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覺悟之後,沒有貪心  (第四OO集)  檔名:29-519-0400

  覺悟之後,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沒有貪心,順境沒有貪心,逆境沒有瞋恚心,待人接物沒有傲慢心,你貪瞋痴沒有了。無論在什麼地方,你表現的是心平氣和,處事待人接物是一片慈悲。慈悲是從謙下流露出來的,你自己不能謙虛,不能夠卑下、處處尊重別人,慈悲心沒有了。我們中國古人講,「學問深時意氣平」,真正有學問、有德行的人,他沒有脾氣,他絕對不會勉強別人,他非常隨和,為什麼?他連我都沒有執著,哪來的我所!我所是什麼?我所有的,他沒有這個。我與我所都沒有了,都放下了,才能成正覺,證得阿羅漢。證得阿羅漢,給諸位說,六道沒有了,他超越六道輪迴。他在六道裡面是來教化眾生的,也是來修行,修什麼?因為他執著放下了,分別還沒有放下,他還有分別心。分別比執著要微細,執著相很粗,他分別沒放下。在六道裡面修離分別,比在四聖法界裡面要快得多。這就像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我們學淨土,在此地修行比極樂世界修行還要殊勝,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抵得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為什麼?這裡是大風大浪,極樂世界那裡沒有風浪,所以他進度就很慢,這個地方進度很快,成就快,墮落也快。

  

  所以十方剎土,不能說哪個地方好,哪裡壞,不能說,沒有好壞。好壞不在外面,好壞在自己,自己要會修,這個境界太好了。我們在這個世界要真正用功修的話,將來往生可以往生到實報莊嚴土。如果你不善學,你不會修,你在這個地方修的是凡聖同居土,到西方極樂世界再提升到實報莊嚴土,至少還要用十劫,用那麼長的時間。如果在這裡你真會的話,你這幾十年就超過極樂世界修行十個大劫。因為它誘惑太多,好事也有,壞事也有,你在這裡頭真正能夠修到不動心,不起心、不動念,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無動於衷,你就成功了。清清楚楚是智慧,了了分明,慧;如如不動是定,不起心、不動念是自性本定。這樣的功夫念佛往生是生實報莊嚴土,不是方便有餘土。真正做到不執著、不分別,在方便有餘土。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有,用這句佛號壓住,不讓它起現行,這叫功夫成片,這叫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這我們得搞清楚。然後我們對於時間延促無礙真的明白了。

  

  所以提升自己的境界,你看看靠誰?全靠自己。諸佛菩薩的示現跟教誨都是平等的,佛菩薩對我們有什麼樣的期望?你們說說佛菩薩對我們有什麼期望?是不是期望我們好好的學,正法久住,我們這一生能夠高品位的往生?說實話,這些都是我們凡夫的妄想。如果佛菩薩對於我們有什麼期望,他是凡夫,他不是佛菩薩,為什麼?他起心動念,不但起心動念,他還有分別執著,哪有這種道理!應化到我們這個世間,他已經退轉了,退了跟我們一樣。我們在誤會,他沒有。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天天給我們講經說法,跟我們在一起也有說有笑,確實他沒有起心動念過,人家厲害就厲害在這一點。我們用佛教的意思來說,念念跟自性相應,他不跟煩惱相應。起心動念就跟無明煩惱相應,分別就跟塵沙煩惱相應,執著就跟見思煩惱相應,他全沒有。這些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你才曉得怎麼修法。修行不離開生活,不離開人群,五十三參,哪裡都可以去,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十玄門就是講事事無礙,沒障礙,全是幫助你、成就你。你在這裡頭一接觸,自己什麼樣情形全都顯現出來,功夫淺深立刻就出來了,哪裡還需要找什麼祖師大德來印證?不需要!那些印證給你說都是表演的,表演給世間人看的,不是真的。真的盡在不言中,我們不能不知道。

  

  節錄自:02-039-0060淨土大經解演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