

  我們看鈔文,「令起圓融等者」,圓融等就是一直等到德用。天台智者大師是依這品經建立圓頓止觀,天台跟《華嚴》關係的密切由此可知。天台家的修行方法就是三止三觀,止觀裡面有次第、有圓融。次第,三觀是分別講的,圓融是任何一觀都圓攝其他的兩觀。譬如空觀、假觀、中觀,說空觀,空裡面有假有中;說中觀,這裡面有空有假,圓融無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頓教,圓頓法門。這圓頓法門根據什麼來建立?根據《華嚴經.賢首品》修學的方法,這是天台宗裡面最殊勝的行法。

  在止觀開頭他就說到,他說這個菩薩,「此菩薩」就是修學圓頓止觀的菩薩,「聞圓法,起圓信,立圓行,住圓位,以圓功德而自莊嚴,以圓力用,建立眾生」。「今宗即圓法」,今就是我們現在學習的這品經,它的宗旨就是圓融無礙法。「意趣有五」,就是剛才我們念的這五句,第一個就是信,即起圓信,就是信、行、位、德、用這五條,「皆以上圓融貫之」,這個以上就是五條,一即是五,五即是一。

  首先我們要把圓融的意思搞清楚、搞明白,從差別事相上來說是有五,信行位德用,而實際上是一。在我們中國,古大德教化人民,五千年都是用倫理道德。倫是講五倫,父子、夫婦、君臣、兄弟、朋友,事上確實有這五種,實際上完全具備在一身。我們這一個人,對我們的父母來說,我們是兒女,這父子;對我們底下一代來說,我就是父親。在工作當中,對領導人來說,我們是下屬;對你自己下屬來說,你又是領導;領導是君,被領導是臣。對哥哥來說,我是弟弟,對下面的弟弟來說又是哥哥。所以,儒家講五倫十義,五倫十義是不是在一個人身上?這一就貫之。儒,夫子之道一以貫之,諸佛如來之道也是一以貫之,諸佛稱為圓融貫之。所以首先我們要了解這個字的意思。

  第一個,我們按照順序來講,第一個是聞圓法。我們學佛的因緣都是從這個地方興起來的,你沒有聞到佛法,你怎麼會知道學佛?聞佛法的機緣各個人又不相同,差別繁多,其中有不少是由善友介紹,你才知道有佛法。但是聞圓法,就不容易了。圓是什麼?圓是圓滿,圓是真實,圓是究竟,這個難。什麼法是圓法?肯定是一生成就,而且是圓滿的成就,這才真正叫圓法。在經教裡面,《華嚴》、《法華》、《楞嚴》、《般若》可以說都是圓法,這是我們一般而論。

  如果狹義的來說,古大德只肯定這一切經裡面只有三部經屬於一乘法,一乘法就是圓法。是哪三部?第一部就是《華嚴》,第二部是《法華》,第三部是《梵網》。《梵網經》分量也很大,但是傳到中國來只有一品,就是「心地戒品」,其餘的沒傳到中國來。這品經裡面講的梵網菩薩戒,一般出家人受菩薩戒都是依據這個本子,這個本子是一乘法。菩薩戒在中國還有一種是《瓔珞經》,也有菩薩戒品,比《梵網經》的菩薩戒品要簡單一些,六重二十八輕,就是六條重戒、二十八條輕戒;《梵網》是十重四十八輕,所以它的條文就多。《梵網》稱為一乘,《瓔珞》是大乘。

  在近代,在家菩薩,就是在家的同修受菩薩戒,多半是受瓔珞菩薩戒,出家就肯定受梵網戒。不過我們要曉得,現在受戒是有名無實,這是事實,我們不能不知道。遇到戒壇開戒,要不要去受?近代的一些高僧大德勉勵我們應當要去受,受這個形式;自己知道是形式,不是真的得戒。那為什麼還要去受?受了之後避免別人毀謗,因為不受戒不能夠學戒,受了就可以學。受了雖然得不到,可是我受了戒之後,我認真的去學戒,學一條你就真的得一條。

  我最初接觸到佛法,章嘉大師教我,他老人家非常重視戒律。我們從前對佛法排斥,認為這是迷信,以後老師給我們介紹,知道這裡頭有大學問,是羨慕學術而進來的。所以對於經論比較重視,對於戒律就疏忽了。這是個錯誤觀念,認為戒律是生活規範,它是三千年前,又是古印度的,怎麼能適合於現在人?這個成見很深,很不容易打破。我跟章嘉大師三年,到他老人家圓寂,我非常感他的恩德。圓寂的時候,在火化場,我們有一些人搭了幾個帳篷,在帳篷裡面守著。我在帳篷住了三天,三天三夜,想老師三年教了我些什麼?我三年跟他學了些什麼?認真的反省、檢討。

  這一反省,最深的一個印象,他總跟我說了有二、三十遍,就三年當中常常提起這句話,輕描淡寫,他也不勉強我,只告訴我「戒律很重要」。每次去大概都是我離開他的時候,一般他都會送我到門口,一面走著一面告訴我戒律很重要。所以他老人家這一往生之後,我一反省,這句話的印象最深。於是我就重新來考慮,戒律為什麼重要?三千年前古印度學佛的人修行的規範、規矩,為什麼對今天人來講,三千年後中國,還是這麼重要?

  因為在以往,我們是把戒律看作一種普通的生活規範,像中國儒家講的禮一樣。禮在中國,諸位都知道,三代不同,這三代就是夏商周,所謂是有興有革。就是說是可以繼承前面,但是有修訂,有些不適合今天用的刪掉,有些現在發生的事情,必須要建立,法律要重新制定。所以它必須隨著時間、空間去修訂,才能適合於當前的社會。你看現在國家的憲法,每隔一段時期要修訂,要修憲,這是國家大法。其他的法律條文,可以說每隔個三、五年就不適用,要重新修訂。我們把佛家戒律也當作禮跟法一樣看法,這個觀念錯了。

  到以後我們通過深深的思惟、體會,才曉得佛家戒律是凡聖的標準,不是我們人間一般生活標準,是超凡入聖的標準,所以它就超越時間、超越空間。在印度行得通,在中國還是行得通;三千年前行得通,三千年之後還是行得通,那就是此地所講的圓融法。我們儒家的禮跟現在社會上用的法律,是世間法,世間法在《華嚴經》的術語屬於行布,佛法是屬於圓融。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才認真的去看戒律。本來我們學佛,只學經論,不學戒律,通過真的是老師圓寂給我們當頭一棒,打醒了。如果他老人家還住世的話,恐怕到今天我還沒有辦法體會,這是真的。所以老師對我無論什麼樣的示現,都給我很大的啟示。戒律是寶,佛家講三寶,戒律是法寶,決定不能夠疏忽。

  圓不但是圓融無礙,你看天台大師還加了個頓,頓是頓超,沒有次第。次第跟頓超,就好比我們上大樓,我們的協會在十一樓,次第就好像爬樓梯,你從樓梯走上來,一個台階一個台階走到十一樓。頓超是什麼意思?頓超是坐電梯上來的,他很快,一下就上來了。你從這個比喻當中,你能夠體會什麼叫次第、什麼叫頓超。可是頓超是有條件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什麼條件?上上根人他行,我們一般中下根性的人不行,頓不了。

  我初學佛,年輕,年輕人總是好高騖遠,總想很快成就。所以對於禪宗,讀了幾本禪宗的書,感覺得很有意思,很得意。老師告訴我,我三個老師都說同樣的話,這個書你不能看。我說怎麼?我看了很有興趣。搖頭,這不是你看的,他說這是屬於圓頓法。他舉個比喻跟我講,這個法叫一步登天,你要自己想想你有沒有能力,一步能登上去,好;登不上去,掉下來是粉身碎骨,死路一條。然後又告訴我,因為那時候喜歡讀《壇經》,他說惠能大師,惠能以前沒有出現過,惠能以後也沒有出現過。佛教傳到中國兩千年,兩千年只出一個惠能,他說你想想看能不能學他?我們這才服了。惠能就是一步登天的,他登上去了。我們的根性怎麼辦?我們的根性就是要爬樓梯,雖然是慢,可是很穩當。你上一層,確實你就提升一層,再上一層又提升一層,像念書一樣,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循序漸進,這叫漸法,就不是圓頓法。

  此地講的都是上根利智,所以這個菩薩不是普通菩薩,所謂是圓頓大根的菩薩,他們聞圓法。什麼是圓法?圓法是究竟法,就是如來果地上親證的大法,我們一般人完全不能理解。此地清涼大師舉了幾個例子,解釋聞法的,「謂聞生死即法身,煩惱即般若,結業即解脫」,這個我們完全不能懂。法身沒有生滅,生死即法身,或者說生死即涅槃,涅槃、生死不二,這一說就把我們說糊塗了,這真正是圓法。好在我們學習《華嚴》也學了三千多個小時了,我們也是按部就班的學到此地,多少現在對於聽了這樣的說法不害怕了。不會聽了之後覺得胡說八道,就掉頭而去,不會了,能夠接受。雖然還是搞不清楚,但是知道佛在一乘大經裡面常說,肯定是事實真相。

  在近代,西方的科學很發達,西方學人也給我們提出科學的證據,證明人沒死,生死是什麼?生死是身,就是換一個身,實際上人沒死。這跟此地講的有點接近,法身不生不滅。人生死是怎麼回事?他就換一個身體,這身體用久了,不好再使用了,換一個。所以說身有生死,靈性沒有生死。

  釋迦牟尼佛在《楞嚴經》上跟波斯匿王的一段談話,好像是在第二卷,說到這個問題。佛跟他講,人身上有一部分有生死,有一部分沒有生死,有生死的不是你,不生不滅的才是你。佛就舉了個例子,用見性。佛問他,你是多大見到恆河的?波斯匿王跟釋迦牟尼佛同年,他說他三歲,母親帶他到神廟裡面去拜神,經過恆河,他說我第一次看到恆河。佛就問他,他說你十三歲的時候跟三歲比,是不是覺得你十三歲的時候比三歲老了很多,起了變化,他說是。不但十三歲不能跟三歲比,他說我到二十三歲、三十三歲、四十三歲,今年六十二歲,體力慢慢就衰退了。佛就說是,會有衰退,會有變化的,這個有生死。他說你見恆河的那個見,十三歲的時候跟三歲有沒有變化?二十三歲、三十三歲有沒有?波斯匿王說沒有變化,沒有變化就不生不滅。

  這在「十番顯見」裡面告訴我們,六根的根性,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觸、意知,這六根的根性沒有生滅,見聞覺知哪有生滅?這不生不滅的才是你自己。波斯匿王聽到這番開示非常開心,知道什麼?知道自己不會死。然後才想到我們現在這個身體就像我們穿的衣服一樣,不是我,是我所有的。你看衣服髒了,你不就換一件嗎?我們的身不好使用了,再換一個,這是事實真相。現在外國人發現了,發現不只一個人,很多個,特別是研究心理精神的醫生。在外國很多他們用深度的催眠,讓這個人回到過去世,把過去世的事情說出來,甚至於回到十幾世、二十幾世。我看到有一個例子,回到八十多世之前,四千年,八十多世前。這當中生生世世,還做過畜生,還算不錯,多數是人身,但不是一個地區。所以證明東方人講輪迴,現在西方人相信真有輪迴。我們明白這個道理,這就是換身體,希望愈換愈殊勝,愈換愈好。

  好像我們穿衣服一樣,我們脫了這一件,換件新衣服,比這件款式、質料都好,穿了很歡喜。如果我這件脫了,換了一件還不如我這件,就很懊惱了,這是人之常情。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我們就要認真修行。心行善,不斷向上提升,如果造作不善就要往下墮落。往下墮落就是畜生、餓鬼、地獄,往上提升是天人,再向上提升是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陀。這我們就明白了,佛教導我們圓法你要能信,這個很重要。現在我做不到沒有關係,做不到是什麼原因?煩惱習氣太重,可是怎麼樣?要認真把它斷掉,這個東西不是好東西。煩惱習氣要不斷,所謂一口氣不來,你換個身體就不如現在的身體;換成畜生身,換成餓鬼身,你的處境愈來愈辛苦。往上升就自在,能夠生到天上,對於一切的受用可以說比我們現在自在多了。要是能夠超越六道,你所得到的是佛經上講的解脫自在。現在我們講生死,換身體是生死,這個事情沒有了;六道裡頭有,六道外面沒有,所以生死確實是法身。

  我們感官當中有生死,而實際上是我們的錯覺,科學家知道,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道身有生滅,靈性沒有生滅。可是佛告訴我們,靈性沒有生滅,物質也沒有生滅,這就奇怪了。要給你說真相,物質根本就不存在,不生哪有滅?物質也是不生不滅,現在科學家也發現了,可是他們還沒有能夠把它匯合起來。不同的科學家,研究物理學的,特別是現代的量子力學,他們發現物質不存在。所以愛因斯坦說宇宙之間只有「場」是真的,除場之外,沒有一樣是真東西,都不存在,他這個說法跟佛法所說的也相當相似。科學最近也發現,物質是怎麼回事情?無中生有。也就是所謂場,場是能量,能量稀薄的時候稱為場,能量集中的時候就會變成物質。所以物質是緣生,聚散無常。

  雖然能量變成物質,這個物質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短暫到幾乎是生滅同時。這門學問在現在是非常高深的物理學,可是佛在經上,三千年前也給我們說得很清楚。法相宗的經典,物質是什麼?物質是相分、現相。現相從哪來的?現相從見分裡面來的,見分是能緣。見分從哪裡來的?見分從自證分來的,自證分就是此地講的法性,見分還是法相。這個相不是物質,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精神的現象,見聞覺知這些現象,這些現象是法相,不是物質。所以,法性先變出這個現象,就是精神現象,精神現象裡頭然後才會變成物質現象,這就是《起信論》講的「無明不覺生三細」。三細相是講的無明、見分、相分,相分是物質,見分是精神,統統都是從無明變現出來的。無明是什麼?起心動念,極其微細的起心動念。這個起心動念我們沒法子覺察,決定覺察不到,現在用最敏感的科學儀器也覺察不到。佛在經裡面他們怎麼知道的?甚深禪定,大經裡面告訴我們,八地菩薩才感觸到這個現象。就是精神跟物質怎麼來的,世界怎麼來的,眾生怎麼來的,八地菩薩才見到。

  心現識變,心性能現,這個心現就是阿賴耶,識變就是末那跟第六意識。識變是什麼?分別執著。所以,大經裡面常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一定要能體會到。一切法是指什麼?十法界依正莊嚴,不止六道,不止三途。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心想生,心想就是分別執著,分別執著裡面就有善惡、就有染淨。染就變六道,淨就變四聖法界;善惡,善就變六道裡面的三善道,惡就變三惡道,從分別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經教裡頭講得太清楚了。

  我們知道了、明白了,路是要靠自己走,佛只能講給你聽,沒有辦法帶著你走,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釋迦牟尼佛把我們領進門,把事實真相給我們說出來了,說出來,問題就是你信不信?所以我常常看到經上這樣的開示,我對於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他怎麼聽了就能相信,就能依教奉行?現在人聽了搖搖頭,這不是真的,這是一種理想,是一種猜測,或者是迷信的傳說,不能接受。為什麼從前人能接受?現在一些人,像我的接受是參考一些科學的資料,真的科學很多發現對我們學佛幫了很大的忙。

  譬如講時間、空間,能量跟物質,科學裡面所講的跟佛學一對照,很接近,能幫助理解。使我們從這個地方建立了信心,而且佩服得五體投地,但佛經上講比科學講得還要詳細。科學一直到今天,真正的根還沒找到,只籠統說個場。場講能量稀薄,能量為什麼會有稀薄?為什麼會有集中?這又是怎麼回事情?說不清楚了。能量從哪裡來的?能量聚散的現象從哪來的?講不清楚了。所以科學還是在摸索,比不上八地菩薩,在甚深境界裡面他看到的,叫現量境界。科學家今天沒看到,是從數學裡面推算的,屬於比量,不是現量。

  我們因此也就明白了,科學家能夠理解是有限的,為什麼?他沒有離開分別執著,所以他怎麼樣去研究、理解都是有限度的。不像古印度這些修行人,古印度不僅是佛教,像婆羅門教、瑜伽、數論,這些宗教統統都是修禪定,他們對於六道裡面的情形很清楚。所以,六道輪迴最早是婆羅門講的,婆羅門教知道六道之當然,不知道其所以然。他看到這個現象,也就是我們今天講不同空間維次,他用禪定能把六道裡面的不同空間層次突破,他全都看見了。上面可以看到非想非非想天,下面可以看到阿鼻地獄,一切眾生在裡面生活狀況他統統明瞭。可是究竟從哪來的?為什麼會有這些現象?他就不知道了。佛陀出世之後,才把所以然的道理講出來,講清楚。

  你真正通達明瞭了,你才曉得我們應當怎麼修學?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是跟圓法相應,你這一生就能成佛。剛才說了,古大德跟我們講圓法,圓頓大法,古人只講《華嚴》、《法華》、《梵網》。還有一個圓頓大法,古人沒有顯說,實際上他也給我們點出來了。那是什麼?念佛這一法,一生成佛。你說這一法從哪裡來?這一法從《華嚴經》來的。《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那就是淨土宗。

  難怪隋唐時代的高僧大德,他們探索佛法做了個總結論,他說一切經裡面,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哪部經最殊勝?《華嚴》,大家公認,所以《華嚴》是經中之王。我老師那時候教我,《華嚴》是佛學概論,是佛經哲學概論。可是《華嚴》到最後結歸到淨土,於是就把《無量壽經》提出來,還在《華嚴》之上,《無量壽經》專講淨土的。所以乾隆年間彭際清居士講,《無量壽經》就是中本《華嚴》,《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這個話說得一點都不錯。那我們就曉得圓法,大的圓法我們吃不消,沒有法子,可是《無量壽經》、《彌陀經》是圓法,跟《華嚴》沒有絲毫差別。我們有門路了,從這個圓法,特別的圓法,我們這一生一定有圓滿成就。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我們繼續看清涼大師的開示,這幾句話很重要,至少要有個概念。就是「謂聞生死即法身,煩惱即般若,結業即解脫,雖有三名,而無三體,雖是一體,而立三名,是三即一相,其實無有異」,無有異就是沒有兩樣,到這裡是一段。法身這個名詞的含義也要搞清楚,身是體的意思,我們常常講身體,它有體的意思。法身,法就是體,這叫法身。法是法性,法性我們六根都接觸不到,因為它不是物質,它也不是精神,所以我們用思惟想像也沒辦法達到,只有用禪定。什麼叫禪定?放下一切執著,放下一切分別,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起心、不動念,在這樣的境界裡面你才能夠覺察到。我們講話很難講,因為有覺有察就有分別,有分別又見不到了。到後面我們會講到「無功用道」。

  這就是講覺跟不覺是一不是二,一定要入不二法門你才能體會到。也就是說只要內心深處有絲毫對立,你看生跟死對立,生死跟法身是對立的,煩惱跟般若是對立的,業障跟解脫是對立的,我們世間法沒有一法不是對立的。所以科學家講相對論,他說宇宙是怎麼建立的?相對建立的,相對就是有此必有彼。為什麼會有相對?有分別、有執著就有相對。你看分別對面是不分別,執著對面是不執著,所以它是相對的;一邊沒有了,那一邊也沒有了。生死沒有了,這個念頭沒有了,給諸位說,法身也沒有了,你說它是不是一?決不是說生死沒有了,法身存在;分兩個真是對立的,一個沒有,那邊還有。這邊沒有了,那邊也沒有,它是一。一是什麼?法性,就是大經上講的唯心所現,那就是真心,那才是真正的理體。

  這個意思,我覺得我已經說得很明白了,聽不懂沒關係,《華嚴經》往後這些話常常會遇到。這是什麼道理?這就是世尊教學的善巧方便。中下根性的人,絕對不是一次、二次他就覺悟了,那是上上根人。你看章嘉大師對我,就是戒律這樁事情輕描淡寫提個二、三十遍,到以後再一反省就明白,就能夠契入。如果不重複不行,沒有印象。什麼時候能夠體會到?時節因緣,時節因緣不到沒法子。所以教跟學都是長程的工作,不是短期的,尤其佛法的修學,要說時間都講無量劫,都講三大阿僧祇劫。這就是告訴你,唯有恆心毅力、勇猛精進,你才能契入。

  如果遇到挫折、障緣你就退轉,這個現象很平常,如果要不退轉,哪個人一生都能成就。他為什麼不能成就?就是進得少、退得多。為什麼會有退?煩惱習氣,煩惱習氣起現行的時候,就是貪瞋痴慢。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雖然佛不斷的提醒,我們還是執著,還是放不下。你看《金剛經》上說多少遍,「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每讀一遍,就好多次的提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若菩薩不住相布施」。這部《金剛經》也不過五千多字,你細細的觀察一下,講了十幾遍,不斷重複,不斷在提示,可是我們怎麼樣?依舊是麻木不仁,警覺心始終提不起來,經本一放下,這個現實還樣樣都認真,堅固的分別執著。

  我們在《華嚴》學習這麼長的時間裡面,理論、方法、境界經過三千小時的薰修,這不是短時期,我們已經很清楚。放下執著就是阿羅漢,超越六道;放下分別就是菩薩,你就在四聖法界,四聖法界的上層,不是在下層;放下妄想,也就是放下起心動念,你就出了十法界,你就成佛了。我們對這個開示很清楚、很明白,可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能不執著嗎?經論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執著不是事,是心。心裡真正能放得下,事相上就是《華嚴》跟我們所講的事事無礙。這個地方就是事事無礙的境界,生死即法身,你就得受用。為什麼?你不執著生死,也不執著法身;你不分別生死,你也不分別法身,它有什麼障礙?那為什麼佛要說生死?這是教化眾生的方便,方便說,不是真實說,才能契入。

  《華嚴》講四種無礙,理無礙,無礙是沒有障礙,事沒有障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事事無礙是超越十法界的佛菩薩,他們事事無礙;沒超十法界,超越六道了,他們理事無礙。六道裡面很糟糕,什麼都是障礙,理也有障礙,事也有障礙,理事有礙,事事更有礙。為什麼?迷在其中,不了解事實真相。所以,一切障礙從哪裡生的?從心生的。大乘教裡佛常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這些說法統統是善巧方便,佛以善巧方便誘導我們悟入真實。真實不但說不出,都不能想,一想就錯,所謂是「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乖就是違背,不能起心動念還有什麼好說的?

  最近往生的黃居士,黃忠昌居士,三年不說話,他寫了個心得,裡面就有這麼一點味道。這味道是什麼?分別執著很淡薄了。他是從三年不說話體會到離分別執著的受用,這個受用幫助他念佛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能夠自在往生,在凡聖同居土上三品,雖然還有世壽,他可以捨棄不要了,想什麼時候往生就走得成,佛真的來接引他。

  所以佛在經上這些圓法,圓頓的開示,最重要的我們不懷疑。知道我們自己煩惱習氣很重,我們的程度不夠,還不能完全理解,也要信。信了裡面還有疑情,沒搞清楚,佛是這麼說的,我相信。就好比我們生在這個地區,從來沒出過門,不知道外國是什麼樣子,從外國回來的人告訴我們那邊情形,我們相信。相信怎麼樣?自己沒去過。自己到達那個地方,那是真信;沒有去過,但是他從那裡回來,我們對他沒有懷疑,這個信叫正信,這不是迷信。如果他也沒去過,他來給你說那裡怎樣怎樣,憑空想像的,那靠不住,那個信可能是迷信,那不是正信。他真正從國外回來,說那邊狀況,這個可以相信。信有分很多很多種類,這些我們都不能夠不知道的。

  這句明白之後,底下就比較容易。「煩惱即般若」,般若是智慧,這是什麼?這樁事情,你覺悟了就叫般若,你不覺悟就叫煩惱。其實煩惱跟般若是一不是二,用佛法的名詞來說,這是精神的現象,見聞覺知。所以,你覺就叫般若;你迷,般若就變成煩惱。所以煩惱可不可以斷?不能斷。煩惱斷了,般若就沒有了;可是你要想斷,肯定斷不了,如果要是真斷了的話,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

  相雖然是假的,體是真的,古人比喻得好,「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好像用黃金做的器皿,我們還是古人的比喻,老比喻不是現在人的比喻。我們用黃金造個佛像,你每天對它很恭敬禮拜,這就好比是般若。哪天你不高興了,你不想要佛像,喜歡小貓、小狗,你把這個黃金用來又造個小貓、小狗,佛像沒有了。小貓、小狗是三惡道,是煩惱。造佛像是這個黃金,現在造小狗也是這個黃金,體沒有變,只是形相變了一下。煩惱跟般若,跟這個比喻差不多。

  覺了的時候是智慧,迷了的時候叫煩惱,煩惱是什麼?貪瞋痴慢疑惡見。覺悟之後,貪變成了戒律,痴變成了智慧,瞋恚變成了禪定,所以貪瞋痴就是戒定慧。戒定慧是般若,貪瞋痴是煩惱,戒定慧迷了就是貪瞋痴,覺悟了就是戒定慧,貪瞋痴即是戒定慧。這種話,像這些話一般對初學決定不講,講了什麼?會把他講迷惑了。他本來對佛還很尊重,還相信,這一講他不相信,他退心了。簡直是胡說八道,怎麼會講出這種話?互相矛盾。要知道這是在華嚴會上講的,小乘裡頭絕對沒有,方等裡頭很少,都不說的,到般若才說,這個要知道。這個教學是高等的課程,這是甚深的佛法,所謂圓頓法門。

  入這個境界要不要斷煩惱?斷煩惱,般若就斷掉了。那煩惱怎樣?煩惱就變成般若。煩惱怎麼會變成般若?用貪瞋痴慢來教化眾生,這不就是般若嗎?貪瞋痴能教化眾生?能。你看《華嚴》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勝熱婆羅門就用愚痴,甘露火王就用瞋恨,伐蘇蜜多女用貪愛。這是善財童子去參訪三位善知識,他們用的方法很特別,那就是煩惱即般若。要用這種方法叫你徹底覺悟,大徹大悟。

  你看有人跟隨釋迦牟尼佛,一生沒開悟、沒證果;釋迦牟尼佛一入般涅槃,我們講過世了,他一下就開悟了,他也就證果了。釋迦牟尼佛入般涅槃是幫助這些學生,成就這些學生。不用這個方法,禪宗裡面講棒喝,不用這個方法他醒不過來,一受這個打擊,一下就覺悟過來。所以釋迦牟尼佛降生是教化眾生,釋迦牟尼佛入般涅槃也是教化眾生,釋迦牟尼佛接受國王大臣的供養是教化眾生,釋迦牟尼佛去托缽托不到也是教化眾生。世尊三個月馬麥之報,托缽托不到,還有好心人,餵馬的乾糧拿來供養佛,佛也吃,沒有分別。所以八相成道,無一不是度化眾生的示現,不只是言教,身教更多,言教次之,身體在示現。根利的人不要用言語,看到釋迦牟尼佛這種生活,他就開悟了,就明白了。利根的人行,中下根的人不行。

  結業,在六道裡頭造業。造業,結的是善業,人天果報;結的是惡業,三途苦報,正所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如果你真的覺悟了,業確實變成解脫,業習的種子在阿賴耶裡面產生變化。本來我們造作惡業,譬如要到畜生道,變畜生去受這個果報,這一下覺悟之後,他變不變畜生?他也變畜生,他變畜生不迷,用畜生身去度化那些畜生,諸佛菩薩常常幹這個事情。你看我們在這些年當中,遇到一些靈媒透露給我們的訊息,觀世音菩薩常常在餓鬼道教化眾生,他到餓鬼道一定要現餓鬼身,不現同類身沒有辦法教化眾生。他要教我們人,一定要現人身;他要教畜生,一定現畜生身;他教餓鬼,一定現餓鬼身;他到地獄裡面教化眾生,一定現地獄身。所以結業即解脫。

  所以我們縱然造了許多的罪業,怕不怕?不怕,怕的是不覺。不覺,你要到三惡道去受罪業,受苦受難;覺了之後,到三惡道去度化眾生,那個地方眾生苦。你雖然發了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你要是阿賴耶識沒有惡業種子,你怎麼能現惡道眾生身?可見得惡業不是壞事。你要真正能通達這些道理,明瞭事實真相,我在經上續的兩句話,你才懂得這個意思。佛在經上講「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我續了兩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今天講到這個地方,你應該能夠體會到一些。關鍵就在覺迷,所以佛法修學重視的是破迷開悟。

  可是破迷開悟得轉煩惱為菩提,你轉不過來可不行,這怎麼轉法?你一開頭一定要在這裡下功夫,不執著,不執著就是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有執著,不平等;沒有執著,法法平等。這一定要功夫,否則的話,你覺悟不了,光求覺,怎麼覺也覺不了,沒法子覺。不分別,就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八識成四智,六、七是因上轉,五、八是果上轉,果上轉不要去理它,因上轉了,果就轉了。所以真正用功夫的沒有別的,就是放下分別、放下執著。

  尤其執著嚴重,執著是六道的第一個因素,分別是十法界第一個因素,所以先從最嚴重的下手,最嚴重的就是執著,總要把這樁事情看淡。無論什麼事情自己清楚明瞭,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愛怎麼做都好,你有執著,我沒有執著,我可以隨順你。兩個人都有執著就很難相處,兩個人成見都很深,這當中決定起矛盾,常常不和,常常鬧意見,常常吵架;其中有一個能忍能讓,他就能和睦相處。由此可知,放下的最初方便就是忍讓,處處讓他,不要計較,隨他,什麼都好,慢慢在這個地方養成習慣,就得受用。

  所以覺決不是驟然、一蹴就能得到的,不可能,我們一定要依照釋迦牟尼佛的教誨循序漸進。煩惱習氣重怎麼辦?先從戒律下手,決定是正確。戒律裡面首先就教我們忍讓,讓我們學規矩、懂法則,要把它落實在事上,那個戒律是活的,你才得受用。所以《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跟我們前面所念的「淨行品」,每一條都是圓融的,每一條都是超越時空的。像《弟子規》上頭一句,「父母呼,應勿緩」,你如果只是懂得父母叫我趕快答應,你沒學會。那真叫學一樣就是會一樣,整個《弟子規》學會了,你也不過只學會了一百一十三樁事情。日常生活事情太複雜、太瑣碎了,你還是一籌莫展。所以你要能舉一反三,聞一知十,活學活用,你不能死學死用,那就沒法子教了。

  這句怎麼樣活學活用?大乘菩薩戒裡面給我們講,「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父母呼,應勿緩」,也就是說,所有一切人叫我,我們都應當像對父母那樣的尊敬,那樣的快速答應,這就對了,這就叫圓法。所以,法有沒有圓?法沒有,圓頓在人,大乘教裡面佛常講的「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圓是什麼?覺悟、圓悟了,所以沒有一法不圓,不覺悟怎麼行?《弟子規》一百一十三法,從你初學一直到你將來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等覺位、妙覺位,都是用這個,決定沒有離開。就是這一句。到如來果地變成什麼?眾生有感,佛立刻就應,感應道交,第一句裡頭。

  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當用什麼方法教化他就用什麼方法,所以佛沒有一定的身相,沒有定法可說,全是活的,活活潑潑,完全稱性。怎麼完全稱性?因為他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就稱性。只要有妄想分別執著,就與性德相背道,那就迷了。稱性是覺悟,悖逆就是迷惑。所以諸位要曉得,你有分別、有執著就是迷,迷得很深。我們不講妄想,因為妄想真不容易斷,就是起心動念。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你已經成佛了,你已經入華嚴境界了,那個不必說了,太難太難,真的是做不到。你能夠做到不分別,你就是菩薩,我剛才講了,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十法界最上面是四法界,你是屬於上層的。你還有分別,執著沒有了,你是十法界下面兩層,下面兩層是阿羅漢、辟支佛。

  如果執著沒有斷,你是六道凡夫,六道裡面就要論善惡,結業就有善惡。如果是出了六道,也就是說執著沒有了,還有分別,還有妄想,執著沒有了,你已經證到阿羅漢,已經證到辟支佛,結業即解脫,這個你證得了。你怎麼證得?阿羅漢跟一切眾生也是感應道交,不過阿羅漢心量小,你有感,看他喜不喜歡,他喜歡他就來應,他不喜歡他不來應。這就是什麼?喜歡不喜歡是緣,你跟他有沒有緣,有緣他一定來,沒有緣他不來。不像菩薩,菩薩沒有緣也來,這了不起。所以菩薩給眾生作不請之友,我們在《無量壽經》上講得很清楚,這個心量大,因為他沒有分別;阿羅漢還有分別,沒有執著,他有分別。

  你就曉得執著害人多嚴重,我們生生世世在六道裡頭過這種苦日子,搞生死輪迴搞了無量劫,被什麼害的?執著。為什麼要這麼執著?隨順一點不是很好嗎?學佛先決的條件,特別在大乘,特別是將來你想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大乘當中的大乘,是一乘當中的一乘,至高無上。你的信願要不能跟阿彌陀佛相應,不能跟西方極樂世界大眾相應,就是清淨海會相應,你雖念佛去不了。為什麼?性格不相同,心量太小。那要怎樣?昨天跟諸位講的,《華嚴》上大心凡夫,不但你是《華嚴》的當機者,你是西方極樂世界的當機者。什麼叫大心?念念為眾生想。我們確實為自己想得太多,為眾生想得太少。你要說為什麼?養成這種習慣了,這就是煩惱習氣,無量劫就養成,沒有為別人著想。

  我給同學們說,我在十三、四歲的時候就會為國家民族著想,為天下眾生著想,所以以後接觸到大乘比較容易進入。雖然年輕的時候很執著,那是因為生活太苦,所以沒有布施的心。可是我想得很廣,想得很深,想得很遠,在事上做不到,這是環境。但是章嘉大師教我的時候,我很容易接受,很歡喜接受,那是心量大的關係。如果心量很小,只顧自己不顧別人,老師教了也沒用處。我相信老師一生不只教我一個人,教了很多人,那些同學沒效果,就是他沒去做;我能夠收到這麼一點效果,是我很聽話,很受教,能依教奉行。

  我這個行業是老師給我選的,我就接受了。到了晚年回想老師當年教誨,正確,為什麼?一生不造惡業,人一生不造惡業太難了。一生不害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沒有傷害過人,這是自己最歡喜的,最值得安慰的。換句話說,我就是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的來生福報大,這一生真的是積功累德,斷惡修善,法喜充滿。這些都是老師教導的,都是佛法教導的。所以我對於聖賢的教誨,對佛法的教誨,我有很深刻的認識,很深刻的體會。

  現在這個世界動亂,人民太苦,富貴的人也苦,貧窮的人更苦,我見得太多了。苦的根源我知道,佛說得很多,古人講得很多,學佛的人很多,很多怎麼樣?我細心在旁邊看,他們沒有看出來。果,前面我說得很多,你要從果裡去找因,要從因中去找果,你才會生智慧。今天世界上動亂的因是什麼?找它的根源,找它的原點,原點就是利。人人都要爭利,人人都想得到利,有這個念頭就會競爭,人人都爭,人人都不讓人。競爭提升就是鬥爭,鬥爭提升就是戰爭,死路一條!原點就是利跟欲望,這是原點,動亂的根源,三惡道的根源。

  孔老夫子一生教學很少講到利,為什麼?防微杜漸,不談利。只講孝悌忠信,只講仁義道德,這跟性德相應。社會、世間安定和平的原點是什麼?原點是孝、是敬,在佛法講,原點是慈悲,儒家講仁義。你想看看,仁就是慈的意思,義就是悲的意思,慈是與眾生樂,仁是二人,推己及人。義,你看跟悲相應,悲是什麼?拔眾生苦,看到眾生有苦難,就要伸出援手去幫助他,是義。儒家講仁義跟佛家的慈悲是一個意思,一點都不差,你把根找到。

  今天我們有這個機會參與國際上和平的工作,我用什麼幫助他?我就是告訴他這個原點。在西方人,你說這些他們都很難懂,我們換句話說,愛,這他懂。上帝愛世人,神愛世人,這他很好懂。愛就是原點,所以我們要提倡愛的教育,推廣愛的教育,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愛人決定不會害人,貪欲、利欲大家爭,這個會害人,所謂是損人利己,這害人。害人,你害人,人害你,互相殘害,這個社會哪有和平?這是不能不知道的。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