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四八二卷)  2005/12/2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48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淨行品第十一」前面長行第五段,我們把經文念一遍,對對地方。

  【云何得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

  我們就念到此地。這段十善巧,十善巧前面四句是說「流轉之體」,流轉就是生死輪迴,在六道裡頭輪迴。『蘊,界,處』,五蘊、十八界、十二處、緣起都是講的體。下面「欲界,色界,無色界」,是講你輪迴流轉的處所,你在哪裡、在什麼地方輪迴,處所說出來了。後面說「過去,未來,現在」,這是講時間。我們可以說欲界、色界、無色界是空間,過去、現在、未來是時間,在什麼時空之中,發生生死輪迴的現象。五蘊、十八界、十二處前面介紹過了。今天我們講『緣起善巧』,這是知道生死輪迴究竟是怎麼回事情。通常在佛法裡面講,這是屬於因緣,因緣觀。四聖裡面是辟支佛他們學習的。經論裡頭關於這些事,佛說得很多。

  我們先要把緣起介紹一下,什麼叫緣起?佛法常常講三個字「因緣果」,大乘教裡面佛常講四緣生法,這四緣第一個是親因緣,實在講就是因,第二個講所緣緣,第三個講無間緣,第四個講增上緣。心心所法,這四緣缺少一個都不會生的,就是不會起現行。如果我們講植物,植物跟礦物那它只要兩種緣,一種親因緣,一種增上緣,它沒有所緣緣,沒有無間緣。這是有情跟無情差別在此地。總而言之,有情、無情統統是緣起。凡是緣起(就是緣生),凡是緣生、緣起的都沒有自性,沒有自體,所謂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緣覺就是從這個地方觀察而覺悟,我們講省悟過來,他才能夠證得涅槃的境界。這種涅槃有淺有深,淺的,小乘的偏真涅槃;深的,大乘的無住涅槃。這些名相裡面的意義,我們統統都要明瞭。

  現在我們把緣起簡單的介紹一下,「緣起善巧」,曉得這個宇宙之間,一切事、一切物怎麼發生的。縱觀佛法所說的來講,所有一切事物都沒有辦法離開緣,都是待緣而起。待就是等待,緣,用現代話來說就是條件。條件統統都具足了,它就起現象;如果條件不具足,這個現象就不會發生。無論是有情,是無情;有情現在人講的是動物,無情講的是植物、礦物,以及大自然的現象,都是有許許多多條件,像大經裡面講的無量因緣,才生起這個現象,不是很單純的。這些事情只有佛跟法身菩薩他們清楚、他們明瞭,叫宇宙人生的真相。

  明瞭真相的人,這覺悟,覺而不迷。我們凡夫,不單單是人道,六道裡面的凡夫都沒有覺悟。四聖法界裡面雖然覺悟,不圓滿,這要曉得。四聖是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佛是十法界裡面的佛,天台大師所說的相似即佛;換句話說,他不是真佛。這個真的定義怎麼個說法?真就是要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證一分法身,那是真的,大乘教裡也稱之為法身菩薩。法身菩薩是真佛,那個佛,天台大師講分證即佛,他沒有圓滿,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他之所以不圓滿,那是無始無明的習氣未斷乾淨,這我們在前面講得很多。

  無始無明的習氣很難斷,要很長的時間自自然然它就沒有了,所以大乘教裡頭常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就是說一真法界裡面有沒有階級?給諸位說,沒有。如果還有階級,還有差別,就不叫一真。既然沒有差別,為什麼佛又說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四十一位不就是四十一個階級嗎?《華嚴經》上說得很清楚,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四十一個位次,實在說,這四十一個位次不能說有。一真法界是平等的,到這個境界裡面的修行人,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統統都是這樣的。不起心、不動念,哪來的階級?我們這個世間,十法界裡面這個階級怎麼產生的?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就是起心動念,因為你起心動念,因為你有分別、有執著,所以才有這麼多等次,才有這麼多差別。一真法界裡頭沒有差別,極樂世界裡頭沒有差別。

  可是諸位聽了會奇怪,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它這個意思跟華藏世界的四十一個位次意思差不多。那是什麼?就是無明習氣沒斷。在華藏世界確確實實是無明習氣(無始無明習氣)沒斷,在極樂世界不然。極樂世界,不但是無始無明習氣,他還帶著見思、塵沙的習氣,真不容易!這叫帶業往生,還帶著這個。所以佛給我們講極樂世界有四土,有凡聖同居土,有方便有餘土,有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諸位要曉得,這些名稱在極樂世界沒有,在華藏世界也沒有,佛為我們說的,所以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為什麼不能說它無?確確實實那個地方修行的人無始無明習氣真的有厚薄不相同。譬如十地菩薩那個習氣就很少、很薄,三賢位的菩薩那習氣就比較重;但是諸位要知道,它不是見思,不是塵沙,它是無始無明。我們沒有法子體會,這不能不知道。

  佛在經上講「一切之有為法,皆自緣而起者」。有為就是有生有滅,諸位想想看,哪一法沒有生滅?這佛在經上常常給我們講的動物,我們人是屬於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就是地球、星球)有成住壞空。凡是有這種現象的都叫做有為法。《百法明門論》裡面講的,在百法裡頭,有為法有九十四個,最後六個叫無為法。無為法,緣就說不上,它不是待緣而生,它真的是自然存在,永恆的存在。無為法裡頭,真正的無為法只有一個,真如無為,其他的五種是相似無為,那就是有為不能夠包括它,像虛空,虛空是無為。虛空我們看不出它的生滅,看不出它的變化,虛空是屬於無為法。說明這是哪一類的,動、植、礦、自然現象統統都是有緣而生的。緣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條件,它要具足、產生這些條件,它就會生起,現象就會現前。

  《中觀論疏》裡頭有一個簡單的解釋,《中觀論疏十》,十是第十卷,第十卷的末後曰,有這麼幾句話,「緣起者體性可起」。這要講清楚,體性是因,體就是法身,性就是法性。你看佛在大經裡面,大經大論都告訴我們,這個宇宙從哪來的?生命從哪來的?佛說得好,「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個心,這個識,就是此地講的體性。體性是因,它能現能變,這是唯心所現。一真法界就是體性所現起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待緣而起的。待緣而起,法相家講的是唯識所變的,十法界裡頭。識是什麼?識就是體性迷了,就叫做識,覺悟了就叫做性。從體上講它是真的,它是真心,從相上講它是虛妄的,所以我們講阿賴耶識真妄和合。

  我們十法界這裡面的眾生,四聖法界也是眾生。眾生這個名詞的意思我們要搞清楚,眾緣和合而生起者,就叫眾生。待緣而起,就是眾生。緣太多了,無量無邊,不是單純的,所以凡是緣生的,都叫眾生。眾生這個意思非常廣大,我們一般稱人是眾生,這是太狹義。所有動物是眾生,所有植物是眾生,所有礦物是眾生,所有自然現象都是眾生,眾緣而起,和合而生的現象。這眾生兩個字要搞清楚,它的意思要搞清楚。

  所以體性可起。可起,它生不起來,為什麼?緣不具足。譬如我們人,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又說,我們這所有的有情眾生,有情眾生就是講的動物,當然包括我們人在內,十法界的因統統具足。我們現在把這有情裡面單單講我們人,有情眾生我們只講這一類,我們每個人都有佛性;換句話說,都有作佛的體性。我們體性裡頭有佛,那現在為什麼不是佛?緣不具足。我們現在修行,修的是什麼?修的是緣,希望把佛的這個緣(作佛的條件)統統具足,因有;每個人都有菩薩的因。十法界裡面的第一個因,也是緣,第一個緣,最重要的一個,佛說的,佛的心平等。我們哪個人沒有平等心?有,平等就是佛。

  你想想看,大乘教裡常常教導我們,果然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就是佛。你今天念佛不能成佛,就是因為你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你墮落作凡夫。凡夫跟佛差別就在此地。我們看四聖法界就很清楚。你把執著放下,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了,你就是阿羅漢;更進一步,不但執著沒有,分別也沒有,你就是菩薩;再進一步,不但妄想執著沒有了,起心動念也沒有,這不起心、不動念你就是佛。你想想看,我們是不是統統具足?問題在哪裡?放不下。因為放不下,所以才做凡夫,所以才墮落在六道輪迴。

  佛教給我們出輪迴,理論就是這一句,放下執著。執著是見思煩惱,放下執著就是見思煩惱斷了,超越六道,證阿羅漢果;放下分別,分別是塵沙惑,塵沙惑斷掉了,證菩薩果位;起心動念是妄想、是無明惑,不起心、不動念,無明破了,無明放下,成佛了。從體性上講,我們都具足。佛的因具足,菩薩的因具足,聲聞、緣覺的因統統具足。天道的業因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加上上品十善,生天。我們有沒有?有。怎麼曉得有?連儒家都講,在中國這是兒童童蒙念的《三字經》,頭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這是什麼?生天的因。

  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為什麼會變得不善?沒有人教他,學壞了。所以中國對於教育非常重視,經驗非常豐富。中國人知道,聖人是教出來的,好人是教出來,壞人也是教出來的。今天社會這麼亂,好人愈來愈少,壞人愈來愈多,這怎麼回事情?教出來的。從前好人多,那是什麼?這世間聖人、君子多,受他們的影響。現在這個社會自私自利的人多,起心動念都是損人利己。從哪裡學來的?電視裡學來的,網路裡學來的,電影裡學來的,這教的。教人這些,你說現在的電視、網路,我是不看這個東西,是什麼內容?同學們告訴我,色情暴力、殺盜淫妄。你是這種教育,當然把這個社會統統都教導趨向於暴力色情,趨向殺盜淫妄,那社會怎麼會不亂?教出來的。教育比什麼都重要。

  前幾天,我們這次停了十天的課,我到馬來西亞參加一個國際和平會議。我在這個會議裡面,就是把中國古時候這種倫理道德的教育,介紹給參加大會的大眾。要想化解衝突,真正落實世界和平,除了教育之外,沒有別的辦法;用戰爭的手段,只有把這個問題愈搞愈複雜。開會,這國際會議我這次是第六次參加。聯合國從一九七0年開始,就希望能促進世界和平,每年不知道開多少會,投下去的人力、物力、財力,三十五年了,不曉得開多少會,這世界是一年比一年亂,災難一次比一次嚴重。

  從這個事實我們就體會到,會議不能解決問題,戰爭不能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用什麼方法?還是中國人所說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中國五千年來,靠什麼讓這個國家民族,在這個世界上屹立而不衰退?原因沒有別的,就是教育。中國人懂得教育,中國人重視教育,所以教育在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五千年的經驗,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內涵,五千年的效果,這不可以疏忽。你能夠用中國這一套來化解,世界上什麼衝突都能化解,什麼樣的人都可以合作,世界安定和平。你不用教育,用什麼?

  我參加這些國際會議的時候,都是把這種重要的理念介紹給大家。這些參加會議的人都是善心人士,真的是找不到適當的方法;知道病況的嚴重性,拿不出拯救的辦法。所以這個東西真的是在中國。胡主席提倡的和諧社會,怎麼落實?我教大家,和諧要從我自己的心行落實,要從這裡下手。和諧從我家做起,和諧從我村做起,和諧從我鎮做起,和諧從我縣做起,慢慢擴大,由縣就擴展到省,由省就擴展到我國,由國就擴展到世界。一定要從自己本身做起,才能收到效果。如果把自我忘掉了,我們家和忘掉了,你想求世界和平,哪有這個道理!這佛經上所講的「無有是處」,所以要知道從哪裡做起。重要的就是概念,為什麼要和諧?那佛經上講得透徹。這段經文菩薩二十個問題,這都是大問。你看文殊菩薩的解答,這一問一答,我們聽明白了就開智慧,就知道宇宙萬法的現象,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

  體性可起,待緣而起。《法華經.方便品》裡面也說,「佛種從緣起」。祖師大德引用這句話,佛種從緣生,都講得通。我們學佛,所以佛法重視緣,它不講因生,它講緣生,這很有道理。因為因,阿賴耶識裡的種子統統具足,但看緣了。我們前面講,四聖法界的佛、菩薩、聲聞、緣覺這個因我們統統都有。六道的我們也講了,人性本善是天道、人道,三惡道,餓鬼貪心,慳貪是餓鬼,瞋恚是地獄,愚痴是畜生,你阿賴耶識統統都有。那你現在看,哪個業因它的緣最殊勝?我們想現在這個社會,你冷靜觀察,然後回頭來想自己。看外面,外面是一面鏡子,從鏡子要回光返照,照自己,我阿賴耶識裡頭有貪瞋痴,貪瞋痴是三惡道的業因。現在,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增長貪瞋痴的緣,那就麻煩,你來生到哪裡去你自己清清楚楚。貪心重的必定墮餓鬼,瞋恚心重的、脾氣大的墮地獄,愚痴是是非不明,邪正莫辨,愚痴墮畜生道。

  現在這個社會上,我們講的電視、網路、電影,社會上所教導的,都是教你貪瞋痴,都是教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損人利己。損人利己是增長貪瞋痴;換句話說,都是教人到三惡道去,不是教人生天作佛,不是的。你說這多麼可怕!我們得人身,聞佛法,非常不容易。既然得人身,聞佛法了,在這一生當中,我們要捨棄貪瞋痴,這個東西不能要。

  我二十六歲學佛,生平第一次去參訪善知識,是章嘉大師。跟出家人交往,這是頭一次。我向他老人家請教:現在我知道佛法好,佛法非常殊勝。我說:有沒有辦法讓我很快能契入?他老人家教我六個字。我說有沒有辦法?他說有,「看得破,放得下」。我聽了好像懂,這個話說得很簡單。我向他老人家請教,從哪裡下手?他告訴我,布施,從布施下手。為什麼?在年輕的時候貪瞋痴的習氣很重,尤其我們生長在農村,家裡環境非常不好,生活很艱苦,所以那個布施的心沒有,沒有這個念頭。老師教我學布施,跟我講,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布施是放下,幫助你看破,看破是智慧。放下是放下煩惱,把慳貪布施掉,把惡業布施掉,把瞋恚布施掉,把煩惱習氣布施掉,於是清淨心就現前。清淨心生智慧,智慧才能看破,才能了解宇宙萬有的真相。這是佛法,這是佛陀的教育。所以佛教確確實實跟世界上一般宗教不一樣。

  一般宗教講宇宙從哪裡來?神造的,都是那個真神造的宇宙。我跟世界上宗教往來很多,而且我們都是非常好的朋友。我就曾經跟他們說,天主教、基督教《聖經》上講的,宇宙是神造的,上帝造的,七天造了宇宙,造了人。伊斯蘭教(回教),說宇宙是安拉造的,他們叫安拉,意思就是上帝。印度教說宇宙是大梵天造的。所以我就問他,宇宙只有一個,是哪一位神造的?你們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還是你們這麼多宗教的神,大家一起來造的?眾神共同來造的?眾神共同造的他們不承認,他們還承認這是唯一的真神。我說,對!我也相信是一個真神造的。

  我就問他們:你們相不相信真神有圓滿的智慧?這都相信,真神的智慧無量,我們無法想像。真神有沒有神通,他能不能變化?這都相信,相信真神有變化、有神通。我說:這就好辦了。我說:那個真神在中國他就變化成孔子、孟子、老子、莊子,他會變,真神的化身;在佛教就變成釋迦牟尼,在基督教就變成耶穌,在猶太教就變成摩西,在回教就變成穆罕默德,你們相信不相信?他們聽了都呆了,到最後同意我的看法。我說都是一個真神,這一個真神在世界上為什麼搞這麼多宗教、搞這麼多化身?化身,大家不懷疑,因為經典上都講過。是因為在那個時代交通不發達,沒有什麼資訊,人民一生生活的圈子(就是生活的範圍)很小,老死不相往來。神要教化眾生,就得到各個地方去化身創教,隨順各地的風俗人情,生活習慣,宗教裡頭這才有很多的差別現象發生。

  現在這個地球,科技的發展,資訊發達,交通便捷,地球已經變成一家人。現在就是這些神都是真神的化身,我們也要把他整體合起來看,我們才真正能夠得到甚深的智慧。我這個看法他們能接受,都能同意。所以我跟他們交往,我常常讀佛經,我也讀《新舊約》。我讀《新舊約》,我是虔誠的基督徒,虔誠的天主教徒;我讀《古蘭經》,我是虔誠的穆斯林,沒有界限,不能說他那是外道。你要有個外道,你就有一道界限,你就得不到他們經典真正的教訓。我們要看到什麼?那是佛陀的化身。佛家講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以什麼方法教化就用什麼方法,佛沒有一定的形相,佛菩薩沒有一定的法可說,無有定法可說。我們這樣才能夠知道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用。

  原本我認為這一接觸,還有不能接受,還需要長時間來辯論,結果這些年在世界各地一帆風順,都能接受。日本的中村康隆老和尚,他今年一百零一歲,我每次到日本都去看他。我第一次跟他見面(這五年前),那個時候九十六歲。他跟我說,全世界所有宗教的創始人統統是觀世音菩薩化身,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都是觀音菩薩。我聽了很歡喜。這老和尚講的!我離開之後,他這些徒弟們告訴我,老和尚一生從來沒有講過這個話,對你講出這種話來。老和尚給我信心,我的這個想法、看法沒看錯,他老人家給我證實,我很感激他。

  這是我們一定要肯定,整個宇宙,你看佛講得多好,佛不講真神,佛講什麼?佛講法性、法身,就是他們所講的真神,心現識變,真神是什麼?真神就是性識。性識,你再說得通俗一點,真心、妄心;真心能現,妄心能變,識是妄心。真妄是一不是二,為什麼?真心迷了,就稱它為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覺悟了,那就是真如本性。所以阿賴耶識,法相家講的真妄和合,從迷的那方面就叫它阿賴耶,從悟的那方面,它就是法性,說法不一樣,一個意思。從這個基礎上,這個理念上,就能團結世界各種不同的宗教,一家人!應當平等對待,和睦相處,應當互助合作,要幫助世間人覺悟。苦是從迷來的,樂是從覺來的。只要覺悟,就能夠離苦得樂。

  佛法當中講四種緣起,這四種緣起,《華嚴》所說的。第一種業感緣起,小乘教,小乘教裡講的是業感,業就是你造作的善業、惡業感召生起的現象。第二種阿賴耶緣起,賴耶緣起,這是大乘始教,法相宗所說的。第三如來藏緣起,這大乘終教,《大佛頂首楞嚴經》就是講如來藏。第四個是講法界緣起,這是圓教,《華嚴》都是講法界緣起。《華嚴》講五教,小、始、終、頓,這少了個頓,有圓。頓為什麼不說?而獨除頓教者。因為頓教它不著相,它沒有言語,無相離言之宗,不更涉教相之教,所以它不在這四種緣起裡面,道理在此地,這是我們要曉得的。

  《華嚴》裡面講十玄,十玄門,這是我們在《華嚴經》前面介紹過。到什麼時候再詳細來解說?我是想把全部《華嚴經》講完,最後將清涼大師的玄義做為總結。因為玄義,如果對於全經沒有一個概略的認識,談玄說妙,就如墮五里霧中,你摸不到邊際。對於《華嚴》熟悉了,這個五重玄義那就是其味無窮。所以我不在前面講,把它放在後面講,道理在此地。這個十玄門就是法界緣起,講的法界緣起。緣起的大意我們就介紹到此地。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諸位同學、諸位法師,請坐。「緣起善巧」,最重要的是給我們說明生死輪迴的道理與事實真相。學佛,無論是修學哪個宗派、哪個法門,對於這樁事不能不知道,這是屬於宇宙人生真相。佛告訴我們三世十二緣起。舉個例子來說一個人,經上講一個有情(這舉一個人就是一個有情眾生),有情眾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動物,流轉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緣起。這是說明任何一個眾生,他有過去,他有現在,他有未來,叫三世因果。三世因果分十二段來說明,這就叫做十二緣起或者叫三世十二因緣。

  首先,我們要把這十二個名詞搞清楚,最好是你能夠把它記住,這也非常重要。總要能把它搞得很清楚、很明白,對自己修行,對別人介紹,你一點都不迷惑。這十二個名詞第一個是無明,第二個是行,第三個是識,第四個是名色,第五個是六入,第六個是觸,第七個是受,第八個是愛,第九個是取,第十個是有,第十一個是生,第十二個是老死。這十二個名詞要記住。佛給我們說,在大乘教裡頭,這個新的翻譯,這新舊是從玄奘大師說的;玄奘大師以後翻譯的叫新譯,玄奘大師以前的叫舊譯,佛門裡面常講新譯、舊譯是以這個為標準。新譯稱為十二緣起,舊的翻譯叫十二因緣,實際上它是說的一樁事情,就是新舊譯法有小的差別。

  緣起就是因緣,又單名稱為因緣觀,因緣觀就是辟支佛,也稱為支佛觀,辟支佛,視為辟支佛之觀門。觀門就是他修行的方法,觀,前面跟諸位講過是止觀。說一個字,說止,止裡頭有觀;說觀,觀裡頭有止,止觀是分不開的。止是放下,觀是看破。所以章嘉大師教導我的,我契入佛門之後,我對他老人家那種教學的善巧方便非常佩服。你想想看我這個初入門,什麼也不懂,居然問出這麼大的問題出來。他要給我講止觀,講一個月我都聽不清楚,會把我搞得糊裡糊塗。他把它變一個名詞,看破、放下。看破是觀,放下是止,高明極了!對待現代的知識分子要有善巧方便。意思是一樣的,說法不一樣,讓他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接受,這就是善巧,這是真正高明,所謂是深入淺出。說法,你一定要叫對方聽懂,一定要叫對方能夠契入,那這效果就達到,我們跟他學習就是沒有白跟。

  這十二條就是說眾生涉三世而輪迴六道之次第緣起,所以玄奘大師翻作緣起。古來的翻譯翻作因緣,沒錯,但是翻作緣起,好像意思更淺一點,更容易理解一點,所以新舊兩譯合起來看我們就明瞭。這十二個字是講的三世,三世兩重因果。佛在經教裡頭常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想到我過去世當中幹了些什麼?這一生當中,我所受的果報就是的,有因有果,這佛說的;「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那我又想想我來生的果報在哪裡?我的果報好不好?佛說了,你這一生所造作的就是,這一生造作的是因,來世的因,來世就感果報。所以三世兩重因果,過去生中造的因,這一生受果報;這一生當中造的因,來生受果報,兩重因果,三世!

  很多宗教裡面都是二世觀,只有今世跟來世,它不講過去世。像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都是二世觀,沒有講三世。可是我細細去看經,發現它經裡頭真有三世。所以我把這個經文用紅筆特別劃出來,那就是《古蘭經》裡面說的,真主說的,真主就是上帝、真神,他說:萬物,我依前定而創造他們。上帝造萬物,上帝造人,或者是給你這一生享福,或者是給你這一生受罪,是不是上帝意思?不是。上帝說他依據前定,前定就是你以前所造的善惡。你以前造的是善,上帝這一生就要賜福給你,你就是享福的人;前生你要是作惡,上帝就要叫你這一生要受苦、要受難。這是有前世!我拿這段經文給他們看,你們經典上講有前世。

  《古蘭經》裡面講六種信,基本的信條有六種。這六種,第一個信安拉,那就是唯一的真神。安拉是他們上帝,唯一的真神,信安拉。信天使,安拉所派遣出來的天使,像穆罕默德這些,這都屬於天使,就是上帝的化身,你要相信天使。信經典,這個《古蘭經》要相信。信末日,這《古蘭經》上講的末日。信前定,這一條重要,前定就是你前生有的,你前生有一定的,那是因,你這一生享果報。所以從經典裡面去找,細心去找,真的,它也是有三世的。所以上帝不是隨便定哪個人的吉凶禍福,不是說我喜歡他,他信我,我喜歡他,就賜福給他;他不信我,我就降災殃給他,不是的,前定的,根據前定,這說得有道理。

  當然講得最詳細,最清楚,最明白的、透徹的,是佛經。三世因果十二因緣,講得就相當詳細。第一個「無明」,無明是過去世無始之煩惱也,就是過去當中你的煩惱習氣。如果沒有煩惱習氣,你就不造業。煩惱,總而言之,佛把它歸納三大類: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總不外乎這三大類煩惱的習氣。因為煩惱習氣,你才會造業。這個造業就是第二條「行」,行是行為。行為是什麼?依過去世煩惱而造作之善惡行業也。所以行就是造作,造作有善有惡,這是業。

  無明是緣,業是因,這個關係要搞清楚。我們要用三代來做比喻,無明好像是祖父,行是父親,下面識才是自己,這是果報。因為無明才有行,因為行才有識,那個識就是投胎。跟投胎最接近的這個因,這稱為親因緣,疏遠的,那是再遠一點叫做增上緣,那個不是親因緣。它有這個因跟緣,我們要分清楚,哪個是因?哪個是緣?哪個是果?因為有緣才產生這個業因,過去生中造作善惡的業因,現在受果報。果報,第一個是投胎,「識」依過去世之業而受現世受胎之一念。這個識是神識,我們中國人叫靈魂,在佛法裡就稱為識。誰來投胎?它來投胎,這個識就是阿賴耶識,我們自己的阿賴耶識它就來投胎。

  投胎也要緣,跟父母有緣,沒有緣,你不可能到他那裡去投胎。所以佛常常講父子關係四種緣。這四種緣,報恩的,過去生中,我跟他有恩,就是他對我有恩,我看到他生歡喜,我去報答他。報恩來投胎的這個兒女就是孝子賢孫,前生帶來的,父母對他有恩。第二種恰恰相反,是報怨的。前生父母是他的仇人,這次見到之後,到他家裡來投胎,來報仇的。報仇,小的時候一定父母非常喜歡,長大之後,他就不孝,敗家子,一定搞得你家破人亡。無論是有意、無意,他業力在牽引,這很可怕。

  第三種是討債的,父母過去欠他錢,他來討債。生到你家,你好好的照顧他、養他,也挺逗人歡喜的,二、三歲他死了,這是什麼?欠得少的,你在他那裡用心血、花錢,他討完了,走了。如果債多的,大概到二十歲,譬如你培養他,好不容易栽培他到大學畢業,拿到博士學位,正可以踏進社會,他死了,他走了。你所用的錢他討完了,討完他就走。他跟你沒有別的關係,他就來討債,討債鬼。第四種叫還債的。還債是什麼?兒女前生欠父母的,所以這一生來,他要去賺錢養活父母。如果他欠父母欠得很多,那他供養就很豐富,父母什麼都不缺;如果他欠得少,他對父母生活能照顧,沒有豐厚的供養。我們細心在這個社會觀察都能看得出來。你看到這些小孩,他是來討債的,是來還債的,是來報恩的,還是來報怨的。

  所以現在有很多做父母的來給我說,兒女不孝,不好教。什麼原因?自己應當曉得,我們是不是生生世世對一切眾生布施恩德?如果果然你心地善良,布施恩德,那你家的孝子賢孫就多,都是來報恩的。如果我們起心動念都是損人利己,那你跟人家結得是冤仇,你的兒孫是來報怨的。所以人決定不能夠有邪念,不能夠想佔人便宜,你要知道佔不到便宜的。你佔到便宜,你將來要還他。佛法裡頭講得好,像吃肉的時候,佛講「人死為羊,羊死為人」,你吃牠半斤,你將來還牠八兩,就這麼回事情。哪有那麼容易的!你吃了牠,你不還牠,沒這個道理。欠債也是如此,你今天想盡方法把別人的財產謀到自己手上去了,結果什麼?你來生還要還他,因緣果報絲毫不爽。所以怎麼可以隨便奪別人的財產,隨便去害別人?不可以。縱然是世間法律你有方法能夠逃避,所謂鑽法律的漏洞,因果逃不掉。

  現在這個社會孝子賢孫少,那是什麼原因?現在的人不懂得布施恩德,不知道以善心誠意待人,原因就在此地。所以今天我們提倡這個教育,我常常講,在國際會議每次我一定會說的,因為每次參加這個大會的人不一樣。我都是講三種教育可以能夠化解衝突,可以能夠幫助這個世界恢復安定和平。這個世界本來是安定和平的,所以我不講促進,我講恢復。哪三種教育?第一個是倫理教育,第二個是因果教育,你要懂十二因緣講因果,你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們怎麼可以用惡的念頭對人?絕對不可以的。你知道事實真相,你會跟一切眾生結善緣。

  我常講(跟在身邊同學都知道),蚊子來咬我們,蚊蟲來叮我們,你想想看,牠為什麼要叮你?還不是餓了想吃一頓飯,就是這個意思。你要是肯布施,你就供養牠,你就讓牠吃,吃飽了,讓牠自己走。牠沒有犯死罪,你一巴掌把牠打死,你就跟牠結了怨,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你要曉得將來牠要變成人了,你要變成蚊蟲了,你去叮他,他也一巴掌把你打死。冤冤相報!你不肯布施,把牠趕走就好,牠不犯死罪,為什麼要殺害牠?連蚊蟲螞蟻你都知道愛護,都知道幫助牠,不傷害牠,這叫慈悲,這叫布施恩德。不殺生、不吃肉,無畏布施,果報健康長壽。

  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為什麼不修布施?我沒有錢,沒有錢就更要修財布施,為什麼?你將來財用不缺乏。那你要不肯布施,生生世世窮,一世比一世窮困,那多辛苦!我們如果沒有遇到好老師,沒有遇到佛法,怎麼懂這個道理?倫理的教育是教人做好人,不是教人去做大官,不是教人去發大財,為什麼?做官發財要有命,前生定的。你前生沒有修,你這一生得不到,這是一定的道理。但是你只要做好人,好人,你肯修、肯學,種來世的因。我這一生修因,來世就有好的果報,果報不要在這一生享。這一生修好因,這一生做好人,這是倫理的教育,因果的教育,究竟圓滿是宗教的教育。唯有宗教教育,才能把宇宙人生真相,給你講清楚、講明白到底這是怎麼回事情。

  所以你看看,無明緣行,這兩條是過去生中的因,過去世的。這一生得的果報,從識到受這五條是果報。識,依過去世之業而受現世受胎之一念。這遇到緣了,父母是緣,就是剛才這四種。只要有這四種緣,一遇到之後,他那個一念生起來就入胎,就坐胎,這我們講投胎,就是這麼回事情。不是有什麼人主宰,鬼神主宰,閻羅主宰,沒有這回事情。是你自己一念,跟父母有緣動了一念,這個一念就是煩惱起現行,他去坐胎。這一念是什麼?愛欲。

  下面一個叫「名色」,名色是在胎中心身漸漸發育,這個名稱。名就是他是活的,色是物質,他在母胎裡面是一塊肉,但是這塊肉是活的不是死的,他慢慢在長,漸漸長成一個人的樣子。人的形狀完全長出來,就叫「六處」,六處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他都長成。慢慢的這個六根統統具足,他就出胎、就出生。所以從胎兒眼耳鼻舌身的形成,一直到出生之前都叫做六處,名稱都叫六處。

  下面「觸」,觸這個講法,這是從前的說法。觸是什麼?他一出胎,他就接觸外面境界,所以這個觸應該是出胎了,出生。出生,他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接觸母體外面的世界,他有感觸。你看一生下來他就哭,為什麼?痛苦,他在母胎裡是一個生活環境,離開母胎的時候,是另外一個迥然不同的環境,他受不了,所以他很痛苦。他要慢慢的習慣,習慣這個母胎外面、母體外面的生活環境,他要習慣。所以小孩出胎的時候沒有不哭的。那哭的聲音你仔細聽,苦啊!苦啊!叫苦,來到這個世間就要苦一輩子。你看到哪個小孩一出生哈哈大笑的?沒有。所以你從這些現象去看,細心去觀察,你就了解人生確實是苦。所以觸是接觸,從出生一直到老死,哪一天不接觸?接觸外面的社會,接觸外面一切人事物,這是觸。

  底下一個是「受」。受,從前是六、七歲以後,現在這個受提前了,這我們很清楚就看見,在從前確確實實六、七歲以後,漸漸對一切事物識別苦樂而有感受。現在我看,聰明一點的,一歲他就有受了。一歲、二歲的小孩就能夠察言觀色,厲害!從哪裡學來的?在我想是從電視學來的。你看,他一出生之後,還睡在搖籃裡面,天天看什麼?天天看電視。父母沒有教他,電視在教他。他從電視裡面學到很多東西,雖然他不會說話,他不會走路,他心裡很清楚、很明白。大人一舉一動,他看在眼裡,聽在耳裡,他有反應。你只要從反應裡面去看,你就知道他受,他有喜歡、有討厭,他有苦樂那種感受,很清楚的可以看出來。

  受,從有感受起,也是一直到老死你天天都在受。生活裡面你在受,工作裡頭也在受,處事待人接物還在受。受的是什麼?佛給我們講了五大類,苦樂憂喜捨,你一生所受的總不出這五個字。身有苦樂,心有憂喜,當你苦樂憂喜暫停的時候叫捨,總不外乎這五大類,所以叫五受。從識到受這五個位次是果報。這裡面,你來投胎,佛法說得很清楚,引業,過去生中所造的善惡引導你來投胎,不是別有主宰。確確實實是像《古蘭經》上說的,真主是依前定而給你的,不是他自己的意思,依前定。佛法講得很透徹,過去生中,曾經持五戒,曾經修十善,五戒十善引導你到人間來投胎,是這麼回事情,引導你!你這一生苦樂憂喜捨,叫滿業。

  所以我們到人道裡面來,引業是相同的,滿業不相同。滿業就是過去生中,你所做的這些善惡累積的,所感這一生的果報,這一生苦樂憂喜捨的果報。因此,教育就非常重要。所以中國人懂得這個道理,教育可以幫助你改善。譬如過去造的惡業造得太多,這一生當中,你要受苦;如果你要有很好的教育,覺悟了,這一生當中,要把習氣毛病改掉,斷惡修善,積功累德,能把自己命運轉過來。你看《了凡四訓》就是很好的例子,《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這《俞淨意遇灶神記》,現在有同修想把它拍成電影、連續劇,這個劇本送到我這兒來,我看過,寫得很好,我只略略的給它改了一點,它總共只有六集,我想將來諸位都能看到。俞淨意的那個改過以及他的果報比了凡先生還要殊勝。

  這是告訴我們,命運有沒有?有,定數,前生造的是定數。但是你要曉得,定數之外,還有一個變數,變數是什麼?我這一生所造。過去生中造的惡多,這一生當中不作惡,專作善,我今生的善足以把過去的惡統統蓋過,那你就是有善無惡,你的命全改了。我們看了凡先生他改過的效果,他每年的收入增加,這財布施,增加;聰明智慧增長了。每年考試,孔先生給他算命,算的每次參加考試名次都沒有錯。遇到雲谷禪師,知道改過自新,拼命努力修善,再去參加考試,那個名次提前。有一次,孔先生給他算命,他是第三名,結果他考的是第一名,提前。效果不可思議!所以人要真正懂得因果,就應該努力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創造自己嶄新的命運,這才叫聰明人,這叫有智慧。

  到這個地方這就是一重因果,兩世一重因果,過去、現在。過去的因,無明、行是緣(因緣),今生是果報。可是這一生當中,我們還會造作,所以造業。造業,這用三個字就統統包括了,愛、取、有。「愛」,解釋裡頭說,十四、五歲以後,生種種強盛愛欲之位。現在這個年齡提前,大概十歲就有很強烈的愛欲,甚至於七、八歲這個強烈的愛欲就現前。什麼原因?教育。現在人從小就教他自私自利,西方的教育從小教什麼?競爭,好像不競爭就不能生存。從小教競爭,競爭就是有我就沒有你,所以觀念上都是損人利己,這造惡業。我們曉得競爭升級就是鬥爭,鬥爭升級就是戰爭,所以這種教育的理念是死路一條。我們回想到中國古聖先賢教人,從小教什麼?教讓,教尊重別人。事事懂得忍讓、禮讓,它是和諧的。

  儒家講禮,禮的精神,自卑而尊人(自己謙卑,尊重別人),這都是跟西方這個教育理念完全相反的。我們要細心去想想,我們傳統東西好,還是外國東西好?你要想清楚,關係你這一生的幸福,關係來生的果報。所以我們確確實實相信三世因果。這個愛欲的念頭,欲望念頭生起來,有這個欲望,他就要「取」,就要奪取,現在不是成人以後,現在青少年人就是這樣子,愛欲愈盛馳驅諸境取求所欲之位也,滿足自己的欲望。現在的新名詞,就是跟人家競爭,一定要戰勝,一定自己要贏得;你贏,別人就輸了。不知道這個東西是有命在裡頭,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爭取得到。所以說命不能不相信。

  有取,取就是造業,後面就結業了。「有」,依愛取之煩惱,作種種之業,定當來之果之位。這業是什麼?阿賴耶識裡頭結業,這個業就像我們這一生講前世的行一樣。這一生我們做的,愛、取是屬於無明,愛是無明、是迷惑,樣樣都想佔有,這是造業。業怎麼?業就感來生的果報。所以業牽後有,你又有來生的因緣,你有了來生。所以愛取有是這一生造的業因,感來世的生跟老死。你看佛用這樣簡單方法,把三世因果給我們講清楚、講明白了。辟支佛就是在這個地方領悟的,曉得這是什麼?無量劫來生死輪迴不斷,原來是這麼回事情。

  怎樣脫離輪迴?就在「愛取有」上下功夫。真正能夠放下愛欲,不再貪愛,喜歡的不貪愛了,不喜歡的不瞋恚了。生活在這個世間,對於一切環境,人事環境也好,物質環境也好,統統以平等心看待,清淨心看待,不迷惑。生活在這個世間,無論做什麼事情,隨緣而不攀緣,不取。取,你就造業,所以攀緣就造業,隨緣就不造業。不要自己一定想我要做什麼做什麼,那是造業,隨緣!所作所為都是為眾生。學佛的人是為兩樁事情,一個是為正法久住,第二個是為利樂有情,不為自己。沒有自己,你不造業,你這樣才能夠了生死出三界。《金剛經》教給我們觀法,就是教給我們改變這個錯誤觀念。你看看它講得很好,「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我們要常常想著這句經文,提醒自己,自己起了一個不善的念頭,自私自利的念頭起來,把這個經文多念幾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多念幾句,這就醒過來了,不再迷惑。要不要?不能要。要了你就有麻煩。

  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一生在世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釋迦牟尼佛有沒有建道場?沒有。一生帶了一個相當大的僧團,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在哪裡住?樹下一宿,吃飯呢?托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釋迦牟尼佛沒有蓋道場,這個要記住。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供養的那些道場,臨時的,請他去講經提供居住的這個環境,講完就走了。佛出了家,你要再建個道場,不就變成又有家了嗎?

  道場是十方道場,不是個人的,是給真正修行人提供他的方便。我們提供他四事供養,現在還供養道場,供養個場所,讓你安心在這邊辦道,這個道理要懂。如果這個道場是據為私有,是我的道場,好了,你來生能不能離開道場?不能。但是這個道場裡面是住出家人,沒有男女交配,你來生在這個道場投胎,投什麼?道場裡有老鼠,有蟑螂,有螞蟻,這個有交配的,你來生在這個寺院裡面去當這些東西去了。為什麼?你執著這個道場是你的,你不肯放棄、不肯放下,來生就變成這個東西。經教裡頭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出家人萬緣放下,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才有道理。

  所以學佛的人,無論在家出家,不能不讀經,不能不聽經,不能不修行。修行,一定要懂得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佛的經論講的不一樣,我們就錯了。要依照經論,把自己的錯誤修正過來,這叫修行。這不能不懂!所以修行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佛教我們要禮敬諸佛,要稱讚如來。諸佛,什麼是諸佛?諸佛有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過去、現在經上有講,未來佛是什麼?未來佛是一切眾生。我每次上下樓梯,我看到都有許多同修在那裡照顧,把別人都擋住,讓我先上下,這對我好像是禮遇,但是對別人不公平。別人要不要禮敬?他是不是諸佛?他是的。要平等,要禮遇,要客氣,要統統都能照顧到,這樣人家心裡才生歡喜心。你一味的自私自利,我要走在前面,你們往後,這不好,這種行為是錯誤的。希望我們同學們要覺悟,要修正過來。對於任何人平等對待,對於任何人都要尊敬、都要禮讓,這樣就好。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