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既然是從自己心想生的,咱為什麼不生佛?  (第五二九集)  檔名:29-519-0529

  自性它不是色法、不是物質,它也不是精神。經裡面給它描繪叫常寂光,常是永恆的,寂是寂靜,裡頭有清淨、有不染污、有不生滅的意思,光明,所以也稱之為大光明藏,這都是經典上對於自性的描繪,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時間、空間都是它變現出來的。這就是惠能大師得淨耳根,於很短的時間聽幾句話,全都沒障礙了,都明瞭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通達明瞭,沒有一點錯誤。說的人得陀羅尼,聽的人得淨耳根,這個教學太方便、太容易了。惠能大師座下確實有好幾個,在他會下開悟的總共有四十三個人,裡面有好幾個是這種情形。特別明顯的是作《證道歌》的永嘉大師,你看永嘉大師就是這樣的。在六祖會下一句話開悟了,開悟他就想走了。你怎麼走得那麼快?你看他回答的是非常有意思,留一晚上吧!到第二天才走,所以叫「一宿覺」。他在現在南華寺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走了,他本來當時就走,掉過頭就走,真開悟了。他是四十三個人裡的一個,永嘉玄覺禪師。這是我們在中國這些傳記裡面看到,出家在家都有人得到這種境界。

  或說者時少,聽者時多。說的時候時間並不多,聽的感覺得時間很長,他聽得很多。或者是說者時多,聽者時少,這都說明時間不是定法。或說者神力延促隨宜,這是總說,講經的人他有神通,時間長短能夠隨他念頭在變化。他有個念「希望這個時間長」,它就會變長;不需要長時間,短時間聽的人就能夠契入境界,這時間就能縮短。聽者根器利鈍不一。根器利的,一剎那就能悟入;根器鈍的,必須要相當長的時間他能悟入,這就是我們常講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對什麼根?鈍根,利根不需要。但是六道裡面的眾生利根太少了,鈍根多,所以許許多多經論裡面所講的都是偏重在鈍根,提倡「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對鈍根講的,不是對利根的,利根就不是這種教學法。但是利根真的一聞千悟,像惠能大師那樣,那是利根,他在很短的時間,幾句話當中,就完全通達明瞭,通達一切法。鈍根也是如此,他能夠長時薰修,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大徹大悟。

  為什麼根性不相同?說實實在在的話,同一個自性,哪有不相同的!是過去今生我們每個人生活環境不一樣,如果疏忽聖賢教誨都被染污了,有人染污的嚴重,有人染污得輕,不就這個道理?染污輕的根就利,染污嚴重的根就鈍。要再細細的來推,與過去生中也有關係。我們知道我們在輪迴絕不止這一世,過去生中哪一道都去過,大家都一樣,沒有例外的。你過去也做過天王、做過天神,你也變過畜生,你也墮過地獄,都一樣。可是在六道裡,人道很特殊,人道是個樞紐,生天堂得經過人道,墮三途也經過人道,出三界證菩提也得就在人道。人道是個關鍵,是個核心。在人道裡面修的善、修的福,來生到天道去享,這個享福應該換一個字更恰當,消福。你修的福,那個福報要消掉,為什麼要消掉?自性裡頭沒有這個東西,那是染污,那不是清淨。能大師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罪福都不是清淨的,自性裡頭沒有這個東西。所以你修那麼多福報到天上去消去,享福就是消福報。你做的不善?那你到三途去消你的罪業,統統消掉了,又到人間來了,又回到這個地方來了。如果你碰到佛法,那很難得,你超越了,這是六道裡頭的真實狀況。在人道的時候,真的,隨自己的意念,哪一道都能去,可是你在哪一道,你那個業不消,你離不開那一道。這是根器利鈍不一。

  「古謂三乘凡聖所見佛身報化,年歲短長,成佛久近,各各不同故」,這也是真的有這個現象。由此可知,佛講的那句話是真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句話太重要了。我們在一切境界當中,要常常能提得起這句話,你就不會被外頭境界轉,你就能轉境界了。一切法從心想生,誰的心想?我自己的心想。既然是從自己心想生的,咱為什麼不生佛?怎麼生佛?念佛就生佛,念念是阿彌陀佛,念念就生阿彌陀佛。《高僧傳》裡有記載,我們淨宗第二祖,唐朝的善導大師,傳記裡面記載,他老人家念佛,念一聲佛號,口裡面出一道白光,白光裡有一尊阿彌陀佛,聲聲都現佛。傳記裡面告訴我們,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那就是阿彌陀佛示現給我們看,這個示現什麼?「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有沒有光、有沒有佛?有,肯定有。為什麼看不見?我們的業障沒消除,就是這個光、這個佛很淡,我們一般人看不見。善導大師念佛,光與佛大家都能看見,他的心純,純淨純善,真的念念與清淨平等覺相應,所以他現的相那麼明顯,就是這麼個道理。

  

  節錄自:02-039-0084淨土大經解演義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第五二九集)  檔名:29-519-05294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第五二九集)  檔名:29-519-05293

#