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扎根教育  (第二五四集)  檔名:29-519-0254

  「《疏鈔》復云:又復世人,雖行眾善,於彼佛土,無信行願,亦名非器」,這蓮池大師講的。世間確實是有這些人,在佛門裡面修福、種善根,很多,也拜佛、也念佛,但是對這個世間名利、親情放不下,所以他不能往生,這也叫非器。「雖有諸過,於彼佛土,有信行願,亦名為器」,這一句非常重要。你在沒有遇到佛法之前,你造作很多罪業,你不知道。縱然造作五逆十惡,如果有信願行,他還是會往生,這什麼道理?這個道理,佛在大乘經裡面講得很多,「一切法從心想生」,只要念頭一轉,業就消了。我們中國人也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不要輕視作惡的人,他一回頭,好人當中的好人。教他回頭,這就是聖賢教育,他要是有機會接觸,明白了,他就回頭。所以這一點增長我們的信心,過去做錯了不怕,從今天開始,今天學什麼?就學一部《無量壽經》,夠了,已經太多了。「我在佛法上沒有根底」,不需要,就從這部經上下手就行,一心一意求生淨土。

  所以我們淨宗學會成立,那時候我在美國,我編了一個課誦本,《淨宗朝暮課誦》,我們把古老的,從前祖師大德編的那個本子,那個早晚課裡面經咒很多,我們專修淨土,我把那些都省略了。編這個課誦本理論的依據就是,我們要學習阿彌陀佛的心願德行。所以這個課誦本,早課,我們選讀的經文是第六品四十八願,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晚課,我們選的經文是三十二到三十七品,這裡面是持戒、懺悔、修行。持戒是阿彌陀佛的德,懺悔是阿彌陀佛的行。所以這個課誦本裡頭有阿彌陀佛的心願德行。專修淨宗,一心只求西方極樂世界,其他經咒我們都把它省略掉。很難得,這個課誦本跟著淨宗學會也普及了,現在海內外用這個本子來修學的很多。這些年來,我們看到有真正發心的,有真正用功、很精進的,但還是沒有看到修學的效果。什麼原因?我們細心觀察,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缺失了基礎的教育,扎根教育,缺這個東西,所以敵不過境界。現在境界的誘惑,裡面有煩惱,外面有一些不善的東西在誘惑我們,五欲六塵敵不住,所以你的心靜不下來、定不下來,心隨境轉,這就糟了。起心動念還是搞六道輪迴,與信願行不相干,沒想到;早晚課的時候想到信願行,課誦完之後就忘掉,還是貪瞋痴慢疑,這怎麼能成就?

  

  節錄自:02-039-0036淨土大經解演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